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温曲线在测井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汇总]井温测井

[汇总]井温测井

摘要:00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温度测量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把这一方法用于油气井生产测试。

温度测井一开始被用于寻找油气层,后来发现油和水之间的热特性差别很小,因此油层和水层间的导热性能没有太大差别。

尽管如此,人们不久发现通过测量和分析温度异常,可以评价生产井产层动态。

目前,已发展了多种生产测井仪器,但温度测井仍是重要的生产测井参数。

在油气田开发中常用于产出层位的划分、套管的窜槽、漏失情况判断、砂压裂的压后评估等。

本文就井温测井这几方面的用途进行剖析。

0正文:00温度测井的主要应用途径是定性分析。

在注入井中,注入流体通常使井筒冷却,因此井温通常低于地热温度,在注入层的最低部,温度测井曲线明显上升至地热温度。

有时,测井仪器不能下到最底部,此时可用关井温度确定注入层段的注入情况。

在注入井中进行温度测井能确定窜槽,当流动温度测井曲线和关井温度曲线在达到底界下部之前仍未回到地热温度,可以认为这是下行窜槽。

若关井温度测井曲线在射孔层段上部很长一段的距离仍显示低温异常,则可以认为发生了上行窜槽。

00在生产井中,产出流体的井温曲线在产出层上部出现正异常,即井温高于地热温度,若产气时,由于气体膨胀吸热,产生了冷却,使温度下降,测井曲线通常产生负异常,但在压力较高时,气体可能不变冷,甚至具有一定的热量,或者气体在流动中由于摩擦作用而产生的热比它膨胀时吸收的热要多。

00一,井下地层热力学特性00温度测井基于井筒周围地层是一个热稳定体的这个假定,自然温度梯度是由地球热扩散造成的,当这种热平衡条件被打破时,井内的温度梯度或径向温度分布就会发生变化。

井温测井就是通过测量井筒的局部温度异常和温度梯度来反映这些变化,从而根据这些变化来推断井筒可能出现的情况。

001.井下地层热力学特性00 它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大约埋深每增加33米,地温增高1度。

根据地下温度的变化,常把地壳划分为以下三个地温带:温度日变化带、温度年变化带、恒温带。

测井曲线的原理及应用 - 副本

测井曲线的原理及应用 - 副本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储油物性和含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阻率测井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测量的岩层电阻率,判断岩 性,划分油气水层,研究储集层的含油性、渗透性和孔隙性。
主要用途是: 1.确定地层的电阻率; 2.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合度; 3.判断油、气、水层。
电祖率测井主要作用
求解含油饱和度 例:Archie 公式(1942年)
(1)能准确地确定地层界面的深度,并能详细地划分薄地层。 (2)能判断地层的岩性和渗透性。 (3)能计算储集层的储集性和含油性参数。 (4)能划分和评价油层、气层和水层。
1、电阻率测井系列 提供地层真电阻率和侵入带电阻率以及泥浆侵入状况,确定 储层的含水饱和度。 2、岩性—孔隙度测井系列 用于识别岩性、计算地层孔隙度,判识油气、水层
地层因素 :
F

Ro Rw

a
m
电阻率增大系数: I Rt b
Ro
S
n w
含水饱和度:
Sw n
abRw
m Rt
泥浆侵入特征 在钻井过程中,井内泥浆柱的静压力通常大于地层压力,此压力差
使泥浆滤液进入渗透性地层,叫泥浆侵入。 泥浆中固体颗粒沉淀于井壁形成泥饼。泥饼的渗透性较差,因此形
岩石体积密度 ρb=(1-Vsh-)ρma+Vshρsh+ Sxoρf+ (1-Sxo)ρh
Ρh --岩石骨架、泥质、泥浆滤液和油气的密度; Vsh--泥质含量; --有效孔隙度; Sxo--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密度和岩性—密度测井的应用
1)确定岩性和孔隙度 (1)根据密度曲线和岩心分析资料回归“密度—孔隙度”经 验公式,或分析资料与密度、声波时差、中子等测井参数经多 元回归的经验公式,再计算新井的地层孔隙度。 (2)岩性单一时,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孔隙度(φ)。

