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移动直放站覆盖设备统一监控系统监控项目规范

合集下载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通信机房和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通信机房和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通信机房和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第一节总则1、为加强对通信机房的安全管理,杜绝人为因素对通信机房造成影响,为通信设备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保证机房内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中所指通信机房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机房(包括OMC机房)、传输网络机房及配套设备(如:动力、空调等)机房、基站机房和企业信息网机房。

3、省公司党群事务部是通信机房安全的职能管理部门,网络部是通信机房设备电气性能安全的职能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督促检查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市公司安全保卫工作主管部门和网络部作为市一级安全管理责任部门,负责落实本规定的相关工作。

4、各级网络部作为全网设备的管理部门,负责新设备、扩容设备的入网把关工作。

5、本规定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归省公司。

第二节机房设备管理1、机房内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放置,并有明确设备标识。

未经当地网络部允许,任何部门不可以放置任何设备于机房内。

2、任何设备与现网设备进行联调前,须由省公司网络部根据集团公司下发的《设备入网管理规定》,颁发设备入网许可证。

3、设备的维护必须由专人负责,他人不可随意操作;设备需要停机检查时,须经当地网络部批准后,方可进行;关闭通信设备时,须经当地网络部同意。

4、市公司根据省公司制定的有关交换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指导原则,开展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

5、入网设备必须接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新设备、扩容设备必须接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后方能割接。

第三节机房环境管理1、机房(基站机房除外)应建立防尘缓冲带,备有工作服和工作鞋。

2、所有人员进机房操作时应穿工作鞋。

3、机房应防尘,窗户必须全密封、遮光(不准使用布质、木制等材料的窗帘、台椅)。

环境要整洁、设施摆放整齐。

4、机房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维护技术指标要求,保持正常通风。

5、机房应有良好防静电措施。

6、机房照明设施工作正常,机房照明与设备用电分开。

机房照明应有应急备用,各类照明设备要由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网络代维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网络代维管理办法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网络代维管理办法(2018年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网络部2018-09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代维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5)第三章代维工作范围及内容 (8)第四章对代维公司的管理 (9)4.1资质管理 (10)4.2公司选择管理 (11)4.3合同管理 (11)4.4考核管理 (12)4.5代维公司退出管理 (12)第五章双方职责分工 (14)第六章代维基础管理 (15)第七章代维质量管理 (19)第八章代维服务管理 (20)第九章代维安全生产管理 (21)第十章代维信息保密管理 (22)第十一章代维管理信息化手段建设 (23)第十二章代维管理平台应用要求 (23)第十三章代维框架合同配额管理 (25)第十四章问责管理 (25)附件1 代维管理规章架构 (27)附件2 代维项目相关定义 (28)附件3 代维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30)附件3.1 代维公司进入流程 (31)附件3.2 代维公司退出流程 (32)附件4 代维工作流程-总体流程 (33)附件4.1 故障处理流程 (34)附件4.2 按需工作流程 (35)附件4.3 巡检工作流程 (36)附件4.4 随工工作流程 (37)附件4.5 整改工作流程 (38)附件4.6 异常情况上报处理流程 (3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网络代维管理工作发展需要,规范网络代维管理,确保卓越网络品质,依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下发的《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管理办法》,修订更新《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网络代维管理办法》(2018年版),对网络综合代维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二条中国移动网络代维的总体原则是指必须在满足公司对核心运维能力自主掌控,确保高质量、高效率网络运维工作的前提下,遵从“两不三可”原则,即管理不代维、监控不代维,技术含量低的、末端的、需现场维护的工作可代维。

第三条网络代维是指在确保公司对核心运维能力掌握和控制的前提下,为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的目的,将部分非核心网络维护工作交由社会上专业公司进行维护。

