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含答案)

合集下载

法医专业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医专业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医专业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医学的主要任务是:A. 进行尸体解剖B. 确定死因C. 进行伤情鉴定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A. 死因分析B. 死亡时间推断C. 毒物分析D. 法医精神病学答案:D3. 法医物证学中,常用于个体识别的是:A. 指纹B. 血型C. DNA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4. 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死亡时间的推断?A. 尸体的体温B. 环境温度C. 尸体的体位D. 尸体的性别答案:D5. 法医毒理学主要研究:A. 毒物的来源B. 毒物的毒性C. 毒物的代谢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法医病理学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

答案:法医病理学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确定死因,分析死亡方式,推断死亡时间,评估死亡过程,以及提供可能的犯罪手段和方法。

通过尸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法医病理学家能够为案件的侦查和审判提供关键的科学证据。

2. 描述法医物证学中DNA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案:DNA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样本收集、DNA提取、DNA扩增、电泳分离、DNA片段分析和结果解释。

通过这些步骤,法医物证学家能够从生物样本中提取DNA,并与嫌疑人或已知样本进行比对,以确定个体身份或排除嫌疑人。

3. 阐述法医毒理学在法医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法医毒理学在法医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确定中毒死亡的死因,分析毒物的来源和性质,评估毒物的毒性和致死剂量,以及推断中毒时间。

毒理学分析对于解决中毒案件、提供法庭证据和指导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案例描述:一名中年男性被发现死在家中,现场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死者身上也没有明显的外伤。

根据初步调查,死者生前有酗酒习惯。

请分析可能的死因,并说明需要进行哪些法医检查。

答案:可能的死因包括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脑病等。

专业法医毒理考试题库

专业法医毒理考试题库

专业法医毒理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法医毒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毒物的化学结构B. 毒物的生物效应C. 毒物的检测与鉴定D. 毒物的临床治疗2. 以下哪个不是法医毒理学中常见的毒物类型?A. 重金属B. 有机磷农药C. 抗生素D. 神经毒剂3. 法医毒理学中,毒物的致死量是指:A. 导致死亡的最低剂量B. 导致死亡的平均剂量C. 导致死亡的最高剂量D. 导致死亡的剂量范围4. 以下哪个是法医毒理学中常用的毒物检测方法?A. 质谱法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C. 色谱法D. 所有选项都是5. 法医毒理学在实际案件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哪项?A. 确定死因B. 推断死亡时间C. 评估毒物来源D. 所有选项都是二、判断题6. 法医毒理学只关注于毒物的检测,不涉及毒物的鉴定和分析。

(错误)7. 毒物的致死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与个体差异无关。

(错误)8. 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毒物检测方法,常用于法医毒理学中。

(正确)9. 法医毒理学中的毒物鉴定不包括毒物的化学结构分析。

(错误)10. 法医毒理学在案件调查中的作用仅限于确定死因,不包括推断死亡时间和评估毒物来源。

(错误)三、简答题11. 简述法医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2. 描述法医毒理学在法医学中的重要性。

13. 解释什么是毒物的生物半衰期,并举例说明其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

14. 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法医毒理学中使用的毒物检测技术,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15. 讨论法医毒理学在解决实际案件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限制。

四、案例分析题16. 假设一个案例,一名受害者被发现死在家中,初步检查发现其体内含有高浓度的氰化物。

请根据法医毒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可能的死因和毒物来源。

17. 描述一个案例,其中一名受害者因摄入过量的有机磷农药而死亡。

请根据法医毒理学的分析,推断死亡时间,并讨论可能的毒物检测方法。

18. 假设在一个案件中,受害者的体内检测到了多种毒物成分。

请分析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什么,并讨论如何确定主要致死因素。

《法医学》习题B卷答案

《法医学》习题B卷答案

法医学B卷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D2.B3.D4.D5.A6.C7.A8.89.A 10.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ABC2.ABCD3.AC4.ABCD5.ABCD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2.×3. √4. √5.×6.√7.√8.×9. ×10.√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尸体现象:人死后,在物理、化学、生物诸因素作用下,尸体发生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其所呈现的现象称尸变征象,亦称尸体现象。

