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时政热点】正能量抗战“史上最长工作日”
八路军抗日战争辉煌战绩

八路军抗日战争辉煌战绩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哪些抗战故事时刻警醒着我们。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路军抗日战争辉煌战绩,供大家分享。
八路军抗日战争辉煌战绩:茅山星火燎原新四军进入苏南时部队不足4000人,在极其艰难复杂的斗争环境,迅速发展壮大。
创建的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以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辉煌的斗争业绩,在抗战中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1.发挥了战略上支持、配合华中和全国抗战的作用抗战时期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民党政府长期经营的“首善”地区,也是日伪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新四军在敌人心脏地区建立根据地,无疑如一把利剑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日伪的殖民统治,从而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华中和全国的抗战。
2.发挥了开辟和建设新根据地的前进阵地和后方基地的作用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后,继续向东作战,开辟东路;继而渡江北上,黄桥决战,一役定乾坤,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南渡支援浙东,创建浙东根据地;转战浙皖,开辟浙西新区。
作为江北新四军的战略后方,苏南根据地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不断地支援北上主力部队。
3.发挥了阻止江南日伪顽增援夹击苏北的屏障作用新四军主力北移后,留下的部队牢牢地守住苏南抗日根据地这块阵地,始终发挥其战略支点的作用,有效地阻止了日伪顽从江南抽兵夹击江北新四军的行动。
4.充分发挥了新四军东进、北上、南下战略通道和枢纽作用茅山抗日根据地是联系浙东、皖南、淮南诸根据地的纽带,在新四军主力转战进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仅反映在新四军历次向北发展的大动作上,而且也突出表现在皖南事变前夕三次圆满完成接应东南局和军部机关撤出人员,以及皖南事变发生后突围出来的新四军将士经由苏南转往苏北的任务上。
之后,根据地党政组织和广大军民为了确保红色交通走廊的安全、畅通,全力以赴,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5.发挥了团结教育人民、鼓舞抗战斗志的巨大作用,在江南大地树起了一面抗日救国大旗抗战初期,苏南大地遭到日本侵略军铁蹄的蹂躏,“国破”“家亡”“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弥漫在苏南上空。
“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

“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1944年,在中国的湖南省衡阳市发生过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这就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衡阳保卫战。
1944年,日军为了逆转它在太平洋战场上急遽失利的厄运,提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设想,后来日军大本营将此计划命名为“一号作战”,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主要内容是先攻占平汉铁路之南段,进而打通湘桂及粤汉铁路两线,摧毁中美空军基地,防止美国B29重型远程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空袭。
自发动“一号作战”短短数月,河南、湖北、湖南相继沦陷。
6月18日,长沙失守。
衡阳是连接东南和西南的战略要地,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公路,战略价值远重于长沙。
如果衡阳也很快失守,那么日军必然会速下桂林,桂林等西南重镇岌岌可危。
一旦这些重镇失守,那么美军在西南苦心经营的飞机场必然化为泡影。
1944年6月23日,日军向衡阳发起第一轮进攻。
驻守衡阳的国民党第十军奋勇激战,守城47昼夜,中国军队伤亡约15000人,直至阵地全毁,伤亡惨重。
8月7日夜,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派参谋长孙鸣全与日军谈判,停止抵抗。
衡阳于8月8日陷落。
衡阳失守后,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衡阳失守后国民党将如何》。
社论不仅阐述了衡阳失守在军事上、经济上对中国抗战即将带来的种种不利,同时分析了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利的原因:政府一手包办、过分依赖盟国、拒不动员群众——这就是国民党政府自抗战爆发以来一直采取的消极抗战、片面抗战的路线。
确实,回顾抗日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多次会战,虽军队浴血奋战,也不乏像张自忠那样的爱国将领,但屡屡失败,没有为积蓄抗日力量、等待战略反攻而作出积极铺垫。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民党在军事上历来采取单纯防御的消极战略,多采取正面战、阵地战,而不是采用运动战的方法,不是诱敌深入、分割包围、消耗敌人而后歼灭之;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政府和国军一手包办,而不像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那样,八路军、武工队走到哪里,哪里就有老百姓接应,抗日英雄神出鬼没,而日本鬼子却晕头转向,在不意中遭受重大损失。
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单选题库(二)

