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试题与答案资料
汉字学

汉字学1.第15题据现有的材料来看,“古今字”这一术语出现于()。
A.先秦B.汉代C.宋代D.清代答案:B2.第16题下列各字当中,不属于指事字的是()。
A.元B.未C.甘D.大答案:D3.第17题今草是()的快写。
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答案:C4.第18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属于通假关系的是()。
A.莫(暮)春者,春服既成。
B.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债)于薛者乎?D.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返)。
答案:B 5.第22题后世谈六书,一般都是采用许慎的名称而选择班固的次序安排,其内容为()。
A.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B.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C.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D.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答案:D6.第23题“为何”的“何”字是()字。
A.象形B.假借C.会意D.形声答案:B7.第24题下列各组字当中,全为会意字的是()组。
A.休、家、亦、丞B.寇、析、从、北C.及、明、来、群D.白、出、鸣、叟答案:B 8.第27题“徒”的声旁是()。
A.彳B.走C.辵D.土答案:D9.第28题下列各字当中,属于省声字的是()。
A.娶B.勤C.疫D.驷答案:C10.第29题下列是象形字的是()。
A.行B.从C.即D.林答案:A11.第7题“汉字”的曾用名有()。
A.文字B.书C.名D.文E.字答案:A,B,C,D,E12.第8题下列属于会意字的有()。
A.析B.林C.身D.片E.采答案:A,B,E13.第9题下列字体属于古文字的有()。
A.金文B.小篆C.汉隶D.籀文E.章草答案:A,B,D14.第33题两汉时期,谈六书的主要有()三家。
A.班固B.戴侗C.许慎D.郑众E.郑樵答案:A,C,D15.第34题下列各字形旁是“肉”的有()。
A.肌B.明C.胡D.腾E.膏答案:A,C,E16.第35题下列文字见于战国时期的有()。
汉字学模拟试题

《汉字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答案1. 根据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不同,可以把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表形_文字、___表意___文字和__表音____文字。
2. 文字的三要素是__字形___、_字音____、_字义____。
3、汉字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__简化____、__声化____、___规范化___。
4、____篆书形体的归于消失____和_____波磔的开张由竖伸变为横展______是秦隶向汉隶飞跃的重要标志。
5、从形体特征及表意功能着眼,汉字的形符可以分为_象形性形符___、_示意性形符__、_文饰性符_、_组合性符__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1、下列各书中以形序法排列字序的辞书是( B)。
A《尔雅》 B《说文》C《广韵》 D《广雅》2、最先使用古今字的概念是( B)。
A 郑众 B郑玄C 班固 D王圣美3、“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书当中的(C )。
A假借 B会意C形声 D指事4、汉字属于(D )。
A表形文字 B表意文字C音节文字 D音节的表意文字5、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是通过(B )过渡来实现的。
A汉隶 B秦隶C小篆 D大篆6、楷书大抵成熟于(C )时期。
A 西汉 B东汉C 东晋 D西晋7、后世谈六书,一般都是采用许慎的名称而选择班固的次序安排,具体的表达为( D)。
A、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B、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C、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D.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8、“徒”的声旁是(D )。
A 彳 B走C辵 D土9、“三书说”是(C )首次提出的。
A陈梦家 B裘锡圭C唐兰 D戴震10、下面属会意字的是( C)A徒 B 眉C疾 D 龙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答案1、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字正常演变的有( ABC)。
A 简化 B声化 C规范化D讹化 E表意化2、“四体二用”中的“四体”指的是(ABEF )。