(4分)2、机械性损伤: 机械力作用致机体组织细胞完整性破坏功能障碍称为机械性损伤(4分)3、电流斑:又称电流标记。

接触导体的皮肤因受电离子及电热能作用局部组织缺损,蛋白质凝固坏死而形成的有较特殊形态的损伤。

(4分)4、猝死:猝死又称急死,是病理性死亡。

它是指外表似乎健康的人或疾病症状不明显的人,由于体内潜在性疾病或机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出人意料的死亡。

(4分)5、尸体痉挛:死亡发生于一瞬间,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直接进入僵直状态,称为尸体痉挛。

(4分)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尸变征象在检案中的法医学意义(共5分,答出每一小点给1分)1.确定死亡(1分)2.认定尸姿(1分)3.分析死因(1分)4.有助估计死后经过时间(1分)5.提高鉴别的能力(1分)2、早期尸体征象的种类(共5分,答出每一类型给0.5分)常见有:肌肉弛缓、超生反应、尸体冷却、尸体僵硬、尸体痉挛、血液沉积(或称为尸斑)、局部干燥、皮革样变、组织自溶、角膜混浊等。

3、生前伤的特点 (共5分, 答出每一小点给0.5分)(一)全身性生活反应(3分)1、出血征象(0.5分)2、栓塞(0.5分)3、吞咽、吸入现象(0.5分)4、感染(0.5分)5、吞噬反应(0.5分)6、异物在体内移动(0.5分)(二)局部生活反应(2分)1、局部出血(0.5分)2、生前伤局部有炎症反应(0.5分)3、生前伤表皮剥脱后可形成痂皮(0.5分)4、创口收缩(0.5分)4、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征象(共5分)(一)尸表征象(共3分)1、头面部缺氧、淤血征象:颜面可以出现青紫,眼结合膜一般都会出现点状出血,颈静脉怒张。

法医毒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法医毒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法医毒物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普鲁士蓝反应是用于下列哪一项检验的常用方法(a)A. 氰化物B. 砷化物C. 一氧化碳D. 硫化氢2. 在毒物分析检验中直接应用光谱法常常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c)A. 直接应用光谱法无法定量B. 直接应用光谱法检测需要对照品,而其他方法不用C. 毒物分析检材往往很复杂,而光谱法本身不具有分离能力D. 光谱法所需仪器极其昂贵3.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研究和鉴定的主要任务是(c)A. 毒物的性质B. 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C. 毒物的定性定量分析D. 中毒的方式4.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鉴别不同物质的主要依据是(a)A. 紫外吸收光谱不同B. 密度不同C. 分子量不同D. 颜色不同5.怀疑砷、汞等金属毒物急性中毒时,可直接分离检验体外检材的方法是(b)A.二氯化钯显色反应B. 雷因许试验C. 光谱法D. 显微结晶试验6.UV光谱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意义分别是(c)A.吸收度、时间B. 时间、波长C. 吸收度、波长D. 波长、吸收度7.在毒物分析工作中,为了排除阴性干扰物的存在和验证实验是否可靠,常需进行(b)A.空白对照试验B. 已知对照试验C. 验证试验D. 筛选试验8.检材已腐败,用溴化汞试纸检验砷或磷化锌时,要干扰反应的是(c )A.氢氰酸B. 溴化汞C. 硫化氢D. 砷化氢9.砒霜属于(b)A.挥发性毒物B. 金属毒物C. 气体毒物D. 有机毒物10.下面哪一条不符合选作随行参比标准物的要求(b)A.母体结构与待测物的不同B. 与待测物属同一类毒物C. 与待测物有相似的紫外吸收D. A、B、C项都不符合11.检识敌敌畏和敌百虫可用(c)A.硫酸铜反应B. 间苯三酚-硫酸反应C. 间苯二酚-氢氧化钠反应D. 氯化铁反应12.分离比重不同混为一体的浑浊组分可利用(d)A. 过滤方法B. 蒸馏方法C. 升华方法D. 离心方法13.在薄层色谱法中,常将固定相和流动相分别称为(a)A. 吸附剂、展开剂B. 展开剂、吸附剂C. 萃取剂、吸附剂D. 展开剂、稀释剂14. Beer-Lambert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光源必须为(c)A.可见光B.紫外光C.单色光D.混合光15. 下列各种检材中,属体外检材的是(b)A. 脑脊液B. 呕吐物C. 尸体腐泥D. 玻璃体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C)

