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0届高考知识梳理大全:自然带15解读
详析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详析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一、主干知识解析:1.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然带的形成,如下思维简图: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如下图:①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气候内部是温带荒漠带;②热带草原带带又叫萨瓦纳带;③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④同一气候类型对两种自然带,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⑤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这两种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同一自然带指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⑥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⑦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一个是常绿阔叶林、一个是常绿硬叶林;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如下结构图:5.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方向沿伸;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在中纬度表现明显,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方向沿伸;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中低纬的高山表现明显。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坡向等因素有关。
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相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该地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6.地理环境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①某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例如:南半球大陆上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是因为,南半球同一纬度(56°S~65°S)的地方是海洋(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②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处,成为温带荒漠带(影响因素是地形起伏)。
③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例如:南北美洲西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地理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地理自然带知识点总结地理自然带是指地球表面自然条件因素整体的分布和组合所形成的大地理自然单位。
它是以气候、植被和土壤为主要特征的地理单位。
地理自然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和公转、太阳照射、地形地势和大气循环等因素有关。
地理自然带是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基本单位,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解释了地球表面不同地域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一、地理自然带的划分地理自然带的划分,按照其主要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气候自然带、植被自然带和土壤自然带。
气候自然带是指同纬度范围内具有相同气候特征的地区形成的带状区域。
植被自然带是指地球表面呈纬向分布的植被类型带。
土壤自然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植被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一定类型的土壤。
1. 气候自然带:气候是地理自然带划分的最主要因素。
地球表面纬向的气候变化规律,使得不同纬度范围内的地区气候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形成了气候自然带。
市面上普遍采用的气候自然带划分是按照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来进行的。
一般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四个带状气候区。
2. 植被自然带:植被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自然带划分的重要依据。
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植被,出现了呈纬向分布的植被类型带,这就是植被自然带。
主要包括北极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中海型植被带、热带雨林带等。
3. 土壤自然带:土壤是自然带划分的另一重要因素。
由于气候、植被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
这些土壤被纬向分布,形成了土壤自然带。
一般分为淋溶土壤带、森林土壤带、草原土壤带、农耕土壤带和荒漠土壤带。
二、地理自然带的特征1. 气候自然带的特征寒带气候自然带:温度低,降水少,气候干冷,气温还会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冰川和冻土具有发育的特点。
温带气候自然带: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降水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也是人类聚居和生产的主要区域。
亚热带气候自然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适合农作物种植和热带作物的生长,热带性植被发育。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气候与自然带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气候与自然带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缘故: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宽敞。
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缘故:受安第斯山阻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缘故: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缘故: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⑸同在北回来线邻近,却显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缘故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阻碍,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阻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阻碍。
归纳:北回来线邻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⑹我国旱涝灾难要紧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缘故:副高强弱不稳固,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要紧缘故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刻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样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⑼什么缘故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差不多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庞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⑽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缘故有: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阻碍大。
⑾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缘故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刻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缘故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阻碍(或受冬季风的阻碍)。
⒀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缘故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
⒁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缘故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
高中地理自然带

植被
高山草甸带的主要植被是草本植物,包括各种蒿草、苔 草、野花等。在某些地区,还可能有一些低矮的灌木和 垫状植物。
动物和生态系统
动物
高山草甸带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高原兔、 鼠兔、雪豹、岩羊等。这些动物适应了高山地区的寒 冷气候和艰苦环境。
生态系统
高山草甸带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容易受到气候变 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了保护这个生态系统,需要 采取措施来减少人类活动对它的干扰和破坏。
动物和生态系统
动物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许多动物的家园 ,如鹿、兔、松鼠等。这些动物依赖 森林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地。
生态系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一个复杂的生态 系统,它支持着许多生物的生存和发 展。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维护地 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04
寒带苔原带
分布和特点
分布
寒带苔原带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包括北极圈内的地区。
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的地区,如亚马逊盆地、东南亚 、澳大利亚北部等。
特点
热带雨林带气候湿热,全年降水 量高,气温高且变化小,生物多 样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生 态系统之一。
气候和植被
气候
热带雨林带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 ,干季较短。
植被
热带雨林带植被茂密,树木高大,层 次结构复杂,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等。
分布和特点
分布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温 带地区。
特点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差较大。树木在春季发芽,夏季生 长,秋季落叶,冬季休眠。
气候和植被
气候
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自然带知识点总结自然带是地球上自然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区域,也可以理解为生物地理学上的生态区域。
这些自然带根据其地理位置、气候和植被类型的不同,被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寒带、温带、热带等。
在地球上,自然带的分布受到气候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自然带有着不同的气候和植被特点。
通过了解自然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总结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带,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通过对这些自然带的特点和分布进行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一、寒带寒带是位于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气候寒冷,气温较低,因此这些地区常年积雪覆盖。
寒带植被生长缓慢,一般以苔藓、地衣和低矮的灌木为主,树木较少。
动物方面,极地熊、北极狐等动物适应了寒带的恶劣环境,生活在这里。
寒带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附近,包括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由于极地的气温极低,冰雪覆盖,植被稀少,所以寒带地区对人类来说适应性较差。
然而,寒带地区的气候和生物资源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保护寒带的生态环境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带温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温带地区的植被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树木种类丰富,动物种类也较多。
温带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所以温带地区是人类聚居和生产的重要区域。
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
由于温带地区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所以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地球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
三、热带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降雨充沛。
热带地区的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种类繁多,高大的树木密布,动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
热带地区适宜农作物种植,也是许多热带水果的原产地。
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包括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非洲的刚果雨林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等地。
热带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保护热带雨林对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高中地理-自然带

