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如下: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为6.0-7.5。
清除杂草和石头,并耕翻土壤。
2. 播种时间:春季或秋季是最佳的播种时间。
在春季播种,当土壤温度达到10时开始;在秋季播种,选择比首次冻土的时间早2-3个月。
3. 播种方式:苜蓿种子可以直接播种或稀疏播种。
直接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散布在土壤表面,稍微覆盖一些土壤即可。
稀疏播种时,将种子与沙子混合,然后在土壤表面均匀撒播。
4. 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避免苜蓿种子发霉。
开始发芽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 施肥:紫花苜蓿生长迅速,对养分需求较高。
在播种前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也可在生长期间进行补充施肥。
6. 浇水与修剪: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当苜蓿茎长到15-20厘米时,可以进行修剪,保持苜蓿的生长均匀。
7.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并处理植物病虫害。
可以采用有机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8. 收获与储存:当紫花苜蓿开始开花时,可以收获。
将收获的苜蓿晾干,然后储存。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性的种植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可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蔬菜,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营养需求。
此外,它还含有多种活菌,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因此,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一、土壤处理紫花苜蓿喜欢温暖、排水良好的酸性砂粒性土壤,亩产量较高,抗性强,因此土壤处理尤为重要。
首先,土壤中的杂草要及时清除,防止土壤肥力累积,影响植物生长。
其次,应用有机肥料对土壤进行改良,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土壤吸收能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此外,定期进行土壤耕翻也是必须的,以有效除草、促进水分和肥料的吸收、改善土壤透气性和结构。
二、种子的选择紫花苜蓿的种子非常重要,必须选择优良的种子,以便保证植物的质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应选择大粒、洁白的种子,具有良好的耐病性和良好的生长性。
同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作物病虫害状况选择合适的品种,以保证植物的营养和品质。
三、种植技术紫花苜蓿的种植适宜季节是4月至7月。
此时,土壤温度正好适合播种,植株迅速地生长发育,可以获得较高的亩产量。
另外,种植前应进行除草、深耕、进行立铲、播种和浇水等处理。
其次,在种植过程中,应定期管理草坪,控制杂草的生长,避免草莓受到竞争。
四、施肥技术经过种植后,应及时施肥,提高植物的长势和产量。
首先,应做好施肥规划,按需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按照“羽毛肥+花费”的方式进行施肥,可以有效的增加植物的产量。
此外,定期施用有机肥,有助于土壤的肥力增加,提高土壤的吸水性、供氧性和改善土壤结构。
五、防病技术紫花苜蓿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卷叶病等。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保障植物的健康成长。
首先,应定期做好行间松土、除草等日常管理,以改善土壤环境,保护植株免受病害侵害。
其次,定期使用抗病药物防治病害,维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病虫害的传播是非常必要的。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是获得优质植物的关键,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子,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进行有效的土壤处理和施肥技术,及时防治病虫害,并定期检查植株状况,以确保植物有效地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质量和品质。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_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的种植⽅法_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叫做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属⾖科植物。