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C)

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C)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国际法庭科学公认的定性方法是()A. TLCB. HPLCC. GCD. GC/MS或HPLC/MS2. 对一种新建的方法进行回收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 验证分析方法的灵敏度B. 验证分离净化方法的效率C. 验证分析方法的精密度D. 监控整个分析检验过程3. 对于含卤素的化合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时,检测灵敏度最好的检测器是()A. 电子捕获监测器B. 氢火焰离子监测器C. 火焰光度监测器D. 热导监测器4. 在色谱分析中,两种化合物是否能被分离主要取决于()A. 固定相的性质B. 流动相的性质C. 组分的性质D. 组分分配比的差异5. 在固相净化柱中,无水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A. 吸附色素B. 吸收水分C. 吸附脂肪D. 吸附毒物6.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时,通常作为定性鉴别依据的指标是()A. 峰高B. 峰面积C. 保留时间D. 吸收度7. 血中一氧化碳饱和度的意义是()A. 血中一氧化碳的百分含量B.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百分含量C.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在血红蛋白总量中占的百分比D. 血中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8. 吗啡属于哪一类化合物()A. 中性化合物B. 酸性化合物C. 碱性化合物D. 两性化合物9. 钟乳体是下面哪一种天然药毒物的植物形态特征()A. 大麻B. 罂粟C. 洋金花D. 乌头10. 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毒物,将其从一种溶剂里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去的方法是()A. 过滤B. 蒸馏C. 萃取D. 离心11. HPLC是下面哪一种方法的英文缩写()A. 薄层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质谱法12. 冰毒是下面哪一种化合物的盐酸盐()A. 可卡因B. 吗啡C. 可待因D. 甲基苯丙胺13. 鸦片中不含下面哪一种成分()A. 海洛因B. 吗啡C. 罂粟碱D. 可待因14. “424”是下面哪一种鼠药的代号()A. 磷化锌B. 氟乙酰胺C. 毒鼠强D. 敌鼠钠15. 下面哪一种药物遇光易变色()A. 巴比妥B. 安定C. 导眠能D. 氯丙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昆明医科大学-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资料)

昆明医科大学-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资料)
毒物(toxicant):是指进入机体后,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学损害或功能障碍的外源性化学物[1]。
毒性作用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①毒物的成分;②起作用的剂量;③作用途径与方式;④受作用的生物体;⑤个体情况。
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
保留时间:是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该组分出现峰值浓度时所需的时间。
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浓度型质量型检测器氮磷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气相色谱法衍生化的方法:酰化、烷基化、硅烷化、缩合、酰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拆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
生物碱的定义及分离提取原则:①选择适当酸碱浓度和溶剂;②水溶液的酸碱性不能太高,防止水解;③使用吸附力较弱的吸附剂,易于洗脱;④尽可能将碱性物质与生物碱分离,减少干扰。
检测限(LOD):指检材或检样中待测物能被检出的最少量或最低浓度。
可靠性验证的实施方法:①模拟实验;②空白对照试验;③已知对照试验;④随行标准参比法。
内标选择原则:①理化性质稳定,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会发生分解变质,也不会与被测物发生化学作用。②既不是检材中可能存在的,也不是与案件有关的毒物及其代谢产物。③与被检测物有相似的理化性质,能与之共同通过整个过程,并与被测物有相类似或成某种比例的蚀耗。④与被检测物有可区分的理化性质,在检测中不会产生相互干扰。⑤有相适应的检测限,测定范围、精密度和可靠的回收率。
酸碱性原则:
毒物分类
酸性条件
碱性条件
毒物举例
酸性毒物
易溶于有机溶剂
不易溶于水

法医物证学考试题(答案)

法医物证学考试题(答案)

