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机生产作业指导书
预成型机作业指导书

预成型机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预成型机作业操作,保证产品品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密封件车间预成型机的使用工序,挤出合适的硫化胶片。
三、操作步骤:1、接通水源;打开油冷却器用的手动截至阀,以使油温在工作时不超过55℃;接通气源,检查是否到位;接通控制电源,控制柜上电源指示灯就亮。
2、检查水循环系统加热是否正常,温热液压油。
3、打开机头3.1、松开机头门扣板,按柱塞后退键,然后同时按住控制面板上的两个按钮SB19(机头 - 开/关)、SB18(机头- 关)。
3.2、按控制面板上的按钮SB19(机头开/关),机头即可打开。
4、口型和附件的装入或更换4.1、根据生产半成品的规格,确定选用何种口型结构。
将口型、芯型、口型支板、过度环、芯型架均彻底擦洗干净,并预热到与胶料相同的温度,按序装入机头。
(一般可随同机头一同加热)。
4.2、必须将口型完全加入口型支架以内,紧贴口型支架,否则预成型时,口型会向前移动,从而造成切刀的损坏。
4.3、全部口型组件在机头内正确就位后,把机头上顶端和底部的两个紧固螺栓拧紧。
(螺栓端部易涨大,应经常注意调换。
)4.4、更换胶坯生产时,要放松机头部位上下两个紧固螺栓和三个口型调节螺钉,并用卸口型夹具装在机头前端,将机头中的口型和组件推出。
严禁用锤子打出口型,易使口型支座的唇部受损,破裂或操作者受伤。
5、喷涂隔离剂5.1、用喷雾器或浸有隔离剂(一般为硅油)的织物在机筒、机头、口型、附件上稍许涂上隔离剂,以利胶料的清除。
6、胶料的装入6.1、NBR胶料温度<60℃;FKM胶料温度<70℃。
6.2、将打了卷(经开炼机下片)的热胶料立即送入机筒,以减少热损失。
7、关闭机头7.1、同时按下两个机头控制按钮,合拢机头。
落下门扣板将门卡开关合上。
8、“启动油泵”,“启动真空泵”按钮8.1、当柱塞由起点位置推至真空位置时,柱塞将自动停止。
启动真空泵,在机头处,将手动真空盖按在机头端部。
吸塑部成型作业指导书

吸塑部成型作业指导书标题:吸塑部成型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吸塑部成型作业是一项关键的生产环节,对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成型作业的顺利进行,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吸塑部成型作业的准备工作、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吸塑部成型作业。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生产计划:在进行吸塑部成型作业之前,需要确认生产计划,包括产品型号、数量、规格等信息。
1.2 准备原材料:根据生产计划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1.3 检查设备工具:检查吸塑成型机、模具、切割工具等设备工具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工具正常运转。
二、操作流程2.1 调试设备:将原材料放入吸塑成型机中,根据产品要求调试设备,包括温度、压力等参数。
2.2 启动设备:启动吸塑成型机,将原材料加热成塑料熔融状态,然后通过真空吸力将塑料吸附在模具上。
2.3 冷却成型:待塑料冷却固化后,打开吸塑成型机,取出成型产品,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第一:在进行吸塑部成型作业时,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2 注意维护保养:定期对吸塑成型机进行清洁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严格质量控制:对成型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成型品表面出现气泡: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好或成型温度过高造成的,可以调整温度或更换原材料。
4.2 成型品变形:可能是模具设计不合理或成型压力不均匀造成的,可以调整模具或加强成型压力。
4.3 成型品尺寸不准确:可能是模具尺寸不准确或原材料加工不均匀造成的,可以调整模具或加强原材料的预处理工作。
五、总结吸塑部成型作业是一个细致且关键的生产环节,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通过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吸塑部成型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吸塑部成型作业指导书

