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006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填涂和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擦干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6、答题完成后,请将试卷、答题卡放在桌上,由监考老师统一收回。
本试题卷共8页,有三道大题,共27道小题,满分120分,考题时间120介钟。
一、积累与应用(28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A.讪.笑(shàn)栖.息(xī)锲.而不舍(qiè)B.焦灼.(zhuó)狡黠.(xiá)深恶.痛绝(wù)C.寂寥.(liáo)虬.枝(qiú)戛.然而止(gā)D.歼.灭(qiān)狼藉.(jí)猝.不及防(cù)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2分)A.闲暇弥漫忍佼不禁受益匪浅B.亢奋感慨迫不急待眼花瞭乱C.狩猎籍贯根深蒂固蹑手蹑脚D.陨落伎俩无与伦比吹毛求疵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C.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D.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乌啾啾,没有树叶沙沙……4.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虽然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
C.沙丁鱼是一种十分受人欢迎的海产,但是经过长途运输,往往剩不下几条活鱼。
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4年郴州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一、积累与与运用(共7小题,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贮.蓄(zhù)黄晕.( yùn)阻遏.(è)绯.红(fēi)B.迸.溅(bèng)殷.红( yīn)恣睢(zì)蓬蒿.(hāo)C.潺.潺(chán)吞噬.( shì)阔绰.( chuò)苋.菜(xiàn)D.镂.空(lòu )胚.胎( pēi )乌黑..( yǒu )譬.喻( pì)1. B(B项“殷”读yā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诀别感概嶙峋锋芒毕露B. 琐屑妩媚取缔语无轮次C.亵渎商酌藉贯重峦叠嶂D.推崇禁锢恻隐唯唯连声2.D (A项“概”应为“慨”;B项“轮”应为“伦”;C项“藉”应为“籍”)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攻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分)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疆可燃冰试采胜利。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奢侈,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相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快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漫步的人比以前削减了一倍。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2分)①从而使“苦痛指数”下降,“华蜜指数”上升。
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意感的主要来源。
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名著阅读部分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名著阅读部分1.【2008安徽芜湖卷】(1)《水浒》中大名鼎鼎的青面兽杨志,你一定不陌生吧,请简要列举出书中关于他的三件事:、、。
(2)电视剧组正在筹拍新版《水浒》,请你帮.助杨志的扮演者把握好角色,演好杨志这个角色应该注意他性格上的两个特点:、。
2.《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3分)3.【2008福建福州卷】从下面文字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填对六处..即可。
水浒故事,脍炙人口;梁山好汉,形象鲜明。
鲁智深,绰号①“”(a.黑和尚b.花和尚c胖和尚),豪爽仗义,粗中有细,为救助落难女子,② (a.大闹野猪林 b.力伏众泼皮 c.怒打镇关西)。
林冲,绰号“豹子头”,③ (a.倒拔垂杨柳b.身陷高唐州c.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忍气吞声,怀怒未发;④ (a.血溅鸳鸯楼b.手刃陆虞候c.智取生展纲),雪夜上梁山,奋起反抗,英雄本色。
石秀,绰号⑤“”(a.拼命三郎b.神行太保c.托塔天王),艺高胆大,舍生赴义,⑥ (a.枷打白秀英b.孤身劫法场 c.醉打蒋门神),威震大名府。
李逵,绰号“黑旋风”,⑦ (a.斗浪里白条b.毁金刚塑像c.杀泼皮牛二,尽显粗野鲁莽;⑧ (a.大闹高唐州b怒杀问婆惜c.义夺快活林),只因疾恶如仇。
4.【2008福建宁德卷】下边是一份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三类书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图,从中你发现:。
名著, 12%52%36%【2008福建莆田卷】5.法国作家罗曼·曼兰的《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分别写了三个人物,一个是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雕塑兼画家。
三部传记中,《______________》最著名。
湖南郴州中考试卷真题语文

湖南郴州中考试卷真题语文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 请解释文中“政通人和”的意思。
2. “增其旧制”中的“旧制”指的是什么?3. 文中“迁客骚人”指的是哪一类人?4.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5-7题。
《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5. 作者为什么“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北平?6. 作者对北国秋天的感受是什么?7. 请分析文中“秋味”一词的内涵。
三、作文8. 请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四、语言知识运用9.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却非常______。
A. 深刻B. 深沉C. 深思D. 深思熟虑10.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修改病句。
原句:由于天气原因,明天的运动会可能要推迟。
修改后:______五、古诗词默写11. 默写《静夜思》的全文,并解释“床前明月光”中“床”字的含义。
六、名著阅读12. 阅读《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节,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七、综合题13.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解。
八、结束语同学们,通过本次考试,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的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复习 九上 文言文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括号前的词的意思。
⑴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⑵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B.度.已失期/ 宁信度.,无自信也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既克,公问其故.D.固以.怪之矣/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失期,法皆斩。
