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疋,塑璺凰浅谈园林景观设计邹恒[}商要】本文阐述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笔者就目前园林景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强:措施。
D蝴】园林景明.;设计;问题;撕包1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1.1景现环境效益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
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会让居民领略到鸟语花吞、心旷神怡的美好感受。
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注重环境和绿化,这是消费者环境主义意识的复苏。
1.2社会效益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还向居民提供公共活动场所。
它既可向住户提供开放的公共活动场地,也可满足住户个人的私密空间需求。
住区公共场所不仅可以通过绿化的环境、美化的围墙、小品设施吸引住户走出居室,为住户提供与自然界万物的交往空间,还可以就近为住户提供面积充足、设施齐备的软质和硬质活动场地,使之加入公共活动的行列,提供住户之间人与人的交往场所,同时增强居民的家园归属感,提高生活文化品位,进而从精神上创造和谐融治的社区环境。
13经济价值加快住宅建设,不仅是解决人民住房问题的需要,也是开拓住宅市场、形成消费热点、培植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需要。
好的住区环境有助于提高住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速度与入住率,提升开发利润。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忘好的社区内外环境已成为房产市场中的有利因素。
因为景观是活的,景观随时间而生长、扩大、美化,与建筑不同,景观从来都是随时间推移而增值。
为确保在今后长远期的换房及房产转让中居于有利地位,就不能不在房屋购置时考虑景观环境因素。
经济杠杆使人们切实体验到了住宅区园林景观的潜在价值。
1.4生态效益城市居住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其生态服务功能体现在:维持碳循环和保持供氧平衡:减少空气污染:刚氏空气粉尘;保持水土维护水循环:刚氐环境温度和提高环境湿熏:减弱噪音:安全防护等。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饱受混凝土森林般城市的困扰,愈来愈渴望找到一个舒适健康的良好的居住环境。
浅谈中式园林设计风格及要点

浅谈中式园林设计风格及要点一、中式园林设计风格传统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准侧,追求景观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在构图上以曲线为主,讲究曲径通幽的布局形式。
庭院多以假山、花木、流水等共同组成,以木质的亭台、廊柱和水榭为主。
传统中式园林通常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营造丰富多变的空间形象,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设计效果。
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天人合一”在中式园林造景中,十分注重天人合一设计效果。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设计师们倡导以自然为主题来造景,增强人对自然的认识,在设计中通过自然美来增强园林的艺术性。
(二)“因、借”的造园思想中式园林通过借助自然山水把隐喻、借景等描写手法巧妙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
这样周边的景物和园林中的景物就会相互结合相互映衬相互渗透,达到统一的整体,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效果。
(三)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中国的书画艺术流传已久。
在中式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们同样注重建筑和景物的艺术性,对具有诗情画意的设计风格十分追求。
在园林设计中,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山水设计以及对建筑的造型和意境的创设,给人突出一种寄情山水的闲雅风情。
二、中式园林设计要点在中式园林设计上,无论是写意的江南庭院,还是独立组团的四合院,都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讲究居住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
达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融,以意念中式的现代建造传承传统文化在有效的景观规划空间,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以庭院造景方式围合、层进、回转、错落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
(一)园林选址与布局选择要适当。
园林位置力求适中,居民使用都方便。
园林如果布置在小区中心,其服务半径以下不超过三百米为宜。
如果沿街布置,应尽量利用街角、街边,特别是道路弯转处的两侧或反弓的外侧,可兼顾化解因道路反弓带来的风水煞气,充分利用不宜建筑的地段。