法医物证学考试题姓名记分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5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遗传多态性现象。

()A.蛋白酶多态性B.糖的多态性C.抗原多态性D.DNA多态性2.有关理想群体的条件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群体无限大B.婚配随机进行C.有自然选择D.没有新的突变E.没有群体的大规模迁移3.下列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确定人类精斑。

( )A.精子找出xxB.P30测定C.抗人精环沉试验D.中和法4.下列常见的检验中,哪一种不属于RBC酶型。

()A.ACPB.PGMC.ESDD.HP5.法医学常见的检材是( ),占80%以上。

A.血痕B.精斑C.唾液D.xx6.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中所用琼脂糖浓度为()A.2%B.0.2%C.20%D.0.05%7.唾液中含有大量水溶性ABH血型物质,常用()法测定。

A.吸收试验B.中和试验C.解离试验D.淀粉-碘试验8.亲子鉴定最主要依据( )。

A.xx遗传规律B.妊娠期限C.性交能力及生育能力D.当事人的口供9.下列哪项不是免疫扩散试验的优点。

()A.可估计抗原含量B.适用于混浊检材C.易于保存、拍照D.操作简单、快速10.下列毛发中哪一种多呈S状弯曲或呈螺旋状。

( )A.腋毛B.睫毛C.阴毛D.头发11.人体几乎所有骨骼都有性别差异,但最明显的是()。

A.颅骨B.下颌骨C.骨盆D.四肢长骨12.精子的HE染色中,哪项正确( )。

A.头为蓝色,尾为红色B.头为红色,尾为蓝色C.头为紫红色,尾为紫蓝色D.头尾均为蓝色13.有关检材的提取方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A.小件物品整件提取B.体液用纱布提取并烤干C.要带空白对照D.勿用手摸,防止污染14.解离试验中,所用RBC悬液浓度和抗体分别为()。

A.2-3%,256倍B.1-2%,8倍C.0.2%,256倍D.0.5%,16倍15.抗人精环沉试验中,哪项不对()。

A.抗人精效价为1万倍B.抗人精加于浸出液之上C.做空白、已知对照D.黑色背景斜光下观察16.有关ACP,哪项正确()。

法医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法医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 毒化或活化:有的毒物经生物转化后产生比原形毒物毒性更强的中间代谢产物,称为活化或毒化。

2. 中毒量(toxic dose):凡能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的毒物的最小剂量或浓度,称为该毒物的中毒量。

致死量(lethal dose):凡能致机体中毒死亡的毒物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则称为该毒物的致死量。

3. 中毒(poisoning,intoxication):机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器官、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遭受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4. 死后毒物再分布(postmortemredistribution):是指毒物在尸体,内浓度的改变过程,特别是指心血中毒物浓度的变化。

5. 蛋白黄色反应(Xanthoprotien reaction):在硝酸中毒时,因硝酸能与环状氨基酸(苯丙氨酸、洛氨酸、色氨酸等)化合形成硝基化合物,使接触部位的组织变成黄色,称为蛋白黄色反应。

6. 雨点样色素沉着(rain drop pigmentation):慢性砷化合物中毒时有的手掌、足趾皮肤角质增生或色素沉着,后者常见于颞部、眼睑、颈部或胸部等处皮肤,与色素脱失相间存在,称雨点样色素沉着。

7. x性肺水肿:x或吗啡过量急性中毒死亡者常见肺显著淤血、水肿。

其重量从600g~2500g不等,重而实,被称为“x性肺水肿”。

8.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是指部分急性CO 中毒者意识障碍恢复后,经2~3周的假愈期后,又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也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

9. 毒品(drugs,illict drugs):是指国际禁毒公约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物的总称。

