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大一统--华师大版

合集下载

15课新的大一统

15课新的大一统

想一想
借黄金重量和成色不足、彻查淮南 王、衡山王谋反案……汉武帝这些举 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削弱诸侯王的实力,使他们无力 与中央抗衡。
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学习思考:
汉武帝采取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谁提出?作用?
措施:颁布推恩令,使其越分越小, 削弱封国势力。 提出:主父偃 作用:基本上解除了诸侯王国对中央 的威胁。
1.请把下列人物与相关史实用线条连接起来。
晁 错 主父偃 董仲舒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议削夺王国土地 主张实行“推恩令”
2.汉武帝即位后,为了削弱相权设置 了( A ) A.中朝 C.司隶校尉 B.刺史 D.太学
3.根据课文,汉武帝的大一统事业 表现为哪几个方面?你有何评价?
1、表现方面:政治上,削弱相权,加强监 察制度,颁发“推恩令”,强化皇权和中央集 权;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评价:政治上大一统,巩固并发展了秦朝 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思想文化上大一统,为 弘扬儒家文化奠定基础,但也破坏了诸子百家其 他学说的正常发展。
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8分) “凡是不属于孔子的儒家学术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加 以禁止,使他们不能发展。不正确的邪说灭绝之后, 纪纲才能统一,法律制度才能明确,民众才能知道应 该遵从什么。” ①这段话是谁向谁提出的? 董仲舒向汉武帝
②这段话提出了什么建议?目的是什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是统一思想,维护统治。 ③这个建议被采纳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它是 一种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争 鸣和科学进步。
再见
汉代官员出行图 (壁画)
想一想
1.田蚡的所作所为说明了什么? 2.汉武帝的突然问话反映了一种什么心态?

最新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教案.doc

最新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教案.doc

第六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内容与影响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1、(1)教学目标:从三个侧面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2)操作程序:划线与阐释——朗读——小结。

(3)教学媒体:P22/2、1、3;PPT/地图。

2、(1)教学目标: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影响;体会商鞅的精神境界。

(2)操作程序:互动(“文献选读”)——划线与自学(P23/3)——划线与问答(P22/4)——朗读与小结——划线(P23/2)与阐释——自学与同桌讨论——交流发言。

(3)教学媒体:P23/“文献宣读”;P23/3;P22/4;P23/2;P23/“名家史论”。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1、(1)教学目标:导入课程;生生互动。

(2)操作程序:读题(“探索与争鸣”)——小组讨论。

(3)教学媒体:P25/“探索与争鸣”。

2、(1)教学目标:探究中央集权体制,认识其具体内容。

(2)操作程序:划线与阐释(P24/1、2)——自学与朗读;划线与阐释(P24/3)——自学。

(3)教学媒体:P24/1、2;PPT;P24/3。

3、(1)教学目标:“品”秦朝措施,寻秦朝早亡根源。

(2)操作程序:划线与阐释(P24/4)——朗读——小组讨论——小结式不求答师质生(秦朝实行了那么多措施,为什么亡得却这样快?)(3)教学媒体:P24/4;PPT。

三、练习与测评(参考答案)1、要有点创新精神,敢于制度创新;赏罚分明;尊重人才,起用有用之才。

战国初期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日弱……。

这种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

商鞅死后,其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2、(1)基础:七国对周边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

各国经变法,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出现了趋同的倾向。

〔华东师大版〕统一国家的初建 教学PPT课件5

〔华东师大版〕统一国家的初建 教学PPT课件5
课本55页正文第一句: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田畴异
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 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这句话反映了战国时期 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3.对此,秦始皇采取哪些 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
1.统一文字
隶书(更为简便)
2.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3.修驰道、直道; 统一车轨
“战国七雄”是 指哪几个诸侯国?
燕 赵 齐 秦赵魏韩楚燕齐 秦 韩魏

