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鲜食玉米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我国玉米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玉米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我国玉米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作物之一。
但是,在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推动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需要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
一、玉米品种单一随着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变化,玉米的品种也需要不断更新。
但是,目前我国玉米品种相对单一,存在着玉米的品种不足,种质资源不丰富等问题。
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
解决途径:首先,应该加强对于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
同时,也需要加强玉米品种的研发,开发新的玉米品种,提高其适应性和产量,并且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二、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我国的玉米种植技术还比较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使用不当,导致了农药残留、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解决途径:应该加强对于玉米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种植者的种植技术水平。
同时,建立农药、化肥等供应体系,优化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和种植效益。
三、玉米市场流通不畅我国玉米市场流通不畅,价格波动较大,玉米产业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解决途径:应该加强玉米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玉米市场体系,加强市场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提高玉米市场的透明度。
四、玉米深加工程度低我国玉米深加工程度还比较低,仅仅占据了玉米加工产业的一小部分。
这对于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解决途径:应该加强对于玉米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在这一领域增加投资,提高深加工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使玉米加工产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作用。
总之,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加强玉米产业的管理和监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市场透明度,加强对于玉米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些都是推动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鲜食玉米可行性方案分析

07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种植风险与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
鲜食玉米的种植受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温度和湿度。应 对策略: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种植,同时考虑采用覆 膜栽培等技术手段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
病虫害
病虫害对鲜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应对策略:定期巡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如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
鲜食玉米可行性方案 分析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方案 •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社会效益评估 • 环境影响评估 •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 结论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
鲜食玉米市场现状
鲜食玉米是指以新鲜状态供食用 的玉米,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等
。
当前鲜食玉米市场呈现出消费需 求增长的趋势,尤其是高品质、
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质量
通过项目的实施,当地居民 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增
强就业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实施将增加农民的收入 来源,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项目对当地农业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促进科技创新
鲜食玉米种植项目需要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这将促进科技 创新和技术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由于加工工艺或者原料问题,可能会 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应对策略:严 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和新鲜度,定期检 查加工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 标准。
03
食品安全问题
鲜食玉米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食品 安全风险。应对策略:加强食品安全 的监管,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确保 产品的安全卫生。
销售风险与应对策略
2024年鲜食玉米市场需求分析

鲜食玉米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鲜食玉米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类食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分析鲜食玉米市场的需求情况,并探讨其潜在的市场增长空间。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可以为种植者和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参考,促进鲜食玉米市场的发展。
