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2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读拼音,写词语。

hán dōng___fēng shuāng zèng sòng___júhuā___ jūn zi___tiǎo zhàn___2.《山行》表达了诗人()A.对秋天的悲叹之情B.对秋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C.对“白云生处"人家的向往之情。

3.古诗《山行》写的是哪个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4.荷尽已无擎雨盖()A.举,向上托B.向下压C.打击5.借助图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的意思,想一想,下面哪幅图展现了“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所描绘的画面?()A.B.C.6.知有儿童挑促织。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织布B.促膝交谈C.蟋蟀7.下列对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理解正确的是()A.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B.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天的时节啊。

C.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君王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橘子金黄、橙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8.下面的古诗句分别写了哪个季节?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9.能说会道。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__________ 红于:_句意:______ _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傲霜:______ _句意:______ __3.只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挑:___句意:______ _10.我会连一连,写一写。

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gūchéng yáo wàng shān yuè____________ wàn rén shānjìběi____________lèi tì____________ yīcháng____________ xiāng yáng二、选择题2.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城/遥望/玉门关B.五千/仞/岳上摩天C.漫卷诗书/喜欲狂D.白日放歌/须纵酒3.下面对《古诗三首》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本部分三首古诗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中第一句诗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给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4.不破楼兰终不还。

()A.还有B.物归原主C.归来5.南望王师又一年()A.拜访B.向远处看C.盼望6.却看妻子愁何在。

()A.妻子和孩子B.男子的配偶C.孩子7.青春作伴好还乡。

()A.青年时期B.指春天C.美好的时代三、填空题8.查字典填空。

1.“巫”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

2.“摩”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课文中的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

3.“遗”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遗失;②遗失的东西;③遗漏;④留下;⑤专指死者留下的。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两首同步阅读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两首同步阅读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两首同步阅读古诗阅读)1. 回答下类问题望天门山天门___,碧水___。

___相对出,___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1)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词语:楚江:________ 潋滟:________.空蒙:________(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好风光的诗,诗中把西湖比作了________。

(4)《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我还会背它的许多诗,如:________2. 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回答问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这首诗描写的是西湖________月的景色。

(2)诗中描写了绿色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荷花,鲜艳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两首同步阅读古诗阅读1.【答案】(1)略(2)长江形容水波流动。

云雾迷蒙的样子。

(3)宋代苏轼西施(4)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赠汪伦》【考点】诗词鉴赏古诗两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答案】(1)六月(2)莲叶红色(3)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考点】诗词鉴赏古诗两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第21课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第21课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我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2.(3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的诗。

诗人首先用“水光潋滟”赞美西湖时的水光;接着用赞美西湖时的山色。

“晴方好”和(“”)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然后,诗人把西湖比做,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都是美妙无比,令人神往的。

3.(3分)火眼金睛。

(辩字组词)断孤碧凡继狐岩帆4.(3分)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用“√”标出。

(1)天门中断.楚江开(1)判断(2)隔绝(3)戒除(2)水光潋滟晴方.好(1)当(2)方法(3)刚刚(3)欲.把西湖比西子(1)需要(2)想要(3)将要(4)山色空蒙雨亦奇.(1)奇怪(2)奇妙(3)奇特5.(3分)写出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一诗句的意思。

6.(3分)课外拓展。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如写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还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西湖;晴天;山色空蒙;下雨;雨亦奇;西子;晴天和下雨;3.断开;孤单;碧玉;平凡;继续;狐狸;岩石;帆船;4.(2);(3);(2);(2);5.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第21课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第21课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古诗(shīsī)潋滟(liǎn liàn )抹掉(mǒmò)碧绿(bǐbì)2.(3分)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zhōnɡduànchǔjiānɡɡūdúfān chuánjìxùhuàzhuānɡ3.(3分)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青情孤妆清请狐装。

4.(3分)小小变色龙(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ɡměnɡménɡ抹mǒmā。

5.(3分)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

,。

6.(3分)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并回答问题。

,。

,。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2)“西子”指的是。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4)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

水光对潋滟对晴对。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2.中断;楚江;孤独;帆船;继续;化妆;3.青草;情况;孤独;化妆;清水;请客;狐狸;假装;4.蒙骗;蒙古族;启蒙;抹黑;抹桌子;5.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6.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山色;空蒙;雨;。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A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A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1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A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①《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________和________时的湖光山色。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________之情。

②《望天门山》的作者________,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________”之美誉,与杜甫并称“________”。

③《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_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________”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________”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2. (7分)《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诗的前两句紧扣题目中的________,写出了西湖的晴姿雨态,并分别用“________”与“________”两字进行评价。

即使这样,诗人仍觉得无法尽西湖的美景。

于是才有诗的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

”3. (1分)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

4. (8分)回忆课文内容填空《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这首诗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景色。

诗的前两句分别写了西湖在________天和________天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色,这是________写,后两句将西湖比作________,是________写,有实有虚,更加体现了________的娇美。

