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优秀课件(2课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 课件(共27张PPT)

阅读课本P8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问 题:
(1)他们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
(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 上官司,法律就离我们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 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 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 按照交通信号灯、交
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 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 取得导游证。
3.“如果一个人不做损害别人的事,那么法律并不 妨碍他随意生活。”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这句 话说明( D )
A.人们可以随意生活,有没有法律都行 B.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人不必遵从法律 C.遵守法律就会妨碍公民的日常生活 D.法律就在身边,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了一辆“班车”。到了她说的“分院”,工作人员让我们 放生了一只乌龟,竟然强迫我们支付了399元,真是郁闷。
回来路上,驾驶员为赶时间抢客源而闯了红灯,被交警 拦住询问时,我及时向交警反映了寺里的遭遇,交警马上 联系了城管人员,原来他们都是黑导游。最后,黑导游把 399元钱还给了我们,而他们也被执法人员带走了。
阅读课本P86页 “探究与分享”并 完成相应的练习。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 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 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七年级道法人教版第9课法律就我身边共33张PPT

〖解析〗高官被依法判刑,说明我国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秦志晖被判刑,体现了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的功能。马某等被依法制裁,说明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同时 体现了法律规范公民行为的特点。因此,公民要学法、守法、用 法,做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
课堂练习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习题1〗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问题的出现,大气污染的治理工
G.宪法、兵役法
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8.父母年纪大了赡,养我扶们助必父母须的赡义养务和扶助
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父母。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 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7、法律和道德有哪些共性? 8、法律有哪些特征? 9、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0、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有哪些? 11、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的关系如何? 12、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3、法治的演变经历了哪些过程?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
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 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新中国从成立伊始,就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航程。
•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982年:我国现行宪法。 •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我国开始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0年: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2014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1954 年
1982 1999 2010 2014
年年
年
年
4、法律的本质(实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课堂练习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习题1〗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问题的出现,大气污染的治理工
G.宪法、兵役法
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8.父母年纪大了赡,养我扶们助必父母须的赡义养务和扶助
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父母。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 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7、法律和道德有哪些共性? 8、法律有哪些特征? 9、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0、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有哪些? 11、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的关系如何? 12、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3、法治的演变经历了哪些过程?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
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 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新中国从成立伊始,就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航程。
•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982年:我国现行宪法。 •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我国开始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0年: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2014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1954 年
1982 1999 2010 2014
年年
年
年
4、法律的本质(实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课件(共24张PPT)

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 为什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 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我国法治进程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 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 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建 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为加强 国家统治,编制了一部法典,即 《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 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 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 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在财产、 债务、婚姻家庭、法院组织和诉 讼等方面都有比较详备的规定。
十三届全 国人大一 次会议
宪法修正案
1.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成果整理巩固。 2.总结规律方法。 3.注意学科思维。
这节课,我学到了……
积极学法 自觉守法 主动用法 诚心护法
一切法律之中最 重要 的法律既不 是铭刻在大理石 上,也不是刻在 铜表上,而是铭 刻在公民们的内 心里。
——卢梭
请拿出课本84页, 静静地阅读, 开启对法律问题的思考。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结合班级的“法制教育”主题班 会,通过情境体验,说出我们的生活 与法律的关系,从同学陈某的故事中, 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并能就中学 生如何遵纪守法发表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主题: 生活需要法律 法律保障生活 二、任务清单: 1.结合“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理解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2.通过“陈某的故事”案例分析 ,说出法律的特征、作用? 3.总结作为中学生遵纪守法的具体做法? 三、注意事项: 1.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导学案探究任务。展示同学注意使用双色 笔、书写认真清晰 2.组长根据组内实际情况自主组织讨论,讨论结果如与展示内容 不符可用红笔修改,不明白的地方写到质疑区,鼓励拓展、提 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保障生活》PPT课件

第四单元 走进法制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二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学习目标
1 掌握法律的特征及具体表现。 2 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 了解法律的作用。
情境引入 漫画反映了法律的什么特征和作用?
新课探究
(一)法律的特征
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 由何而来的。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 看法是什么?