浅谈园林景观的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的设计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现代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分析了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的方法及作用,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了展望。
关键词: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1现代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影响现代园林设计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①注重社会与功能的园林设计;②采用生态的方法进行设计;③从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中吸取养分。
本论文主要从现代艺术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的影响。
我国的古典园林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但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过程中,研究现代艺术风格特征与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了解关于视觉艺术形态在现代演绎的过程与现代的艺术设计美学,特别是借鉴设计形态学、设计风格学和艺术形态学、艺术风格学,对我们培养适应现代设计思想影响下的设计师不无裨益,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素质,对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真正走向国际化,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和西方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和文化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多,这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国内的一些学者可以走出国门,去接受系统的西方景观设计教育;国外的公司可以到中国投资,在中国这个景观大市场中参与竞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的各种艺术风格与设计思潮相继传入中国。
随着国内学者相继翻译出版的国外景观设计书籍,为中国景观设计行业打开了不同的视角。
比如王晓俊先生翻译的弗吉尼亚大学副教授伊丽莎白?k梅尔的《景观设计论坛磅、《玛莎?施瓦茨》、撤简主义分、《整合环境》等。
而一些景观设计师的学成归国推动了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飞速发展,他们将自己在国外学习到的设计理念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加以应用,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所学,尤其是这些作品建成以后,对国内的设计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乏表现对自然因素的关注,以自然因素为创作的首要选择方向的景观作品?如詹克斯时“波动的花园”,乔治。
哈格里夫斯的“烛台角文化公园”,克里斯多的“流动的围篱”,探索着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进程”。
浅谈我国城市景观园林的人性化设计

共资源为市 民百姓服务 , 因此 , 一切绿化都要围绕人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 2 ) 景观园林绿化要融合城市的人文情怀 。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发展的 出来 了就 可 以 了 , 不 能够用 科 学 的 态度 对 待 自己 的 园林 绿 化 设计 项 目 , 对 设 历史 , 都 包 含着 历史 演 变 过程 中的 文化 和 人们 当时 的 生 活特 征 , 城 市景 观 绿 计 方 案 的不 进行 科 学性 的论 证 , 很 难 达 到预期 的效果 并 且 不能 保 证设 计 的 完 化 是政 府 部 门汇 聚 民心 , 全 民 同乐 、 共 同享 受 的好 事 、 实事, 公 众 的 生态 环 保 整性 , 造成一些不必要 的损失麻烦。 缺乏个性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 放眼 意识 和 健康 生活 方 式往 往 因这 些引 导 而逐渐 增 强 。要想 提 高城 市 的 品位 , 仅 看去现在 的人们不管城市历史背景 , 不看整体风貌 , 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 , 有花草树木是难 以体现城市人民的文化底蕴、 历史习俗等等 , 所以, 绿化过程 使 得 整 体 城市 街 道失 去 了个性 , 在空间、 色彩 、 材料 、 形 式 等 诸 多方 面 太 过 于 中比如考虑人文历史、 地理风貌与园林绿化景观的充分融合 , 做到绿色 中有 雷同, 缺乏 可 识性 , 有 的道 路是 无作 用 , 而未 加入 规 划设 计 的道 路 根 本不 可 控 灵犀 , 衬托着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 , 而市 民的人文雅兴、 文化 习俗、 民调风格 制行 人 踩 出道路 这 样使 得 整体 的 布局规 划 设计 不 够完 善 , 问题 不 断增 加 影 响 等 等都 应在 不 经意 之 间散 落在 城市 中所 有 的花 草树 木 当 中 , 向频 繁 的 人际 流
