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类型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_付丽伟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_1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发布时间:2021-10-29T06:24:29.24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16期6月作者:田浩[导读] 随着电网科技水平的进步,关于各类电源的电网并网运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田浩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市万全区供电分公司,河北省张家口市 076250摘要:随着电网科技水平的进步,关于各类电源的电网并网运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但大多是基于已有的大规模分布电源进行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容量较大、结构较为完整的电源系统,但极少针对中小容量的分散分布电源,其主要原因是分布式电源在现有电网电源的比重、分布以及规模相对较小,虽然对电网的运行需求而言分布式电源具有不稳定性,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电网的整体运行产生过大影响,而随着城市生活以及生产中各类分布式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未来电网的运行的影响值得思考。
因此,本文对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的影响与优化运行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运行;优化1分布式电源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功率是从数千瓦到五百瓦左右。
这种小型电源一般是电力部门为了在用电高峰期时能够提供正常的电力资源给繁华地区的用户使用,从而采取在其地区或其周边地区安装一些小型的发电机组的措施去满足用户用电需求。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使用安装分布式电源的时候需要符合现有的配电网的运行要求。
这一种特殊的小型发电机组通常是由燃料电池、小型光伏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混合组成的。
分布式电源对于整个城市的供电系统能否正常地运作起着很大的作用,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2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2.1配电网规划更加复杂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规划的负荷预测、目标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电力负荷预测负荷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可以满足部分偏远地区或者商业区用户需求,减少用户从配电网主网中的获电量,从而抵消电网负荷的增长。
配电网的电力负荷预测是根据配电网的增长量,如果分布式电源抵消了配电网负荷的增长,则降低了配电网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规划目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配电网主要考虑配电网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分布式电源不仅要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投资、运行费用、配电网的投资以及运行费用,如果配电网规划中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则要考虑到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容纳能力。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配置

、
/ 7 :节点个数 ; C u m Ⅱ :i 点可新增电容器补偿的最大容量 。 计算方法 : ( 一) 最小负荷运行方式子模型。针对 1 0 k V配 网的实际情况 ,由 于没有可投切的 电容对补偿容量进行调整 , 当补偿容量投入使用后 , 将 在很长时 间无法更换容量 , 这样 当系统在最小负荷方式运行下 , 补偿容 量可能会超过母节点的无功流人 , 引起 网络的无功倒送 , 对整个 网络造 成危害 。 因此需要在最小负荷方式下计算补偿容量 , 使补偿 容量 满足最 小负荷方式运行条件 , 以避免无功倒送 的出现 。 因此补偿容量以及对应 的设备投资费用均在最小负荷方式下考虑。 目 标 函数 的具体表达
为一般负荷运行方式、最大负荷运行方式下 的网损 。
三、配电网无功补偿优 化配置数 学模型
配 电网无 功补偿 配置模 型如 下 :
Mi n:
F= +F 2 : K。× 抽×f+【 ( Q xc ) 】 × =K x m ×f
潮流计算方法为前推 回代法 ,因为该 方法不受潮流反 向的影响。 四 、结 论 ( 一) 通过合理的无 功补偿 , 配电网的电压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能 有效降低网络损耗 ,经济性 良好 。 ( 二) 使用前推回代法解决含分 布式 电源 的配 电网潮流 ,收敛性好 ,计算速度快 , 不 需要求解雅可 比矩阵 , 不受支路 R/ 较大的影响 ;对于潮流方 向没有要求 ,适合在含分布式 电源可能产生逆向潮流的配网应 用。 ( 三) 本文针对配电网的负荷 问题 , 采用多种负荷方式进行计 算 , 避免 只考虑单一负荷的片面性 和非线性负 荷预测的复杂性 , 这样在最小负荷方式下求得补偿容量使配网无 功不会 逆流 ,同时使配电网的网络损耗更切合实际 ,更加精确 。( 四 )由于分 布式电源所发出的无功可调节 , 在计算 中, 将其取为定值 , 将分 布式 电 源和与其直接连接的负荷视为一个单纯的负荷节点 ,即 P Q节点 , 从而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分布式电源的广泛应用,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成为提高电网能效和稳定性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无功优化的相关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无功优化。
无功优化是指通过在电力系统中调整及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以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功率因数,降低电网损耗和负荷不平衡。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无功优化主要通过调整变压器和电容器的无功功率来实现。
然而,随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传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配电网无功优化的需求。
