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2016年旅游休闲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旅游行业一二级市场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一二级市场分析报告

600
图表6:餐饮旅游板块股票市值(红色为国企)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中国国旅 宋城演艺 锦江股份 首旅酒店
中青旅 号百控股 黄山旅游 众信旅游 北京文化 三湘印象 北部湾旅 凯撒旅游 岭南控股 云南旅游 腾邦国际 峨眉山 A
全聚德 丽江旅游 华天酒店 *ST东海A 九华旅游 西安饮食
长白山 曲江文旅 国旅联合 金陵饭店 西藏旅游
一、旅游行业资本市场特点
特点三:资产证券化程度低,二级市场规模与行业体量剪刀差大。
• 2016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国内游人次达到44.4亿人次
• 国内旅游收入3.9万亿元,出境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
• 旅游板块A股二级市场总市值为3216亿元(截止2017年6月30日),占总旅游收入市场规模不足10%。
张家界 桂林旅游 三特索道 西安旅游 大连圣亚
新都退
一、旅游行业资本市场特点
特点七:互联网平台受利润条件限制,觅美股/港股为避风港。
8 7 6 5 4 3 2 1 0
A股当期新上市旅游公司数量
300
250
200
150
100
50 6.87
0 一嗨租车
9.95 途牛
273 166 53.64 华住 神州租车 携程
旅游行业一二级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旅游行业一二级资本市场特点 旅游景区(国内游)经营分析和机会展望 旅行社(出境游)经营分析和机会展望 免税和博彩经营分析和机会展望 酒店行业经营分析和机会展望
一、旅游行业资本市场特点
1
特点一:行业覆盖范围大,产业联动性强。

旅游景点行业SWOT分析

旅游景点行业SWOT分析

旅游景点行业SWOT分析
1、优势
(1)基础设施完善。

随着政府部门有力推动和投入,旅游景点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通过在旅游景点建设和设施设备方面的投入,提高旅游景点的容量,改善景点的交通状况,提升景点的安全性,促进景点的环境卫生等。

(2)投入量大。

旅游景点行业在政府和社会投入的支持下,投入量不断增加,其中包括有关交通、景区开发、营销等方面的投入,为旅游景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旅游产品多样化。

旅游景点行业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不仅满足游客就地旅游的需求,而且满足旅游行业的不同类型、不同人群的需求,从而丰富旅游行业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其发展。

2、劣势
(1)资源尚未充分利用。

旅游景点行业虽然不断发展,但是资源的利用尚未达到最佳状态,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而且景点资源的建设还有待完善。

(2)旅游景点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增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对旅游景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旅游行业是指人们因求知、休闲、探险、度假、商务等各种目的而进行的移动和观光活动的产业。

旅游行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文化交流,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对旅游行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TO分析、行业集中度等进行分析。

一、定义及分类特点旅游业是一项极为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它包括了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特产等多个方面,且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气候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按照旅游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将其分为度假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多个类别。

旅游行业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声望经济特征。

旅游行业的存在,对于旅游胜地和产业链上的企业品牌声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旅游业中关于品质、安全等的口碑将会极大地影响到相关企业的业绩和生存空间。

2. 高度依赖政策环境的特征。

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而且各国对于旅游行业的策略和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3. 人力和资源密集型的特征。

在旅游行业中,资本和技术相对次要,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旅游行业有着资金低、工人经验低和向导不足等人力资源方面的明显缺陷。

二、产业链及发展历程旅游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旅游景区、酒店业、旅游交通、旅游服务、旅游指导、旅游购物等几大领域。

旅游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 1950-1970年代:开发期在这一时期,全球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以挖掘旅游资源和景区建设为引领,走向了自驱式经验的模式。

旅游行业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初步的发展。

2. 1970-1990年代:成熟期在这一时期,全球旅游市场的规模及居民日益增加对旅游的需求,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行业的竞争开始加剧。

