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奈普汀治疗首发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40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抗抑郁药物的合理使用导读抑郁障碍作为一类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其疾病负担在所有神经精神疾病中占首位,抗抑郁药物的品种较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抑郁共病躯体疾病情况多见,现针对合理使用抗抑郁药物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供临床参考;一、临床常见抗抑郁症药物一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1.氟西汀:1986年在比利时首先获准上市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间接激动去甲肾上腺素NE能,无镇静效应;对焦虑性抑郁效果不理想,联合苯二氮类药物时效果明显;常见不良反应有全身或局部过敏,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对于正在使用MAOI等药物者,禁用氟西汀;对于肝功能不全者应考虑减少用药剂量或降低用药频率;2.氟伏沙明:对心血管系统无,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不良、眩晕、食欲减退等;对本药过敏者禁用,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3.帕罗西汀:选择性较氟西汀、舍曲林强,抗胆碱作用、心血管不良反应小于三环类抗抑郁剂;常见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眩晕等;4.西酞普兰:新型SSRIs,能有效抑制5-HT再摄取,耐受性很好,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嗜睡、出汗增多、头痛和睡眠时间偏短,通常在治疗开始的第1~2周时比较明显,随着抑郁症状的改善,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亦有报道出现癫痫发作、激素分泌紊乱、躁狂及引起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5.舍曲林:当前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的首选药物之一,是第一个获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的SSRI;舍曲林在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并不引起体重增加,某些病人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本品不良反应较少;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口干、男性性功能障碍如射精延迟等;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现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代表药物为阿米替林、多虑平;三环类抗抑郁药起效慢,具有抗胆碱作用,其心血管方面、抗胆碱作用相关不良反应常见,尤其老年人更易发生;到20世纪80~90年代后逐渐被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取代;三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的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s——异丙肼是一种抗结核药,作用机制是抑制大脑单胺氧化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触间隙单胺含量增高;但由于其易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重不良反应而被淘汰;近年来研究发现单胺氧化酶有两种亚型:MAO-A和MAO-B;吗氯贝胺不仅是选择性MAO-A抑制剂,而且具有可逆性;代谢产物均无药物活性;不良反应有轻度恶心、口干等;与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奶酪同服可能引起高血压;四5-HT和NE摄取抑制剂SNRIs1.文拉法辛:能同时阻滞5-HT和NE再摄取,有较强的抗抑郁疗效,其药理机制是抑制神经突触前膜5-HT及NE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E神经递质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对于抑郁患者用药1~2周后,即可出现明显抗抑郁作用;本品对各种抑郁症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常见为恶心、呕吐、头痛等,少见的不良反应有性功能障碍、血压升高、癫痫发作等,部分不良反应存在剂量相关性;2.度洛西汀:对5-HT和NE再摄取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更广谱、更快速的抗抑郁疗效;盐酸度洛西汀具有平衡两种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因此,对伴有疼痛性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效果甚好;也可显着减轻抑郁症伴随的焦虑症状;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癫痫和正在应用MAOI的患者;本药的代谢与CYP1A2及CYP2D6有关,不宜与氟伏沙明、西咪替丁、依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等药物联合应用;本药不良反应较轻,常见有恶心、嗜睡和腹泻;五多巴胺DA和NE再摄取抑制剂NDRIs盐酸安非他酮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上市的氨基酮类抗抑郁剂;药理作用机制:通过增加DA能和NE能的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优点:日用药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很小,亦不会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和性功能异常,不引起体重增加,无镇静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坐立不安、出汗等,并有诱发癫痫的可能;六NE 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aSSA米氮平属于四环结构的哌嗪-氮类化合物,可同时增加NE和5-HT释放而具有独特的抗抑郁药理作用;在抗焦虑、改善睡眠方面有较好效果;其不良反应除嗜睡外其他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七5-HT受体拮抗剂和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受体,兴奋其他5-HT受体,从而消除抑郁,改善睡眠,同时具有抗焦曲唑酮可拮抗5-HT2A虑、镇静催眠、改善性功能等多重作用;曲唑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八其他配方/ 合剂代表药物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每片含氟哌噻吨以及10mg美利曲辛;前者是一种抑制突触后D1、D2受体的抗精神病药,后者是一种抑制5-HT和NE再吸收的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性,此药具有抗焦虑、抗抑郁和兴奋特性,适用于轻、中度的焦虑及伴发抑郁患者,但长期使用注意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尤其在老年人应用时应该密切观察;二、抗抑郁药物治疗推荐表一三、抑郁共病躯体疾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推荐表二四、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表三五、临床药师建议1.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未推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作为抗抑郁一线药物,不建议其作为临床抗抑郁治疗首选药物;2.临床使用中发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撤药困难,停药后易出现症状的反复,长期使用可能会发生不可逆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应用时多加注意;3.老年患者往往同服多种药物,选择抗抑郁药物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首先推荐抗胆碱能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轻微的SSRIs、SNRIs、NaSSA、SARIs等,剂量应个体化,初始剂量为最小推荐初始剂量的1/2~1/4,缓慢增量;4.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抗抑郁药物,在治疗起始及加量过程中须规律监测肝肾功能;须特别注意阿戈美拉汀的肝功能损害风险;5. SSRIs有抗血小板活性,在与抗凝或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和已知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使用时,建议监测出血的临床征象及相关指标;、SSRIs及文拉法辛出现性功能障碍的风险高于米氮平、安非他酮、度洛西汀、阿戈美拉汀等,米氮平、帕罗西汀、阿米替林对体重影响较大,临床选用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7.对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建议使用SSRIs和SNRIs等抗胆碱能作用轻微药物;8.药物一般1~2周开始起效,治疗6 ~ 8周后仍然应答不良,可换用另一类抗抑郁药或联合用药;一般不推荐2种以上抗抑郁药联用,伴有严重失眠的焦虑、抑郁、躯体化患者治疗初期,或足量、足疗程、单一抗抑郁药治疗疗效不佳时可考虑联用不同机制的药物或增效剂,SSRIs、SNRIs常与NaSSA类药物如米氮平、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如丁螺环酮或坦度螺酮、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维思通、奥氮平、喹硫平等、情感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联用;参考文献1.李凌江, 马辛.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RW, et al.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2016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troduction and Methods. Can J Psychiatry. 2016 Sep;619:506-9. doi: 06659061. Epub 2016 Aug 2.ME. Antidepressant combinations: cutting edge psychopharmacology or passing fad Curr Psychiatry Rep. 2013 Oct;1510:403.AM, et al. Most antidepressant drugs are safe for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t therapeutic dose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Epilepsy Behav. 2016 May 25. pii: S1525-50501600138-4. doi: A L, Montejo L, Baldwin D S. The impact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on sexual healt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J. World Psychiatry, 2018, 171:3-11.6.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老年精神医学组.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1050:329-334.。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简介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简介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
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 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突触前5-羟色胺能神经 末梢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获得疗效。

