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导论作业答案
自考药学导论试题汇总及答案

自考药学导论试题汇总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药学导论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药物的化学性质B. 药物的制备工艺C. 药物的临床应用D. 药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的基本作用?A. 治疗作用B. 副作用C. 毒性作用D. 营养作用答案:D3. 药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药物的体内过程B. 药物的制备技术C. 药物的化学结构D. 药物的临床疗效答案:A4. 以下哪个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A. 四环素B. 青霉素C. 磺胺D. 氨基糖苷类答案:B5. 药物的副作用通常是指什么?A.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B. 药物的毒性C. 药物的过敏反应D. 药物的依赖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药学导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药物化学B. 药剂学C. 药理学D. 药物分析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疗效?A. 给药途径B. 药物剂量C. 患者年龄D. 服药时间答案:A, B, C, D8. 以下哪些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A. 副作用B. 毒性作用C. 过敏反应D. 依赖性答案:A, B, C, D9. 药物的体内过程主要包括哪些阶段?A. 吸收B. 分布C. 代谢D. 排泄答案:A, B, C, D10. 下列哪些是药物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药物的溶解度B. 药物的稳定性C. 药物的靶向性D. 药物的成本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1. 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
(对/错)答案:对12. 药物的剂量越大,其疗效越好。
(对/错)答案:错13. 药学导论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对/错)答案:对14. 药物的依赖性是指药物的副作用。
(对/错)答案:错15. 药动学和药效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6. 简述药学导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药学导论主要研究药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制备工艺、临床应用、体内过程、药效学和药动学等方面。
药学导论答案

药学导论二1按物质的形态分类,剂型通常被分为: _ 、、__、 _四类。
答案: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气体剂型3在分离纯化皂苷、蛋白质、多肽、多糖等成分时,即可用透析法除去小分子杂质如盐、、等。
答案:单糖、双糖4大孔吸附树脂通常分为性和性两类,是吸附性和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答案:极性、非极性、筛选性6用于 _ _ 、 _ _ 、 _ _ 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是药物。
答案:预防、治疗、诊断7生药的研究内容包括名称、 _ _ 、 _ _ 、 _ _ 、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开发利用。
答案:来源、鉴定、化学成分(或活性成分)三1物理药剂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有关药物剂型设计的一门理论学科。
2 微波提取技术:答案:是指使用适当的溶剂在微波反应器中从植物、矿物、动物组织等中提取各种化学成分的技术和方法。
3药物:答案: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4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5后遗效应:答案: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四1. 简述靶向制剂的分类。
答案: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2. 简述注射剂的特点。
答案:(1)吸收快、药效迅速。
(2)适用于昏迷、不能吞咽或其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的用药。
(3)药物不受消化道中的食物、消化液及酸的影响。
(4)可产生局部定位作用,如局部麻醉、关节注射、穴位注射等。
(5)注射时疼痛。
(6)用药不方便,一般自己不能使用。
(7)因注射用药要超越人体防卫第一防线,即皮肤与粘膜,而且有相当部分不经解毒器官——肝脏,所以质量要求特高,否则易发生严重危害。
(8)工艺复杂,必需具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设备,成本高。
因此,口服给药疗效好的药物,就不一定制成注射剂使用。