常用的测井曲线简单介绍

常用的测井曲线简单介绍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地层的岩性不同、岩浆的侵泡和钻具在井内的运 动,造成不同岩性井段井径的大小不一。泥质岩层和疏松岩层井壁容易 坍塌,井径扩大;渗透性地层井壁容易固结泥饼,井径缩小;盐岩层容 易被岩浆溶浊,碳酸岩层溶洞和裂缝带可造成井壁不规则等。可以用井 径变化曲线,结合其它测井曲线去判断地下岩性,进行地层对比和计算
常用的测井曲线简单介绍
二00五年七月
一、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测井是采用特制的短电极系测量井壁附近介质 电阻率的一种测井方法,是常用的测井曲线。其是在普通 电阻测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解决普通电极系测井中 的两个难题:可以显示高阻层的渗透性,提高解释负荷率; 可以提高分层的能力而受围岩的一些很小。
目前微电极测井多采用微梯度(A0.025M1 0.025M2)和 微电极 微电位(A0.05M2)两种电极系。探测半径分别位4-5厘米和 8-10厘米。由于探测半径的不同,在低渗透地层,微电位 视电阻率主要受冲洗带的影响而呈比高值,而探测半径较 小的微梯度电极系测得的视电阻率主要受泥饼的影响而呈 较低值。这样将两条曲线重叠到一个坐标中时,在渗透性 地层处将出现幅度差。在非渗透地层,没有泥浆侵入现象, 微梯度和微电位电极系测得的视电阻率基本相同。
体性质有关,需要根据地层实际情况就建立本 地区不同层段的关系式和关系曲线。 如某地区根据实验室岩芯分析孔隙度和声波 时差建立起的关系曲线。只要从声波时差曲线 上查到目的层的时差值,用该值在横坐标上找 到相应的点,引垂线与关系曲线相交,交点的 纵坐标值即为有求层的孔隙度。
五、辅助测井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要进行钻井工程的质量检查,确定射孔 位置和判断井下作业的质量等工作,仅依靠电法测井是不够的。 依靠辅助测井的井径、井稳、井斜等测井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工 程问题,是测井方法中不可少的部分。 (一)地层中 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可 以根据声波时时差区分岩 性,划分出各种不同岩性 的地层。 在致密性地层中(岩浆 岩、碳酸盐岩),声波速 度大,时差小,它们在声 波速度测井曲线上显示为 低值;在泥岩中声波速度 小,时差大,它们在声波 速度测井曲线上显示为高 值;一般砂岩的声波速度 介于二者之间,时差曲线 显示中等幅度。

井温曲线在生产测井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井温曲线在生产测井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井温曲线在生产测井资料解释中的应用阐述了井温测井仪原理及应用范围,综合分析井下及地层的状态情况。

应用表明,利用井温曲线,可提高测井资料解释精度,为油田开发及资料综合分析提供重要指导价值。

标签:井温曲线测井解释0引言井温测井又称热测井,它可以进行地温梯度的测量;可以在产液井中寻找产液的井段,在注入井中寻找注入的井段;可以评价压裂酸化施工的效果等。

1测井原理井温测井目前常用的是电阻式温度仪,它是利用金属丝的电阻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测量井筒温度的,一般情况下是随温度上升金属的电阻增加。

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通过电桥电路转成电压信号、频率信号传至地面。

金属热敏电阻是温度仪的传感器,测量电阻的变化即可求出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引起电阻变化的规律是:Rt=R0[1+a〔T-T0〕]。

式中:Rt—温度为T时电阻值;R0—温度为T0时电阻值;T0—仪器的起始点温度;a—电阻丝的温度系数。

生产测井中,温度仪通常是采用金属热敏电阻,通过惠斯通电桥电路把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T=K■T0式中:T—仪器所测的温度;T0—仪器的起始点温度;△UMN—MN两点电位差;I—下井电流强度;K—仪器常熟,表示电阻变化一个单位时温度的变化值。