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单选题库(二)66. 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A、《开罗宣言》 B、《中美联合公报》 C、《联合国家宣言》 D、《波茨坦公告》答案:C 67. 1942年5月,在太行区反“扫荡”和保卫八路军总部的战斗中,八路军副参谋长()英勇牺牲。
A、左权 B、周子昆 C、袁国平 D、彭雪枫答案:A 68.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举行会议,商讨联合作战问题和日本战败后的处理问题,并发表()A、《中美苏联合声明》 B、《开罗宣言》 C、《关于中共代表报告的决议案》 D、《联合国家宣言》答案:B 69. 1944年日军为挽救太平洋战场的失利,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一号作战”,先后占领了郑州、许昌、长沙、衡阳、桂林、柳州、南宁等地。
这场被称为()的失利,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
A、河南战役 B、长沙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广西会战答案:C 70. 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10月10日,发表(),要求“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各党派之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
” A、《抗日宣言》 B、《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 C、《对时局的主张》 D、《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答案:B 71.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A、张闻天 B、刘少奇 C、王稼祥 D、周恩来答案:C 72.()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A、一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答案:C 73.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 A、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强团结C、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D、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答案:C 74. 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抗日战争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抗日战争知识竞赛题一、单项选择1.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上签字。
2014年2月27日,(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A.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B.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C.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 )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A.12月13日B.9月3日C.9月30日3.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
毛泽东在会上作( )的政治报告。
七大通过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论解放区战场》B.《论联合政府》C.《关于修改党的章程》4.党的七大总结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艰苦奋斗B.谦虚谨慎C.人民群众5.“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这首歌曲中的“他”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他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面。
他就是少年抗日英雄( )A.潘冬子B.王二小C.张嘎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以各种方式投入抗日斗争。
如马本斋领导的( )就进行大小战斗870多次,歼敌3.76万人。
A.冀中回民支队B.宁夏回民支队C.西北回民支队7.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华侨捐款捐物和回国,为抗战立下功勋的著名华侨( ),在抗战结束后,毛泽东亲自题写了“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横幅送给他。
抗日战争励志故事

抗日战争励志故事抗战八年期间发生过很多励志故事,都是值得我们收藏阅读的,那么抗日战争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抗日战争励志故事:用匕首全歼日军一个小队1942年,日军在大规模扫荡的配合下,派出两支挺进队企图破坏八路军总部刺杀八路军重要领导人。
八路军总部在成功组织突围的过程中,也蒙受了一些损失,其中包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就在此次突围中牺牲。
当年年底,八路军选派精兵强将组成暗杀队,如神兵天降,只用匕首便手刃了日军挺进队。
日军挺进队向八路军总部袭来5月1日,日军以5万余兵力对冀中区实行“铁壁合围”。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提出:破坏中共组织,中枢机关乃为至要,应尽量逮捕其主要人物。
他们将目光从冀中又转向了太行山。
这次袭击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被俘后在太原监狱牺牲,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总部通讯科科长海凤阁、新华社华北分社社长何云、北方局调研室主任张衡宇和全室十余名工作人员牺牲,朝鲜共产党的领导人金白渊亦在突围中不幸牺牲。
27日拂晓,延安接到一二九师发来的电报,得知左权阵亡。
毛泽东在极度悲哀中复电,提出为安全起见,考虑将八路军总部机关移到晋西北去的意见。
但是,彭德怀坚持要留在晋东南,中央综合考虑后予以同意。
暗杀队用匕首全歼日军挺进队一个小队当年的腊月,我军情报系统得知:春节时益子挺进队有一个小队要在祁县参加庆功会。
在这里笔者多说一句,由于日伪频繁的“扫荡”,祁县的环境非常恶劣,我们的县长、独立营营长、公安局局长等先后叛变投敌,而这些叛徒就在县城公开替日伪做事,祁县的党政机关不得不移到榆社办公。
留在县里的情报人员都是林一派遣进去的,分别与林一保持单线联系。
林一马不停蹄赶到祁县,把掌握的情报向时任祁县抗日政府县长29岁的共产党员刘秀峰交底,任务是摸清宴会时间与地点;设法将我军暗杀队人员带进城;为暗杀队提供匕首,不响枪完成任务。
彭总亲自指定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精心挑选31名指战员,由参谋处参谋刘满河负责,经过严格训练后,伺机行动。
选择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库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B)A、魏源B、林则徐C、龚自珍D、姚莹2、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3、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文章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是。
(C)A、梁启超B、张东荪C、胡适D、黄凌霜4、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
(D)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D.卢沟桥事变后4、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起义D、反教会斗争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A、辛亥革命中B、新文化运动中C、五四运动中D、国民革命运动中6、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将“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的土地法是。
(B)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兴国土地法》C、《井冈山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7、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A)A、1964年10月16日B、1967年6月17日C、1969年9月23日D、1970年4月24日8、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
(B)A、国民党B、共产党C、中间势力D、东北军9、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C)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10、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是指 (C)A、部分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B、不要共产党军队参加抗战C、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参加抗战D、不要民主党派参加抗战1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1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B)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1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资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资料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一天,中国人民怀念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向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抗日战争英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反抗外侮的伟大战争,也是二战时期亚洲战场中最长时间、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
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止于1945年8月15日。
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经历了艰难的战争岁月。
日本侵略者实行了残暴的侵华政策,对中国人民进行了严重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文化摧残。
在这一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许多惨痛的历史事件,如南京大屠杀和其他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无数暴行。
中国人民迎来了国共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致抵抗外敌侵略。
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抗日战争中,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华北抗日联军、华东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力量。
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和顽强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经过长时间的浴血奋战和英勇献身,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不仅彻底推翻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同时,抗战胜利也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中国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并开始了艰苦的建设和改革过程。
现在,每逢9月3日,中国人民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悼念抗日英烈,缅怀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勇战士和无数无名英雄。
这一天,全国上下缅怀先烈,重温历史,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维护自由独立,并传承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资料,记录了那段久远而又触动人心的历史。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难以忘怀的烽火岁月,是激励未来的宝贵财富。
通过纪念、研究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段历史,铭记先烈的牺牲,也激励我们继续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抗战时期的抗日新闻事业