2. 市场规模和趋势鲜食玉米市场的规模庞大,不断呈现增长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年鲜食玉米产量接近1亿吨,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家,占据了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鲜食玉米消费量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稳定增长。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鲜食玉米市场需求更加旺盛。
3. 消费者需求分析3.1 饮食健康意识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鲜食玉米作为膳食的一部分。
鲜食玉米富含蛋白质、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鲜食玉米的低脂肪和低热量特点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2 独特口感的吸引力鲜食玉米具有独特的口感,其甜蜜的味道和爽脆的质地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尤其是在夏季,冷藏后食用的鲜食玉米更能为消费者带来解暑的感觉。
因此,许多消费者将鲜食玉米作为零食或下饭菜来食用。
3.3 方便快捷的食用方式鲜食玉米可以通过简单的烹饪方式进行食用,如水煮、蒸煮或烤煮。
这种便捷的烹饪方式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使得鲜食玉米成为快速健康饮食的选择之一。
4. 市场增长空间尽管鲜食玉米市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潜在的市场增长空间。
4.1 产品创新和多样化通过产品创新和多样化,可以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例如,推出不同口味的鲜食玉米制品,如辣味、奶油味等,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此外,开发出更为便捷的加工产品,如玉米粒罐头、玉米片等,也能拓宽市场需求。
4.2 市场拓展和出口鲜食玉米市场不仅在国内具有巨大潜力,还可以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进一步增长。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增加,因此加强出口业务可以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摘要】鲜食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育种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鲜食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育种方法和遗传改良技术的应用。
随后对鲜食玉米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探讨了新品种选育方法,特别是基因编辑技术在鲜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文章还对遗传改良与传统育种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势。
在展望了鲜食玉米育种的未来发展,并强调了新技术在其中的作用。
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鲜食玉米育种的发展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讨论,有望为鲜食玉米育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鲜食玉米育种, 发展历程, 现状分析, 新品种选育方法, 基因编辑技术, 遗传改良, 传统育种, 前景展望, 新技术, 国际合作1. 引言1.1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鲜食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作为人类主食的一部分,其育种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鲜食玉米育种的目的是通过选择、杂交、改良等方法,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对优质玉米的需求。
新品种选育方法是鲜食玉米育种的核心内容之一。
传统的育种方法包括自交系育种、杂交育种等,通过繁殖、选择、评价等环节,逐步选育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编辑技术等新技术被引入到鲜食玉米育种中,为育种工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探究合适的育种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育种效率和育出更优质的品种。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使得育种工作更加精准和高效,为鲜食玉米育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鲜食玉米育种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和国际合作的支持,只有不断创新,加强合作,才能推动鲜食玉米育种事业向前发展,为人类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鲜食玉米育种发展历程鲜食玉米育种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人类开始种植玉米的早期历史。
最初,玉米是一种粗糙的谷物,颗粒较小,产量有限,食用价值也不高。
浅析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摘要: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玉米产业在新疆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
玉米的有效能值高,是最常用而且用量最多的一种能量饲料,故有“饲料之王”之称。
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种植户的青睐。
随着玉米生产模式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种先进的技术提升了玉米品质与产量,为种植玉米的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激发了他们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因此,如何提高玉米单产,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对我县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种植;产量;问题;解决途径1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1玉米种植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虽然不断在扩大,但各乡镇自都是独立生产,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对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有一定难度,导致整地质量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加之一味依赖于化肥,不科学合理用地,耕层浅,生产手段落后,深播不到位,劳动力成本高,形不成高产的有利土壤环境。
1.2施肥方法不当,土壤养分失衡近年来,有机肥的施肥量下降,秸秆还田较少,施肥不合理,不能因土壤、因作物平衡施肥,重用轻养,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入不敷出。