10. 药物身体依赖性(phychicdependence):又称生理依赖性,是指反复连续用药使机体处于一种适应状态,这种状态使一旦中断用药即可产生一系列强烈的躯体方面的损害,出现由于生理功能改变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古蔡氏法常用于检验()A. 砷化物B. 氰化物C. 一氧化碳D. 硫化氢2. 血中CO饱和度是指()A. 血中CO的百分含量B. 血中HbCO的百分含量C. 血中HbCO在血红蛋白总量中所占的比率D. 血中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3. 以下属于抗凝血杀鼠剂的是()A. 毒鼠强B. 氟乙酰胺C. 溴敌隆D. 四二四4. GC色谱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意义分别是()A. 峰强度信号、保留时间B. 保留时间、波长C. 峰强度信号、波长D. 保留时间、吸收度5. TLC是下列哪种方法的英文缩写()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薄层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高效液相色谱法6.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鉴别不同物质的主要依据是()A. 紫外吸收光谱不同B. 密度不同C. 分子量不同D. 颜色不同7. 检材已腐败,用溴化汞试纸检验砷或磷化锌时,要干扰反应的是()A. 氢氰酸B. 溴化汞C. 硫化氢D. 砷化氢8. 在固相净化柱中,添加无水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A. 吸附脂肪组织B. 吸附水分C. 吸附色素D. 吸附待测组分9. 溴氰菊酯用GC分析时,最好用()A.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B. 电子捕获检测器C. 火焰光度检测器D. 热导检测器10. 为了检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可能引进干扰物,同时便于阳性结果的辨别,常常进行()A. 已知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验证试验D. 预试验11. 在薄层色谱法中,R f值表示()A. 样品斑点展开的距离B. 吸附剂的极性大小C. 展开剂的极性大小D. 分离度12. HNO3-H2SO4有机质破坏法中,硫酸的作用不包括()A. 保持酸度B. 氧化C. 脱水D. 提高反应温度13.下列各种检材中,属体内检材的是()A. 胃内容物、呕吐物、排泄物B. 排泄物、呕吐物、组织C. 血液、组织、尸体腐泥D. 呕吐物、胃内容物、血液14.下列毒物中不能用NaOH反提净化的毒物是()A. 巴比妥B. 吗啡C. 敌鼠D. 敌敌畏15. 在毒物分析中直接应用光谱法常常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A. 直接应用光谱法无法定量B. 直接应用光谱法检测需要标准对照品,而其他方法不用C. 毒物分析检材常很复杂,而光谱法本身不具有分离能力D. 光谱法所需仪器极其昂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6. 根据不同的原理,毒物分析方法可分为()A. 形态学方法B. 仪器分析法C. 毒理学方法D. 显色法E. 理化方法17. 常用理化分析方法有()A. 物理常数测定B. 沉淀反应C. 显色反应D. 微量化学反应E. 免疫分析法18. 判断一种分离提取方法好坏的主要指标有()A. 准确度B. 精密度C. 纯度D. 回收率E. 分离度19. 法医毒物分析工作的主要特点有()A. 分析目的的不明确性B. 检材的一次性和多样性C. 分析方法的应变性D. 涉及多学科E. 肩负法律责任20. 某些情况下,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形状或峰位可发生变化。

使光谱发生变化的常见因素有()A. 酸碱性B. 溶剂C. 光的纯度D. 光的强度E. 温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 测值准确性22. 随行参比法23. 空白试验24. 毒性作用25. 药物滥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6. 用于毒物分析的检材能否添加防腐剂?为什么?27. 哪些装置可用于气体毒物及挥发性毒物的扩散试验?在应用这些装置进行毒物分析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8. 分离水溶性毒物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29. 血中乙醇浓度能否完全反映出当事人饮酒的多少?为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30. 一起怀疑被毒杀的案件,现场发现一小包白色药粉。

侦察人员说查出这包药粉是什么就可破案。

你认为如何?你觉得还应做些什么工作?31. 就你最熟悉的地区,试根据地方物产、社会情况、民间习俗等各方面考虑,可能会有哪些与毒物有关的事件和案件?你曾耳闻目睹过的又有哪些?32. 比较内标法和外标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C3.C4.A5. B6.A7. C8. B9. B 10. B 11.A 12.B13. C 14.D 15.C二.多项选择题16. ABCE 17. ABCD 18. CD 19. ABCDE 20. ABC三.名词解释21. 测值准确性:包括精密度和准确度。