浅谈中式园林营造--以余杭中国院子·梦溪园为例

图1梦溪园景观设计总平面图环境以及使其周围的城市湿地公园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应当在湿地公园建造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内部的规划设计当中,除了整体布局趋于生态化以外,与滇池结合最紧密的驳岸部分是亟需生态化的部分。
通过对滇池东岸城市湿地公园生态驳岸的调查,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驳岸本身及驳岸周边环境进行了研究及分析,从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滨水空间的环境,进而提升人文景观和游客的亲水性体验,我们认识到,无论是建设生态环境,还是对现有环境进行提升和保护,都应以当地条件为指导性基础,充分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湿地生态驳岸的合理、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收稿:2019-10-23)[1]方莉.浅谈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与保护[J].科学与财富,2017(1):168-169.[2]张国忠.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J].广东科技,2018(12):60-61.[3]谢尚虎.生态景观在城市森林中与人工的融合[J].现代园艺,2017(3):178-180.[4]陈灵茜.浅析广州大型果园不同类型自然驳岸施工要点农业与技术[J].2013(12):164.[5]蒋昕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2016.[6]郭文涛,宋江慧.生态驳岸的设计施工方法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9):164-165.[7]檀文迪.关于城市湿地公园驳岸植被配置方式的探究[J].园林绿化,2014(34):223.浅谈中式园林营造———以余杭中国院子·梦溪园为例王舒,徐斌*(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杭州311300)当下中式园林的建造如火如荼,但真正能够传承精髓的案例少之又少,仅仅是套上了中式园林的躯壳。
针对这一现象,以古典园林新范本的中国园子·梦溪园为例,分析其造园手法,结合园主分享,旨在重新唤起中式园林的营造之法。
中式园林;营造;梦溪园生产区,以湖水隔开。
生活区为南边占地约4.66hm 2的古建筑文化区。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之美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之美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之美——园林景观设计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学科,是集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为一体的学科。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将审美情感体现出来,在设计风格中,应具备个性化的显现,同时形成视觉变化中的愉悦,创造出温馨的环境,从而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
园林景观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当今社会已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
因而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
能否创造温馨的意境之美,是21世纪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要原则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家园”是否优雅的标准之一,其审美性显得日益重要。
设计师在创造园林景观使用价值的同时,应赋予其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
所谓审美设计,简言之是具有美的形式,能引起美感的设计。
园林景观既要是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场所,又要是一个空间的合理区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便于人们生活与活动的理想场所。
任何一种美都有较明确的审美对象。
西方解构主义理论那种对整体和谐的结构所进行的拆卸方式,被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屈米设计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满目纷呈犹如工厂厂房般外露的红色构件,恰恰正是对这一理论最准确的诠释。
①中国园林景观以自然景观为蓝本“模山范水”,并融入诗话意境与传统的美学思想,成为造园活动中的主要手段。
但艺术美主要以人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
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基本上具备文化所包含的广延性和包容性。