②天下苦秦久矣。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④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4.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5.对陈胜、吴广采用“鱼腹藏书”、“篝火狐呜”等办法的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卜封的人要他们“卜之鬼”,于是就照着做了。
B.这样做增加了神秘感,使大家认为鬼神都在帮助陈胜,增强了信心。
湖南郴州中考试题及答案

湖南郴州中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篇章一:《北国风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 请简述这首诗的主题。
主题:北国风光壮丽,表现了北国的美景和英雄豪情。
篇章二:《黄金时代》我们三个人住在地下室里。
地下室低矮而潮湿,灰尘满地,一股生锈的吃饭味,一股霉烂的破纸味,还有一股自来水味,还有一股成人影片的味道。
2. 描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和氛围。
环境:低矮、潮湿、灰尘满地。
氛围:吃饭味、霉烂味、自来水味和成人影片味。
篇章三:《荷塘月色》荷塘月色真的美极了,荷叶上玉兰叶,玉蝉声里听心悸,渔翁调弄管弦起。
3. 请简述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气氛。
场景:荷塘月色。
气氛:美丽、宁静。
二、数学1. 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27名喜欢数学,有32名喜欢英语,有5名同时喜欢数学和英语。
计算喜欢数学或喜欢英语的学生人数。
喜欢数学或喜欢英语的学生人数 = 喜欢数学的学生人数 + 喜欢英语的学生人数 - 同时喜欢数学和英语的学生人数= 27 + 32 - 5= 54答:喜欢数学或喜欢英语的学生人数为54人。
2. 若15个苹果的价格为30元,求5个苹果的价格。
设5个苹果的价格为x元,则得到等式:15/30 = 5/x解方程得:x = 10答:5个苹果的价格为10元。
三、英语阅读理解In recent years, smartphon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 While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using smartphones, it is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to understand how to use them responsibly.On one hand, smartphones offer great convenience and many useful functions. With a smartphone, a student can access the Internet at any time and search for information quickly. It also allows for instant communication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through calls, messages, or social media. Furthermore, smartphones can be used as learning tools, as there are many educational apps and resources available. These advantages greatly enhance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On the other hand, excessive smartphone use may lead to various problems.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smartphones can negatively affect on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t can lead to reduc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ocial isolation. Additionally, excessive use may result in addiction and poor concentration, affe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It is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to establish a balance between smartphone use and other activities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style.In conclusion, smartphones bring numerous benefits to young people, but they should be used responsibly. Proper management of smartphone use is crucial to ensure that it enhances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while not negatively impacting one's overall well-being.4.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smartphones for young people?Advantages:- Convenience and useful functions- Quick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Instant communication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Learning tools with educational apps and resources5. What are the potential problems of excessive smartphone use?Potential problems:- Negative impact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Reduc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ocial isolation- Addiction and poor concentration- Decline in academic performance答:The advantages of smartphones for young people include convenience, quick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stant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tools. The potential problems of excessive smartphone use include negative impact on health, reduc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ddiction, and decline in academic performance.四、物理1. 电流强度为4A,电阻为5Ω,求通过该电阻的电压。
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1分) (共2题;共11分)1. (8分) (2017八上·盐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朱自清《背影》)②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
(余秋雨《阳关雪》)③在湖中,昔日的liàn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
(季羡林《幽径悲剧》)④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据山间,无可匹敌,(吴功正《阿里山纪行》)(1)解释句①中“狼藉”的意思。
(2)给句②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关隘(3)在句③中,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liàn________滟(4)句④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2. (3分)下列各项对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B .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王伦让晁盖七人下梁山去“大山头”落脚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C . 宋江在梁山泊排九宫八卦阵,杀得枢密使童贯胆寒心碎,梦里也怕,大军三停折了二停。
