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

合集下载

四大沙漠的环境污染问题

四大沙漠的环境污染问题

四大沙漠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然而,除去城市和工业区域的环境问题之外,很少有人关注到四大沙漠的环境污染。

事实上,这些沙漠地区并非干净无污染,反而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本文中,将详细探讨四大沙漠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1. 介绍四大沙漠- 提及四大沙漠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例如,撒哈拉沙漠、蒙古沙漠、澳大利亚的吉布斯沙漠和阿拉伯沙漠)。

- 强调四大沙漠的广阔面积以及对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环境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和大规模工程项目,沙漠地区的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这包括工业废气、交通尾气和沙尘暴。

- 水污染:沙漠地区通常缺乏水资源,因此对现有的天然水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水污染问题。

此外,一些农业和工业活动也会导致水污染。

- 土壤污染:农药、化肥和工业废物的使用导致了沙漠地区土壤的污染。

这对当地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 垃圾堆积:由于人类活动和旅游业的增长,沙漠地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垃圾堆积问题。

这些垃圾不仅破坏了沙漠生态系统,还对当地动植物造成了威胁。

3.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加强监管措施:政府应当加强对沙漠地区环境保护的监管。

这包括加强对工业排放和农业活动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对沙漠地区资源的过度开采,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可持续发展项目。

这包括推广节能和环保技术,培养清洁能源产业,以及推动生态旅游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 宣传教育: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沙漠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这可以通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保教育课程和提供相关资讯等方式实现。

- 国际合作:沙漠地区的环境问题是跨国性的,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沙漠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4. 结论总结以上的步骤和方法,可以看出解决四大沙漠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水污染事件简述

近年来水污染事件简述

处理措施:(药物净化)
1.先在实验室将袋装石灰粉、聚合氯化铝、聚丙 烯酰胺三种物质倒入污染水体中,水体变清;然 后在溪沟实验,并将水质敏感物种放入治理后水 中进行观察,及时将治理后水体送权威机构检测。
2.将2吨石灰粉抛洒进水库,达到降低水库水体 PH值的目的。将20吨聚合氯化铝和5吨聚丙烯酰 胺运抵水库进行勾兑,并向水库抛洒。
处理结果:
处理措施:(药物净化)
1.先在实验室将袋装石灰粉、聚合氯化铝、聚丙 烯酰胺三种物质倒入污染水体中,水体变清;然 后在溪沟实验,并将水质敏感物种放入治理后水 中进行观察,及时将治理后水体送权威机构检测。
2.将2吨石灰粉抛洒进水库,达到降低水库水体 PH值的目的。将20吨聚合氯化铝和5吨聚丙烯酰 胺运抵水库进行勾兑,并向水库抛洒。
• 兰州市完全停止北线自流沟的运行,以便于排空被污染的 自来水。而该市的南线输水管道则正常供水。期间,兰州 市市区会经行降压供水,兰州市的高坪及边缘地区停水并 且限制全市生产性用水。
处理措施:
1.向水中投入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机物,降低苯对水体的 污染。
2.停运北线自流沟,排空污水,南线管道正常运行。期间, 市区降压供水。高坪及边远地区停水,限制生产用水, 自来水不宜饮用,生活用水并无影响。向高坪及边远地 区采取定点,定时送水。
处理措施:(药物净化)
1.先在实验室将袋装石灰粉、聚合氯化铝、聚丙 烯酰胺三种物质倒入污染水体中,水体变清;然 后在溪沟实验,并将水质敏感物种放入治理后水 中进行观察,及时将治理后水体送权威机构检测。
2.将2吨石灰粉抛洒进水库,达到降低水库水体 PH值的目的。将20吨聚合氯化铝和5吨聚丙烯酰 胺运抵水库进行勾兑,并向水库抛洒。
硫精矿洗矿场直排废水:

重塑河清海晏

重塑河清海晏

27重塑河清海晏污染容易修复难,水环境治理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多部门配合的大投资、长周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稳扎稳打,不能急功近利,道路漫漫但光明就在前方。

本刊记者 王哲势加剧。

污染容易修复难,水环境治理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多部门配合的大投资、长周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稳扎稳打,不能急功近利,道路漫漫但光明就在前方。