第10课 统一国家的初建
彩虹中学 初一历史 蒙琼
一、知识目标:
掌握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和秦巩 固统一的措施;了解秦长城、秦兵马俑。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表 演能力、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2.课本58页“思考与讨论”
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 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功效在哪 里?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 的分立,有哪些进步性?
功效: 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
交流,有利于巩固统一。
(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
进步:(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 (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尽西来。” 材料二 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材料三 “秦并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
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
(1)材料一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 “秦王”在“扫六合”之后给自己了一个什么称号?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秦王”为巩固统一采取了 哪些措施?
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word教案1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word教案1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明白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区域性统一和秦朝大一统的关系;明白商鞅变法的原因和内容;明白秦朝的成立、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和巩固政权的办法。

2、进程与方式:通过学习“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大体掌握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不同的视角,评价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通过“探索与争鸣”,从评价秦朝的中央集权入手,掌握多元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知道变法顺应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潮流,表现了时期的主旋律,进而明白改革富国、强国的道理。

通过学习“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知道它之所以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是因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内容与影响2、难点:秦统一天下的原因三、教学进程(一)导入第一咱们先来猜一个历史人物。

这人是中国古代史帝王级人物;生于公元前259年,其身世仍是一个谜,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于他的生父是谁;他的统治极为残暴,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于他有关;这人出此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他的故事也屡屡被搬上荧屏。

(展示影视作品中的秦始皇)他就是秦始皇嬴政,他统一了中国,成立了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二)从各国纷争到秦统一话说公元前476年,周王室进一步衰微,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相较更为激烈,因此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战国”。

战场从平地拓展至山地,步兵、骑兵成为主要的军种,作战军队的数量大为增加,以步兵、骑兵为主的野战和捍卫战逐渐代替了车阵战,战事相较春秋加倍旷日持久,残酷性也大大加重(图片:战国时期骑兵、步兵、战车);如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败方被杀的将士都达数万、数十万。

(图片: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如此,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被兼并,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战国地图,并指出方位)。

最新-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一下册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优秀课件(25张)(共25张PPT)-PPT文档

最新-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一下册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优秀课件(25张)(共25张PPT)-PPT文档
北至长城
西
咸阳

东 到


西

南到南海
二、“百代都行秦政法” ——创设中央集权体制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 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 功,传后世。
“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伏羲、神农、 燧人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黄帝、颛顼、帝 喾、
唐尧、虞舜
皇帝制度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 称“制”或“诏”,印称“玺”。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
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令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
号。”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
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课堂小结:
区域统一
创设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中央: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制度趋同 商鞅变法
秦国 秦朝
BC221年 大一统帝国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巩固中央集权措施 建造驰道、直道
修建长城、开边移民
焚书坑儒
秦虽然短命而亡,但是中央集权体制却一直被历代 王朝所沿袭和发展,成为后世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西周封邦建国和秦朝郡县制有何不同?
实施条件
封邦建国 血缘关系
与中央关系 有一定的独立性
继承者
世袭
影响
容易形成割据
郡县制 按地域划分
绝对服从中央 中央任命
有利于国家统一
地方:郡县制

高中历史 3.8《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学案 华东师大版

高中历史 3.8《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学案 华东师大版

高中历史 3.8《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学案华东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汉承秦制、七国之乱、庶民皇帝、布衣将相、黄老思想和文景之治。

理解:1、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

2、汉初推行黄老思想的历史背景、措施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1、阅读分析教材,概括汉初主要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通过导读、分析、比较理解汉初推行黄老之术的原因、措施及其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学习,认识汉初对秦朝制度继承,既是形势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在秦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权宜政策。

2、通过对汉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统治者在制定与实施政策时,能与民为本,与民休息,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重点难点重点:汉初政治制度及其与秦朝关系。