②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例外。
具体如何将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笔者认为,则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风格中的个性化显现二、所谓园林景观,简言之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优美而舒适的第二自然外部空间环境。
园林一词从广义上讲,包括公园、广场、自然景物、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庭院等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
而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
浅谈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

园林景观 的艺术设计 , 需要应用生态的方法进行 园林景观设 计, 充分体现园林景观 的社会价值及 其功能 , 结合现代艺术与现 代建筑 , 将园林景观打造为一种具备着 自然功能 、 社会功能与 艺 术功 能的综合体 , 并 能够 满足 生态 、 环保、 休闲及提 高城 市形象 等功能, 在艺术设计上 , 要 体 现 出地 域 特 征 与 文化 差异 。
1 . 2 园林景观 设计 原则
在进行 园林 景观设计 时, 需要遵循一 定的原则 , 主要为 因地 制宜 原则 、 保护生态 环境原则 、 保护 多样性原 则、 统一规 划与 设 计原则等 。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地形地貌等情况进行规划 , 在进 行园林景观设计 时, 需要进行地形规划 , 确保 因地制宣 。保护 生 态环境原则 , 指的是在园林景观设计 时, 需要充 分考 虑植物物种 的特性 , 合 理安排植物 种类 , 在生态位特 征 的基 础上 , 避 免植物 之间出现竞争, 导 致 结 构 缺 乏合 理性 。在 园林 景 观 设 计 时应 表 现 出多 样 化 原 则 , 根据地形地貌合理 安排植物群落 , 避 免 单 一 单 调 现 象 。因 园林 景 观 设 计 属 于 系 统 性 工 程 , 每 一 个 部 分 并 不 是 以孤 立的形式而存在 的, 而是彼此之 间存在着 紧密的联系 , 属于整体 的部 分, 为此 , 需要在进 行园林景观 设计 时需 要做到 统一规划 , 合理安排 。
随着社会经济 的不 断发展, 城市化进 程加快 , 人们对环境提 出了更高要求 , 推动着 园林景观 的发 展。现代 园林景观 , 指 的是 通过各种 新材料 、 新 技术 , 并结合 生态学 、 建筑学 、 艺术 学 、 心 理 学、 美学 与行为学等 众多学科 , 按照 一定 的原 则及理念 , 进行 园 林 景 观 的 设 计 与 施 工 。 园林 景 观 的 艺 术 设 计 主 要表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①软质类 设计, 主要包括水体 、 阳光 、 细雨、 天空、 风、 树木等 ; ② 硬质类设计 , 主要包 括铺地、 栏 杆、 建筑 、 墙体等 。软质类多 为 自然类 , 硬质类多为人造工程 。进行 园林景观的艺术 设计 , 需要 根 据 其 特 点 及 原 则进 。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一、自然与人工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强调自然与人工的融合。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山水之间人为添景”和“致天人之美,造园林之胜”的观念。
设计师以自然为基础,通过对景观的改造和塑造,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使整个园林呈现出自然优美的景观。
例如,园林中的假山、亭廊、池塘等人工结构都是以自然山水为原型而建造的。
二、意境的营造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园林的意境营造,注重通过景观创造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
在园林的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布局、植物、建筑等手段,营造出具有独特意境的景观,使人们在欣赏园林之美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放松。
这种意境的营造,常常具有文人墨客的色彩,强调抒写情感、表达意境的空间。
三、尺度与层次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中注重尺度与层次的处理,以营造出层次分明、有节奏感的空间。
通过布局、建筑物的高低、路线的曲折等手法,使园林空间显得宽广而舒适。
同时,通过不同景观之间的错落有致和大小景观的配合,使整个园林空间更加有层次感。
这种尺度与层次的处理,使人在园林中行走时能够体验到不同景观的交替和变化。
四、隐逸与开敞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常常注重隐逸与开敞的结合,通过景观的布局,既保留了一定的私密性,又能够给人以宽广开阔的感觉。
例如,园林中常常有错落有致的假山,通过山石的遮挡,形成隐逸的空间;同时,又有开阔的水面、广场等,体现了尊重自然和人的需要。
这种隐逸与开敞的结合,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使整个园林空间更加完整和有趣。
五、虚实结合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出景观的深远意义。
