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完整版)杂物电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

(完整版)杂物电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

杂物电梯检验作业指导文件编号: HFDT-ZY-02-2016-011编制:冀晶晶审核:王维宏批准:石军伟河北合丰电梯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一 . 目的为了加强对杂物电梯安装、维修、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和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杂物电梯安装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行为及测试方法,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促进杂物电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落实,特制定本细则。

二 . 适用范围本检验细则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者强制式杂物电梯和液压杂物电梯 ( 防爆杂物电梯除外 ) 的安装、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三 . 检验依据3.1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60─2011)3.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 T7006-2012)四. 检验基本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对杂物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涉及杂物电梯施工的土建工程进行检查,对杂物电梯制造质量(包括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确认,并且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以进行杂物电梯施工。

施工单位或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证施工质量,真实、准确地填写施工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书,对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质量以及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及其与实物的一致性负责。

五 .实施现场检验时应具备下列检验条件:5.1 .机房温度、电压符合杂物电梯设计文件的规定;5.2 .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5.3 .检验现场 ( 主要指机房、井道、轿顶、底坑) 清洁,没有与杂物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相关现场(例如层站门口)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5.4 .对井道进行了必要的封闭。

六 . 检验仪器要求杂物电梯监督检验主要检测设备表序号型号名称1SZG-441c数显转速表2 3 4 5 6 7 8 9 10 11MODEL3161绝缘电阻表VC6266数显钳形万用表HS5920数显噪音测试仪JZC-E激光自动安平垂准仪EVA-625电梯运行分析仪0~150 / JZC2 型游标卡尺0.02~1.0 / SJ9-2Ⅱ150 塞尺电子秒表游标塞尺齿形塞尺七. 检验项目、内容要求与方法1 技术资料1.1 制造资料检验内容和要求:制造单位提供了以下用中文描述的出厂随机文件:(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其范围能够覆盖所提供杂物电梯的相应参数;(2)杂物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其内容能够覆盖所提供杂物电梯的相应参数;(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该杂物电梯的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以及门锁装置、限速器 ( 如果有 ) 、安全钳( 如果有) 、破裂阀/ 节流阀( 如果有 ) 、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 ( 如果有) 、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号等内容,并且有杂物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出厂日期;(4)门锁装置、限速器 ( 如果有 ) 、安全钳( 如果有) 、破裂阀( 如果有 ) 、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 ( 如果有 ) 、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以及限速器 ( 如果有 ) 调试证书;(5)电气原理图或者液压系统图,电气原理图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6)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7)机房及井道布置图,其井道顶部和底坑内的净空间、机房主要尺寸、层门和检修门及检修活板门的布置与尺寸、安全距离等满足安全要求;(8)其他必要的资料,例如:杂物电梯的轿厢、对重 ( 平衡重) 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或者采用一根钢丝绳 ( 链条) 悬挂的情况下的防护说明;是否允许人员进入杂物电梯机房、井道、底坑和轿顶的说明注 A-1: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杂物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对于进口杂物电梯,则应当加盖国内代理商的公章。

检测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

检测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

页数:第1页共8页检测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分发号:1.目的页数:第2页共8页为合理评估和使用检测不确定度制订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使用流程。

3.相关文件3.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CNAS CL07:2011)3.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述指南》(CNAS GL05:2011)3.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4.定义4.1测量不确定度:根据所获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4.2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A类不确定度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B类不确定度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或(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4.4扩展不确定度:指被测量的值以一个较高的置信水平存在的区间宽度。

4.5检测和校准能力(CMC):校准和测量能力是校准实验室在常规条件下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校准和测量的能力。

其应是在常规条件下的校准中可获得的最小的测量不确定度。

见公布在CNAS的校准实验室的认可范围中。

5.职责5.1实验室负责实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报告结果。

5.2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结果。

页数:第3页共8页6.流程图7.流程说明页数:第4页共8页页数:第5页共8页页数:第6页共8页8.1检测实验室均应制定与检测项目的特点相适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用于不同类型的检测;检测实验室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8.2检测实验室应有能力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8.3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认证认可规范说明有要求时(如CNAS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规定),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质量控制方式之能力验证浅析

