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明珠南四湖形成探讨
北方明珠南四湖形成论文

北方明珠南四湖形成探讨摘要: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及其周围(滨湖地带)有着发展经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四湖向有“日出斗金”之说,研究南四湖的形成、演变规律对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南四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方面,全面分析了南四湖的形成过程,能够使读者对南四湖的形成有比较专业的、详细的了解。
关键词:南四湖形成淤积泛滥开挖山东省南四湖系由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微山湖四个湖泊相连组成。
湖形狭长,南北长达126公里,东西宽6~25公里,最大水面积1266平方公里,周边长311公里。
南四湖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在我国十大湖泊中名列第九。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济宁市微山县管辖,其所占经纬度:东经116034/-117021/,北纬34027/~35020/。
周围不仅和本省的薛城、滕州、邹城、兖州、济宁、嘉祥、金乡、鱼台等县市为邻,还和江苏省的沛县、铜山接壤。
南四湖属于淮河流域泗河水系,湖西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缓,比降在五千分之一至二万分之一,湖东为泰沂山脉第四纪山前冲积平原和山丘区。
南四湖承接东、西、北三面,鲁、苏、豫、皖四省计三十二个县、市、区的来水,全流域面积为31700平方公里。
直接入湖的河流大小共53条。
南四湖自然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苇、莲(藕)等,是山东省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同时在防洪除涝、蓄水灌溉、工业供水、发展水运及观光旅游等方面均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那么南四湖是怎样形成的呢?远古时代,鲁中南山丘本是黄海岛屿。
新生代以来,受大地构造控制,鲁西地区处于强烈地下降过程,以致形成明显的凹陷,又以黄河的不断决口泛滥,巨量的泥洪淤积,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东部鲁中南丘陵,其西部在漫长的自然力的作用下,不停的风化、剥蚀、冲积,渐与西部黄河冲积平原接近,其衔接地带,造成了水流滞积形成了湖泊的地形条件。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鲁中南山丘以西,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
南四湖地理状况分析

韩庄运河是南四湖韩庄闸以下的泄洪通道,也是枣庄市南部的主要排水河道,西自微山湖口韩庄闸开始,东行经万年闸至台儿庄闸,全长35km。
河道污染物的输出实际上是流域点源和面源的表观产生量。
根据分析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排污口排列密集,且多集中在城市区段,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排放,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多且浓度大;②排污口大多利用沟渠和河道,而城区重要污染源则利用地下管道;③排污口位置不当,设置混乱,其排放的废水已经严重影响水功能区的水质;④南四湖绝大部分乡镇企业污废水无正规排水出路,大多通过沟塘蒸发、渗入地下。
入湖河道53 条,湖周水系河网密布, 湖面开阔, 湖盆浅平, 北高南低; 地表、地下水源供应充沛, 养分丰富,南四湖气候、水域、生物资源、自然条件优越, 生态型经济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
自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 由于周边地区各类污染性较强的工业无节制地发展, 对湖水污染日趋严重。
加之人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沿湖湿地盲目围垦, 以及对湖区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致使南四湖的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沿湖湿地大面积减少, 从而大大降低了沿湖湿地对湖水水质的缓冲、调控、自净和保护作用, 导致了湖区水生动植物明显减少, 有的物种甚至已经灭绝。
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水资源严重匮乏。
随着沿湖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农业生产用水不断增加, 经济高速发展和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近二十年北方地区连续干旱少雨, 水资源总量下降, 工业增长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水资源需要越来越大, 同时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用水浪费严重, 特别是春秋季节农业用水约占引湖水量的70%, 季节性缺水严重, 使湖水储量不足, 每年都几近干涸。
二是湖区生产秩序紊乱。
湖区资源开发由于受利益的驱动, 重开发、轻保护, 野生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湖区开发模式单一, 多为上粮下渔, 一台一塘, 由于缺乏规划引导, 造成秩序紊乱, 设施标准不高。
南四湖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南四湖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南四湖保护区是我国新疆地区著名的天鹅栖息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地理位置处于新疆吐鲁番市之南,是无人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次科学考察活动,我们团队共有十名成员,包括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
考察期间,我们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对南四湖保护区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与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该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状况,为保护区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地理环境南四湖保护区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境内,总面积达到3000余平方公里,是新疆地区最大的荒漠湖泊之一。