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给配电网的无功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无功优化主要通过调整负荷侧的无功功率来实现,然而分布式电源产生的无功功率往往是不可调的。
因此,如何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功率和负荷侧的调整策略,以实现无功优化是一个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也为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提供了新的机会。
分布式电源可以根据需要主动地注入或吸收无功功率,因此可以作为配电网无功优化的有力工具。
通过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无功调整能力和无功功率需求,可以实现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提高电网的能效和稳定性。
在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无功潮流分配策略。
无功潮流分配策略可以根据电网的无功功率需求和分布式电源的调整能力,确定合适的无功功率分配方案。
其次,需要考虑分布式电源的运行调度策略。
运行调度策略可以根据电网的无功功率需求和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状态,确定合适的无功调整策略和运行模式。
最后,还需要考虑分布式电源与传统的电源设备之间的协调调整策略。
协调调整策略可以根据电网的无功功率需求和分布式电源与传统设备的调整能力,确定合适的无功调整策略和配电网的控制策略。
为了实现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无功优化,需要利用现代电力系统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
通过建立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模型和分布式电源的调整模型,可以利用优化算法和智能控制方法,实时调整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功率,以满足电网的无功功率需求和无功优化目标。
电力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与储能优化配置

电力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与储能优化配置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可持续能源的不断追求,电力系统正逐渐从集中式发电向分布式发电转变。
分布式发电是指将电力产生的过程从传统的中央发电厂转移到用户附近的小型发电设备,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
而储能技术则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分布式发电与储能优化配置成为电力系统中的热门话题。
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为电力系统带来了许多优势。
首先,分布式发电减少了输电损耗,由于发电设备就近供电,电力输送的距离较短,能够避免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此外,分布式发电还可以减轻对传统中央电力系统的需求,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另外,储能技术可以帮助平衡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使其更好地与电网负荷匹配。
储能设备可以在低电力需求时储存能量,并在高需求时释放出来,消除尖峰谷电需求差异,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分布式发电与储能的最大化优势,优化配置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发电技术。
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是目前最常用的分布式发电技术。
太阳能光伏以其广泛的应用和较低的成本,成为了分布式发电中的主要选择。
风力发电则适用于气候条件适合的地区。
此外,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可以作为分布式发电技术的选择。
在选择合适的发电技术之后,还需要考虑储能系统的配置。
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储水式水泵等。
电池储能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响应能力而成为最常用的储能技术。
另外,压缩空气储能和储水式水泵等技术也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为了实现最佳的储能配置,需要综合考虑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成本等因素。
优化分布式发电与储能配置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
传统的中央发电厂往往需要长距离输电,输电损耗大,而分布式发电减少了输电过程中的能源损失。
与此同时,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平衡电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异,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风电场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系统中的优化配置

风电场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系统中的优化配置关键词:风电场;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优化配置目前来看,分布式电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出现的类型就有很多种,所以,在使用分布式电源时,要科学合理的选用,才能保分布式电源发挥自身的作用。
并且,科学合理的使用分布式电源能够帮助能源提高使用效果,降低较高成本。
如果在分布电源上优化配置不正确,那么将会给电能消耗造成影响,同时还会使电源发生故障。
文章根据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系统中的优化配置进行分析。
一、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系统接入后会出现的影响(一)网络损害,电压系统降低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系统中一旦接入,就会对网络系统造成损害,其中,还会使电压系统极大的降低效率。
便给其中配电系统接入分布式电源,其中就会产生各种变化,并且还是人为不可控制的,这些网络损耗也可能会随时增大或者随时减少,同样的线路也会造受到电流的冲击,使分布式电源发挥不了自身的效果,其次就是一些系统上的各种问题在同时引进,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完整的对接就会造成其中网络系统崩塌等现象。