难点:黄老之学与文景之治的关系。

三、知识结构: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都长安2.汉承秦制a)实行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中央官制,郡县制b)汉朝权宜政策:i.政治: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ii.思想:黄老之学1.原因:适应了人民和西汉统治者需要2.起源: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3.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iii.经济:无为而治,休养生息1.原因:西汉初年,社会贫困2.措施:轻徭薄赋,省刑约法3.影响:a)恢复发展了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

b)也潜藏着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3.布衣将相之局a)形成原因i.战国时期各国政治改革的推动ii.军功授爵和国君任命官吏iii.西汉皇帝和群臣,大都来自社会下层b)影响:基本上结束了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

四、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以下描述,猜猜他是谁?他领导过农民起义。

典故楚河汉界与他有关。

他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

(一)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1、布衣将相之局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打败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出身于农民家庭,曾做过秦朝的亭长。

跟随刘邦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也大多来自社会底层。

第32页,名家史论●刘邦的谋臣将领在起义之前是做什么的?低级小吏、平民百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

高中历史华师大版课件: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第二册 1 精

高中历史华师大版课件: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第二册 1 精

树,可得衣食物。”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初的疆域
秦始皇的兼并六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因为 它彻底颠覆了旧制度,建立了一种新制度。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1、旧制度指什么?新制度又指什么? 2、汉高祖刘邦如何采用这种新制度呢?
汉承秦制
继承
区别*
布衣将相之局*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含义* 原因 人心所向 汉初实际
标志世袭贵族政治基本结束 形成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出身一览表 姓名 官职 出身
萧何 曹参 陈平 周勃 樊哙 灌婴
相国 相国 丞相 太尉 左丞相 太尉
县吏 县吏 游士 吹鼓手 狗屠 布贩
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
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 “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文帝)作一台,度用百金……废而不为。 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 ——《史记·孝文本纪》 除三族罪、妖言令,除诽谤,除肉刑法…… ——《汉书》 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 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
鉴亡教训 作风一致
表现:与民休息 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省刑约法* 结果:文景之治
评价
从封国到削藩
西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周亚夫
汉初为何能形成布衣将相的政局呢?
①、战国时各国变法,奖励耕战等。
②、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③、汉初皇帝群臣,来自社会下层。
布衣将相的社会影响: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相 之 局
影响:结束世袭贵族统治,推动社会进步;有 利于推行“与民休息”政策。
1.“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 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 玺。”这说明汉朝( )
A. 基本沿用秦制 B 创设皇帝制度 C. 改革中央官制 D.明确诸侯国君的 地位
经济起到积极作 贯朽而不可校。
用。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書》
汉初“无为而治”政策的负面影响
地方豪族势力膨胀壮大,土地兼并、 贫富分化等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无为”政策不利于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汉承秦制:沿袭秦中央集权制度
郡 原因:借鉴秦朝“孤立而亡”,分封同姓诸
二、黄老思想
1、形成原因
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 的意思。
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黄老之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派别。以 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 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庶民皇帝、布衣将相 对西汉政治的影响
标志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 基本结束。
汉初统治者的施政方针。 缺乏统治经验。
三、汉承秦制(吸收和改进)
1、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2、郡县与封国并行
吸取秦亡的教训 “孤立而亡”
郡国并行制
汉景帝时采取“削藩”建议,直接诱发“七国之乱”。
四、“文景之治”
采取“清静无为”与“与民休息”
轻徭薄赋 省刑约法
汉初“无为而治”政策的积极影响
对缓和社会矛盾,
恢复和发展社会 京师之钱累巨万,
2.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父偃
推 恩 令 削 分 封
刘邦封王 景帝平乱
武帝推恩
诸侯
七国之乱 加强控制
解除威胁
诸侯
中央
中央
加 强 监 察 制 度
刺史 监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 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 我心神不宁啊!
把那些家伙都赶 走就清净了。
董 仲 舒
• 诸子百家思想参考:民为贵君为轻、 孝敬父母、忠君爱国、君权神授、淡 薄名利、平等博爱、反对战争。 • 董仲舒会向武帝推荐哪几项思想? • 后人对这一措施颇有争议,你会赞同 哪个观点?P84 • 思想大一统措施:汉武帝VS秦始皇
第二幕: 励精图治
推恩令,监察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三幕:
再战匈奴
(军事方面)
张骞通西域 王昭君出塞
大 一 统 的 汉 帝 国
请提交研讨报告
• 简述该片的现实借鉴意义。 • 大汉帝国的治国策略可以对当今国 家、社会方面能起到哪些借鉴(比 如,为什么我国当前主要任务是发 展经济 ); • 当时的哪些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对 我们个人学习生活方面有指导榜样 的作用(比如,汉武帝、王昭君、 张骞等人物)。
鸣 镝 无 声 五 十 年 。
何 如 一 曲 琵 琶 好 ,
长 城 万 里 遍 烽 烟 ,
汉 武 雄 图 载 史 篇 ,
题 昭 君 墓
翦 伯 赞
汉匈恩仇录的后事如何?
匈 牙 利
北匈奴
南匈奴
研讨总结:汉朝是怎样击败强大的匈奴并成为大一统的大帝国
第一幕: 初战匈奴
(经济方面)
文景之治
(政治方面)
《 击 胡 》
唐 王 之 涣
西劝 春羌 王 出君 风笛 维 阳更 关尽 不何 无一 度须 故杯 玉怨 人酒 门杨 关柳