汉字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A. 商代甲骨文B. 周代金文C. 秦代小篆D. 汉代隶书答案:A2. 下列汉字中,属于象形字的是:A. 山B. 马C. 河D. 书答案:A3. 汉字的造字方法中,“指事”是指:A. 用具体形象表示抽象概念B. 用抽象符号表示具体事物C. 用简单符号表示复杂事物D. 用具体事物表示抽象概念答案:A4. “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的是:A. 形声B. 会意C. 指事D. 假借答案:A5. 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从甲骨文到金文的转变主要发生在:A. 商代B. 周代C. 秦代D. 汉代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字的六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2. 甲骨文是商代用于占卜的______文字。
答案:刻写3. 汉字的笔画中,横画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一4. 汉字的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独体字、合体字、复合字5. 汉字的部首是用来______汉字的。
答案:分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汉字的演变过程。
答案:汉字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
2. 什么是假借字?答案:假借字是指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
3. 汉字的笔画有哪些?答案:汉字的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折、点、提等。
4. 汉字的部首有哪些作用?答案:汉字的部首有助于汉字的分类、记忆和检索。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书写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
2. 论述汉字的造字方法及其特点。
答案: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学》 参考资料

《汉字学》参考资料一、单选题1.( B )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它的完成,使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A.小篆的通行B.隶变C.楷化D.行书的广泛应用2.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
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
”这句对于古今字的精辟定义是(B )提出的。
A.朱骏声B.段玉裁C.王念孙D.戴震3. “莫”和“暮”之间是( A )的关系。
A.古今字B.异体字C.通假字D.通用字4. “徒”的声旁是( D )。
A.彳B.走C.辵D.土5. 汉字起源于(D)A.八卦B.结绳C.刻画D.图画6. “其他”的“其”是( D )字。
A.象形B.指事C.会意D.假借7. “四体二用”说是由( B )提出来的。
A.段玉裁B.戴震C.许慎D.戴桐8.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汉字体系的形成应当在( B )时期。
A.原始社会B.夏王朝C.殷商D.西周9. 队和坠是一组( A )。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10.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当中所说的“建类一首,同意相授”,指的是六书中的( D )。
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11.( A )的出现,使表意文字的形体摆脱了字义的束缚而作为一种纯粹的音符来使用。
A.假借字B.形声字C.通假字D.音译字12.秦始皇用以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B )。
A.秦隶B.小篆C.楷书D.隶书13.下列各字当中,属于省声字的是( C )。
A.娶B.勤C.疫D.驷14.“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 B )。
A.《方言》B.《周礼》C.《左传》D.《说文解字》15.“刃”字属于六书当中的( B )。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6.后世谈六书,一般都是采用许慎的名称而选择班固的次序安排,其内容为( D )。
A.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B.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C.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D.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7. “刃”字属于六书当中的( B )。
汉字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汉字学》模拟试卷一注意:1。
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甲骨卜辞一般分为( )等四个阶段。
[A]前辞、贞辞、占辞、验辞;[B]前辞、卜辞、占辞、验辞;[C]占辞、卜辞、前辞、验辞;[D]前辞、占辞、验辞、贞辞;2、甲骨卜文中()指问题本身.[A]贞辞[B] 占辞[C] 卜辞[D] 验辞3、( )以刻写为主,字体草率,大多是“物勒工名”。
[A] 战国金文[B] 春秋金文[C] 商代金文[D]夏代金文4、《战国文字通论》的作者是()。
[A] 汤余惠[B] 于省吾[C]何琳仪[D]裘锡圭5、甲骨卜文中()记录应验情况。
[A] 贞辞[B] 占辞[C]前辞[D] 验辞6、《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
