新版油气集输工艺

合集下载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摘要:在油田的加工过程中,原油和天然气是一种混合物,只有经过有效的分离,才能得到标准的原油和天然气。

通过对该工艺的不断优化,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降低投资,提高其处理效益,推动油田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处理方法前言为提高原油产量,优化原油集输、处理工艺,使原油水分的分离得到更好的利用。

通过优化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高效油气水分离技术的优点,改善石油天然气水处理的质量,确保油气集输工艺的顺利实施,实现油田的最优输出。

一、油气集输的相关介绍(一)原油脱水从油井中提取出来的石油一般都有一定的湿气,如果含水量过高,就会影响到储运工作,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会消耗更多的设备;从含水量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含盐的,这样会对设备和容器造成更大的腐蚀。

在炼油过程中,将水和原油一起加热,会引起水的蒸发和膨胀,使其压力增大,对正常的生产和产品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发生爆炸。

因此,在进行原油外运前,我们必须进行脱水操作。

(二)原油脱气通过下面的两个装置,即分离机和稳定器,将轻烃成分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原油的脱气。

符合有关规定的原油,经纯化后,含水量不能超过0.5%,1吨含气的原油不能超过1立方米。

当原油靠近井口的时候,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形成一种气体和液体。

为了满足多个操作的要求,例如加工和储存,需要用不同的管道将气体和液体分开,这个过程称为物理和机械分离。

它是石油和天然气分离的高效装置。

即使是对于石油、天然气和泥沙,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按其形状,又可分为许多种,例如比较常用的垂直型分离机。

使气体产生汽化现象,使之与原油分离,就叫做原油稳定,使之与高压力组分分离,降低压力,从而达到原油的稳定性。

通常,它是最后一道加工工艺,当它达到了稳定状态,才能生产出商品油。

从国内原油的稳定性角度来看,主要是从C1到C4的分离,在稳定后,原油的蒸汽压力要低于这一区域的0.7倍,约0.071 MPa。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油气集输是对原油、天然气进行收集、存储、输送、加工、处理等的生产工艺过程。

油气集输具有三个重要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对采集液进行气体、液体分离和脱水;二是脱水后原油和天然气的输送;三是将原油、天然气从供给方输送给客户。

它具有面广、线长、点多的生产特征,同时又具有工艺复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生产连续性强以及火灾风险性大等特征。

随着油田建设的现代信息化,油气集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油气田的油气集输工艺技术水平,影响和决定了整个油气田开发建设的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收集处理技术供应改进脱水一、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外油气集输方面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主要有原油集输工艺方面对于含蜡量高、凝固性强的原油,国内外普遍采用多级布站、加热工艺、单井集中计量、大站集中处理等集输工艺,我国的辽河油田和华北油田等使用该项工艺,美国加拿大普遍采取添加化学药剂的方法来降低原油的稳定性和凝固点以进行单管集输对于含蜡量低、凝点低的原油一般采取加热的单管集输工艺。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原油的流变性增强相应的集输工艺也应该逐步降低输送温度或者进行常温输送。

二、油气水多相混输工艺技术方面油气水多相混输工艺集输属于一项行业前沿技术,对该项集输进行了大量研究多相混输技术不电热技术相配合可以大幅度地简化集输工艺和降低集输工程投资成本,在油气集输领域中该项集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远景。

三、原油脱水技术方面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原油,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两阶段脱水工艺。

使用大罐沉降、聚结脱水等方法脱除原油中的游离水。

对于含水量高、凝点低、粘性低的原油,国内外较多地采用热化学脱水工艺。

国外对于原油脱水中间过渡层的处理十分重视幵采取了与项技术进行处理,在原油脱水技术方面趋向于高效游离水脱除器的研制。

四、现行油田油气集输工艺技术面临的问题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到了高含水原油的开发阶段,油田挖潜效果和稳产难度逐渐变大,已经建设的集输设施负荷率逐年下降系统的效率和能耗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高含水的原油其油水分离特性的发生了变化,游离水的沉降时间和沉降温度都有所改变,使得现行的原油脱水工艺出现了不适应性,已经不能满足油田节能降耗的需要,需要对现有的原油集输工艺进行改进,集输流程节能的关键是如何降低集油阶段的热能消耗。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的关键步骤,以提高油气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本文分析井口生产与处理工艺、油气输送工艺、油气储存与调节工艺、油气分离与净化工艺以及气体处理与利用工艺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工艺步骤,以实现油田油气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关键词:井口生产;油气输送;油气储存;油气处理前言: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是石油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涉及从油井开采到最终产品输送的一系列工艺步骤。

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油田油气的高效开发和处理变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集输与处理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确保产品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的关键步骤,实现油田油气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在提高产品纯度基础上更好满足环境保护提出的工艺处理需求。