新课探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法律的作用
1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从而规范我们的行为。
3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新课探究
4.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5.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 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6.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 超越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更不得在合法权益之外谋取非法利益。
随堂练习
B
随堂练习
D
随堂练习
4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
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新课探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 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新课探究
1.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 2.我国法治进程不断加快,有力地促进了政治清明、社会进步、民心稳 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3.我国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二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学习目标
1 掌握法律的特征及具体表现。 2 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 了解法律的作用。
情境引入 漫画反映了法律的什么特征和作用?
新课探究
(一)法律的特征
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说说这种感受是 由何而来的。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 看法是什么?
新课探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法律的作用
1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从而规范我们的行为。
3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新课探究
4.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5.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 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6.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 超越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更不得在合法权益之外谋取非法利益。
随堂练习
B
随堂练习
D
随堂练习
4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
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新课探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 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以上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新课探究
1.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 2.我国法治进程不断加快,有力地促进了政治清明、社会进步、民心稳 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3.我国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教材问题解答课件(共17张PPT)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平时买东西遇到了欺诈, 可以到有关部门举报,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意外伤 害,依靠法律获得救助等。
这种观点错误。“法律万能论”是不对的。在我们 的社会生活中,除了法律之外,道德也发挥着重要 作用。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支持、促进着我国的法 律。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 管不到的范围,必须由道德去规范。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如公正。从对具体案例的比较中得到。
由国家制定或 认可 在社会生活中自然 形成 学校或班级制定
由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 社会舆论、信念、 习俗 批评、教 育
具有普遍约束 力 调整人们的思想 和行为,普遍适 用 在校学生
言之有 理即可, 如为保 护小动 物立法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 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 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 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青少年:①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认真学法、知法、守法、
新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刑法.宪法的修改,慈善法、 反家暴法的施行
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包拯。包拯,宋景祜四年(公元1037年),任天长 (今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后回京任监察 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 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廿八月,他向仁宗上书《乞不用赃 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贪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 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祜二年 (公元1050年)至三年问,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冷青冒充皇子 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包拯的人权法律思想以法律“中正慎罚”观点为要点, 认为法令是国固之本,颁布法律务必要慎重、慎行,法令取信于民,则祸乱易平天 下易治,赏罚不滥、中正执法是包拯基本的执法观,也是他力行实践的重要方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课件-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发展
人治
法治
3.法治的含义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 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 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1954.9.20
1982.12.4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型的宪法
2014
审议通过了 我国现行宪法
2010年底
实行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
力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 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 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探究点二
法律的作
用 1.法律的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 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 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 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会 军队、警察、法庭、监 狱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 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 道理是 ( )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 C.生活离不开法律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课件

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授课教师:关丽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这个字就是我们今天的“法” 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环节一:导入新课
“灋”有正直、公平、惩恶 的含义。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三幅画面的规则分别 是什么?他们共同起着什 么作用?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行为规范:道德。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行为规范:纪律。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行为规范:法律。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道德、纪律、法律都是人们在 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 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 社会秩序。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讨论法律与
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产生方 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 和范围
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哪 些法律在哪些方面保障着我 们的生活?
环节三:法律的作用
放心地吃
平安出行
环节三:法律的作用
安心上学
放心购物
环节四:课堂总结学法守法Fra bibliotek生活用法
谢谢大家!
单位或组织 单位的行政力量 单位里适用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我国近年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强, 你知道近年来我国名人或普通老百姓 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吗?这些举措 给我们哪些启示?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2017年3月26日,原大连市工商 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有彬因为贪污腐 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法律议案的表决
法律的公布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国家认可
民族自治地 方的自治条例
报请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批准
批准后 实行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授课教师:关丽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这个字就是我们今天的“法” 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环节一:导入新课
“灋”有正直、公平、惩恶 的含义。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三幅画面的规则分别 是什么?他们共同起着什 么作用?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行为规范:道德。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行为规范:纪律。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行为规范:法律。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道德、纪律、法律都是人们在 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 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 社会秩序。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讨论法律与
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产生方 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 和范围
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哪 些法律在哪些方面保障着我 们的生活?
