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西医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例数 50 50
治愈 13(26. 00) 17(34. 00)
0. 7619 >0.05
表 3 2 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显效 15(30. 00) 17(34.00)
0. 1838 >0.05
有效 10(20.00) 13(26.00)
0 . 5082 >0.05
无效 12(24.00) 3 (6 .0 0 )
• 2068 •
光 明 中 医 2021 年 6 月第 36 卷第 12 期 CJGMCM June 2021. Vol 36. 12
括 患 肢 感 觉 减 退 、疼 痛 及 麻 木 等 ,总 分 4 8 分 ,分 数 值 越 低 则 症 状 越 轻 ;对 比 2 组 护 理 效 果 ,疗 效 标 准 :治 愈 :麻
表 1 2 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 例 ,玉± s)
木 、疼 痛 等 临 床 症 状 全 部 消 失 ;显 效 :患 者 麻 木 、疼 痛 等 症 状 积 分 下 降 7 0 % ~ 9 0 % ; 有 效 :患 者 麻 木 、疼 痛 等 症
组别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 /s)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8 9 1 4 (2 0 2 1 )-1 2 糖 尿 病 在 内 科 是 一 种 常 见 慢 性 疾 病 ,具 较 高 的 发 病 率 ,主 要 以 中 老 年 人 为 多 发 群 体 。一 旦 患 上 该 疾 病 ,患 者 可 出 现 多 食 、多 尿 、多 饮 、体 质 量 减 轻 等 表 现 ,若 临 床 未 能 有 效 控 制 患 者 血 糖 水 平 ,会 使 其 发 生 一 系 列 并 发 症 ,不 仅 会 给 患 者 日 常 生 活 带 来 不 良 影 响 ,严 重 时 甚 至 会 危 害 其 生 命 安 全 m 。 近 年 来 ,随 我 国 社 会 不 断 发 展 ,居 民 生 活 水 平 提 升 ,人 们 饮 食 习 惯 及 生 活 习 惯 出 现 巨 大 改 变 ,加 之 我 国 人 口 老 龄 化 日 益 加 剧 ,使得 2 型 糖 尿 病 发 病 率 不 断 上 升 [2]。 目 前 ,临 床 对 2 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多 采 用 药 物 治 疗 ,虽 有 一 定 治 疗 效 果 ,可 控制 患 者 血 糖 ,相 关 研 究 表 示 ,患 者 在 接 受 治 疗 同 时 也 接 受 护 理 措 施 ,可 有 效 控 制 血 糖 ,提 升 患 者 治 疗 效 果 [3]。 本研究对2019年 5 月一2020年 5 月 收 治 2 型糖尿病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患 者 1 〇 〇 例 临 床 资 料 予 以 分 析 ,报 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 般 资 料 本 研 究 经 医 学 伦 理 委 员 会 批 准 ,选 择 2019年 5 月一2020年 5 月 山 西 医 科 大 学 第 二 医 院 收 治 2 型 糖 尿 病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患 者 1 0 0 例 临 床 资 料 ,按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为 2 组 ,对 照 组 5 0 例 中 ,男 2 6 例 ,女 24 例 ,年 龄 60 ~ 8 6 岁 ,平 均 年 龄 (67. 30 ± 1 . 4 6 ) 岁 ;病 程 1 ~ 1 8 年 ,平 均 病 程 (10. 61 ±2. 7 7 ) 年 。研 究 组 5 0 例 中 ,男 2 5 例 ,女 2 5 例 ;年 龄 60 ~ 8 5 岁 ,平 均 年 龄 (67. 56 ± 1. 1 9 ) 岁 ;病 程 1 〜1 7 年 ,平 均 病 程 (10. 16 ± 2. 8 8 ) 年 。2 组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0_05)〇 1 . 2 纳 入 与 排 除 标 准 纳 人 标 准 :患 者 签 署 知 情 同 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发布时间:2022-11-25T11:17:20.16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月13期作者:熊君良[导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熊君良(河南省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河南信阳464100)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一旦患有糖尿病会对患者生活带来较多困扰,且此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引起多系统损害,单纯通过西药进行降糖虽然能有较好疗效,但却存在副作用大的问题,而若能有机结合中西药进行治疗,则可发挥出两者协同作用,在减轻副作用同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提升。

本文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糖的优势与具体方法,以期能为高血糖患者带来一定帮助。

1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有什么样的危害?糖尿病,又被中医称之为消渴病,其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胰腺会释放出足量的胰岛素,以对摄入食物的糖和脂肪进行储存与利用,若因综合因素引起胰腺分泌胰导素减少,或是机体反应敏感度降低,便会导致患者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胰腺疾病,肥胖或超重、不良生活方式等。