同时也普遍存在轻施磷肥,偏施氮肥,忽视钾肥和微肥的现象,部分农户习惯于前期“一炮轰”施肥,容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中后期脱肥(缺素症),从而不能满足灌浆期和穗分化对养分的需求,导致抗逆性差、穗小、产量低而不稳定。
这些问题不仅造成土壤板结,而且有些肥料也难以被玉米所吸收,既浪费了肥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1.3玉米品种杂乱,加大选择难度目前,玉米品种繁多,市场上经营的品种较多,但相对而言凤城市的玉米品种不算复杂,但由于玉米品种过多,农民对品种又不了解,在品种选择上一无所知,从而容易导致比较好的新品种不能较好地发挥自身生产潜力,达不到高产的效果。
1.4玉米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病虫害一旦防控不及时,极易造成玉米减产。
我国玉米种植中常见的虫害有玉米螟、棉铃虫、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草地贪夜蛾、蓟马、红蜘蛛等;常见的病害主要是茎腐病、南方锈病、叶斑病、穗腐病等。
河北省农业现状及数字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河北省农业现状及数字农业发展前景展望河北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
作为我国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河北省农业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传统农业面临着许多问题。
数字农业成为了河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河北省农业现状和数字农业发展前景展望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河北省农业现状河北省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大省,拥有辽阔的农田面积和丰富的水资源,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在农业生产方面,河北省以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要农作物,同时也以畜禽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
传统农业模式在河北省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
传统农业模式下,农民主要依靠单一作物种植或畜禽养殖来维持生计,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容易造成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也容易受到天气和市场的影响。
其次是劳动力资源不足。
随着我国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不少年轻的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不足,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难度。
再次是信息化水平低下。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赖于农民的经验和天气等自然条件,对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不高,导致农业生产难以实现科学化、精准化。
河北省农业现状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传统农业模式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式。
二、数字农业发展前景展望数字农业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数字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河北省来说,数字农业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
数字农业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遥感、无人机等手段,精确监测土壤、作物和环境等关键指标,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管理和决策支持。
其次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利用数字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溯源管理,追踪农产品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满足市场需求。
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及配套措施

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及配套措施一、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鲜食玉米是一种全新的鲜食类产品,主要用于深加工制作,给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挑选和享受,发展前景广阔。
鲜食玉米的发展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1.抗病能力强。
鲜食玉米的抗病能力强,生长期短,可以有机控制害虫、病害的发生;再加上对养分和水分要求不高,在温室中就可以长势良好,生产安全可靠,收获结果更加满意。
2.重视营养价值。
鲜食玉米重视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和一定的蛋白质,即使受到低温处理,营养价值也可以保持较高。
3.清淡鲜美可口。
鲜食玉米完熟采收后,味道清香,口感脆爽,消化归元,鲜美可口,令人回味无穷,极受消费者青睐。
4.抗旱性强。
鲜食玉米种子生长期短,受水控制,耐冷、旱能力强,耐热夏季可在空调室种植,准备好土壤和肥力后预期收获完全有望实现,及时收获更有保质量的好处。
二、配套措施1.支持社会化投入:政府和社会科技部门要持之以恒地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鲜食玉米业的发展。
2.加强品牌宣传:用广泛的宣传形式介绍鲜食玉米,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高消费者对鲜食玉米的认可,把优质的产品展示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认识和理解,从而把鲜食玉米的市场起步一步步拉大。
3.加强产品质量和技术改进:要提升鲜食玉米的竞争力,需要强化技术改进,增加平庸类型的抗性,完善鲜食玉米的加工流程,增强产品质量,让鲜食玉米更加满足消费者的口感、营养等要求。
4.加强物流供应:需要重视物流供应功能,加快现场收获,完善发布现场采收、质检结果及时信息,确保配送效率,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三、结语鲜食玉米具有抗病能力强、重视营养价值、清淡鲜美可口和抗旱性强等优势,发展受到政府、社会和消费者积极认可,具有重要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为了确保鲜食玉米可持续发展,把营养价值完整传播给消费者,国家和企业都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鲜食玉米的发展和推广,从而实现质量和市场共赢。
河北省农业现状及数字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河北省农业现状及数字农业发展前景展望1. 引言1.1 河北省农业现状概述河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农田面积。