张骞通西域
张爱卿的西域之旅是否一帆风顺? 是否完成了朕给你的任务?
• 你是后世的史官,该如何记 载张骞通西域的功劳?
中原先进的技术、优秀文化
西域独有的文化、优良物种
这是1959年在新疆民丰县东汉墓出土 的一件锦袍;它衣长1.23米,两袖通长 1.74米,因其织有寓意吉祥的“万事如意” 隶书字样,因此又称做“万事如意锦袍”。 锦袍用五种彩线织成;它窄袖、裙摆,为 典型的西域民族服装款式,但是布的质料 和纹样却是汉族特有的,因此,可以说这 是东汉时期各民族相互交融的产物。 汉武帝派张骞通使西域后, 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 流频繁,丰富了中原汉族人 民的生活。这是那时从西域 传入中原的几种植物;它们 分别是:苜蓿、葡萄、石榴、 核桃。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从西来
出击匈奴!
• 战局如何?结果怎样?
让你们领 略大汉王 朝军团的 威力!
初具近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西域都护府
西
漠南无王庭
朝鲜半岛 设四郡

“夜郎自大” 典故所在

• 汉武帝以后 ,汉朝对匈奴的政策怎样? • 汉朝与匈奴“和亲”、“互市”的意义?
王 昭 君 出 塞
昭君的琵琶曲调是怎样的呢?
第一幕:初战匈奴
强悍的弟兄们,给我冲啊,去抢 汉人的财宝,抓汉人为奴隶!
匈奴王
• 初战匈奴的结果怎么样? • 初战失利的原因探究? • 战事失利后对匈奴的政策? 效果如何?
欺人太甚!
第二幕,励精图治
汉初国家发展计划征集 • 你是汉初的大臣,会向汉帝推荐哪些治国 之良策?(课文中,或你认为可行的方法)
以 史 为 鉴
恶灵退散官网地址:/ 恶灵退散官网地址 ioq162fgk 中国人的承受极限。大家一时楞在那里,不知所措,整个会议室静若坟场。就在那一刹那间,突然张钢铁拍案而起、情 绪高昂地叫道:“曾总,你说的话我实在听不下去!中国人的素质差这句话打击面太广了,我们坚决反对恶灵退散!你 说的那种人毕竟是少之又少,你不能一棍子打死一邦人。”张钢铁今生“阅人无数”,今天是第一次不由自主地从他口 中迸出这样的话,他吼完就铁青着脸看着曾臣人,像一只随时准备战斗的藏獒。张钢铁是个老党员,70年刚一生产啤酒 时,他就在啤酒厂,是啤酒厂元老!平时在领导面前很会掌握说话的分寸。今天还是第一次出言顶撞领导,底下的人有 的在偷偷地笑、有的铁青着脸、有的涨红了脸。“肏他妈妈来个屄。” 一个国骂,恶灵退散马启明听到“这就是中国 人的素质差”这个话时心里也恨恨地骂道!总经理就是总是、经常不讲理的人!曾臣人话刚启个头,就被人公然对抗, 敢顶撞总经理呵呵权威。他吃惊万分,脸色陡然变煞白,连话都说不出来:“你„„你„„你„„”他惊恐地看着张钢 铁,又看看其他人,像个无助的小孩。可张钢铁又说得没错,曾臣人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尴尬地咧了咧嘴,使得会 场气氛立刻变得尴尬紧张起来,又预示着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十几秒钟过后,曾臣人强压住心头怒火,会议进入正 题,他让范翔宇把这次啤酒瓶罚款的事从头到尾详细说一遍。范翔宇颤颤巍巍地讲道:“曾„„曾总,各位,我把这一 次啤酒瓶罚款的事故报告汇报一下。