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样内部作业流程
化验取样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化验取样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程旨在规范化验取样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适用于所有参与化验取样工作的工作人员。
二、安全防护措施1.着装要求1.1 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不得穿戴过长、过宽、过紧或破损的服装。
1.2 穿戴防护鞋,避免穿着高跟鞋、凉鞋等不安全的鞋类。
1.3 戴好防护帽和口罩,并配戴护目镜或护面罩,保护面部安全。
2.设备使用2.1 使用化验取样设备前,工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并确保设备安装牢固。
2.2 使用电气设备时,应确保设备接地防止电气触电事故的发生。
3.危险品管理3.1 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存放危险品,并标明警示标志。
3.2 取样操作中,应注意避免与危险品直接接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火灾防护4.1 取样现场不得吸烟,禁止使用明火。
4.2 禁止随意堆放易燃物品和可燃物品。
4.3 取样现场应配备合适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性。
5.紧急救援5.1 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5.2 指定专人负责急救箱和紧急通讯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5.3 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应急救援演练,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6.个人防护6.1 工作人员在取样操作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样品和化学试剂。
6.2 若取样过程中存在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释放,应佩戴防毒面具或防毒面罩,确保呼吸道安全。
四、安全操作流程1.准备阶段1.1 了解取样的目的和要求,并确认取样地点。
1.2 确定所需的取样设备和工具,并进行检查和准备。
1.3 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并佩戴好相关防护装备。
2.取样阶段2.1 按照规定的取样点进行取样,确保取样的准确性。
2.2 遵循取样点标示要求,避免跨越禁区进行取样工作。
2.3 使用正确的取样设备和工具,确保取样的可行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2.4 完成取样后,及时对使用过的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2024年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

2024年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井下采制样工作,旨在确保井下采样工作安全、高效进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在进行任何采制样工作前,必须熟悉并遵守本操作规程的各项要求,做到严格执行,严守操作规程。
1. 作业准备
1.1 检查采样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情况,确保无损坏和松动现象。
1.2 确认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确保井下气体清洁。
2. 采样操作
2.1 根据工作任务,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工具。
2.2 进行井下采样操作时,要保持警惕,注意安全防范措施。
2.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工作,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安全防范
3.1 进行采样作业时,严禁吸烟,禁止在操作区域内使用明火。
3.2 采样作业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工作安全。
3.3 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处理。
4. 作业结束
4.1 采制样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现场,将采样设备和工具妥善保管。
4.2 对采样结果进行清点和登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可违规处罚
5.1 违反操作规程,严重影响安全和生产的,将严肃处理,并可能受到相应处罚。
本操作规程由相关部门审核并执行,对井下采制样工作将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确保井下采样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掘进工作面现场作业程序(4篇)

掘进工作面现场作业程序掘进工作面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作业程序需要经过严密的安排和执行。
下面,将从工作前准备、操作程序、安全保障等方面详细介绍掘进工作面现场作业程序。
一、工作前准备1. 召集开会:工作前首先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开会,明确本次作业的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确保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2. 分工安排: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经验,合理分配各岗位的人员,确保每个岗位都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并熟悉其工作内容。
3. 准备设备:检查工作面需要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 评估风险:对当前工作面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5. 制定作业计划:根据煤矿开采方案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次作业的具体作业计划,包括作业顺序、开采进度等。
二、操作程序1. 进行爆破作业:根据作业计划,进行工作面的爆破作业。
首先,由专业人员设置并记录爆破方案,并对工作面进行清理和消防,确保工作面的整洁和安全。
然后,进行爆破孔的钻探和装药,确保爆破的效果和安全。
2. 进行掘进作业:完成爆破后,开始进行掘进作业。
首先,操作人员需要对工作面进行测量和标定,确定掘进的尺寸和方向。
然后,使用掘进机等设备进行掘进作业,确保安全和效率。
3. 质量检验和控制:在掘进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开采的煤炭质量符合要求,并避免破坏煤矿资源。
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开采的煤炭进行采样和分析,确保煤炭的质量。