该保护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四面环山,是位于中国境内的亚热带银杏自然区北部的最南端。
保护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被称为南山褶皱带及西昆仑山前缘褶皱构成。
不同构造单元之间通常以伸展构造相对错动带联系,在这一错动带中,往往发现了许多以岩浆活动为主的地质体,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断裂岩群、火口—岩浆制造体和岩浆活动后的岩性改造等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岩性地貌,对南四湖保护区的环境变迁和生态系统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生物多样性南四湖保护区被誉为天鹅之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的常年栖息地。
其它湖泊中常见鸟类也可在此生存繁衍,如秦岭南鹊鸠、红胸潜鸟、灰鹤等。
全年365天,南四湖吸引了至少180多种鸟类前来栖息、越冬或迁徙。
同时,保护区内的草原、湿地、石漠及其间的生境,也是许多哺乳动物、两栖爬行动物甚至是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栖息地。
在我们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南四湖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不仅有大量的洼地中草本属植物、荸荠、芒草等物种,生长出优美的湖边、沙丘森林和蚂蟥坑林心群落等珍稀植被群系,同时也有着狼、狐狸、大羚羊等哺乳动物居住于此。
三、环境污染南四湖保护区位于干旱的环境下,几乎不受任何工业、城市污染影响。
但同时,在保护区内部分区域,发现有人类活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如过度牧草、限制性灌溉和非法开垦等问题,对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可观的危害。
南四湖地理状况分析

韩庄运河是南四湖韩庄闸以下的泄洪通道,也是枣庄市南部的主要排水河道,西自微山湖口韩庄闸开始,东行经万年闸至台儿庄闸,全长35km。
河道污染物的输出实际上是流域点源和面源的表观产生量。
根据分析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排污口排列密集,且多集中在城市区段,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排放,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多且浓度大;②排污口大多利用沟渠和河道,而城区重要污染源则利用地下管道;③排污口位置不当,设置混乱,其排放的废水已经严重影响水功能区的水质;④南四湖绝大部分乡镇企业污废水无正规排水出路,大多通过沟塘蒸发、渗入地下。
入湖河道53 条,湖周水系河网密布, 湖面开阔, 湖盆浅平, 北高南低; 地表、地下水源供应充沛, 养分丰富,南四湖气候、水域、生物资源、自然条件优越, 生态型经济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
自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 由于周边地区各类污染性较强的工业无节制地发展, 对湖水污染日趋严重。
加之人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沿湖湿地盲目围垦, 以及对湖区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致使南四湖的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沿湖湿地大面积减少, 从而大大降低了沿湖湿地对湖水水质的缓冲、调控、自净和保护作用, 导致了湖区水生动植物明显减少, 有的物种甚至已经灭绝。
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水资源严重匮乏。
随着沿湖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农业生产用水不断增加, 经济高速发展和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近二十年北方地区连续干旱少雨, 水资源总量下降, 工业增长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水资源需要越来越大, 同时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用水浪费严重, 特别是春秋季节农业用水约占引湖水量的70%, 季节性缺水严重, 使湖水储量不足, 每年都几近干涸。
二是湖区生产秩序紊乱。
湖区资源开发由于受利益的驱动, 重开发、轻保护, 野生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湖区开发模式单一, 多为上粮下渔, 一台一塘, 由于缺乏规划引导, 造成秩序紊乱, 设施标准不高。
南四湖未出现水华现象的问题探讨

但 为 太 湖总磷 ( m g / L) 数据: 1 9 9 1 年0 . 0 6 2 ; 1 9 9 2年 0 . 0 7 1 ; 1 9 9 3年 影响性作用 。南 四湖较 高的营养盐虽 然没有发生水华现象 , 0 . 1 5 3 ; 1 9 9 4年 0 . 0 5 1 ; 1 9 9 5年 0 . 0 7 6 。
2 ] 张治中. 滇池氮与营富营养化研究叨_ 环境科学导刊 , 2 0 0 7 — 2 6 ( 6 ) . 滇 池总磷 ( m g / L ) 数据: 1 9 9 9年 0 . 3 3 1 ; 2 0 0 0年 0 . 2 7 3 ; 2 0 0 1 年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资源节约与环保》 2 0 1 5 年 第 7期
0 . 0 4、 0 . 0 4、 0 . 0 5、 0 . 0 4
水体 的富营养化 的主要原 因有 : ( 1 )总氮总磷等营养盐相对 比较 充足 ; ( 2 ) 适 宜的温度 , 光照条件 和溶解氧含量 。 南 四湖流域相较于太湖流域 , 滇池流域 , 气 温较低 , 限制 了蓝
2 . 2太 湖 总 磷 、 总氮 数 据
捐、 岛东 的总氮 ( ag r / L ) 分别是 : 0 . 7 7 、 1 . 1 4 、 1 . 3 5 、 1 . 0 8 、 1 . 6 2 。2 0 1 4年 4 . 2 2 0 0 5年 一 2 0 0 9年 南 四 湖 C OD 浓 度 变化 数据 前 白1 2 I 、 南 阳、 二级 坝 、 大捐 、 岛东 的总 氮 ( m g / L ) 分别 是 : 1 . 0 0 、
2 . 3滇 池 总 磷 、 总氮 数 据
南四湖概况

关于南四湖湖东堤及水资源管理情况的汇报南四湖位于济宁市南部,由南阳、昭阳、独山、微山湖四湖连接而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是集防洪、除涝、供水、水产、航运、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多功能湖泊。
南四湖南北长126㎞,东西宽5~25㎞,周边长311㎞,湖面面积1266km2,承泄苏、鲁、豫、皖四省,三十四个县(市、区)31700㎞2的来水。
二级坝修建后,形成上、下级湖,上级湖蓄水面积602㎞2,下级湖蓄水面积664㎞2。
南四湖入湖河流众多,直接入湖河道53条,其中湖东28条,湖西25条。
防洪水位:上级湖35.50米(相应蓄水17.09亿m3),下级湖35.0米(相应蓄水24.12亿m3)。