质量控制方式之能力验证浅析

公关探索理论版184质量控制方式之能力验证浅析文/殷锐凤(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摘要:能力验证活动作为实现质量风险防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指实验室为确保自身维持较高的校准和检测能力和水平所采取的考核、监督以及确认的一种活动,是衡量和评估各个实验室检测结果真实程度和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也是国内各个实验室在质量管理制度方面持续完善和持续改进并不断提高的一种有效措施。

如何在具体事件中保障能力验证活动的高质量和有效性、提升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能力验证活动的意义、准备工作、验证频次、验证结果及对不满意结果采取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如何提升能力验证活动结果的满意度。

关键词:质量控制 能力验证 准备工作 验证频次 验证结果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计量校准市场的空间得到有效发展和涉及领域得到延伸。

加强计量校准工作的管理,提高实验室自身水平,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客户信心对于计量校准实验室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能力验证作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方式,在维持实验室自身较高校准能力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它也是实验室评定其自身检测能力的关键性依据之一。

1.参加能力验证活动对于实验室的意义能力验证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控制方式,同样也被视为内部质量控制的一种技术补充。

实验室通过应用能力验证这种外部质量保证工具,可以实现对实验室的自我评定、增强实验室自身的信心、识别各实验室间的偏离合差异、确认各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合理性、评价比较方法或程序、实现综合培训功能、识别风险和改进质控技术、加强客户对于实验室持续出具可靠的检测和校准结果能力的信任,从而实现自身的持续改进。

2.如何把握能力验证活动频次(1)根据CANS-RL02:2018 4.3条款对参加能力验证的最低要求分析可知,对初次提出认可的实验室,在第一次获得认可之前,只要存在可获得的能力验证活动,就应保证至少有一个主要子领域参加过1次能力验证且获得满意结果。

能力验证常见问题及解答

能力验证常见问题及解答

附件:能力验证常见问题及解答一、 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中基本要求的相关问题1.申请认可时,是否必须参加能力验证?参加能力验证的最低要求是什么?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4.2.3款规定“只要存在可获得的能力验证,合格评定机构初次申请认可的每个子领域应至少参加过1次能力验证且获得满意结果(申请认可之日前3年内参加的能力验证有效)。

”扩大认可范围申请视同初次申请,故此要求适用于初次申请认可和扩大认可范围申请认可。

本条款中的子领域和频次要求见CNAS-AL07《CNAS 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

CNAS-AL07中所规定的子领域中都有可获得的CNAS 承认的能力验证活动。

2.合格评定机构涉及到多场所,如何参加能力验证?对于多场所合格评定机构,每个场所视同单独的合格评定机构,应分别满足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4.2.6款的要求。

3.申请认可的项目,参加能力验证的有效期限如何计算?申请认可之日前3年内参加的能力验证有效。

(以结果报告时间为准)4.申请认可的项目不在CNAS-AL07规定的能力验证子领域范围内,怎么办?初次/扩项申请认可的项目不在CNAS-AL07规定的子领域范围内,可不提交参加能力验证的材料。

5.获准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怎样满足能力验证的领域频次要求?获准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必须根据CNAS-AL07中领域频次的要求参加能力验证(频次的计算参见问题“15. 参加能力验证计划频次如何计算?”),同时,参加能力验证要取得满意结果,若结果不满意,应按照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4.2.7款和4.2.8款规定,采取相关措施并验证措施为有效。

获准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还应参加CNAS指定的能力验证计划,如CNAS组织的专项计划。

6.合格评定机构刚参加完测量审核,是否有必要参加同项目的能力验证计划?合格评定机构在满足领域频次要求的前提下自行决定,但获准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必须参加CNAS指定的能力验证计划。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能力验证方案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能力验证方案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能力验证方案1、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能力验证方案为验证投标人快速检测技术能力,提高食品(含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服务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验证方案。