3. 1990-2000年代:扩张期在这一时期,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3篇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3篇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通用3篇)旅游行业分析报告(通用3篇)旅游行业分析报告篇1 旅游业具有轻资产、少污染、促内需的特点,并带动商业、住宿、交通运输、环境建设、环保治理、文化产业等多行业共同进展,延长的产业链较广,堪当经济转型的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快速进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进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进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我国已将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

20xx年,中国旅游业保持快速进展势头。

国内出游人数26.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国内旅游收入19306亿元,增长23.6%。

入境旅游人数13542万人次,增长1.2%。

国内居民出境人数7025万人次,增长22.4%。

其中因私出境6412万人次,增长24.5%,占出境人数的91.3%。

目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在三大旅游市场蓬勃进展的同时,旅游业各子行业亦得到较快进展。

目前,全国共有旅游景区2万多家,其中5A 级旅游景区已达125家。

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等新兴业态得到跨越式进展。

我国推行星级标准20多年来,目前全国有星级饭店13552家,其中五星级608家,四星级2172家,三星级5635家,二星级3591家,一星级214家。

在新《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下,20xx年1月1日起全国全部星级饭店将同时开展饭店星级评定与复核工作。

20xx年以来,经济型酒店数量以平均70%以上的增速飞速扩张。

20xx年,中国餐饮收入额累计超过1.8亿元从1991年到20xx年,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企业数由1561家增至23690家。

随着旅游业的进展,三大游市场不断发生变化,游客消费倾向发生转变,中国已进入观光游和休闲游共同进展的时期。

旅游消费阶梯性增长导致旅游市场呈现多层次协同进展的新格局。

随着旅游消费阶梯性分布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处于不同梯度的游客需求差异逐渐加大,旅游市场显现出高、中、低端市场协同进展的新格局。

文化旅游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及项目合作动态

文化旅游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及项目合作动态

文化旅游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及项目合作动态一、文化旅游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促进旅游消费与投资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

《意见》针对旅游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问题,提出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增长的有效措施。

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

政府加大对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又能扩需求、促发展。

针对我国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影响旅游消费增长的基础性问题,《意见》提出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完善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加强连通景区道路和加快停车场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旅游支线机场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等五项内容。

以上内容既与游客体验直接相关,也是旅游公共服务的短板。

通过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为游客提供更加放心、便捷、舒适的旅游消费环境。

二是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

扩大旅游投资规模,改善旅游投资结构,能为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当前制约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的投资障碍和政策瓶颈,《意见》提出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推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等七项内容。

以上内容是当前及未来游客消费和社会资本投资的热点领域。

各级旅游和相关部门将以扩大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为核心,通过放松管制、破除制约新业态发展的制度障碍入手,推动落实支持旅游新产品开发和新业态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满足游客快速增长的大众化、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

三是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提升旅游休闲消费,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不仅能挖掘国内潜在旅游消费,还能吸引部分高端旅游从境外回流。

《意见》从满足游客消费新需求、培育消费新热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丰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积极发展老年旅游、支持研学旅行发展、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等内容。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目录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1、入境游2、出境游3、国内游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1)旅游信息获取(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3)旅游导航(4)旅游营销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1、旅游+金融2、旅游+医疗3、旅游+房产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

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

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6 01

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6 01
指在线旅游厂商通过互联网平台或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旅游打包产品、门票及其他度假单品预订的市场, 不包含交通、住宿单项产品的预订。
2016-4-27
大数据 大价值
3
2014年在线旅游市场行业现象盘点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广;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在线住宿和在线度假旅游市场在2015年实现明显增长。
– 2015年在线交通市场交易规模占比略有下降,仍然是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 Analysys 易观智库
2016-4-27

