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方法论上的启示_0
博弈论读后感

博弈论读后感博弈论读后感博弈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博弈策略和结果的学科。
对于任何一个决策者来说,博弈论都是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通过博弈论,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智慧的精髓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从而为我们日后的决策提供帮助。
作为非数学专业的读者,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会很枯燥。
但是,当我认真阅读之后,却发现这本书非常有趣,全书的内容既有深度又有趣味。
本书的特色在于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还融入了许多棋类、卡牌类的实例,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非常轻松愉快。
在阅读过程中,我随时都被书中的故事和例子所吸引,不断地在思考这其中的策略和演变。
例如作者讲解的囚徒困境,让我想到生活中的场景,想象一下自己会对不同情况做何种选择。
而这些选择,很可能也会影响未来的结果。
除此之外,本书的深入浅出也让我对博弈论的知识形成了更加详细的理解。
例如,书中提到的“霍兰德定理”,并不是说“胜利会让你变得愚蠢”,而是指在博弈中存在双方的利益相反所产生的矛盾。
这些知识点,让我了解到了博弈论中的深刻思考过程和分析模型的建立过程。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并不是只是写给数学专业人士的,而是写给任何需要决策的人群。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一个博弈,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博弈论的思路和方法。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每个读者理解博弈论,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它。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带给我了一些创新的思考和观点。
博弈论给出的解决方法,并不是把一切问题都简单从黑白两个角度看待。
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博弈都是不一样的,不能通过简单的方程式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博弈背后的原理。
总之,读《博弈论》这本书是我受益匪浅。
他不仅让我深入理解了博弈论的知识,也帮助我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法。
我想,读者只要认真阅读并体会作者的思路,一定能够获得很多收获。
2024年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范本我学过一段时间博弈论,一些思维过程中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博弈论思想,有两点比较突出的体会。
第一,制订政策或游戏规则,要保证所有人有参与积极性。
这纳什均衡概念,说起来当然简单。
但我自己觉得,以前所知道的这条道理—制订游戏规则要保证所有人有参与积极性—是简单接受,没有逻辑证明,或者,在直觉层次觉得这是对的,但没有认识到它____对。
有本书上说,以后的经济学家必须知道一个纳什均衡概念,否则不算经济学家,或者说,玩明白了纳什均衡,就像玩明白了价格一样,是经济学家的基本功。
我赞同。
协议必须是能够自动执行的。
第二,千万不能把别人当傻瓜。
这来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合理的行为序列必然在每一步上都合理(当然,这里不去探讨历史理性),即使存在一点缺陷,也要从颤抖手均衡的思路来考虑问题,使自己不要随意使用触发策略,保证你好我好(也可以说是我好,他也好)。
如果把别人当傻瓜,吃亏的是自己,就像那个卖猫的故事。
把博弈论这种技术体系当作世界观,似乎有些危险,但其中的道理我必须重视。
以上是一点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
博弈论学习感想与思考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赢得更好的结局,也在于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
先给大家猜一个脑筋急转弯,问。
在什么情况下零大于二,二大于五,五又大于零。
答案是。
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的时候。
博弈,就是用这种游戏思维来突破看似无法改变的局面,解决现实的严肃问题的策略。
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特定条件下争取其最大利益,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
因为在博弈中,特别是多个参与者的博弈中,结果不仅取决于参与者的实力与策略,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制约和策略。
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____丝若要逆袭,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博弈论的知识是很有帮助和必要的。
事实上,博弈过程本来就不过是一种日常现象。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愿从而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而所谓博弈就是行为者在一定环境条件和规则下,选择一定的行为或策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博弈论的书心得体会

博弈论的书心得体会在我看来,博弈论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
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做出决策,而博弈论就是研究人们做出有效决策的方法和奥秘。
在了解博弈论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不仅让我了解了决策制定的规律,更是让我深刻认识到如何做出最佳决策的重要性。
首先,博弈论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博弈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而每个人都是策略制定者。
在博弈中,每个玩家的利益是相互制约的,而需要发挥出自己的智慧,才能做出最佳决策。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决策难题,例如在选校、选专业、选择职业等方面,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难以判断哪个才是最佳的。
博弈论告诉我们,面对这些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与他人的互动和影响,从而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其次,我认为博弈论的重点在于:博弈策略的制定。
在博弈策略制定之初,我们需要了解对手的动机和利益,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对手的动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分析对手策略的可能性,选择自己的出牌策略,从而使自己更有利。