中国水环境治理的“百科全书”如同雾霾之于大气环境,对于当今世界的水环境,可以说是谈藻色变,蓝藻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代名词。

有害藻类造成的海水赤潮、河湖水华,都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害。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蓝藻问题就在我国多地频发,而发生在2007年春夏之交的太湖蓝藻事件则第一次进入了中国公众视野。

太湖流域历来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单位面积排放的污染物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

正是“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一曲脍炙人口的《太湖美》道尽了江南鱼米之乡的美丽富饶。

然而,十年之前的春夏之交,太湖蓝藻大爆发,引发了一场当地饮用水危机。

痛定思痛,经过十年的不懈治理,一个人水和谐的太湖流域才逐渐回到人们的身边。

太湖流域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社会经济发展最快最发达的地区,太湖之痛是我国旧有发展模式对水环境造成伤害的典型缩影。

由于工农业废水的肆意排放,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万里海岸线上赤潮年年造访,浅层地下水污染则更为严重,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水环境治理和水安全保障已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最重要而艰巨的课题之一。

太湖蓝藻事件加速了中国水环境治理的进程。

水患发生当年,2007年12月,“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始正式实施,一大批管理技术、治污技术、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十年磨一剑”,中国大规模污水处理从无到有,已建成约500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已和美国相当,整体污水处理技术和能力达国际一流水平。

我国生态灾难的例子

我国生态灾难的例子

我国生态灾难的例子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许多生态灾难的发生。

下面列举了我国生态灾难的十个例子。

1. 沙漠化: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和沙漠化问题十分严重,这些地区的土地被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沙漠化。

2. 水污染: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河流和湖泊被污染,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3. 空气污染: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达不到标准,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

4. 土壤污染: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地区的土壤被污染,导致了农作物的减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5. 森林砍伐:我国的森林资源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地区的森林被过度砍伐,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6. 水土流失: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地区的土地被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

7. 生物多样性丧失: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8. 气候变化:我国的气候变化问题也十分严重,全球变暖导致了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洪水、干旱等。

9. 地质灾害:我国的地质灾害也十分严重,许多地区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 垃圾污染:我国的垃圾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不当,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

我国生态灾难的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

腾格里沙漠发展现状

腾格里沙漠发展现状

腾格里沙漠发展现状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的交界处。

由于其干旱、风沙等恶劣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限制了腾格里沙漠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政府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努力和投入,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腾格里沙漠的发展状况逐渐改变。

首先,政府部门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大面积的防护林带和沙漠植树造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减缓了风沙侵袭的速度。

此外,政府还投资大量资金修建了沙漠公路和铁路,改善了腾格里沙漠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区域发展。

其次,科研机构在腾格里沙漠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沙漠生态系统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一些适应干旱条件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为沙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科研机构还开展了沙漠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的研究,通过引入乌柳、锁阳等耐旱植物,改善了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对腾格里沙漠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支持腾格里沙漠的保护与发展。

许多居民主动参与到沙漠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志愿者活动中,他们种植树木、防护沙漠,为腾格里沙漠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腾格里沙漠的发展在政府、科研机构和当地居民的
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腾格里沙漠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水资源短缺、退化土地修复等问题。

未来,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合作,采取更多的科学和可持续的措施,实现腾格里沙漠的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

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

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在全球范围内,荒漠化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威胁着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的方法,一些地区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宝贵的经验。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其沙漠,曾经是一片不毛之地,风沙肆虐,严重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态和居民的生活。

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成功,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首先,当地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和政策。

加大了对治沙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同时,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积极推广沙产业,让治沙不仅仅是为了生态恢复,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在治理技术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

例如,采用了“草方格”固沙技术,通过在沙丘上铺设草方格,有效阻止了风沙的流动,为植被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还推广了种植耐旱植物,如沙柳、梭梭等,这些植物不仅能够适应沙漠的恶劣环境,还能起到固沙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企业也在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些企业投资建设了大规模的沙漠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沙漠旅游、光伏发电等产业。

通过产业的发展,为治沙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增收。

当地居民是库布其沙漠治理的重要力量。

他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草原保护等活动,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的面貌。

许多居民还通过参与沙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除了库布其沙漠,以色列在荒漠化治理方面也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色列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