(1)实验设计为了客观、公平地验证投标人快速检测技术能力,采购人在本次能力验证项目和样品设计中,选择5个项目进行技术能力验证,每个项目检测5个样品。

(2)能力验证项目本次能力验证以酶抑制率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项目进行检测,具体项目和基质范围如下:1)农药残留:a、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该项目为必选项目,基质范围为蔬菜。

b、采购人从毒死蜱、克百威、氟虫腈、啶虫脒、水胺硫磷、百菌清、多菌灵、阿维菌素、灭蝇胺中选取2个项目,由投标人在现场进行检测,基质范围为蔬菜。

2)兽药残留采购人从孔雀石绿、氯霉素、氟苯尼考、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恩诺沙星、氧氟沙星、五氯酚酸钠中选取2个项目,由投标人在现场进行检测,基质范围为水产品、禽蛋、畜禽肉等。

(3)设备设施及试剂耗材快速检测产品原则上应经过评价或验证合格,快速检测产品的检出限应符合省市相关要求,以及符合《食品(食用农产品)快检品种和项目表》的要求。

(4)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1)能力验证样品由采购人提供,所提供的样品经验证符合要求。

其中提供的农药残留样品称样量为2g,投标人应选择合适的快速检测产品,按快速检测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检测;提供的兽药残留样品约10g,投标人应按快速检测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称量、检测。

2)参加技术能力验证的投标人应提前到达现场,在指定位置摆放设备设施、快速检测产品、耗材后,并调试设备设施,现场抽签选取能力验证样品。

3)现场发放样品和《2023年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4)投标人最多派出2名代表在90分钟内完成检测任务(投标人代表在工作人员宣布开始后统一开始计时)。

5)能力验证项目应由各投标人自行开展,独立完成检测任务,胶体金卡片、试纸条或农残打印单等结果凭证必须附在结果报告单上,不附结果凭证视为该结果错误。

一次性餐具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和关键控制点分析

一次性餐具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和关键控制点分析

一次性餐具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和关键控制点分析作者:王娟袁磊秦爱余秋地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2024年第03期摘要:为了准确验证实验室对一次性餐具中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实验室自愿参加一次性餐具用品中沙门氏菌的测定能力验证计划。

本实验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对两份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均为阳性,取得满意结果,同时对能力验证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质控制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一次性餐具;沙门氏菌;能力验证;关键控制点分析Validation Results and Key Control Point Analysis of Salmonella Testing Ability in Disposable TablewareAbstract:To accurately verify the laboratory’s ability to detect Salmonella in disposable tableware, the laboratory voluntarily participated in the validation plan for 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Salmonella in disposable tableware products. This experiment tested Salmonella in two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GB 14934—2016,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both positive, achieving satisfactory results. This article also provides a brief analysis of some key quality control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capability verification.Keywords: disposable tableware; Salmonella; capability verification; key control point analysis近年來,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

VDA6.3过程审核打分表

VDA6.3过程审核打分表

有关材料、功能、寿命、可靠性的特性1.4是否可靠保存生产及技术资料最少15年生产工艺,参数规定,检验计划,能力验证,检具监控,安全数据表等1.5存档文件是否包含所有重要数据?--零件原始数据(包括更改状态)--检验特性(实际值/额定值)--可靠性试验--在产生偏差时的说明及改进措施1.6存档资料是否保证任何时间均可很快地得到任何一份资料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二次配套厂)的产品资料与检验资料必须按炉号/批号存档1.7对“D-特性”有影响的配套厂是否也对责任零件进行同样的验证?1.8是否审核对“D-特性”有影响的配套厂,并提供结果证明?1.9 是否具有欧共体安全数据表,化学品法规,危险材料规定以及化学品禁用用法规,是否是最新版本,是否规定了有关责任?2.产品和过程是大部分否2.1对所有影响“D-特性”的过程参数是否作出文字规定,是否定期检查这些过程参数并记录存档?定期检查的结果记录2.2是否对“D-特性”进行了过程能力验证或在缺少验证时,进行100%检验?(要求:批量开始时,C pk≥1.33,批量生产六个月后Cpk≥1.67,并持续改进)2.3“D-特性”的检验方法是否适合于发现缺陷?(检具的能力验证,精度与公差相符,保养与标定)2.4是否通过足够的标记来确保其可追溯性?(零件原始数据,生产日期,批号/炉号供货日期,供货单)2.5是否充分地考虑了所有的D特性2.6是否对提供大众汽车公司的材料就环境承受方面的科学鉴定进行超越供货期以后的跟踪,并在情况严重时通告大众汽车公司?3.人员3.1是否对影响/从事于D特性有关的人员进行职责教育必须对遵守法规,偏差/不符合时的后果,职责,信息流,隔离,标识的要求进行教育(规定、纪要、通过签字来确认)3.2对外籍人员是否用他们本国语言的指导书?或有掌握语言的证明?3.3人员资格是否用他们本国语言的指导书?或有掌握语言的证明?(对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训练和抽样方式复查,考核)3.4在需要更换人员时是否有其他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员可供使用?。