那么,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这种紫花苜蓿是如何被种植出来的呢?下⾯就不妨和店铺⼀起来看看吧! 紫花苜蓿的特性 株⾼1⽶左右,株形半直⽴,轴根型,扎根很深。
单株分枝多,茎细⽽密,叶⽚⼩⽽厚,叶⾊浓绿,花深紫⾊,花序紧凑;荚果暗褐⾊,螺旋形,2-3圈;种⼦肾形,黄⾊,千粒重1.8克左右。
抗旱性强,抗寒性中等,开花⽐关中苜蓿约晚7-I0天,⽐新疆⼤叶苜蓿早10天左右。
陇东苜蓿产草量⾼,尤其是第⼀茬草产量⾼,⼀般头茬草占总产量的55%、⼆茬占31%、三茬占14%左右。
⼀般旱地鲜草产量2000-4000公⽄/亩,⽔浇地每亩可达5000公⽄以上。
由于含⽔分少,⼲草产量⾼,草地持久性强,长寿。
缺点是收割后再⽣速度较慢。
陇东苜蓿是旱作条件下的⾼产品种,只宜在降⽔量适中的旱作地区推⼴。
紫花苜蓿的种植⽅法 (⼀)耕作 紫花苜蓿种⼦细⼩,幼芽细弱,顶⼟⼒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平整,⼟块细碎,⽆杂草,墒情好。
紫花苜蓿根系发达,⼊⼟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
紫花苜蓿⽣长年限长,年刈割利⽤次数多,从⼟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
据报道,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13.3千克,磷4.3千克,钾16.7千克。
氮和磷⽐⼩麦多1~2倍,钾多3倍。
⽤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保墒⼯作。
⽔浇地要灌⾜冬⽔,播种前,再⾏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
对⼟壤肥⼒低下的,播种时再施⼊硝酸铵等速效氮肥,促进幼苗⽣长。
每次刈割后要进⾏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氨4~6千克。
(⼆)播种1.种⼦播种前要晒种2~3天2,接种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地播种3,播种量每亩播种⼦6,5~8公⽄4,播种期因⽢肃各地⽓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5,播种深度视,⼟壤墒情,和质地⽽定6,播种⽅法紫花苜蓿常⽤播种⽅法有条播,撒播和⽳播三 1.种⼦。
紫花苜蓿草地病虫害防治技术

紫花苜蓿草地病虫害防治技术近几年来,我国草业发展速度很快,各地区引种和种子生产工作力度加大。
因缺乏严格的草地保护措施,导致品种间病虫害相互感染与漫延,给草产业带来了很大损失。
紫花苜蓿草地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为保护草地,提高商品率,增加草业效益提供技术依据。
1 紫花苜蓿病害防治技术紫花苜蓿受病危害后,植株萎蔫,茎叶枯黄,出现病斑,叶片残缺甚至脱落,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利用年限缩短。
所以,病害防治是紫花苜蓿草地田间管理上的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
紫花苜蓿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锈病、霜霉病、白粉病,其次还有炭疽病、黄萎病、斑枯病等。
1、1 苜蓿褐斑病1、1、1 褐斑病特点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各地均有发生,是苜蓿的一种严重害病。
发病草叶片大量脱落,牧草和种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对苜蓿生活力也有较大影响。
苜蓿褐斑病病原是假盘菌属苜蓿假盘菌。
病斑发生在叶片上,褐色,近圆形,直径0.5-2mm,边缘不整齐。
病斑密集部位的叶片变黄、枯死、脱落。
1.1.2 防治方法首选抗病品种种植,在有条件的地方将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当植株普遍发病后,尽可能提早刈割利用。
种子田可用杀菌剂定期喷洒保护。
使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5%多菌灵可湿剂500-1000倍液喷洒。
1.2 苜蓿锈病1.2.1 锈病的特点锈病各地均有发生,但温暖潮湿地区发病较严重。
该病由单胞锈菌属中的条纹单胞锈菌引起,危害植株叶片、叶柄、茎及荚果。
主要在叶片下面出现小的近圆形疤状病斑,初呈灰绿色,过后表皮破裂呈粉状。
1.2.2 防治方法选育和利用高抗锈品种是锈病防治的有效措施。
秋冬季在田间烧毁枯枝败叶,消灭病株残体,减少越冬菌源;铲除苜蓿地附近大戟属植物,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病害发生时,及时刈割,避免多年在同一地块采种。
种子田可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及15%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方法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方法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植物,其种植技术和方法对于牧草生产的成功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1.地块选择紫花苜蓿生长喜欢温暖而湿润的环境,对土壤有一定的选择性。