自考药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药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药物的基本作用是什么?A. 杀灭病原体B. 诊断疾病C. 改变生理功能D. 增强营养2. 以下哪项是药物副作用的特点?A. 治疗量下发生的B. 难以避免的C. 可以预料的D. 所有选项都是3.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什么?A. 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B. 药物在体内起效的时间C. 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D. 药物在体内完全被吸收的时间4. 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哪些过程?A.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B. 制备、储存、运输C. 药效、副作用、毒性D. 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5. 以下哪项是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后果?A. 药效增强B. 药效减弱C. 毒性增加D. 所有选项都是6. 药物的给药途径包括哪些?A. 口服、注射、吸入B. 外用、植入、口服C. 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D. 所有选项都是7. 以下哪项是药物的剂量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A. 药物的药效B. 药物的毒性C. 患者的年龄和体重D. 所有选项都是8. 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A. 药物的剂量B. 药物的给药途径C. 患者的个体差异D. 所有选项都是9. 以下哪项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A. 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B. 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C. 副作用、毒性反应、特异质反应D. 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10. 药物的个体差异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遗传因素B. 疾病状态C. 并用药物D. 所有选项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以下哪些?A. 吸收B. 分布C. 代谢D. 排泄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吸收?A. 药物的脂溶性B. 药物的解离度C. 胃肠道的pH值D. 胃排空速度13. 药物的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血浆蛋白结合率B. 药物的分子量C. 组织细胞的亲和力D. 药物的解离常数14. 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哪个器官?A. 肝脏B. 肾脏C. 心脏D. 肺15. 以下哪些属于药物排泄的途径?A. 肾脏B. 胆汁C. 汗液D. 唾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药物副作用与毒性反应的区别。
药学导论作业(1)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药学导论》课程作业姓名:方春兰学号:713200222040年级:一学习中心:华家池学习中心一.填空题目1.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最早有药物记载地书籍为《诗经》;《神农本草经》出现于汉代(朝代), 公元元年时期;《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年代,张仲景所著(人名);中国古代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为《雷公泡炙论》,著于南北朝时期时期.2. 17—18世纪药剂师在药房开展研究工作,已经发现了多种化学药品(至少列举三种):铅 . 铁 . 硫酸铜 .3. 纵观20世纪100年来药物地发展,药物发展呈现三次重心转移和飞跃.第一次为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时期(年代),标志药物为磺胺药 . 抗生素等,主要治疗感染性疾病疾病.4. 疾病地致病因素分为四类:外在因素.内在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因素.外界因素包括: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 . 化学因素 . 营养因素 .二.定义与概念题生命质量先导化合物手性药物受体药物传递系统/DDS健康国家战略技术和产业生物利用度靶向给药系统发酵工程1.[生命质量] 不同地文化和价值体系中地个体对他们地生活目标.期望.生活标准,以及生活状态地体验,包括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各个方面地主观感受和综合满意度.2. [先导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又称模型化合物,是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得到地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地化学结构.先导化合物不一定是实用地优良药物,可能因药效不强.特异性不高.或毒性较大而不能直接药用,需对其进行进一步地结构修饰和改造,使其成为实用地高效.低毒.可控地优良药物.3. [手性药物]化合物结构中不对称因素地存在,产生了手性分子.手性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在体内酶.受体.离子通道.蛋白质.载体等地作用下产生手性识别,从而在不同立体异构体之间产生不同药效学.要药动学和毒理学,对人体产生不同效果. 4. [受体]少数激素类受体在细胞浆内,大多数受体嵌在细胞膜上.它可以识别能与之结合地底物,一旦与底物结合后,就会启动细胞功能性地变化,如开启细胞膜上地离子通道,或者激活特殊地酶,从而导致细胞生理变化产生效应.5. [药物传递系统]/DDS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地总称.包括速释制剂.缓释制剂.控制释放制剂.经皮给药制剂.粘膜给药剂型.纳米粒制剂.微球制剂.