如果我们过于自以为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关心对手的利益,或者忽视对手的动机,则我们很有可能失去最优解决方案。
而博弈论也告诉我们,参与博弈的人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利益,不管多种的利益要素,也要有两点:一要量化,二要优先。
量化需要通过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统计,优先需要通过对利益关系的权衡,认真思考每种策略下的潜在后果和代价。
再次,在博弈策略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思辨。
通过分析博弈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因素,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历大量的实践和思考。
在思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如对方利益、自己利益、自己能够承受的代价等。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不要陷入思维定势,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目标。
此外,我认为,在博弈策略制定过程中,遣词造句也非常重要。
只有准确、简练的表达才能使自己的意图更加清晰明确,从而更好地与对手理解。
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语文规范,避免语病和错别字的出现。
博弈论学习感想和体会

博弈论学习感想和体会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胜策略的学科,也是数理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
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受到了博弈论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首先,博弈论教会了我如何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最优策略。
在博弈论中,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决策空间,而决策的结果又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决策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析参与者的利益和目标,我们可以利用博弈论的方法来推导出最优的决策策略。
博弈论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让我明白了决策往往并不是单纯的选择,而是需要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和反应。
这种思考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我做出更加明智和有效的决策。
其次,博弈论让我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博弈论中,参与者之间可以选择合作或者竞争,而合作常常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
通过分析博弈论中的合作问题,我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者通过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合作需要参与者之间建立信任,并且需要共同制定合作策略。
这让我明白了合作的价值和必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需要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通过博弈论的知识和方法,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合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再次,博弈论教会了我如何分析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在博弈论中,参与者的决策会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参与者的行为和动机来预测他们的决策。
博弈论中的一些经典模型,如囚徒困境和霍夫斯泰德定理,就是通过分析参与者的行为和动机来预测他们的决策并得出结论的。
这种分析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想法,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沟通。
最后,博弈论让我明白了决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博弈论中的决策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和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和计算风险和收益来做出决策。
博弈论教会了我如何利用概率和期望值来评估决策的风险和收益,并据此选择最优策略。
这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思考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决策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
博弈论心得体会

博弈论心得体会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和策略的学科,通过对不同决策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行为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揭示出人类行为背后的智慧和理性。
在我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博弈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实践中,无论是商业交易、政治博弈还是个人生活中的决策,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决策。
而博弈论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决策的本质,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
首先,博弈论教会了我如何评估和选择最优的策略。
在博弈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来作出决策,这可能会导致整体结果的多样性。
通过博弈论的研究,我了解到了如何通过思考对手的可能行为,预测他们的决策,从而制定出最佳的应对策略。
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如果我能够准确预测对方的底线,在谈判中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策略,获得更有利的交易结果。
