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化学最后一个月热点专题强化训练(化学常用计量与氧化还原反应)
2011年黄冈高考复习资料(内部)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2011年黄冈高考复习资料(内部)系列: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0·威海模拟)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金属冶炼B .燃放鞭炮C .食物腐败D .点制豆腐解析:豆腐的点制属于胶体的聚沉,是物理变化.答案:D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A .CO +H 2O=====高温CO 2+H 2 B .3NO 2+H 2O===2HNO 3+NOC .2Na 2O 2+2H 2O===4NaOH +O 2↑D .2F 2+2H 2O===4HF +O 2[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解题时抓住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这一基本点,H 2O 作氧化剂只能是H 元素化合价降低,B 中N 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C 中Na 2O 2中O 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D 中氧化剂为F 2.答案:A3.(2009·上海高考)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炽热的碳和浓HNO 3反应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③①②解析:①大气固氮是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氧化物,氮元素被氧化.②炽热的碳和浓HNO 3反应生成NO 2,氮元素被还原.③实验室制取NH 3反应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选A. 答案:A4.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 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 +NaClO 3.在相同条件下NaClO 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 .NaCl 、NaClOB .NaCl 、NaClO 3C .NaClO 、NaClO 3D .NaClO 3、NaClO 4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NaClO2中3Cl的化合价有部分升高,有部分降低,对照A、B、C、D四个选项可知,只有BC符合题意,而在热的碱性条件下:3NaClO===2NaCl+NaClO3,故选B.答案:B5.(2010·东城区模拟)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来源:学科网]C.若生成0.2 mol HNO3,则转移0.2 mol电子[来源:]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解析:分析反应前后各元素价态变化,可知NF3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其中:NF3→HNO3是被氧化的过程,NF3为还原剂;2NF3→2NO是被还原的过程,NF3是氧化剂,所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生成1 mol HNO3转移2 mol 电子,所以生成0.2 mol HNO3转移0.4 mol电子.NF3与潮湿的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答案:D6.(2010·潍坊模拟)根据反应:2H2S+O2===2S↓+2H2O,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Na2S+I2===2NaI+S↓.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A.O2>I2>S B.H2S>NaI>H2OC.S>I2>O2D.H2O>NaI>H2S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三个反应可知氧化性:O2>S、O2>I2、I2>S,故氧化性:O2>I2>S.[来源:学_科_网]答案:A7.(2009·全国卷Ⅱ)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解析:因为还原性Fe2+>Br-,在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先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通入过量Cl2时发生反应:2Fe2++4Br-+3Cl2===2Br2+2Fe3++6Cl-,所以当x≤0.5a时只发生前一个反应,当x≥1.5a时发生后一个反应,当[来源:]0.5a<x<1.5a时,Fe2+与Br-均参加反应,且Fe2+与Br-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故选B.答案:B8.(2009·潮州月考)R2O n-6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若反应后R2O n-6转变为RO n-3.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来源:学.科.网Z.X.X.K]A.1 B.2C.3 D.4解析:Mn元素失去的电子数等于R元素得到的电子数(也可以通过化合价计算,Mn 升高的化合价的数目等于R元素降低的化合价数目).答案:B9.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2-6+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Cl->As③每生成7.5 g As,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 mol④M为OH-⑤SnCl2-6是氧化产物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解析:方程式中Sn元素从+2价上升至+4价,SnCl2是还原剂,SnCl2-6是氧化产物;As元素从+3价下降到0价,H3AsO3是氧化剂,As是还原产物.Cl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能推出还原性:Cl->As,每生成7.5 g As,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7.5 g75 g/mol×3=0.3 mol.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推知M应为H2O.答案:A10.(2009·汕头二模)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C2O2-4+H +―→CO↑+Mn2++,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2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2-4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C.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D.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系数是16解析:该反应的氧化剂是MnO-4,选项A错误.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H2O,选项B错误.配平该反应可得:2MnO-4+5C2O2-4+16H+===10CO2↑+2Mn2++8H2O,转移电子总数是10e-,选项C错误.[来源:]答案:D[来源:学|科|网]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1分)(1)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碱性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对比①和②实验所得的结果,将I 2、ClO -、SO 2-4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2)今有铁片、铜片,设计实验证明以下事实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①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②氯化铁溶液中Fe 3+的氧化性比硫酸铜溶液中的Cu 2+强. ③铁的还原性比铜强.