广东移动综合代维技术规范书

广东移动综合代维技术规范书

广东移动2015-2016年综合代维技术规范书(存量铁塔资产交接后修订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2015年12月目录一、网络代维的范围和内容.......................................................................................................- 3 -(一)网络代维范围...........................................................................................................- 3 -(二)网络代维服务内容...................................................................................................- 4 -(三)网络代维服务模式...................................................................................................- 5 -二、代维公司资质要求...............................................................................................................- 5 -(一)基本资质要求...........................................................................................................- 5 -(二)机构配备要求...........................................................................................................- 5 -(三)人员配置要求...........................................................................................................- 6 -三、代维工作总体要求...............................................................................................................- 7 -(一)代维工作职责...........................................................................................................- 7 -(二)代维基础管理...........................................................................................................- 8 -(三)代维服务管理...........................................................................................................- 9 -(四)代维安全生产管理...................................................................................................- 9 -(五)代维信息保密管理................................................................................................ - 10 -(六)代维考核管理........................................................................................................ - 10 -(七)代维工作交接........................................................................................................ - 12 -(八)代维公司退出........................................................................................................ - 13 -四、代维资源配置要求............................................................................................................ - 13 -(一)代维人员配置标准................................................................................................ - 13 -(二)代维人员技能要求................................................................................................ - 15 -(三)代维车辆配置标准................................................................................................ - 15 -(四)代维仪表工器具配置标准.................................................................................... - 16 -五、基站设备及配套专业代维技术要求................................................................................ - 19 -(一)代维工作内容........................................................................................................ - 19 -(二)代维质量要求........................................................................................................ - 26 -六、铁塔及天馈专业代维技术要求........................................................................................ - 26 -(一)代维工作内容........................................................................................................ - 26 -(二)代维质量要求........................................................................................................ - 36 -七、直放站室分WLAN专业代维技术要求.............................................................................. - 36 -(一)代维工作内容........................................................................................................ - 36 -(二)代维质量要求........................................................................................................ - 40 -八、传输线路专业代维技术要求............................................................................................ - 40 -(一)代维工作内容........................................................................................................ - 40 -(二)代维质量要求........................................................................................................ - 51 -九、集客家宽专业代维技术要求............................................................................................ - 52 -(一)代维工作内容........................................................................................................ - 52 -(二)代维质量要求........................................................................................................ - 55 -广东移动2014年网络综合代维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广东移动依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发相关管理规范,结合省内管理要求,特制定本技术规范书,用于综合代维服务采购。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数字光纤直放站测试规范(双型号版带)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数字光纤直放站测试规范(双型号版带)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GSM数字光纤直放站测试规范书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数字光纤直放站测试规范书一、 测试设备配置 1、载波数近端可同时配置16个载波,远端站应能同时支持不得少于8载波信号输出2、测试频段工作频段:900MHz前向(下行):935~954/945~954 反向(上行):890~909/900~909 工作频段:1800MHz前向(下行):1805~1830MHz 反向(上行):1710~1735MHz3、远近端配置近端设备:1台 远端设备:10台4、组网方式混合组网:链式和星型混合组网近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远端机基站图1二、 测试条件1、常规测试条件常规测试应在下列条件的任意组合的情况下测量: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2、极限测试条件极限试验应在下列条件的任意组合的情况下测量:a)温度:低温:-40℃(室外I类)、-25℃(室外II类)或-20℃(室内机);高温:+55℃(室外I类和II类)、+40℃(室内机)。

湿度:95%b)供电电压:AC 220V: 低压+155V;高压 +285V。

DC -48V:低压 -36V;高压 -72V。

DC +24V:低压 +19V;高压 +28V。

3、测试仪表序号仪表名称备注1 网络分析仪2 综合信号发生器产生GSM信号8-PSK调制信号和多载波GSM调制信号3 综合信号分析仪可分析GSM信号8-PSK调制信号4 RF射频信号源5 噪声系数测量仪6 光功率计7 光衰减器8 恒温恒湿试验机可产生95%湿度9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可产生-40℃至+55℃的环境温度10 对地漏电流测试仪11 W/I自动测试仪三、 测试方法1. 准备工作:根据《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按设备配置组网要求搭建网络测试系统,并开启所有设备,通过本地监控平台确认网络中的被测设备保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1.0.0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1.0.0

中国移动技术规范文档编号: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文档版本:Version 1.0.0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和传播本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5年05月发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文档说明:本技术规范为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