然而,以色列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实现了在沙漠中创造绿洲的奇迹。

以色列高度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发展了高效的滴灌和喷灌技术,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同时,通过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手段,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

在农业方面,以色列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和设施农业。

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出适应沙漠环境的优良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质量。

内蒙古生态环境案例

内蒙古生态环境案例

内蒙古⽣态环境案例内蒙古⽣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2007年8⽉,各族⼈民迎来了内蒙古⾃治区成⽴60周年。

内蒙古地域辽阔,⽣态类型多样,是我国北⽅最重要的绿⾊屏障。

为了保护草原⽣态环境,⾃治区政府提出了污染防治和⽣态保护并举的⽅针。

多年来,各地各部门采取综合措施,努⼒改善环境质量,为建设天蓝、草绿、⽔清、民富的内蒙古贡献出⾃⼰的⼒量。

同时,⽣态状况急剧恶化的趋势出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改变。

内蒙古⾃治区环保⼯作已⾛过35年历程,在历届⾃治区党委、政府的⾼度重视和全区各族群众的共同努⼒下,内蒙古传承保护草原环境的优良传统,加强污染防治和⽣态保护⼯作,环保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

严格源头管理,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由于内蒙古⼯业起步较晚,⼀些地区粗放经营,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眼前利益,出现了⾼耗能、⾼污染等问题,对草原环境破坏严重。

“九五”期间,内蒙古投资近13亿元对污染严重的4000多家企事业单位限期治理;通过“⼀控双达标”专项⼯作,使3000多家有污染的⼯业企业中的90%以上实现了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超标排放且治理⽆望的近千家企业被关停。

“⼗五”期间,内蒙古积极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动,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严把新上项⽬环评关,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全⾯推进污染防治⼯作。

2006年以来,全区⽣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局部地区有所好转,12个主要城市⼤部分饮⽤⽔源地⽔质良好;全区重点城市空⽓质量达到良好和较好的城市⽐例上升了4.4个百分点,污染较重的城市⽐例下降了8.2个百分点。

上个世纪90年代,呼和浩特市⼤⽓煤烟型污染严重。

当时年耗煤量总计约200多万吨,排⼊⼤⽓的烟尘近8万吨,⼆氧化硫约7万吨,全市冬季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出国家⼤⽓环境质量三级标准3.45倍。

为治理⼤⽓污染,呼和浩特市从1992年开始实施“蓝天绿地”⼯程。

去年,呼和浩特市通过拆并结合,以并补拆,以区域联供补集中供暖,⿎励采⽤清洁能源供暖等措施,共拆除燃煤锅炉237台,精煤推⼴使⽤率达100%,使城市⼆氧化硫逐年平稳下降。

环保部欲叫停蒸发塘晾晒池

环保部欲叫停蒸发塘晾晒池

环保部欲叫停蒸发塘晾晒池2015.52015年5月27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欲叫停晾晒池。

文中明确提到:“各类园区不得以晾晒池、蒸发塘等替代规范的污水处理设施,对于现有不符合相关环保要求的晾晒池、蒸发塘等应立即清理整顿。

”这是环保部首次对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等西部省份的晾晒池的去留问题作出表态。

从2014年9月起,媒体多次曝光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向沙漠排污”现象。

2014年10月初,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就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作出专门批示,内蒙古、宁夏两地开始紧急处理沙漠污染问题。

2014年11月,财新《新世纪周刊》推出采写历两月有余的调查报道“排污阳谋”,指出类似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中的利用晾晒池或蒸发塘排污的案例,正在宁夏、内蒙古、陕西三省的黄河沿岸大量出现,原本承担治污功能的所谓晾晒池或蒸发塘,正成为当地排污的遮羞布。

记者调查发现,内蒙古、宁夏、陕西三省有大量经过环评批准建设的所谓“晾晒池”,实际沦为排污池,有的已经造成地下水污染,臭气、臭水严重干扰周边居民生活。

2015年1月以来,环保部“重拳”频出。

2015年2月,环保部向社会公布1月份重点环境案件处理情况,共13起案件,其中5家企业涉嫌利用晾晒池排污。

2015年3月,履任不久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两会”答记者问时,亦回应了晾晒池排污事件:“我们运用环境卫星遥感技术,发现了24处疑似水体。