解析:(1)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I -生成单质I 2,I 2遇淀粉变蓝;Na 2SO 3具有还原性,可还原I 2生成I -,使蓝色消失,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思路是:确定反应物、产物,然后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2)①可根据C u 和浓H 2SO 4加热反应,而Cu 和稀H 2SO 4加热也不反应来证明.②③可利用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证明.答案:(1)①NaClO 将KI 氧化生成了I 2ClO -+2I -+H 2O===I 2+Cl -+2OH -②I 2被Na 2SO 3还原生成了I -SO 2-3+I 2+2OH -===SO 2-4+2I -+H 2O ③ClO ->I 2>SO 2-4 (2)①Cu 与浓H 2SO 4在加热时反应而与稀H 2SO 4在加热时不反应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②Cu 与FeCl 3溶液能反应2FeCl 3+Cu===2FeCl 2+CuCl 2③Fe 能与CuSO 4溶液反应置换出CuFe +CuSO 4===FeSO 4+Cu(合理即可)12.(12分)(2010·咸宁高三期末)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NO -3+4H ++3e -===NO ↑+2H 2O.KMnO 4、Na 2CO 3、Cu 2O 、Fe 2(SO 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1)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3)反应中若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 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4)现称取含有杂质的甲样品(杂质与酸不反应)5.4 g ,恰好与100 mL 1.4 mol/L 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5)若 1 mol 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NO -3+4H ++3e -===NO ↑+2H 2O 是还原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而KMnO 4、Na 2CO 3、Cu 2O 、F e 2(SO 4)3四种物质中具有较强还原性的只有Cu 2O ,且Cu 2O 被氧化生成Cu 2+,化学方程式为14HNO 3+3Cu 2O===6Cu(NO 3)2+2NO ↑+7H 2O ;(2)硝酸在反应中体现了酸性和氧化性;(3)依据反应式:NO -3+4H ++3e -===NO ↑+2H 2O ,若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 22.4 L/mol=0.5 mol 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3=1.5 mol ;(4)设5.4 g 样品中含甲的物质的量为x ,由化学方程式可得:140.1 L ×1.4 mol/L =3x,解得x =0.03 mol ,则样品中甲的质量分数为0.03 mol ×144 g/mol 5.4 g×100%=80%; (5)若1 mol 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则硝酸的还原产物的价态应比NO 中氮元素的价态高,依据浓硝酸反应的规律知,应是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NO 2生成.答案:(1)14HNO 3+3Cu 2O===6Cu(NO 3)2+2NO ↑+7H 2O (2)酸性 氧化性 (3)1.5(4)80%(5)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NO 2生成13.(11分)三氟化氮(NF 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 、NO 和HNO 3,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 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个.(3)NF 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但一旦NF 3在空气中泄漏,还是易于发现.你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旦NF 3泄漏,可以用NaOH 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其产物除NaNO 2、NaF 、H 2O 外,还肯定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解析:由题意可写出:N +3F 3+H 2O ―→HF +N +2O +HN +5O 3.(1)根据电子得失守恒:N(被氧化)×(5-3)=N(被还原)×(3-2),所以N(被氧化)∶N(被还原)=1∶2.(2)依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从方程式右边着手不难配平,3NF3+5H2O===2NO+HNO3+9HF,生成0.2 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 mol×(5-3)×N A=0.4N A,或2.408×1023个.(3)NF3泄漏产生NO,NO遇空气中的O2生成红棕色气体NO2,HNO3、HF气体均有刺激性气味且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雾.(4)NF3与H2O反应产生HNO3,HNO3和NaOH反应必生成NaNO3.答案:(1)1∶2(2)3NF3+5H2O===2NO+HNO3+9HF0.4N A或2.408×1023个(3)产生红棕色气体、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白雾(4)NaNO314.(16分)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某学生按下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下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1)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当有0.224 L Cl2被NaOH溶液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4)通过该实验能否比较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填“能”或“不能”),若能,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解析:(1)根据e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HCl,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0=1∶5,而不是1∶8.(2)b处发生的反应为2KI+Cl2===2KCl+I2,I2遇淀粉变蓝色;d处发生的反应为2FeCl2+Cl2===2FeCl3,Fe3+和SCN-反应使溶液变红色.(3)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有0.01 mol Cl2被吸收时,转移0.01 mol电子.(4)e处实验说明氧化性KMnO4>Cl2,d处实验说明氧化性Cl2>FeCl3,因此,三种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答案:(1)2MnO-4+16H++10Cl-===2Mn2++5Cl2↑+8H2O1∶5(2)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来源:Z+xx+](3)Cl2+2NaOH===NaCl+NaClO+H2O0.01(4)能KMnO4>Cl2>FeCl3[来源:学科网]。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大纲版)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
(2011·全国卷I·13)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
