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对比
2019年与2018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说明》详细对比与解读

2019年和2018年陕西中考《考试说明》详细对比与解读一、命题依据二、考试范围三、试卷结构四、考试要求及内容五、具体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中考生:你要的2019“两会”考点!2019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正在火热进行中。
“两会”传递了哪些最新信息?这些信息在中考中会怎么考?热点2019全国“两会”材料一:2019全国“两会”2019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全国两会,他们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从北京传往世界各地,全方位展现中国“两会”的精彩时刻。
1.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什么?(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其监督。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两会”备受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期待,说明了什么?(1)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3)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国际社会期待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4)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解读

西安市车辆中学
教研室
2018年3月2日
一、主要内容和具体安排
根据教育部《意见》中“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 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范围。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 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13科。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 和制卷。
七、成绩的呈现。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的成绩采用试卷 原始得分登记,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体 育与健康考试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 并列呈现;所有操作考试科目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 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音乐、美术考试成绩以等 级方式呈现。
四、笔试科目试卷呈现形式。
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 一卷制——不分AB卷 两卷制——分AB卷
五、考试时间。
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进行, 时间为三天。第一天上午考试科目为语文,下午考试 科目为英语;第二天上午考试科目为数学,下午考试 科目为物理、道德与法治,考生为九年级学生。第三 天上午考试科目为化学、历史,考生为九年级学生;
新的《意见》将生物、地理、音乐、美术纳入到了 考试中,科目有原先的9科增加到了13科。
二、考试方式
1、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物理、化学、历史、 生物、地理等科目实行闭卷笔试方式。 2、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笔试方式。 3、“体育与健康”的体质健康实行现场考试方式。 4、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和信息技术实行现场操作考 试方式。 5、音乐、美术实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试分值与时长。
1、八年级下学期笔试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长: 生物60分,时长60分钟。 地理60分,时长60分钟。 信息技术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各为10分,时长各为
《2018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解读及数学试题特征剖析与命题趋势

逻辑推理: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思维过程。
数学运算: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体现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数学建模: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 知识和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研究隐藏在随机现象背后的统计规律 →理解随机现象。 考查:运用统计概率思想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三、 数学能力的考查 试题包括立意、情境、设问三个方面。 能力立意指导思想: 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和载体,从测量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入手,突出推
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三) 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特殊与一般 →通过对问题的特殊情形(特殊函数、特殊点、特殊位置、特殊值、
特殊方程等)的解决 →寻求对问题的一般的、抽象的、运动变化的解决思路。
特殊问题→加深了解→发现特点→探寻规律→一般结论
归结: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的研究方法 是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本质。
11
示例(略)
㈣ 分类与整合思想
分类与整合→问题→(按某个标准)分类 →分别研究→获得每一类结论 (分类) →综合结论→整个问题的解决。(整合)
分类与整合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思想。 分类是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的逻辑方法,是研究数学 问题时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注意: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划分是手段,分类研究是目的。 有分有合,先分后合,不仅是解决问题的主要过程,也是其本质属性。 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想全分形和正确运算。 →根据问题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 径。 →根据问题要求→估算或近似计算。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考试说明新变化及解读

2018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说明新变化及解读一、总体变化《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涉及《课程标准》的地方后面均增加“2011年版”,如《课程标准(2011年版)》。
“命题依据”和“考试范围与试卷结构”没有变化,但“考试要求及内容”、“题型示例”均有变化。
二、考试要求及内容变化考试内容与要求新增9处,修改1处,具体如下:三、题型示例变化题型示例共50道试题,更新38道(选择题17道,填空及简答题10道,实验及探究题7道,计算与分析题4道)。
改编3道;更换35道,其中新增形式3道,具体如下:形式一:结合诗词考查相关化学基础知识(2018考试说明P184第4题)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
下列从化学角度对画线部分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反复煅烧捶打氧化,降低含碳量,变成钢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但并未发生化学变化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形式二:结合化学表达式考查反应规律(2018考试说明P186第17题)小明同学用“H2SO4+ X → 盐+ Y”的方式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归纳总结。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形式三:分析表格数据并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2018考试说明P202第50题)现有一家庭食用纯碱样品,其中杂质只有氯化钠。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分析恰好完全反应的是第______次实验。
(2)计算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陕西省中考英语复习题型点拨题型一完形填空课件

