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中考语文总复习阅读时小说习题

合集下载

13.中考复习:阅读理解专题五:小说阅读

13.中考复习:阅读理解专题五:小说阅读

第二篇 阅读理解
真题回放
考点解码
中考冲刺
黔东南中考导学 (黔西南、黔南) 语文
④据说,火车侠第一次展现他的オ智,是在地理老师的课堂上。地理老师是个 学识渊博的老头,上课时经常会提供好些课本以外的知识,那天他照例有点海阔天 空,把学生的思绪引向一些非常偏僻的县级地名。刚要一个接一个,像葡萄一样串 连而出。这时,火车侠举手了:
中考冲刺
黔东南中考导学 (黔西南、黔南) 语文
考点解码
第二篇 阅读理解
真题回放
考点解码
中考冲刺
黔东南中考导学 (黔西南、黔南) 语文
一、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二、小说的三要素 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简称“人物、情节、环境”)。 三、小说的特点 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 巧。
⑤“老师,我知道!” ⑥全场寂静。地理老师沉默了几秒钟,随即大手一挥:“好吧,你来代替老夫 开火车!老夫正好进站休息一下。” ⑦“呜呜呜……”“一列火车”开上了讲台,所有人都愣住了。火车侠开始在 黑板上画细细的轨道,他把地理老师所说的县级站点全部画了下来,甚至连站点的 间距似乎都是按比例计算出来的。火车侠一举成名。
第一篇
阅读理解
专题五 小说阅读
黔东南中考导学 (黔西南、黔南) 语文
真题回放
第二篇 阅读理解
真题回放
考点解码
中考冲刺
黔东南中考导学 (黔西南、黔南) 语文
一、(2019·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3 题。(12 分) 火车侠
①火车侠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一个人。 ②我记得是在高中的某节课上,我正被讲台上的老师念叨得昏昏欲睡,身边一 个女生悄悄地问我:“你知道火车侠吗?”我说:“动画片吗?”她摇摇头:“是 我们学校的一个男生。”我一头雾水,她说:“下课我带你去看看。” ③于是,那天我目睹了火车侠的真容。在人满为患的操场上,一个瘦弱矮小的 男孩,穿着不合身的、土气的藏蓝色粗布上衣,在跑道上旁若无人地奔跑,嘴里不 停发出类似火车开过时的“呜呜”声。周围聚集了很多像我一样慕名而来的人,大 家哄笑,大喊着“火车侠”三个字。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之小说训练试题10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之小说训练试题10新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之小说训练试题十一.感真情之美:阅读小说《心声》选段,完成后面的答题。

(11分)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A,足足有二三十个老师和同学们(A)(坐、挤、涌)在一间教室里。

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

程老师倒是不怕,打开课本就开始讲课。

先讲契诃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几个生字、生词教了几遍。

接着她说:“下面请同学们表情朗读课文……”按照事先的布置,当然只有林蓉一个人举了手。

其他同学动都不动。

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瞎充好汉呢?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

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

读完这一段,老师一摆手,林蓉就坐下了。

下面该是赵小桢。

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

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

全班都没有人举手。

事先说好了的呀!京京觉得奇怪了。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B)(转、活、扭)动着身子。

他真想站起来。

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爷爷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C)(吐、读、说)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D)(望、盯、瞄)着程老师。

程老师有点慌乱了。

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

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

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

2024年贵州贵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24年贵州贵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24年贵州贵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全卷共8页,共24道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书写水平(5分)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岁月铸就荣光,时间见证不凡。

zhuī①溯历史,长征的画卷在奋进中舒展,红军像一条奋飞的红飘带,辗转于贵州。

贵州青年踊跃参军,从四渡赤水到强渡乌江,再到乌蒙山大迂回……一路chí ②骋,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彰显了贵州高贵而刚劲的风骨!而今,时代的华章在砥砺中续篇,从西部大开发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贵州大地捷报频传。