2应用分析2.1在注入剖面解释中的应用2.1.1修正同位素解释结果在同位素解释中,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有时同位素曲线异常较大的层位也不一定是主力吸水层,而同位素曲线无明显异常的层位也不一定不吸水,所以单纯用同位素示踪测井资料解释注入剖面,有时会有较大误差。

这时井温曲线对同位素解释结论的修正就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QB52-5,21号解释层同位素吸水显示不明显,但井温曲线显示此处吸水量较大。

解释过程中将蓝色椭圆区域内吸水面积进行沾污校正,然后将其数值加入21号解释层。

未校正前的吸水量为31.9%,根据井温曲线修正后的吸水量为72.97%。

2.1.2判断套管漏失浅层漏失严重,注入水及同位素大部分上返,井温有明显的异常显示。

如何利用测井曲线解释地层

如何利用测井曲线解释地层

如何利用测井曲线解释地层----------实习心得之二作为现场的地质监督,离不开测井曲线的分析与应用。

正式电测图对于现场人员而言,及其重要,我们划分层位,作地层对比,判断岩性,综合分析油气水性质等,仅仅从钻时,岩屑和录井上来判断往往是不够的。

作为地层划分,对比,岩性定名的依据,地质监督必须对电测图相当的熟悉。

按照测井原理及其主要应用范畴,测井分类,分项包含五大类,四方面共六十多个测井项目的内容。

而对塔里木而言,常见的几种测井项目有:1双感应(深,中)。

2自然电位。

3自然伽玛。

4补偿声波。

5岩性密度。

6补偿中子。

7自然伽玛能谱。

8地层倾角。

9井斜。

10井温。

11井径。

12水泥胶结测井。

现场上常用的几条曲线为:双感应,自然电位,井径。

在砂泥岩剖面的划分上,普遍认为:自然伽玛比自然电位更具可靠性。

电阻率测井,电导测井和自然电位测井都属于电极测井,不同的地层,岩性,电性特征也不相同,根据其规律性的差异,可以判断各类地层岩性及储层含油气特征。

灰岩的电阻率常大于700-3000Ω.m,而砂岩一般小于3000Ω.m,在临近的同类储层中,砂岩泥质含量低的层比含量高的层电阻率高,含油气层的电阻率常高于水层。

常见的地层电阻率变化范围一般为0.2-4000Ω.m,碳酸岩,火成岩等硬地层的电阻率比砂泥岩要高的多,渗透性地层(如砂岩)的电阻率一般小于50Ω.m,泥岩电阻率一般小于砂岩。

常用的电阻率测井为(正装)底部梯度电阻率曲线,(确定高阻层底界)划分砂,泥岩及其它电阻率特征明显的其它层位(如高阻的碳酸盐岩,火成岩,硬石膏及低阻的盐岩,含铁矿层等),经过视电阻率非均值等效正,求得地层真电阻率后,还可以分析评价储积层的含油气性。

感应测井曲线是我们最常用的曲线之一,测量的是地层的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了解地层导电特征及含油可能性,并用于划分渗透层及非渗透层的非电极测井方法。

双感应测井包含深感应(ILD)和中感应(ILM)两项,深感应探测深度大,可达1.3米,为原状地层电导率,中感应探测的深度要浅些,一般为泥浆侵入带的电导率。

地球物理测井各条测井曲线的原理及应用

地球物理测井各条测井曲线的原理及应用

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
induction log
感应测井
AC
acoustic
声波时差
DEN
density
密度
CN
neutron
中子
GR
natural gamma ray
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25mv|+

自然电位 原状地层
侵 入 带 ( 稀 溶
浆 ( 稀 溶 液 )