准确度是多次测得值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是指多次测得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22. 随行参比法:选择一种适当的纯化合物作为随行标准参比物,取其适当的已知量添加于实际检材中,跟随被检物一道通过所有分离净化等整个处理过程,最后同时分别检测被检物和所加入的参比物。

根据参比物的回收情况判断实际检测工作是否已经达到应该达到的效率。

23. 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是在实行一个检测方法时,除了不加入已知欲检测物以外,其他所用检验材料、溶剂、试剂、器皿、设备、操作步骤等等都完全与所作检验中的相同;也称为空白对照试验。

24. 毒性作用: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由毒物所产生的中毒反应称为毒性作用。

25. 药物滥用: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的药物四.简答题26. 用于毒物分析的检材能否添加防腐剂?为什么?答:用于毒物分析的检材除特殊情况,一般不能添加任何防腐剂(3分)。

用现有的一些分析方法,防腐剂可能会干扰很多毒物的检测(2分),而且许多防腐剂不易用常见的提取分离方法祛除。

27. 哪些装置可用于气体毒物及挥发性毒物的扩散试验?在应用这些装置进行毒物分析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Conway微量扩散碟(1分)、Widmark瓶(1分)等。

应用时应注意将吸收剂和检材、稀释剂放置于装置的相应部位、密闭、轻摇使检材与稀释剂混合均匀(2分),加热时温度一般不宜超过50℃(2分)。

28. 分离水溶性毒物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透析法.水浸法等(2分)。

透析法的特点为可以将一些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型化合物从复杂的检材中分离出来,而且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依据所选择半透膜的通透性的不同可以分离不同分子量的小分子或离子型化合物;但是该法较费时,而且透析液中毒物的浓度一般较低(2分)。

水浸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装置或设备,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但是该方法会将检材中的一些水溶性大分子杂质一并提出,净化效果不如透析法。

(2分)。

29. 血中乙醇浓度能否完全反映出当事人饮酒的多少?为什么?答:不能(1分)。

因为不同的人群对于酒精的代谢快慢不同(2分),血中的酒精浓度只能反应抽血当时体内血液中的乙醇浓度(2分),而且不同的酒饮料中乙醇浓度也有所差别(1分)。

五.论述题30.一起怀疑被毒杀的案件,现场发现一小包白色药粉。

侦察人员说查出这包药粉是什么就可破案。

你认为如何?你觉得还应做些什么工作?答案要点一:侦察人员的说法欠妥(2分)。

案件的鉴定需要多方面的调查取证,而不是单单靠一包白色粉末的定性分析结果(1分);破案工作的完成应该结合案情调查、中毒的表现、尸体解剖的所见、病理改变以及毒物分析结果等综合分析(3分)。

答案要点二:现场收集到的可疑物可能会很多,应该从与案件关系最直接的检材着手(疑点最大的检材)(3分)。

答案要点三:即使白色粉末最终确定会导致人体中毒,也要考虑到中毒者体内的量是否达到致死量,该药物是否可能来自用药或其他正常饮食途径、职业接触途径等(3分)。

本题如果学生的回答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合情合理,阅卷教师可以酌情考虑给分。

31.就你最熟悉的地区,试根据地方物产、社会情况、民间习俗等各方面考虑,可能会有那些与毒物有关的事件和案件?你曾耳闻目睹过的又有哪些?答案要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讨论,需要点明毒物种类很多,各地的中毒案件所涉及的毒物与当地的地产、民俗、社会情况有较大关系。

本题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学生自主发挥,只要合情合理,阅卷教师可以酌情考虑给分。

32.比较内标法和外标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答案要点:外标法:优点:操作计算简便(1分);不必用校正因子,不必加内标物,常用于日常分析(2分)。

缺点:进样量必须准确,仪器必须有良好的稳定性(1分)。

若处理过程相对简单,用外标法较为合适,简单方便(1分)。

内标法:优点:进样量不严格要求(1分),可抵消因操作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误差(2分),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1分)。

缺点:必须加入一个合适的组分(内标)到样品中(1分)。

对于生物样品等涉及到多个转移步骤的,使用内标法可以规避许多由于操作不均匀所引入的误差(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