贵州儿女kè shǒu ③初心,拼搏奋斗,迈着稳健的步伐,以昂扬的姿态传递出摧枯拉朽的力量。

思所从来,才能知所将往。

我们将赓续红色血脉,明确心中方向,以非凡的气概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1.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的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A. 可歌可泣B. 捷报C. 摧枯拉朽D. 气概3.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③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④……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⑤无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⑥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⑦《饮酒(其五)》中,描写黄昏时分,群鸟归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总复习:《水浒传》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总复习:《水浒传》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总复习十、《水浒传》(10年6考)【教材出处】统编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作品简介】《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作为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作品主题】①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②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好汉大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

小说还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高低,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艺术特色】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

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再如林冲和武松,同是小说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又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逼造反的典型;武松则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②结构上,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贵州省贵阳市2018届中考语文 专题7 名著阅读精练练习

贵州省贵阳市2018届中考语文 专题7 名著阅读精练练习

专题七名著阅读一、填空题(一)《水浒》1.(2017盐城中考)名著阅读。

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

”A道:“说得是。

”自去房内取出浑铁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

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A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

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A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选段中A是__鲁智深__(人名),其绰号是“__花和尚__”。

数日前A因为__倒拔垂杨柳__(情节名称)令众泼皮一起拜倒在地。

选段中“墙外一个官人”是__林冲__(人名)。

2.(2017苏州中考)名著阅读。

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梁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__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

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

__3.(2017白银中考)名著阅读。

下列句子描述的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他豪爽直率,嫉恶如仇,却也粗中有细。

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为躲官司,出家当了和尚,后与杨志占领二龙山。

__鲁智深。

4.(2017威海中考)请根据《水浒》的内容,仿照画线部分,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

如武松,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云飞浦,除恶蜈蚣岭,表现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如鲁智深,他__拳打镇关西__,__大闹桃花村__,__火烧瓦罐寺__,__大闹野猪林__,表现其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5.(2017丽水中考)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

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__B__,鲁达__D__,武松皂布直橛。

A.破毛旧衫B.道袍C.黑绿罗袄D.烈火僧衣(二)《傅雷家书》1.(2016绵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第9篇:卖油翁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第9篇:卖油翁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第9篇 卖油翁 北宋·欧阳修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1)但手熟尔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射⎩⎪⎨⎪⎧陈康肃公善射.尔安敢轻吾射.3.其他实词 (1)陈康肃公善.射 善:________________ (2)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_______ (3)尝射于家圃. 圃:________________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________________ (5)睨.之久而不去. 睨: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F] (6)但.微颔.之 但:________________颔:________________ (7)汝亦知.射乎 知:________________[F] (8)无他..,但手熟.尔 无他:______________熟:________________ (9)康肃忿然..曰 忿然:______________ (10)尔安.敢轻.吾射 安:________________轻:________________ (11)以我酌.油知之 酌:________________ (12)以钱覆.其口 覆:________________ (13)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________________ (14)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_____ 4.虚词(1)尝射于.家圃 _______________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_______________ (3)康肃忿然.曰 _______________ (4)以⎩⎪⎨⎪⎧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二、内容探究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统编课后习题) 2.文中的卖油翁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第9篇卖油翁知识盘点一、1.(1)尔耳罢了(2)杓勺勺子2.射箭;射箭的本领3.(1)擅长(2)自夸(3)园子(4)放下(5)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离开(6)只;点头(7)知道,懂得(8)没有别的(奥妙);熟练(9)气愤的样子(10)怎么;轻视(11)舀取,这里指倒入(12)盖(13)慢慢地(14)打发4.(1)介词,在(2)连词,表顺承,可不译(3)表示“……的样子”(4)凭、靠;用二、1.“睨之”“但微颔之”,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赏。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总复习:说明顺序及结构(附答案)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总复习:说明顺序及结构(附答案)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总复习说明顺序及结构一、(2020原创)现代文阅读。