VDA6.3过程检查表

VDA6.3过程检查表
小明回答
—进行/报请维修与保养
—零件准备/贮存
—进行/报请对检测、试验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4.1.3员工是否适合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
—过程上岗指导/培训/资格的证明
小明回答
—产品以及发生缺陷的知识
—对安全生产/环境意识的指导
—资格证明(例如:焊接证书,视力测定,厂内机动车驾驶证)。
4.1.4是否有包括上岗规定的人员配置计划?
—图纸/订货要求/规范
—质量保证协议
—检验方法、检验流程、检验频次的商定
3.3是否评价供货实物质量?与要求有偏差时是否采取措施?
—质量会谈的纪要
是否发生过来料质量问题(现场IQC)检验记录,处理结果。重新测量的依据夏敏回答
—改进计划的商定与跟踪
—改进后零件的检验记录和测量记录
—对重点缺陷/有问题供方的分析评定。
要素1:过程开发的策划
1.1是否已具有对产品的要求?
---顾客要求
---法规,标准,规定
---物流方案
---技术供货条件(TI)
---质量协议/目标协议
---重要特性
---材料
1.2是否已具有过程开发计划,是否遵守目标值?
---顾客要求
---成本
---进度表:策划认可/采购认可,样件(样车)/试生产,批量生产起始
3.4是否与供方就产品与过程的持续改进商定质量目标,并付诸落实?
—工作小组(由各相关部门组成)
供应商管理方面,是否有供应商的目标、指标要求。夏敏回答
—确定质量、价格及服务的定量目标
—在提高过程受控状态的同时降低检验成本
—减少废品(内部/外部)
---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3.5对已批量供货的产品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批量生产认可,可落实所要求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1.目的:确保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机器设备、工装满足生产工序要求的能力。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关键工序的生产设备及工装。

3.职责:设备科负责关键工序的生产设备及工装的能力的验证。

4.内容
4.1设备的能力验证的时机
A.设备科负责对公司产品生产关键工序的生产设备及工装进行每年(每年6月—8月)一次的能力验证。

B.在以下三种特殊情况下,也应需对生产线上的专用制造设备进行能力验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新设备的验收完毕后;
(2)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出现阶段性异常情况,为查找原因而对设备进行分析验证;
(3)在对专用设备进行大修后及在开展对设备本身或相关工装进行技术改造后,为了验证改造的效果。

4.2设备能力验证的内容和方式
A.设备本身的机械性能和相关参数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能力;
B.设备满足产品生产实际的加工能力或最大生产能力;
C.设备持续生产加工的能力。

4.3设备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计算设备能力指数
设备科负责对调查的信息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将调查的信息通过变量加权分析法计算出设备能力指数。

首先确定总分为100分,调查项目分值分配为:设备本身的机械性能和相关参数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能力30分、设备满足产品生产实际的加工能力或最大生产能力30分、设备持续生产加工的能力30分、其他10分;设备能力优秀的加权系数为1、良好为0.8、一般为0.6、合格为0.4,不合格为0,对每个调查项目分值与对此项目的加权系数乘积,加权得分作为该项目
设备能力指数。

具体计算公式为:
Sn = ∑XiYj
其中Xi为每个调查项目分值;Yj为每种项目的加权系数;Sn为该设备的设备能力指数。

4.4设备的能力验证后纠正措施
A.对于满足生产工序要求能力的设备、工装,放行使用;
B.对于不能满足生产工序要求能力的设备、工装,设备科组织填写《设备故障报告单》,联合设备使用部门对设备进行分析,找出不能满足生产工序要求能力的原因并改正,然后对该设备重新进行设备能力测试,直到满足生产要求为止。

C.设备能力验证不合格的设备及工装,不能作为正式生产使用。

附件:《设备能力认可表》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