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和谐社会语境下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研究
Hu n a a gf i o e e Z e a gU iesy 3 0 1 ) C ne ot a dMit yo t C l g , hj n nvri , 0 5 oS s ir Cy l i t 1
Absr t u i p rss r ie i o t d i h a i p rsrg t fctz n n o c r e t h i a i p r tac :P bl s o e vc s r oe n te b sc s o i h so i e sa d c n e n d wih t e rb sc s o t c t t i s
维普资讯
第3 4卷 20 0 8年 第 5期
成 都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a f e g u S 0tUnv ri o r lo n d p r n Ch iest y
V0 . 4 13
N . .o 8 o 5 2 o
和 谐 社 会 语 境 下 公 共 体 育服 务 均 等 化 发 展 研 究
黄 晓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体军中心, 浙江 杭州 30 1 ) 105
摘要: 公共体育服务植根于公 民的基本体 育权 利 , 关系到公 民的基本体 育素质 和生活 质量 、 生存 能力 、 精神状 态。 由于地域城 乡差异 、 社会阶层分化 、 过度 体育市场化 、 育管 理体 制改革滞后等 因素导致我 国公共体 育服务呈 非均等化 发展态势 。基于 “ 体 大众 共享” “ 会公平” 、社 的和谐社会建设 目标 , 出在公平与效率之 间寻求 均衡 点 ; “ 提 把 弱势 群体 ” 真实的纳入 公共 体育服务 框架 ; 开发 农村公共 体育服务的基础设施与服务项 目等 , 应是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 的一个思 路。 关键 词 : 和谐社会 ; 构建 ; 公共体育 服务 ; 均等化

杭州市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研究

杭州市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研究
分 和杭 州市 居 民习惯 上普遍 认 可 的区域 , 将 杭 州市 1 3个 区 县划分 为“ 城 区” 和“ 郊 区” 两 大类 , “ 城 区” 是指
上城、 下城、 江干 、 西湖 、 拱墅、 滨 江这 6个 区 , “ 郊 区” 是指余 杭 、 萧山、 淳安、 桐庐、 建德 、 富阳、 临安 这 7个 区
务 均 等 化 水 平 明显 高 于郊 县 区 ; 3 )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 等化效率呈 现地理学特 征 , 即 越 靠 近 市 中 心 的 县 区 体 育
公共服务均等化效率越 高, 反之亦然. 关 键 词 :体 育 公 共 服 务 ; 均 等化 ; 评价 ; 城 乡; 杭 州 市 中 图分 类 号 :G 8 0 0 5 文 献标 志码 :A
务的投入 、 产出及效果指标进行客观描述 , 采 用 熵 值 法 对 城 乡 体育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效 率 进 行 了 初 步 评 价 . 研 究 结
果表 明: 1 ) 杭 州市城区人均体育公共服务资源 、 体 育 公 共 服务 产 出 及效 果状 况 均 优 于 郊 县 区 ; 2 ) 城 区 体 育 公 共 服
第 l 3卷 第 l期
2 O 1 4年 1月
杭 州师 范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 a n g z h e u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第 1 期
王文兰, 等: 杭州 市城 乡体 育公共 服务 均 等化评 价研 究
1 0 9
化、 体育公 共 服务及 体 育公共 服务 均 等化评 价方 面相 关文 献资 料口 , 并 对 文献 资料进 行整 理研 究. 1 . 2 . 2 问卷 调查 法 就 杭州 市城 乡居 民对 社 区 ( 行 政村 ) 体 育 公共 服 务 的满 意度 和 学生 对 学 校 体育 公 共 服务 的满 意度 进行 问卷调 查 . 其中, 体 育公共 服务 均等 化评 价指标 体 系参 照文献 [ 1 ] 改编 而成 . 问卷 一 的重 测信 度 R—o . 8 5 , P %0 . 0 1 , 问卷 二 的重测 信度 为 R一0 . 8 3 , P %0 . 0 1 , 问卷具有 较 高 的信效 度 . 采 用分 层 随 机抽样 方 法分别 在 杭州 1 3个 区县 居 民中抽取 2 2 0 0人及 杭州 1 3个 区县 在读 中小学 生 中抽 取 1 8 0 0人 发