39. A.took
B.spent
C.cost
D.paid
【解析】A 考查固定搭配。take作“花费时间”讲时的固定
搭配为“It takes/ took sb. some time to do sth.”;spend作“花
26. A.go
B.to go
C.going
D.gone
【解析】B 考查固定搭配。decide to do sth.意为“决定做某事”。句意
为:两年后,为了他的梦想,他决定去纽约。
解题技 巧
With my help, it 39 her one month to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daily exercise.
应为宾语从句,缺少引导词,从句said后缺少宾语。故选A。
二、巧用上下文法
解题技 巧
文章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而上下文则是营造 语境的基础,也是逻辑推理的依据。通读全文,理顺大意, 根据上下文找出信息词,是做好完形填空的关键。一般来 说,完形填空的四个选项形式完全相同,如都是动词原形、 都是副词、都是名词复数形式等,要注意它们在意义和搭 配上的细微差异、形义兼顾。同时,一定要把这些选项放 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区分、判别,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学生在做题时应先跳过空格,通读试题所给的完形填空的短文,获 得整体印象,即了解文章的体裁、背景、内容、结构,以及情节发展的 前因后果。在通读全文时,要尽量避免文章空格的影响,初步搞清文章 的大概意思。切莫纠缠于一句话、一个空,否则会断章取义,进入误区。
二、结合选项、综合考虑、初定答案。
语法型完形填空:学生在分析选项时应重点从语法角度如句子成分、 时态、语态,行文逻辑等方面来分析,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结合 所给选项细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内容,根据短文意思、语法规则、词语 固定搭配等进行综合考虑,对所给选项逐一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排 除干扰项、初步选定答案。
2018年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语文学科
对于“积累与运用”部分,学生应注意:重点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调整语 序及衔接语句,辨析及修改病句,识记推荐名著中主要内容,默写古诗文等。 在本部分中,要求学生能对不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提炼观点或提出探究性 观点,能自主设计文学活动方案,能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语文学科
字音字形部分:整理书中的重点字词,尤其是“注释”和“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 的字词,并圈画出自己容易读错的读音或容易写错的字词;古诗文默写部分:在复 习时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动笔写,对照原文,圈画出错字和书写不规范的字; 修改病句、语言运用等:可以进行专项训练,寻找规律,灵活运用;
身“语义为先,语法为准,语义语法互补”的应试能力。
物理学科
侧重基础和应用 物理学科考查的内容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中考命题原则没有改变:依旧是注
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更加紧密联系教材,体现出
物理学科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物理学科
变化:有三处微调 1.在“走进实验室”的技能方面删去了“测量时会观察测量工具,会表述观察结 果”和“会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两点要求。
语文学科
文言文阅读部分:逐字逐句逐篇的翻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课归纳重要 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等,同时还要梳理各篇文章的段意 、中心,能理解文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语文学科
现代文阅读部分:不能盲目地做阅读,要精选精练,树立“原文意识”和“整体 意识”,坚信大部分阅读试题的答案都能在原文找到依据和理由,并在整体把握文 章内容的基础上答题,同时要加强语言表述的训练;
整了27个单词,增加了12个短语。
英语学科
“交际运用”的调整 调整内容:将往年“交际运用(A)”命题由“10选8”调整为“7选5”,“交际运用(B)”
关于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几点说明(1)

关于2018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几点说明
(审定版)
1.关于字音字形的考查
(1)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的形式考查。
(2)考查范围为《课程标准》规定的3500常用字。
(3)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
结合阅读题中的阅读文本,或单独节选一个语段,放在“积累与运用”中。
2.关于经典诵读的版本
《弟子规》《朱子家训》(中考版)字形与断句,以2017年7月印制的《九年级上册伴你学习新课程》P134页的为准。
3.关于课内现代文语段
年度随机考查。
肯定考,但不一定每年都考,形式多种多样,以活用课内知识为考点。
4.关于传统文化
考查范围: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朱子家训》《弟子规》;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传统文化基本常识。
5.关于文言实词
考查范围为课内文言文课下注释所出现的,以及课后练习题中出现的。
6.关于文言虚词
由原来的五个增加到9个:
原有:之以而其于
新增:乃为者焉
备注:
1.第4条中所说的“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结合我市“五四”学制课程内容、2018年毕业学生实际情况,具体指《初中学业考试指导与训练》(2014年12月版)中“背诵与默写”规定的相关篇目;“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传统文化基本常识”,考查时以课本出现的知识点为主,并适当同类拓展。
2017.10. 11。
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