其一般好发于有家族糖尿病史的群体,肥胖患者在年龄超过40岁之后患有糖尿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长期久坐不动、熬夜、喜爱高热量、高糖类食物的人群患有糖尿病几率也普遍高于正常群体。

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主要典型症状为饮水量增多、尿量增多、饭量增大、体重减轻,即人们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伴感染、溃烂,一些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视物模糊不清,甚至视网膜脱落引发失明。

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轻则出现泡沫尿、全身水肿,重则出现肾功能衰竭,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2 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有什么优势?西医在降糖方面有较好疗效,但在缓解糖尿病患者症状方面较为欠缺。

相对于中医辩证治疗,西医虽然能较快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需对药物使用量逐渐增加,此外单纯西药治疗也会导致并发症多发且症状不易得到缓解。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岁 。两组年龄 、 性别 、 程及病情严 重程 度均无显著性 差异 。 病 均无糖尿病严重并发症 。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美吡达 5 g 每 天 3次 , m, 餐前 服 ; 甲双胍0 2 二 .5 g 每天 3次 , 时服 。 , 餐 治疗 组在与对 照组 治 疗 相 同 的基础 上 , 服增 液 承气 加 汤加 味方 。大 黄 1 g 芒硝 ( ) g 生 地 1 g 麦冬 1g 玄参 0, 吞 3, 5, 0,
郭某 , , 岁 。于 20 男 5 3 04年 9月 6日诊 。多食易饥 , 形 体消瘦半年。在本市中心医院初步诊断为 2 型糖尿病, 用降 糖西药后好转不明显 , 血糖未降。口干, 多饮, 多食 , 多尿 , 形 体消瘦 , 大便 干 燥 5天 未 解 , 红 苔 黄 中剥 , 滑实 有 力。 舌 脉
革薄 、 土茯 苓 、 前子 、 蓄利 湿 化浊 , 公英 、 车 蔚 蒲 黄柏 、 连 、 黄 野菊花 、 白皮 、 众 清热 解 毒 燥 湿 , 药 、 椿 贯 山 白术 、 茯苓健 脾 化 湿 , 白皮 、 椿 贯众 、 蓄 尚有 止 痒之 效 。外 洗 中药 方 中苦 篇
参、 蛇床 子清热 除湿 杀 虫 , 花椒 杀 虫止 痒 。药理 研究 证 明 , 苦 参 、 床子 、 蛇 花椒可抑 制或杀 灭真 菌及 细菌 。硝酸咪康 唑
L餐后 2 血糖 2 m o L 。辨证为 阴虚燥热之 消渴证 。治 , h 1m ̄ . 宜降糖泻火 , 阴 增液 。拟 增 液 承气 汤 加 味。大 黄 1 g 芒 养 0, 硝( ) g 玄 参 1 g 麦 冬 1g 生 地 1 g 泽 泻 1g 怀 牛膝 吞 3, 5, 0, 5, 2, 1g 山药 3 g 山 茱 萸 1g 茯 苓 1g 天 花 粉 1g 黄 连 6 。 5, 0, 0, 5, 5, g 水煎 服 , 日 1剂。 同时 用美 吡达 5 g 1天 3次 , 每 m, 餐前 服二 甲双胍 0 2 g 1 3次 , 时服 。服 药 1 .5 , 天 餐 O天后 , 诸症 明显好 转, 空腹血糖 6 8n o , .rm  ̄L 餐后 2 h血 糖 1m  ̄L 大便 1日 0 mo , 1 , 下肢 时有 麻木 。上 方去 芒 硝 、 次 唯 大黄 , 加丹 参 1g 5 。续 服1 个月后 , 口不渴 , 饮 、 多 多食 、 多尿 症 状 消失 , 空腹 血糖 5 4 mo , . m  ̄L 餐后 2 h血糖 8 1' o 。继续 服药 1个 月 , . n n ̄L u 多

金匮肾气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金匮肾气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金匮肾气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马超马超,,冯笑冯笑,,许丽华1.乳山市中医院肾病老年病科,山东乳山 264500摘要 目的 探讨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 , DN )患者应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乳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DN 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并进行安全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 =0.025)。

观察组治疗后乏力、畏寒、夜尿频多、便溏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 h 血糖、空腹血糖、血肌酐、24 h 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 =0.674)。

