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与标准

合集下载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紫花苜蓿,又称三叶豆,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是畜牧业中的重要饲料。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简单,并适应性强,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1. 土壤条件:紫花苜蓿喜欢温暖、湿润环境,适宜在肥沃、疏松、砂土或者沙壤土等土壤中生长。

不适宜在酸性土壤、重粘土以及排水不畅的土壤中生长。

2. 土壤准备:在栽种前,需要将土地翻耕、平整、施肥。

对于中性土壤,则加入磷、钾等微量元素肥料,同时要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3. 播种方法:根据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可采取直播、移栽和插秧等方法进行播种。

注意,紫花苜蓿不能深埋地下,一般的深度在0.5-1厘米,栽植距离在10-15厘米之间。

4. 生长管理:紫花苜蓿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适量浇水、除草、松土等措施。

同时,要控制农业害虫和病毒的感染,加强施肥补充,给予适量的氮、磷、钾肥料,以促进生长。

5. 采收收获:紫花苜蓿的生长期大约为70-100天左右,此时牧草处于生长旺季,适合采割。

采割前要进行干燥和晾晒,以获得干燥的干质量。

由于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含量高,牧草品质好,所以在养殖业中应用范围广泛,特别是在畜牧业中,养殖牛、羊、马等家畜的饲料中,被广泛使用。

1. 牛饲料:牛是紫花苜蓿的重要饲养对象,特别是在生育期后期和泌乳期中,牛需要丰富高质量的营养来维持生长和产奶。

紫花苜蓿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能够提高牛的产奶量和质量,增强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 羊饲料:羊和牛相比,更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特别是在生长期和育肥期中。

通过添加紫花苜蓿作为饲料,可以提高羊肉的品质,增加肉质的营养价值。

综上所述,紫花苜蓿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的牧草,在养殖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保证牧草的生长和发育,以获得更好的收成和饲料品质。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如下: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为6.0-7.5。

清除杂草和石头,并耕翻土壤。

2. 播种时间:春季或秋季是最佳的播种时间。

在春季播种,当土壤温度达到10时开始;在秋季播种,选择比首次冻土的时间早2-3个月。

3. 播种方式:苜蓿种子可以直接播种或稀疏播种。

直接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散布在土壤表面,稍微覆盖一些土壤即可。

稀疏播种时,将种子与沙子混合,然后在土壤表面均匀撒播。

4. 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避免苜蓿种子发霉。

开始发芽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 施肥:紫花苜蓿生长迅速,对养分需求较高。

在播种前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也可在生长期间进行补充施肥。

6. 浇水与修剪: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当苜蓿茎长到15-20厘米时,可以进行修剪,保持苜蓿的生长均匀。

7.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并处理植物病虫害。

可以采用有机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8. 收获与储存:当紫花苜蓿开始开花时,可以收获。

将收获的苜蓿晾干,然后储存。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性的种植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可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紫花苜蓿草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草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草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草是一种多肉植物,通常生长在荒芜的土壤中。

它们有许多丰富的营养价值,包括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它们可以清洁水质,阻止种植物的腐烂,并增加土地的有机质。

紫花苜蓿草种植要点如下:
1.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紫花苜蓿草需要排水良好的地方,以便其有足够的水分和肥料。

2. 在地上播种:可以在容易蓄水的地方播种,这样可以减少种植时的浇水工作量。

3. 定期浇灌:紫花苜蓿草需要定期浇灌,以保持其生长发达。

每周浇水至少2次即可。

4. 修剪:紫花苜蓿草的修剪可以促进其茂盛的生长。

修剪时要小心,以免切断太多叶子。

5. 除草:除草可以减少对其他植物的竞争,使紫花苜蓿草有足够的营养。

通过上述步骤,紫花苜蓿草种植既安全又有效。

- 1 -。

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一、紫花苜蓿草的简介紫花苜蓿草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被广泛用于畜牧业。

下面将介绍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二、种植时间1.春季播种:适合南方地区,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播种。

2.秋季播种:适合北方地区,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初进行播种。

三、准备工作1.选好土地:紫花苜蓿喜欢生长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2.施肥: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施肥,以增加营养成分。

3.犁地:将土地犁深20厘米左右,并平整表面。

四、播种方法1.直接撒播法:将紫花苜蓿草籽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地上,并轻轻压实。