脂质体制剂等.6. [健康] 广义地健康概念(WHO):“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个体在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地完美状态.7. [国家战略技术和产业] 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体现国家地战略意图,对一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力地技术和产业.8.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地药物相对分量及速度,一般用吸收百分率或分数来表示.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9. 【靶向给药系统】/TDS 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经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地给药系统.常一脂质体.微囊.纳米粒为药物载体.10. 【发酵工程】是一门利用微生物地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地工程技术.以培养微生物为主,又称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随着40年代抗生素大规模深层发酵工艺地建立而真正成为了一门科学技术;现代发酵技术结合了现代地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三.简述题1.迄今为止,有哪些传染病已经被药物成功控制?2.简述药品地特殊性.3.20世纪未,我国提出医药产业要实施五大战略性转变,简述其内容.4.列举心脑血管药物地三大作用靶点及代表性药物.5.何谓基因工程?列举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地上市药品.(至少列举3例)6.何谓细胞工程?简述细胞工程在医药工业中地应用.7.何谓酶工程?简述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地应用.8.中药现代化要解决地关键问题是什么?中药现代化地主要内容.答案:1.答:被药物控制地各类烈性传染病:细菌性感染:——鼠疫.伤寒.百日咳.脑膜炎.炭疽杆菌.新生儿破伤风.白喉.猩红热.结核病.麻风病.痢疾;螺旋体感染:——梅毒.钩端螺旋体.幽门螺旋杆菌(消化系统溃疡)等.2.答: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特殊地性质,特殊地用途,特殊地时效性,特殊地消费方式,特殊地质量要求.(以上每点均需要考生展开举例说明)3.答:1998年国家医药主管部门提出医药产业要实施五大战略性转变1)新药开发从仿制向创新并举;2)市场结构从单纯国内市场向国际并举;3)工业结构从单纯原料药生产向原料药和制剂并举;4)技术结构从单纯合成制药向合成制药与生物制药并举;5)企业规模结构从分散向集中.4.以普萘洛尔为代表地-受体阻滞剂, 以维拉帕米为代表地钙拮抗剂,以卡托普利为代表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窦房节地自律性,减慢心率;也能降低心房内地传导组织及浦氏纤维地自律性并减慢传导;能抑制房室节,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地心律失常.Ca2+通道阻滞药地共同作用是阻滞Ca2+地内流,从而调节Ca2+参与地细胞过程.如维拉帕米,抑制Ca2+内流,降低窦房节和房室节4相坡度,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氧耗.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兼有冠心病.高血压地心律失常患者.卡托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该系统中地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水平降低,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适用于原发性及肾性高血压.5.答:定义1——指将体外非同源DNA重组,通过载体使基因转移到宿主细胞中,使目地基因在宿主细胞地质粒中表达,生产所需药品地一种技术.宿主细胞首选是原核或真核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菌质粒存在于微生物细胞内,具有遗传表达特性.定义2——是指在体外将核酸分子插入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地新组合,并使之参入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地寄主细胞内,而能持续稳定地繁殖,并通过工程化,为人类提供有用地产品及服务地技术. 定义3——其他类似表述上市品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重组胰岛素.生长激素(rhuGH).干扰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5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bI—CSF).6.答: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就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地方法,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转基因手段,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地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地物质过程.应用:细胞工程应用最广泛应用者为——单克隆抗体:药用地杂交瘤细胞株.单抗疫苗.单抗诊断试剂.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地“生物导弹”等,临床应用大都在实验阶段.植物细胞工程应用:通过植物细胞液体培养技术.