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九年级语文上册-第06单元单元检测--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同步测试试卷及答案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怨怅.(chàng)嗔.怒(chēn)带挈.(qì)撮.弄(cuō)B.窥.望(kuī) 聒.噪(guā) 踱.步(duó) 存恤.(xù)C.逞.辩(chěng) 商酌.(zhuó) 拜谒.(yè) 发怔.(zhèng)D.恁.地(nèn) 桑梓.(xīn) 拙.病(zhuō) 纶.巾(g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促狭虞侯作揖顿开茅塞B.侥幸疏懒鄙贱箪食壶浆C.半响轩敞撇开面面厮觑D.腼腆忌讳尴尬死心蹋地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
说一声也不打紧...。
(《智取生辰纲》) 不打紧:不要紧。
B.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范进中举》)亚元: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这里称范进中了亚元,是明清时报子对乡试第一名以下的举人的恭维性称呼。
C.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
(《三顾茅庐》)殆:懈怠。
D.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刘姥姥进大观园》)调停:安排处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B.通过学习《范进中举》,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C.吴用这一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5.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这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B.《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格。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以下对《草房子》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杜小康是个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他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个像样的家就把家里用的碗柜改制成一所鸽舍B. 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抢救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第二次是因为救落水的乔乔C. 秃鹤原名陆鹤因秃顶受到大家的戏弄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桑乔好心的给秃鹤擦姜让秃鹤长出头发D.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个“最英俊的少年”指秃鹤(陆鹤)【答案】B【解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①伫立(________)②xiè渎(________)③z hì(________)息④强聒不舍(________)【答案】zhù 亵窒qiǎng【解析】3.(1)晴川历历汉阳树 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2)________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3.(3)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 (晏殊《浣溪沙》)3.(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5)《钱塘湖春行》中使用拟人通过飞禽来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1)芳草萋萋鹦鹉洲【解析】(1)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容易写错的字词有鹦鹉洲、馨、早莺【答案】(2)馨香盈怀袖【解析】【答案】(3)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答案】(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析】【答案】(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4.(1)鞠躬尽瘁 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后出师表》)4.(2)捐躯赴国难 ______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4.(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_______________ (李纲)4.(4)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_ (陆游《病起书怀》)【答案】(1)死而后已【解析】(1)注意“已”的正确书写【答案】(2)视死忽如归【解析】(2)注意“忽”的正确书写【答案】(3)不可以尺寸与人【解析】(3)注意“尺”“寸”的正确书写【答案】(4)忘忧国【解析】(4)注意“忧”的正确书写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5.(1)肃遂拜蒙母 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5.(2)孤常读书 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5.(3)_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5.(4)僵卧孤村不自哀 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5)韩愈的《晚春》中赞扬杨花榆荚虽然缺乏草木的“才思” 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思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绘暮春景象烘托出哀伤愁恻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结友而别【解析】(1)注意“结”的书写【答案】(2)自以为大有所益【解析】(2)注意“益”的书写【答案】(3)何当共剪西窗烛【解析】(3)注意“烛”的书写【答案】(4)尚思为国戍轮台【解析】(4)注意“戍”的书写【答案】(5)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5)根据“赞扬杨花榆荚虽然缺乏草木的‘才思’ 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可推知答案注意“惟”的书写【答案】(6)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解析】(6)根据“诗人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思亲之情”可推知答案注意“纸”“君”的书写【答案】(7)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解析】(7)根据“描绘暮春景象烘托出哀伤愁恻气氛”可推知答案注意“啼”的书写6.(1)_______________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6.(2)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3)深林人不知 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6.(4)_________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6.