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 SNRI)
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作用机制:具有5-HT和NE双重再摄取抑制 作用
充分) D级 不建议 1级或2级证据但缺乏疗效
9
指南的框架
前言 1.抑郁障碍总述 2.抑郁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2.1 概述 2.2 抑郁障碍的评估 2.3 抑郁障碍的诊断:以ICD-10为主,并介绍DSM-5相关的内容 • 抑郁障碍的治疗:采用以治疗分期为主、与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编写 3.1 概述 3.2 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终止治疗 3.3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其他治疗 3.4 其他抑郁障碍的治疗:持续性抑郁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躯体疾病 3.5 疗效不佳患者的治疗 • 特定人群的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老年、女性 • 抑郁障碍的管理 利益冲突的说明;参考文献;附录:标准术语对照表、常用量表、循证证据分级 表 11

苯二氮卓类药物(BZD)

作用机制:主要作用于抑制性神经体制氨 基丁酸系统(GABA),因其抗焦虑作用强 、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安全可 靠等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中医诊断


①临床症状:情志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善太息, 或饮食不佳,失眠多梦,易怒善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 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等。 ②多有郁怒、多虑、悲伤、忧愁等情志内伤史。
2级
单项RCT研究
3级 4级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或病例报告, 回顾性研究 专家建议/共识,普通综述,指南(指南 中无出处的专家意见)