n mol FeO·Fe y Cr x 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 mol
B. 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nx
mol
2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 在FeO·Fe y Cr x O3中,3x=y
【思路点拨】Cr2O72-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二者作用后铁元素由+2价被氧化为+3价,铬元素由+6价被还原为+3价。
【精讲精析】选A。
由铁原子和铬原子守恒可知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
mol,A项错误,B项正确;
n(1+y) mol,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nx
2
Cr2O72-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二者作用后铁元素由+2价被氧化为+3价,失电子总数为ny mol,铬元素由+6价被还原为+3价,得电子总数为3nx mol,再由得失电子数相等得3x=y,C、D项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 1 -。
2011届高三化学最后一个月热点专题强化训练(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常数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1升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升氯气的质量小C.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碱中所含的氢氧根离子数一定相等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体积、不同质量的C2H4和C3H6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D.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3.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A、B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为O2,B为O3,它们质量相等时则容器中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B.若A为NO2,B为N2O4,它们压强相等时则质量相等。
C.若A为C2H4,B为C2H6,它们密度相等时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D.若A为CO2,B为C3H8,它们密度相等时则分子数相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molN2和a mol14CO相比较,在同温同压下体积和密度都相等B.对相同状况下的12C 18O和14N2两种气体,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C.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用P表示)从大到小的顺序是:P(H2)>P(O2)> P(Ne)D.常温常压下,某容器真空时质量为201.0g,当它盛满甲烷时质量为203.4g,而盛满某气体Y时质量为205.5g,则Y气体可能是C2H6或NO或C2H6与NO的混合气体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N A的正确说法是A.标准状况下,33.6L 水中含有1.5N A个水分子B.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个C.1L0.5mol/LFeCl3溶液中含有0.5N A个Fe3+ D.16 g O3气体中含有3N A个氧原子6.(原创)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氢原子的总数为1.2N AB.1molC10H2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2N AC.在含有N A个醋酸根离子(CH3COO-)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LCH4和CH3OH的混合物中含有N A个碳原子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N A的不正确说法是A.在20℃,101.325kPa时,1g氢气中一定含有N A个氢原子B.常温常压下,15.6g苯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为1.2N A C.1molCl2在反应一定得到2N A电子D.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1mo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 A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N A的正确说法是A.1mol C10H20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一定为29N A B.标准状况下,22.4L三氧化硫含分子数为N AC.常温下100mL 0.1mol/L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0.01N AD.0.1mol 过氧化钠固体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电子数0.1N A9.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N A的不正确说法是A.常温常压下,52g乙炔气体中所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对数为10N AB.常温下,1molNaHCO3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待反应结束后,可逸出N A个CO2分子C.用惰性电极电解5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时,若溶液的pH变为13时,则电极上转化的电子数目约为3.01×1022(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D.用含有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一定小于0.1N A10.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N A的正确说法是A.29.0g 2CaSO4·H2O晶体中结晶水的数目为0.1N AB.常温常压下,18 g铵根离子所含电子总数为11N AC.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D.1mol乙基中含电子数目为15N A 1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N A的正确说法是A.16g CH4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1N A B.7.8g Na2O2固体中所含离子的总数为0.3N A C.标准状况下,3.2g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是0.1N AD.在标准状况下,H2和Cl2的混合气体22.4L,光照后得到气体中原子总数为N A个1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N A的正确说法是A.某温度时1L pH=6的纯水所含OH-离子数为1.0×10-6N AB.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 N AC.1mol D3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 D.12g石墨晶体中含C-C键数为N A 1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CHC13中含C—CI键数为3N AB.1 mol叠氮离子(N3—)含有的电子敬为16N AC.在反应5NaC1O2+4HC1 4C1O2 +5NaCl+2H2O中,每生成4mol ClO2,转移的电子数为5N A D.44 g乙醛与N2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N A1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个NO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小于N AB.