其次,博弈论还教会了我如何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很难获得对手的真实意图或信息,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帮助我们最大化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同时弥补对手所缺乏的信息。
例如,在拍卖中,我可以通过观察其他竞争对手的出价行为和反应,来推断他们对拍卖物品的估价,以此调整我的出价策略,获取更高的竞标优势。
最后,博弈论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本质。
博弈论不仅仅是数学模型和策略分析,更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规则的一种解读。
通过研究博弈论,我了解到了人们在面对决策时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也更加理解了为什么人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这有助于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动机。
综上所述,博弈论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教会了我如何评估和选择最优的策略,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并深化了我对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理解。
无论是在商业、政治还是个人生活中,博弈论的原理都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理性和智慧的决策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迎接各种挑战和机遇。
2024年《博弈论》学习体会范文(二篇)

4. 培养逻辑思维
博弈论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不同策略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让我学会了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提高了思维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学习《博弈论》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博弈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博弈论不仅是一门理论科学,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决策问题,并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能力。
2024年《博弈论》学习体会范文
前言:
2024年,作为《博弈论》课程的学生之一,我深深体会到了博弈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博弈论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博弈论》课程期间的收获和感悟。
一、对博弈论的理解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关联的决策中所做的选择及其结果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在博弈论中,决策者根据“决策矩阵”和“收益函数”等工具,通过对不同的策略和行动结果的分析与计算,最终确定自己应采取的最优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博弈论通过对参与决策者的行为和利益进行建模与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博弈论也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帮助我们优化自己的决策策略,更好地应对各种竞争与合作关系。
2024年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和较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只有直面这些问题,个人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所有的对抗和较量中,其胜负成败常常取决于____个基本的因素:机会或者说运气、体能和智能。
通过抛硬币来赌输赢是纯粹依赖于个人运气的游戏;百米赛跑的胜负基本上取决于个人的全身技能;而篮球赛、战争等对抗,虽然也会受到运气的影响,体能也很重要,但决定胜负的更重要的因素是头脑技能的较量。
头脑技能是一种策略技巧,或者说是在谋略方面的造诣。
既然世间大多数对抗都与头脑技能有关,因此人们试图获得成功,就有必要研究在对抗局势中如何策略性地选择自己的行动。
而今,博弈论就是一门专门研究互动局势下人们的策略行为的学问。
事实上,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他人打交道,或竞争或合作。
身处这样高度互动的环境之中,无论一个人是否知道博弈论,实际上他都不断地在与他人进行博弈,无论是他的父母、亲人、兄弟、老师还是商场对手、政治敌人……一个可能不知道博弈论为何物,但是他的确常常在与他人进行着对抗和较量,在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博弈;而生存本能,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不少博弈技巧。
然而,通过本能所学习的博弈技巧,是既不系统也相当费劲的。
因此,人们有必要以一种最为节省的方式来学习策略技巧。
而最节省的方式,莫过于直接学习博弈论的知识了。
难怪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这样说着:要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事实上,不单一般人应该了解博弈论,各个领域的专家更应该了解博弈论—____世纪后半叶的历史表明,博弈论在____、政治、商业、法律、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都已有非常成功的运用。
其中,在经济学、生物学、政治和____中的运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____年和____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两度眷顾博弈论,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博弈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因为正式的博弈理论往往是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而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有数学恐惧症,虽然对于少数人来说数学的形式是那么优美,但大多数人把博弈论的学习看做是一件艰难的而痛苦的事情。
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博弈论,是一门涉及到决策和竞争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的策略和行为,并深入探讨这些策略和行为的背后的意义与效果。
博弈论的研究不仅仅只是在经济学领域有所应用,在生物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我学习这门学科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博弈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以下是我对学习博弈论的一些心得体会:首先,在学习博弈论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独特的魅力。