D . 为救时迁一打祝家庄。
二打祝家庄出师不利,幸亏林冲捉了扈三娘,并以此为要挟,孤立了祝家庄。
二、古诗词赏析(3分) (共1题;共3分)3. (3分)秋夜山居分唐·施肩吾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
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三、古诗文填空(10分) (共1题;共10分)4. (10.0分) (2017七下·莒县月考) 按照提示默写《木兰诗》诗句。
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小题,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分).苗圃.(ǔ) 溃.退(ì) 迸.发(ì) 山崩.地裂(ē).簇.新(ù) 胆怯.(è) 惧惮.(à) 惴.惴不安(ì).炽.痛(ì) 干涸.(é) 胚.芽(ī) 鳞次栉.比(ì).哺.育(ǔ) 浣.妆(à) 溺.爱(ì) 重蹈覆辙.(é)解读:项“迸”读“è”;项“胚”读“ē”;“辙”读“é”。
答案:.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分).稀罕诘难与日俱增相形见绌.豁达祈祷举世闻名消声匿迹.训诫笼罩语无纶次骇人听闻.聒噪癖好老谋深算汗流夹背解读:项“消”应为“销”;项“纶”应为“伦”;项“夹”应为“浃”。
答案:.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顿时一片惊慌,胡乱窜跳。
.李辉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促使他不断超越自我,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在“手机该不该进校园”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解读:句中“自命不凡”是贬义词,只过高的看重自己,自以为了不起,不符合句子的语境。
答案:.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分).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适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
.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速度和规模。
.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切记不要打“疲劳战”。
解读:成分残缺,最后加“意识”。
搭配不当,把“和规模”去掉。
滥用否定词,把“不要”去掉。
答案:.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分)①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②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③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郴州市2006年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湖南省嘉禾县石桥中学雷飞平录入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考生做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
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卷共8页。
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5、“听力测试”第1、2、3题和“阅读与欣赏”中的第11、12、13、14、15题均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添涂。
一、听力测试(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寓言剧《老柏树与蔷薇花》片断中的矛盾冲突是A老柏树与蔷薇花两者的自我评价。
B老柏树对蔷薇花的评价。
C蔷薇花对老柏树的评价。
D主人对老柏树的评价。
2.想一想:主人所说的话赞扬了谁?A老柏树B蔷薇花C老柏树和蔷薇花D胭脂花、鸡冠花3.老柏树和蔷薇花自我评价的共同点是A谦虚,不自信。
B骄傲,不自信。
C骄傲,自卑。
D骄傲,自信。
二、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4.书法是一门艺术,写得一笔好字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将下面的句子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中。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5.按原文填空。
①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②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③,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6.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让我经受磨炼;给我一次失败,;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真振作。
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7.下面表格是今年“五·一”黄金周郴州各景点游客统计表(单位:万人)读了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将你的发现恰当地表达出来。
答:8.下面是物理学中磁场状态图,看了此图后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
并把自己觉得最理想的联想用一句话描述出来。
(可人选一图联想,也可以两图一起联想)答:9.口语交际一次辩论会上,两名同学就乞丐乞讨现象展开了辩论,一名学生说:“乞丐是弱势群体,值得同情。
”另一名学生说:“乞丐以乞讨为生,不劳而获,甚至出现了乞丐骗子、乞丐富翁,根本不值得我们同情。
”请简要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10.综合性学习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某校进行了一次学生对老师的不记名民意测验。
在“测验表”的附栏里,校长见到了以下一些留言:A老师,您上课很生动,我很爱听。
如果上课时您能关掉手机就更好了。
B你上课不要太严肃,严肃并不等于认真。
C老师,请你上课提问也要关照一下我们坐在墙角边的同学。
D王八蛋,总是跟我过不去,我希望你下岗!······①如果你是校长,你从这些留言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答:②请你在“测验表”的附栏中给你的语文老师留一言。
答:三、阅读与欣赏(本大题共10大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文段一】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C夏水襄陵.(河岸) D属.引凄异(连续)1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13.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文段二】自然灾害对人口的影响与人类社会有密切的关系,天灾与人祸往往交织在一起,天灾因人祸而加剧,战争、动乱、水旱灾害、瘟疫、饥荒同时爆发所造成的损失至为惨重。
如13世纪前期蒙古灭金期间曾使中国北方的人口减少了70%以上,太平天国战争造成的死亡和少生人口约占当时总人口的22%,高达1亿,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口的损失超过3000万。
本世纪60年代初的饥荒使中国至少损失了1800万人。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开发和对天然植被的大规模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加重,由此造成的人口损失难以估量。
在工业革命以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徘徊不前;自12世纪至15世纪,全世界的人口几乎没有什么增加,天灾人祸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选自语文读本《人口》)14.本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A自然灾害对人口的影响。