(14分)荒漠中的漫游者——生石花姜懿航①你有见过两块石头中间生长盛放的鲜花么?出顽石而不败,濯滴露而不蔫。

生长在一望无垠的大漠中,好似在狂风与滚沙中,缓缓前行的漫游者。

这种神奇的植物,名叫生石花。

②生石花是石竹目,番杏科生石花属全属植物的总称,约有40种,多年生肉质草本。

原产南部非洲,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低温,忌强光暴晒,该属植物生长适温为10~30℃,冬季温度不低于12℃,可短暂耐受4~5℃的低温。

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中性沙壤土。

繁殖方法有播种和分株。

生石花形态奇特,花色艳丽,使得许多爱好者专门收集栽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③生石花并不是真的生长在两块石头中间。

长得像石头一般的是生石花的两片对生联结的肉质叶,通常呈倒圆锥体,叶色白、浅灰、棕、蓝灰、灰绿、红、紫红等。

叶楔形、半圆形、椭圆形或肾形,对称或不对称。

几乎..无茎;球状叶色彩多变,叶表皮较硬,顶部具有深色树枝状凹陷纹路,或花纹斑点,称作“视窗”。

植株顶部有一裂缝,深约1~4毫米,裂缝中开花,花单生,雏菊状,花茎2~3厘米,花白或黄色,花期盛夏至中秋。

由肉质叶和花组成的地上部分,从远看就如同两块石头中开放的花朵,所以得来“生石花”一名。

④那么,为什么生石花不怕干旱的环境,可以在大漠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生长呢?⑤因为生石花宽大的肉质叶储存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

在经历干旱时期时,肉质叶就是储仓,土壤干燥时,肉质叶的水分会反哺根系,以保持根系活力,此时生石花的肉质叶会逐渐干瘪,外表布满了褶皱。

但如果此时遇到了雨水,宽大的肉质叶就会迅速吸收水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旱了很久的干瘪生石花遇到了雨水,可以很快饱满起来的原因。

⑥在蜕皮期,老皮不是晒干的,而是水分和营养在完成从老叶到新叶的转移,植物开花后直接进入休眠期,新叶于老叶内部中央分生处发育,随后老叶枯萎,蜕去,并提供营养给新叶。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附答案(全套完整版)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附答案(全套完整版)

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总复习附答案(全套完整版)2021年贵阳市中考语⽂⽂⾔⽂总复习(全套完整版)第1篇咏雪《世说新语》⼀、重点字词1.实词(1)谢太傅寒雪⽇内集.集:________________(2)与⼉⼥..⼉⼥:______________..讲论⽂义⽂义:______________(3)俄⽽..雪骤.俄⽽:______________骤:________________(4)⽩雪纷纷何所似.似:________________(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________________拟:________________(6)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__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__2.虚词(1)与.⼉⼥讲论⽂义__________________(2)⽩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探究1.《咏雪》⼀⽂哪些地⽅透露出了古⼈的家庭⽣活情趣?2.把⼤雪纷飞的情景分别⽐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统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篇咏雪知识盘点⼀、1.(1)聚集(2)⼦⼥,这⾥泛指⼩辈,包括侄⼉侄⼥;⽂章的义理(3)不久,⼀会⼉;急(4)像(5)⼤体;相⽐(6)不如,不及;趁、乘2.(1)介词,和,跟,同(2)疑问代词,什么⼆、1.从“雪⽇内集,与⼉⼥讲论⽂义”可以看出谢安⼀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

“公欣然”和“⼤笑乐”,可看出谢安与⼦侄辈亲密⽆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2.从课⽂中谢安“⼤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例⼀: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例⼆: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中说到“雪骤”,⼤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课时 小说 贵阳中考备考攻略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小说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分析人物形象 题型1 ××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答题指导】 概括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表现出来。 (3)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4)典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人物间的关系(常有对比、衬托)。 (6)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答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文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答题格式】××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为形容词,表示此人性格特点的词,如勤劳、简朴等)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如农民、工人、诗人等),一般用判断句。 题型2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例:结合全文,分析《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他说“窃书不能算偷”,他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可见,孔乙己是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人,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好逸恶劳,但也心地善 2