广东省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广东省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8 当代体育科技( ne oayS ot T c n l y Co tmp rr p r e h oo ) s g
博硕论坛 3 68. 8 4亿元 ( 表 2) 见 。市均 生产 总值 相 当于粤 东 、粤西 、 和粤北三个地区的总和。 由于各地 区经济 差异 明显 , 而大部分 的
均 1 1 / 。从广东省城 乡体育场地 的地理位 置分析 ,约 占 . mz 9 人 广东省 总场地 5 %的4 8 2 6 3 3 个场地分布 于珠 三角地 区的 9 个城 市 ;约 占 1 .% 的 1 2 6 44 3 个体育场地分 布在粤东 6 ;广东 1 市 省体 育场地 总数 的 2 .%分布在粤西 4市 ;占广东省体 育场地 38 总数 的 94 的 7 0 .% 3 5个场地分布在粤北地 区 2 中;而市平均 市 占有量为珠 三角地 区为 4 7 个、粤东地区为 1 7 个 、 80 82 粤西地 基本的标准…。本研究 以广东省城 乡体 育公共服 务差距基 础现 区为 3 0 8 5个、粤北地 区为 3 5 个。揭阳 、汕头 、汕尾 、潮州 、 62 实为基 ,解析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差异 的原 因,并提 出解决广东 河源 、 梅州等粤东地 区6 市体育场地拥有量较少 。 三角地区 、 与珠 省城 乡体 育公共服 务差异 的可行性建议 。 粤西和粤北地区差距明显 , 分别为粤西 和粤 北城市 的 1 和珠 三 / 2 角城市的近 13 /。 1 广 东省城 乡体 育公共服务基本现 状 1 2 广 东 省 城 乡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 是体 育 经 费 城 乡 和 地 .
我国实行的是城 乡二元结构模式 , 致使城市 和农村体育公 共服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 地 , 乡体育事 业发展存 在明显差距 ,更是全国城 乡体育 非均 城 衡发 展 的真实 写 照。《 东省 基本 公共服 务 均等 化 规划 纲要 广 (0 9~ 0 0 ) 明确提 出了广东省城 乡体 育公共服 务均 2 0 2 2 年 》就 等化各个阶段 目标 ,为推进广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均等 化建立了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述评与思考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述评与思考

标。当前 ,区域均 等是体 育公共服 务发展 的战略 目标。 为此 , 相关研究提出 了区域体 育公共服 务发展应 遵循 的原 则 ,主要包 括整体性 原则 、关联性 原则 、平 衡性原 则 以及 区域性 原则
2 3 体 育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现 状 .
大 量数 据 表 明 ( 别 在 “ 一五 ”期 问 ) 特 十 ,各级 政 府 部 门投入 了大 量的 人 力 、物 力与财 力 ,通过 各种 措施 ,使体 育 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扩展 ,在统筹城 乡区域体育 发展 等方面取得 了宝贵经验 。应该说 ,政 府在体 育公共服 务均等化进程 中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 ,体 育公共 服务均等化实践 中出现 的各 种 问题值得深思 ,因为这 些问题阻碍或者延迟 了体育 公共服务均
2 2年 ( 2卷 ) 7期 01 第 第
综 述
体 育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研 究述 评 与 思考
云 欣 贾 文彤 齐文 华 。 ( . 北 电 力 大 学体 育 教 学 部 河 北 保 定 0 1 0 1华 7 0 3; 2河 北 师 范 大 学体 育 学 院 河 北 石 家 庄 0 0 1 5 0 6; 3石 家庄 信 息工 程 技 术 学 院 河 北 石 家 庄 0 0 0 ) . 5 0 0
会公平正 义 、 促进社会和谐运行的内在要 求。… ” 还有研究突出了 “ 权利 ”与 “ 人权”价值。鉴于我 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并且存在地区 、 城乡及人 群差异等 问题 , 政府相关部 门必须要转
等化 的实 现 。总结分 析相 关研 究 ,这 些 问题 包括 :体 育公 共 变管理理 念 , 实现从 国家本位 到公 民本位的转变 , 建立健全体育 服务供给总量严重不 足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依 然存在着严重 公共服务机制 、 系。也就是说 , 体 提供高效优质 的体育公共服务 的区域 、城 乡 、阶 层性 差异 等 。 另外 ,还 包括 各 级政 府 公 已经成为服务型政府 建设的应有之意 ,推进体 育公共 服务均等 共体育服务事权 、财权不对称 、体育行政部 门体育 发展策略存 化是政 府的基本责任之一 。由此 ,体现的是责任价 值。 在缺陷 、农村 公共体 育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不规 范 、公共体育组 织不 健全 等问题 。 出现上述这些 问题 的原 因是 多方面的 ,相 关研究从各 自研 2 我 国体育 公共服 务均 等化一般 理论研 究 究角度给予 了总结 ,主要包括 :长期存在 的城 乡分割的二元制 2 1 体 育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内涵