(5)烟笼寒水月笼沙 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6.(6)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而王安石在飞来峰上不禁感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解析】(1)注意“落”的正确书写【答案】(2)独怆然而涕下【解析】(2)注意“怆”的正确书写【答案】(3)明月来相照【解析】(3)注意“照”的正确书写【答案】(4)杨花榆荚无才思【解析】(4)注意“榆”的正确书写【答案】(5)夜泊秦淮近酒家【解析】(5)注意“淮”的正确书写【答案】(6)会当凌绝顶,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6)注意“凌”的正确书写根据“异曲同工之妙”可推知二三空的答案注意“遮”“缘”的正确书写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7.(2)刘备第一次去拜见诸葛亮未见时童子说诸葛亮“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归期亦不定” 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鲁莽、直爽【解析】(1) 该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力争全面考虑【答案】(1 )为两次未见孔明埋下伏笔 ( 2 )表明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质( 3 )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解析】(2)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上述文段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_______》文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8.(2)“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中你是怎么理解这个“磨难”的8.(3)联系原著说一说她为“我”做了什么事令“我”一生难忘?8.(4)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她是个怎样的人?【答案】(1)朝花夕拾, 长妈妈【解析】(1)由文段中“哥儿你牢牢记住!”“阿妈恭喜恭喜!”等内容可知该文段出自《阿长与〈山海经〉》该文章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段中的“她”是指长妈妈【答案】(2)表明“我”对长妈妈的规矩不耐烦并且认为是磨难表现了童年的“我”并不理解长妈妈的苦心【解析】(2)“辟头”是“开头”的意思此句是说所谓福橘就是元旦开头的磨难这表明“我”对长妈妈的规矩有着不耐烦的态度在一个儿童的心里认为这是磨难表现了童年的“我”并不理解长妈妈的一片苦心【答案】(3)为童年的“我”买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解析】(3)《阿长与〈山海经〉》主要讲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的性格作者对她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由此可知她为童年的“我”买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一事令“我”一生难忘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4)她是一个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粗俗好事繁琐不拘小节而又善良宽厚仁慈乐于助人【解析】(4)《阿长与〈山海经〉》主要讲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通过回忆与阿长有关的事如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讲许多类似“福橘”的规矩阿长睡相不好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为“我”找来《山海经》等事突出了阿长的性格朴实塑造出一个粗俗好事、没有文化、地位低下但善良淳朴、宽厚仁慈又乐于助人的乡下妇女形象据此分析作答即可9.根据如图漫画按要求填空这幅图及文字均取材于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反映了鲁迅对封建教育与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我们在本册书中还学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一篇文章名叫《________》它也反映了鲁迅的这种思考【答案】五猖会, 儿童天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解析】《五猖会》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26年6月10日后被收录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当中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束缚反应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解与埋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反映了鲁迅的这种思考10.(1)下列关于名著解说不正确的是哪一项()10.(2)《傅雷家书》中傅雷常以自己翻译的罗曼·罗兰作品中的哪个人物来鼓励儿子勇敢面对逆境()10.(3)弥尔顿说“书籍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 请结合《傅雷家书》说说你从傅雷的教子之道中提炼出了怎样的智慧精华A. 《苏菲的世界》是英国作家乔斯坦·贾德的作品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书中出现了一连串哲学大师如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认为事物是永恒变化发展的黑格尔……B. 他长得很丑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但据说他的性情“极为和蔼可亲” 也有人说他是“古今无人能及”的人物尽管如此他还是因为所从事的哲学活动而被判处死刑这个人就是《苏菲的世界》中的苏格拉底C.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D. 朱光潜先生在书中善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手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谈静》一文为了使读者理解“静趣” 就引用了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答案】A【解析】(1)A项“英国作家乔斯坦·贾德”说法错误《苏菲的世界》的作者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答案】A【解析】(2)根据《傅雷家书》原文“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另成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可知傅雷用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开导儿子引导儿子正视现实、理智分析故选A【答案】(3)示例一《傅雷家书》一书中处处可见教育子女的智慧当儿子精神消沉时傅雷用形象的比喻告诉儿子人一生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还用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开导儿子引导儿子正视现实、理智分析他这种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育智慧让我受益匪浅示例二《傅雷家书》一书充满了做人处事的智慧当感受到儿子恋爱的苦闷时傅雷建议儿子“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引导傅聪分清主次妥当处理事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我从中明白这样的处事智慧当人生遇到纠结困扰时应分清主次轻重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解析】(3)这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比较灵活言之有理即可《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的书信集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傅雷和傅聪之间的浓浓父子亲情也感受到傅雷培养儿子的循循善诱结合名著内容围绕教子有方或为人处世的智慧等角度作答理智展开分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结合语境,对以下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理解:“厚障壁”指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疏远。
