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泡泡花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详案《漂亮的泡泡》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详案《漂亮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次美术教学以泡泡为主题,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泡泡的美丽和变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泡泡的美感和兴趣;2. 通过画泡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3. 通过制作泡泡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油画颜料、画笔、调色板、桌布、水杯、纸巾、毛巾;2. 学生准备:教室桌面、水杯。
四、教学过程:(一)认识泡泡1. 教师出示图片、视频或泡泡液让学生观看,引发学生对泡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变化等特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泡泡的感觉和想法。
(二)绘画泡泡1. 教师向学生介绍绘画泡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画圆形、画渐变色等。
2. 教师向学生展示绘画泡泡的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并仿照绘画。
3. 学生在桌布上铺好纸,准备绘画。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关注学生的绘画过程和创造力,批评性地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
4. 学生完成后,教师邀请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在教室展示,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
(三)制作泡泡工艺品1. 教师向学生讲解制作泡泡工艺品的方法和所需材料,如:泡泡液、纸杯、吸管、线、剪刀等。
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准备所需材料,并开始制作泡泡工艺品。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和装饰,比如用颜料给工艺品上色、用剪纸制作泡泡形状的纸挂饰等。
4. 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用泡泡工艺品装饰教室,营造一个泡泡的美丽环境。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绘画和制作过程,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和评论绘画作品和泡泡工艺品,互相学习和提供改进建议。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探究泡泡的科学原理,通过实验展示泡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2. 制作泡泡液和泡泡枪,让学生自己制作并使用;3. 阅读相关绘本故事,引发学生对泡泡的想象和创造力;4. 参观泡泡展览,了解泡泡在艺术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应用。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泡泡花》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泡泡花》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制作泡泡花,掌握涂抹色彩的基本技能。
2.学生能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创作。
3.学生能够通过制作泡泡花,了解泡泡的科学性质。
教学准备
1.泡泡水
2.不干胶纸
3.涂色画笔
4.干净的水盆
5.白纸
6.收集好的花瓣
教学步骤
第一步带领学生观察鲜花和泡泡
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植物和泡泡,并引导学生描述它们的外形和颜色。
2.教师介绍泡泡的基本科学性质。
第二步制作泡泡花
1.将不干胶纸剪成各种大小的圆形,围绕圆心将其分成6~8个部分,形成花瓣的样子。
2.将不同颜色的涂色画笔沾在泡泡水中,让学生用画笔在不同的花瓣上涂抹颜色。
3.制作完成后,将花瓣剪下来,放到白纸上。
第三步放置花瓣,制作泡泡花
1.让学生按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将花瓣放置在白纸上,形成自己的泡泡花。
2.通过摆放花瓣的不同位置和颜色,让学生学会搭配良好的颜色和形状,增强审美能力。
教学总结
通过该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创作,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也了解到泡泡的科学性质,增强对自然的认知。
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掌握涂抹色彩基本技能,从而提升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教师混龄班美术教案:手工制作泡泡画

教师混龄班美术教案:手工制作泡泡画一、教学目标1.了解泡泡画的制作方法,了解水的特性和颜料的运用;2.了解色彩的概念,学会自由运用色彩创造美感;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手工制作能力;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手工制作泡泡画。
三、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泡泡画的概念和用途,并展示一些泡泡画作品以便学生对该主题有个整体的了解。
2.制作泡泡液(10分钟)教师会介绍如何制作泡泡液,包括泡泡液的成分和泡泡液的制作方法。
学生也会亲自动手制作泡泡液。
3.制作泡泡画(30分钟)学生将泡泡液倒在盘子中,用吸管在泡泡液里吹泡泡,轻轻压在白纸上,让泡泡破裂,留下独特的泡泡图案。
学生再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颜料给泡泡图案上色。
4.美化画作(10分钟)学生使用亮色颜料,加强或修饰画作,并为画作添加细节和亮点,以提高画作的美感。
5.收尾工作(5分钟)清理作业场地,保证环境干净卫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制作泡泡画,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添加色彩和细节,将画作美化得更完美。
本次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学生的想象中提取适当的颜色和形状,为画作添加合适的细节和装饰,以提高画作的美感。
五、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的是讲授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泡泡画制作方法之后,学生将亲自动手制作,即通过实践来加深了解。
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泡泡画制作方法,能否自由运用色彩创造美感。