本规范为直放站监控系统规范中的设备验收规范仅用于指导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建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保留对本方案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以下同志参加了本规范初稿的编写和讨论工作,表示感谢!徐海东、王烨、张潮、方鹏、丁三弟、钟学森、张辰、彭旭辉、李胜利、王红、方道奎、吴玲琦、魏崴、李雪峰、李承胜、师鑫、胡国云等编号说明:(本文档编号依照以下原则进行:x.y.z x: 大版本更新,文档结构变化y: 具体方案的更改,部分内容的修正z: 文字修改,奇数为包含对上一版修改记录的稿子偶数为对上修改稿的定稿)文档修改历史目录1范围 (10)2规范性引用文件 (10)3参考文献 (10)4缩略语 (10)5验收总原则 (10)5.1实现直放站设备的有效监控 (11)5.2对第三方测试单位的要求 (11)5.3对设备制造商的要求 (11)5.4验收测试分类 (12)5.5测试中的注意点 (12)6前期准备 (12)6.1组建监控系统(或起相同作用的测试系统) (12)6.2验收所需设备及工具 (12)6.3实验室验收测试环境和条件 (13)7验收测试项目 (14)7.1通信时延要求 (14)7.2通信方式要求 (14)7.3开站上报 (14)7.3.1测试前提 (14)7.3.2测试方法 (14)7.3.3测试内容 (15)7.3.4测试结果 (15)7.4基本信息查询 (15)7.4.1测试前提 (15)7.4.2测试方法 (15)7.4.3测试内容 (15)7.4.4测试结果 (16)7.5基本信息设置 (16)7.5.1测试前提 (16)7.5.2测试方法 (16)7.5.3测试内容 (17)7.5.3.1设置上报号码 (17)7.5.3.2设置站点编号 (17)7.5.3.3设置设备编号 (17)7.5.3.4设置“查询设置电话号码1~5” (17)7.5.3.5设置短信服务中心号码 (18)7.5.3.6监控中心IP地址和端口号 (18)7.5.4测试结果 (18)7.6下行链路 (19)7.6.1测试前提 (19)7.6.2测试方法 (20)7.6.3测试内容 (20)7.6.3.1下行输入功率电平 (20)7.6.3.2下行输出功率电平 (21)7.6.3.3下行衰减 (21)7.6.3.4下行实际增益 (22)7.6.3.5下行输入功率告警门限与下行输出功率告警门限 (22)7.6.3.6下行输入功率告警与下行输出功率告警 (22)7.6.4测试结果 (22)7.7上行链路 (23)7.7.1测试前提 (23)7.7.2测试方法 (23)7.7.3测试内容 (24)7.7.3.1上行输出功率电平(可选) (24)7.7.3.2上行衰减 (24)7.7.3.3上行理论增益 (24)7.7.3.4上行输出过功率告警门限(可选) (24)7.7.3.5上行输出过功率告警(可选) (25)7.7.4测试结果 (25)7.8光收功率/光发功率(可选) (25)7.8.1测试前提 (25)7.8.2测试方法 (26)7.8.3测试内容 (26)7.8.4测试结果 (26)7.9信道号 (26)7.9.1测试前提 (26)7.9.2测试方法 (26)7.9.3测试内容 (26)7.9.3.1选频设备信道号 (27)7.9.3.2移频选频直放站信道号 (27)7.9.4测试结果 (28)7.9.4.1工作信道号测试数据 (28)7.9.4.2移频信道号测试数据 (28)7.9.4.3测试结果 (29)7.10工作频带上/下边带信道号 (30)7.10.1测试前提 (30)7.10.2测试方法 (30)7.10.3测试内容 (30)7.10.4测试结果 (30)7.11移频直放站工作频带/移频频带的上/下边带信道号 (30)7.11.2测试方法 (30)7.11.3测试内容 (31)7.11.3.1工作频带上/下边带信道号 (31)7.11.3.2移频频带上/下边带信道号 (31)7.11.4测试结果 (31)7.11.4.1测试数据 (31)7.11.4.2测试结果 (32)7.12下行驻波比 (33)7.12.1测试前提 (33)7.12.2测试方法 (33)7.12.3测试内容 (33)7.12.3.1下行驻波比值 (33)7.12.3.2下行驻波比门限 (33)7.12.3.3下行驻波比告警 (33)7.12.4测试结果 (33)7.13射频信号开关 (34)7.13.1测试前提 (34)7.13.2测试方法 (34)7.13.3测试内容 (34)7.13.4测试结果 (34)7.14功放开关(用于基站放大器,其它设备类型可选) (35)7.14.1测试前提 (35)7.14.2测试方法 (35)7.14.3测试内容 (35)7.14.4测试结果 (35)7.15上/下行信号旁路状态(用于塔放) (35)7.15.1测试前提 (35)7.15.2测试方法 (35)7.15.3测试内容 (36)7.15.3.1下行旁路状态检测 (36)7.15.3.2上行旁路状态检测 (36)7.15.4测试结果 (36)7.16信源信息 (37)7.16.1测试前提 (37)7.16.2测试方法 (37)7.16.3测试内容 (37)7.16.3.1信源信息七项 (37)7.16.3.2设置信源小区识别码参照值 (37)7.16.3.3信源变化告警 (38)7.16.4测试结果 (38)7.17功放过温 (38)7.17.1测试前提 (38)7.17.2测试方法 (38)7.17.3.1功放温度值 (38)7.17.3.2功放过温告警门限 (39)7.17.3.3功放过温告警 (39)7.17.4测试结果 (39)7.18电源掉电告警 (39)7.18.1测试前提 (39)7.18.2测试方法 (39)7.18.3测试内容 (39)7.18.4测试结果 (40)7.19电源故障告警 (40)7.19.1测试前提 (40)7.19.2测试方法 (40)7.19.3测试内容 (40)7.19.4测试结果 (40)7.20监控模块电池故障告警 (41)7.20.1测试前提 (41)7.20.2测试方法 (41)7.20.3测试内容 (41)7.20.4测试结果 (41)7.21位置告警 (41)7.21.1测试方法 (41)7.21.2测试内容 (41)7.21.3测试结果 (41)7.22门禁告警(可选) (42)7.22.1测试前提 (42)7.22.2测试方法 (42)7.22.3测试内容 (42)7.22.4测试结果 (42)7.23自激告警 (42)7.23.1测试前提 (42)7.23.2测试方法 (42)7.23.3测试内容(实验室) (43)7.23.4测试结果 (43)7.24本振失锁告警 (43)7.24.1测试前提 (43)7.24.2测试方法 (43)7.24.3测试内容 (44)7.24.4测试结果 (44)7.25光收发故障告警 (44)7.25.1测试前提 (44)7.25.2测试方法 (44)7.25.3测试内容 (44)7.25.4测试结果 (44)7.26.1测试前提 (44)7.26.2测试方法 (45)7.26.3测试内容 (45)7.26.4测试结果 (45)7.27低电压告警(仅对太阳能直放站) (45)7.27.1测试前提 (45)7.27.2测试方法 (45)7.27.3测试内容 (45)7.27.4测试结果 (45)7.28功放/低噪放故障告警 (46)7.28.1测试前提 (46)7.28.2测试方法 (46)7.28.3测试内容 (46)7.28.3.1上行功放/低噪放告警 (46)7.28.3.2下行功放/低噪放告警 (46)7.28.4测试结果 (46)7.29外部告警 (47)7.29.1测试前提 (47)7.29.2测试方法 (47)7.29.3测试内容 (47)7.29.4测试结果 (47)7.30其它模块告警 (47)7.30.1测试前提 (47)7.30.2测试方法 (48)7.30.3测试内容 (48)7.30.4测试结果 (48)7.31塔顶放大器告警 (48)7.31.1测试前提 (48)7.31.2测试方法 (48)7.31.3测试内容 (48)7.31.4测试结果 (48)7.32功放旁路告警(用于基站放大器) (49)7.32.1测试前提 (49)7.32.2测试方法 (49)7.32.3测试内容 (49)7.32.4测试结果 (49)7.33巡检上报 (49)7.33.1测试前提 (49)7.33.2测试方法 (49)7.33.3测试内容 (50)7.33.4测试结果 (50)7.34配置变更上报 (50)7.34.1测试前提 (50)7.34.3测试内容 (50)7.34.4测试结果 (50)7.35故障修复上报 (51)7.35.1测试前提 (51)7.35.2测试方法 (51)7.35.3测试内容 (51)7.35.4测试结果 (51)7.36验收告警机制 (51)7.36.1验收告警使能和告警发送功能 (51)7.36.1.1测试前提 (51)7.36.1.2测试方法 (51)7.36.1.3测试内容 (51)7.36.1.4测试结果 (52)7.36.2告警产生机制检测 (52)7.36.2.1告警产生检测 (52)7.36.2.2告警恢复产生检测 (53)7.36.2.3测试结果 (53)7.36.3告警重发机制检测 (53)7.36.3.1测试1 (53)7.36.3.2测试2 (54)7.36.3.3测试3 (54)7.36.3.4测试4 (54)7.36.3.5测试5 (54)7.36.3.6测试6 (54)7.36.3.7测试7 (54)7.36.3.8测试结果 (54)7.36.4告警特殊情况处理机制检测 (55)7.36.4.1测试1 (55)7.36.4.2测试2 (55)7.36.4.3测试3 (55)7.36.4.4测试4 (55)7.36.4.5测试结果 (56)7.36.5告警屏蔽处理机制检测 (56)7.36.5.1测试1 (56)7.36.5.2测试2 (58)7.36.5.3测试3 (58)7.36.5.4测试4 (59)7.36.5.5测试5 (59)7.36.5.6测试6 (59)7.36.5.7测试结果 (59)7.37通信压力测试(只对现网测试作要求) (59)7.37.1测试前提 (59)7.37.2测试方法 (59)附录1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入网验收测试结果总表 (61)附录2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工程验收表格 (64)1范围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规定了GSM网络中直放站覆盖设备(以下统称为“直放站”)的验收要求。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1. 引言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为了提供更好的通信网络服务,保障用户的通信质量和体验,中国移动引入了直放站监控系统来监测和管理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状态和性能。