我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析

我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析
进公共 服务 均 等 化 。 国家 发 改 委 在 “ 二 五 ” 划 十 规 中作 为重点 问题 提 出的也 有完 善公 共服务 。城 乡基 本公 共服 务 均等 化也 是 22 00年 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 会
生 活和参 与 社 会 体 育 活 动 提 供 社 会 保 障和 创 造 条 件) 以及 与财政 不直 接 相关 的公 民参 与体 育发 展 的 机会 及接受 体 育教 育 、 能 培 训 的机 会 等 。此 外 体 技 育科 研 、 医疗 卫 生 等也 可 归 于 公 共 体 育 服 务 范 畴。 体育 公共 服务 主要靠 政府体 育财 政投人 所形成 的公
从表 1中我 们 看 出体 育 公共 服务 的特点 , 而 然 体育 公共服 务均 等化 又包含 三个 方 面 的含 义 : 一是 体育 公共服 务均 等化 必须 如其它 公共服 务一样 以公 平 的理念 为基 础 ; 是 均 等 化 不 等于 平 均化 ,既允 二 许存 在地 区差 异 , 又 要保 证 最 低 水平 全 国均等 ; 但 三是 均等化 的标 准和 内容 随着人们 对体 育利益 的认 识理解和社会经济文化 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

20 0 5年 1 O月 1 1日中共 十 六 届 五 中全 会 通 过
的中共 中央关 于制 定 国民经 济和社 会发 展第 十一个 五 年规划 的建 议要 求 , 按照 公共 服务 均等化 原则 , 要
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 区的支持力 度,加快革命老 区、 民族 地 区、 边疆 地 区和 贫 困地 区经 济社 会发 展 。 20 0 6年 1 O月 1 1日中共 十 六 届 六 中全 会 通 过 的 中 共 中央关于构 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若干重 大 问题 的 决定 , 进一步 提 出完 善公共 财政 制度 , 逐步 实 现基 本 公共服 务均 等 化 。2 0 0 8年 中央 1号 文 件 的重 要 内 容之一 , 也就是 要求 逐步提 高基 本公 共服 务水平 , 推

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及评价指标构建

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及评价指标构建

主体的任何行为 ,不但依靠 内部动力 ,而且还需要有外 部引力 。内部动力可 以更好地发挥主体 的主观能动性 ,内部 动力越强 ,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越高 ,但这需要 以对行为的 主
要 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充分掌握为前提 ;外部引力主要通过对 目标价值的追求 、目标的引导 ,明确努力的方向并形成持续
评 价 指 标 构 建
秦 小平 ,李 明
( 黄冈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湖北 黄 冈 480) 3 0 0