上下级湖总蓄水量41.21 亿m3。
兴利水位:上级湖34.20米(相应蓄水9.24亿m3),下级湖32.50米(相应蓄水7.78亿m3)。
上下级湖总蓄水量17.02 亿m3。
死水位:上级湖33.0米(相应蓄水2.68亿m3),下级湖31.5米(相应蓄水3.06亿m3)。
上下级湖总蓄水量5.74亿m3。
一、湖东堤管理情况湖东大堤位于南四湖东侧,北起济宁市任城区石佛老运河口南到微山县的韩庄,全长122.14公里,贯穿济宁市的任城区、微山县,是湖东地区工矿企业一条防洪屏障。
南四湖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交通发达,资源丰富。
建设南四湖湖东堤,配合使用其他防洪工程,可保护当地61.3万人、42.6万亩耕地、以及津浦铁路、104国道和大型煤矿的防洪安全,对完善沂沭泗河流域防洪体系,保障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用重要。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的决定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的部署,抓紧建设湖东堤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济宁市湖东堤管理处(济宁市南四湖水资源管理处),于2002年6月20日经济宁编委批准成立.,隶属济宁市水利局领导,处机关现设办公室、财务科、工程管理科、防汛办公室、水资源办公室,人事科等七科(室),下设闸管所。
现有干部职工29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人。
南四湖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思考

2021.254南四湖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思考屈建春 王国瑞 李振卿一、概况南四湖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南北狭长125km,东西宽6~25km,周边长311km,面积1280km 2,总库容47亿m 3。
南四湖流域北起大汶河左岸,南至废黄河南堤,东以泰沂山脉的尼山为分水岭,西至黄河右堤。
包括山东、江苏、河南、安徽4省38个县(市区),总流域面积3.17万km 2。
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淮河流域第二大淡水湖,统筹做好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南四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建设形式不够丰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景观水利建设欠缺。
近三十年来基本没有建设新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目前南四湖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还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二级坝枢纽工程。
2. 河道治理兼顾河道自然状态有所欠缺在南四湖流域的河道治理中,一般采用梯形断面,上宽下窄,边坡稳定,底部平整,施工简单,工程中河槽断面大多采用单一断面,河道比降过大,排水过多。
南四湖流域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紧张。
排洪泄洪过程中水资源浪费严重,没有兼顾好综合治理、生态治理和雨洪资源利用。
3.前期工作协调困难工程前期工作往往得不到土地管理、林业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相关手续办理困难。
甚至有些工程勉强实施了,但由于一些手续缺失,造成工程无法及时竣工验收。
4.工程建设周期长,设计变更多工程开工前,迁占补偿工作是主要制约因素,施工单位经常要等待迁占工作完善后才能开工。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工期较长,往往存在超出设计工期的现象,工程设计有时需要变更。
受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的影响,部分工程施工进展缓慢,甚至存在停工再复工的现象。
在主体工程完工后,个别专项工程进展缓慢。
工程建设与档案管理常常不能同步,延误了工程竣工验收。
5.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较高且到位率低南四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主要分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投资比例一般为4∶6或5∶5,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较高。
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环境演变

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环境演变
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环境演变
作者:张祖陆;沈吉;孙庆义;姜鲁光
作者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济南,25001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济宁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济宁,272119;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济南,250014
来源:海洋与湖沼
ISSN:0029-814X
年:2002
卷:033
期:003
页码:314-321
页数:8
中图分类:X14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南四湖,湖泊沉积研究,水环境演变,黄河迁徙,运;河开挖
摘要: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2.5ka以来的水环境演变过程.研究表明,南四湖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初时,湖区为古泗水及其沿岸平原;西汉时期古泗水中下游段形成分散的湖沼地;唐-明代受黄河夺泗入淮和开挖京杭运河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沼扩张、合并;清同治11年黄河大决于东明后,先后出现的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合并为统一的南四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雅 》即有 “ 雅 十 数 ,鲁 有 大 野 ” 之记 载 。 尔 尔
笔 灿 烂 的 财 富 ,可 以给 我 们后 来 人 以很 多启 发 和 思 考 。
注释 :
一
①转 引 自 Fr a e uvy jl2 ,14 o X I , . 5 : aEs m Sre , u t y 7 99 1 V I No 1 , V . I
I】美】 4【 费正 清著 ,张 理京 译. 美 国与 中 国.世界 知识 出版 社 ,
20 0 0.