结论 Ⅲ~Ⅳ期DN 患者应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疗效较佳,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血糖水平;肾功能中图分类号 R 587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6.41Clinical Effect of Jinkui Shenqi Pill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Ⅲ-Ⅳ Diabetic NephropathyMA Chao, FENG Xiao, XU LihuaDepartment of Nephropathy and Geriatrics, Ru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ushan, Shandong Province, 26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Jinkui Shenqi pill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ne‐phropathy (DN) in stage Ⅲ-Ⅳ. Method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00 DN patients admitted to Ru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2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Jinkui Shenqi pill.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s,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renal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and conduct safety analysis.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2.00%), and the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005, P =0.02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s for fatigue, chills, frequent nocturia, and loose stool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levels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serum creatinine and 24 h urinary prote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0.177, P =0.674).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odified Jinkui Shenqi pill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a bettertherapeutic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IV DN. It can improve blood sugar levels and renal function, alleviate clinical symptoms, be safe* 中西医结合研究 *收稿日期:2023-04-06;修回日期:2023-04-29作者简介:马超(1986-),男,硕士,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糖尿病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糖尿病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糖尿病
[目的要求]
1.掌握DM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综合防治措施。

2.熟悉鉴别诊断、常见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3.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教学内容]
1.概述。

2.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3.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症状等,临床分型。

4.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

5.实验室检查:尿糖、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胰岛素水平测定等。

6.诊断:参照WHO诊断标准。

7.鉴别诊断:其他原因引起的尿糖、血糖增高疾病及酮症酸中毒的鉴别诊断。

8.治疗:五驾马车的比喻。

(1)一般及饮食治疗、体育锻炼疗法;
(2)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酸抑制剂、格列酮类、格列奈类等);
(3)胰岛素治疗:Ins应用适用证。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