泥岩 砂岩
泥岩
1、自然电位测井
•曲线特点
砂泥岩剖面: 泥岩处 SP曲线平直(基线) 砂岩处 负异常(Rmf > Rw )
负异常幅度 与粘土含量成反 比,Rmf / Rw 成正比
曲线应用
① 划分岩层界面 ② 确定渗透性岩层 ③ 确定水淹层
1:500测井项目 (全井 )
1 双侧向
1
2 声波时差
2
3 自然电位
3
4 自然伽马
4
5 井径
5
6 井斜
6
7
1:200测井项目 (目的层段) 双侧向—微球形聚焦
选测项目 地层倾角
岩性密度 补偿中子 声波时差 自然伽马 自然电位
井径
自然伽马能谱
微电阻率成像
声波成像
核磁共振
双感应—八侧 向(上古目的 层)
测井符号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地层真电阻率
Rxo

井温测井资料在测井解释中的分析应用

井温测井资料在测井解释中的分析应用

井温测井资料在测井解释中的分析应用摘要:井温测井是一种传统的测井方法,反映的是井筒钻井液的温度及钻井液的电阻率,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应用较广,具有重要意义。

在测井过程中进行井温测井,并对其曲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多年来的井温测井经验作为出发点,可以辅助判断油气水的分析及储层解释评价。

该技术在研究区测井解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井温;天然气;地温梯度;储层评价引言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的一口井,当井筒内外出现流体变化时,井自身的温度场就会因干扰而引起相应变化。

利用井温测井曲线,可以获得真实反应上述变化的准确数据。

当储层段有流体进入井筒时,此处井温要高于同条件下的非产液层的井温。

当储层流体性质为天然气时,气体从高压状态储层进入较低压力状态井筒时,会在出气口附近形成局部低温负异常。

储层岩性变化也会引起井温异常。

因此利用井温测井可以辅助判断油气水的分析及储层评价。

1、井温测井的应用原理井温测井可以进行地温梯度的测量,又称为热测井,是一种传统的测井方法。

井温测井是根据钻孔内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来研究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寻找有用矿产以及检查钻孔技术状况的测井方法。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在注入井中寻找注入井段,在产液井中寻找产液井段;可以评价压裂酸化施工的效果;可以通过邻井的井温测量检查热力采油井注蒸汽的效果[1]。

通过研究地温梯度,在裸眼井中,根据含气储层被钻穿时气体膨胀的吸热效应寻找天然气层,利用热水层的温度异常寻找热水层;在套管井中,可根据水泥胶结时的散热效应检查石油钻孔的固井质量、确定漏水层位置等[2]。

储层流体对井温具有一定影响。

当地层有液体产出时,该处井温要高于相同条件下非产液层的井温。

流进井筒的产液温度虽然可能会有差异,但产层上方的井温曲线最终都位于井温梯度线的上方。

当自由气从高压储层进入较低压力井筒时,会在出气口附近形成局部负异常,产气量越大,低温异常越大,而水层情况则恰恰相反。

因此利用井温测井可以辅助判断油气水的分析[3]。

测井曲线图实例介绍

测井曲线图实例介绍

砂 泥 岩 剖 面 测 井 曲 线 实 例
纯泥岩
含生物 灰质砂岩
指状泥岩在感应曲线上的特征
用感应曲线划分油、水层
C/O 比 测 井 实 例
C / O 测 井 实 例
用中子寿命测井确定堵水层位