2.行距撒播法:按照规定行距(一般为40-50厘米)在土地上挖小坑,将苜蓿草籽均匀撒入坑中,再轻轻盖上土壤。

五、管理方法1.保持湿润:在苜蓿草发芽前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2.除草:在苜蓿草生长期间需要定期除草,以保持地面的整洁。

3.施肥:在苜蓿草生长期间需要适时进行追肥,以增加营养成分。

4.割草:一般在紫花苜蓿生长到20-3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割草,并保留5-8厘米的高度。

之后每次割草间隔时间为30-40天。

六、收割方法1.干燥收割法:当紫花苜蓿草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进行干燥收割。

将紫花苜蓿晾晒至水分含量低于15%后即可收割。

2.青贮法:当紫花苜蓿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进行青贮。

将其切碎并压实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储存即可。

七、总结以上是关于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除草、施肥等管理方法,并根据需求选择干燥收割法或青贮法进行收割。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也可用作绿肥、缓释肥料等。

苜蓿
的种植技术十分重要,以下是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一、选址
紫花苜蓿比较适合在阳光充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平地或丘
陵地带种植。

避免在潮湿、易涝、土质重、酸性土壤中种植。

二、改良土壤
在播种前,应进行基础施肥,使土壤养分足够,pH值在6.0-8.0
之间。

如土壤酸性则要进行石灰化处理,通常用石灰粉每亩100公斤。

进口氮、磷、钾肥60公斤、30公斤、15公斤配合有机肥并进行充分
混合。

三、播种
在适当的时间,选择正午时分,天气转晴,湿度适中。

种子数量
一般在10-15公斤/亩。

播种后,需要用土壤覆盖种子,覆盖厚度应约
为种子的2倍左右。

四、管理
播种后,要对苜蓿进行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若土壤较干燥,可能会影响苜蓿的生长,同时也会导致未种子萌发。

苜蓿萌发后,应及时进行追肥施肥,以保证其生长快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
苜蓿成熟期前,要经常割草,割草后的草可以用作饲料或是垫料。

以上是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只要认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就可
以保证苜蓿生长的茁壮健康。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分施肥,给苜蓿生
长带来负面影响。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生长适应性。

下面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种植技巧。

一、土壤准备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耕翻和杂草清除,以保证紫花苜蓿的生长环境。

二、播种时间紫花苜蓿的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

春季播种可在3月至4月进行,秋季播种则在9月至10月进行。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三、播种方法1. 播种量:紫花苜蓿的播种量一般为每亩8-10公斤。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播种量。

2. 播种深度:播种时,将紫花苜蓿种子均匀撒播在耕好的土壤表面,然后用耙子轻轻覆土,播种深度一般为1-2厘米。

3. 行距和株距:行距一般为30-40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以保证紫花苜蓿的生长和通风。

四、水肥管理1. 浇水:紫花苜蓿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也要避免过度浇水。

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

2. 施肥:紫花苜蓿对氮肥的需求较低,但对磷、钾肥的需求较高。

在播种前,可适量施入磷、钾肥,以提高紫花苜蓿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紫花苜蓿斑点病、紫花苜蓿蚜虫等。

在种植过程中,应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紫花苜蓿的健康生长。

六、收割和利用紫花苜蓿一般在生长期达到开花期时进行收割。

收割后,可将紫花苜蓿晾晒至水分适宜后,进行打捆或压块,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紫花苜蓿可用作饲料、绿肥或草坪覆盖等多种用途。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和利用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紫花苜蓿的种植,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为农民朋友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方法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方法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方法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植物,其种植技术和方法对于牧草生产的成功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1.地块选择紫花苜蓿生长喜欢温暖而湿润的环境,对土壤有一定的选择性。

最适合紫花苜蓿生长的土壤为砂质土壤或砂质壤土,排水性好,保水能力强。

避免选择重土壤或酸性土壤地块。

同时,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块也是很重要的。

2.土壤准备在种植紫花苜蓿之前,应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和准备。

首先,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pH调节,保持在6.0-7.0之间。

其次,进行土壤深翻,松土,以提供充足的通风和排水性。

3.种子选择和播种紫花苜蓿的种子选择非常重要。

应选择高品质、高存活率和耐逆性强的种子。

选购时可以查看种子的生产日期和主要指标,选择符合要求的种子。

紫花苜蓿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或秋季。

播种量一般为每亩4-5公斤,播种方法可以采用撒播或穴播。

4.施肥和保湿种植紫花苜蓿需要适当的施肥和保湿工作。

在播种后的7-10天内进行一次基础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给苜蓿幼苗生长。

同时,保持土壤湿润,提供充足的水源供苜蓿生长。

5.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的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工作。