河北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水果。
小麦、玉米、大豆是主要粮食作物,棉花、蔬菜、水果是主要经济作物。
农业在河北省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河北省农业现状整体发展较为稳定,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升,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
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和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传统农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为了提升河北省农业的发展水平,数字农业应运而生。
数字农业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对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智能化改造,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数字农业的发展为河北省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为解决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1.2 数字农业概念介绍数字农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数字农业倡导用数字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劳动强度,改善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数字农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化务实,通过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二是网络化协同,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和协同配合;三是智能化决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四是可持续发展,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农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在河北省这样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地区,数字农业的发展将会为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重要支持,有利于提升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鲜食玉米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作者:冯健英李春杰许洛李中建王绍新陈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04期摘要;;鲜食玉米营养丰富且风味独特,其种植和加工效益显著,是农业生产中调整种植结构的理想品种。
介绍了河北省鲜食玉米的现状,总结了河北鲜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策略,旨在为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河北;鲜食玉米;生产;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0)04-0028-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4.00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resh Corn in Hebei ProvinceFENG Jian-ying1, LI Chun-jie2, XU Luo1 et al;;(1.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y Science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41;2.Hebei Seed Management Station,Shijiazhuang, Hebei 050031)Abstract;;Fresh corn is rich in nutrition and unique in flavor, and its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benefits are remarkable.We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fresh corn in Hebei Province,summari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fresh corn in Hebei Provinc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resh corn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resh corn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Key words;;Hebei;Fresh corn;Production;Development;Strategy鮮食玉米是指在玉米乳熟末期到蜡熟前期收获果穗,用于保鲜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特用玉米。
根据用途和品质类型,鲜食玉米可分为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等[1-3]。
鲜食玉米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端食品,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可提供全面营养、有益膳食纤维的健康蔬果食品。
鲜食玉米在欧美和日韩等国被列为蔬菜,但我国还是列为杂交玉米的一类,需要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才能推广。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应促进玉米结构调整,适当发展鲜食玉米,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100万hm2。
与普通玉米相比,鲜食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大田普通玉米[4-5],是河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压减籽粒玉米的估优选品种。
河北省的鲜食玉米生产和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但生产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笔者介绍了河北省鲜食玉米的现状,总结了河北鲜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策略,旨在为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1;;河北省鲜食玉米的现状1.1;;鲜食玉米的种植规模河北省地处黄淮海北部和东华北南部,生态类型丰富多样。
从面积和总产量来看,玉米是河北省第一大作物。
随着河北省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加快,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近年来稳步上升,主要以糯玉米和甜玉米品种为主,甜加糯型品种发展也较迅速[6-7]。