[A]陈梦家[B]于省吾[C]赵诚[D] 裘锡圭7、《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 )。
[A] 陈梦家[B]于省吾[C]赵诚[D]裘锡圭8、小篆由()时代的秦系文字逐渐演变而成,是由李斯等人整理过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A] 春秋时代[B] 战国时代[C] 夏商时代[D]春秋战国时代9、( )是秦汉时代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以点画结构逐渐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形成的一种新字体.[A] 篆文[B]隶书[C] 金文[D] 甲骨文10、()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汉字。
[A]甲骨文[B]金文[C] 镜文[D]币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汉字学作业答案

1.第1题下列不属于汉字正常演变的是(?)。
A.简化B.声化C.讹变D.规范化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此题得分:2.第9题?后世谈六书,一般都是采用许慎的名称而选择班固的次序安排,其内容为(?? )。
A.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B.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C.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D.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此题得分:3.第10题“为何”的“何”字是(?)字。
A.象形B.假借C.会意D.形声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此题得分:4.第11题(?? )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它的完成,使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A.小篆的通行B.隶变C.楷化D.行书的广泛应用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此题得分:5.第12题下列各组字当中,全为会意字的是(?)组。
A.休、家、亦、丞B.寇、析、从、北C.及、明、来、群D.白、出、鸣、叟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此题得分:6.第13题下列各字当中,属于省声字的是(?? )。
A.娶B.勤C.疫D.驷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此题得分:7.第14题“其他”的“其”是(?? )字。
A.象形B.指事C.会意D.假借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此题得分:8.第15题“莫”和“暮”之间是(?? )的关系。
A.古今字B.异体字C.通假字D.通用字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此题得分:9.第16题“?徒”的声旁是(??)。
A.彳B.走C.辵D.土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0.第17题?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当中所说的“建类一首,同意相授”,指的是六书中的(?? )。
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1.第18题下列是形声字的是(?)。
A.采B.武C.取D.衷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2.第19题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此题得分:13.第26题据现有的材料来看,“古今字”这一术语出现于(?? )。
现代汉字学单项选择题全集

现代汉字学单项选择题全集现代汉字学单项选择题1.从不同角度说明汉字的性质,下列说法只有__C___不正确。
A.汉字是语素文字。
B.汉字是意音文字。
C.汉字是音节文字。
D.汉字是非拼音文字。
2.下列说法只有__A____是正确的。
A.一种语言只能用一种文字记录。
B.一种文字只能记录一种语言。
C.音节文字适合记录语音系统中音节结构简单的汉字。
D.汉字记录音素一般没有什幺困难。
3.下列文字只有__A____不是语素文字。
A.日文假名 B.丁头字 C.圣书字 D.玛雅文字4.下列说法__B____是正确的。
A.每个汉字都代表语素。
B.汉字和音节完全对应。
C.汉字和语素完全对应。
D.音节与汉字并不对应。
5.以下各种说法,__D____不是汉字的特点。
A.和汉语相适应。
B.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C.字数多,结构复杂。
D.基本单位数量较少。
6.“八字胡”、“八字脚”这样的词语是按__A___这种修辞方式构成的。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夸张7.现代汉字的总字量是_B_____A.20000 B.10000 C.15000 D.300008.现代汉语通用字的数量大约是_A_____。
A.7000 B.8000 C.6000 D.90009.汉字“思想怀念感情”等之所以用“心”做表示意义的符号,是因为__B____。
A.“心”是人体器官。
B.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
C.“心”是人体重要器官。
D.符号选择是任意性的。