”2015年5月21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对腾格里沙漠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挂牌督办的通知》,称排查时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超期试生产、超标排污、危险废物管理处置不规范及工业园区企业建设项目环评把关不严等问题,甚至有的企业通过埋设暗管直接向沙漠排污。

此次,一旦该征求意见稿通过,晾晒池被叫停,原本晾晒处理的工业浓盐水何处去?在水资源短缺、排污口限制严格的西北地区,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会增加多少?是否会影响到该地区的产业布局?如果监管乏力,是否依然有企业另辟蹊径、偷拍污水?仍有待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
2014年9月6日,媒体报道,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区出现排污池。

当地牧民反映,当地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让其自然蒸发。

然后将黏稠的沉淀物,用铲车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

6日15时许,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陈主任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开发区管委会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和整改,具体调查正在进行中。

1.1. 污染背景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交界处,是我国的第四大沙漠,也是全国沙区中治沙科研示范区,在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腾格里在蒙古语当中是天的意思,形容是沙漠像天一样的浩瀚、无际。

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市接壤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有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是当地牧民的主要集居地。

与黄河的直线距离也仅有8公里。

腾格里曾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还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的荣誉。

在沙漠南缘中卫沙坡头一带,已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有世界上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

由于腾格里沙漠聚集着众多的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不断的向沙漠排污、处理污水,导致污水池里充满了乌黑的化学废水,每一块倾泻污水的场地都有足球场那么大。

阿拉善左旗格里斯镇的沙漠,有一块沙漠深处的污水池,数个足球场大小的长方形排污池并排居于沙漠当中,周边用水泥砌成,周围有一人高绿色的铁丝网,充满着刺鼻的气味。

腾格里沙漠主要分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排污池,里面分布着四个巨大的排污池,其中有两个是蓄满水的,水是纯黑色的。

另一个区域包含两个池子的淤泥,淤泥里面掺有石灰、沙子之类的东西。

1.2. 历史沿革[1]
2005年,腾格里沙漠当时是以小灌木为主的荒漠草原。

腾格里腹地原本为农牧民聚居地,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有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如果违规排放,很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

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2007年,自从工业开发之后,环境就每况愈下。

2012年,在12个盟市中,阿拉善盟生态环境质量为差。

2013年3月,在央视曝光此地地下水污染前后,当地的污染物都被掩埋,还有企业在生产。

当地解释,有些易燃易爆物资,不生产有隐患”。

2013年5月底,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发布《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
1.3. 污染调查
1.3.1.化企林立
2014年8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边的阿拉善左旗额里斯镇,蓝天白云令人赏心悦目。

但这里的美景却被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笼罩着。

记者随机走进一个路边商店,询问店主这是哪里来的味道,店主指了指远处金属罐林立的化工园区说:“从那些工厂来的,他们把没有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到沙漠里”。

(9月6日《新京报》)
腾格里沙漠的自然资源也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投资,腾格里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硫化系列、萘系列和苯系列三个染料精细化工产业链,成为打造‘双百亿工程’的重点开发区之一。

据腾格里工业园区管委会所提供的一份材料,腾格里工业园这些年来成就斐然。

2010年,园区完成生产总值11.59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1.5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59亿元,财政收入5252万元,腾格里工业园是大漠中崛起的奇迹。

根据报道,最近这几年内蒙古和宁夏分别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了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和宁夏的中卫工业园区,引入了上百家化工企业。

他们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周边的化工企业仍在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沙漠。

1.3.
2.监管缺失[2]
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曝光了宁夏中卫市的造纸厂将大量造纸污水排向腾格里沙漠的污染事件。

此后4年间,多家媒体都先后报道了该工业园区污染问题。

某报曾报道,中华环保联合会对内蒙古在内的9省份工业园区进行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工业园一方面打着“生态循环经济”的旗号获得政府审批,另一方面却纵容很多高污染企业以及小作坊的生产,甚至一些国家明令关停的污染企业,也在这里集中排污,逃避监管,工业园区成了其违法经营的“保护伞”。

陈主任昨日称,2012年,央视曾对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违规生产进行过曝光,随后15家企业停产,另6家有污染预处理设备的企业仍可生产。