最适合紫花苜蓿生长的土壤为砂质土壤或砂质壤土,排水性好,保水能力强。
避免选择重土壤或酸性土壤地块。
同时,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块也是很重要的。
2.土壤准备在种植紫花苜蓿之前,应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和准备。
首先,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pH调节,保持在6.0-7.0之间。
其次,进行土壤深翻,松土,以提供充足的通风和排水性。
3.种子选择和播种紫花苜蓿的种子选择非常重要。
应选择高品质、高存活率和耐逆性强的种子。
选购时可以查看种子的生产日期和主要指标,选择符合要求的种子。
紫花苜蓿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或秋季。
播种量一般为每亩4-5公斤,播种方法可以采用撒播或穴播。
4.施肥和保湿种植紫花苜蓿需要适当的施肥和保湿工作。
在播种后的7-10天内进行一次基础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给苜蓿幼苗生长。
同时,保持土壤湿润,提供充足的水源供苜蓿生长。
5.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的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工作。
对于过于密集的苜蓿,需要适时修剪,保持植株之间的距离。
苜蓿还需要定期除草和除虫,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常见的苜蓿病虫害包括虫害、霜霉病、根瘤病等。
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6.收割和利用紫花苜蓿的一般收割期为开花期。
当苜蓿75%-80%的植株开花时,适时进行收割。
收割后的苜蓿可以作为饲料供牲畜食用,也可以进行干燥和加工,制作成紫花苜蓿干草。
总结起来,种植紫花苜蓿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土壤准备、选择好的种子、适时施肥和保湿、管理和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收割和利用。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对于牧草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苜蓿种植管理技术

苜蓿种植管理技术科学施肥紫花苜蓿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牧草,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其生长发育。
在种植前,应该施足底肥,以提供苜蓿生长所需的养分。
底肥应该在整地时施入,以保证底肥充分混合。
同时,应该根据土壤质量和苜蓿生长需要进行科学施肥,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施用,以保证苜蓿的高产高质。
二、结语紫花苜蓿是一种高效优质的牧草,其栽培技术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块选择、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和施肥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种出高产高质的紫花苜蓿,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条播和撒播都是常用的苜蓿播种方法,行距一般为15-25厘米,最好为20厘米。
条播的优点是成苗率高、通风透光好、便于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提高产草量。
春播一般播深2-3厘米,夏播和秋播播深为1-1.5厘米,不能超过2厘米,播后需要镇压,靠灌水或降雨出苗。
2.在播种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求下种均匀,播种后需要镇压,利于土壤保墒,同时也可以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快速吸水萌发和出苗。
3.对于有灌溉条件的耕地,2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都可以进行苜蓿播种,但以秋播最佳。
在南部洼地土壤质地粘重、易干旱板结的情况下,秋播后需要立即浇蒙头水,且要浇足、浇透。
4.合理而科学的田间管理是苜蓿优质高产的基础,包括施肥、灌溉、中耕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等。
在每割过一茬之后,要进行追肥,主要是追磷钾肥,速效磷每亩6kg,速效钾每亩7kg以及部分微肥。
追肥后最好再浇一次水,以防止阳光照射,肥料挥发,造成浪费。
苜蓿是一种需水较多的植物,灌水可以大幅度提高其产量。
灌溉量因土壤及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每亩(667m2)每次灌水30-80方。
5.杂草防治是苜蓿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具体的防治方法:在种植苜蓿之前,如果地里杂草较多,可以先使用“农达”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处理。