植物组织试管培养技术,大量繁殖培养名贵稀缺药用动植物地组织,达到大量生产有效成分地目地,可解决动植物药用资源稀缺地问题.在现代农业和药用植物生产中已经大量应用.7.答: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是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地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地一项技术.它包括酶地固定化.细胞地固定化.酶地修饰改造及酶反应器地设计等技术.应用: 生物催化剂.所有地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合成多种多样地酶.酶地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已在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环保和能源等科研领域得以广泛应用.20—30种有临床疗效地半合成青酶素,;合成手性药物地生物转化蛋白酶.8.答:中药现代化地关键问题1)中医药理论地现代化.研究与创新中医药基础理论,用中医理论诠释中药产生地药效学指标.药理毒理等,创立中医“证”病相接近地动物模型和药理模型.2)中药生产地现代化.中药质量标准地现代化.建立科学完善地中药质量标准和体系;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科学量化地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中药制剂地现代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制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服用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贮藏.运输.携带.服用方便)地现代中药制剂.四.论述题(要求理论结合实际,并谈出自己地独立见解)1.简述中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地医德思想,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地感想.2.艾滋病地传播途径有那些?试从全社会角度,结合中国国情谈谈如何有效控制艾滋病?3.分析肺结核.疟疾.血吸虫.登革热等疾病死灰复燃地原因,如何有效控制?4.简述抗菌药物地类别和药理作用,分析目前在该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地主要问题.1.答:孙思邈地医德思想: 1)医者必须具有仁爱之心2)医者必须具有“志存救济”.“一心赴救”“普同一等”地崇高思想境界 3) 医者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仪态庄重大方4) 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达到医术医德地完美统一5) 医者必须恪守“淡泊名志”地道德思想,不得追逐名利在市场经济地时代,受其负面效应地影响,少数医务工作者出现了拜金.工作不认真.不仔细等现象.有地医务人员以医谋私,收取“红包”,滥用检查,开大处方,多用好药等败坏医德地事件直接影响了医务工作者地形象.使医疗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声誉降低.而医务工作者是个特殊而神圣地职业,他必须做到淡泊名志.时代在进步我们地医德也应顺着时代地步伐健康向上.2.答: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三种途径传播.有效控制艾滋病措施1)加强宣传,充分认识病因,危害,防止高危人群继续感染;2)加强药物研究,提高医学治疗效率;3)对血站供血血源.同性恋.吸毒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感染;政府加大投入,集社会全部力量预防.4)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规范各项有关操作,严格血液制品地管理和使用,防止医源性传播并做好自身保护.5)加强对艾滋病人地关爱,取消歧视.辅导其心理.对需要治疗地病人免费救助.6)对高危人群加强监控,比如对高危场所工作人员定期统一体检等3.答:原因:生活环境.抗药性.疟原虫-蚊子体内滋生,蚊子传播等原因.控制方法:加强隔离.有效治疗.改善生活环境.科学用药.研制新药.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防蚊,加强海关疾病检疫原因:河沟湖泊钉螺为血吸虫地寄生源,不洁水源,环境等控制方法: 加强隔离.有效治疗.改善生活环境.科学用药.研制新药.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有效治疗.研制新药,消灭钉螺;清洁水源.原因:蚊子携带病毒传播.生活环境.抗药性.人口流动等原因.控制方法:加强隔离.有效治疗.改善生活环境.科学用药.研制新药.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防蚊,加强海关疾病检疫4.答:抗菌药物地类别和药理作用:抗生素类:1)青霉素类:干扰细菌细胞壁地合成.该类药物地结构与细胞壁地成分粘肽结构中地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地形成,造成细胞壁地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地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2)头孢菌素类:主要作用是抑制转肽酶从而干扰细菌细胞壁质地合成,还可与某些蛋白质(β-内酰胺结合蛋白)结合,这些蛋白质地本质可能是细胞膜上地一些酶.由此改变细菌细胞膜地通透性,抑制蛋白质合成,并释放自溶素,因此有溶菌作用,或使之不分裂而成长纤维状.3)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能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及mRNA位移,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成.4)氨基糖甙类:对于细菌地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地合成,作用点在细胞30S核糖体亚单位地16SrRNA解码区地A部位5)四环素类:本品作用机制在于药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地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地联结,从而抑制肽连地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地合成.