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的验收流程和规范,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符合相关要求,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监控系统设备验收准备在进行监控系统设备验收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设备验收人员设备验收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判断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验收人员应由中国移动或其指定的专业机构人员组成。

2.2 验收设备清单制定一份监控系统设备验收的设备清单,清单中应包含待验收的监控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等信息,以便于验收人员核对。

2.3 验收环境准备为了顺利进行设备验收,需要提供符合验收要求的环境,包括电源、网络连接等。

确保监控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与相关系统进行连接。

2.4 验收文档准备准备一份验收文档模板,用于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结果。

文档中应包含设备信息、验收人员、验收时间、验收结果等内容。

3. 监控系统设备验收流程监控系统设备验收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验收前准备在进行设备验收前,验收人员应核对设备清单,确认待验收的设备信息和数量是否与清单一致。

同时,检查验收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2 设备功能验收针对每个待验收的监控设备,验收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或相关要求进行功能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设备的开机、关机、重启等操作,以及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情况。

验收人员应记录测试结果,并对不符合要求的功能进行说明和整改要求。

3.3 设备性能验收在功能验收合格的基础上,验收人员还需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数据传输稳定性等。

验收人员应记录测试结果,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性能进行说明和整改要求。

3.4 验收结果评价根据设备功能验收和性能验收的结果,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

广东移动TD直放站监控中心测试验收规范

广东移动TD直放站监控中心测试验收规范

广东移动TD直放站监控中心验收规范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范围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3.1术语、定义 (5)3.2缩略语 (5)4广东移动TD直放站网管监控系统组网方案 (6)5验收要求 (6)5.1总体要求 (6)5.2通信方式要求 (7)5.3通信时延要求 (7)6验收准备 (7)6.1搭建监控中心 (7)6.2验收设备准备 (8)7监控系统功能测试 (8)7.1配置管理 (8)7.1.1关联关系管理 (8)7.1.2网元对象管理 (9)7.1.3配置报表 (12)7.1.4操作维护管理 (13)7.2告警管理 (16)7.2.1告警声音 (17)7.2.2实时告警列表 (17)7.2.3告警查询统计 (18)7.2.4告警确认与清除 (18)7.2.5告警过滤 (19)7.2.6频繁告警判断 (20)7.2.7告警级别定义 (20)7.2.8告警压缩 (21)7.2.9告警前转 (21)7.2.10性能管理 (22)7.3拓扑管理 (23)7.3.1拓扑显示 (23)7.3.2拓扑监视 (23)7.3.3拓扑图操作 (25)7.4系统管理 (26)7.4.1用户管理 (26)7.4.2系统设置 (27)7.4.3资料备份和恢复 (28)7.4.4字典维护(可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5地图控制 (28)7.4.6系统日志管理 (29)前言在即将开展的TD-SCDMA网络建设中,TD-SCDMA直放站将会是网络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TD-SCDMA直放站的监控管理也同样重要。