要:运 用文献资料 法、专家访谈 法,对 体育基 本公共服 务均 等化的 均等对 象、均 等 内容 、均等标 准三方 面 内涵进行 剖
析 ,提 出了体 育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评价指标 的制定原则,即系统性 、重点突 出、可操作性 与科 学性 紧密结合 、以公 众为导
行动的压力 ,并 通过一定 的制度来加以约束 。体育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首先 必须 深刻认识 和领会体育基本公共
经济 、社会发展 的水平不 同,这就使得体育基本公务服务会
出现 区域差异 。2 0 00年 群众 体 育调 查统 计 资料 显示 , “ 在
服务均等化 的内涵 ,其次要建 立体 育基 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 的 评价指标 ,用 以对 体育 基本 公共 服务 均等 化 的实施 进行 引
体 育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的对象选择 实际上就是对社会成 员 的范 围进行确定 。从地域来看 ,可 以分为全 国范 围,全 国
范 围又 可以分为各 区域 范围 ,如可 以以省来划分 ,省又可 以 以市 、县甚至乡镇来进行划分 。由于在一个 国家 内,地理位 置 的不 同、基础条件 的不 同、政策 的不 同导致 了各个地 区的
第2 卷 4
第 5期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体系研究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体系研究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体系主要包括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程序、评估指标体系等四个部分内容,对这几个部分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构建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体系,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提供帮助.1评估主体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和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主体基本是一致的,必须保证评估主体的多元性,才能保证评估的有效性,如果评估主体单一,则评估的有效性无法保证,根据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估不仅要包括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管理者、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包括公众和体育非营利组织,由不同的体育利益集团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构建一个立体的评价网络,共同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进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断发展.2评估标准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估标准分为事实标准、效率标准和价值标准三个方面.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的事实标准.主要指一种回溯性的评估标准,主要指一系列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实行以后,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贡献.效率标准指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是否合理,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不能和一般经济学领域的效率内涵相一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产出不仅包括看得见的体育场地、设施方面的成果,也要包括公众体育意识提高等方面的成果.价值标准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最重要的标准,没有价值标准就没有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等的价值标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公平,能否被全体公民所享有,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否符合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二是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促进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不能因为强调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而忽视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整体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发展仍然是第一位的,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要公平更要发展;三是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的设立、政策制定过程是否合理.体育利益表达机制是否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的利益需求是否在政策过程中得到了体现.3评估程序评估程序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不同的阶段我们要关注不同的重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估程序可以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三个阶段.事前评估我国考虑的重点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目标能否实Vol.28No.3M a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体系研究吴筱珍,刘玉(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阜阳236041)摘要:由于我国还处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初步阶段,所以评估是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程序、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力求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提供基本的理论需求.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中图分类号:G8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079-04第28卷第3期(上)2012年3月基金项目:2009-2010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23);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220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安徽省基层体育社团发展研究———兼与江苏省比较(SK2012B364)79--现、价值是否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与我国法律及主要政策是否违背等问题.事中评估我们重点考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法是否合适、供给的过程是否合理、一系列的措施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均等化过程中是否引起新的重大的社会矛盾等问题.事后评估主要关注均等化目标是否实现,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通过逻辑推理等对以后的发展策略、发展路径等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持续发展.4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育的构建4.1文献资料法文献研究是社会科学最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统计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和历史比较分析.上述三种文献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但运用最多的是统计文献方法.4.2问卷调查法4.2.1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核心指标的判定,属于专家评定性问卷调查,主要请12位专家填写,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4.2.2按照经济发展的情况把我国省份分为发达、欠发达、中等发达三类,每一类随机抽取1-2个省份,每个省份按经济发展情况分为三类地区,每个地区随机抽取一个县市,每县市随机抽取100人通过问卷对公众对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政策的认知、态度、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的调查主要在安徽、河南、新疆、江苏、吉林、广东6省通过发放问卷完成,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576份,回收率87.56%,有效问卷1413份,有效率89.53%.4.3访谈法走访研究体育公共服务的专家、相关管理人员30人.4.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数据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所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公众访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将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分别归纳为31小项(见表1).通过对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31个小项的动力因素的专家筛选和归纳,去掉部分作用较小的要素,将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要素归纳为20项(见表2),再将专家对这些因素的评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compo-nent),得出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3).按特征值法选取大于1的值,即4.373、3.058、2.734、2.358、2.61、1.472、1.415、1.0226,它们的累计贡献率为92.485%,故可确定8个主成分,用极大方差法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正交旋转,其结果见表4、表5.X1公众体育公共服务权力是否均等X2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的监督反馈X3区域内人均体育公共服务经费分配比例X4人均体育公共服务经费X5公众参加体育锻炼状况X6发展计划是否可行X7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是否完善X8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的可操作性及执行力X9公众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X10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的宣传X11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否与当地公众文化生活相契合X12是否准确及时收集关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有关信息X13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按计划进行X14社会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X15各级体育人口比例X16现行的方针政策能否根据社会、经济、体育的发展而发展X17上下级的满意度X18体育公共服务覆盖率X19体育公共服务经费占GDP的比例X20计划目标是否实现X21是否把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目标群体X22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情况X23是否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进行动态监督X24是否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进行及时评估X25是否对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及弱势群体进行利益补偿X26是否对公众需求于质疑进行及时答复X27是否运用评估反馈及时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发展X28公众是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是否得到发展X29是否根据社会经济体育发展不断优化行政职能X30能否根据目标群体不同,不断优化行政方式X31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表1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各种指标要素统计表80 --component12345678VAR00001.153.282-.188.306-.248-.708.128-.170VAR00002-.109.083-.004.008-.111-.002-.053.967VAR00003.196-.923-.048-.155.006.016-.047-.172VAR00004-.198-.858-.203.161.136.096-.189-.252VAR00005-.186.110-.334-.498-.102.448.464.149VAR00006-.154.113.754-.337.032.082.019.132VAR00007.881-.177.063.207-.074.271-.066-.203VAR00008.898.021-.223.072.148-.291-.087.015VAR00009.048.306.246.177-.707.364-.374.129VAR00010.935-.156-.055.172.022-.204-.109-.007VAR00011-.112.076.161.308-.200.857-.112-.148VAR00012-.056-.221.560.390-.096-.062.580.050VAR00013-.144.300.873-.040.216.085-.074.014VAR00014.95.060.062.261.897.141-.080.159VAR00015-.177.190.280-.814-.058-.027-.304.020VAR00016-.177.160-.141.159.010-.152.895-.066VAR00017.030-.146.164.049.830-.100-.100-.468VAR00018.215.149.040.901.150.082.027.028VAR00019-.311.888.043-.075-.070.027-.103-.263VAR00020-.126.072-.736-.188.182-.215.236.347表4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的载荷矩阵表componentX1 4.37321.86621.866X2 3.05815.29037.156X3 2.73413.66950.824X4 2.35811.79162.616X5 2.06110.30472.920X6 1.4727.35880.278X7 1.4157.07687.354X8 1.026 5.13192.485X9.812 4.05996.544X10.449 2.24498.788X11.242 1.212100.000X12 1.147E-15 5.727E-15100.000X13 3.695E-16 1.847E-15100.000X14 2.728E-16 1.364E-15100.000X15 2.054E-16 1.027E-15100.000X16 2.925E-17 1.463E-15100.000X17-9.458E-17-4.729E-16100.000X18-1.678E-16-8.392E-16100.000X19-2.835E-16-1.417E-15100.000X20-3.571E-16-1.785E-15100.000Total %of Variance Cumulative %表3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核心评估指标特征根表X1公众体育公共服务权力是否均等X2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的监督反馈X3区域内人均体育公共服务经费分配比例X4人均体育公共服务经费X5公众参加体育锻炼状况X6发展计划是否可行X7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是否完善X8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的可操作性及执行力X9公众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X10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的宣传X11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否与当地公众文化生活相契合X12是否准确及时收集关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有关信息X13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按计划进行X14社会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X15各级体育人口比例X16现行的方针政策能否根据社会、经济、体育的发展而发展X17上下级的满意度X18体育公共服务覆盖率X19体育公共服务经费占GDP 的比例X20计划目标是否实现表2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核心指标专家评定表81--主成分高载荷指标一级指标贡献率(0%) 1X7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是否完善法规要素21.866 X8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的可操作性及执行力X10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的宣传2X3区域内人均体育公共服务经费分配比例经费投入15.290 X4人均体育公共服务经费X19体育公共服务经费占GDP的比例3X6发展计划是否可行计划实施13.669 X13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按计划进行X20计划目标是否实现4X15各级体育人口比例均等化发展11.791 X18体育公共服务覆盖率5X9公众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10.304 X14社会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X17上下级的满意度6X1公众体育公共服务权力是否均等公平正义7.358 X11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否与当地公众文化生活相契合7X16现行的方针政策能否根据社会、经济、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可持续发展7.076 8X2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法规的监督反馈监督反馈 5.131表5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分类命名表5结语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所以评估是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程序、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力求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评估提供基本的理论需求.———————————————————参考文献:〔1〕刘玉.信息传播视野中的农民体育权利缺失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59-63.〔2〕樊继达,贾俐俐.均等化视角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困境与出路———基于中西部四县的调研[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62-66.82 --。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启示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启示