吸塑部成型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吸塑部成型作业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吸塑部成型作业过程中的所有工作环节。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吸塑机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设备无故障。
b. 准备所需的吸塑模具和原材料,确保数量充足。
2. 调试设备:a.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吸塑机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
b. 进行试模,确保吸塑模具和吸塑机设备的配合良好。
3. 原材料准备:a. 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如颜色、透明度等。
b. 将原材料按照要求进行切割或配比。
4. 吸塑成型:a. 将原材料放入吸塑机的料斗中,确保均匀分布。
b. 启动吸塑机,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吸塑成型。
c. 观察吸塑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及时调整。
5. 冷却固化:a. 吸塑成型完成后,将产品放置在冷却台上进行冷却固化。
b. 根据产品要求,控制冷却时间和温度。
6. 检验品质:a. 检查成型产品的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缺陷。
b. 进行尺寸测量,确保产品符合规格要求。
7. 后续处理:a. 对成型产品进行修整,如去除毛刺、修整边角等。
b. 进行产品的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追溯性。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禁止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吸塑机内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3. 严禁在吸塑机运行过程中随意调整设备参数,必须由专人负责。
4. 在吸塑机运行过程中,禁止离开岗位,以免发生异常情况。
五、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吸塑成型过程中出现气泡:处理方法:调整吸塑机的温度和压力,确保原材料充分熔融。
2. 成型产品尺寸不符合要求:处理方法:检查吸塑机的模具和设备是否调整正确,调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3. 成型产品出现翘曲现象:处理方法:调整冷却时间和温度,确保产品充分冷却固化。
六、作业记录1. 每次吸塑成型作业完成后,应填写作业记录,包括日期、产品名称、操作人员等信息。
成型机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为了成形机操作的安全及规范管理。
2.0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成形机。
3.0运作操作程序
3.1操作方法:
3.1.1将主电源打开。
3.1.2开动真空成形机的操作电源(按入ON),手动开电炉开头的同时确定各电流
调节。
3.1.3确定真空成型机的气压(0.6MPA以上)。
3.1.4安装模具,并进行宽度调整,下闸,上压片的调整。
3.1.5设定各时间制。
3.1.6确定真空泵的压力表上升后打开开关。
3.1.7根据手动开关来确定速度,旋转是否正常。
3.1.8胶片以手动来安装,对准拖链人口,按动点动拉片钮。
3.1.9将电炉下降,真空成型机起动,胶片加热而成型,自动运转。
4.1停止操作程序
4.1启动手动气阀炉体上升后,停止自动运转。
4.2转换成手动运转。
4.3将电炉电源开关按入(OFF)。
4.4将真空泵开关按入(OFF)
o
4.5将操作电源总开关(OFF)
o
4.6将主电源打到(OFF)
o
4.2注意事项
5.1运作时,请勿将手放置模盘上或须用上架模成形运作时,身体应离开机器。
5.2运作时,请勿将手放在切片刀闸上。
成型作业指导书【范本模板】

作业指导书汇编成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序目录一、成型前段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成型前段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无钉夹包作法)前段工序:领料—推楦头—下料—刷内里胶水-擦中底胶-入港宝-车鞋包边线—修鞋面内里—擦鞋面胶—樊前帮-拉中帮(腰帮)—压后帮—锤鞋—品检—插管—入加硫。
第一道工序:备料1、根据《成型四天细进度》查阅并熟悉本线四天之内计划生产的订单资料——《生产指令表》,了解楦头型号、订单号、型体、订单总双数、每个SIZE的指令数、大包装法以及完成日期等.2、针对每一张上线订单,提前两天去中仓查整齐备料状况——鞋包、中底、港宝、楦头等,发现有欠缺材料时应立即报告带线课长。
3、所有上线所需材料———鞋包、中底、港宝、楦头,提前4小时从中仓领回,分类整齐摆放在前段备料区域(含拼包材料)。
4、了解成型车间不同型号的楦头,其每个SIZE的库存数量,对照《生产指令表》上每个SIZE 的指令数,算出不同号码的楦头周转次数.5、根据材料的到位情况,不同号码的楦头周转次数,确定各号码鞋面与中底投放的先后顺序。
一般来说,转次越多的号码优先放料.第二道工序:推楦头(或称备楦)从下料员或前段组长处了解准备上线的订单之楦头型号、各SIZE的指令数,根据楦头周转顺序,准备好楦头,整齐排放于前段楦车停放处。
第三道工序:下料下料员根据工作计划,确定各SIZE投放的先后顺序,将鞋包、楦头、中底配双整齐排放于流水带上,其中中底的背面按4双一个循环分别在左右脚用大头笔写上1、2、3、、、阿拉伯数字. 第四道工序:刷内里胶水1、工具牙刷,检查左右脚是否正确、有无混码、有无后套里破损。
2、刷胶时两腿夹住靴筒,左手拿住后套内里,右手用牙刷沾胶水适量刷入后套里内刷大小要和港宝大小一致。
3、注意胶水不要溢到面上。
第五道工序:擦中底胶左手拿中底,右手拿泡棉,沾上适量白胶,均匀地刷在中底帮脚处,宽度15-20m/m,刷胶时,先刷前半部,然后倒过来刷后半部,注意从中间往外刷,沾胶不宜过多,以免白胶从中底上面流到流水带上。
电火花成型机床岗位作业指导书