B天灾人祸使人口损失惨重。
C各种战争使中国人口损失惨重。
D人类不保护自然环境对人口造成的影响。
15.本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列数字B作比较列数字C打比方列数字D举例子下定义【文段三】节约是一种美德守成文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份的节约意识与行为。
这种内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节约意识与行为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它更普遍、更持久、更有效。
政府的政策与行为只能收一时之功,只有当节约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这个节约型社会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
温、良、恭、俭、让,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但在今天,实行市场经济在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财富的同时,“节约”这个民族的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美德与作风渐渐被淡薄了,甚至完全被遗弃了。
奢侈、攀比之风盛行,一些人甚至将消费与节约对立起来,以致将消费行为完全变成了浪费行为。
今天,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对政府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更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期待。
节约,作为一种美德,对于个人来说,有两种境界,两种层次:即对于私物的节约与对公物的节约。
对于私物的节约,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爱惜,是一种私德,这一层面的节约容易做到,但当一个人拥有私人物质财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素质的差异,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这个财富、自己的这个劳动成果,也未必容易做到节约和爱惜。
而且,无论是从道德约束还是法律约束,社会上也无法干涉个人的这种私德。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在极尽奢侈浪费之时都有“反正是我自己的钱,我怎么潇洒怎么花”的心理。
对于公物的节约,是对公共财产的、对集体共同劳动成果的爱惜,这是一种公德,这一层面的节约,相对前一层次来说,境界更高,但也更不容易做到。
这里,只能如此呼吁:浪费公物,其实质等于浪费私物。
因为,这公物正来源于你纳税人自己的血汗钱。
节约,更是一种民族素质。
当今发达国家,虽然拥有发展中国家无可比拟的财富,但在这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其实都很节约,节约到甚至让你产生这种印象:从无论是政府部门花财政(纳税人的)钱、还是企业及个人花自己钱的方式来看,富裕发达国家倒更象贫穷落后国家,而那些贫穷落后国家倒更发达国家的派头。
随便举个例子,日本丰田公司今天已产值达几千亿美元,一个公司就已超过我们几个广东省了,但你知道吗,那里的员工至今仍是用用过的复印纸作便条。
而且,这还不是个别现象,人家普遍如此,政府花钱就更不用讲了,因为他们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钱。
相比之下,我们的政府、企业、乃至个人还不汗颜吗?人家不仅自己的钱不轻易大手大脚,对于公家的钱更不敢大手大脚。
我们则是自己的钱大手大脚不在话下,公家的钱大手大脚就更不在话下。
什么时候,倒过来了,什么时候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统统都不在话下。
16.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答:17.作者举日本丰田公司的事例有什么作用?在举例前说“随便举个例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文段四】成全一棵树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
她要把它们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
她又瘦又小,一点也不强壮,甚至还有一些枯萎。
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
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
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
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
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
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
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
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
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
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
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它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
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
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了水桶浇树苗。
孩子是认真的。
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
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他自己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
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它的哥哥姐姐们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
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去学校读书。
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读书。
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了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
春去冬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
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
他们都叫他阳光。
○11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这一年,他回到了他的家乡,母亲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就在门口迎接儿子。
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12他是坐着一辆小轿车回来的。
但他没有让车子进村。
从村头他就下来自己走路,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13远远地他首先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那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
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
她依着树。
他的心里一热,急急忙忙冲了过去。
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他的母亲搂在怀里。
他发现母亲是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
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14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门外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