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研究

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家庭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逐渐减少,传统大规模农场面临着人力和资金紧缺等问题。
而家庭农场由农村家庭兴办,利用家庭成员的劳动力和资源,以小规模、多样化的经营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安全,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探讨其发展现状、分析经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安全,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分析其特点、现状、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民更好地了解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支持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经营活动,增强家庭农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本研究,也可以为未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提供基础和方向。
最终目的是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繁荣。
1.3 研究意义家庭农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经营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可以帮助深入了解家庭农场在当下农业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分析,可以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指导和帮助,进一步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研究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还有助于总结和传承家庭农场的优势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研究,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深入研究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首先,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特点是农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农业以单一的种植为主,而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则将种植农作物与养殖家禽、畜牧相结合,实现农作物的推广和动物产品的加工,并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其次,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种养结合方式能够提供更多的农产品种类,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种养结合能够充分利用农产品的副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种养结合还能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减少农产品的损耗和浪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其次,种养结合家庭农场还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农产品的种类多样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种养结合模式能够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的农业模式转变。
此外,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对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之间的融合,能够带动农村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人口的流动和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最后,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创新。
种养结合的模式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种植技术,在实践中农民也会逐渐形成技术经验和创新能力。
同时,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也能够加大农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综上所述,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一种将种植与养殖结合的经营模式,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国家政策支持和培训力度,鼓励农民积极投身到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建设中,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家庭农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家庭农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农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不仅可以为家庭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还可以为家庭创造额外的收入。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家庭农场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有意开办家庭农场的个人提供参考。
二、家庭农场的概念及发展趋势家庭农场是指生活在乡村的家庭在家庭住宅附近,占地面积在一定范围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单位。
家庭农场通常由家庭成员共同管理和经营,其经营规模一般较小,种植、养殖的内容也较为简单。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家庭农场逐渐兴起,并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元化经营:家庭农场经营者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将触角延伸至农家乐、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 有机耕种: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有机农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家庭农场通过有机耕种,能够生产安全、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3. 农业旅游:家庭农场将田园风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开设农家乐、提供采摘等服务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家庭农场的优点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有着诸多优点:1. 适合小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较小,不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投入,适合家庭自主经营。
2. 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家庭农场可以根据经营者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如种植、养殖、农家乐等。
3. 有利于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农场可以为家庭提供新鲜的有机农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为家庭创造额外的经济收入。
四、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 种植业:家庭农场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进行种植,如蔬菜、水果、花卉等。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指在农村地区,以自然耕种与畜牧饲养为主要生产方式,通过家
庭经营的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其基本模式是家庭经营制,由
一家人组成小生产者,自主经营,确保生产质量和效益。
同时,结合农业和畜牧业的产业链,进行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增值,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这种家庭经营制与
多种经营业态的结合,更能适应市场需求,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也有望成为现代农业发
展的重要力量。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发展的意义在于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另外,农村资源的增值利用,通过制
度创新和科技进步,有助于农村经济的融入市场化经济,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进
程的推进。
同时,家庭农场的发展可以激励农民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农业文化传承,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发展,不仅能够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
民生活水平问题,更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政府应加大支持和投资,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给予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以期推动中国
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改革发展中的一种新模式,其基本模式和发展意义,则更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新形势下,加强家庭农场的建设,发挥其多样化经营
和市场适应性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城
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需要,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农村工作中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

农村工作中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一、农村家庭农场的定义与意义家庭农场是指在农村地区由农户家庭经营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单位。
它以农户自有土地为基础,依靠家庭劳动力进行生产经营,实现农村家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庭农场的类型与特点家庭农场可以分为种植型家庭农场和养殖型家庭农场两大类。
种植型家庭农场主要种植农作物,如水稻、小麦、蔬菜等;养殖型家庭农场则侧重于养殖业的发展,如猪、牛、羊等。
家庭农场的特点是规模小、经营范围窄、劳动力由家庭成员提供。
在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下,家庭农场能够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三、家庭农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对农产品高品质、绿色、有机的需求增加,家庭农场有机会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家庭农场面临劳动力短缺、市场变动不确定性、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等挑战。
四、政策支持的重要性政策支持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土地承包、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户参与家庭农场经营。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五、科技创新推动家庭农场发展科技创新对于家庭农场发展至关重要。