利用目前成熟的2G的直放站监控系统平台,经过升级改造,不仅支持TD-SCDMA直放站的接入,而且实现《中国移动3G直放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的功能技术要求,向全面的3G直放站监控系统平滑过渡,是最为经济、合理的实现途径。

论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

论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

论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1. 引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移动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直放站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为了确保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中国移动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设备验收规范。

本文将介绍中国移动直放站监控系统设备验收规范的具体要求,并对其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详细说明。

2. 设备验收规范2.1 设备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设备验收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验收委员会的组建:由项目负责人牵头,成员包括设备交付方、设备使用方和技术支持方的代表。

•验收方案的制定:定义设备验收的测试人员、方法和流程。

•验收设备的准备:包括验收所需的测试仪器、设备和软件的准备。

2.2 设备验收的基本要求设备验收的基本要求如下:•设备的完整性:设备应当符合交付方和使用方之间的合同约定,并且处于完整且没有任何损坏的状态。

•设备的性能指标:设备应当满足规定的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覆盖范围、功率输出、频率稳定性等。

•设备的兼容性:设备应当与现有的系统和设备相兼容,不会造成网络的兼容性问题或干扰。

•设备的安全性:验收的设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设备的可靠性:设备应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会出现故障。

2.3 设备验收的测试项目设备验收的测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设备的基本信息:验证设备的型号、序列号、版本号等基本信息是否与合同一致。

•设备的功能测试:测试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例如设备开关、信号发送等。

•设备的性能测试:测试设备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例如信号的强度和质量是否达标。

•设备的兼容性测试:测试设备与现有系统和设备的兼容性,确保不会发生冲突或干扰。

•设备的安全性测试:测试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设备的可靠性测试:测试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长时间运行和负载测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移动直放站覆盖设备统一监控系统监控项目规范版本:V2.02005年4月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对直放站的总体监控要求 (1)三、直放站告警处理机制 (1)1、告警产生机制 (1)2、告警发送机制 (2)3、告警重发处理机制 (2)4、告警使能处理机制 (2)5、告警特殊情况处理机制 (2)6、告警屏蔽处理机制 (3)三、直放站监控项目定义 (4)1、告警项目 (4)1.1电源掉电告警 (4)1.2电源故障告警 (4)1.3监控模块电池故障告警 (4)1.4低电压告警 (4)1.5位置告警 (4)1.6下行输入过/欠功率告警 (4)1.7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 (4)1.8上/下行功放/低噪放故障告警 (5)1.9功放过温告警 (5)1.10本振失锁告警 (5)1.11下行驻波比告警 (5)1.12光收发故障告警式反应 (5)1.13信源告警 (5)1.14主从监控链路告警 (5)1.15辅助模块告警 (5)1.16外部告警 (6)1.17巡检确认 (6)1.18故障修复确认 (6)1.19开站上报 (6)1.20配置变更上报 (6)2、设置项目 (6)2.1站点编号 (6)2.2站点子编号 (6)2.3上报号码 (6)2.4查询/设置电话号码(5个) (6)2.5监控中心IP地址 (7)2.6短信服务中心号码 (7)2.7上报通信方式 (7)2.8直放站主动告警使能标志 (7)2.9信源小区参照值(CGI) (7)2.10下行输入功率告警门限 (7)2.11下行输出功率告警门限 (7)2.12上/下行衰减值 (7)2.13信道号 (7)2.14工作频带的上/下边带信道号 (7)2.15功放过温门限 (7)2.16下行驻波比门限 (7)2.17射频开关 (8)2.18切换开关 (8)3、查询项目 (8)3.1设备厂商代码 (8)3.2设备类别 (8)3.3设备型号 (8)3.4设备生产序列号 (8)3.5下行输入功率电平 (8)3.6下行输出功率电平 (9)3.7下行实际增益 (9)3.8上行理论增益 (9)3.9上/下行功放温度 (9)3.10下行驻波比值 (10)3.11信源信息 (10)3.12设备的实际信道总数 (10)3.13设备经纬度 (10)附件1 直放站覆盖设备统一监控系统监控项目列表 (10)附件2 载波池直放站监控项目列表 (14)一、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GSM网络中直放站覆盖设备(以下统称为“直放站”)必须提供的监控量,包括查询量、设置量和告警量。