播种前需要进行深耕,尤其是对于一年生的杂草,防止其形成种子非常必要。
因此,在杂草种子成熟前及时刈割是很有效的杂草防治方法。
苜蓿草的种植

苜蓿草的种植1、耕作技术轮作倒荐:由于紫花苜蓿不宜重荐,又因其对后作有明显增产效应,所以紫花苜蓿多采用与其它作物4-6年的轮作,轮作周期北方偏长南方短。
选地:紫花苜蓿适应性广泛,但是适宜在地势高燥、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壤土中生长,而不适宜种植在酸性、低洼及易积水的田块里。
一般要求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可种植在轻盐碱地上,但盐分超过0.3%时,即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
由于其种子小,幼苗期生长缓慢,抗杂草能力较弱,故应选择杂草少的地块。
整地:整地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紫花苜蓿的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
由于苜蓿种子小,幼苗较弱,苗期生长缓慢,整地务必要精细。
要做到深耕细耙,上松下实,以利出苗,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播前应先灌水以保证良好墒情。
无灌溉条件的地区,整地后实行==,以利于保墒。
整地时间最好在夏季,便于蓄水保墒,消灭杂草,耕深应在20厘米以上,低洼盐碱地要挖好排水沟,以利于灌溉洗盐及排水。
南方丘陵地区酸性土壤整地时,宜撒入适量石灰粉,当土壤PH5-6时每亩施石灰20-40公斤,以调节PH值,利于出苗。
苜蓿品种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潜在产量(增产基因潜力,在适宜条件下可获得的最高产量)持久性(经过严冬或病害考验后有多大比例的植株得以保留)越冬能力抗病能力牧草品质国外品种通常在不同地区的大学和农业试验站经过几年至几十年的试验,参考某一品种在不同气候带和不同年份的产量数据,有利于了解其潜在产量的大小,同时也能获得品种持久性数据。
通常对北方寒冷地区,苜蓿品种的越冬能力对持久性的影响更大,而品种抗病能力对南方更重要。
苜蓿品种的秋眠级数是越冬能力选择的主要依据。
结合对品种以上特性的选择,再对牧草品质进行选择。
2、播种技术播种期:紫花苜蓿的播种时期各地不尽相同。
往往因为当地温度、雨量、轮作和栽培制度而异。
通常适宜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温度为10-25?。
同时,土壤中要有足够水分,大约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并且要疏松且通气性良好。
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汇总

发病规律
根腐病通常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 发生,特别是在早春和秋冬季节 ,病原菌繁殖迅速,病害易流行 。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 力。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杀菌剂 灌根防治,如敌克松、甲基托布津 等。
霜霉病
症状识别
霜霉病主要危害紫花苜蓿的叶片 和茎部,病斑呈现灰白色或淡黄 色,边缘不明显。病斑上呈现霜 状物,严重时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
发病规律
褐斑病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 下发生,特别是在雨季,病原 菌繁殖迅速,病害易流行。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 ,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 度。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杀 菌剂进行防治,如多菌灵、甲
基托布津等。
根腐病
症状识别
根腐病主要危害紫花苜蓿的根 部,病根呈现褐色或黑色,严 重时会导致根系腐烂,植株死
物理防治
利用光、热、色等物理手段,诱杀 害虫,减少其数量。
加强田间管理
1 2
合理灌溉
根据紫花苜蓿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制定合 理的灌溉计划,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科学施肥
根据紫花苜蓿的生长需求,选用合适的肥料和 施肥方法,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
定期修剪
定期修剪植株,清除枯叶和病残体,保持田间 的通风和光照。
发病规律
霜霉病通常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 发生,特别是在春秋季节,病原 菌繁殖迅速,病害易流行。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发病初 期,可以使用杀菌剂喷雾防治, 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同时 ,要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减 少病原菌的传播。
02
紫花苜蓿虫害
蝗虫
诊断