至于腾格里沙漠出现刺鼻气味等现象,陈主任回应,这可能是监管上不太到位,企业出现了偷排漏排的现象。

1.4. 社会评价
1.4.1.媒体
建国以来几代人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才创造出来的“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输给了地方政府部门GDP政绩工程,输给了黑心企业,以及腾格里沙漠上这种不顾环保、只顾钱包的发展模式。

某种意义上说,在腾格里沙漠里排污,属于“享祖宗福、造子孙孽”的愚蠢做法。

[3]
1.4.
2.官方[4]
2012年,央视对该工业园区违规生产进行过曝光,15家企业都已停产,另外有6家企业按照相关规定,有污染预处理设备,仍在生产。

由于监管不到位,企业出现了偷排漏排的现象,导致沙漠出现大面积污染。

从2013年3月22日之后,现在剩下的几家企业,就再也没有排放过污水。

对过去排的污水,现在采取晾晒蒸发的方式处理,没有埋到沙里面。

并且指出下一步要建固废厂啦,焚烧炉进行固废填埋、焚烧。

马巴依尔称晾晒区旁边还有5个观测井,到季度都要把井水拿去化验的。

工业园区每个季度都会拿地下水去检测。

2014年6月7日下午,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安监局局长马巴依尔表示,媒体报道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出现巨大排污池”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开发区管委会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和整改,具体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1.4.3.专家
1.4.3.1. 地下污染
著名植物学家和草原生态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刘书润就指出,当大量的化工企业纷纷进驻腾格里沙漠,而这些企业又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沙漠,并且大量开采着地下水用于生产,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千百年来牧民们生存的栖息地不仅将失去,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独特的生态环境可能也将面临严重威胁。

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1.4.3.
2. 大气污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认为,蒸发排污对排污设施有很高的标准,因此,蒸发排污存在危险。

蒸发方式,蒸发排污不光是蒸发到空中,它里面产生一些废弃,会飘到大气中,飘到各地去,到有人的地方就都会产生污染。

另外对土、水,都会有污染、有害,这不光是蒸发到大气的问题。

1.5. 处罚措施
2014年9月26日,因腾格里工业园区环境污染问题,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旗长被行政警告,分管环保副旗长被行政记过,阿拉善盟环保局局长被停职检查,分管副局长被行政警告,环境监察支队长被停职检查。

[5]
经调查,阿拉善左旗政府、腾格里工业园区管委会,在污水处理厂技改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慢作为的问题,在落实环境保护整改措施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对上述相关领导进行依法追责。

同时,
时任腾格里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被停职检查,时任管委会主任被免职。

此外,责令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作出书面检查,对管委会分管副主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对于阿拉善左旗管理的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责令阿拉善左旗调查处理。

[5]
1.6. 后继处理
2014年9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先后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全区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全面传达重要批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安排部署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6]
2014年10月1日,内蒙古环保厅紧急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讨论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领导批示和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6]
会议研究讨论了如何开展腾格里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的后续工作。

会议决定:邀请国家有关专家进行综合论证,协助阿拉善盟尽快确定晾晒池废水、底泥处理方案,抓紧时间开展无害化处置工作,力争在入冬前将污水处理完毕,防止污染二次扩散;进一步加强对腾格里工业园区的环境监测,特别是对水、土壤及周边环境加大监测力度和频次,确保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以环保厅名义给阿拉善盟行署发函,督促阿拉善盟行署尽快落实晾晒池污染物治理资金问题,加快论证晾晒池污染物处置方案,并将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工作部署等情况和责任分工及时通报自治区环保厅。

[6]
2014年10月3日,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6]
1.7. 参考资料
1.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屡遭曝光工业园区成保护伞ml.中财网[引用日期2014-09-8].
2.官方回应腾格里沙漠遭工业污染:可能监管不到位.凤凰网河北[引用日期2014-09-8].
3.腾格里沙漠排污是“造子孙的孽”.凤凰财经[引用日期2014-09-8].
4.内蒙古调查腾格里沙漠排污池.光明日报[引用日期2014-09-8].5.内蒙古多名领导因腾格里沙漠环境问题被追责.网易[引用日期2014-09-26].
6.腾格里沙漠腹地遭污染续:习近平等领导作批示.网易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