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笔记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笔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笔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笔记一、人体解剖学基础1.骨骼系统:主要分为颅骨、脊柱、胸骨和四肢骨。

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例如,颅骨保护大脑,脊柱支撑身体,胸骨和肋骨保护心肺,四肢骨则支持运动。

2.肌肉系统:人体的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骨骼肌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心肌则分布在心脏,负责心脏的收缩;平滑肌则分布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负责维持内脏的正常功能。

3.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心脏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血管则负责输送血液,血液则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氧气,为身体各部分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4.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气管等,负责将空气吸入肺部;肺则负责氧气的交换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5.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部分,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

6.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保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7.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等部分,负责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和感知外部刺激。

二、生理学基础1.细胞生理: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基础。

2.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了解血液循环的原理和机制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3.呼吸生理:呼吸系统通过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来维持人体的气体交换。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体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4.消化生理: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可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能量需求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5.排泄生理:泌尿系统通过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来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和水平衡。

了解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人体解剖学简介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主要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个部分。

系统解剖学按照人体的各个系统来研究人体结构,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而局部解剖学则更深入地研究人体的各个局部区域,如腹部、四肢等。

二、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结构,主要由骨和骨连接组成。

骨通过骨连接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并保护内脏器官。

同时,骨骼还参与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维持。

三、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主要由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组成。

骨骼肌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四肢和躯干,可以通过人的主观意识进行控制;心肌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自动收缩来推动血液循环;平滑肌则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内脏器官,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

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的中枢,主要由脑和脊髓以及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组成。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控制人体的感觉、运动和各种生理功能。

五、内脏器官内脏器官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这些器官主要负责执行各种生理功能,如消化食物、呼吸氧气、排除废物和繁殖后代等。

六、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处,并排除废物;淋巴系统则由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主要负责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和运输免疫细胞。

七、皮肤和附属器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起到保护内部器官、调节体温和感觉等作用。

皮肤上还附有许多附属器官,如毛发、汗腺和皮脂腺等。

这些附属器官也具有各自的功能,如防止水分散失、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等。

(完整版)系统解剖学重点笔记

(完整版)系统解剖学重点笔记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

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

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9:躯干骨的连接:1椎骨的连接: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椎骨间连接: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2肋的连接: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肋与胸骨连接:软骨连接,胸肋关节,肋弓,浮肋3颅骨连接:软骨连接,缝,颞,下颌关节10:七大关节的结构和特点:1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构特点:关节囊松弛,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腔分上下两部分.关节囊前部较薄弱,较易向前脱位11: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12:骨骼肌的分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骨骼肌的辅助结构:筋膜,滑膜囊,腱鞘。

解剖笔记

解剖笔记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基本面:额状面(冠状面)——左右方向矢状面——前后方向水平面(横截面)•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在运动过程中,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为运动的枢纽,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器官。

骨骼肌是运动的主动部分,而骨和关节是运动的被动部分。

•教材P33 表格•骨膜包括骨外膜和骨内膜两部分。

•骨外膜是被覆于除关节以外的新鲜骨的表面•骨内膜是衬在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间隙内•骨的化学成分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有机质赋予骨的形态,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使骨坚硬挺实。

•幼儿骨中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1/2,故骨的弹性较大,柔软,可塑性大,易发生变形。

•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超过75%,脆性较大而弹性较小•教材P46 表格•关节唇可增大关节面和加深关节窝,从而使关节更加稳固。

在肩关节和髋关节皆有关节唇。

•椎间盘:纤维软骨盘,成人有23个椎间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两部分组成。

•椎间盘似“弹性垫”。

坚韧、抗压且富有弹性。

•胸廓的运动主要为参加呼吸运动。

•肩胛骨前伸(外展)、后缩(内收)•踝关节(又名距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主要结构:胫骨、腓骨、距骨•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足和小腿均可围绕其额状轴做屈(跖屈)和伸(背屈)运动•踝关节发生扭伤多发生在足处于跖屈的位置(绷脚尖)•背阔肌的功能:近固定时,向后内下方拉引肱骨,使肩关节伸、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引体向上动作)或提肋助吸气。

•胸大肌的功能:近固定时,向前内拉引肱骨,使上臂屈、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或提肋助吸气。

•使肩关节伸的肌群: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

•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等四种。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含有味蕾,为味觉感受器,具有感受酸、甜、苦和咸等味觉的功能。