一、井口生产与处理工艺一是根据油气井的特点和产量需求,选择适当的井口装置。

常见的井口装置包括油气分离器、调节阀、沉积池和油气计量装置等。

这些装置的选择应考虑井口条件、流体性质和操作要求等因素。

二是初步液体处理。

在油气从井口流出后,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液体,包括水和油液。

初步液体处理的目标是分离和去除这些液体,使得油气能更纯净地进入输送系统。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和过滤等。

三是根据油气的压力变化和输送要求,进行适当的压力调节与控制。

这可以通过调节阀、压力容器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来实现,以确保油气在输送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压力。

四是在初步液体处理后,进一步进行气液分离,将油、气和水分开。

常见的气液分离设备包括分离器和旋流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能有效地将气体和液体分离,以便后续的处理和运输。

五是油液计量。

为准确计量油液的产量,需安装油液计量装置。

这些装置通常使用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通过测量流体的体积和压力来计算油液的产量。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摘要:随着近几年油气集输系统通过对老油田地面工艺流程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及集输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对油田开发生产的可靠性和油田的开发效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系统优化管理明显,系统单耗逐年下降,油田联合站作为油田原油集输和处理的中枢,存在设备管网日趋老化,设计工况和现实不匹配,载荷过低现象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显现等问题突出。

关键词:油气集输;管控体系;节能1油气集输管控体系油气集输管控体系是指利用先进的油气地面工艺技术建立的一体化集约高效油气集输管控系统,把分散的油井所生产的石油、伴生天然气和其它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处理、初加工,将合格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输送到外部用户的工艺全过程。

主要包括气液分离、油水分离、油气计量、原油脱水、采出水处理、天然气净化、原油稳定、轻烃回收等工艺,以管理创新为平台,技术革新为手段,进一步优化油气集输工艺,提高油气水处理运行效率,提升站场管理工作水平,确保油气集输系统安全、高效、平稳。

2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体系架构2.1功能定位为充分发挥油气集输管控体系对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的支撑作用,经过深入研究,广泛论证,确定了油气集输管控体系三级架构,实现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层层穿透。

油田分公司级主要抓好整体系统优化和调整、采油厂级抓好实施管控、油气集输管控中心主要抓好能效优化和运行。

2.2管控体系建立的原则油气集输管控体系的建立应遵守以下原则:1)简化油气水处理工艺流程原则。

采出水处理就地分离、就地处理,原油就近进入联合站,联合站就近接入油田输油主干线,减少输送里程。

2)最佳经济运行原则。

关停部分低负荷联合站、接转站,提升在用荷联合站、接转站负荷率,减少原油在油气集输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减少热损耗和温降。

3)降低地面站库风险原则。

合理优化管网输送能力和实际输送匹配,消除部分管网输送能力过剩、外输距离过长、管径过大等问题,减少管网里程和地面站库,降低地面站库安全生产风险。

第十二章------集输工艺流程汇总

第十二章------集输工艺流程汇总

第十二章集输工艺流程第一节集输工艺流程一、集输工艺流程1. 集输流程简述将油田生产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计量、输送和初加工的工艺流程称为集输流程。

一个合理的集输流程,必须满足油田的具体情况,要妥善解决以下工艺问题:能量的利用、集油集气方式、油气分离、油气计量、油气净化、原油稳定、密闭集输、易凝原油和稠油的储存和输送、加热与保温,以及管线的防腐等。

液体—计量—净化—稳定—外输首站—外输油井产品—油气水混合物—分离外输气体—计量—净化—轻烃回收——输气首站—外输集输工艺流程的具体要求是:(1) 尽可能满足采油的生产要求,保证集输平衡,采多少,输多少,达到油田平稳生产。