用声波时差曲线划分油、气、水层
砂 泥 岩 剖 面 自 然 伽 马 测 井 图
应 用 自 然 伽 马 和 中 子 伽 马 曲 线 判 别 岩 性
管外窜通,液流向下的井的井温测井曲线 1—地温梯度,2—梯度温度曲线,3—微 差井温曲线
管外窜通,液流向上的井温测井曲 线1—地温梯度,2—梯度温度曲线, 3—微差井温曲线
寻找 吸水 层位 的井 温测 井曲 线实 例
正常注入下的温度曲线为水井动态温度曲线。 特点为在吸水层以上近似为一条直线吸水层以 下,温度朝地温曲线偏移。 关井后测的温度曲线为 静温曲线,吸水层位 为负异常。
测井曲线图实例
的某 两井 层钻 侧井 向液 测浸 井泡 ( 4 盐 6 水天 泥与 浆 8 ) 10 天
-
含轻质油 层在钻井 液浸泡3 天和 20 天的双感 应测井 (淡水泥 浆)
某井钻 开气层 3天和 13天的 深感应 测井曲 线(盐 水泥浆)
某井 测井 图 (高 阻油 层与 低阻 油层)
寻找出气层位的井温测井曲线实例(出气层段 为井温负异常)
地温梯度:地层深度每增加100米,地层温度 的增加量。 梯度温度曲线:用梯度井温仪测量的井内各个 深度处液体的温度。 梯度微差温度曲线:用梯度微差井温仪测量的 井轴上相隔一定间距两点间的温度差值。 径向微差井温曲线:某一深度上,同一水平面 圆周上相差180度两点间的温度差。 油井出气层段在各条梯度井温曲线均有明显 的显示,各条微差井温曲线也都有负异常。负 异常随生产油嘴的加大更加明显。油层微差井 温曲线一般没有负异常显示,只有在大油嘴生 产发生脱气时,才略有负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 价 压 裂 效 果 。 压 裂 前 后 各 测 7评 条井 温 曲线 ,通过 两条 曲线对 比 , 就 可检查 压裂 效果 ,确 定压 裂层 的顶 底 。 通常 , 注入 的压 裂液 温度 低 于地层温 当 度时 , 温 曲线在 压裂 的层 段会 表现 出 井 较 大 辐 度 的 低 温 异 常 ; 注 入 的 压 裂 液 当 温 度 高 于 地 层 温 度 时 , 温 曲 线 在 压 裂 井 层段就会 出现高温异 常。 () 查 酸 化 的 效 果 。对 地 层 进 行 8检 酸 化 时 , 入 地 层 的 酸 液 与 堵 塞 地 层 孔 挤 道 的化 学物 质发 生 反应 ,放 出热量 , 地 层 温 度 升 高 , 温 曲线 在 酸 化 层 段 表 现 井 出正异常 。 () 查 出 液 口位 置 。 当 非 射 孔 井 9检 段出液 时, 温 曲线会有异 常的变化 。 井 (0 检 查 泵 深 及 动 液 面 位 置 。 抽 油 1) 泵的往 复运 动 ,使 管 内的温度 升高 , 泵 的下部 温度 降 为井筒 内液 体 的温度 , 见
! 全 翻 簦篁
井 温 曲线 在 测 井 资 料 解 释 中 的 应 用
口方 立秋
( 庆油 田有 限责 任 公 司 测 试 技 术报 务 分 公 司 , 大 黑龙 江 大庆 1 30 ) 6 0 0

要: 阐述 了井温测井仪原理及应用范围, 综合分析 井下及地层的状态情况。应用表明, 利用井温曲线, 可提 高测井资料解释精度 ,
测 并 解释
为油田开发及 资料综合分析提供重要指导价值。
关 键 词 : 温 曲线 井
测 井 原 理 井 温 测 井 仪 目前 常 用 的 是 电 阻 温 度 计 。 电 阻 温 度 计 井 下 温 度 测 量 是 采 用 桥 式 电路 , 用 不 同 金 属 材 料 电 阻 元 件 的 利 温 度 系 数 差 异 , 间 接 求 出 温 度 的变 化 。 即 通 过 桥 式 电路 将 温 度 变 化 转 换 成 电 阻
的变化 。井温 引起 电阻变化 的规 律为 : R [+ ( —。 。 中: I 温度 为 T时 1 aTT) 式 ] R一 的 电阻 值 , 单 位 为 Q ; n 仪 器 的 起 始 T一 点 温 度 ,为 一 常 数 ; 民一 温 度 为 T 时 的 n 电 阻值 , 位 为 Q ;一 电 阻 丝 的 温 度 系 单 a 数 ,/ 。 阻 的 变 化 转 换 成 电压 信 号 输 1℃ 电
等#础 } # l
{ 芋 t 。
} 一 量