习题1

习题1

1.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抗抑郁药的是A. 瑞波西汀B. 噻奈普汀C. 曲唑酮D. 利培酮2.下列主要用于海洛因滥用患者脱毒治疗中替代治疗的药物是A. 美沙酮B. 可乐定C. 纳洛酮D. 苯丙胺3.患者称“我的想法还没有说出来就已经通过电视、广播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也不知道如何发出去的”,该患者的症状最有可能是A. 思维抽去B. 思维播散C. 夸大妄想D. 关系妄想4.某患者,男性,71岁,丧偶,五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做事丢三落四,出门时常忘记关灯、锁门,购物时忘记付款,记不住亲人的姓名,对任何时都不感兴趣,时有情绪低落。

一年前逐渐变得性格挑剔、自私,一点儿小事就大发脾气,生活上需家人督促。

一月前出现购买相同的东西,做饭忘记关火,经常重复相同的话,自行外出时找不到回家的路。

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 遗忘综合症B. 抑郁发作C. 阿尔茨海默病D. PTSD5.精神分裂症患者遇到愉快的事情时表现的十分悲痛,痛哭流涕,这一症状很可能是A.情感矛盾B. 情感倒错C. 情感幼稚D. 情感脆弱6. 患者不能回忆脑损伤以前一段时间的经历,这种症状有可能是A. 逆行性遗忘B. 顺行性遗忘C. 心因性遗忘D. 远事遗忘7.以意识完全丧失,痛觉反应和随意运动消失为特征的是A. 嗜睡B. 意识混浊C. 昏睡D. 昏迷8.属于MAIOs的是A. 吗氯贝胺B. 多塞平C. 米氮平D. 西酞普兰9.患者抱着自己的孩子就有往地上摔的冲动,明知道这样很荒唐且不会这样去做,但这种想法无法停止、欲罢不能,这个症状最有可能是A. 强迫性担心B. 强迫性对立思维C. 强迫冲动D. 易激惹10.男性,12岁,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一会捅捅前座同学,一会又和后座同学讲话,上体育课不好好排队,还大声嚷嚷,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甚至将作业本遗失在学校,下列对该患儿有效的药物是A. 奥氮平B. 卡马西平C. 托莫西汀D. 帕罗西汀11.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是A. Othello综合征B. Briquet综合征C. Tourette综合征D. Asperger综合征12.某癫痫患者突然感到自己的脸变得如同脸盆一样的巨大,这个症状最有可能是A. 幻觉B. 错觉C. 感觉性质改变D. 感知综合障碍13.某中年女性与丈夫吵架后突然变得天真幼稚,牙牙学语,撒娇淘气,逢人就叫叔叔阿姨,该患者的表现是A. 谵妄B. 恐惧C. 假性痴呆D. 精神发育迟滞14.下列关于帕利哌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对5-HT2A受体的亲和力较利培酮高B. 对α2A受体的亲和力较利培酮低C. 一般不需要初始剂量滴定D. 一般不会引起泌乳素水平增高15.目前绝大多数精神障碍的确切病因是A. 遗传因素所致B. 个性特征所致C. 生活事件所致D. 尚不清楚三.简答题:(共40分)1.简述精神药物的用药原则。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XXX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lthoug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was the main method of treatment in the past。

drug treatment has e the dominant approach in the last 20 years due 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 logy。

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ing chemical-s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XXX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Keywords: n。

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

据统计,中国有大约3000万抑郁症患者,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亿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因此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而近20年来,药物治疗逐渐成为主导地位。

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谷氨酸传导障碍、神经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这些新发现的病机制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完整版)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完整版)