大数据
© Analysys 易观智库
大价值

− 80、90后成消费主力:80、90后成为劳动人口和消费人群主 要构成,其消费观念具有跨代际的影响、带动作用
− 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在选购旅游产品过程中希望 掌握更多主动权,更加注重自主性和趣味性;在游览过程中 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和服务品质
2016-4-27
大数据
− PMS系统:针对酒店及非标住宿产品的PMS厂商发展迅速 −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日渐普及,为在线旅游预订的即时性、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1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your text
2016-4-27
大数据 大价值
交易规模 在线旅游市场 在线交通市场 大交通 在线住宿市场 非标准住宿 在线度假旅游市场

2016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2016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目录一.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二.世界旅游业发展概况三.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四.中国旅游业竞争企业分析五.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六.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第一章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一.旅游的定义论述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具体来说,“旅”是指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产生位移;“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

二者合起来即为旅游。

2.旅游者的定义因为旅游是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所以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

二.旅游业相关概述1.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2.旅游业的特征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

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

从整体上看,旅游业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环节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

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依赖性;1)旅游业依赖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的基础建设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周全完善才能给旅游者带来更高的视觉和体验感受。

2)旅游业也依赖于社会不同人群所反映出来的互动信息。

比如:现在的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表现出了对国外旅游、游学的需求;更多的中年人开始选择自由行、自驾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对自然风光的观赏旅游。

(2)综合性旅游酒店、交通、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体现了旅游业的综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旅游休闲行业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出境游持续升温,入境游稳步复苏 71、出境游:多重要素驱动高增长 72、入境游:呈现小幅回升势头 83、国内游:客单价提升驱动总消费高增长 9二、在线旅游:资本助力市场格局重塑 101、旅游业高景气度+在线渗透率提升,在线旅游于风口起舞 102、在线机票、酒店较成熟,在线度假有待发力 11(1)在线机票:市场集中度较高,航司降佣利好大代理商 12 (1)酒店集团自建直销渠道 15(2)非标准住宿受到青睐 16(3)在线旅游度假:多切入点,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17①在线签证:流量入口+大数据,阿里旅行独大 19②跟团游&自助游:阿里旅行平台维度占优,途牛领跑跟团游 193、重大投资事件:资本市场风起云涌,在线旅游格局重塑 20 (1)携程与去哪儿的联姻 21①规模优势显著,巩固“机票+酒店+度假产品”市场份额 21②酒店业务、客户定位二者协同效应明显 22(2)海航投资途牛 224、在线旅游创业公司投融资持续升温,角逐细分子领域 23三、免税&旅游零售:奢侈品线下购买为主,跨境电商影响较小241、免税&旅游零售:亚太地区异军突起 24(1)中国免税市场格局:双寡头格局短期内仍将持续 24 (2)海南离岛免税热度不减 25(3)新增品类+放宽数量限制,海南离岛免税迎来增长新动力25(4)跨境电商:与免税&旅游零售差异化竞争 25(5)全球奢侈品:线下购买仍为主流 252、相关企业:中国国旅 26四、休闲度假景区:异地复制逻辑得到印证 261、宋城演艺 262、中青旅 263、大连圣亚 26五、自然景区:一改颓势,转型园林、旅游演艺领域 271、客流稳步增长+客单价提升缓慢,传统业务弹性较小 272、外延式扩张谋求转型,摆脱单一盈利模式 27六、酒店行业:经济型酒店并购如火如荼,中端酒店或成新蓝海271、经济型酒店 28(1)寡头垄断格局明晰 28(2)出租率下滑导致RevPAR降低,加盟“轻资产”模式有效降低成本 282、中端酒店:经济型酒店集团转战中端,或成新蓝海 283、高端酒店:市场集中度较低 294、重要投资事件:酒店行业调整,为整合并购带来历史机遇 29 (1)锦江收购铂涛81%的股权 29(2)首旅酒店收购如家100%股权 295、2016年酒店业展望 30(1)经济型酒店集团通过内生、外延布局中高端品牌 30(2)酒店集团横向并购整合 30(3)“互联网+”助力酒店业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30七、餐饮行业:拥抱互联网,餐饮O2O 带来新转机 301、毛利率下滑趋势明显,行业继续承压 312、未来展望:餐饮O2O一改行业颓势 31(1)团购:市场迎来新转机,增速屡创新高 31(2)外卖:迅速崛起的O2O 新贵 31(3)餐饮连锁:O2O 的“下一站天后” 31八、2016年行业展望 311、VR与旅游碰撞 31(1)旅行社+酒店+航空借助VR“先体验后消费”,激发购买热情 312、泛文旅 31(1)迪士尼:缘起IP,向线下衍生业态延伸 323、迪士尼 324、冬奥会为契机,冰雪旅游+冰雪运动渐成生活方式 325、出境游高增长优化旅行社布局 32(1)出境游市场持续火爆,中国渐成多国最大客源国 32 (2)预计出境游黑天鹅事件对整体增速影响甚微 32 (3)上游优质旅游资源成“兵家必争之地” 33(4)下游渠道端:线上线下一体化 33(5)相关企业 336、国企改革 33(1)国企改革即将进入纵深推进阶段 33(2)国企改革前景展望 33一、出境游持续升温,入境游稳步复苏自 2000年以来,随着人均GDP 和城乡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我国旅游业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旅游业总收入(国内游+入境游)从4,519亿元增加到33,834亿元,CAGR 为155%。

