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按摩(二十二)
足部按摩穴位图及简要方法

3、同时“横向来回按摩”足趾和足底交界处(包括 血压调节点、小脑脑干、特效降压点、眼、耳、新失 眠点、美容点)共2分钟。 4、 同时“横向来回按摩”斜方肌,肺。“自下向上 按摩”支气管共计2分钟。 5、 “自下向上按摩”甲状腺与食道共1分钟。 6、 “点压按摩”左足心脏、脾脏,右足肝脏、胆 囊共1分钟(可用两足一上一下点压方式)。 7、 “围肾打圈按摩”腹腔神经丛1分钟。 8、 同时“从上往下移动按摩”胃、胰、十二指肠 共2分钟。 9、 “自上向下点压按摩”小肠1分钟。
一、足反射按摩法定义
人体的双足合起来恰象人体的整体缩影,人 体的各组织器官在人体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 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手法(如手指、按摩工 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 刮等手法,就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 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 这种物理疗法称为足反射按摩法。 足反射按摩法是通过对双足反射区的刺激, 以调节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并使已退化 或功能已丧失的组织器官或多或少地恢复一些原 有的生理功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治疗兼保 健的绿色疗法。
七类人不能做足疗
1.妇女妊娠期间和月经期间。 2.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 疮、溃疡等。 3.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 部骨折。 4.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 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 等病。
5.病人患有重度心脏病如出现心力衰竭者, 肾脏病如出现肾功能衰竭者,或心脑等疾病如冠 心病、高血压,特别是二期、三期高血压,做足 疗会引起对心脑系统的危害。 6.极度虚弱者、精神极度紧张者、皮肤高度 敏感者、精神病尤其是处于兴奋和狂躁状态时。 7.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如活动性肺结核、消 化系统的感染等疾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做足底 按摩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 此外,处于极度疲劳、饥饿、饱胀的人也不 易马上做足疗。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足底推拿疗法,在中医理论中也被称为“足底反射疗法”。
它是将手法作用于足底的特定穴位和部位,刺激人体反射区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疗法。
足底各个部位反映了人体的不同部位和器官,包括肾、膀胱、肝、胃等。
据研究表明,足底推拿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降低血压、促进体内激素的分泌等。
下面将介绍69个足底反射区的位置及其作用:1. 脑部反射区位置:足底大拇指部位。
作用:调节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等。
2. 眼睛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眼部疲劳和近视。
3. 耳朵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三个脚趾和第四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耳鸣、失聪和头晕等症状。
4. 鼻子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鼻塞、头痛和过敏等症状。
5. 口腔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口干、喉咙炎等症状。
……69. 性器官反射区位置:足底内侧中央区域。
作用:调节性功能,缓解泌尿系统疾病等症状。
以上就是69个足底反射区的介绍,每个部位都有其对应的身体器官和功能,因此在进行足底推拿疗法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部位进行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预防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足底推拿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如有脚部创伤、感染、过敏等情况,建议先咨询医生再进行足底推拿。
女性足底按摩穴位图

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趾间关节背侧近甲根部。适用于牙痛、上颌感染、上颌关节炎、牙周病、打鼾等病症。
下颌:
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趾间关节的背侧,与上颌反射区相接,适用于牙痛、下颌感染、下颌关节炎、牙周病、打鼾等病症。
腹腔神经xx:
位于两足底中心,分布在肾脏反射区及其周围。适用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便秘等病症。
肾上腺:
位于肾脏反射区上方,适用于生殖系统疾患、哮喘、关节炎等病症。
肾脏:
位于两足底中央的深部,适用于肾盂肾炎、肾结石、动脉硬化、静脉曲张、风湿热、关节炎、湿疹、浮肿、尿毒症、肾功能不全等病症。
输尿管:
位于足底胃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连成的一斜线型条状区域。适用于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炎、风湿热、关节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输尿管狭窄造成的肾盂积水等病症。
足部按摩的常用要用于脚底部,因为按照足部反射区分布,有很多内脏反射区全在脚底,必须力度比较大,才能起到有效刺激作用。脚内侧、脚面是骨膜,所以要柔和地刺激,不能刺激力太大,容易把骨膜伤着。
按摩双足治疗疾病和保健五个必须选择的反射区:
第一个反射区就是腹腔神经丛;第二个反射区是脾脏;第三个反射区是肾脏;第四个反射区是输尿管;第五个反射区是膀胱。这五个反射区是在按摩的开始或结束时,都必须加强的五个反射区。
膀胱:
位于两足足底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之侧约45度处。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炎、尿道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病症。
盲肠(阑尾):
位于右足底眼骨前缘靠近外侧,与小肠、升结肠连接。适用于下腹部胀气、阑尾炎等病症。
回盲瓣:
位于右足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上方。适用于下腹部胀气、阑尾炎等病症。
鼻:
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节趾腹底部内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病症。
【经络穴位】脚底穴位图 高清足底按摩穴位图

【经络穴位】脚底穴位图高清足底按摩穴位图足底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而民间也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的说法。
“脚是第二个心脏”,脚底按摩是人人皆宜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底按摩的详细记载。
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人体各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这些反射区可预测全身疾病。
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足部按摩的方法来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足底按摩是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使它影响全身,调节身体各器官的功能。
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承担身体全部重量,故有人称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
有人观察到足与整体的关系类似个胎儿平卧在足掌面。
头部向着足跟,臀部朝着足趾,脏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
根据以上原理和规律,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脏腑病变。
人体解剖学也表明脚上的血管和神经比其它部位多,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头、手、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有着特殊的联系。
所以,单纯对足部加以手法按摩,就能治疗许多疾病。
足部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叫做单食扣拳法,用食指的关节部刺激有关部位。
它主要用于脚底部,因为按照足部反射区分布,有很多内脏反射区全在脚底,必须力度比较大,才能起到有效刺激作用。
脚内侧、脚面是骨膜,所以要柔和地刺激,不能刺激力太大,容易把骨膜伤着。
按摩双足治疗疾病和保健五个必须选择的反射区:第一个反射区就是腹腔神经丛;第二个反射区是脾脏;第三个反射区是肾脏;第四个反射区是输尿管;第五个反射区是膀胱。
这五个反射区是在按摩的开始或结束时,都必须加强的五个反射区。
在进行足底按摩时,要因人而异,手法灵活运用,按压区位时,要进行适度持续性的刺激,有正常的压痛感最好,应以反射区内压痛最敏感部位为重点,当体内器官发生病变时,双足相应的反射区会有针刺感。
另外,进行足部按摩时应保持室内清静、整洁、通风,按摩前用温水洗净足部,全身放松。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脚底穴位图)。绝对实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图解)手把手教你做足疗(图解)手把手教你做足疗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一、含苞未放: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二、金鱼摆尾: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三、隔墙有耳: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四、仙鹤展翅:双手在脚背处上下搓热整个脚部,起到循环血液的作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五、细水长流: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六、蜻蜓点水:轻刮大脚趾,能够改善头痛头晕,有助睡眠。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七、火烧连营:中指、食指关节按压脚底穴位,能够缓解胸闷症状。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八、仙人指路:食指轻刮脚趾,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九、重于泰山: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十、排山倒海:双手交错按压脚背与脚心。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十一、足部按摩: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手把手教你做足疗。