即通过真实的景观和虚构的景观相结合,将园林中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给予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例如,园林中的假山和水面常常被设计成有远近、高低的变化,通过透视、幻觉等手法,营造出虚实交错的景观,给予观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注重自然与人工的融合、意境的营造、尺度与层次的处理、隐逸与开敞的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 而 , 秀 的 设 计 不 是 对 传 统 的 简 单 模 仿 , 是 将 悠 久 优 而
的 地 方 园 林 传 统 和 现 代 生 活 需 要 与 美 学 价 值 很 好 的 结 合 在
一
起 ,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行 精 炼 提 高 的作 品 。 并
行 的 是 “ A D N O M” 城 市 “ IL 的 设 计 理 念 , 达 G R ER O 和 V L A” 表 的 都 是 大 自然 的不 可 捉 摸 性 。中 国 园林 设 计 的观 念 认 为 人 是 大 自然 中 的一 个 组 成 部 分 。中国 现 代 美 学 家李 泽 厚 先 生 认 为
设 计 以人 为 本 。 园林 是 最 佳 人 居 环 境 , 论 是传 统 还 是 无 现 代 的设 计 都 体 现 在 自然 水 土 的 人格 化上 。 中 国古 代 , 已有 “ 人 协 调 ” “ 人合 一 ” “ 人 感 应 ” 早 天 、天 、天 的 哲学 思 想 , 以及 “ 者 乐 水 、 智 仁者 乐 山 ” 的文 化 观 念 : 风 水 在
理 论 中 , 有 “ 之 居 处 、 以大 地 山河 为 主 ” 则 人 宜 的说 法 。 方 流 西
原始旅游业 的发展 。由此 , 不难想象 中国传统 园林 的发展 过
程 可 以形 容 为本 于 自然 而 又高 于 自然 , 自然 美 和 人 工 美 的 完
美 结 合 以 及 诗 情 画 意 、 境 深 远 的 特色 。 意
对 园林 景 观 的 设 计 。她 是 要 满 足 人类 对 自然 环 境 在 物 质 和 精
神 方 面 的综 合 要 求 , 生 态 、 观 、 闲 浏览 和 文 化 内 涵 融 为 将 景 休
一
体, 为人 民长 远 的根 本 利 益 谋 福 利 。
山水 画 和 田园诗 文 建 立 了密 切 的 关 系 。 观 我 国 园林 的发 展 综
2 纪 末 国际 建 筑 师 协会 在 北 京宣 告 的 《 京 宣 言 》 0世 北 中 指 出 : 世 纪 “ 把 城 市 和 建筑 建设 在 绿 色 中 ” 足见 城 市 绿 新 要 。
化 和 园 林 在 人 居 环 境 中 不 可 代 替 的 重 要 性 ,未 来 发 展 的 方
向 。 不 仅 在 人 居 室 内 环 境 , 侧 重 于 人 居 室 外 环 境 —— 即 则 更
维普资讯
江 西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2 0 年 第 2期 07
浅 谈 中 国 园 林 景 观 设 计
赖 传 可 . 丽 莉 祝
( 江西 科 技 师 范 学 院 江 西 南 昌 3 0 1 ) 30 3
摘 要 : 章 对 中 国 园林 景 观 设 计 的理 念 作 了介 绍 , 为其 设 计 的 艺 术 在 于 围绕 已有 的 自然 景 观 和 人 文 认
映 的 是 园林 文 化 开 始 追 求 诗 画互 渗 的写 意 、 山水 园 的建 园 风
格 , 画成 景 、 因 以诗 入 园 。第 三 是 寺 观 园林 , 是 宗 教 世 俗 化 它
的 结 果 . 身 由宗 教 活 动 场 地 转 化 为 点 缀 风 景 的 手 段 , 进 本 促
上 的投 影 : 是人 们 实 现梦 想 的途 径 。
史 ,不 难 看 出其 理 念 与 表 现 形 式 与 世 界 其 他 国家 迥 然 不 同 ,
呈 现 出 三 大 园 林 特 色 : 一 是 皇 家 园 林 , 为 帝 王 园 居 活 动 第 作
的 场 所 , 现 了像 西 苑 、 清 宫 、 成 宫 等 这 样 一 些 具 有 划 时 出 华 九
代意义的作品 , 具“ 家气派 ” 特色 ; 二是私家园林 , 独 皇 的 第 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假 山 、 景 等 等 都 纳 入 到 其 中 。像 是 现 在 的 楼 盘 设 计 , “ 远 以 城
【 稿 日期 】2 0 — 2 0 收 07 0— 5 【 者简 介】 可, 作 赖佳 江西科技 师范学院教师 ;
中 图分 类号 . U 8 T 9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3 3 (0 7 0 - 0 2 0 10 - 5 7 2 0 )2 0 5 - 2
现 代 园林 景 观 的设 计 是人 类 的 一个 新 的 梦 想 、 种 新 的 一 美 学 观 和价 值 观 ;是 人 与 自然 的 真 正 合 作 与 友 爱 的关 系 ; 是 显 露 自然 、 自然 做 功 ; 人 类 的 爱 与 恨 、 望 与 梦 想 在 大 地 让 是 欲
中 国园 林 是 “ 的 自然 化 和 自然 的 人 化 ” 这 都 与 “ 人 , 天人 合 一 ” 的 综合 性 宇 宙 观 一 脉 相 承 。 人 们 都 喜 欢 用 诗 情 画 意 来 形 容 中 国园 林 的美 , 的确 , 在
我 国传 统 园 林 景 观 的 发 展 中 , 园林 艺 术 和 它 的 左 右 近 邻 — —
中 国 的 园 林 景 观 设 计 把 凡 是 自然 风 景 中 能 令 人 心 旷 神 怡 的东 西 集 中在 一 起 , 成 一 个 整 体 。例 如 岩 石 、 形 山谷 、 树林 、
草 坪 、 蜒 的 水 溪 、 岸 下 气 氛 活 跃 的 大 河 、 池 长 着 的 花 蜿 堤 湖 木 、 泻 直 下 的瀑 布 之 类 。 整 片 的 自然 风 景 包 括 湖 、 、 、 一 把 岛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