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 焦虑是生活中的一个正常部分,焦虑的体验是非常正 常的,适度的焦虑将有利于发挥才能,甚至当情形所 需还应该有高度焦虑,身体利用这种方法告诉我们, 某些事情不大对头。它以提醒我们快速行动,逃离或 避开危险。
•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会体验不同程度的焦虑并会力图预 防引起焦虑的不利情况,积极去做减轻焦虑的活动, 这就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口干、恶心、便秘、腹泻; • 中枢神经系统; • 镇静、失眠、头晕和震颤; • 性功能障碍:男性射精延迟,女性性高潮延迟或缺乏。
常用药物的特点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
• 2003年2月,文拉法辛缓释剂获FDA批准用于GAD治疗, 它是第一个获准用于GAD治疗的抗抑郁药物。多个国家和 组织推出的指南均将其作为一线抗焦虑药物。其疗效显著 ,长期治疗药效稳定,耐受性好。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 、头晕、嗜睡和口干,随用药时间延长,不良反应逐渐减 低。
无刺激因素、个性有无缺陷均可作为预后的参考因素 • 对于广泛性焦虑,需长期治疗以预防复发
流行病学资料
• WHO调查资料:人群中焦虑障碍终身患病率 13.6%-28.8%;年患病率5.6%-19.3%。
• 特殊恐惧障碍最多,其次社交恐惧障碍 • 我国的发病情况(中国浙江省为4.3%,河北省为
5.3%)
5-HT1A部分激动剂
• 包括丁螺环酮(常用剂量:15~60mg/日)和坦度 螺酮(常用剂量:20~60mg/日)
• 药物无耐受性和依赖性,停药后无戒断反应 • 与其他类苯二氮卓类药物无交叉耐受现象 • 镇静作用轻,不易引起运动障碍,无呼吸抑制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两者 都 能 特异 性 与 细胞 壁 前 体 肽聚 糖结 合 ,阻 断细 胞壁 合 成 ,造
成 细胞 壁 缺 陷 而杀 灭细 菌 。 。 ” 。通 过 对 比两组 的试 验 结果 ,得 出万
5 5 4
石 庆 平,丁峰 ,刘雁,朱锦 秀 , 桑冉 替 考拉 宁 与万 古霉 素治 疗革 兰 阳性 菌感 染疗 效和 安 全性 评价 【 l 】中国 医院 药学 杂志 ,
e fe c t a n a l y s i s
规治疗组 )两组 ,每 组 5 ( ) 例 。治疗后观 察两组 的疗效。结果 观 察组 患者的 总有 效率、治愈 率、显 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对 比,差异 明显 ,P< ( ) ( ) 5 ,具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 在治疗难治性抑郁 症方面 , 难治 性 抑 郁症 是 指 经 过 至少 2 种 作 用机 制 不 同 的足 量按 疗 程 艾 司 西 酞 普 兰 的 效 果 更明 显 。 抗抑 郁 药 物 治疗 ,但 效果 不 佳 的抑 郁 症 … 。 为 了观察 艾 司 西酞 普 【 关键词 】 艾司西酞普兰 ; 难洛 出抑郁症 疗效分析
【 摘要 】 目的 观察 艾 司西酞 普兰治疗难 治性 抑郁症 的临床疗 效。方法
选择 2 0 1 3年 2月 ~ 2 ( ) 1 3年 9月 我 院 收 治 的 难 治性 抑 郁 症 患 者 1 0 0 例 为 临床 研 究 对 象 ,随 机 分 为观 察 组 ( 艾 司西 酞普 兰 组 )和 对 照 组 ( 常
率为 8 % ;2 1 例 对照 组 患者 出现 2例皮疹 ,1 例腹 泻 , 2 例 肾毒 性 ,
不 良反应 的发 生 率为 2 3 . 8 % ;两 组 包括 ,研究 组 的用 药 安全 高 于 效率 高 ,细菌 清 除 率也 高 ,同时 用 药 的安 全 性也 很 高 ,所 以 ,万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介绍艾司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药物。

它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增加神经元间5-HT 信号的传导,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艾司西酞普兰已经在临床上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被许多医生和患者认可。

由于其口服给药的便利性和较少的副作用,艾司西酞普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其在改善这两种疾病的症状中的显著疗效。

由于其药效可靠且相对安全,艾司西酞普兰已成为许多医生首选的治疗药物之一。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非常有效的药物,它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改善情绪状态的选择。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以及其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应用。