成虫和若虫均取食紫花苜蓿,叶片残留不规则的孔洞,严重 时仅剩叶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 分重要 的作 用 。 紫花苜 蓿是 目前 畜牧 养殖 中最 好 的牧草 ,
其 初花 期 的 营养 成 分 为 : 物 质 含量 为 2 .%, 中 , 蛋 干 25 其 粗 花 苜 蓿 风 干 草 中 含 1 粗 . 粗 5 . 紫 3
粗 蛋 白 1 .6 粗 脂肪 1 5 粗纤 维 2 . %, 70 %、 . %、 5 89 2 还含 有 多 种 维生 素和矿 物质 , 营养 含量 高且齐 全 。 虽然 苜蓿 抗旱 、 抗寒 、 耐盐 碱 . 如 果种 植 技术 欠 缺 , 会导 致 经 济效 益 不 佳 , 但 常 如 苜蓿 生长期 间 . 田问杂 草含量 一般 不 能超过 8 %。如果 苜 蓿 田间管理 不善 。 在生 长 的各 个 时期 均会受 到杂 草 危 害 , 其 尤 其是 在幼 苗时期 ,苜 蓿 的地上 部分 生长 缓慢 ,易 被杂 草覆 盖. 常造 成苜蓿 幼 苗无法 生长 。 因此 , 草 的科 学 防治 是有 杂
还会产 生有 毒 、 害物 质 或生 长抑 制 物质 , 有 易影 响 苜蓿 的生 长 . 而杂 草 防除是 苜蓿 田间管 理 中一项 非 常重 要 的工作 。 因
化学 能 . 能将空 气 中的 氮转变 成可被 植 物利用 的氮 。 每公 顷
苜 蓿可 固氮 素 2 5 3 5k , 能 使 土 壤 中 团粒 结 构 增 加 , 5 ~ 0 g 并 有机 质 积 累增 多 , 素增 高 , 可 以做 到 种 地养 地 , 氮 也 保持 水 土 , 良土壤 , 化种植 业结 构 。 改 优 由此 可见 , 全面掌 握 苜蓿 的
(. 西省谷府县草原站 , 西 1陕 陕 谷府 7 9 0 ;. 西省 榆林 市 动 物 疫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 西 14 0 2陕 陕 720 ) 1 10 榆林 7 9 0 ;. 北 农 林 科 10 0 3西
技 大学 动 物 医学 院 , 西 陕
杨凌
摘要 : 苜蓿 的粗 蛋 白含 量 高 , 富含 矿物 质 等 多种 微 量元素 , 他种 类 的牧草都 无 法与其 相 比 , 以“ 草之 王” 其 故 牧 著称 。 紫花 苜 蓿不仅 产量 高 , 而且 质地 柔软 , 味道 清香 , 口性好 , 畜禽 最为理 想 的饲料 。另 外 , 蓿的 茎、 富合 营养 , 适 是 苜 叶 也是 一种 优质 畜禽饲 草 。就 紫花苜 蓿的种 植技 术及 病 虫害 的防 治措 施进 行 了论 述。
草 对其 生长 的影 响 。
15 灌溉 与施 肥 . 苜蓿 喜水 , 想获 得 高产 量 , 要 就必 须有 灌 溉 和施 肥做 保 证 。紫花 苜蓿 以施 基 肥为 主 , 当搭 配 氮肥 , 适 在 一 般 的土 壤 中 , 次 刈 割后 , 应 结合 灌 溉 或 降雨 , 公 每 都 每
种植及 防治 病虫 害技术 是种 植能 否取 得成 功 的关键所 在 。 1 田 间 管 理
选 定 的 种植 地 一 定要 深 翻 , 深耙 , 杂 草埋 入 深 土 里 , 量 将 尽
不要使用 化 学除 草剂 。 最好 使用 人工 除 草法 。防 除杂草 的重 点 就在 苗期 , 苜蓿 长 大并 茂盛 时 , 自身 就 能有 效地 抑 制杂 其
畜 牧 与饲 料 科 学
Anm l ubn r n edS i c i a H sa dyadF e ce e n
2 1 3 ( :4 0 0, 1 5)2
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马 泉 , 尤 彬 。聂继 平 , , 韩 斌 , 张 勇 刘健 鹏 , , 马 杰
3 ~ 0c 播深 为 1 2C I每 公顷播 种量 为 l ~ 2 g 硬 籽 0 4 m, ~ T, l 5 2.k 。 5
率 高 的情 况下 , 适 当增 加 播 种 量 , 应 否则 出苗 率低 , 公 顷 每
就难 以保 证 1 0万~ 5 2 10万株 的密 度 , 使杂 草有 隙 可乘 , 而 从 影 响苜蓿 的生 长 。在贫瘠 土 壤上 种植 时 , 施 入适量 厩肥 或 需 磷肥 作 为底 肥 。苜蓿 一 年 四季 均 可播 种 , 春季 墒 情好 、 在 风 沙危 害少 的地 方可 春播 。春 季干 旱 、 晚霜较 迟 的地 区可在雨 季末播 种 。冬 季不 太寒 冷 的地 区可 于 8 —9月 中旬播 种 , 秋 播墒 情 好 , 草危 害 较轻 : 可 在初 冬 土 壤封 冻 前 播 种 , 杂 也 寄 籽越冬 , 以利 用早 春土 壤化冻 时 的水分 出苗 。 1 . 杂草 的清 除 刚 刚播 种 的紫花 苜蓿 , 4 生长 较缓 慢 , 特别 容 易受 到 其他 杂 草 的危 害 , 因此 , 在 播 种第 一 年 的 苗期 , 要 每隔 1个 月进 行 1次杂 草清 除 , 草 过多 时 , 以采 用 化学 杂 可
效提 高苜蓿 产量 和质 量 的重要 措施 之一 。苜 蓿根 系着 生根
瘤, 具有 较强 的 固氮 能力 , 过根 瘤菌 利用 由太 阳能转 化 的 通
除草 剂 。杂草 与苜 蓿争 水 、 和光 照 , 肥 由于 苗期 苜蓿 生 长缓 慢. 因此 杂草过 多会 降低 苜蓿 的产 量和 牧草 品质 。有些 杂草
关 键词 : 花苜 蓿 : 植技 术 ; 紫 种 病虫 害 防治
中 图分 类 号 : 9 9 5 . Q4. 1 7 9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顺序 编 号 :6 2 5 9 (0 00 - 0 4 0 17 - 10 2 1 )5 0 2 - 1
牧 草是 农牧 业结合 的纽 带 ,是 干旱 山 区农 民调 整农 业 生 产结 构 、 大 养畜 规 模 、 高 经济 效 益 的物 质基 础 , 有 扩 提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