博弈论是一个很有趣的学科,它不像一些死板的知识一样让人感到无聊。
博弈论中充满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境,可以让我们通过分析优劣、权衡利弊等方式进行深入思考。
其次,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各种策略和行为的优劣性,提高个体与团体的效率。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策略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以便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模式,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和他人。
另外,学习博弈论还需要注意思辨,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学会思辨,因为博弈论牵涉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和策略,很多时候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应该养成多方面思考的习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策略的优劣和影响。
同时,也要用逻辑思维推理,将抽象的模型转化为更具体、真实的情境。
此外,在学习博弈论时,要注意书写的准确和简练,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等错误。
这不仅可以提高文章的阅读质量,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在写作思路和结构方面也要保持严谨,条理清晰,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最后,我想说博弈论这门学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通过学习了解到博弈论的实际应用对于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运用博弈论思维,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方法论上的启示博弈论概说所谓“博弈”(Game),是指某些个人或组织作出相互有的决策,它不仅包括扑克、桥牌等游戏,也包含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合作和冲突现象。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的核心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
博弈论的原始思想萌芽于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的典籍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都充满了博弈的案例。
“田忌与齐王赛马”就是我国耳熟能详的博弈实例之一,但这不过是博弈思想的雏形,意义上的博弈论则是20世纪的贡献了。
一般认为,1944年同冯·诺伊曼(V 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合作发表的《博弈论与行为》(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提出合作博弈的基本模型,标志着现代博弈论的开始。
50年代,博弈论巨匠辈出,纳什(Nash)提出了非合作博弈论,塔科尔(Tucker)定义了“囚徒困境”,从而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的基石。
60后代,泽尔腾(Selten)将纳什均衡引入动态,创立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Harsanyi)则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研究,随后出现了不完全信息博弈论。
至此,博弈论的理论构架基本完成。
博弈论可以划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参与人能否在行为时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达成则是合作博弈;反之,不能强制他方遵守协议,各参与人只能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则是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效率、公平和公正;非合作博弈则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
我们谈到的博弈多指非合作博弈。
毕业论文博弈有两种划分:从参与人出场的先后顺序来看,博弈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
静态博弈指博弈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非同时行动但对前者行动一无所知;动态博弈指参与人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的选择。
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知识来分析,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前者指每一个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和支付函数有确切的了解;后者则恰好相反。
将两种分析结合起来,我们就有四种类型的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讲的是,假设博弈中所有参与人事先达成一项协议,规定每个人的行为规则,那么,在没有外在强制性约束时,参与人是否会自觉遵守协议。
如果参与人自觉遵守该协议,则构成一个纳什均衡:给定其他参与人遵守协议的情况下,没有人积极偏离协议规则。
换言之,如果一个协议不构成纳什均衡,它就不可能自动实施,因为至少有一个参与人会违背这个协议,不满足纳什均衡要求的协议是没有意义的。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和“性别战”(Battle of theSexes)是任何一本博弈论著作都会提到的纳什均衡特例。
毕业论文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动态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只是一种独特的理想状态。
在现实中,当后一个参与人行动时,会根据前者的选择而调整自己的选择,而前者也会理性地预期到这一点,所以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选择对他人的影响。
1965年,泽尔腾通过对动态博弈的分析,提出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它要求任何参与人在任何时间、地点的决策都是最优的,决策者应该随机应变,而不是固守前谋。
这就推导出子博弈的概念。
当参与人的战略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构成纳什均衡时,则形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也就是说,组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战略必须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是最优的。