~誓 j 量

图2
图 1 。
() 具 正 对 射 孔 层 的 井 。工 具 正 2工 对 射 孔 层 时 , 在 同 位 素 示 踪 测 井 曲 线 上 , 工 具 沾 污 的 影 响 较 大 , 难 分 清 受 很 是 吸水 还 是沾 污 ; 在氧 活 化 测 井 过程 中 , 法 正 确 判 断 水 流 方 向 , 响 资 料 无 影 的 解 释 精 度 。 井 温 曲线 , 其 是 静 态 井 尤 温 曲线 , 可 以 弥 补 这 些 不 足 。 就 () 污 严 重 的 井 。 井 温 测 井 的 一 3沾 大优 点就是 不受 流体粘 度 的影 响 , 于 对 井筒较 脏 , 同位素 示踪 测井 无法 达 到测 井 目的 时 , 合 井 温 资 料 可 定 性 分 析 吸 综 水层位 , 定主力 吸水层 。 确 () 在 高 渗 透 层 的 井 。 由 于 受 测 4存
出。
T K
水 的影 响, 渗透 性较 高 的层往 往地 层温 度也会 发 生很 大的变 化 , 因而 可通 过井 温 曲线 的 变 化 , 定 性 判 断 水 淹 层 的 位
置。
A UM s


+T。
式 中 : 一 仪 器 所 测 的温 度 , T ℃L ~ 仪 器 的 起 始 点温 度 , ; u ℃ △ 一 MN 两 点 电 位差, mV; 下 井 电 流 强 度 , K 仪 I 一 A; 一 器 常 数 ,表 示 电 阻 每 变 化 一 个 单 位 时 , 温 度 的变 化 值 。 二 、 用 范 围 应 ( ) 入 量 低 , 段 长 的注 水 井 。 由 1注 井 于 注 入 量 较 低 , 层 的 地 温 梯 度 受 注 入 地 水 的影 响较 小 , 需 短 时 间关 井 , 只 地温 就 能很 快 恢 复 , 吸 水 层 部 位 则 会 有 异 在 常 显 示 。参 照 同 位 素 跟 踪 曲线 的 时 间 推 移记 录 ,以及各 个水 咀 的流量 显示 , 经 过 综 合 分 析 , 而 确 定 吸 水 层 位 及 吸 水 从


温 曲线 上 却 会 有 明 显 的异 常 显 示 。 () 在 窜 槽 或 漏 失 的 疑 难 井 。 窜 5存 槽 或 漏 失 会 引起 井 温 的 异 常 变 化 , 而 因 可 综 合 井 温 资 料 来 判 断 窜 槽 或 漏 失 的 部
位。
() 性 判 断 水 淹 层 位 置 。 受 注 入 6定

图 1
i . 置 童l
童 蛰曩 拦 姜囊 ≤纂
薯臻篝
: # ; =
葛 ≈暇黑
≈ # ; = _
荽鬟 ,

} I {! 牡 { 浮 _蹲 瑶 = 葺 . = 臻 } 车:: # :
I z £ .
t 。 ; 。

三 、 用 分 析 应 () 断 漏 失 部 位 。 图 2为 某 井 一 1判 口油 井 , 在 最 后 一 个 射 孔 层 底 部 以 下 9 3O 9 7O 处 有 大 段 井 温 异 常 , 5 .m一5 . m 而
该 井 自然 电 位 曲 线 显 示 该 段 为 泥 岩 段 , 井 温 不 会 受 高 含 水 的 影 响 ; 过 找 水 仪 通 点 测 资 料 得 到 全 井 产 量 8 . / ,在 最 04 d m3 下 一 个 射 孔 层 段 之 上 的 夹 层 产 液 量 为 6 . r3 , 在 该 层 之 下 9 1 m 测 了 一 1 / 4 nd 5. O 点 , 液 量 仍 然 达 到 5 . /。综 合 井温 产 32 d m, 资料分 析 , 井在 射孔 层底 界 以下有漏 该 点 , 失量达 5 . /, 图 2 漏 32 d 见 m3 。测 井 结 果 上 报 , 即采 取 措 施 , 该井 段 进行 立 对 封堵 , 抽投产成 功。 试 () 断 异 常 吸 水 。 图 3是 一 口 同 2判 位 素五 参数 组合 测井 成果 图 , 井 全井 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