《 国 的共 产 主 义 与 毛 泽 东 的崛 起 》作 为 一 部 具 有 国 际影 响 中 的学 术 名著 ,引导 、影 响 了 后来 西 方 更 加 深入 、全 面地 对 中 国 和 毛泽 东 问题 进行 研 究 的基 本 格 局 。书 中史 华 慈提 出的基 本 结 论 在 今 天仍 然 很 有学 术 价值 ,甚 至一 再 地 被 历史 事 件 、历 史 史 料所 证 实 ,他 创造 性 地 提 出 的 “ 主义 ”也成 为 今 天 学界 讨 论 研 究 的热 毛 点 ,以及史 华 慈 在 书 中描 写 人物 的模 式 所 遵从 的 “ 三角 互 动 ” 即 “ 的意 识 、处 境 和行 动 的三 角 互 动 交 织 而成 的 、有 血有 肉 的人 人 的生 活 网络 ”都 给予 后 来 的研 究 者 极 大 的启 发 —— 书 中他 笔 下 的 这 段 中共 历 史 是 通 过 陈 独 秀 、李 大钊 、 瞿秋 白 、李 立 三 、王 明 、 毛 泽东 及 其他 相 关 人物 在 面 临 多种 多 样 的 处境 和复 杂 的任 务 下艰 难抉 择 、反 复 考 虑后 才 决 定 为什 么 做 怎 样做 而 展 开 的 。 因此从 多 个 角度 我 们 都 可 以发 现 这 部 著 作 超 越 于 时代 的意 义 。 史 华慈 于 19 年 l 月 1 99 1 4日因病 与世 长辞 ,享 年 8 ,而他 2岁 所著 的 《 中国的共 产 主 义与 毛泽 东 的 崛起 》也 走 过 了近 6 年 。虽 0 然今 天 的时代 格 局 、 国际 关 系 、知 识 结构 等 多 方 面都 已经 发生 了 翻 天覆 地 的变 化 ,但 是 史华 慈的 著 作 及其 思 想 仍 然是 学 术 历史 中
关 键 词 : 南四 湖 形成 淤积 泛滥 开 挖
山东 省 南 四湖 系 由南 阳湖 、昭 阳湖 、独 山湖 和 微 山湖 四个湖
泊相 连组 成 。湖 形狭 长 ,南 北长 达 16公 里 ,东西 宽 6~ 5 里 , 2 2公
南 四湖 自然资源丰富 ,盛产鱼 、虾、苇、莲 ( ) ,是山 藕 等
豫 、皖 四省 计三 十二 个县 、市 、区的来 水 ,全 流域 面积为 3 7 0 10 平
不停 的风 化 、剥蚀 、冲积 ,渐 与 西 部黄 河 冲 积平 原接 近 ,其 衔接 地带 ,造 成 了水流 滞 积形 成 了湖 泊 的 地形 条 件 。根 据历 史 资 料记
载,鲁 中南山丘 以西 ,形成 了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 ,较太者有一
东 省 最重 要 的淡 水 渔业 基 地 ,同时在 防洪 除 涝 、蓄水 灌 溉 、工业 供 水 、 发展 水 运 及 观 光 旅 游等 方 面均 发 挥 着 显 著 的 作用 。 那 么南 四湖 是 怎 样 形 成 的 呢?