环节三:法律的作用
放心地吃
平安出行
环节三:法律的作用
安心上学
放心购物
环节四:课堂总结学法守法Fra bibliotek生活用法
谢谢大家!
单位或组织 单位的行政力量 单位里适用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我国近年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强, 你知道近年来我国名人或普通老百姓 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吗?这些举措 给我们哪些启示?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2017年3月26日,原大连市工商 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有彬因为贪污腐 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法律议案的表决
法律的公布
环节二:法律的特征
国家认可
民族自治地 方的自治条例
报请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批准
批准后 实行
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复习课件(共26张PPT)

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指引作
用)
法 律
规范作用
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指引作用)
的
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
作
引、教育人向善。(评判、预测作用)
用
①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D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
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
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一“车让人”的新法
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
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体现了法律的( )
A.规范作用 说法不全面。
B.保护作用 说法不全面。
D
③法律惩恶扬善,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
④法律无所不能
法律并不是万能的,说法错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对下面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普通法律的
)
立法基础是 宪法。
B.立法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C.我国正在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国家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立法保障
D
C.法律是公民意志力的体现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7.(2019·山东济宁)2019年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体现了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D 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制裁
6.(2019·甘肃庆阳)2018年我国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RJ)
新课导入
亿元司长现金清查画面曝光
《人民的名义》赵德汉原型:亿元司长魏鹏远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平时衣着简朴, 经常骑一辆旧自行车上班,丝毫看不出家藏万贯。然 而,这样的穷酸是装出来的。他还专门买了套房子放 钱,受贿金额最终被认定为2.1亿多元。魏鹏远案成为 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 最大的案件。 2016年10月17日,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 不明罪判处魏鹏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我国法治进程
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1954年 1982年 1999年 2010年 2014年 2020年 第一部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 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1.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 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活离不开法 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 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新课探究
探究点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说一说下列漫画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刑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家庭暴力法
除了上述法律以外,你还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 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探究点一:法律的特征
大家好,我是小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今天是国 庆节放假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 一起外出自驾旅游,心情非常舒畅。 可是,刚出门不久就遇到一件扫兴 的事。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一 辆电动车无视交通规则闯红灯,使 原本井然有序的交通,变得混乱不 堪,我特地记录下了这一幕。
交通混乱不堪 交通井然有序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社会成员 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我们将 无法出行,社会也会陷入一片混乱。 遵守交通法规是我们日常生活 中的行为规范之一。除此之外,我 们身边还有哪些行为规范?
小组讨论
以下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1.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 我们的权利 我们的义务 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 2.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上学。 1.人身权利 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 2.受教育权利 2.受教育义务 4.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才能就 业。 3.抚养权 5.年满十八周岁,我才能享受选举权和 4.劳动就业权 被选举权。 6.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 5.选举权与 选,依法服兵役。 被选举权 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 7.劳动报酬权 6.依法服兵役义务 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8.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 8.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父母。
谢谢!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RJ)
新课导入
画方、画圆
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寻找规则
请同学们列举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种规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 2.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 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3.知道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 义务。
新课探究
• • •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我国已制定有现行有效法律242部。
产生方式 道德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⑦ ①
② ⑥
⑤ ⑨
⑥教育行政力量 ⑦自然形成 ⑧国家强制力 ⑨学生团体
校纪校规
①学校或有关部门制定 ②舆论、习惯、信念 ③全体社会成员 ④国家制定或认可 ⑤普遍适用
到了目的地,我们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中午,我们来到景区附近的 一家火锅店。这时进来几个执法部 门的人员,对老板说要对他们店进 行检查。搜查一遍后,执法人员搜 到好几桶地沟油,说老板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将其带走。此时我想有国家的法律 真好,无论是谁触犯了,都会受到 制裁。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 开法律。你能再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法律吗?
没有这些法律,我们
的生活会怎样?
交通瘫痪
社会秩序混乱
人身财产安全得 不到保障.