啤酒瓶的使用问题一直未受到啤酒生产厂家的重视,只要瓶子外观是好的,不管是 什么瓶也不管是什么年代的瓶都上线使用,中国相当一部分啤酒厂都是这样做的。现在啤酒瓶炸人的事故越来越多,媒 体不断曝光,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再加上我们上一次非‘B’瓶炸人事件直接投诉到了工商部门,因此这次海涛州 质量技术监督局把我们单位当作重点对象来检查。根据啤酒瓶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啤酒瓶必须使用专用‘B’字瓶,并 建议啤酒瓶的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现在厂里啤酒瓶还有许多非‘B’瓶,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啤酒瓶更是多不胜数, ‘超期服役’情况比较严重,甚至还有极少量的酱油瓶、汽水瓶、白酒瓶被用于生产。质量技术监督局下来检查后,随 即下达了整改通知单。事关重大我不敢擅自采取措施,只能等你回来后再做决定,错过了整改期限,技术监督局就以啤 酒瓶存在安全隐患,未按时整改为由做出罚款处理的决定,恶灵退散就是这样。曾„„曾总。”战战兢兢地讲完以后, 范翔宇望着曾臣人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等候发落。“瓶场上有这么多问题瓶子,质量技术部、物流部难道就没有 发现吗?”曾臣人又严厉地看着物流部经理马启明和金俊英,恶灵退散发出狮子般地怒吼,“质量技术部、物流部是干 什么的?经理主任
出塞
王昌龄
刺秦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人们一直把秦皇和汉武相提并论,常 常对他们的故事津津乐道,那么我就 要拍一部以大汉帝国为题材的历史战 争大片,名称定为《击胡》。
历史战争巨作《击胡》剧本研讨会
听说我们同学对西汉的历史非常熟悉, 所以特邀我们同学参加《击胡》剧组 担任历史顾问,希望能为我们剧本创 作提供宝贵建议。 今天这个研讨会的重要议程就是研究: 汉朝是怎样击败强大的匈奴并成为大 一统的大帝国。 请同学们2分钟快速浏览历史材料(课 本P83—87; 图册P36、37)。过后,我 们将对剧本进行研讨。
文 景 之 治
汉朝训练的精锐骑兵 报告,国库穿钱绳都朽掉啦!
文韬武略,发扬光大
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 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 大略的条件?
• 剧情:汉武帝从河间王刘德处 返回,他的心情如何?会担心 什么问题会威胁到他的统治? • 大臣主父偃会如何向汉武帝出 谋划策? • 除推恩令削分封外,政治上还 有什么措施来加强皇帝的权威?
第三幕:再战匈奴
• 汉立七十年后,大汉帝 国完成了政权、思想上 大一统,而七十年的发 展,积蓄了巨大的经济 与军事实力,对匈奴反 戈一击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场对匈奴暴风骤雨、 雷霆万钧的打击即将揭 开序幕。 • 刘彻收到重要线报:西 域大月氏与匈奴有仇。
七十年磨一剑
西域之旅大汉使节招聘
西域在何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