良。 【答题格式】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 题型3 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答题指导】 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1)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2)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3)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4)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5)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答题格式】主人公是××+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 鉴赏故事情节 题型4 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将小说的某个情节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小说在哪些方面对某某人物作了伏笔,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题指导】 对小说情节的鉴赏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理清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尤其注意分析透发展和高潮部分。善于体悟出故事情节中寄寓的深刻生活哲理、社会现实意义。 第二,鉴赏小说的情节要从细节入手,细节往往成为设题点,伏笔与点睛之笔是命题者的热点选择。另外,还要注意鉴赏小说情节中倒叙、插叙、伏笔、悬念等的表达效果。 第三,小小说必有情节上的“转”(即情节、感情的变化);因为短,冲突往往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引人深思。这使结尾句往往成为点睛之笔,是理解全篇的关键。 第四,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感受的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理解的过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官居高位。小说在前五回里,浓墨叙述了“娘子受辱”“带刀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等情节,展示了林冲一步一步地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一位逆来顺受的“忠臣”最终成为犯上作乱的“英雄”,其性格刻画运用的是情节推进法。 3

【答题思路】解题时仍然要从小说三要素寻找思路,明确情节构思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思考答题方向:(1)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2)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3)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背景,它为人物提供了大的活动时空背景,影响着或直接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包括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往往起到渲染作品的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题型5 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答题思路】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烘托人物……心情。(2)渲染……气氛。(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暗示社会环境)。(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5)为后文……情节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7)烘托人物形象。(8)突出或深化文章主旨。(9)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如:《孔乙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渲染悲凉气氛,为孔乙己出场作铺垫。《智取生辰纲》全文近二十处写到热,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等,这些景物描写烘托了一种烦闷紧张的气氛,也有助于刻画杨志的谨慎、精明、蛮横的性格,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题型6 联系全文,简析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简要分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答题指导】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5)为后文……情节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因挥霍家产,“人们按照惯例……打发他到美洲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习俗。《孔乙己》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提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作铺垫。 4

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记叙的顺序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顺叙:按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从头来记叙。如《背影》。 3.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束后,再接着原线叙述。 4.补叙: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代。如:《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见,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倒叙和插叙的区别:倒叙是就全篇而言的,回想的篇幅长,占整篇文章的主体,是表现中心的主要内容,回想结束后,情节不再向前发展,首尾基本上在一个时间段上。插叙是就局部而言的,回想的篇幅短,回想结束后,情节继续向前发展。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题型7 本文(××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最常考倒叙的第一段和插叙的某一段的作用) 【答题指导】 顺叙的作用:(1)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2)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的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2)避免叙事平淡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 插叙的作用:(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的发展。(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叙述人称及其作用 5

小说中叙述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题型8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作用是什么?(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答题指导】 第一人称:小说中以“我”为叙述人称来描述情景、叙述故事。 作用:(1)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真实可信)。(2)便于直抒胸臆。 第二人称:以“你”“你们”来叙述的方式,如同直接对话。 作用:(1)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2)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亲切自然,便于抒情)。 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告诉读者。 优点: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 缺点:不如第一人称的叙述那么亲切自然。 题型9 分析小说中“我”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题指导】 运用第一人称叙事时“我”的作用:(1)“我”是全文的线索性人物。(2)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3)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希望。(4)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 拓展题 题型10 评价人物题。 【答题指导】 1.结合文本内容。细读文本,正确领悟文章内涵,紧密结合选文内容进行评说。 2.紧扣题目所问。谈感受、体会、认识,不可不着边际地空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谈个性体验,要独特、有新意。 4.仔细咀嚼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尤其是包含作者情感或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这是评价的出发点。 5.语言流畅。无论赞成与否,都要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言之有理,表达流畅。 【答题格式】文中人物……(言或行)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我认为这个人物……,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等词语,运用举例或道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