解剖学笔记

解剖学笔记
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支配四肢躯干的),丘脑中央辐射(管理感觉的) ,视辐射,听辐射
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延髓:
腹侧:椎体,橄榄,锥体交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背侧:小脑下脚,薄束结节,楔束结节,菱形窝的下半
脑桥:
腹侧:基底动脉沟,桥横纤维,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前角与躯体运动有关:阿拉发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突起经过前根支配跨关节的梭外肌纤维产生关节运动,噶吗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上行纤维束(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
1、薄束和楔束:(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深部感觉)
2、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压觉
4、一般内脏感觉核:接受脏器、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孤树核)
5、
6、
7、特殊躯体感和
非脑神经核:
1、延髓:薄束核,楔束核(传导深部感觉的第二棒,脊髓在后索中,延髓),下橄榄核
2、脑桥:脑桥核
3、中脑:上丘灰质层,下丘核、红核、黑质、顶盖前区
下行传导束--传导随意运动
锥体束--(皮质核束(各脑神经核)、皮质脊髓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还可以通过脐周静脉网吻合上下静脉
高压时脐周静脉网和胸腹壁静脉曲张
淋巴干: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膈干,左右腰干,肠干
淋巴导管:
右淋巴导管--注入到右静脉角
右淋巴导管:右颈干收纳右半头颈部的淋巴,右锁骨下干收纳右上肢及右胸部淋巴,右支气管纵膈干收纳右胸器官的淋巴和部分胸腹壁淋巴

解剖学笔记

解剖学笔记

解剖学笔记
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学科,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一些解剖学笔记的整理:
1.骨骼系统
骨骼是身体的支架,支撑着身体并保护内部器官。

骨骼分为头骨、胸骨、脊柱、肋骨和四肢骨等几部分。

头骨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脑颅骨包括额骨、顶骨、枕骨等,面颅骨包括上颌骨、下颌骨等。

胸骨位于胸部中央,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脊柱由24块椎骨组成,支撑着头部和胸部,保护脊髓。

肋骨有12对,与胸骨相连,组成胸廓,保护胸腔内的器官。

四肢骨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包括锁骨、肱骨、尺骨、桡骨等,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等。

2.肌肉系统
肌肉是运动的器官,控制身体的动作。

肌肉分为头肌、颈肌、肩肌、上臂肌、前臂肌、腕肌等几部分。

头肌包括颈深屈肌和浅肌群、枕下肌等,颈肌包括颈浅肌和颈深肌,肩肌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等。

上臂肌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前臂肌包括前臂屈肌和伸肌等,腕肌包括腕屈肌和伸肌等。

以上是解剖学笔记的一部分,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只是解剖学中的两个部分,还有许多其他部分需要学习。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朝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五指并拢,手掌朝向前方。

2.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70%。

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

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产生收缩,牵拉骨骼产生运动。

3.成人有206块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后者分布于长骨骨干(骨松质)之中。

5.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6.颅骨有23块。

脑颅骨8块:成对的颞骨和顶骨,单块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面颅骨15块。

7.躯干骨共51块,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三部分。

其中,椎骨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和尾骨(1块)。

8.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胸骨相互连结成胸廓。

9.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10.舌体上的小突起成为舌乳头,分为四种:丝状乳头(无味蕾,数目最多,体积最小)、菌状乳头(痛觉、温度)、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11.胃有受纳食物、分泌胃液、内分泌的功能。

12.胃的入口称贲门,出口称幽门。

幽门瓣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的作用。

13.小肠长5-7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14.大肠长1.5米,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

15.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和胰等。

其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16.肝的下面朝向左下方,脏面的中央有一横裂叫肝门,为肝管、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门户。

解剖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

解剖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

解剖学重点知识归纳笔记一、骨学1. 骨的分类: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 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关节软骨构成。

3. 骨的生长:骨的生长主要是骨骺板的软骨细胞不断增殖骨化,使骨不断加长。

4. 骨的连接:骨的连接分为不动连接、微动连接和不连接。

不动连接又分为韧带连接和缝;微动连接又分为滑膜关节和椎间盘;不连接又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5. 躯干骨的连接:躯干骨的连接分为脊柱和胸廓。

脊柱又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

胸廓由肋骨和胸骨组成。

6. 四肢骨的连接:四肢骨的连接分为上肢骨的连接和下肢骨的连接。

上肢骨的连接又分为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下肢骨的连接又分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7. 骨的表面标志:长骨的表面标志有骨干突起和结节突起;短骨的表面标志有隆凸和嵴;扁骨的表面标志有切迹和粗隆;不规则骨的表面标志有棘突和横突。

二、关节学1. 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 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滑膜。

3. 关节的运动:关节的运动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旋转和环转。

4. 关节的类型:关节的类型包括纤维性关节、软骨性关节、滑膜关节和间接性关节。

三、肌学1. 肌的构造: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

2. 肌的功能:肌的功能是收缩并产生运动。

3. 肌的类型:肌的类型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4. 肌的起止点:肌的起止点是指肌肉附着于骨骼或其他组织上的起点和止点。

5. 肌的配布:肌的配布是指肌肉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