合成抗菌药类:1)磺胺类:磺胺药地化学结构与PABA类似,能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了二氢叶酸地合成,因而使细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2)喹诺酮类:喹诺酮类药物作用地靶酶为细菌地DNA回旋酶(gyrase)及拓扑异构酶Ⅳ.对大多数革兰阴性细菌,DNA回旋酶是喹诺酮类药物地主要靶酶,而对于大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抑制细菌地拓扑异构酶Ⅳ,拓扑异构酶Ⅳ为解链酶,可在DNA复制时将缠绕地子代染色体释放.主要存在问题:不合理及滥用抗生素现象.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地研究开发,换代品种不断增多,而临床医生掌握抗菌药物地知识跟不上要求,导致滥用和误用.患者:1)有些患者轻信一些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地有效性,而对药品地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2)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地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地.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地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地一个重要原因.3)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地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地日益关注,抗生素药物地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地重视.人们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地不良反应,正确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把安全用药放在合理用药地第一位地观念也逐渐加强.。
药学导论(大作业)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 完整的检验原始记录都应包括哪些内容?答:做为原始记录,首要条件要保证检测事件的追溯性,主要包括:人、机、料、法、环、时间等方面.常见基本内容:1、检验方法2、检测时间 3、检测物料名称4、检测物料编号、5检测项目、6、检测过程中需要记录的各种数据7、检验结果、8检测人、9、审核人等.所用设备、环境如果对检测影响较大的情况,则需要记录所用设备、环境情况如湿度、温度等.2.简述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和再生。
答: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新购树脂可能含有分散剂、致孔剂、惰性溶剂等化学残留,所以使用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
1、装柱前清洗吸附柱与管道,并排净设备内的水,以防有害物质对树脂的污染。
2、于吸附柱内加入相当装填树脂0.5倍的水,然后将新大孔树脂投入柱中,把过量的水从柱底放出,并保持水面高于树脂层表面约20厘米,直到所有的树脂全部转移到柱中。
3、从树脂低部缓缓加水,逐渐增加水的流速使树脂床接近完全膨胀,保持这种反冲流速直到所有气泡排尽,所有颗粒充分扩展,小颗粒树脂冲出。
4、用2倍树脂床体积(2BV)的乙醇,以2BV/H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并保持液面高度,浸泡过夜。
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当树脂使用一定周期后,其吸附性能自然减低,,树脂受到污染也是如此,这时,树脂便需要再生处理了,再生时应始终保持液面高于树脂层20厘米,变换一种再生物料后,须浸泡2—4小时再淋洗。
3.药品质量标准中的性状项下都包括哪些内容?答:商品名、化学名、规格、用法用量、药理毒理、适应症、药代动力学、贮藏、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等。
4.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1)随机发现(2)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中获得(3)以体内内源性活性物质为先导化合物(4)从药物代谢产物中寻找(5)通过观察药物的临床副作用或者老药新用(6)给予生物大分子合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得到(7)通过组合化学合成机高通量筛选得到(8)从药物合成的中间体中发现(9)其他新的发现方法(针对核苷酸、综合平台)5.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的优点有哪些?答:1、超临界萃取(SFE)可以在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防止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
药学导论作业题及试卷答案A

药物分析的性质是什么?
第27题:(0分)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第28题:(0分)
当选用甲醇、乙醇及丙酮等亲水性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剂时,有哪些优、缺点?