其中,国内游收入从3,176亿元增长到30,312亿元,CAGR为175%;入境游收入从162亿美元增长到569亿美元,CAGR 为94%。

预计2016年中国旅游业整体依旧保持较高增速。

1、出境游:多重要素驱动高增长出境游市场持续升温的最主要驱动力来自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均GDP 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使得中国人的旅游消费面临升级的需求,从国内游走向出境游,同时随着签证政策和出境政策的放宽,出境游市场逐渐被激活。

我们判断,以上要素未来将持续发酵,出境游特别是出国游将很可能迎来增长的拐点,市场潜力和空间值得期待。

出境游维持高景气度,出境旅游人数和总消费都保持较高增速。

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47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11,700万人次,CAGR 达到188%。

2015年上半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6,190万人次。

出境旅游总消费从2006年的26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1,648亿美元,CAGR 达到259%。

虽然近年出境游客流增速较快,中国出境游渗透率(出境旅游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仍较低,2014年仅为86%;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出境游渗透率在20%-30%。

我们认为,出境游客流上升空间巨大,未来几年高速增长的势头有望保持。

根据 UNWTO 的统计,中国出境游总消费1,648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总收入约13%,位列全球第一,超过第二名美国540亿美元。

中国的出境游总消费占GDP比重为16%,处于中游的位置,略低于俄国、英国、法国,略高于意大利、美国。

2、入境游:呈现小幅回升势头入境旅游呈现稳步复苏的势头。

2014年,入境旅游人数12,850万人次,同比减少04%;2015年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6,510万人次,同比增长45%。

2014年,入境旅游消费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3、国内游:客单价提升驱动总消费高增长2000年至2014年,国内旅游人数从74亿人次增长至361亿人次,CAGR 为119%;201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99%。

国内旅游消费从2000年的3,175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30,312亿元,CAGR 达到175%; 201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增长145%。

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87%,门票收入增长83%。

二、在线旅游:资本助力市场格局重塑1、旅游业高景气度+在线渗透率提升,在线旅游于风口起舞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0779亿元,同比增长389%,渗透率仅为92%,提升空间仍较大。

预计2016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5,260亿元,在线渗透率达到122%。

2、在线机票、酒店较成熟,在线度假有待发力从细分市场看,在线机票发展最为成熟,交易额占比达到627%;在线旅游度假最具发展潜力,交易额占比仅为146%,增长势头显著;在线酒店交易额占比逐年下滑。

(1)在线机票:市场集中度较高,航司降佣利好大代理商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15年全年中国在线机票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2,520亿元,同比增长305%,预计2018年在线机票市场将达到4,670亿元,2012年至2018年预计CAGR 达到284%。