B.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理解:“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指文学才华。
C.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
理解:“工匠精神”指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
D. 您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砥柱,所以现在我用法律的名义,请您立刻进行宣判。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理解:“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这里是夏洛克对鲍西娅的恭维,希望对方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
【答案】A【解析】A.有误,“厚障壁”指我与中年闰土之间的隔膜,指封建等级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毒害和摧残之深。
BCD.正确。
2.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阻塞B. 要塞C. 边塞D. 塞外风光【答案】A【解析】 A项“塞”读se,其他都读sai。
故选A。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
“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B.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②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③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④____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⑤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⑥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2)根据提示,默写名句。
①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表明桃花源中人不希望外人打扰他们美满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描写暮春时节万物萧条的景象来渲染离别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朋友圈”的chú形其实是名为alba amicorum的纸书(拉丁文直译为“朋友书”),它堪称当今各类社会媒体的老祖宗,寿龄已高达几个世纪。
荷兰历史学家苏菲发现从1560年起,一些北欧年轻人就开始用这种纸书记录朋友圈的种种。
在当时,男孩通常会被送去欧洲著名的大学机构渡金,拜yè当时的思想巨头、学术大家,“朋友圈”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今天的职业社交网站,其目的是求教方家。
一位名叫迈克尔的少年在周游欧罗巴大陆的过程中,就留下了一册极为典型的“朋友圈”纸书。
除了记录在各处的旅行见闻外,还包括与贵族会面的图片。
这样的插图因为博人眼球,所以彰.显身份。
....另外,他还在纸书上面形象地发表了他对一些古老问题的见解,就像我们在朋友圈上发表观点一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3)[活动三: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 《送别》,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பைடு நூலகம்,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
经年此去杳无音,。
示例二:(对父母)那温柔慈爱的目光,那奔波劳碌的身影,那饱含感情的叮嘱,让我永远难忘。谢谢您!
(2)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假期休闲娱乐和读书学习的人数相对稳定,参与公益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
(3)示例一:何日再相逢 再话青春梦
示例二:莫要忘初心 愿君似春风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注意说话对象的身份,围绕感恩去表述。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对方对自己的帮助。(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表的认识。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结合图表的标题以及柱状图可以发现,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假期休闲娱乐和读书学习的人数是比较稳定的,没有较大的浮动;而从2013—2015年,参加公益活动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幅度很大。(3)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主题相关,本题还要注意与上下句的联系。第一空处应该围绕“期盼重逢”来回答,第二空处应该围绕“重逢时的感受”或“美好的祝愿”来回答。
B. “笼罩了一切”中的“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它生动地描绘了这种论调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各个领域。
C.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的“中国人”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 分,每小题 1 分)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2.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_,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3.《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6.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
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常建《题 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7.天高云淡,正逢秋时。