1.2 焦虑症和抑郁症概述焦虑症和抑郁症是两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焦虑症通常表现为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和恐惧,常伴随着身体症状如心悸、出汗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而抑郁症则表现为持续的、沮丧的情绪,丧失兴趣和快乐感,缺乏活力和动力进行日常活动。

下面将介绍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以及在焦虑症和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药物对这两种疾病的疗效。

2. 正文2.1 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增加大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来调节情绪。

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被认为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的作用,增加了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改善了抑郁和焦虑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还具有轻微的抗胆碱能和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紧张感。

它还对γ-氨基丁酸受体有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其治疗抑郁和焦虑症的效果。

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不仅限于调节神经递质,还涉及到多种其他的神经递质和受体,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多功能的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物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抗抑郁药物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Fe g, n KONG n —a TANG nqn Lig t o, Ya — ig. T eFis Af lae s tlo h n dia ie st h rt fiitd Hopi f C ia Me c lUn v ri a y,S e - h n
y ang 11 001, 0 Chi n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达 降 低 , 西 汀 和 噻奈 普 汀 可 以逆 转 慢 性 应 激 抑 郁 模 型 大 鼠海 马 中 NG 氟 F表 达 的降 低 。
【 键 词 】 应 激 , 理 学 ; 海 马 ; 神 经 生 长 因子 ; 氟 西 汀 ; 噻 奈 普 汀 关 心
Ef c ffu x tn n ta p i n xp eson o  ̄ t o l o e i e a d ine tne o e r s i f NGF i h pp c m pu f c o c sr s d p eson r t s n i oa s o hr ni t e s e r s i as W U
i r u f e r s in ( n g o p o p e so P< O 0 ) d . 5 .Th e c n a e o a c a - o s mp i n o r u ft n p i e i mo et a h t ep r e t g fs c h rc n u to f o po i e t r h n t a g a n s i r u fd p e so ( n g o p o e r s in P< 0 0 ) h o io t l r s ig n mb r .t e e e t n tme n h d f a i n tme . 5 ,t e h rz n a o sn u e s h r c i i sa d t e mo i c t i s c o i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I 作 用 机 制 不 同 的抗 抑郁 剂 。 些 首 发年 龄 3 .2 1. 岁 ; S Rs ) 一 3 _ 5 2 + 1 0 首发 至 就诊 时
采 用 S S 1 P S1 . 行 统 0进
检 收 抑 制 剂( R s和 5HT 吸 收抑 制 剂 盲 5 , 学 6 , NS I) . 重 例 小 例 中学 2 例 , 1 大学 8 ; 计 分 析 。采 用 配 对 t 验 。 例
2 结 果
果是肯定的, 但对抗抑郁与焦虑障碍共 例; 既往无躁狂发作 , 有精神患者障碍史 21 基 线 总 分 除 HA D 4基 线 总 . M 2 分 至 2 周 末 显 著 下 降 外 ,其 余 噻奈普汀( 商品名达体朗, 天 H AMA1 、 DS S S的 总 分 均 在 1 4S 、A 周