4. 弃矿处理:在掘进作业中,产生大量的弃矿,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
首先,需要对弃矿进行清理和运输,确保工作面的整洁。
然后,可以选择将弃矿重新利用或者进行填埋处理,确保环境的安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安全保障1. 确保通风:工作面的通风是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作业前,需要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确保通风系统的清洁和通畅。
并设置氧气检测装置,定期检测工作面的氧气浓度,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现场采样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现场采样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一般规定
1.采样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应熟悉采样理论,采样基本原则和方法,采样点布置图,影响采样误差因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4.了解采样新技术和新方法,熟悉采样所用工具、设备的名称、规格和用途。
(二)作业前的准备
1.检查采样工具的完好程度,了解采样点的环境及所采矿样的情况。
2.采取矿样需使用专用工具,并随时保持工具清洁。
3.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确保没有杂物和危险品。
(三)作业中的安全操作程序及要求
1.采样人员采样作业必须穿工作服、绝缘鞋、戴安全帽、乳胶手套,佩戴证件。
2.采样作业必须两人,其中一人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3.采取矿样时,要扣紧工作服上的扣子,不能穿大衣等宽松式衣服在皮带上采样,避免衣服卷入皮带发生事故。
4.夜间采样要有良好照明,上下楼梯手要把牢,脚要站稳。
5.烘样时样盒要用挟子取放,以免触电烫伤,严禁用湿手触摸电气开关。
6.操作各种磨样设备时,一定要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7.在取样过程中,注意操作方法,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严禁在作业过程中吸烟、饮食和用手触摸嘴巴。
9.若发现设备故障、异常情况或安全隐患,应及时停工并向上级报告。
(四)收尾工作
1.采样工作结束后,应对采样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洁、归档和维护。
对于损坏或需要更换的工具和设备应及时报告给主管部门。
2.采样结束后,应及时清理采样现场杂物和危险品,确保采样现场安全和整洁。
3.填好有关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检验检测采样作业指导书

检验检测机构采样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现场采样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现场采样要求,评审采样方案,选取采样仪器设备,准备容器及保护剂,配制样品吸收介质,采样安全知识,样品采集,采样记录填写,样品存仓,样品运输及样品交接。
熟练掌握采样、交样流程,做好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能够正确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现场检测部水质、室内空气、公共场所空气、固定污染源废气和土壤现场采样的技术要求。
3. 依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四号)《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373-200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4.水质采样4.1采样设备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
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4.2样品容器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3采样程序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a.接受采样任务单b.采样的准备c.现场采样的实施d.样品的交接接受采样任务单根据博慧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抽样控制程序》的规定,现场检测部根据《样品检测任务单》的要求,根据采样单上的检测领域、检测项目、采样时间、频率以及采样数量,编制《样品采集方案》,经现场检测部经理审核后,按照采样方案准备相应的采样设备、工具及容器等物品。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序号检测项目采样(测量)仪器吸收器采样方法、流量样品保存期限和保存条件检测(测量)依据1铬酸盐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部分:镉及其化合物》GBZ/T300.6-2017/4镉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2铜尘、铜烟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部分:铜及其化合物》GBZ/T300.11-2017/4铜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铅烟、铅尘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部分:铅及其化合物》GBZ/T300.15-2017/4铅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锰及其化合物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仪微孔滤膜,孔径0.8μm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5.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7部分:锰及其化合物》GBZ/T300.17-2017/4锰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汞(蒸气)及其化合物QC-4S防爆型大气采样仪大气泡吸收管在采样点,串联2支各装有5.0mL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三篇)

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井下采制样工是指在井下进行样品采集和制样工作的人员。
井下采制样工作涉及到煤矿、金属矿山等各种采掘工作。
为了确保采制样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特制定井下采制样工操作规程,以便指导井下采制样工的安全操作。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 落地(井口)检查:井下采制样工在下井之前,首先要对落地(井口)进行检查,确保工作井筒、吊桶和井口设备安装完好,登井工具、通信设备等完备,并进行检测确保安全。