自古以来写“秋”的诗句不少,请写出你所积累的描绘秋天景致的一联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一定要趁亲人健在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行孝,不要等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才去后悔。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 19 分)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怨怅(chàng) 朴刀(pō) 计较(jiào) 茅塞顿开(sāi)B .趱行(zhǎn) 嗔怒(chēn) 撇下(piē) 重蹈覆辙(zh ã)C .聒噪(ɡuō) 逞辩(chěnɡ) 作揖(yī) 无与伦比(lún)D .妥帖(tiē) 带挈(qi â) 拙病(zhuō) 草长莺飞(cháng)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A .有人说“范进中举”是一部喜剧,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调停(ti o) 蔑片(mi ° 侥幸(ji a o)不省人事(x i ng)B .拜谒(y )嗔怒(ch e n)星有(xi )u箪食壶浆(d a n)C.存恤(x )勾当(go u)愧嫩(n a n)呀头劈脑(p i )D .纶巾(gu a n)作牌(y i )避讳(hu )i面面厮觑(q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攀谈逞能商酌汉室末胄B.傲慢颠倒心窍如雷灌耳C.聒躁盘缠促狭顿开茅塞D.吹嘘桑梓见教经世奇材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 .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B.口音口口贝C.口音口口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贝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智取生辰纲》选自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
B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C.〈〈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5.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写出修改意见。
(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2018年洛阳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检测题(六)班级姓名分数第I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怄.气(òu)窥.望(guī)聒.噪(guō)怨怅.(chàng)B.嗔.怒(chēn)鸡肋.(lèi)趱.行(zǎn)谮.害(zèn)C.拙.病(zhuō)作揖.(qǐ)名讳.(huì)桑梓.(zī)D.害臊.(sào)憔.悴(jiāo)胡诌.(zhōu)啐.在脸上(cuì)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唯唯连声腻烦窥见庖官B.恃才放旷绞幸商酌麾军C.尖嘴猴腮磕头沉吟诈败D.面面相觑作揖讳言嗔怪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
《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第一部短篇讽刺小说。
C.《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D.《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5.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当今社会,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只有不怕竞争,不怨天尤人,敢于迎难而上,才能把握好人生的航船。
B.那纤细的柳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C.在演讲比赛中,小明出口成章,挥洒自如,博得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D.虚拟的网络世界,使不少人上当受骗,甚至走火入魔,走上犯罪道路。
6.与下面的这段文字连接得最为顺畅的一个句子是()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想品德的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师守纪、热爱劳动的教育呢?A.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B.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C.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做出错误的解答D.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了林子便要去歇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嗔.怒(chēn)聒.噪(guō)面面相觑.(qù)B.勾.当(gòu)绰.刀(chāo)恃.才放旷(shì)C.侥.幸(xiǎo)桑梓.(zǐ)运筹帷幄.(wò)D.腻.烦(nì)姊.妹(zǐ)恪.尽职守(k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怨怅起成转合对答如流B.逞辨自曝自弃地灵人杰C.伶利忙忙碌碌挖心搜胆D.带挈犹豫不决左右逢源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其中。
B.一些商家拼命吹嘘自己的产品质量好,误导消费者,导致许多人上当受骗....。
C.春节临近,我们要保管好财物,谨防小偷小摸的勾当..。
D.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智取生辰纲》选自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C.《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对偶)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拟人)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
(比喻)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反问)7.按要求完成题目。
毛泽东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
”(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联系《水浒》中的具体事例说说毛泽东“交友如鲁达”的意思。
(2)联系《智取生辰纲》一节,分析吴用的“智多星”形象表现在哪里。
二、阅读与理解(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①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
父亲痛骂他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
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点的重要性。
他们信奉“艺多不压身”,礼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谁知到头来却落得个“样样涉足,个个平平”的局面,导致“艺多不养家”的尴尬后果。
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因为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
③法国作家莫泊桑小时候曾在福楼拜面前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
下午则用1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3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