十二、大功告成:双手轻捏脚背穴位,能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脚底穴位图方法:自購足底穴位圖一張。
泡一盆熱水,水溫在60℃左右。
把腳在熱水中泡5-10分鐘後用毛巾搽干。
從足底穴位圖找出找出胃部﹑甲狀腺﹑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區,在每個部位按上1-2分鐘,左右腳各按3次。
按摩甲狀腺及其他上述反射區乃是非常有效的消脂法,因為甲狀腺主要功能乃治療肥胖症及情緒不安等症狀;而按摩胃部可以減少食慾;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區則是幫助增加免疫力及排毒功能。
連續做完一個星期之後,因為人體的整體的循環轉好了的關係,身體會覺得比以前輕快,皮膚也會變得漂亮而有光澤。
有时间多按摩按摩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腳板底是人體所有身體器官的反射區。
一般來說,腳底按摩乃是全身的保健護理,因此傳統的腳底按摩也都是為了治病,殊不知減肥也能以腳底按摩來達到目的。
涌泉穴取穴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人体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足部反射区按摩法

足部反射区按摩法足部按摩是我国传统疗法之一,也是传统医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始于民间,源于实践。
它既有科学内容,又有实用价值,其操作方法简单易学,安全有效,便与普及推广,掌握后可强身保健,治病祛病,是一种立足局部,调整整体,及预防保健与治疗为一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节概论一、含义: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其相应的反射区,运用按摩的方法,刺激这些反射区,起到调节脏腑器官的作用,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
这里指的“足部”,包括足底、足内侧,足外侧及足背,还延伸到膝以下的小腿。
“反射区”是指一个区域,指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不是经络中的一个“穴”。
二、起源:足部按摩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产生于日常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远古时期人们赤足行走,当有病时,足部在碰触地面或其他物体中,足的某一部位产生疼痛,使病症减轻乃至痊愈。
经过许多代人的传授,交流和总结,人们发现了足部的某一部位和人体某一器官病症有着密切联系,认识到按摩足部能使人恢复健康,从而产生和发展了足部按摩法。
据《史记》记载:我国上古黄帝时期,有一位足部按摩名医俞跗,医术十分高明,连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也非常崇拜,称他治病不以“汤液醴酒”而“一拨见病之应”。
可见,足部按摩在战国时已颇为流行。
古代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足部按摩论述甚丰,如《黄帝内经·足心篇》,东汉名医华佗《华佗秘笈》中的足心道等等。
可惜这些高名医疗技术和书籍,都散时而渐失传。
足部按摩约于公元六一七年传到日本、朝鲜,约于十七世纪传到欧洲。
在人们不断地实践、交流和总结下,逐渐发展为足部反射区按摩健康法,这一古老而年轻的方法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为广大人们掌握运用。
三、特点:1.激发潜能、驱除病邪。
2.整体调理、多病同治。
3.多种疗法、综合治疗。
4.诊断治疗、相互结合。
5.诊断粗浅、尚欠定量。
四、功效:1.促进血液循环:双脚处在人体最低的部位,与心脏距离最远,很容易出现末梢循环障碍,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不畅,一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可能在足部积存下来,特别当器官机能有病和患病时,由于病理反射的影响,是相对应的足部反射区部位的末梢循环障碍更为不良,产生某种毒素后,使某末稍循环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型循环,通过对足部的按摩,使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同时使相应的器官部位同时得到改善,致所呈现的病理现象消失,由于循环改善,将代谢产物运到肾脏处理后排出体外,由于双足血液循环的改善,促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处于良好的状态。
足底按摩穴位图及文字说明

足底按摩穴位图一、足反射按摩法定义人体的双足合起来恰象人体的整体缩影,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在人体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
运用物理手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就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
这种物理疗法称为足反射按摩法。