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按照拼写规则,下列加点字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糊涂(tu)②悲哀(bēi'āi)③祥瑞(ruì)④领袖(xiù)⑤朋友(you)⑥皮袄(pí'ǎo)⑦巨人(jù)⑧许多(xǔ)A.①⑤②⑥③④⑦⑧B.①⑤②⑦③④⑥⑧C.①⑧②⑥③④⑤⑦D.①③②④⑤⑦⑥⑧2.下列不是“送别”诗中的诗句的一项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萧萧梧叶送寒声()A.风声B.吹箫C.萧条4.白云生处有人家()A.产生,生出B.出生C.陌生5.停车坐爱枫林晚()A.因为B.坐下C.座位6.下面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眼疾手快B.层林尽染春华秋实五谷丰登一叶知秋C.窗明几净百衣百顺耳闻目睹一本正经D.波澜壮阔寸步难行细嚼慢咽秋风习习二、诗词曲鉴赏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填空。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_,诗歌写了西湖____和____的景象,还以____比西湖,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的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水光。

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山色尤其秀美。

D.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古诗一)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诗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三年级语文上册 2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2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

2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再组词。

渔()暮()逢()芙()鱼()墓()缝()夫()波()苍()贫()君()坡()仓()贪()裙()三、把诗人与诗句恰当地连接起来。

四、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空山,人语响。

2.入深林,复照。

3.江上,但爱。

4.柴门闻,风雪。

五、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君看一叶舟(①你②我③他)2.柴门闻犬吠(①狗叫②猫叫③小鸟叫)3.返景入深林(①景色②阳光③景象)4.江上渔者(①打鱼的人②钓鱼的人③买鱼的人)5.但闻人语响(①但是②只)6.复照青苔上(①反复②重复③又,再)六、判断下列的意思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是空旷的山谷里没有遇见一个人。

()2.“芙蓉山主人”的意思是拥有芙蓉山的人。

()3.“但爱鲈鱼美”中的“爱”是喜爱的意思。

()4.“风雪夜归人”中的“夜归人”是指茅屋的主人。

()七、词语搭配。

八、填空。

1.《鹿柴》是()代诗人()写的。

诗中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其中诗的前两句以()反衬(),后两句则以()突出()。

这首诗将诗、画、乐融为一体,为我们描摹出颇为神奇的境界。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细心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代()所作,写的是诗人在()的情况。

描写一幅()景象。

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鲈鱼风波青苔返景日暮柴门苍山芙蓉二、比一比,再组词。

渔(渔者)暮(暮色)逢(相逢)芙(芙蓉)鱼(金鱼)墓(坟墓)缝(缝补)夫(大夫)波(波纹)苍(苍山)贫(贫寒)君(君子)坡(坡度)仓(仓库)贪(贪玩)裙(围裙)三、把诗人与诗句恰当地连接起来。

四、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不见人但闻2.返景青苔上。

3.往来人鲈鱼美。

4.犬吠夜归人。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君看一叶舟①你2.柴门闻犬吠①狗叫3.返景入深林②阳光4.江上渔者①打鱼的人5.但闻人语响②只6.复照青苔上③又,再六、判断下列的意思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再组词。

渔()暮()逢()芙()
鱼()墓()缝()夫()
波()苍()贫()君()
坡()仓()贪()裙()三、把诗人与诗句恰当地连接起来。

四、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空山,人语响。

2.入深林,复照。

3.江上,但爱。

4.柴门闻,风雪。

五、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君看一叶舟(①你②我③他)
2.柴门闻犬吠(①狗叫②猫叫③小鸟叫)
3.返景入深林(①景色②阳光③景象)
4.江上渔者(①打鱼的人②钓鱼的人③买鱼的人)
5.但闻人语响(①但是②只)
6.复照青苔上(①反复②重复③又,再)
六、判断下列的意思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是空旷的山谷里没有遇见一个人。

()
2.“芙蓉山主人”的意思是拥有芙蓉山的人。

()
3.“但爱鲈鱼美”中的“爱”是喜爱的意思。

()
4.“风雪夜归人”中的“夜归人”是指茅屋的主人。

()
七、词语搭配。

八、填空。

1.《鹿柴》是()代诗人()写的。

诗中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其中诗的前两句以()反衬(),后两句则以()突出()。

这首诗将诗、画、乐融为一体,为我们描摹出颇为神奇的境界。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细心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代()所作,写的是诗人在()的情况。

描写一幅()景象。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鲈鱼风波青苔返景日暮柴门苍山芙蓉
二、比一比,再组词。

渔(渔者)暮(暮色)逢(相逢)芙(芙蓉)
鱼(金鱼)墓(坟墓)缝(缝补)夫(大夫)
波(波纹)苍(苍山)贫(贫寒)君(君子)
坡(坡度)仓(仓库)贪(贪玩)裙(围裙)
三、把诗人与诗句恰当地连接起来。

四、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不见人但闻
2.返景青苔上。

3.往来人鲈鱼美。

4.犬吠夜归人。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君看一叶舟①你
2.柴门闻犬吠①狗叫
3.返景入深林②阳光
4.江上渔者①打鱼的人
5.但闻人语响②只
6.复照青苔上③又,再
六、判断下列的意思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2.(×)3.(√)4.(×)
七、词语搭配。

八、填空。

1.唐王维声空寂光幽暗对大自然的热爱
2.唐刘长卿旅途中遇到风雪投宿人家风寒雪大的山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