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鸭,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
”说完后一脸得意。
福楼拜听后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
”福楼拜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
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
”原来特长便是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
于是,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行列。
④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
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
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
原因很简单,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⑤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
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
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步。
只要我们把“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⑥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选文有改动)8.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9.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10.请围绕中心论点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11.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2.读了本文后,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有月亮的晚上①窗外有悄悄说话声,嘁嘁喳喳。
我故作大声问:谁呀!说话声顿止,突然又响起一阵哄笑,接着是一群人逃离时纷乱杂沓的脚步声。
山村里,惊起几声响亮的犬吠。
②我拿起书走出屋子。
我知道,那是我的学生们,他们是来叫我去学校的。
我们这里是山地,学生居住分散,到学校要翻山,穿林,过河,走不少的路。
为了大家的安全,学校不让学生晚上到校自习。
但是,学生几次向我提出,晚上要到学校做功课,并提出了许多理由:什么家里没通电,一盏油灯一家人争着用啦;什么家里人口多太吵,不安静等等。
总之,好像不到学校就无法完成功课似的。
见我还是不同意,学生就提出了折中的办法:没有月亮的晚上在家做功课,有月亮的晚上就到学校去。
我仍不同意。
其实,我不同意是出于个人的私心杂念。
因为,晚上是我唯一一点可供自己支配的业余时间,我得充分利用这点时间,静下心来读读写写。
可是,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就有一群群学生来我家里,他们问我在家干啥。
我说看书。
他们就说,那咱们赶快去学校吧,你看书,我们做功课,那多好!我逗他们:说说看,好在哪里?于是,他们就笑,而且笑而不答。
③学生这样烦我,我不讨厌,也不生气,因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于是就腋下夹着两本书,同学生们一起踏着月色去学校。
深秋之时,夜凉如水,真有点儿凉露霏霏沾衣的感觉。
长空里,纤尘不染。
圆圆的月亮很洁净,挂在树梢上,看上去湿漉漉的,仿佛清水刚刚洗过一样。
香盘河波光粼粼,如涌动着一河月亮。
我们沿着长满杨柳的河堤走着,时而走在树影里,时而走在月光下,这恰似走在“晚凉天净月华开”的意境之中。
学生们簇拥着我,蹦蹦跳跳,书包里的铁皮文具盒叮当作响。
他们大声嚷,高声笑,全然没有了平时课堂上的拘谨。
偶尔谁还突然地喊一噪子,肆意挥洒着心中的快乐。
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们最能敞开心扉,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他们肯把埋在心底里的话讲给我听,肯把不宜外传的家事告诉我。
师生间的关系,这样和谐,也如月光似的柔和了。
④一路欢乐一路歌,到了学校走进教室后,学生们的言行马上收敛了。
见我坐在桌前翻开书,他们便不再说笑,一个个轻手轻脚坐到位子上。
这时,一阵翻动文具的响声之后,教室里便渐渐安静下来。
他们开始做功课,女孩子的头发从耳边垂下,遮住了半边脸;男孩子的小眉头微皱,一本正经的样子。
那天真、幼稚、纯朴的神情很是悦目。
有时候,有的学生偶然抬头向前看,师生目光相遇,都相视一笑。
有时,有的学生会歪着头,拿起橡皮,用夸张的动作擦本子,擦完了,又抬头朝老师望一眼,娇态可掬。
⑤看一会儿书,我站起来在教室里巡视,并轻声指点。
发现有的学生写得很快,字却不工整。
不用批评他,只要走到他身边停一下,他写字的速度就骤然放慢,字也马上变得规规矩矩。
我刚一离开,背后就响起了轻轻的撕纸声。
不用问,他一定是重写了。
双方谁也没说一句话,但又分明是进行了一阵对话。
⑥月光下的晚上,窗子大开,夜风悄然潜入教室,能感触到额际的发丝被风拂动着。
窗外的大叶儿杨不时发出沙啦啦的响声。
学生说的不错,我看书,他们做功课,大家无言地相互守着,这样的确很好。
⑦但我是不会让学生在学校待太长时间的。
时间久了,他们的家长会惦记。
只要功课一做完,马上赶他们回家。
学生说:你不走,我们也不走。
我说你们先走吧,一边走,一边唱歌,我坐在教室里听你们唱,等听不到你们的歌声时,我再走。
终于,大家快活地答应了。
他们一出校门就唱起来,而且故意大声唱。
我想,他们一定是笑着唱的吧!山村的夜晚很宁静,那歌声,那夹带着稚气的童声,显得极为清亮,且传得很远很远。
清脆的歌声不时惊起此起彼伏的狗叫,静寂的夜一下子被搅乱了,于是,喧闹起来,生动起来。
⑧听着学生们的歌声,我能准确地判断出哪几个学生朝哪个方向分路了,进了哪道沟,上了哪条岭。
歌声渐远渐弱,终于,完全消失,狗也不叫了。
夜又归于宁静,像搅动的水又重新平复了。
这时,只有明亮的月光,默默地照着山野、村庄。
那阵喧闹,如幻觉一般,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发生过。
⑨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选文有删改)1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14.根据故事情节,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如果第一部分用“决定自习”概括,请试着概括另外三个部分。
15.简要概括选文中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
16.第③段有景物描写又有动作描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17.文中有多处对月亮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18.根据第⑦段划线句子说说“我”为什么猜想学生们是笑着唱的?19.文章最后一段说: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有月亮的晚上美在哪些方面?1.C【解析】xiǎo—jiǎo。
2.D【解析】A项,成—承;B项,辨—辩,曝—暴;C项,利—俐。
3.A【解析】“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这里指故事不合适。
4.C【解析】A项,“他”表意不明;B项,成分赘余;D项,两面对一面。
5.A【解析】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
6.D【解析】这句是设问不是反问。
7.(1)答案示例略。
【解析】此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归纳概括。
细读原文不难发现,文章第①段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即为本题答案。
学@#科网9.举例论证。
举了莫泊桑在福楼拜的教育下,专注于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这一分论点。
进而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