学生可以通过向教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加入同学们的讨论,来提高自己对泡泡画制作方面的理解和颜料的运用。
七、教学心得本次教学中,学生们非常有创意,作品都非常精美。
本次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有了创造性思维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这些能力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索和表达平台。
小班宝宝创意画泡泡画教案

小班宝宝创意画泡泡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宝宝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
1. 学会使用泡泡画的方法和技巧。
2. 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各种形式的泡泡画作品。
三、教学准备。
1. 泡泡水、吸管、颜料、画纸等材料。
2. 准备好宝宝们喜欢的动物、植物、食物等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制作泡泡水。
首先,老师需要准备好泡泡水,将适量的水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搅拌均匀即可制作好泡泡水。
2. 泡泡画的方法和技巧。
老师向宝宝们介绍泡泡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将画纸平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吸管吹出泡泡,将吹出的泡泡轻轻地按在画纸上,泡泡破裂后,留下了一圈圈的泡泡痕迹,形成了有趣的图案。
3. 创作泡泡画作品。
老师向宝宝们展示一些简单的泡泡画作品,如花朵、动物、风景等,然后鼓励宝宝们发挥想象力,用泡泡画的方法创作自己喜欢的图案。
4. 欣赏和分享。
宝宝们完成泡泡画作品后,老师组织大家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宝宝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同时也能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宝宝们学会了使用泡泡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审
美情趣。
希望宝宝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挥自己的
创造力,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小班美术优质课《我喜欢的泡泡》教案

小班美术优质课《我喜欢的泡泡》教案一、课程背景小班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的孩子们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也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发展自己的感官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是一节针对小班幼儿的美术课,以“泡泡”为主题,旨在通过手工制作泡泡,让幼儿们在实践中体验泡泡的形态、颜色、运动和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对泡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知识目标1.了解泡泡的形态、颜色和运动特性;2.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和技巧;3.认识和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
3.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2.提高幼儿手工制作的技能,包括描绘、切割、贴合等。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1.泡泡的形态、颜色和运动特性;2.制作泡泡所需的材料和工具;3.制作泡泡的方法和技巧。
2. 具体步骤(1)引导幼儿观察泡泡通过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泡泡,吹出泡泡,引导孩子们观察泡泡的形态、颜色和运动特性,感受泡泡的特殊魅力。
(2)讲解制作泡泡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老师向孩子们展示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彩色纸、剪刀、胶水、水彩笔等,并讲解制作泡泡的方法和技巧。
(3)手工制作泡泡1.先让孩子们用水彩笔描绘泡泡的形态;2.然后在彩纸上剪出相应的泡泡形状;3.最后将剪好的泡泡形状用胶水粘贴在一起,制成一颗漂亮的泡泡。
注意:1.在制作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孩子们用心细致地描绘泡泡的形态,使之更符合实际;2.为了方便幼儿们剪切,可以事先将泡泡形状用模板画在彩纸上,孩子们按照模板剪切即可。
3. 教学时长本节课时长为约40分钟。
四、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在手工制作泡泡的过程中成功地感受到了泡泡的形态、颜色和运动特性,并且获得了对泡泡的更深刻理解和认知。
同时,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制作了一颗颗漂亮的泡泡,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小班艺术教案:泡泡花

小班艺术教案:泡泡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节课学生将学习到以下知识:1.了解泡泡花的基本制作方法2.掌握用颜色表达情感的能力3.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2.能力目标本节课学生将培养以下能力:1.学生能够通过剪纸、画画等表现自己的情感2.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意识3.情感目标本节课学生将培养以下情感:1.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和热情3.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按照给定的步骤,完成泡泡花的制作2.学生能够用颜色表达情感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合理选择颜色,用色调表达情感2.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意识,制作出自己的泡泡花三、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律动操活动,拉伸身体,让学生达到放松、专注的状态。
2.导入新知(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多种方式,介绍泡泡花的基本制作方法、表现形式、颜色搭配等基本知识点。
3.操作演示(10分钟)老师现场讲解泡泡花的制作、颜色表达等技巧,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看到实际操作的过程,有利于加深记忆、理解和掌握。