0°
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
3、自然带D的名称是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自然带G的气候 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4、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有两个在南半球是缺失的,这两
个自然带的字母是 A、B ,缺失的原因是 南半球相应纬度绝 。
大部分是海洋(非地带 性)
三、本章知识梳理
大气
整 相互联系、 体 相互影响、 性 相互制约
水文 生物 土壤
岩石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陆
要素 地 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环
(经度地带性)
境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分异
附: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 导致自然带的分布无地带性规律。(反思)
反思1:在自然带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要素是什么?
▲ 水平自然带规律记忆(2)——表格对比记忆法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更 自然带的延 形成因素
替方向
伸方向
从赤道到两极 南北更替
水
东西延伸
平 (纬度地带性)(纬度方向)
分 异
从沿海到内陆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经度地带性)(经度更替)
热量 水分
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 从山麓到山顶 垂直更替
分异(垂直地带性)
环状
水热
(热为主) 直
高中地理-自然带
一、上节课核心内容复习(掌握记忆方法,触类旁通)
▲ 自然带定义的记忆 ——线索记忆法
纬度 太阳 位置 辐射 海陆 影 响 位置
热量 水分
植被
决 定
气候
影 响
土壤
自 然 带
自然带知识点

•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 因素: •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则自然 带分布的海拔高;纬度高,则自然 带分布的海拔低。 •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 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 4、影响雪线的因素: •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 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高 • ②坡向:阳坡雪线分布海拔高,阴 坡分布海拔低。 • 迎风坡雪线分布海拔低,背风坡 雪线分布海拔高。
垂直地域性分异规律要点: . 1、山地垂直地带的分异规律 ①热量差异很大:0.6℃/100m,从山麓到 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 异,(从赤道到两极)。 ②水分差异明显: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 呈“少—多---少”变化。
•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 的因素 •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 纬度越高越简单。 • 一般情况,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山麓 带就是当地水平自然带。 • ②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 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陆地自然带、植被、世界气候)

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是指地球表面呈带状分布,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带性自然区划单位。
每一个陆地自然带,都有一种典型植被类型。
世界主要划分为11个自然带:①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例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②热带草原带: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在非洲和南美洲的面积较广。
③荒漠带:其中热带荒漠带主要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例如撒哈拉、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温带荒漠带主要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和北美大陆的山间高原;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美国的东南部;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⑥温带草原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温带地区的东部、亚欧大陆的西部;⑧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⑨苔原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最北端;⑩冰原带: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格陵兰岛;⑪高山植物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北美洲西北部的高山地区。
图1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例题图2 例题答案:B、C精讲精析:(1)分析不同曲线的含义。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间为热带,向两侧依次为亚热带、温带,因此由中间向两侧,气温应该逐渐降低,因此曲线Ⅱ不符合条件,曲线Ⅱ不是气温,因此排除选项C;②曲线Ⅰ中,热带草原带范围内(丙地),如果曲线Ⅰ为气温,则丙地地处热带,但气温却降至了3℃左右,自相矛盾,因此曲线Ⅰ不是气温,因此排除选项A、C。
因此综合来看,选项B正确。
(2)分析风化壳的厚度。
①甲地为温带森林带,丁地为温带草原带,因此甲地的植被更加茂盛,生物风化作用较强,风化壳较厚;②乙地为热带雨林带,丙地为热带草原带,乙地的气温和降水更高,植被更加茂盛,因此风化作用更加强烈,风化壳较厚;③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格陵兰岛为苔原,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化壳厚度:热带雨林带>苔原带;④伊朗高原为草原/荒漠,恒河平原为热带雨林,因此恒河平原的风化壳厚度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自然带
1.自然环境五要素
五种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世界自然带的类型
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荒漠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
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苔原带苔原气候(极地气候)苔原冰沼土
冰原带冰原气候(极地气候)冰雪裸地未发育3.世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
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低、高纬度
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位置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
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
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