1.2 仪器设备准备:井下采制样工应根据工作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采样器具、制样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并检查其是否正常运转,确保设备完好。
1.3 工作地点检查:井下采制样工在到达工作地点之前,应对工作地点进行检查,包括煤层情况、气体浓度、顶板及其他地质因素,确保没有危险存在。
二、操作规程2.1 采样操作规程:2.1.1 在采样前,井下采制样工应了解所要采样的煤层情况,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采样器具。
2.1.2 井下采制样工在进行采样时,应确保采样器具的清洁和无损,同时应注意防止误操作造成污染。
2.1.3 在进行采样时,井下采制样工应注意避免煤层剧烈变化、裂隙或天然裂缝的部位进行采样,以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1.4 井下采制样工在采样时,应根据煤层的粒度要求选择恰当的采样方法,以及根据煤层湿度、粘结性等要素,选择适当的采样器具,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2.2 制样操作规程:2.2.1 井下采制样工在开始制样工作前,应清洗好制样设备,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制样的干净度。
2.2.2 在制样过程中,井下采制样工应注意制样设备的合理安排,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制样的精确性。
2.2.3 井下采制样工在制样过程中应根据煤层的湿度、粘结性等要素,调整制样器的工作参数和速度,以确保制样的质量和准确性。
2.2.4 井下采制样工在制样过程中应及时记录相关的数据,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评价。
三、操作注意事项3.1 安全第一:井下采制样工在操作过程中,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煤矿的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自身安全和工作区域的安全。
环境空气采样要求规范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1.采样工作流程1.1监测项目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1.3.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1.3.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1.3.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1.4.气态污染物1.4.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5颗粒物采样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
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任务接收
由综合业务室向监测一室负责人至少提前一天下达现场监测任务,监测一室负责人签收后分配至现场负责人。
2监测前准备
在现场负责人接收现场任务书后,须进行现场监测前准备,包括记录表的准备(记录表目录及编号见下表)、样品标签、现场耗材、监测仪器设备准备。
镇江新区环境监测站监测一室表格目录
序号类别名称编号
1
通用现场采样设备器材清点表XQJC-64002
2 样品交接单XQJC-62015
3
水河川水质采样记录表XQJC-62002
4 废水采样记录表XQJC-62001
5
气烟尘烟气现场监测记录表XQJC-62004
6 气态污染物现场监测记录表XQJC-62005
7 林格曼黑度观测记录表XQJC-62007
8 无组织废气采样记录表XQJC-62006
9 环境空气采样记录表XQJC-62003
10
声区域环境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4
11 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3
1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2
13 社会生活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5
14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1
15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监测记录表XQJC-62010
16 土土壤采样记录表XQJC-62009
17 固废固体废弃物采样记录表XQJC-62008
18 称重滤筒称重原始记录表XQJC-64002
2.1记录表
记录表的准备,原则上须按实际使用量的1.2倍准备,提前准备好,用板夹固定。
现场记录须精确、工整。
在水质采样中,如有必要,请将现场记录提前用塑料纸封好,以免打湿。
2.2标签
目前标签模板格式已固定,请务必提前按照固定格式(如下图)打印,打印纸张统一为20格标准A4双面不干胶打印纸。
标签格式如上图所示,首行居中为本单位名称(镇江新区环境监测站);二行居左空两格为任务目标单位名称(三行四行一律以二行顶头位置为准);三行具体格式为项目编号-Q(水为S、土为T)-点位编号-样品批次,空白(BLANK)样品在前述标签后加标-B,平行(DOUBLE)样品在前述标签后加标-D;四行左侧为监测因子名称,在监测因子后为监测日期。
2.3仪器设备耗材准备
2.3.1水质采样
2.3.1.1仪器设备
水质采样仪器,包含便携式pH计、便携式电导率仪、便携式溶解氧仪、深水温度计、流速流量仪等。
水质采样设备包含有机玻璃采样器、桶、绳索、卷尺,长柄采样勺、样品保温箱、样品筐等。
视具体需要准备,其中PH计、溶解氧仪、电导率仪应提前校准,如校准结果不理想,应更换仪器并校准到理想状态。
2.3.1.2瓶组及保存剂准备
根据样品需要量及保存方法(XQJC-36001)准备相应的瓶组以及保存剂,瓶组准备量原则上以1.2倍准备。
如遇个别点位样品量极大的情况,建议以筐算点的方式采样,在确保无误的前提下,提前将该点位的瓶组贴好标签放入单独的采样筐中,到达点位后,采样量以筐中瓶组为准。
2.4废气及环境空气采样
废气及环境空气采样,因涉及流量仪器较多,应提前校正。
耗材方面,涉及到滤膜、滤筒也应提前恒重并填写称量记录。
涉及到吸收液采样须提前与二室相关人员沟通并准备好吸收液。
如遇废气监测无颗粒物采样,也应加测一次废气参数,以便计算采样标体。
3现场监测
3.1监测原则
在现场作业过程中,请务必保证作业的精确,如遇不敢确定的情况,请务必核实后再作业;一切作业以任务书为准,任何人不得擅自篡改点位、样品、数据。
3.2安环管理
在现场监测过程中,如有必要,请设置警示防护栏(已购)。
在现场作业时,如遇工况极度恶劣无法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原地待命,由现场负责人向监测一室负责人汇报,在征得同意后离开现场,待工况得以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行择期监
测。
在完成作业后,须恢复现场现原有工况或面貌。
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请务必妥善处置。
3.3夜间人员安排
在夜间采样的项目,无论是何种作业,必须配置至少两人以上。
4样品交接
在完成现场作业后,认真填写样品交接单(XQJC-62015),并注明离开现场时间。
在离开现场前,应自行清点样品数量,如有样品缺失,即时补采。
抵达实验室,进行样品交接程序。
目前样品交接员由周建、苗译文兼职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