《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对比版语文题型部分及变化如下:1. 新增题型:①无语段的名著阅读,出自2017天津中考真题;②小学课标的诗歌鉴赏;③作文新增二选一的形式,一种是命题+半命题,另一种是半命题+材料,分别出自2017贵州六盘水和2017河南中考真题。
2. 删掉题型:①文言文阅读的课内外对比形式;②课外篇目的诗歌鉴赏。
数学一、考试要求变化1处,删除1处,具体如下:1. 评价的基本理念废话不写了。
2. 测试的基本要求删除:关于允许科学计算器进入中考数学考场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按照陕教基[2006]50号文件执行.二、考试内容的目标要求新增1处,变化7处,具体如下:1. 新增考试内容及其目标要求: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2. 目标要求变化,均是从“了解”改为“理解、掌握与运用”:①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②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③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④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⑤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⑥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⑦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三、题型示例更新46道,其中2017陕西真题17道,新增29道.新涉及考查点2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规律探索;新增考查形式4种:实数的大小比较与数轴结合、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实物模型、分析统计图表——计算加权平均数.具体如下(※A2表示A组第2题,以此类推):英语《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均未有实质性的变化。
只是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及内容中个别表述有所调整;词汇表中新增单词volunteer;题型示例中书面表达提示语新增一种“汉语提示形式”,具体变化如下:1. 新增单词volunteer;2. 单词important移至单词importance之前。
3. 书面表达题型与往年相比,题型示例A/C新增一种“汉语提示语”的形式,需引起考生的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2018陕西中考报名时间的公布,《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也最新出炉!我们整理相关内容,对《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与《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仔细做了对比,具体内容如下:
语文
1. 新增题型:①无语段的名著阅读②小学课标的诗歌鉴赏;③作文新增二选一的形式,一种是命题+半命题,另一种是半命题+材料
2. 删掉题型:①文言文阅读的课内外对比形式;②课外篇目的诗歌鉴赏
数学
考试内容的目标要求新增1处,变化7处,具体如下:
1. 新增考试内容及其目标要求:
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2. 目标要求变化,均是从“了解”改为“理解、掌握与运用”:
①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
②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③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④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⑤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⑥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实物模型;
⑦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
题型示例更新46道,其中2017陕西真题17道,新增29道.
新涉及考查点2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规律探索;
新增考查形式4种:实数的大小比较与数轴结合、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实物模型、分析统计图表——计算加权平均数.
英语
《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均未有实质性的变化。
只是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及内容中个别表述有所调整;词汇表中新增单词volunteer;题型示例中书面表达提示语新增一种“汉语提示形式”,具体变化如下:
1.题型
2.词汇表
1. 新增单词volunteer;
2. 单词important移至单词importance之前。
3.题型示例
书面表达题型与往年相比,题型示例A/C新增一种“汉语提示语”的形式,需引起考生的注意。
物理
1.题型示例
题量:各题型和总题量保持不变。
题型示例中除保留原有5道(第9、55、60、64、65题)题外,其他试题均更换为新题。
选择题:共24道,更换23道,题源主要为2017陕西真题和全国其他地市真题。
填空与作图题:共23道全部更换,题源主要为2017陕西真题和全国其他地市真题。
实验与探究题:共15道题,更换13道,无根本性变化。
综合题:共8道题,更换6道:陕西真题3道,湘潭、德州、东营真题各1道。
化学
《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涉及《课程标准》的地方后面均增加“2011年版”,如《课程标准(2011年版)》。
“命题依据”和“考试范围与试卷结构”没有变化,但“考试要求及内容”、“题型示例”均有变化。
考试内容与要求新增8处,修改1处,具体如下:
题型示例变化
题型示例共50道试题,更新38道(选择题17道,填空及简答题10道,实验及探究题7道,计算与分析题4道)。
改编3道;更换35道,其中新增形式3道,具体如下:
形式一:结合诗词考查相关化学基础知识
形式二:结合化学表达式考查反应规律
形式三:分析表格数据并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思想品德
《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及内容、题型示例等9处有所变化(考试形式与整卷结构、试卷结构均无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部分总体题量不变,除材料更新外,其余变化如下:
非选择题
删除:2018年题型示例删除分析说明题(2017年中考说明,P231,47题)
新增题型:
历史
较2017年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试卷结构无变化,考试内容要点和题型示例有变化,具体如下:一、考试内容要点
1. 中国古代史板块:新增1个主题“科学技术”及1条相关考试内容要点;
2. 世界古代史板块古代欧亚文明主题:
①新增1条考试内容要点;
②调整1条考试内容要点:新增2处,表述变化1处,删除1处。
二、题型示例
(一)试题变化
1. 选择题:替换了10道,其中6道为2017年真题13~18题,4道为2016年副题13、14、16、18题。
2. 非选择题:替换了6道,其中3道为2017年真题19~21题,3道为2016年副题19~21题。
(二)板块涉题量:非选择题不变,选择题变化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