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共同行动,没有机会观察他人的选择。
每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只能是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和他人类型依从战略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在项目投标中各承包者的标价高低之争就是一个例证。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后行动者观察前者的选择并获得其偏好、战略空间等信息,修正自己的判断;而先行为者也知道自己行为的效用,会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动掩盖或揭示自己的真实目的。
“黔驴技穷”就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例证。
毕业论文国际机制理论的理性主义流派概述当前,国际机制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形成冲击,引起他们持续的浓厚兴趣,并表现出非凡的整合能力,对国际机制研究的不同思路和加以整理和批评已经成为学者们重视的工作。
德国著名国际机制理论家沃科尔·利特伯格认为,国际机制理论有两种理性主义流派:新现实主义国际机制理论和新自由主义国际机制理论。
(注:Andreas Hasenclever,Peter Mayer and V olker Rittberger,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Regime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7),)新现实主义国际机制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行为体之间的权力资源分配极大地影响着机制的出现、某问题领域机制的存在及其性质,特别是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国家会考虑无政府状态下的相对权力,对国际机制的效率形成制约。
这些观点都体现在霸权稳定理论中。
利特伯格认为,霸权稳定理论是“基于权力的国际机制理论的经典理论模式”,(注:Andreas Hasenclever,Peter Mayer and V olker Rittberger,Theoriesof International毕业论文Regime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而克劳福德认为,霸权稳定理论是新现实主义对机制产生最权威、最普遍认同的解释。
(注:Robert Crawford,Regime Theory inthe Post-Cold War World:Rethingking Neoliberal Approaches toInternational Relations(Dartmouth:Dar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6),)霸权稳定理论的基本机制理论主张是:霸权国家建立了自己的霸权体系,并制定该体系的基本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霸权国的实力与威望是其他国家接受这些国际机制的重要前提;霸权国利用这些机制维持霸权体系,最大限度地获得自己的利益;同时,为了维持该体系,它愿意向体系内的其他国家提供“公共商品”(Public Goods),容忍“搭便车行为”(Free-rider);霸权国的衰落或急剧变化,则该体系的国际机制发生相应变化。
新自由主义机制理论在过去10多年影响巨大,成为分析国际机制的主流理论。
其基本机制理论主张是:国家是追求绝对收益的理性自我主义者,只关心自己的得失;承认权力在国际机制中的作用,但认为国际机制是国际关系中的独立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强调国际机制在帮助国家实现共同利益中的重大作用;活跃在特定问题领域的国家拥有只能通过合作才能实现的共同利益;不确定性是国际机制形成理论的核心,世界存在广泛的不确定性。
国际机制帮助达成政府之间意愿的契合。
行为体相信这种安排会帮助达成互利的安排。
换言之,没有国际机制,则协议无法达成。
国际机制正是通过降低不确定性来促进国际合作的。
新自由主义机制理论是国际机制理论的主流学派,其影响也最大。
该派理论用相互依赖的概念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整合意义。
毕业论文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在过去十多年里,国际机制理论在国际合作的分析中独占翘楚,而博弈论在分析、经济和政治现象中应用最为广泛。
两种理论都以探讨无政府状态下的竞争与合作问题为核心命题。
这种平行并非巧合,因为机制理论从博弈论中借取了许多知识能量。
理解促进合作的战略逻辑是解释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机制起作用的关键。
在讨论霸权、问题联系、相对收益和相互依赖时,博弈论的解释力有目共睹。
这些恰恰是国际机制理论讨论的重心问题。
(注:Andrew Kydd and DuncanSnidal,”Progress in Game-Theoritical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in R egi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Relations, Rittberger(Oxford:Clarendon Press,1993),)早期的博弈论分析国际合作的总体问题,其目标在于探究国际合作在无政府状态下如何发生,但对国际机制的特殊作用关注不够,国际机制在合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突出和明确的分析。
克拉斯纳、基欧汉等使用博弈论分析国际机制的作用,促使现实主义和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机制理论逐步成熟。
毕业论文克拉斯纳用“性别战”博弈模型来描述基于权力的国际机制理论,既现实主义的国际机制理论。
所谓“性别战”是指热恋中的一对男女安排业余活动的博弈:或者去看足球,或者去看芭蕾舞。
这里有两个纳什均衡,男女二人期望在一起,但到哪儿却是需要选择的。
这里有一种先动优势(first-move advantage),即谁先采取行动。
该博弈模型用以解释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该模式中,追求一致的努力使欺骗不再存在,实际上偏离协议的行为被视为非理性的。
克拉斯纳指出,智力在解决合作问题上的作用下降了。
而在机制形成与变迁中权力的决定性地位突出了。
(注:Stephen Krasner,”GlobalCommunicationsand National Power:Life onthe ParetoFrontier”,World Politics,1991,,)在这里,合作不是相互协调,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协调。
在这方面,国际机制并未展示多少自主和弹性,但却常常是权力分配和伴随利益的关键性中介。
克拉斯纳强调说,机制本身也可以成为权力的源泉。
(注:Stephen Krasner,StructuralConflict: Third World Against Global Liberalism(Berkela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因此,即使非常弱小的国家也会对某一问题领域的集体政策施加相应的。
例如,在国际电讯联盟中,由于实行基于主权平等原则的一国一票制,小国可以参与集体决策并拥有相当的影响。
如果国际机制没有重要的作用,行为体也就不必为确定国际机制的而激烈地讨价还价,在国际机制建立之后也不会继续进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