此外,在传统的配电网中,正常远行状态下会使线的流入方向对电压造成降低,电压产生不了自身的作用就会逐渐降低性能,反而接上分布式电源时,各个负荷节点处的电压也可能会随时增高或者降低,所以,配电网系统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
1.电能质量,系统保护不好在配电网中接入的分布式能源,其中会使电压的发生闪动,同时还会使跟多的电压都发生一系列的电波,从而对电能的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在电网系统接入后,出现的电能质量,会给电能的输出造成影响,另外,在维护上还不能深入的进行工作,这就导致在今后的电能使用上会出现电能消失甚至是电能停止工作等一系列现象,并且不能对其进行保护,产生的安全影响也是不可控制的一种因素。
此外,在配电系统中接入分布式电源之后,系统上的变电站会单向的走入负荷电线中,从而使其电线传流失去正确方向,造成电流对系统产生安全因素,另外,传统的配电系统也失去正确保护方向,其中的正确方向又相对比较敏感,有很多物件在替换电网的保护系统时又不能进行准确实施,使其直接失去了有效性,并且给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
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双层优化配置与运行

料电池( FC) ꎬ4 种类型分布式电源的功率因数均为
0 9ꎬ按恒功率因数控制手段接入配电网ꎬ分布式电
源出力参数与投资系数见文献[13] ꎮ 结合多目标
理论的灰狼优化算法种群规模 50ꎬ截止迭代次数为
200 次ꎮ 节点电压与支路传输容量机会约束的置信
吉林 长春 130000ꎻ3 长春市南关区文化和旅游局ꎬ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基于分解协调原理建立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模型ꎬ上层选址模型模型应用系统各节点有功网
损灵敏度指标确定分布式电源安装位置ꎬ下层配置模型以分布式电源投资收益、有功网损和电压指标为目标
函数ꎬ采用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对下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配置容量ꎬ以 PG&E - 69 节点配电系统为仿真
针对以上问题ꎬ本文考虑源荷侧随机性对系统
益、有功网损和电压质量的双层多目标规划模型ꎬ应
用有功网损灵敏度确定分布式电源安装位置ꎬ采用
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求解最佳配置容量ꎮ
综合考虑电压偏差和支路电压稳定裕度的电压
评价指标如下式:
U = α1 v1 + α2 v2
式中:α1 、α2 为权重系数ꎮ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MA Jia ̄mu1 ꎬLIU Yu ̄zhe2 ꎬLIU Ji ̄hong1 ꎬDIAO Ling1 ꎬLUO Tian ̄hao3
(1 Changchun Gaoxin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ꎬChangchun 130000ꎬChinaꎻ2 Agricultural
i =1 j =1
(3)
式中:N、M 分别为配电网络的节点数和负荷节
论述含多种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靳亚伟

论述含多种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靳亚伟摘要:在分布式电源系统中,主要是和大型电力供应系统发挥了相互协调和补充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现有的综合设备和资源,为用户提供电力更为可靠的应用方式。
由于分布式电源通过了并网以后,这对于电网运行的各个区域及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分布式潮流计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也是评估的重要方式作为优化电网运行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长期的研究表明,其技术已经更加成熟,有利于快速发展。
关键词:含多种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1、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必要性分布式发电技术(DG)环保、高效、灵活的特点使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分布式发电技术与配电网相结合逐步成为未来电力能源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分布式电源一般接入的是低压配电网(380V或10kV配电网,一般低于66kV电压等级),这就导致传统的配电网从单电源结构变为了多电源结构,对于配电系统的线路潮流、网损以及电压分布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使得配电网的结构以及运行控制的方式都将出现较大的改变。
针对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研究工作中,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依据给定网络的结构以及运行条件等,来对整个网络的电气状态进行确定,以便于对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评价,也是用于判断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以及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的定量依据。
同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之后,也将导致配电网的短路电流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保护整定功能。
2、DG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针对现有配电网中几种最具代表性的DG类型,分别进行模型简化和等效节点类型分析。
2.1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电池发出的直流电经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后并网运行,根据逆变器所用类型可以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方式分为两类:电流型逆变器并网和电压型逆变器并网。
目前,应用于配电网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多采用的是电压型逆变器并网。
其输出有功功率P以及输出电压V恒定,因此在潮流计算中可以将光伏发电系统看作PV节点。
浅谈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 郝爽