法律——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 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探究点二:法治的脚步
你读出了什 么信息?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 九鼎。
禹刑的具体内容已 经无从考证,汉代以后 的典籍说夏朝的刑条很 多,东汉郑玄说:“夏 刑,大辟二百,膑辟三 百,宫辟五百,劓、墨 各千。”已经有了“五 刑“。
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建 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为加强 国家统治,编制了一部法典,即 《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 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 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 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在财产、 债务、婚姻家庭、法院组织和诉 讼等方面都有比较详备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的突出特点和规定说明了什么?
法律的历史
法治是什么
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
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法治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 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A
)
2.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
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
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在义务教育 阶段突出“法治”是因为(
B
)
①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 ②中小学生 比成人更需要接受法治教育 ③国家重视从小培养 公民的法治观念 ④国家积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课导入
亿元司长现金清查画面曝光
《人民的名义》赵德汉原型:亿元司长魏鹏远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平时衣着简朴, 经常骑一辆旧自行车上班,丝毫看不出家藏万贯。然 而,这样的穷酸是装出来的。他还专门买了套房子放 钱,受贿金额最终被认定为2.1亿多元。魏鹏远案成为 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 最大的案件。 2016年10月17日,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 不明罪判处魏鹏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我国法治进程
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1954年 1982年 1999年 2010年 2014年 2020年 第一部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 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1.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 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活离不开法 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 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新课探究
探究点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说一说下列漫画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刑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家庭暴力法
除了上述法律以外,你还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 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探究点一:法律的特征
大家好,我是小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今天是国 庆节放假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 一起外出自驾旅游,心情非常舒畅。 可是,刚出门不久就遇到一件扫兴 的事。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一 辆电动车无视交通规则闯红灯,使 原本井然有序的交通,变得混乱不 堪,我特地记录下了这一幕。
交通混乱不堪 交通井然有序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社会成员 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我们将 无法出行,社会也会陷入一片混乱。 遵守交通法规是我们日常生活 中的行为规范之一。除此之外,我 们身边还有哪些行为规范?
小组讨论
以下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1.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 我们的权利 我们的义务 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 2.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上学。 1.人身权利 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 2.受教育权利 2.受教育义务 4.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才能就 业。 3.抚养权 5.年满十八周岁,我才能享受选举权和 4.劳动就业权 被选举权。 6.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 5.选举权与 选,依法服兵役。 被选举权 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 7.劳动报酬权 6.依法服兵役义务 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8.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 8.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父母。
谢谢!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RJ)
新课导入
画方、画圆
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寻找规则
请同学们列举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种规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 2.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 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3.知道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 义务。
新课探究
• • •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我国已制定有现行有效法律242部。
产生方式 道德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⑦ ①
② ⑥
⑤ ⑨
⑥教育行政力量 ⑦自然形成 ⑧国家强制力 ⑨学生团体
校纪校规
①学校或有关部门制定 ②舆论、习惯、信念 ③全体社会成员 ④国家制定或认可 ⑤普遍适用
到了目的地,我们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中午,我们来到景区附近的 一家火锅店。这时进来几个执法部 门的人员,对老板说要对他们店进 行检查。搜查一遍后,执法人员搜 到好几桶地沟油,说老板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将其带走。此时我想有国家的法律 真好,无论是谁触犯了,都会受到 制裁。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 开法律。你能再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法律吗?
没有这些法律,我们
的生活会怎样?
交通瘫痪
社会秩序混乱
人身财产安全得 不到保障.
法律——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 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探究点二:法治的脚步
你读出了什 么信息?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 九鼎。
禹刑的具体内容已 经无从考证,汉代以后 的典籍说夏朝的刑条很 多,东汉郑玄说:“夏 刑,大辟二百,膑辟三 百,宫辟五百,劓、墨 各千。”已经有了“五 刑“。
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建 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帝国,为加强 国家统治,编制了一部法典,即 《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 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 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 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在财产、 债务、婚姻家庭、法院组织和诉 讼等方面都有比较详备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的突出特点和规定说明了什么?
法律的历史
法治是什么
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
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法治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 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A
)
2.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
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
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在义务教育 阶段突出“法治”是因为(
B
)
①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 ②中小学生 比成人更需要接受法治教育 ③国家重视从小培养 公民的法治观念 ④国家积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