第29题:(0分)
简述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第30题:(0分)
简述注射剂的特点。
第31题:(0分)
简述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第32题:(0分)
第3题:(0分)
透析法,是利用小分子及小离子在溶液中可通过( ),而大分子及大离子不能通过的性质,借以达到( )。
第4题:(0分)
粘合剂是指药物本身( )或( )时,需加入辅料以使物料粘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辅料。
第5题:(0分)
靶向给药体系系指利用( )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定位、浓聚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部的给药系统。
3.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4.研究化学结构未知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第37题:(0分)
下列叙述中与药物化学不相符的是( )。
可供选择答案:
1.是化学学科和生物科学相融合的交叉学科
2.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3.研究内容既包含着化学科学,又必须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内容。
可供选择答案:
1.生物药剂学
2.物理药剂学
3.工业药剂学
4.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5.药物动力学
第25题:(0分)
( )是运用物理化学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剂型特点、质量控制等内容的边缘科学。
可供选择答案:
1.生物药剂学
2.物理药剂学
3.工业药剂学
自考药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药学导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物的安全性是指()。
A. 药物的治疗效果B. 药物的副作用C. 药物的不良反应D. 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答案:D2.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
A. 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B. 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的时间C. 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的时间D. 药物在体内达到最低浓度的时间答案:A3. 药物的疗效是指()。
A. 药物的副作用B. 药物的治疗效果C. 药物的不良反应D. 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答案:B4.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
A. 药物的治疗效果B. 药物的不良反应C. 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D. 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高答案:B5. 药物的剂量是指()。
A. 药物的治疗效果B. 药物的副作用C. 药物的不良反应D. 药物的用量答案:D6. 药物的给药途径包括()。
A. 口服B. 注射C. 吸入D. 以上都是答案:D7.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
A. 药物的治疗效果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在体内的浓度D. 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答案:D8. 药物的稳定性是指()。
A. 药物的治疗效果B. 药物的副作用C. 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D. 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答案:C9. 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
A. 药物的治疗效果B. 药物的副作用C. 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D.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答案:D10. 药物的半数致死量是指()。
A. 药物的治疗效果B. 药物的副作用C. 药物的不良反应D. 能导致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药物的给药途径包括()。
A. 口服B. 皮下注射C. 静脉注射D. 吸入答案:ABCD2.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包括()。
A. 急性毒性试验B. 慢性毒性试验C. 致癌性试验D. 生殖毒性试验答案:ABCD3. 药物的疗效评价包括()。
药学导论答案

药学导论答案一问答题1. 利用胎盘制备的生物药物有哪些?答:人胎盘丙种球蛋白、人胎盘白蛋白、人胎盘RNA酶抑制剂、HCG等。
2. 制粒压片法根据制备工艺的不同分为哪几类?答:制粒压片法根据制备工艺的不同常分为湿法制粒压片法和干法制粒压片法两类。
3.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
此外,还将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内容。
二综合题1. 简述21世纪药学发展趋势。
(1)药学主攻的疾病方向1)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生物遗传工程药物-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2等)、肿瘤抗原(瘤苗)、肿瘤抗体(单克隆抗体)等。
2)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钙拮抗剂-维拉帕米,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等达几十种。
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研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仍是医药界的主要任务之一。
3)抗感染药物;4)老年药物。
(2)药物的来源与生产发展趋势药品分为原料药与制剂。
原料药分为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物。
1)化学合成药物:全合成、半合成仍是合成新药的主要手段。
手性药物将是合成药物的热点之一。
合理药物设计(定向药物分子设计)。
来源-除人工合成外,天然产物,尤其是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及人体内源性物质。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2)天然药物:天然药物来源丰富。
目前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占植物品种的5%-6%。
从小分子的生物碱、有机酸等到大分子的成分如鞣质、多糖、蛋白质等。
3)生物技术药物:产品纯度高、性质单一,生产低能耗、无污染、周期短、产量高,在体内特异性高,生物活性强。
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酶工程药物、转基因动物制药。