[教学方式]
典型病例床边教学。

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2 0 1 3年 4月第 1 1 卷 第1 2期

临床研究 ・ 5 1 3
西 医内科疗 法治 疗糖 尿病 的临床分析
崔 悦 芦 霞
( 新疆 昌吉市 延安北路 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新疆 昌吉 8 3 1 1 0 0 )
【 摘 要 】 目的 对应 用西 医 内科 疗 法对 患有 糖尿 病 的 患者 实施 治 疗 的 临床 效 果进 行研 究。方 法 抽 取 8 6例 患有 糖尿 病 的患 者 ,随机 分 为对 照 组和 治疗 组 ,平 均每 组 4 3例 。 采用二 甲双胍 对 对照 组 患者 实施 治疗 ;采用吡 格列 酮对 治疗 组 患者 实施 治疗。 结果 治疗 组 患者糖 尿 病病 情 治疗 效 果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空腹和 餐 后 2 h血 糖 改善 幅度 明 显 大于对 照 组 ;治疗后 病情 复 发人 数 明 显 少于对 照 组 ;未 见药物 原 因导致 的
在8 . O m mo l / L 以上 ,尿糖水平为 ( 2 + )以上 [ 3 1 。
1 . 5数据处理
吡格 列酮 与二 甲双 胍在 对糖 尿病 患者 进行 治疗 的过 程 中 ,都 可 以使 其空 腹 状 态 下和 餐 后 的血 糖 水 平显 著 降 低 ,据 相 关 文献 报 道 称 ,采用 这两 种药 物对 糖尿 病患 者进行 治疗 过程 中所 产生 的降糖 效
( 5 2 . 4 - - ( 4 . 3 - I - 0 . 4 )
年 。抽样 研究对象 的年龄 、性别 、患病 时间等 自然资料无显著 组 间差
异 ( 尸 >0 . 0 5 ),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 . 2方法
患者应 用西 医内科 疗法实施 治疗的临 床效果进行研 究。现将研 究过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进展
畴, 症 状 描 述 为“ 关格” 、 “ 下 消” 、 “ 肾消 ” 、 “ 尿 浊” 等 。中医、 西 医
甘之变 , 酒 色 劳 伤 之 过 。过 食 肥 甘 厚 美 , 导 致 五 谷 之 气 充 盈 上 溢[ 6 ] , 久之脾失健运 、 脾 气亏损 、 郁 而化 热 , 灼 伤津 液 , 导 致体 内 阴液 亏虚 , 后天之脾不能滋补培 育先天 之 肾, 故水 液代谢 异常 ,
预防医学 , 2 O l O, 2 2 ( 3 ) : 1 7 2 0 .
陕西 中医 2 0 1 4年第 3 5卷 第 2 期
泻小 鼠血 清 5 - HT 的 实 验 研 究 [ J ] .上 海 中 医药 大 学 学 报 ,
1 9 9 9, 1 3 ( 2 ): 4 6 — 4 7 .
8 58 。
的研 究 [ J ]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 0 0 8 , 1 0 ( 1 ) : 1 3 7 — 1 3 8 .
( 收稿 2 0 1 3 — 0 9 — 1 5 ; 修回2 0 1 3 - 1 0 — 2 5 )
[ 2 6 ] 谢建群 , 李国霞 , 陆
雄, 等 .疏 肝 健 脾 汤 对 应 激 腹
冯宁湘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自拟参芪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dn患者方中诸药合用可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补益肝肾并且其中部分药物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中西医联合用药可有效调整dn患者的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此次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高达94
2 5 2
[ 1 9 ] 娄元霞 . 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 展[ J ] . 浙 江
[ 2 5 ] 张丰华 , 刘
伟, 黄秀深 , 等. 湿 困 脾 胃 证 动 物 模 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中西 医 结 合 治疗 及 相 关 护 理技 术 在 糖 尿 病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 P 患者 中 的应 用 效 果 。方 法 D N) 将 10例 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患 者 随机 分 为 观 察 组 和对 照 组 , 组 各 6 2 每 O例 , 组 患 者 均 采 用 相 同 的 中西 医 结 合 治 两 疗 加 辨 症 施 护 , 此 基 础 上 , 观 察组 患者 按 不 同 时 期不 同症 状 施 予 不 同 的护 理 方 法 , 两 组 患 者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进 在 对 对 行 比较 。结 果 观 察 组 患 者 疗 效 、 经 运 动 传 导 速 度 ( 神 MNC 和 感 觉 传 导 速 度 ( NC 明显 优 于 各 发 病 期 的 对 照 V) S V) 组 , 察 组 总 有 效 率 在 9 以 上 , 显优 于对 照 组 ( < o 0 ) 观 O 明 P . 5 。结 论 对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患 者 的 不 同 时期 不 同
前 降低 1 m, 电图 平均 神 经 传 导速 度 增 快 < ~5c 肌
5m/ ; s无效 : 状 无 改 善 , 走 不 稳 , 反 射 无 变 症 行 腱 化, 神经 传导 速度无 变化或 减慢 。 1 8 统计 学方 法 患 者 临床 治疗 效 果 比较采 用 等 . 级 资料两 样本 比较 的秩 和 检验 、 觉 减退 平 面 和神 感 经传 导速度 的 比较 采用 重 复测 量 资 料 的方 差分 析 。 各参 数值 以( ±s 表 示 , 用 统 计 软件 S S 7 0 ) 采 P S 1.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 N) 糖 尿病 最 常 见 DP 是
并 发 症 之 一 , 过 5 的 糖 尿 病 患 者 有 糖 尿 病 周 围 超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西医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继业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08期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西医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院内进行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毗格列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患者空腹的血糖水平,餐后3h血糖水平和手术治疗病情复发的人数进行统计发现,研究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病情复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P
【关键词】糖尿病;西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志码】A
本文主要对我院90例糖尿病患者行西医内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院内进行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有男30例,女15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0.1±62.36)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5.36±0.86)年。

研究组患者,有男27例,女18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2 . 01±1.23),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为(4.33±0.25)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无差异P
方法: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毗格列酮药物治疗,治疗疗程为两个月,每天服用一次药物,每次服用30mg。

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也为两个月,每天服用两次,每次服用500mg。

将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情况,并相应记录器在空腹状态下
的血糖水平,餐后3h的血糖水平,以及病情复发情况和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如果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没有任何的改善效果,且血糖水平大于8.0mmol/L,尿糖水平大于(2+),则表示治疗无效,如果患者患者的血糖水平小于8.0mmol/L,且尿糖明显改善,则为治疗有效。

如果经过治疗,患者的血糖和尿糖完全的恢复到正常状态,糖尿病症消失,则为显效。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I3.0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计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25±1.26)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35±1.13)mmol/L,差异明显,P
讨论
经过相应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和毗格列酮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体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使其血糖恢复到正常状态,降低患者对胰岛素药物的抵抗力。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和毗格列酮这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没有较大区别,其中,二甲双肌是双胍类型的降血糖药物,其主要利用葡糖糖增加相应的细胞,从而抑制肝糖原的异生情况,降低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度,达到降糖的效果。

二甲双肌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还能够相应提高胰岛素对患者体内组织的敏感度。

毗格列酮则主要可以激活体内的过氧化物酶的增值活化受体,可有效针对胰岛素的应答基因产生的基因转录,从而加强患者肝脏和其它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邓晨听,高凌,张海蓉,毗格列酮和二甲双肌治疗对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12(06).1122-1124
[2] 侯志梅,任凤英,二甲双肌联合毗格列酮治疗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02(02),1133-1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