本规范是直放站覆盖设备统一监控系统统一规范的子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进入广东移动通信公司的直放站。

二、对直放站的总体监控要求1、直放站设备必须被有效监控,有效监控的定义是:1.1、有效监控是指所有监控项目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

1.2、监控中心与直放站设备之间的通信(包括短信、数传等)必须及时、可靠、畅通。

不允许有过长时延(短信和数传不超过60秒),或者非网络本身原因情况下的通信不能建立。

1.3、对于告警类监控项目,要求在监控中心能准确反映设备非正常状态,既不允许当设备出现非正常状态时告警不能产生,又不允许误告警出现或因设备门限设置不当而造成频繁告警。

1.4、对于设置类监控项目,要求在监控中心能准确地将设置值传送到直放站设备,直放站设备能够根据设置值即时发生相应的动作。

1.5、对于查询类监控项目,要求在监控中心能准确地查询到直放站设备当前的状态或参数。

2、直放站设备必须具备本地监控接口和平台,用以使维护人员获取更多的设备状态信息和设置设备的初始信息,以及手动向监控中心发送其他相关信息如巡检确认、设备修复等。

三、直放站告警处理机制1、告警产生机制所有告警项目以及告警产生条件都在本文第四部分中有明确的定义,如满足条件,则监控单元应立即产生相应的告警。

但为避免频繁的误告警,监控单元必须除位置告警和外部告警外其他告警项目都需进行3分钟的判断,如下行输入信号功率告警、输出信号功率告警等。

告警项目进行3分钟的判断采用如下方法:每2秒钟采样1次,3分钟共采样90次,当采样处于告警状态的次数大于等于40%时,即告警状态的次数大于等于36次时,设备就上报告警,当采样处于告警状态的次数等于10%时,即正常状态的次数大于等于81次时,才可上报告警恢复正常的信息。

2、告警发送机制监控单元在检测到某告警项目出现告警并经过必要的判断过程,则立即向监控中心发送告警信息,当该告警项目恢复正常状态时,则立即向监控中心发送告警恢复信息。

3、告警重发处理机制直放站监控单元检测到告警状态有变化时,则将告警信息上传给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接收到告警信息后发送告警确认信息给直放站。

一般情况处理如下:(处理参考图1)直放站监控单元上传告警信息后,在规定的时间(3分钟)内如果收到监控中心的告警确认,则表明本次告警信息上传成功,此时直放站停止上报告警;在规定的时间(3分钟)内如果没有收到监控中心的告警确认,则表明本次告警信息上传失败,此时直放站继续上报告警。

如果连续3次告警信息上传失败,直放站停止告警,在间隔一个规定的时间(3小时)后,继续上报告警,如果再连续3次失败,则在间隔一个规定的时间后继续,共循环3次。

特殊情况处理如下:在循环上报告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告警,则原来没有确认的告警信息跟新的告警信息一起上传,原来已确认的告警信息不上传,循环重新开始。

在循环上报告警过程中没有收到告警确认信息,此时该告警恢复原来状态,则该告警信息不再上传,循环结束。

4、告警使能处理机制当直放站某项告警使能关闭时,直放站不上报该项告警;此时监控中心查询直放站的该项告警状态,直放站返回该告警项目状态为正常(即非告警状态)。

5、告警特殊情况处理机制a 、当直放站产生了某个项目的告警但还未上报,此时若监控中心执行对该项目告警状态查询的操作,上报上报上报则直放站不再上报该项目告警信息。

b、监控中心对直放站进行设置后,如果直放站的告警状态发生改变,上报告警。

c、在数传过程中:1)、如果直放站设备此时产生告警,设备不能主动上报告警信息。

2)、如果执行了查询告警状态命令,则断开联机后,将直放站的告警状态与最后一次查询到的告警状态进行比较:不相同则上报;相同则不报。

3)、如果没有执行查询告警状态命令,则断开联机后,将直放站的告警状态与联机之前的状态进行比较:不相同则上报;相同则判断联机之前直放站的告警状态是否已确认,若无确认则继续上报,若已确认则不上报。