对于过于密集的苜蓿,需要适时修剪,保持植株之间的距离。

苜蓿还需要定期除草和除虫,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常见的苜蓿病虫害包括虫害、霜霉病、根瘤病等。

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6.收割和利用紫花苜蓿的一般收割期为开花期。

当苜蓿75%-80%的植株开花时,适时进行收割。

收割后的苜蓿可以作为饲料供牲畜食用,也可以进行干燥和加工,制作成紫花苜蓿干草。

总结起来,种植紫花苜蓿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土壤准备、选择好的种子、适时施肥和保湿、管理和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收割和利用。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对于牧草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广泛用于草地的种植和饲养。

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适合于不同地区的种植。

下面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种植地点。

紫花苜蓿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选择平坦、开阔、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

避免选择盐碱地或者积水严重的地方进行种植。

其次,进行土壤改良。

在确定了种植地点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首先进行深翻,将土壤中的杂草、根系等杂物清除干净,然后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紫花苜蓿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接着,进行播种。

在土壤改良完成后,可以进行紫花苜蓿的播种工作。

一般来说,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时间是在春季或者秋季。

播种前需要将种子进行处理,可以进行浸种或者接种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

播种时,可以选择直播或者育苗后移栽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再者,进行田间管理。

紫花苜蓿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田间管理,包括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等工作。

特别是在幼苗期,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或者积水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在苜蓿成活后,要适时进行追肥,保证苜蓿的生长和发育。

最后,进行收割和贮藏。

在紫花苜蓿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进行收割工作。

一般来说,紫花苜蓿的最佳收割时间是在苜蓿初花期,此时牧草的品质最佳。

收割后的牧草需要进行晾晒和贮藏,可以制成干草或者青贮料,以备日后的饲养使用。

总之,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紫花苜蓿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种植顺利,收获丰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花苜蓿播种栽植方法及标准一.品种概况: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数米,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长圆形或卵圆形,总状花簇生,种子每千克约30-50万粒,紫花苜蓿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度15-20度最宜生长,抗旱性强,连续积水两天即大面积死亡。

二.整地: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

其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系充分发育,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普通磷肥50公斤。

三.播种:1、播种时间:春播一般在5月中下旬以后,地温稳定在5度以上即可播种,北方地区播种一般选择雨季;秋播一般在8月份进行,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越冬率。

2、播种方法:常见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条播行距一般为15-30厘米,中高肥力土壤可控制在30厘米以上,撒播时加细土进行人工撒播(种子与细土比例1:6-8)。

3、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1、2公斤,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加大到2公斤/亩,确保每平方米至少425株幼苗(条播播种用量1-1、5公斤/亩,人工播种2公斤/亩)。

四、田间管理:1、中耕苜蓿播种当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主,应做到二铲二趟或二铲一趟。

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割后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

中耕一般与追肥作业结合进行。

2、施肥是提高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

苜蓿施肥方法包括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公斤左右,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公斤过磷酸钙做种肥。

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分枝期、现蕾期或是每次割后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的方式有行间条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等。

3、灌溉及排水:苜蓿是深根植物,根系很发达,能吸收深层水分,所以苜蓿比较抗旱,苜蓿不耐水淹,不适合低洼地和底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因此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注意抗涝排水。

五、夏季管理:1、加强管理,保证苜蓿生长需求。

5-6月份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各地要根据土壤含水量情况适当补水,如果0-20厘米土壤层内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十,要适当浇灌,但水量不宜过大,喷灌4-6小时即可。

返青时没有进行追肥的地块,要结合浇水及时进行追肥。

一般每亩追施苜蓿专用肥20-30千克。

2、关注病虫草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紫花苜蓿第2茬生长正值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发生病虫害有菌核病和炭疰病,虫害主要有蓟马和蚜虫等,杂草的生长及危害程度较轻,但要密切注意病害及虫害的发生。

防治病虫害可选择以下方法:菌核病可选用百分之五十的速可灵可湿性粉剂60g/亩防治。

炭疰病可用百分之十的世高可湿性粉剂。

蓟马、蚜虫可选用百分之五的高效氯氰菊酯。

适合北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紫花苜蓿产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适应性强,是畜禽喜食的上等饲料,有“牧草之王”的美称。