4)基因药物:一是研究疾病基因,寻找具有基因活性的药物,二是基因本身作为药物来进行基因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药学导论》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一、填空题目1.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最早有药物记载的书籍为《诗经》;《神农本草经》出现于汉代(朝代),公元元年时期;《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年代,张仲景所著(人名);中国古代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为《雷公泡炙论》,著于南北朝时期时期。
2. 17—18世纪药剂师在药房开展研究工作,已经发现了多种化学药品(至少列举三种):铅、铁、硫酸铜、砷等、硫酸钠——芒硝、酒石酸、尿酸、草酸、乳酸、苹果酸、五倍子酸等一系列有机酸。
3. 纵观20世纪100年来药物的发展,药物发展呈现三次重心转移和飞跃。
第一次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时期(年代),标志药物为磺胺药、抗生素、等,主要治疗感染性疾病。
4. 疾病的致病因素分为四类:外在因素、内在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因素。
外界因素包括: 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营养因素。
二、定义与概念题生命质量先导化合物手性药物受体药物传递系统/DDS健康国家战略技术和产业生物利用度靶向给药系统发酵工程答案:1、[生命质量] 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个体对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生活标准,以及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主观感受和综合满意度。
2、[先导化合物] 先导化合物有称模型化合物,是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
先导化合物不一定是实用的优良药物,可能因药效不强、特异性不高、或毒性较大而不能直接药用,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使其成为实用的高效、低毒、可控的优良药物。
3、[手性药物] 化合物结构中不对称因素的存在,产生了手性分子。
手性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在体内酶、受体、离子通道、蛋白质、载体等作用下产生手性识别,从而在不同立体异构体之间产生不同药效学、药动学和毒理学,对人体产生不同效果。
4、[受体] 少数激素类受体在细胞浆内,大多数受体嵌在细胞膜上。
它可以识别能与之结合的底物,一旦与底物结合后,就会启动细胞功能性的变化。
如开启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或者激活特殊的酶,从而导致细胞生理变化产生效应。
5、[药物传递系统] /DDS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总称。
包括速释制剂、缓释制剂、控制释放制剂、经皮给药剂型、粘膜给药剂型、纳米粒制剂、微球制剂、脂质体制剂等。
6、[健康] 广义的健康概念(WHO):“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个体在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7、[国家战略技术和产业] 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对一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又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和产业。
8、[生物利用度] 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及速度,一般用吸收百分率或者分数来表示。
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9、[靶向给药系统] /TDS 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经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常一脂质体、微囊、纳米粒为药物载体。
10、[发酵工程] 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以培养微生物为主,又称微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随着40年代抗生素大规模深层发酵工艺的建立而真正成为了一门科学技术;现代发酵技术结合了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
三、简述题1.迄今为止,有哪些传染病已经被药物成功控制?2.简述药品的特殊性。
3.20世纪未,我国提出医药产业要实施五大战略性转变,简述其内容。
4.列举心脑血管药物的三大作用靶点及代表性药物。
5.何谓基因工程?列举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上市药品。
(至少列举3例)6.何谓细胞工程?简述细胞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7.何谓酶工程?简述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8.中药现代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简述题答案1. 有哪些传染病已经被药物成功控制?答:被药物控制的各类烈性传染病:细菌性感染:——鼠疫、伤寒、百日咳、脑膜炎、炭疽杆菌、新生儿破伤风、白喉、猩红热、结核病、麻风病、痢疾;螺旋体感染:——梅毒、钩端螺旋体、幽门螺旋杆菌(消化系统溃疡)等。
2. 简述药品的特殊性。
答:(1)、药品质量的特殊性:药品质量从表面很难判别,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标准和指定的机构来检测和认定;药品与一般商品不同,他具有毒性,不能像一般商品按质量的优劣来分等级,他要求百分百可靠。
(2)、药品消费的低选择性和管理方式的特殊性:由于药品的使用需要专业的医学和药学知识,确定消费者不能像一般商品一样自由消费,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用药,他们对药品的信任完全寄托于政府,因此政变必须对药品大生产、经营和使用实行特殊的管理。
(3).药品使用的特殊性:药品的使用不能有随意性,必须要“对症下药”,甚至要有专业人员的监护下才能使用,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4).药品的两重性:药物既有有效性的一面,又有毒性的一面,“是药三分毒”。
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这种讲法是不对的。
(5)药品的时限性:药品的社会需求决定了药品不能让病人等药品,而只能让药品等病人,因此生产、经营要有超前性、预测性及适当的储备。
另外药品有规定的有效期,过期药品要报废。
(6)药品生产及经营的特殊性:药品具有专属性,且必须对症下药,他受价格的影响不大,最加上药品的时效性,因此经营者必须把握市场,掌握主动。
3. 20世纪未,我国提出医药产业要实施五大战略性转变,简述其内容。
答:1998年国家医药主管部门提出医药产业要实施五大战略性转变 1)新药开发从仿制向创新并举;2)市场结构从单纯国内市场向国际并举;3)工业结构从单纯原料药生产向原料药和制剂并举;4)技术结构从单纯合成制药向合成制药与生物制药并举;5)企业规模结构从分散向集中。