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33.6 LCl2与3.0g H2反应,生成的HCl分子数目为3N AC.1.68 g Fe和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9N AD.一定条件下,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物中含N—H键数目为6N A15.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L 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CH3COO-的总数是0.1N AB.1L 0.1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中分子总数为0.1 N AC. 一定条件下,2mol SO2和 1mol O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一定是2N AD. 常温常压下,1.6g O2和O3混合气体中质子总数为0.8 N A16.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最多形成8 N A个碳碳单键B.在含有N A个醋酸根离子(CH3COO—)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N AC.1 mol Cl2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 N AD.16.9 g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 A1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 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 N AB.25℃时,pH=13的1.0LBa(O 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C.在标准状况下,2.8 g N2和2.8 g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 N AD.在常温常压下,2.24 L SO2与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 N A1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L液态水中含有的H+ 数目为10-7 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C.3.4g H2O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1 N A D.1mol碳烯(:C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N A19.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6 g乙醇中含有的C-H键的个数为0.6N A B.34 g 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常温常压下,48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3N A20.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 A个 B.106gNa2CO3固体中含有N A个CO32-C.200mL0.5 mol·L-1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小于0.1 N AD.常温下,1 mol Cu和足量浓硝酸反应可收集NO2的分子数小于2N A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常数参考答案。
历年氧化还原反应高考试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2011·全国卷I ·13)某含铬(Cr 2O 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 4·(NH 4)2SO 4·6H 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 mol FeO ·Fe y Cr x O 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 mol B. 处理废水中Cr 2O 72-的物质的量为nx2mol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D. 在FeO ·Fe y Cr x O 3中,3x=y 答案:选A 。
2.(2011·江苏高考·9)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NaHCO 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 2CO 3的大B.石灰乳与Cl 2的反应中,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 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 2不与铁反应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选B 。
3.(2012·四川高考·13)向27.2 g Cu 和Cu 2O 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Cu(NO 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 ·L -1的NaOH 溶液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 g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 与Cu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 mol ·L -1C.产生的N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D.Cu 、Cu 2O 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 3为0.2 mol 答案:选B 。
4.(2012·上海高考·11) 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3 氧化还原反应(2011·全国II 卷)某含铬Cr2O72- 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H4)2 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 O3 。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B .处理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量为nx 2mol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D .在FeO·FeyCrx O3中3x=y 【解析】由铬元素守恒知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量为nx 2mo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6×nx 2mo =3nx mol 。
由得失电子守恒知y =3x ,而由铁元素守恒知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 ×(1+y )mol =n(3x+1)mol ,因此选项A 是错误的。