但全世界紫花苜蓿有600多个品种,不少种植者对紫花苜蓿品种缺乏了解,以至引种了不适合当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导致大幅度减产。

现主要介绍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

1. 皇冠是同休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中适应性最广泛的优秀品种。

抗寒越冬能力很强,休眠晚,刈割后再生恢复性和持久性也较好,同时保持了极高产草特性,在良好的管理水平下,鲜草产量可达9000公斤/亩以上,干草产量最高可达2200公斤/亩。

粗蛋白质含量达23.8%,适口性好,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必备氨基酸。

抗旱性强,是连年持续高产的保证。

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中原和苏北等地区大范围种植。

2. CW300是从美国引进的高产优质品种。

叶量丰富,茎干细软,品质优良,初期粗蛋白含量高达21.3%~25.7%,消化率达72%以上。

分蘖能力强,再生性好。

持久性强。

能持续生产3至5年,全年可刈割3~4茬,干草产量1500~2000公斤/亩。

具极强的抗寒性和越冬能力,若有积雪覆盖,在-40℃低温下可安全越冬。

抗病虫能力强,尤其高抗苜蓿根腐病和疫霉病。

抗旱性突出,在年平均降水量为350mm地区,无灌溉的条件下仍能生长。

3. 亮苜五号是产于加拿大的一个对苜蓿主要病害具有高抗性的品种。

茎干很细,叶深绿,,根冠广深,花紫色,种子肾形,千粒重1.4克。

抗寒能力优异,在积雪覆盖的条件下,能耐受-50℃低温。

抗旱能力优异,能在降水量200mm左右的地区良好生长。

再生性能好,刈割后生长快。

每年可刈割2~5次。

产草量高,全年可产鲜草6000~8000公斤/亩。

营养价值高,草质柔嫩,叶量丰富,叶茎超过50%,粗蛋白质含量达到24%以上。

4. VL323是美国引进的优良紫花苜蓿品种,集抗寒性强、秋季休眠晚、刈割后再生速度快和增产潜力大等优点于一身。

茎干纤细柔软,牧草色泽深绿,感官效果好,坚韧而富有弹性,抗倒伏能力强,能够放牧利用。

增产潜力大,每年可刈割4~5次,年鲜草产量可达5000~6000公斤/亩,干草产量1000~1500公斤/亩。

高抗多种病虫害。

营养价值非常高,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0%。

能够适应最恶劣的土壤环境条件,非常适应在干旱、半干旱内陆灌溉区地理生态条件下生长。

5. 牧歌401Z是美国的一个优秀品种,有极高的产草量和出色地耐牧性,全年鲜草产量6000~8000公斤/亩。

耐践踏能力是常规品种的151%。

品质好,叶量大,粗蛋白质含量28.8%,可消化养分70.98%。

抗病性极强。

耐频繁刈割,再生性能好,是该等级紫花苜蓿中唯一可以21天刈割一次的品种,全年可刈割3~8次,粗大的根茎和大量的分枝保证了播种当年的产量以及长期的高产、稳产,干草产量1300~1800公斤/亩。

适宜在降水量充足的地区种植。

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有极好地持久性。

6. 敖汉苜蓿,抗逆性强,蛋白质含量高,产草量高。

主根粗而明显,侧根发达,生长第二年主根入土深达3~3.5米,根茎直径1.6~3.7厘米。

株型直立,后期稍斜生,茎绿色,疏生白色柔毛。

小叶狭倒卯形,花淡紫色。

种子肾形,黄色或绿色。

抗寒、抗旱、抗风沙、耐贫瘠、适应性广,适于旱作栽培。

鲜草产量1350~1750公斤/亩,干草产量700~1000公斤/亩。

适宜在年降水量260~460mm的地区种植。

7. 费奈尔是从加拿大引进的苜蓿品种。

该品种花的颜色繁多,从黄色、黄绿色、紫色到蓝色都有,但蓝色和紫色的花占优势。

苗期生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刈割后恢复快,再生速度快,每年可刈割3~4次。

抗病虫能力强,对细菌性萎蔫病、根腐病具有高抗特性。

直立改良型,产量较高,适应范围广,抗旱能力强。

旱作条件下干草产量700公斤/亩,灌溉条件下干草产量可达1000公斤/亩以上。

最适合在辽宁省西部降水量少的地区栽培。

8. 金皇后是紫花苜蓿的一个比较新的品种,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是抗寒性强、非常耐旱的品种之一。