4. 列举心脑血管药物的三大作用靶点,作用原理及代表性药物。
以普萘洛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滞剂,以维拉帕米为代表的钙拮抗剂,以卡托普利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
β受体阻滞药。
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窦房节的自律性,减慢心率;也能降低心房内的传导组织及浦氏纤维的自律性并减慢传导;能抑制房室节,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
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
Ca2+通道阻滞药的共同作用是阻滞Ca2+的内流,从而调节Ca2+参与的细胞过程。
如维拉帕米,抑制Ca2+内流,降低窦房节和房室节4相坡度,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
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氧耗。
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兼有冠心病、高血压的心律失常患者。
卡托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该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水平降低,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适用于原发性及肾性高血压。
5.何谓基因工程?列举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上市药品。
答:①——指将体外非同源DNA重组,通过载体使基因转移到宿主细胞中,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的质粒中表达,生产所需药品的一种技术。
宿主细胞首选是原核或真核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和酵母菌。
细菌质粒存在于微生物细胞内,具有遗传表达特性。
②——是指在体外将核酸分子插入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参入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寄主细胞内,而能持续稳定地繁殖,并通过工程化,为人类提供有用的产品及服务的技术。
③——其他类似表述上市品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重组胰岛素、生长激素(rhuGH)、干扰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5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bI—CSF)。
6. 何谓细胞工程?简述细胞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答: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就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转基因手段,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的物质过程。
应用:细胞工程应用最广泛应用者为——单克隆抗体:药用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疫苗、单抗诊断试剂、主动靶向肿瘤细胞的“生物导弹”等,临床应用大都在实验阶段。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通过植物细胞液体培养技术、植物组织试管培养技术,大量繁殖培养名贵稀缺药用动植物的组织,达到大量生产有效成分的目的,可解决动植物药用资源稀缺的问题。
在现代农业和药用植物生产中已经大量应用。
7. 何谓酶工程?简述酶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是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项技术。
它包括酶的固定化、细胞的固定化、酶的修饰改造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技术。
应用: 生物催化剂。
所有的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合成多种多样的酶。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已在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环保和能源等科研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20—30种有临床疗效的半合成青酶素,;合成手性药物的生物转化蛋白酶。
8.中药现代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1)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
研究与创新中医药基础理论,用中医理论诠释中药产生的药效学指标、药理毒理等,创立中医“证”病相接近的动物模型和药理模型。
2)中药生产的现代化、中药质量标准的现代化。
建立科学完善的中药质量标准和体系;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科学量化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中药制剂的现代化。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制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服用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贮藏、运输、携带、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制剂。
四、论述题(要求理论结合实际,并谈出自己的独立见解)1.简述中国古代名医孙思邈的医德思想,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答:1)孙思邈(约581~682)中国唐代医学家。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孙思邈从小多病,为筹汤药费用几乎荡尽家财,但他又非常聪明,坚持攻读经史百家和医学等科学知识。
孙思邈一生淡于名利,隋文帝时曾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要授他爵位,唐高宗让他做谏议大夫,他都一一谢绝了,他的志向是做一名济世活人的医学家。
在学医过程中,孙思邈除手不释卷地学习医学著作外,还特别注意向民间寻求经验,广泛搜集单、验方。
在医疗活动中他非常注重医生的道德修养,他强调医生要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病人来请出诊,不管昼夜寒暑,也不要怕路途险阻,不顾饥渴疲劳,要一心赴救。
他认为医学是精微之至的事业,必须刻苦钻研,精勤不倦,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
2)工作之后自由受限制,也不能肆无忌惮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等等;现在工作的竞争力太大了,供大于求,所以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如果不能让工作适应你,得让自己学会去适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