4.学生操作(30分钟)学生们分小组,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自己的泡泡花,并在制作过程中用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5.评价展示(5分钟)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泡泡花,老师评价学生的作品、颜色与情感的表达,激励学生的创意和表现力。
6.总结巩固(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周围的艺术元素,加强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 教学安排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讨论和思考为主。
学生每组一个指导老师进行制作,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和辅助。
3. 课堂互动1.学生之间合作进行泡泡花的制作,让学生可以相互协助,增强团队精神。
2.课后评价展示,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交流合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制作泡泡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意意识和颜色表达等能力。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泡泡花》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泡泡花》教案标题: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泡泡花》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感受泡泡花的美妙之处。
2. 能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泡泡花。
3. 培养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和感受泡泡花的美妙之处。
2. 学习使用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泡泡花。
教学准备:1. 带有泡泡花图片的PPT。
2. 适合小班幼儿使用的彩色画笔和画纸。
3. 蓝色、紫色、粉红色的颜料。
4. 气泡液和吹泡泡的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将泡泡花的图片展示给幼儿,引导幼儿观看并提问:“大家看,这是什么花?”“你们觉得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鼓励幼儿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PPT和简短的讲解,向幼儿介绍泡泡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a. 泡泡花的颜色:蓝色、紫色、粉红色等。
b. 泡泡花的形状:圆圆的、像水珠一样的。
c. 泡泡花的特点:轻盈、透明、绚丽多彩。
通过讲解,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泡泡花的美妙。
3. 创作(20分钟)教师将画纸、彩色画笔和颜料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泡泡花。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如如何画出泡泡花的形状和颜色的搭配。
4. 泡泡实验(15分钟)教师准备好气泡液和吹泡泡的工具。
让幼儿在室外或教室内的开放空间,用吹泡泡的工具吹出漂亮的泡泡花,并观察泡泡花的颜色和形状。
让幼儿自由玩耍,体验泡泡花的美妙。
5. 展示(10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画的泡泡花展示给大家。
教师可以邀请每位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画作的特点和想法。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表扬。
6.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幼儿回想和分享自己在这堂课上所学到的东西。
鼓励幼儿保留自己画的泡泡花,并提醒他们可以继续在家里创作更多美丽的泡泡花。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理解和感受到泡泡花的美妙之处,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泡泡泥小花朵教案

泡泡泥小花朵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泡泡泥,了解泡泡泥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动手制作泡泡泥小花朵。
2. 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完成小花朵的制作过程。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泡泡泥、颜料、工具(如模具、剪刀等)、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自备一些小花朵的参考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用泡泡泥制作的小花朵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小花朵的特点和制作材料。
2. 讲解泡泡泥的制作方法(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泡泡泥的制作方法,告诉学生所需的材料和制作步骤。
然后让学生动手尝试制作泡泡泥。
3. 制作小花朵(30分钟)。
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用泡泡泥制作小花朵,包括选择颜色、搅拌泡泡泥、用模具制作花瓣等步骤。
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动手制作小花朵。
4. 艺术创作(2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制作属于自己的小花朵作品。
5. 展示作品(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花朵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6. 总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制作小花朵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用泡泡泥制作小花朵,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在制作小花朵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耐心和细心,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以后的美术课上,可以引导学生用泡泡泥制作更多的作品,丰富学生的艺术创作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泡泡花
活动目标:
1.会用吹泡泡的方法,吹画出小花,并能大胆添画多种形状的花瓣。
2.初步尝试合作作画,体会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吹泡泡的工具、实物投形仪、范例、作业纸(下端均画有小动物)
课前带领幼儿玩吹泡泡游戏
活动过程:
1.回忆如何吹泡泡
师:“刚才我们和泡泡交了朋友,那你的泡泡朋友是怎样吹出来的?”