根系发达,根瘤多,能够更有效的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分枝多,覆盖能力强,能有效防止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适应性强,能在降水量250mm、无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区生长。

能耐冬季低于-30℃的严寒,有雪覆盖时在-48℃的低温下安全越冬。

再生快、产量高,在良好的生产管理条件下,鲜草产量为5000~8800公斤/亩。

抗病虫性能强,对多种常见病虫害高抗。

适合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尤其能在较寒冷或者轻度盐碱的土壤上种植。

北方寒地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苜蓿的优点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苜蓿是一种固氮作物,种植苜蓿可在土壤中积累氮素每公顷60公斤~105公斤。

种过3年~4年苜蓿后,土壤中可留下大量根茬,每公顷的根茬鲜重约在20吨~40吨。

如此大量的根茬,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

后茬产量高苜蓿翻耕后的后茬作物不但增产显著,而且作物的品质也显著提高。

如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加4%左右。

一次播种,多种收益苜蓿管理比较省工,除用作饲草外,苜蓿的花还是蜜蜂的蜜源,大面积种植,可以促进养蜂业的发展。

适口性好苜蓿是各种家畜喜食的饲草,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

鲜草、青贮或干草饲喂奶牛,可增加产奶量50%以上。

土壤的选择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除太黏重或过酸、过碱的土壤外都能生长,最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且含钙较高的黑钙土上生长。

紫花苜蓿不耐强酸、强碱,喜中性或微碱土壤,pH值6~9的土壤都能生长,以pH值7~8为宜。

紫花苜蓿耐盐性较强,可在可溶性盐含量0.3%的土壤中生长。

种植紫花苜蓿地块最忌积水,连续淹水3天~5天将引起根部缺氧腐烂而死。

因此,种植紫花蓿地块必须排水通畅。

精细整地紫花苜蓿种子小,拱土能力弱,苗期生长慢、根系浅,成株后直根系入土深阔,可达2米~3米。

因此,种植紫花苜蓿地块要求土层深厚,有深翻深松基础;要求整地质量高,整平耙细,土壤细碎,无土块和暗坷垃。

科学施肥紫花苜蓿属豆科植物,根部着生根瘤可以固氮,但苗期到根瘤形成前的氮素营养主要靠施肥补充。

除氮素外的其他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必须依靠施肥补充。

播种时一定要做到科学施肥,一般每亩施大豆专用肥7公斤~10公斤为宜。

施肥方法可采取侧深施肥,使肥料分布于种子侧下方5厘米左右,并且要注意在第一次割草后进行追肥,采取沟施的方法,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

精细播种紫花苜蓿野生性强,耐低温、耐瘠薄、抗旱能力较强,当10厘米土壤耕层稳定通过5℃时就可发芽生长。

品种可选用新疆大叶苜蓿、肇东苜蓿等高产、优质抗寒牧草,一般4月中下旬即可播种。

春播一般适于砂壤地块种植,而黑钙土较适于夏播。

播种方法应提倡垄上条播,不提倡平播。

主要是便于中耕管理,提高抗旱抗涝能力。

采草地块亩播磨后草籽1公斤;采籽地块亩播磨后种子0.4公斤。

砂壤土地块播深3厘米~4厘米,黑钙土地块播深2厘米~3厘米,播后及时镇压,以利于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吸水萌动。

田间管理杂草防除紫花苜蓿幼苗期长达20多天,此期极易遭受速生杂草的危害,特别是春播苜蓿杂草危害更重,因而防除杂草是成功种植紫花苜蓿的关键。

除草的方法主要有中耕、人工和化学除草三种。

垄沟和苗侧的杂草可采取中耕的方法,对于苗间的杂草要视数量及种类而定。

当杂草数量少,种类较多时可采取中耕及人工相结合的办法;当田间杂草较多且种类较单一时可采取化学除草。

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时可选用以下药剂:每亩用15%精稳杀得50毫升,或每亩用5%精禾草克50毫升~60毫升,或每亩用10.8%高效盖草能30毫升兑水30升于禾本科杂草3叶~5叶期喷雾;黎、苍耳、苋、蓼等阔叶杂草为主时选用48%苯达松,每亩用量150毫升~200毫升,兑水30升喷雾。

当田间杂草以稗草、灰菜、苍耳、苋、蓼为多种杂草混生时,可选用5%咪草烟(普施特)水剂,每亩用量100毫升,兑水30升喷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