10.除了我国外,华文(汉字)被列为官方第二语文的国家是__A____。
A.新加坡 B.马来西亚 C泰国.D.越南11.下列各种说法只有_D__是正确的。
A.汉字的外部结构分析就是要分析汉字的字音。
B.汉字的外部结构分析就是要分析汉字的字义。
C.汉字的外部结构分析就是要分析字音和字义。
D.汉字的外部结构分析不涉及汉字的字音字义。
12.下列说法只有__A__正确。
A.部件是对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构字单位。
文字学试题

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2.小篆 3 大篆4.古文5合文6 以形会意宇7.借形变体字8合音宇9.异体宇10古今字l 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民国以前称为“小学”。
隋唐以后,“小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了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科的总名。
清代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建议把它改为“语言文字之学”。
其后,人们逐渐用‘汉语文字学”或“文字学”来代替“小学”,专称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
近人多改称之为“汉字学”。
2 小篆: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通用的泰国文字,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
小篆的面貌,现还可以从一些秦代的刻石、有铭文的金属器物,以及《说文解宇》和三体石经上看到。
3 大篆: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
狭义的大篆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
大篆通过《说文解字》和春秋时的金石器物流传至今,《说文解宇》中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氢公钨、秦公簋上金文是其典型代表。
4 古文: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5 合文;或称合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刻或合写在一起,在行款上只占一个字的位置,形式上象一个字而实际上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
例如:甲骨文中“祖乙”写作、“祖丁”写作、“四祖丁”写作。
6以形会意宇一种会意字,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的会意宇。
例如:“ ifc休,”和“制(杲)”字。
7 借体变体宇;指改造变易现存字的形体结构而形成的与原字不是异体字关系的新字。
它是通过改变笔画形态、增减笔画、倒书或反书字形、移换偏旁的位置等方式来形成的与原字读音、意义有不同的字。
例如:“甩”、“乒”、“丛”、“幻”和“忡”等。
8 合音宇:是一种由两个作表音构件的宇组合而成的合体宇,其读音由用作构件的两个字反切而成,即取一字的声母取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
例如:‘‘ ”(名夜反)和“秽(禾岁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汉字学》试卷(二)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A汉字是在八卦的基础上产生的。B汉字是仓颉创造的。C汉字是在原始
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D结绳是汉字产生的源头。
E契刻是汉字产生的基础。
2、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包括( )。
A甲骨文 B金文 C 大篆 D小篆 E 隶书
3、下列全是形声字的有( )。
A悲哀 B分辨 C放牧 D根本 E行走
4、下列各组都是古今字的有( )。
A说悦 B修脩 C概槩 D其箕 E责债
5、下列属于假借用法的是( )。
A大象的“象” B叔父的“叔” C大豆的“豆” D花朵的“花” E
其实的“其”
6、在《康熙字典》里查“郡”字和“降”字,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邑”部 B 、都属于“阜”部 C 、“郡”在“阜”部,
“降”在“邑”部
D 、“郡”在“邑”部,“降”在“阜”部 E 、都属于“ ”(耳旁)
7、关于汉字体系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 )。
A、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五千年前。 B、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夏代中
期。 C、汉字体系的形成距今约有四千年的历史。
D、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商代晚期。 E、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三千年前。
8、“四体二用”中的“四体”指( )。
A、象形、指事、会意、假借 B、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C、象形、
指事、形声、假借
D、象形、指事、转注、假借 E、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写出繁体或简体字