与基线结构 比较, 效 1 例(25 , 3 3 .%)有效 2 5 ; AS 例(%) S 临
1~0岁 , 密 尔顿 抑郁 量表 ( A 2 ) H MD 4 H MA1、 D 、 AS总减 分 床 痊 愈 3 (0 )显 效 4例(0 。 86 汉 H MD 4 A 2 、 A 4SSS 6例 9 % , 1%) 见
子分均在治疗 1 周末显著下 降(之 . ) P 00 。噻奈普汀对 自杀、 5 自卑感和 自知力等症状分治疗 3周 Nhomakorabea才显著 改
善 (< .5 。对性功能障碍、 P 00 ) 疑病、 无望、 无用 、 人格解体及强迫症状治疗 8周后仍无显著减分 (> . ) 尸0 5。 0 结论 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患者有效率高 , 临床痊愈率不 高, 但 改善焦虑发作 比抑郁发作疗效好。 【 关键 词】 噻奈普汀; 抑郁障碍/ ; 治疗 焦虑症/ 治疗
【 图 分类 号 】 R 4 . 2 R 4 . 1 中 7 9 ; 794 7 +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编 号 】 17 —802 0 )80 2 —3 文 6 10 0 (0 80 — 00 6
9 6 3 . + . ) 文化程度文 1 统 计处 理 516 . 4 噻 奈 普 汀是 一 种 与 N E选 择 性 重 吸 龄 1~ 0(71_ 2 8岁 ;
维普资讯
・6 0 ・ 2
Moe Pal a dcn, g s2 o 。 1 O No8 d m rci l c Me iie Au ut 0 8 V0. , . 2
噻奈普汀治疗 首发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 4 O例 临床 分 析
陈中呜 , 王晓笳 ,陈蓉春 , 鲍萍萍
6 .%(7例 )S 0 %(0例)6 . 2 例 ) AS 10 4 75 2 ,DS 10 4 、25 5 , 0 %(0例 )9 %(6 ) AMD 4 体化 障 碍 、 重 %( S 、0 3 例 。H 2躯 体
减轻和睡眠障碍 因子分在治疗 1 周末 显著下 降, 其余在 2周末显著下降( 之 . ) P 0 5 。HA 0 MA1 S 4、DS、AS因 S
S- S MD 4 75 , 1 %) 病 人 。入 组 标 准 同时符 合 C MD I 抑 状 自 评 量 表 (A ) 评 定 。HA 2 、 (.%) 有 效 6例 (5 ,无 效 4例 C .I I
郁症发作和焦虑症发作的诊断标准… 系 H MA1 采 用 单盲法进 行测 评 。 , A 4 . 3 首 次 发病 或 未使 用 抗抑 郁 剂 治疗 ,年龄 1 疗效判定标准
1_3 个 7 7 + 已婚 3 0例 , 单身 1 0 研究表 明, 噻奈普汀抗抑郁 、 抗焦虑 的效 间 1 . 1.3 月;
例 治 74 + . g 51 5 病 治疗的研 究报道较少。 为观察其抗抑 3 : 疗 前体 重 5 . _ 11k 。 郁 和 抗 焦 虑 有无 主 导 优 势 , 我们 对 噻 奈 1 方法 . 2
普汀治疗 4 0例抑郁焦虑共病 患者效果 津 施 维 雅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批 号 后 有 显 著 性 下 降(< .1。见 表 1 治 P 0O ) 。 进行观察。报 告如下。
1 对 象和 方 法 1 研 究对象 . 1 Y H 080r治疗剂量 3. , 严 重失眠 疗 8周 末 , AMD2 B 092O) 7 7g , 5d H 4达 临床 治 愈 1 4例
者可短期服用苯二氮卓类药。 治疗观察期 (5 ,显 效 2 例 (%) 3 %) 5 ,有 效 2 例 0
为8 , 周 分别于 治疗前 、 治疗后 12346 (0 , 效 4V (o ; AMA1 分 、、… 5 %)无  ̄1 %)H l 4总 周作 H MD 4 H MA1、D 和焦 虑症 达 临 床 治 愈 2 A 2、 A 4S S 7例 (75 , 显 效 3例 6 .%) 选 择 我 院 门 诊 及 住 院 8 (0 : DS临床 治 愈 2 1%) S 5例(25 , 6 .%)显
【 摘要 】 目的 评价噻奈普汀治疗首发抑郁与焦虑障碍 共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 方法 对4 0例首发抑郁
与 焦 虑 障碍 共病 患 者 进 行 8 治 疗 。分 别 于 治 疗 前 和 治 疗后 1 、 、 、6 8周 末 采 用汉 密 尔 顿 抑 郁量 表 周 、2 3 4 、
( MD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AMA1 )抑郁症状 自评量表 (Ds 和焦虑症状 自评量 表(As 进行单盲 HA 4、 H 4、 s ) s ) 评定 。 结 果 H MD2 A 4总分从治疗 2周开始显著下 降, 有效率达 9 %(6例)临床痊愈达 3%(4例) 0 3 , 5 1 。 H AMA1 、DS和 S 4S AS总分从治疗 1 周末便显 著下 降, 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为: AMA 19 %(6例) H 0 3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