最 大水 面 积 16 平 方公 里 ,周边 长 3 公 里 。南 四湖 是 山东省 最 26 1 1 大 的淡 水 湖 泊 ,在 我 国 十大 湖 泊 中名 列 第 九 。 南 四湖 位 于 山东省 西 南部 ,属 济 宁 市微 山县 管 辖 ,其所 占经
冲 积平 原 ;东 部鲁 中南 丘 陵 ,其 西部 在 漫 长 的 自然力 的作 用 下 ,
省 的 薛城 、滕州 、邹城 、充州 、济 宁 、嘉祥 、金 乡 、鱼 台等 县 市 为 邻 ,还 和 江苏 省 的沛 县 、铜 山接 壤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南 四湖 属 于 淮河 流 域 泗河 水 系 ,湖西 为 黄 河 冲 积平 原 ,地 势 平缓 ,比降在 五 千 分之 一 至二 万 分 之 一 ,湖 东 为 泰沂 山脉第 四纪 山前 冲积 平 原 和 山丘 区 。南 四 湖 承接 东 、西 、北 三 面 ,鲁 、苏 、
文 史 研 究
北方明珠南四湖形成探讨
王 迎 昕
( 山东理 工 职业 学 院 山东
济宁
2 20 7 0 0)
摘 要 :南四 湖 是我 国北 方 最 大的 淡 水湖 ,南 四湖 及其 周 围 ( 湖 地 带 )有 着发 展 经 济 的得 天 独厚 的优 势 ,四湖 向有 “ 出斗 金 ”之 滨 日 说 ,研 究 南四 湖 的 形成 、演 变规 律 对进 一 步 合理 开发 利 用 南 四 湖具 有 重要 意义 ,本 文从 地质 、水 文 等 自然 因素和 人 类 生产 活动 方 面 。 全 面 分 析 了南 四 湖 的形 成 过 程 ,能 够 使 读 者 对 南四 湖 的 形 成 有 比较 专业 的 、 详 细 的 了解 。
百 四 十 多个 ,大 野 泽 为 其 中 最 有 名 的一 个 ,古 代 十三 经 之 一 的
方公 里 。直接 入 湖 的河 流 大小 共 5 3条 。 朝 向分 裂 ,我 们 依然 主 张 马克 思 列 宁 主义 的其 他核 心 原 理 仍然 是 中 国共 产 主 义 的 完 整 生 动 的原 理 ” 由此 不难 看 出 ,史 华 慈 等 阐 。 释 的 “ 端 论 ”实 际 上仅 仅 从 战 略 、策 略 角度 论 述 了 毛泽 东 思想 异 的独 创 性 ,所 以一 方 面没 有 看 到 作 为 毛泽 东 思 想是 统 一 的科 学 理 论体 系 ,其 理 论 和实 践 不能 割 裂 看 待 ,另 一方 面也 忽 视 了马 克 思 主义 的 开放 性 和 发展 性 ,没 有 真 正认 识 到 马 克思 主 义 同 毛泽 东 思 想 的 深层 次 关 系 。总 而 言之 ,史 华 慈 “ 主义 ”的提 出是 对西 方 毛 研 究 中 国近 现 代 问题 角度 的一 个 转 变 ,其 中有 许 多值 得 肯定 的 地 方 ,但 同时 由于美 国 与 中 国之 间 时代 、地 域 、文 化 等多 方 面 的重 重 障 碍 ,其认 识 也 有 许 多 不 足 和局 限之 处 。
p1 9。 6
参考文献 : 【】美】 杰明 ・ ・ 1f 本 I 史华 慈著 ,陈玮译 : 中 国的共产 主义 与毛 《
泽 东的 崛起 》 ,北京 :中国人 民大 学 出版社 ,2 0 . 07 【】 2朱政 惠编 著. 史华 慈学谱. 上海 辞 书 出版 社 ,20 , 1 0 6 ( 2l 【】 纪霖 ,宋宏_ 史华 慈论 中国.新 星 出版 社 ,20 , 1 3许 06 ( 1 l
纬 度 :东 经 1 6 3 / 17 2 / 1 0 4 10 1,北 纬 30 7 ~ 5 2 / 4 2 1 3 0 0。周 围不仅 和本
远古 时 代 ,鲁 中南 山丘 本是 黄 海 岛 屿 。新生 代 以来 ,受大 地 构 造 控 制 ,鲁 西 地 区 处 于 强 烈 地 下 降 过 程 ,以致 形 成 明显 的 凹 陷 ,又 以黄 河 的不 断 决 口泛 滥 ,巨量 的 泥洪 淤积 ,形 成 了 广 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