罢( ) 办( ) 宝( ) 补( )长( ) 丑( ) 尝
( ) 达( ) 当( ) 独( ) 节( ) 发
( )历( ) 罗( ) 庙( ) 买( )蛮( ) 优
( ) 书( ) 丛( )
對( ) 奪( ) 兒( ) 范( )飛( ) 奮( ) 婦
( ) 觀( )歸( ) 過( ) 華( ) 會( )幾( ) 介
( ) 覺( ) 舊( )盡( ) 開( ) 虧( ) 禮
( )
三、析下列字的形体构造,并简要说明其行义关系,指出其造字法。
木 天 莫 涉 闻 高 刃 诗 息 群 盆 伐 初 徒 哀 集
取 旗 简 斧 鞭 男 汉 大 虎 马
四、标点下文,并翻译为现代汉语。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
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
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
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
——《说文解字叙》
五、问答题:
1、简述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
2、举例辨析几组形近部首:“亻”和“彳”; “礻”和“衤”; “艹”和
“竹 ”
《汉字学》试卷(二)
一、定项选择题:
1、CE 2、ABCD 3、 A 4、ADE 5、BCE 6、 D 7、
BC 8、B。
二、写出繁体或简体字
罷 辦 寶 補 長 醜 嘗 達 當 獨
節 發 曆 羅 廟 買 蠻 優 書 叢
对 夺 儿 范 飞 奋 妇 观 归 过
华 几 介 觉 旧 尽 开 亏 礼
三、下列字的形体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形义关系,指出其造字法。
木:象形 天:指事 莫:会意 涉:会意 闻:形
声 高 :指事 刃 :指事 诗:形声 息:会意 群:
形声 盆:形声 伐:会意 初:会意 徒:形声 哀:
形声 集:会意 取:会意 旗:形声 简:形声 斧:
形声 鞭:形声 男:会意 汉:形声 大:指事 虎:
象形 马:象形
四、标点下文,并翻译为现代汉语。 标点下文。
周 礼 八 岁 入 小 学。 保 氏 教 国子 ,先 以 六 书 :一 曰 指事, 指 事 者,
视 而 可 识 ,察 而 见 意 ,上 下 是 也 ;二 曰 象形, 象 形 者, 画 成 其 物 ,
随体 诘 诎 ,日 月 是 也; 三 曰 形 声, 形 声 者, 以 事 为 名, 取 譬 相 成, 江
河 是 也; 四 曰 会 意, 会 意 者, 比 类 合谊, 以 见 指 撝 ,武 信 是 也; 五 曰
转注, 转 注 者, 建 类 一 首 ,同 意 相 受, 考 老 是 也; 六 曰 假借, 假 借 者,
本无 其 字,依 声 託 事, 令 长 是 也。
——《说文解字
叙》
翻译为现代汉语。
《周禮》規定八歲的士族子弟進入初等學館學習,學官教育他們,先教「六書」。
「六書」的名稱,)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義是:字形、結構看起來認得,但須
經過考察才能知道它所體現的字義,上下二字即屬此例。
第四叫會意,會意的含義是:比聯起事理有關的字素,構成文字;摻合字素的意
義,可以得知新字的字義或旨趨,武信二字即屬此例。第五叫轉注,轉注的含義
是:立一字為頭、為根,創制類屬字,類屬字對根字的形音義有所承襲,與根字
意義相通,考老二字即屬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義是:沒有為某事某物造
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個同音字代表它,令長二字即屬此例。到了周
宣王的太史籀整理出大篆十五篇,籀文同古文有了差異。(不過古文尚在通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直到(春秋末年)孔子寫「六經」,左丘明著《左傳》都還在使用古文;古文
的形體、意義仍為學者們所通曉。再往後(到了戰國),諸侯們依靠暴力施政,
不服從周天子;他們憎惡禮樂妨害自己,都拋棄典籍(各行其是)。中國分為七
雄並峙,田畝的丈量方法相異,車子的規格尺碼不同,法令制度各有一套,衣服
帽子各有規定,說起話來方音分歧,寫起字來相互乖異。秦始皇初滅六國,丞相
李斯就奏請統一制度,廢除那些不與秦國文字相合的字。(李斯等人負賈規範文
字,)李斯寫了《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寫了《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寫了
《博學篇》,(它們)都取用史籀大篆的字體,有些字還很作了一些簡化和改動,
這種字體就是人們所說的「小篆」。這個時候,秦始皇焚燒《經書》,除滅古籍,
征發吏卒,大興戍衛、徭役,官府衙獄事務繁多,於是產生了隸書,以使書寫趨
向簡易,古文字體便從此止絕了。
五、问答题:
1、要点:
i.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古文字
阶段大致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开始,到秦朝的小篆。今文字阶段的汉字从两汉
时期至今。
ii.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以及小篆。
iii.
今文字阶段又称隶楷阶段的汉字,包括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2、举例辨析几组形近部首:“ 亻 ”和“彳” ; “ 礻”和“ 衤 ” ; “ 艹 ”
和“ 竹 ”
“亻”与人相关,如“儒、任、但、伸”等字;“彳”与走路行动有关,如“往”。
“ 礻”即“示”,与鬼神祭祀有关,如“社、祖、福”等;“衣”与衣物相关,如“袖、
袍”等。
“艹”与草木相关,如“花、草、芹菜”等;“竹”与竹木相关,如“管、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