2018年,鲜食玉米总面积在4.5万~5.0万hm2,其中种植糯玉米3.0万hm2左右,甜玉米1.5万~2.0万hm2,鲜食玉米在河北省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在张家口的万全、环京津地区的廓坊、唐山的昌黎、保定市的清苑和徐水等分布较多,石家庄市、邢台、邯郸近年来发展较快,沧州和衡水地区种植和加工较少。
鲜食玉米种植最多的是张家口和唐山市,面积在2万hm2以上,较集中的地区春播和夏播种植都有分布,甜糯玉米鲜食采收后,小部分鲜穗直接进入蔬菜批发市场销售,而大部分糯玉米是由加工企业进行速冻和真空包装加工进行保鲜,然后进行销售或出口。
近年来甜玉米保鲜加工工艺日益成熟,发展也很快,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唐山,仅昌黎就有甜玉米种植基地0.67万hm2以上,2018年唐山鼎晨公司在承德发展超甜玉米基地[8]。
此外,在石家庄晋州市周家庄,鹏达食品有限公司依托集体优势引进了1套先进的鲜食甜玉米脱粒、漂烫、速冻和真空包装加工的流水线,2018年超甜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万hm2。
1.2;;鲜食玉米品种状况糯玉米市场上采用的品种花色依然以白色糯玉米为主,主要品种为张家口华穗种业育成的万糯2000[9]和北京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京科糯2000[10]。
其中,万糯2000近2年上升势头迅猛,2018年占据了河北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彩糯品种上升较慢,如石彩糯1号、彩糯2号、佳彩甜糯等占有较小市场份额。
甜玉米品种种类较多,根据加工特点和市场定位,各大型加工企业选择的品种也不一样,有的以南方的沪甜品种、国外的先正达品种为主,有的选择河北省自育的超甜2000[11]、石甜玉1号[12]和超甜1825。
1.3;;鲜食玉米品种选育;;河北省鲜食玉米的杂交育种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从2000年开始进行鲜食玉米区试和审定工作,2002年审定了第一批甜糯玉米品种,到2019年(含)共计审定品种71个。
近年来开展育种的单位不断增多,育种较系统的单位有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张家口华穗种业、张家口万佳种业、保定博斯玉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
其中,育成品种较多、推广面积较大的的单位是河北华穗种业,先后育成了以超甜2000、万糯2000为代表的系列品种近20个,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在糯玉米研究上,各育种单位把改良京科糯2000作为主要育种方向;甜玉米的研究以甜度高、宜加工、脱粒破损低为主要目标。
1.4;;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研究;;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产、优质、绿色和高收益。
开展的单位主要是品种选育单位及科研院所,一般以品种良种良法配套为目的,如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总结出了鲜食玉米地膜覆盖、小拱棚定植、一年两熟及复种蔬菜等多种栽培技术模式,并制订了石家庄市的2个地方标准《石甜玉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225—2017)和《糯玉米佳糯26号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227—2017),为指导鲜食玉米的高效、优质和高产栽培提供了科技支撑。
1.5;;鲜食玉米生产加工;;鲜食玉米的生产加工和普通玉米不同,主要依托加工厂家进行订单生产,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加工厂家的周边。
近几年来鲜食玉米存在市场不稳定、周年波动较大的情况,使农民种植效益得不到保障且加工企业风险高。
例如,2016年鲜食玉米市场行情不好,农户种植效益低下、积极性低,还造成加工厂家积货;而2018年鲜食玉米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农户种植较少,加工企业没有足够货源,从而错失市场良机。
2;;鲜食玉米发展存在问题2.1;;推广品种中存在问题;;目前推广品种数量较多,区域化比较明显,但抗性、品质双优的品种较少,因此需加大优良品种的引进和育种力度。
河北省外品种占据主导地位,近10年中生产推广应用的白糯玉米品种以京科糯2000为主,虽然产量较高,但是抗倒性较差,经常因倒伏原因使农户收益大打折扣;河北华穗种业自育的万糯2000在春播区逐渐成为主推品种,但在夏播区易受热害形成畸形穗,导致推广受限;花色糯玉米品种受转基因传闻影响,近年来市场也大受影响。
这些自育品种和外引品种都存在一定的生产风险,需引育一批突破性品种来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2.2;;种植和收贮中的问题;;目前,鲜食玉米的生产形式一般是合作社和大户和加工厂家签订种植协议。
这种形式存在较多问题:①加工厂家在种植基地管理上粗放,没有专门的基地管理人员,种子发到农户手中后,只靠经济人和农户自己管理,良种良法配套方面不到位;②缺乏统一的布局和合理错期种植,隔离距离不够,收获的鲜穗串花严重,影响了果穗的外观及品质,这造成了前期和后期加工量少、加工效率低,中期收获量集中而来不及加工,导致产品的口感及风味受到影响,给农户和企业都造成了较大损失。
2.3;;加工技术环节存在较多问题;;目前鲜食玉米加工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存在以下加工技术漏洞:①由于前期生产计划不合理,造成保鲜加工不及时,不能在当天进行加工入库;②加工预处理过于简单,果穗分级不够、花丝苞叶缠连及虫穗较多等;③速冻保鲜加工过程中,预煮后冷却不到位、速冻的温度达不到-28 ℃的超低温要求,造成产品品质差;④在真空保鲜加工中,保鲜剂使用过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2.4;;龙头加工企业少,品牌意识差的问题目前,河北省的加工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有自己的品牌,其中较大的品牌如唐山的鼎晨、张家口的万华天宝和石家庄的鹏达等。
而大部分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借用别人的牌子,或以最简单的大包装低价卖给有牌子的知名企业或直接发给客户或出口,因此效益低下。
3;;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策略3.1;;加快培育和引进适合河北省种植的高产、优质、宜加工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加强扶持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等育种单位,以加快培育产量高、品质优、穗型整齐和宜加工的鲜食玉米品种。
应体现品种类型多样化,糯玉米品种以白色为主,黄色和花色等齐头并进,以满足不同人群喜好和需求。
育种方向上糯玉米以改良主推品种京科糯2000的抗倒性、改善万糯2000适应性为主,适度发展甜加糯型鲜食玉米[13],甜玉米品种要在引进南方种质的基础上,加强本地驯化,培育适应河北省气候特征的超甜玉米品种,重视超甜2000宜加工型超甜玉米的种质利用。
3.2;;通过引进、筛选进行合理品种布局大力引进国审和外省区鲜食玉米品种,在河北省进行多点次适应性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达到引育结合的目的,打破河北省以往种植糯玉米品种单一的形势;根据河北省气候特点巩固京科糯2000糯玉米种植面积,同时在春播区合理安排万糯2000、石甜玉1號等玉米品种;通过正面引导,消除转基因负面影响,扩大彩糯玉米品种的种植面积;在环京津地区继续扩大甜玉米品种的种植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