(2) 流程的适应性强,既满足油田开发初期的生产要求,又便于开发中、后期进行流程的调整和改造。

(3) 要尽可能降低集输过程中的油、气损耗。

(4) 充分利用井口的剩余能量,减少流程中的动力和热力设备,节约电能和燃料。

(5) 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保证油、气、水的净化符合要求,提供合格产品。

(6) 流程中各种设备仪表化、自动化、便于控制和管理。

2. 集输流程(1) 按计量方式分类①单井计量流程:每口井分别安装分离器,各井的油气混合物分别在井场分离计量,然后再输至计量站或转油站。

②集中计量流程:各井生产的油气混合物直接输送到计量站集中计量。

(2) 按油气的收集方式分类①油气分输流程:从井口采出的油气混合物经计量分离器计量后,油和气分别用两条管线输送。

油由集油管线输往输油站,气由气管线输送到集气管线或用户。

②油气混输流程:井中生产出的油气混合物经分离计量后,气又回到输油管线,在同一条管线内油气一起混合输至集油站。

(3) 按加热方式分类对轻质原油及低凝固点、低粘度的原油,常采用等温输送。

对高含蜡和高粘度(含有高胶质沥青)原油的输送,主要采用加热方法,以降低粘度,减少管输摩阻损失。

图1单管热油集输流程图1—油井; 2—出油管; 3—加热炉; 4—热油管①单管热油流程:常用锅炉、管式加热炉或水套加热炉,使原油升温。

油气集输工艺简介

油气集输工艺简介
油气集输工艺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储运工程系
李琦瑰
2020/12/8
1
主要内容
➢概述 ➢油气分离 ➢原油净化 ➢原油稳定 ➢天然气净化和加工 ➢污水处理
2020/12/8
2
一、概述
1、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
勘探
开发和采油
油气集输
外输销售
➢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即油田内部原油及其伴生气的收 集、加工处理和运输等问题。
➢概括来讲,油气集输的工作范围是以油井为起点,矿场 原油库或输油输气首站为终点的矿场业务。
2020/12/8
3
2、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
➢油气分离:分离的目的是便于各自的计量以及之后的加 工处理。
➢原油净化:脱除原油中所含的水、盐、泥砂等杂质。
➢原油稳定:拔出原油中的C1~C4轻组分,降低原油的蒸 气压,以减少蒸发损耗。
2020/12/8
27
3、凝液回收方法
轻油回收的方法
吸附法 油吸收法 冷凝分离法(应用广泛)
➢冷凝分离法是利用天然气中轻、重组分冷凝温度不同的 特点,在逐步降温的过程中将组分由重到轻依次分离出来。
➢根据凝液回收目的的不同,冷凝温度不同,所采用的方 法分为浅冷法(-45℃以上)、中冷法(-45~-100℃)和深 冷法(-100℃以下)。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 820.12. 802:29:0802:2 9:08De cember 8,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2 月8日上 午2时2 9分20. 12.820. 12.8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 0年12 月8日星 期二上 午2时2 9分8秒 02:29:0 820.12. 8

油气集输工艺

油气集输工艺

重力沉降
含油污水
除硫剂 杀菌剂 缓蚀剂
PAM
PAC
杀菌剂
2x3000m3 一次除油 罐 (已建)
2x1000m3 二次除油 罐 (新建)
3台 外输泵
污水处理系统流程示意图
B1级
2x500m3 缓冲罐 (已建)
2台 4台 4台 提升泵 核桃壳过滤器 纤维球过滤器 (更换) (扩建) (扩建)
2x200m3 缓冲罐
重力沉降
除硫剂 杀菌剂 缓蚀剂
PAM
PAC
油站污水
精细处理规模 3500m3/d
外输
含油 SS 中值 ≤5mg/l ≤1mg/l ≤1 um
含油 SS 中值 ≤5mg/l ≤3mg/l ≤2 um
外输
A1级 外输
2台 外输泵 2x500m3 外输罐 3台 外输泵
含油 SS 中值 ≤8mg ≤3mg ≤2 污水处理系统流程示意图 /l /l um
油气集输工艺
讲 课 人:XXX


油田地面处理工艺技术 联合站相关指标的定义和计算 原油管道输送工艺计算 生产实践中常见问题分析
原油的性质和分类
分类方法 分类 分类依据
轻质原油
按其密度 中质原油
<0.87g/cm3
≥0.87~0.92g/cm3
重质原油
超重质原油
≥0.92~1.0g/cm3
天然气 一次 沉降罐 二次 沉降罐
油气分离器
井排 破乳剂 污水站
脱水泵
加热炉
电脱水器
净化油罐外输Fra bibliotek担负原油脱水和增压输送的站
联合站(集中处理站)及其主要工艺流程
天然气 一次 沉降罐 二次 沉降罐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

调节阀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教学内容(约75分钟)
离心泵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教学内容(约75分钟)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教学内容(约75分钟)
一、双管掺活性水流程
阀组
升压输油泵加药泵源自掺水泵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教学内容(约75分钟)
二、单管环形集输流程
阀组间
转油站
用一条通往中转站或联合站的环形管道将各油井串联起来。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教学内容(约75分钟)
三、二级布站油气集输流程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教学内容(约75分钟)
四、“一级半”布站流程
油井 计量站 计量阀组
联合站
在各计量站的位置只设计量阀组,数座计量阀组
(包含几十口井或一个油区)共用一套计量装置。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开发系集输教研室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教学内容提要
(约5分钟)
一、双管掺活性水流程
二、单管环形集油流程
三、二级布站油气集输流程
四、“一级半”布站流程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教学内容(约75分钟)
油 气 集 输 工 艺 流 程 常 用 图 例
闸 阀
油田常用集输工艺流程教学内容(约7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