学者 的重 视 。


体育公 共服 务均 等化 的 概念 界 定及
其 内涵
( ) 育公 共服务 均等化 的概 念界定 一 体
清 楚地 意识 到 : 9 8 3 7 9 3亿 元 说 明 中 国经 济 发 展 动 力十足 , 济形势 向好 , 也 得 益 于 中 国人 口多 ; 经 但 全 国财政 收入 达到 8 3万 亿 元数 目不 小 , . 随着 经 济 的 发展 , 会 上对公 共 财 政保 障 和 改 善 民生 的期 望值 社 也 越来越 高 , 平均 到 每 个人 身 上 却 显 得 “ 据 ” 拮 。结 合 我 国面 临的一 系列城 乡 问 、 区间发 展不平 衡 , 地 贫 富差距 过大 , 投资 消费 不合 理等 问题 。 又与我 国现 存 的两对 突 出的矛盾 相 关 : 民 日益 增 长 的公 共 服 务 居 需 求 与公共 服务 的总供 给量 不足 且质 量低下 之 间的 矛 盾 ; 会 主义市 场 经 济体 制 的逐 步 建立 及 其 完 善 社 对 政府 的职 能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 政 府职 能 由于 各 但
作者简介 : 郭
怡 ( 4 ) 女 , 江 临 海 人 , 江 大学 副 教 授 , 士 , 究 方 向 : 育 人 文 社 会 学 。 17 9 , 浙 浙 博 研 体
16 7
西 南农 业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投 稿 网址 h t : / b j t S . n t / x g x. WU c p
展 体育 事业 的积 极性 ……强 化体 育提 供公共 服 务 的 职能” 。随 着我 国科 学 发 展观 与 和 谐 社会 建 设 的推 进, 公共 服 务均等 化 已经成 为学术 研究 的热 点 , 育 体 公 共服务 均 等化作 为其 中一个 分 支 , 也受 到 了很 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