引进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推动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六、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是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家庭农场应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供应链。
同时,通过发展电商平台等,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七、家庭农场与生态文明建设家庭农场发展也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生态化,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农田水利,加强土壤保护,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八、弘扬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家庭农场发展还可以与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
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研究

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研究引言: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经营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家庭农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家庭农场主要以家庭成员为经营主体,以自家土地和劳动力为经营资源,依托农业生产和经营来维持家庭生活和实现经济收入。
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多样化,既有传统经营方式,也有现代化合作经营,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领域。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我国家庭农场面临着多种挑战和机遇。
对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创新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以促进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和经营模式,可以有效指导政府部门和农户在家庭农场经营中的具体实践,提升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与创新,可以为农村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农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家庭农场的定义和特点家庭农场是指由家庭组织经营的农业生产单位,是农民在自有或承包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形式。
家庭农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模小:家庭农场通常规模较小,土地面积不大,劳动力主要由家庭成员自行劳作完成。
2. 经营多样化: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广泛,既包括粮食作物种植,也包括蔬果种植、养殖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活动。
3. 自给自足:家庭农场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家庭生活所需,生产的农产品大多用于家庭消费,只有部分用于市场交易。
家庭农场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有助于发展。
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家庭农场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家庭农场调研报告【1】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在发展进展家庭农场过程中,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逐步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有待提高。
家庭农场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兴起的新生事物,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迫切需要。
还没有引起农民群众的足够认识。
二是运作不平衡。
已经组建起来的家庭农场,绝大部分能够按“章程”进行运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带动和牵动作用。
而有的还没有运作起来,只是一个空架子。
部分家庭农场在机制上也不够健全,影响了发展速度。
三是支持力度不够。
要使家庭农场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金融、财政、税收、工商等方面予以支持,各级政府都应制定扶持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在这些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和运作质量。
四是行业保险尚未形成机制,经营风险的限制作用还一定程度存在。
农业生产经营不仅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还涉及到市场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
现实中很少有家庭农场自愿参加保险,商业性的保险公司还尚未加入,难以形成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保障作用,家庭农场经济发展也存在保险未跟上的制约。
二、对策和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各级政府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加大服务力度,出台相关发展扶持政策等方法,广泛宣传发达省份家庭农场的发展效益,让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到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农场的参与意识,激发农民建设和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为家庭农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和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和价格定期发布等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为家庭农场的建设打好基础。
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家庭农场的优化策略

(作者单位:宝清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服务中心)◎邓彩虹种养结合作为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其有效的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利用养殖业产生的粪便及有机物作为有机肥,为种植业提供肥料来源。
同时种植业生产的作物又可以为养殖业提供重要的食源。
家庭农场是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经济实体,在当前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通过采用种养结合的模式,可以在动植物之间实现物质与能量的有效转换和良性循环。
一、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意义(一)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采用种养结合模式的家庭农场能够有效的解决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实现对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
在当前家庭农场种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粪尿无害化处理作为主要推行的技术,通过将畜禽产生的粪尿流入到收集池中,经过有效的处理使其成为肥料,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畜禽粪尿的及时处理,同时还可以减轻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实现农业种植过程中肥料的节约。
(二)优化配置,专业经营采用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其由农户自己经营,并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结合农场的条件来选择适宜的产品,并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管理,可以促进农业精细化生产,同时对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培育品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并进一步打造产业化生产基地,合理布局植被资源,打造绿色景观环境及对劳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三)加快推广,提高效率在当前种养结合模式的家庭农场经营过程中,由于其规模相较于农户个体种植而言相对较大,因此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农业机械,重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而且利用机械化进行农业生产,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促进增收,发展经济随着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其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快了多元化的发展进程。
这就要求家庭农场要重视自身管理的科学性,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与市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来实现丰产增收。
另外,家庭农场的增收与其农业土地规模的扩大具有直接的关系,在具体家庭农场经营过程中,需要鼓励家庭农场要不断扩大规模,树立现代化农业意识,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从而为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Small Breeding With Ecological Family Farm Mode And Research学科专业:兽医硕士作者:顾晓峰指导老师:华修国教授答辩日期:2010年6月2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号:1081502013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Small Breeding With Ecological Family Farm Mode And Research学科专业:兽医硕士作者:顾晓峰指导老师:华修国研究方向:预防兽医培养单位: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申请学位:硕士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0年6月6日4交通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
(请在以上方框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年6月6日日期:2010年6月6日5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顾晓峰学号1081502013所在学科兽医学指导教师华修国答辩日期2010-6-6答辩地点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论文题目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投票表决结果:5/5/5(同意票数/实到委员数/应到委员数)答辩结论:√通过□未通过评语和决议:论文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选题紧密联系本地区畜牧生产实际,具有科技前瞻性和推广应用的价值,对地区畜牧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和实践经验。
论文以国外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及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意义及重要性作为切入点,进行汇总分析,表明论文研究选题符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方向,具有很高研究和推广意义。