6、告警屏蔽处理机制凡是已屏蔽的告警,都按正常处理,即:既不上报该告警项,同时监控中心查询该告警状态为正常。

1)当直放站出现电源告警(包括电源掉电告警、电源故障告警和太阳能直放站低电压告警),直放站保持下列告警项目在电源告警前的状态,并且不上报。

下行输入过/欠功率告警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上/下行功放/低噪放故障告警功放过温告警本振失锁告警下行驻波比告警光收发故障告警2)当下行输入功率和下行输出功率同时欠功率时,只上报输入欠功率告警,屏蔽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查询时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显示状态为正常)。

3)当下行低噪放模块故障告警和下行输出功率欠功率告警同时出现时,只上报低噪放模块故障告警,屏蔽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查询时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显示状态为正常)。

4)当下行功放模块故障告警和下行输出功率欠功率告警同时出现时,只上报功放模块故障告警,屏蔽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查询时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显示状态为正常)。

5)当本振失锁告警和下行输出功率欠功率告警同时出现时,只上报本振失锁告警,屏蔽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查询时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显示状态为正常)。

三、直放站监控项目定义直放站监控项目:即各种网元设备的各种监控参数。

监控中心就是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查询、设置与接收,从而达到有效监控各种网元设备状态的目的。

直放站监控项目包括:告警项目、设置项目和查询项目。

1、告警项目1.1电源掉电告警定义:直放站的市电停电,则上告此告警。

检测点:市电的输入端口1.2电源故障告警定义:市电正常,直放站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异常,则上告此告警。

检测点:市电的输入端口和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口1.3监控模块电池故障告警定义:当监控模块后备电池失效时,则上告此告警。

检测方法:①市电供电时,监控模块后备电池异常,需上报此告警。

②市电掉电后,在一段时间内(各厂家可自行设置,但最短不能低于1小时),监控模块后备电池输出电压低于门限值,也需上报此告警。

1.4低电压告警定义:只针对太阳能直放站,当太阳能电池电压低于最低工作电压时,则上告此告警。

如太阳能电池电压低于最低工作电压(23.4V±0.3V)则告警。

检测点: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口。

1.5位置告警定义:当直放站相对于安装位置移动后,则上告此告警。

检测方法:如直放机被移动离开原位时,位置监测开关电平发生相应变化,则产生位置告警。

1.6下行输入过/欠功率告警定义:当直放站的下行输入功率电平高于设定的下行输入过功率门限值时,则上告“下行输入过功率告警”;当直放站的下行输入功率电平低于设定的下行输入欠功率门限值时,则上告“下行输入欠功率告警”。

1.7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定义:当直放站的下行输出功率电平低于设定的下行输出欠功率门限值时,则上告“下行输出欠功率告警”。

1.8上/下行功放/低噪放故障告警定义:当直放站的上行功放工作异常时,则上告“上行功放故障告警”;当直放站的下行功放工作异常时,则上告“下行功放故障告警”;当直放站的上行低噪放工作异常时,则上告“上行低噪放故障告警”;当直放站的下行低噪放工作异常时,则上告“下行低噪放故障告警”。

检测方法:根据各个功放/低噪放的输入信号有无、增益的变化、电流的大小等因素来产生告警。

1.9功放过温告警定义:当直放站的任何一个功放的温度超过设定的过温告警门限时,则上告“功放过温告警”。

1.10本振失锁告警定义:当本振源不能锁定时,则上告“本振失锁告警”。

检测方法:凡有本振源和锁相模块的直放站设备都必须有该项告警。

各本振为“或”的关系,即只要有1个本振失锁就上告此告警。

1.11下行驻波比告警定义:当直放站的下行输出端口总驻波比高于设定的下行驻波比告警门限值时,则上告“下行驻波比告警”。

检测点:设备下行输出端口。

1.12光收发故障告警式反应定义:当光电转换模块故障或上、下行光链路异常时,则上告“光收发故障告警”。

1.13信源告警定义:由内置的无线Modem读取的小区编码(CGI)与直放站原来设置的小区编码参照值比较,若发生变化,则上告“信源告警”。

说明:仅对宽带机适用。

注意:在进行网络割接时,先批量屏蔽信源告警使能,再批量设置小区编码,然后批量打开使能,避免产生误告警。

1.14主从监控链路告警定义:只针对主从分布式直放站监控系统,当主站不能与某从站进行监控数据通信时,则上告“主从监控链路告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