【答案】A(2011·上海卷)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A .2Na2O2+2H2O =4NaOH+O2↑B .4Fe(OH)2+O2+2H2O=4Fe(OH)3C .2F2+2H2O=4HF+O2D .2Al+2NaOH+2H2O=2NaAlO2+3H2↑【答案】CD(2011·江苏卷)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牢记典型物质的性质,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具体的化学反应。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题库氧化还原反应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题库:氧化还原反应(3)6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5∶3 B.5∶4 C.1∶1 D.3∶562、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①Cl2+2KI = I2+2KCl ②2FeCl3+2HI = I2+2FeCl2+2HCl ③2FeCl2+Cl2 = 2FeCl3④I2+SO2+2H2O = 2HI+H2SO4A.Cl2>I2>Fe3+>SO2B.Fe3+>Cl2>I2>SO2C.Cl2>Fe3+>I2>SO2D.Cl2>Fe3+>SO2>I263、溴化碘的分子式为IBr,它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跟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是:IBr+H2O=HBr+HIO。
下列关于溴化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溴化碘中溴和碘的化合价均为0价B.在化学反应中,IBr常作氧化剂C.IBr与NaOH溶液作用生成NaBr、NaIO和H2OD.IBr 与水作用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64、在反应5H2O + 3BrF3 = Br2 + O2↑+ HBrO3 + 9HF中,当有45克水被氧化时,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A.5/3 mol B.5/2 mol C.3/2 mol D.4/3 mol65、配平下列氧化还原方程式:(1) ___P4+___NaOH+___H2O—___NaH2PO4+____PH3↑(2) __Cu2S+___HNO3—____Cu(NO3)2+___NO↑+___H2SO4+___H2O66、PbO2是很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可将Mn2+氧化成MnO4-,它本身还原为Pb2+。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PbO2固体和2mL 6mol/LH2SO4溶液,然后滴入2mL 1mol/LMnSO4溶液。
2011届高三化学(新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包3.第三单元氧化还原反应

12.早在 1807 年化学家戴维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
反应原理为: 4NaOH
(熔融) =4Na+ O2↑+ 2H2O;后来盖· 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 反应原理
为: 3Fe+ 4NaOH= Fe3O4+2H2 ↑+ 4Na↑;现代工艺是电解氯化钠: 2NaCl(熔融) =2Na+Cl2
1 .硒是人体微量元素 中的“抗癌之王” ,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
试用 Na2SeO3 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
Na2SeO3 在该反应反应中是还原剂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 Se 的化合价从 +2→ +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
NaNO2 的含量: NO2 -+ MnO4 -+H+
NO3
- +Mn2 ++ 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 pH 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 1molKMnO4 参加反应时消耗 2.5molNaNO2 5.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的分解反应为 :4(NH 4) 2SO4 =N2↑ +6NH3↑ +3SO2 ↑+SO3↑+7H2O,当有 n mol 电子转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Cl 2+ 6FeI 2= 2FeCl 3+ 4FeI 3
B. Cl
2+ FeI 2= FeCl 2+ I 2
C. Co 2 O3+ 6HCl= 2CoCl 2+ Cl 2↑+ 3H2 O D. 2Fe 3+ +2I — = 2Fe2+ + I 2
届高三化学最后一个月热点专题强化训练(电化学)

届高三化学最后一个月热点专题强化训练(电化学)1.网易探索20XX年5月20日报道,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第一块可为人体人造器官提供电能的可植入的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其基本原理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发生的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酸性环境),下列对该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消耗1mol氧气则转移4mole,H会向正极移动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 今后研究的研究方向是怎样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从而在将来达到可以利用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为任何可植入医疗设备提供电能D. 该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在高温下工作2.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0.02 mol电子,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产生气体的体积:①>② 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①>② C.溶液的pH变化:①增大,②减小D.电极反应式:②中负极:ZnD2e=Zn,①中阳极:Cu+D2+2-+-++2e=CuD3.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铜电极)。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 +4H + 4e= 2H2OB.电解时,当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克Na2SO4q10H2O 析出,保持温度不变,剩余溶液中的硫酸钠的质量分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D.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2g H2 时,b 极周围会产生0.02g H24、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反应原理为:4NaOH(熔融)=4Na+O2↑+2H2O;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Fe3O4+2H2↑+4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常用计量与氧化还原反应
1.将标准状况下,将VL HX 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 )溶于0.1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
g/cm 3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为( ) A .
)
2240(1000+MV V ρ B .)2240(100+MV V ρ C .ρ)1.0(4.22+V MV D .100V ρM (MV+2240) 2.已知一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 1,密度为d 1g/cm 3
,体积为V 1L,另一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M 2,密度为d 2g/cm 3,体积为V 2L,两者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d 3g/cm 3
,用数学式表示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122112211-⋅++L mol d V d V V M V M B .132
211-⋅+L mol d V M V M
C .