引导幼儿讲出如何吹:蘸泡泡水,放在嘴边轻轻吹
2.引导幼儿讲出为小动物吹泡泡花
出示图片(用实物投形仪打出)
师:“呜呜呜,是谁在哭?原来是小动物们在哭,因为它们草地上的小花还没长出来,真伤心,我们赶快来帮它们想个好办法,让小花快快盛开吧!”
启发幼儿讲出用吹泡泡的方法帮它们种上小花。
师:“刚才我们和泡泡交了朋友,那就请这些美丽的泡泡来帮它们变出小花吧!”
3.讨论、学画泡泡花的方法
(1)“泡泡花怎样画呢?”启发幼儿讲出先吹泡泡在纸上,幼儿来示范,提醒对着纸头吹。
(2)“怎样让泡泡花开得更美丽?”启发幼儿讲出为泡泡添上美丽的花瓣,幼儿来示范,重点提醒幼儿要一朵一朵把花画清楚。
出示范例(画好的泡泡花),观察有些什么花瓣,自己还会画什么画瓣。
4,幼儿作画,教师提要求:
(1)小朋友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那先吹上美丽的泡泡。
(2)草地上的泡泡吹满了,就可以用笔为它添上美丽的花瓣,花瓣的形状越多小动物越开
心。
(3)如果你喜欢的小动物那儿很挤,你怎么办?提醒幼儿会谦让。
幼儿作画,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画花瓣,鼓励幼儿画和别人不一样的花瓣。
4.以小动物的口吻简单评价幼儿作品。
引导幼儿一起跳个“找朋友”。
设计意图:
吹泡泡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瑞吉欧的教学理念中特别推崇从孩子喜欢的活动中挖掘教育因素,而吹泡泡活动激发了我灵感的火花,空中飞舞的泡泡固然有趣,而让泡泡落到纸上对幼儿来说是另一次稀有的尝试,泡泡变成了绘画的一部分该是多么另人兴奋呀!
对于小班幼儿来讲,有了充分的经验才能更好地表达,因此在活动前,我注重幼儿内在图式的积累,为他们提供多种生活经验:玩吸管吹泡泡,用手枪打出泡泡,用模具吹出双重泡泡,孩子一边玩教师一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泡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变化的特点,让他们对各种泡泡形式有鲜明的、深刻的视觉印象,从而对玩泡泡活动有更浓厚的兴趣。
在目标的制订与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始终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及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的要求来考虑。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力,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孩子的创造提供环境。
根据这一准则我设置了目标1。
(会用吹泡泡的方法吹画出小花,并能大胆添画多种形状的花瓣)。
孩子对吹泡泡有了充分的感知,我适时引导孩子想想圆圆的泡泡会变成什么?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皮球”,“项链”,“太阳”,“小花”---。
接着在平时散步观察不同花的花瓣,使孩子将视觉和大脑理性思维对感知经验的加工,伴随经验在记忆中储存。
本次活动中他们将通过手的技能运作活动,创造性地表现不同花瓣的泡泡花,虽然他们最后的作品可能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比例不合理的造型、随意安排空间的构图,但这些推出的作品反映了孩子们独特的创造力。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也是一种满足儿童感受美的需要的情感教育活
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健全完美的人格。
因此,我提出了初步的合作目标,让孩子从小产生与人交往的意识,在自由地、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乐于帮助小动物的情感的同时感受到用美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