电火花成型机床岗位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生产规程、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安全环保、常见故障与排除等内容。
本规定适用于AGIE IMPACT 2、SODICK A50R 、ROFORM 350S、ROFORM 100、ADIGE DMT 1.0等进口火花机床及国产通用火花机FN2P、AUTOFORM 30、SPD250、D7125-1等电火花机床的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3 本作业指导书的组成电火花成型机的性能参数电火花成型机的工艺控制要求电火花成型机的操作电火花成型机的维护保养电火花成型机的安全、环保电火花成型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4性能参数4.1 概述电火花成型机床是模具加工行业的重要机床之一,特别在合金模具生产中更为重要,由于硬质合金的脆性和高硬度性能,是其他切削机床不可替代的设备之一。
它可加工出与电极几何外形一致的型腔,因此复杂的模具型腔和复杂的硬质合金几何外形用简单的方法和加工工艺加工出电极后,再用电火花成型机床加工成型,可生产出高精度的硬质合金产品,既简化了工艺又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4.2 原理电火花成型机床应用电源的两个极性在一定(通常为几个至几十个微米)的距离内产生电火花,由于电火花的高温(高达上千度)使金属熔化脱离工件达到去除金属的目的。
4.3 主要技术性能表 1 (进口机床)型号A50R IMPACT 2ROBOFORM350S ROBOFORM100EMT 1.0工作台尺寸长x宽mm 650x500 600x450 500x400 450x280 300x200工作液槽内部尺寸长x宽x高mm 850x700x380 860x620x360 800x550x370 755x450x270 600x500x300工作台行程XxYmm 350x300 350x250 350x250 220x160 250x180主轴伺服行程mm 350 350 300 220 250电极最大重量kg 50 50 50 50 30电源型号A 80 72 64 64 50表面粗µm Ra0.3 Ra0.2 Ra0.2 Ra0.4 Ra0.4。
成型机作业指导书

工序号变更标记日 期日 期拟 制
标准化
审 核作业内容及规程
一.技术要求:正确操作设备,保证完好满足生产与品质要求.
二.操作规程:
作业说明
作业流程设备及工装辅助材料元件2. 每次使用之前应检查摇动手柄转动是否轻巧,若转动时遇阻力,应及时修理.作业对象工序
名称
成型作 业 前 准 备成型机游标卡尺
1. 每次使用之前应检查切断刀是否有缺口,若有缺口,应及时更换.
签 名三.注意事项:
变更事项第 1 页共 1 页签 名版本A0文件编号成型机作业指导书
1.调开档作业
2.元件装入作业
3.元件成形作业 1.调节开档旋钮,调整好成型机开档尺寸,
使之与要成型的元件尺寸相匹配.
2. 将待成型的元件装入成型机里,把元
件引脚嵌入齿轮槽内并贴平.
3. 手握摇动手柄并开始转动手柄,成型
的元件开始落下.
4.成型完的元件掉落在收集盒内,收集盒
放满以后应及时清理掉.
5. 首先检查成型后的元件的本体与引脚是
否有损失的痕迹,再交给IPQC 确认尺寸,
待IPQC 确认尺寸正确以后,开始大批量成
5.抽查测量作业 4.元件收集作业 调开档旋钮。
成型机作业指导书