中国在线机票市场相对成熟,未来市场仍将平稳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的趋势将持续。

在线机票市场相对成熟,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从平台维度考虑,去哪儿市场份额第一,达到322% ,排名第二的阿里旅行•去啊市场份额112%;从OTA维度考虑,携程市场份额达到273%,除携程外,其余市场份额较分散。

2014年7月初,国航、南航率先打破3%的机票代理商佣金,下调至2%,海航、东航随之跟进。

2015年2月,南航、东航、国航、厦航、深航相继将国内客票代理费从原来的2%降低到1%。

2015年5月,南航、厦航、国航、东航宣布,2015年6月起机票佣金率降为零,标志着机票代理进入“零佣金”时代。

航空公司主要有两方面考虑:第一,规范代理商资质,淘汰部分小商家;第二,国内航空公司目前官网直销能力较弱,航司希望通过降佣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直销比重。

航司连续降佣,对于小型票代和旅行社来说,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而对于在线机票平台类企业来说,促使他们越来越重视发展机票增值服务,如保险、退改签业务和机场用车等。

在线酒店:酒店集团自建直销平台与OTA 抗衡,非标准住宿满足个性化需求艾瑞资讯预测,2015年中国在线酒店预订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344%。

预计2018年,中国在线酒店交易规模将达到1,620亿元,2012年至2018年预计CAGR 达到263%。

从 OTA 维度考虑,携程、艺龙领跑在线酒店预订市场,市场份额分别为388%、162%。

在线酒店OTA 市场寡头竞争形势形成,携程与艺龙等核心OTA 运用渠道以及资金优势进一步发展,不断施压中小型代理商。

未来发展趋势:(1)酒店集团自建直销渠道部分酒店集团开始紧锣密鼓健全直销渠道,减少对OTA 的依赖。

自建直销渠道的核心是将住客“会员化”、“用户化”,并围绕用户和会员提供特色服务。

铂涛集团一直走在构建直销渠道的前列,建立中央预订系统链接,通过CRS 预定的客户量超过总入住量的75%(其中移动端预订量超过中央预订量的40%)。

2015年前三季度,如家集团通过CRS 预定的客户量仍较低,为359%。

从会员数量看,截至2015年9月30日,铂涛集团的“铂涛会”拥有会员9,200万人,其中活跃会员7,500万人;如家的“家宾”拥有会员4,700万人。

(2)非标准住宿受到青睐消费者对于住宿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用户的住宿需求开始向更为个性化、经济化的细分市场延伸,客栈、民宿等非标准住宿产品成为热门选项。

非标准住宿产品具有房源更分散、单点房源量较少、个性化、提供个性化设施及服务、相对依赖在线平台的特征。

(3)在线旅游度假:多切入点,市场格局较为分散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交易规模为4488亿元,同比增长481%。

旅游度假在线渗透率达105%,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

在线度假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预计未来三年增长率将维持在30%以上。

从中国在线度假市场结构看,出境游增速较快,具有高客单价的特点,2014年交易规模2247亿元,占比501%;国内游增速趋缓,2014年交易规模1159亿元,占比258%;周边游产品包括自驾、景区门票、“酒店+门票”等,客单价较低但消费频次较高,2014年交易规模108亿元,占比241%。

从市场分布情况来看,由于在线度假市场渗透率仍然不高,中国在线度假预订市场尚未出现绝对的市场巨头。

从平台维度考虑,阿里旅行• 去啊借助流量入口,市场份额占比173%;腾邦国际旗下欣欣旅游网市场份额4%。

从OTA维度考虑,携程作为综合性OTA 巨头,依托既有的用户流量基础和丰富的供应商选择,市场份额占比232%;而途牛凭借其在在线度假预订市场上的先发优势以及成功的资本支撑取得了134%的市场份额;同程紧跟其后,市场份额56%;而中青旅遨游网依托中青旅自有产品打造的闭环优势占据31%的市场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