论文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并开展试点建设工作,通过2年多的运行,总结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取得的成效,制定小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标准化技术操作规,通过对国外家庭农场比较分析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广该模式需要政策措施等容。
论文数据充分,结果准确。
作者参阅了大量中外文献,论文写作认真,逻辑性强,选题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论文思路明确,重点突出,结构有序,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格式规。
该论文设计合理,所用方法先进,具有一定的创新,所取得的结果,对进一步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答辩中叙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
经答辩委员会评议,一致认为该论文已达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的要求,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职务职称单位签名主席佩红研究员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委员华修国教授交通大学委员立副教授交通大学委员朱建国研究员交通大学委员志彪副教授交通大学委员委员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秘书袁聪俐讲师交通大学2010年6月6日6摘要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是在种植业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生猪生产,农场经营户既种植农作物又饲养生猪,将猪粪尿就近还田,形成了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生产模式。
该模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并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直接良性循环,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拓展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空间。
松江区2008年5月开展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建设试点工作。
在运行模式上,采取“政府扶持、农田配套、企业经营、农场饲养”的方法;在经营管理上,采用“龙头公司+家庭农场”的形式,龙头公司为农场主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结算,即由生猪企业松林公司为农户提供苗猪、饲料、技术等服务,并农场主支付代养费,农户不承担市场风险,保底收入。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作为农业生组织形式创新,是市松江区的首创,从08年开始试点,发展5家。
09年在一定围进行推广,培育了20家,截止到2010年1月,全区已建成投入运营25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
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该模式在松江区近二年来的初步探索情况,发展条件和要求进行了总结,与国外家庭农场进行了简单比较,为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推广培育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今后如何继续推进和发展该模式作了进一步思考,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松江区在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推广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相关专家与领导的肯定。
该模式找准了种养结合的“结合点”,解决了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分离,粪尿还田利用难协调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种”、“养”结合,为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开创了新的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在地区具有积极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8Small Breeding With Ecological Family Farm Mode And ResearchAbstractMode of mini family farm is developed with the combinationof raising crops and livestock.This mode achieves the high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utilization of manureresource,which improves the environment and decreases the costof chemical fertilizer.This mode can change the traditionalmode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expand the growth space ofecological agriculture.In April,2008,this mode was initiated in Songjiangdistrict with the strategy of supported by government,managedby enterprise and raising in family farm.In brief,enterpriseprovided the seedling,offspring,forage,service and money tofamily farm who only in charge of raising the animals.This mode is the newly developed method that firstlystarted in Songjiang district in Shanghai.To date,25 familyfarms were established since 2008.This thesis analyzed the9essentiality and importance of this mode of agricultureproduction by summarizing the two years experience and thecomparison with the family farm mode in overseas countries.This thesis also gav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mode in future.As the results,the present study confirmed this modeeffectively resolved the problems such as separation of raisingcrops and livestock,difficulty in the utilization of manure.This mode provided a new meth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o obt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Combination of raising crops and livestock,family farm,ecologic agriculture,sustainable economics10目录第一篇:综述1.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由来及原理----------------121.1国外家庭农场发展情况--------------------------131.2国外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情况-------------------152.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意义及重要性-------172.1降低粮食种植成本---------------------------------182.2降低养殖成本-------------------------------------182.3提高农户综合收益---------------------------------192.4实现多点分散饲养,有利于疫病防控-----------------192.5实现粪尿资源化利用-------------------------------192.6实现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规模产业化经营---------20第二篇松江区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初步探索1.松江区农业基本情况介绍---------------------------221.1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概念-------------221.2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由来-----------------221.3发展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的基础和优势--------23112.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的建设情况---------------252.1松江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历程--------------262.2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的建设条件及要求------283小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标准化技术操作规------------323.1苗猪的选择--------------------------------------323.2饲料营养----------------------------------------323.3饲养管理----------------------------------------323.4疫病防控----------------------------------------333.5猪粪尿收集方法----------------------------------373.6养殖档案管理------------------------------------384.实践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取得的成效------394.1实现生猪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周围环境------------394.2降低化肥用量,改善土壤,实现农业增产------------404.3为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414.4生态规养殖,提高农产品品质---------------------4212第三篇松江区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之思考1.与国外家庭农场之比较-----------------------431.1以流转土地代替土地私有,突破土地权属关系,实现规模化经营----------------------------------------------431.2以专业公司服务代替社会化技术服务----------441.3以固定收入代替生产经营收入----------------452.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62.1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462.2粪尿还田机械化程度低-----------------------472.3农场主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尚需提高-----------472.4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力量薄弱------------472.5经营模式有待改进与提高----------------------483.推进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的政策措施--483.1加强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483.2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503.3畜牧业生态化设施设备的改造引进--------------523.4提高农场经营者整体素质----------------------5213第一篇:综述1.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由来及原理家庭农场是由家庭经营的、对土地有较充分的使用或占有权,能够自主经营、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