13
22112
211)(-⋅++L mol d d V d V V M V M D .1221132211)(-⋅++L mol d V d V d V M V M
3.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X ·nH 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时,Ag 该结晶水合物溶于Bg 水
中即可达到饱和,形成密度为D g/cm 3
的饱和饱和溶液VmL,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8(100MVD
n M A -
B .X 在25℃时的溶解度为
An
BM n M A 18)
18(100+-
C .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00-⋅+L mol M
B A DA
D .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1000-⋅L mol MV
DA
4.某一元弱酸H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t℃时,将ag HX 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恰好形成饱和
溶液VmL ,其密度为dg/cm 3,其中n(X -)=bmol 。
关于该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中c (H +)-c (OH -)=1000b/V
B .物质的量浓度c (HX) = 1000 a/MV mol/L
C .t℃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
) =
L mol b
V
/10117-⨯ D .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HX 的质量分数w% = (a/dV)×100% 5.标准状况下,将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0.1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 ,则此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240V MV ρ+mol·L -1 B.10002240V MV ρ+mol·L
-1
C.100224000V MV ρ+mol·L -1
D.10002240
V M MV ρ+mol·L -1
6.体积为V mL ,密度为ρg/cm -3
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溶质m g ,其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c mol ·L -1
,质量分数为a %。
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 A.1000/c a M ρ= B.1000%
m Va ρ= C. m=1000cVM
D.()1000/c m VM =
7.将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W 1,物质的量浓度为c 1的浓硫酸加入到V mL 水中,稀释后得到溶
质的质量分数为W 2,物质的量浓度为c 2的稀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122c c =,则122,50W W V mL << B.若122c c =,则122,50W W V mL <> C.若122W W =,则122,50c c V mL <=
D.若122W W =,则122,50c c V mL ><
8.在T℃时,将a g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
,质量
分数为W ,其中含NH 4+
的物质的量为b mol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W V a ρ=
⨯-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100017a
c V =mol·L -1
C.溶液中c(OH -)= mol·L -1+c(H +
)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5W
9.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 可通过反应Al 2O 3+3C +N 2===2AlN +3CO 合成。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CO 是还原产物
B. 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 A1N 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D.A1N 的摩尔质量为41
10.在3BrF 3+5H 2O ===HBrO 3+Br 2+9HF +O 2反应中,若有5mol H 2O 作还原剂,则被水还原的BrF 3的物质的量为( )
A. 4/3 mol B .10/3 mol C .2 mol D .3 mol
11.常温下,往过氧化氢中滴加少量FeSO 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①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②2Fe 3++H 2O 2===2Fe 2++O 2+2H +
下列关于反应历程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H 2O 2氧化性比Fe 3+强,其还原性比Fe 2+
强 B.在反应前和反应完全后,溶液pH 保持不变
C.H 2O 2的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 2+
D.反应过程中,Fe 2+和Fe 3+
,总物质的量始终在改变
12.某反应中有六种微粒:Co 2O 3、H 2O 、Cl 2、H +、Cl -和Co 2+
,已知氧化性Co 2O 3>Cl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为C12
B.微粒的还原性:Cl ->Co 2+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D.若有3 mol H 2O 生成,则反应中有2 mol 电子转移
13.Cu 2S 与一定浓度的HNO 3反应,生成Cu(NO 3)2、CuSO 4、NO 2、NO 和H 2O ,当NO 2
和NO 的物质的量为1∶3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 2S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6 B 1∶7 C 1∶8 D 2∶11
14.电视剧《西游记》中仙境美妙绝伦。
这些神话仙境中所需的烟是用NH 4NO 3和Zn 粉按质量比16:13混合放于温热的石棉网上,使用时滴水数滴即产生大量的白烟,又知发生反应后有氮气和水生成。
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消耗1molZn 转移5mole -
1000b V
B.每还原1mol NO 3-需氧化1mol Zn 和2molNH 4+
C.在此反应中NH 4NO 3作氧化剂,Zn 作还原剂
D.成烟物质是NH 3,它由NH 4NO 3反应分解而放出
15.现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FeCl 2+b KNO 3+c HCl =d FeCl 3+e KCl +f X +g H 2O 若
=1,=3,X 为生成物,其化学式应为 ( ) A. NO B. NO 2 C. NH 4Cl D. 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