摘要:分布式电源(DG)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DG与传统大电网相结合的供电方式被普遍认为是可实现安全可靠和节能减排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这也是未来电力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根据配电网的特点,应该寻找科学与合理的DG安装位置和容量,并尽量减少其对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就分布式电源在置通常会靠近线路的末端或者负荷较大的节点处,这样可以减少网损,DG就近供电可以更好地满足负荷的需求。而算例的结果和理论的结果相符合。而DG的接入位置和容量是否合理有效,可以根据DG接入前后的系统各项指标对比分析来得出,DG接入之后,有功损耗降低了94.5462kW,即降低了46.7%;无功损耗降低了64.3114kvar,即降低了47.93%;各节点的电压偏移总和降低了30.54%;而接入DG之后的总计费用降低了7.78万,即减少了12.53%。由此可知,按照本文的设计方案接入DG后,各节点电压偏移明显减少,配电网节点的电压水平提高很多,表明本配置方案具有合理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大量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后,会使配电网的支路潮流、节点电压等发生变化,在不合理的位置接入容量不合适的DG可能会导致诸如系统网损等指标的不利改变,因此要加强DG在配电网中优化配置的研究,并且进行DG优化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到正确的优化配置结果。
参考文献:
[1]分布式电源优化重构研究现状综述[J].程新雨.通信电源技术.2017(04)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优化配置
1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电源装置是指功率为数千瓦至50MW小型模块式的、与环境兼容的独立电源。这些电源由电力部门、电力用户或第3方所有,用以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特定的要求。如调峰、为边远用户或商业区和居民区供电,节省输变电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等等。分布式能源系统并不是简单地采用传统的发电技术,而是建立在自动控制系统、先进的材料技术、灵活的制造工艺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低污染排放,灵活方便,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新型能源生产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F (v) 1 exp[( )k ] (4) c 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与风速、叶片受风面积等因
素有关,其功率
[16]
为
Pm Sv 3CP /2
(5)
式中:为空气密度,km/m3;S 为风力机的扫掠面 积;Cp 为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根据贝茨理论最 大可达 16/27。 另外,通过风力机组的输出功率和风速之间的 近似关系,由风速的概率分布特点得到输出功率的 随机分布特点。 与电网并联运行的风力发电系统大多采用异 步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可以简化处理为 PQ 节点。 如果风电机组中含有电容器的自动投切装置,则无 功功率为
80
付丽伟等:多类型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
Vol. 36 No. 1
1 不同类型 DG 模型
1.1 风力发电 一般,由于各种 DG 发电原理不同,需要的可 再生能源也不同,所以在 DG 规划阶段,需要根据 具体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和资源分布等来确定不 同类型 DG 的出力情况,从而为不同类型 DG 的合 理选择做好铺垫。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受风速的影响很大,随 风速的变化而改变。而风速变化具有概率分布特 性,双参数威布尔分布被普遍认为是最适用于风速 统计特性描述的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15]为
k v k 1 v ( ) exp[ ( )k ] (1) c c c 式中:v 为风速;k、c 为威布尔分布的参数,k 为 fv (v )
形状参数,c 为尺度参数,其可由平均风速和标准 差近似算出。 k ( )1.086
1 (1 ) k 与之对应的分布函数为 c
dI (U ) I (U ) I max dU b( 1 )U max
3 仿真算例
3.1 DG 参数
Homer 软件是美国新能源实验室开发的用于
设计和优化小型发电系统软件,本文利用该软件对 山东潍坊城市配电网中的多 DG 优化配置方案进行 分析,DG 类型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微型燃 气轮机热电联供, 分布式发电系统结构如图 1 所示。
轮机的冷热电联供)的分布式发电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 对风速、天然气价格以及排污处罚标准 3 变量进行了敏感 性分析,最后得到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结果对城市大型 DG 项目规划和个人 DG 安装决策具有参考 意义。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敏感性分析;优化配置
0 引言
分布式发电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一 般指将相对小型的发电装置分散布置在用户(负荷) 现场或用户附近,以充分利用各种规模不大的分 散在用户附近的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方 式[1-6]。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主要 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燃 料电池、生物质能发电、垃圾发电、氢能源和小水 电等[7-9]。 该类新能源发电可实现低污染甚至无污染 排放,可向电网提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并可在 一定程度上解决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问题[10-13]。 DG 类型很多,但进行分布式发电系统规划时如何 在众多的 DG 类型中进行合理选择,很少有文献涉 及。为此,美国新能源实验室开发了用于设计和优 化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 Homer 软件, 其包含了一 定数量的能源组件模型,基于成本和资源可利用性 来进行适当的技术选择[14]。 本文以满足负荷增长需 求的供电公司投资和系统运行费用最小为优化目 标,对含有多种 DG 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利用 Homer 软件进行仿真计算,以确定 DG 的优化配置结果, 以期为城市大型 DG 项目规划和个人 DG 安装决策 提供参考。
付丽伟 1,王守相 1,张永武 2,张成峰 2,董澎涛 2
(1.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天津市 南开区 300072; 2.潍坊供电公司,山东省 潍坊市 261061)