足反射按摩法是通过对双足反射区的刺激,以调节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并使已退化或功能已丧失的组织器官或多或少地恢复一些原有的生理功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尤其对中老年人是一种简单、最实际、最有效的治疗兼保健的绿色疗法。
同时,人的双足默默无声地左右着机体的健康状况,双足的反射区就好象反映机体周身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每时每刻在用无声的语言回答着其相关的健康情况。
专家指出:当病变程度达10%时,足部反射区就会反映相应的征兆,而人体产生自觉症状,能够被医疗仪器检测出来时,病已达70%。
二、足疗的起源它是我国中医学的宝贵遗产。
双手是人类的骄傲,自从有了手,就可制作工具。
如果不是人类用双脚站立起来,由双脚来承受全身的重量和负担行走的任务,双手就不能解放出来,人类也不能与猿猴相揖(壹)别。
人类的脚掌是动物中最发达的,它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与指挥中枢(大脑)和各个内脏器官相联接。
由于双足是处于人体最远离中枢神经的部位,从信息传递的途径来说,是脚到脊髓再到大脑,而脊髓又与各个脏腑器官相联接,因此脚上存在着各脏腑器官的许多信息,脚所受的刺激也会传送到各脏腑器官。
又由于双脚是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上地心吸力的影响,一些从身体各部分带来的有害物质很可能在这里沉积下来。
因此,在人的足部可以找到与身体各部分器官相对应的敏感位置。
当人体发生疾患时,在这些敏感位置上可能出现压痛、酸痛、肿胀、硬结等异常现象,而易被人所感知。
由原始的、感性的、偶然的发现,经过千万年的反复验证,人类终于认识到其中的规律性,即这些敏感位置与各部分器官的关系:当某一器官发生异常现象,而当刺激这些敏感位置时,疾患也将得到缓解或痊愈。
足底按摩疗法(完整版)

足底按摩疗法足底按摩疗法是通过对人体各脏器在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进行手法刺激的一种疗法。
中医认为,足底的反射区分布是将人体整体缩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局部反映整体的一种表现。
当人体脏腑、器官发生病理改变的时候,会在双足对应的反射区产生压痛,那么这个部位即为病理反射区,在治疗的时候就以这些反射区作为重点。
在进行足底按摩的时候,可以用拇指的罗纹面、食指和中指的指间关节对反射区进行按柔点压,也可以使用一些如光滑的塑料棒刺激反射区。
足底按摩一般以压痛反应比较强的部位为治疗重点,按照先左足后右足,先主要区域再次要区域的顺序进行治疗。
人的脚上有六十多个反射点,与人体的主要脏器相对应。
推拿以力为基础,而力有三要素: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以及力的方向。
按摩力道并非越大越好,有些人误以为越痛越有效而硬忍着,反会导致足部损伤。
受过专业训练的按摩师推拿手法得当,就可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反之,则会带来许多弊端。
足底按摩操作手法如下:(1)触摸法:是最先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触摸来察觉施按摩手法的部位的组织结构的状况。
同时也可以先察看患者对手法的心理反应。
(2)揉捏法:是将肌肉及皮肤毛发捏在手中,用双手交替作扭曲活动。
(3)运推法:是一种不扭曲的揉捏法,只在皮肤表层捏。
(4)轻抚法:以手掌面或用指尖在表皮滑动。
(5)摩搓法:用掌心或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指端摩搓,使皮肤及深层产生位移。
(6)推压法:用指尖或手掌垂直加压于治疗部位,这是摩搓法的补充手法。
(7)颤动法:也是一种压椎法。
它是用手掌或指尖不断地重复进行的有节奏的颤动,产生深透的机械性波动传达至患者体内。
(8)叩击法:其特点是用手指、掌根或掌心捶击反射区,最常用的是以手掌的尺侧缘叩击,施术时手指分开,自然微屈,又称斩剁法。
中国有句俗语“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
经常转动脚腕子,并按摩踝部至脚底的一些穴位,能起到降低血压、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的作用。
转脚腕的方法很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表示,可以盘坐在床上,一只手握住脚踝,一只手握住脚掌,缓慢转动;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脚尖着地,以脚腕为轴进行转动;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早晚各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部按摩(二十二)
作者:
来源:《中老年健康》2017年第03期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多因在不平的路面行走、跑步、跳跃或上下楼梯时踝关节突然强力内翻或外翻损伤而出现踝部明显肿胀疼痛,脚不能着地行走,内外踝前下方均有压痛感,皮肤呈紫色等临床症状。
由于踝关节解剖特点,踝关节扭伤以内翻损伤多见。
足部按摩疗法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极佳。
足部按摩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调护
急性损伤24小时内可做冷敷,禁止热敷。
慢性期本病配合热敷疗效更好,每天1-2次,每次10分钟。
踝关节扭伤非常多见,但应排除骨折。
抬高患肢,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回流,从而对消除肿胀有很大的帮助。
肿胀消退后,用绷带适当加压包扎。
肿胀10天不消的应积极抓紧治疗,防止瘀血不化,形成粘连,使踝关节强直发硬,时间长了会造成关节周围的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