成型机作业指导书目的:为提高设备及产品稳定性,增强操作工作水平及安全防范意识特制定本程序。
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临安易联YL(YJ-00)型全自动双螺旋成型机配气高压,风泵及相关附属设施。
常见问题解决和调试说明:(1)炉温失控①温控及模块损坏。
②炉丝功率不对或炉丝烧断。
③电网电压波动太大。
④热电偶损坏。
⑤温度设置错误。
⑥温控仪需自校。
⑦设备故障。
(2)上模并圈①左右手臂与不成直线。
②模头露脸方位不对。
③炉温太高。
④左右手臂倾角不对。
⑤成型速度过快。
⑥左右手臂参数设置不对。
⑦模头温度不对。
(3)变形①炉温太高。
②吹风时间风速及位置不对。
③退模过快。
④吹风未打开。
⑤机械手位置不对或过紧。
⑥左右手臂高度及偏移调整不当。
⑦模头温度过高或损坏。
⑧设备故障。
(4)贬脚①炉温过低或不平衡。
②成型时间及速度过缓。
③左右手臂进得太多。
④左右手臂位置倾角、偏移不对。
⑤充气量过小及时间调整不当。
⑥模头炉温过低。
(5)外包不合格①炉温不平衡或失控。
②充气时间、延气时间、压力调整不当。
③上模时间过慢或过快。
(6)拉裂①炉温过低。
②模头温度控制不合理过低。
③模头异常。
④冷却风速位置时间不合理。
(7)有脚管脚不直①左右手臂高度、倾角、偏移不对。
②炉温过高。
③吹风时间过早或风量太大。
④左右手臂高度不合理。
(8)断脚管①炉温过低。
②模头温度过低。
③吹风时间过早或风量太大。
④左右手臂高度不合理。
⑤偏移过多或过少。
⑥左右手臂前进过长。
⑦下模时机械手配合不合理。
⑧灯管与异物碰撞。
(9)顶泡过大或过小①选择顶风冷却开关不对。
②炉温不合理。
③顶风冷却时间与风量不合理。
④模头异常。
(10)开机不启动①急停按下。
②转换开关未在自动位置。
③左右手臂模头未检测到起始位置。
④设备电器故障。
(11)退模时炸管①模头炉温偏高。
②模头安装不垂直。
③模头损坏。
④有粘模现象。
⑤机械手安装配合不好。
⑥冷却吹风过大或时间太长。
(12)外圈大小圈①炉温不平衡。
②拉伸距离过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作前准备工作
2.1 作业前清洁工作台面、模具由绿色变成红色时便可开始作业.
3. 操作规程
3.1 首先启动马达,再把自动按钮按成手动按钮,开模、关模.检查机台的稳定性,然后按洗料按钮,把料嘴里面的残渣废料情况清洗干净,并且按螺旋按钮将料加到最高计量.
3.2 用左手把放置好线材的模具推至预定位置,把手动按钮变成自动按钮,双手按绿色自动关模, 射料,能自动开模,作业完成,继续以上过程,即一个循环过程.
3.3 当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模具没推到位,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启动红色按钮装置,机台上升后,才能 进行处理(红色按钮为安全装置),严禁将手或其他物品伸入正在合模的模具中.
4. 注意事项:
4.1 在合模状态下,按顺序关马达、电热开关、电源开关,待机台冷却时,清理不良品,并及时交给 班长或技术员处理.
4.2 清扫成型机,工作台面及周围卫生,摆放好工具、模具、夹具等物品.
4.3 与另班作业员交接当班品质状况,机台模具有无异常等所需注意事项,交接清楚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