抗战时期的抗日新闻事业舆论宣传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无论是在旧时代还是在新时代都是这样,抗战时期的进步新闻事业不分左中右派,不分国、共两党的机关报亦或是私营公营,大体上都能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认为,当前紧急任务之一是:“集中一切力量,反对日本法西斯军阀侵略者,加紧对外宣传,力争国外援助,实现对日制裁。
”[1](p752)有利于国内外人民了解当时各地的战况,是抗战时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新闻事业(一)新华社抗战爆发后,无论是在抗日根据地、国统区还是在沦陷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创办了一批新闻刊物和其他新闻单位,为鼓舞中国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志和揭露日本侵华的阴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工作。
早在1931年11月7日,红色中华通讯社诞生于江西瑞金。
它既进行新闻电讯广播,也出版报纸《红色中华》。
红军长征时期暂时中止了发布新闻的工作。
1935年11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又恢复了收发新闻的业务。
1937年1月,鉴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形成,党中央决定将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
名称改变以后,报纸与通讯社仍然是一个机构,一班人马。
新华社设在延安,沿袭了原来的工作制度、继承了原有的优良传统,成为党中央的耳目和喉舌。
七七事变后,新华社的地位也更加凸显出来。
中国共产党有关抗日救国的宣言、通电及评论文章都由新华社发出。
在收讯方面,范围也比以前更加广泛,不仅接受国内的电讯,还与国外的较大通讯社有来往。
消息也比以前更加灵通,充分。
新华社配合政治、军事斗争,在新闻战线上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播发了一系列具有战斗性的稿件,发挥了揭露敌人、孤立反动派、教育人民的积极作用。
它尽量收集,发表各种新闻,尽量揭露事实的真相,而且它的稿件均以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斗争的需要为基准,积极宣传中共的各种抗日主张,鼓舞人民积极进行抗日以争取民族解放,并取得了极大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转干考试【军转干时政热点】正能量抗战“史上最长工作日”
在历年的军转干考试中,时政热点也是公共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省份都会在军转干考试中考到公共基础知识,对此军转干考试专家,为您整理的军转干时政热点,希望对您的考试有所帮助,预祝您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安置到您理想的岗位。
【热点事件】
据新华网报道:元旦小长假转瞬即逝,即将迎来的是“史上最长工作日”。
“抓狂”“无力”“沮丧”……一系列充满“负能量”的字眼成了诸多白领目前的心情写照。
随着假期的结束,上海、广州等地迎来了冷空气的降临,不少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要迎战元旦后的8个工作日,小长假期间已“悠着过”,减少了购物、旅游等体力消耗较大的活动,增加睡眠以储备能量。
专家建议,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与其让负能量吞噬了正能量,不如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
一是休息的总天数并没有减少,已经“享福在先”“好东西先吃”了;
二是工作日期间,每一天用不同的积极想法鼓励自己,第四天时对自己说“已经过了一半了,真快”。
此外,建议在上班的前几天,保持充足的休息,不宜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否则在后半段,身体身体将出现明显的疲惫感,也容易引发沮丧、悲观的情绪。
【一句话点评】
小长假刚过,“连上8天班”成了网络上热议的字眼,长时间工作又恰逢年终考核,确实有可能让人“抑郁”,但是事实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了,为什么不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呢?
更多军转干时政热点请关注:军转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