Optimal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Multi-Types of Distributed Generator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线性因子、额定短路电流、电池开环电压等因素,
I–U 特征等式为 I I max I max exp{U /[b( 1 )U max ] 1/ b} (7)
式中:I 为光伏阵列输出电流;U 为光伏阵列输出 电压;为光伏电池光照密度百分比;Imax 为最大电 流;b 为 I–U 特征指数常数; 为线性因子,依赖 于 Umax; Umax 为在光照强度为 100 W/m2 的情况下, 光伏电池阵列的额定开路电压。 对式(7)取微分可得
Pm o Pe
M d R dt 1 R ] R R
(10) (11)
Pmo,in Pmo,out [1
式中:Pmo 为原动机功率;Pe 为发电机输出功率;
Pmo,in、Pmo,out 分别为原动机的输入、输出功率;R、
为发电机组送、受端的角速度;M、R 为发电机转
(8)
式(8)两边同时乘以电压 U 得到 P–U 特征等式 P UI (U ) UI max UI max
exp{U /[b( 1 )U max ] 1/ b}
式中 P 为光伏阵列的总输出功率。
(9)
(2) (3)
与风力发电类似,光伏发电系统也由电容器组 投切来保证功率因数基本为常数,因此光伏发电系 统的无功功率也可由式(6)求得。 1.3 微型燃气轮机 微型燃气轮机是指功率为数百 kW 以下的以天 然气、 甲烷、 汽油、 柴油为燃料的超小型燃气轮机。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由微型燃气轮机、燃气轮机 直接驱动的内置式高速逆变发电机和数字电力控 制器等部分组成。满负荷运行时效率可达 30%,实 行热电联产或冷热电联产,效率可提高到 75%以 上。微型燃气轮机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发电 效率高、污染小、运行维护简单,其模型与集中式 发电机组相似。
第 36 卷 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文章编号:1000-3673(2012)01-0079-06
电 网 技 术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M 727 文献标0·4051
多类型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
矩和阻抗。
Qm Pm / tan
式中为功率因数角。 1.2 光伏发电
(6)
2 含 DG 的配电网优化配置模型
配电网规划的目的是根据电源的发展及负荷增 长情况,合理确定若干年后的目标网络结构,使其 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达到经济上的优化。分布 式发电相对于传统发电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因此
太阳能光伏电池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 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考虑到太阳能光照强度 百分比、(电流–电压)I–U 曲线特征常数、I–U 曲线
FU Liwei1, WANG Shouxiang1, ZHANG Yongwu2, ZHANG Chengfeng2, DONG Pengtao2
(1. Key Laboratory of Smart Grid (Tianjin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300072, China; 2. Weifa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Weifang 26106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The key element to determine whether distribution generator (DG)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or not is to reasonably select and configure various types of DGs during the planning process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For this purpose, firstly the output models of various DGs are built; then taking meeting the demand of load growth and minimizing the present value of annual total programmed cost of power supply company in which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are considered as optimization objectives,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containing various DGs such as wind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CCHP) by micro-gas turbine is performed, and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n three variables, namely the wind speed, the price of natural gas and the punishment criteria, is conducted; finally, the optimal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results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is achieved.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the planning for large-scale urban DG projects and the decision-making of installing individual DG system. KEY WORDS: distributed generator (DG); distributed network; sensitivity analysis; optimal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摘要:决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发挥最大 效益的关键是在进行分布式发电系统规划时能够对众多 DG 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为此首先建立了各种 DG 的出力模型, 然后以满足负荷增长需求、 考虑环境效益的供 电公司年总规划成本现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 Homer 软 件对含有多种 DG(包括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采用微型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