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思品九年《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word教案

合集下载

[推荐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三单元第二课《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第二课时学案 粤教版

[推荐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三单元第二课《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第二课时学案 粤教版

3.2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第二课时学案)——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前置作业1、阅读课本P74-P76,按要求划线并把问题抄在答案旁边。

(1)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内涵)P74黑体句(2)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①P74第二段第一句“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

②P74第二段最后一句。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P75第一段。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是什么?根据P75第二、三、四段归纳如下:(请抄在P75右边的空位上)①有利于增强我国民族的爱国情感、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对内)②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良好的国际形象;(对外)③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慧和精神动力;(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慧和精神动力)④有利于(第四段划书)“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扬我国……创新和进步”;⑤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⑥有利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促进个人全面发展;(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是什么?(现状)P75最后一段,在两个句子之间加“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以”(6)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6第一个黑体句,并改为“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社会大力提倡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7)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什么关系?P76第二段第二句。

(8)时代精神的内容是什么?P76第二个黑体句。

(9)作为青少年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识+行动)(把题目和答案抄在P76左边空位上)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自觉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②勤奋学习,善于创造,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③积极参加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关的各种活动(例如:相关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向亲友宣传等),增强民族责任感的时代责任感。

④养成勤劳、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如不浪费粮食、不乱花钱,帮助父母做家务等。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册4.3《迎接挑战 立志成才》情境探究型教案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册4.3《迎接挑战 立志成才》情境探究型教案

《迎接挑战立志成才》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迎接挑战立志成才》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1.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第三课时,内容包括:第一目:新时代,新要求;第二目:理智面对学习压力;第三目:克服考试焦虑;第四目:正确选择升学与就业之路;第五目:在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本课在第二课之后,让同学明白,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要学会积极应对。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的压力、考试焦虑症的表现;知道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压力、考试焦虑问题的能力;能对升学与就业进行正确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确立最基本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如何理智对待学习压力(2)升学与就业的选择(3)爱岗敬业和奉献社会难点:(1)如何克服考试焦虑(2)正确选择升学与就业之路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大脑功能迅速提高,逻缉思维成为主要形式,认识水平和能力逐步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想活跃、思考问题广泛,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思想不稳定,思想方法仍较简单、片面。

他们关注自己的毕业出路和注重学习,但对以后的道路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根据九年级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学案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学案

第十课胸怀全球迎接挑战第二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心祖国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当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能力目标: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交往现象的能力;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门槛,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事实;从中国与世界其他不同类型国家的对比中,更好地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的优势和差距;认识祖国建设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由此增强危机感和责任心。

【教学重难点】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2.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40-143,完成下列问题1、在当今国际社会,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和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由弱变强,后来居上,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

4、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也是当代中学生风华正茂、大展宏图的黄金时期。

思考: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我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6、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探究交流探究交流一:“了解当前的国际竞争”叙述情境:在当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人们时时感受到激烈的竞争气息。

1、列举当今国际社会竞争的实例,说明国际竞争表现在:2、国际竞争有利有弊:【材料分析】材料一: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作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关键,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1950年至1976年间,日本花费了60亿美元引进了1700多项先进技术,差不多把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科技成果都吸收了进来,创造了价值2000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

九年级政治 3.2《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教案1 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 3.2《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教案1 粤教版
4.目前国内还存在种种矛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归纳】
国内方面:
国际方面;
明确重要性,抓住机遇。
增强紧迫性,加快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2.学生讨论、思考,说出我国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对此我国应该怎么办?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 历史使命感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有关材料,知道并认清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培育热爱祖国的责任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同时代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1.国际竞争的实质
2.机遇和挑战
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如何应对国际竞争?
[课堂小节]
机遇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就要重视机遇,善于抓住机遇。抓住了战略机遇期,往往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一旦丧失了战略机遇期,则必定会落到时代潮流的后面,甚至被动挨打。
3.从新科技革命发展看: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的条件。
4.从我国国内情况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归纳】
{缓和期
黄金期
创新期
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威胁着我国国家安全。
2.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带来一定的风险。
3.我国科技总体比较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内容并思考、讨论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集体备课稿时间:2015年3月15日地点:小会议室参与人员:杜谷良杨涌泉李云辉备课主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备人:李云辉发言要点:一、教材分析1、对应的课程标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时代的主题和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懂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知道我国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课就是要说明新时期我们只有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以本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体验,感悟,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4、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生生不息5、教学难点:民族精神我传承二、教学方式与学法指导1、教学方式:⑴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教学预期目的.⑵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讨论与学习.2、学法指导:⑴合作学习法:通过精心选择材料,组织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

粤教版九年3.2《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第1课时)ppt课件

粤教版九年3.2《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第1课时)ppt课件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不平衡
第二篇章:机遇篇 看一看:中国面临的机遇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中国的航天技术
杨利伟
费俊龙
翟志刚
“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 一号”发射成功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 号”发射成功
改革开放的成就--现代化的上海浦东
想一想:以上图片反映中国面临的机遇 有哪些? 中国面临的机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于1945 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 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成 员国的份额决定了其向IMF出资的最高限额和投票权,并关系到其可从IMF获得贷 款的限额。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 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 “反倾销税”。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未能真正起到统一各国立法的作用,滥用反倾销 税的事例时有发生。反倾销税从来是贸易大国进行关税战、贸易战的重要工具。
生我 产国 现的 状农 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在国际竞争形势下我国面临哪 些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如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 境等方面的挑战,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国际敌 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政治和意识形态 领域的渗透等;加上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 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 少困难,挑战可谓相当严峻。
杂袁 交隆 水平 稻与
1969年7月16日美 国阿波罗十一号登 上月球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教案4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教案4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教案教学目标:说出中国面临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背出国际竞争的实质。

能自己讲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什么重要性。

在整过课堂中,渗透着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应对挑战;运用材料分析民族精神的内容和表达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进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的重点、难点:不看书的情况下,能说出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竞争的实质。

运用材料分析民族精神的内容和表达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中国面临的机遇有哪些:(1)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条件(中国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我们新发展奠定基础(2006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均1700美元),增长9.9%,跃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经济已经连续三年保持10%的增长。

2005年全国国际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财政收入将突破3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050.99亿元(突破14万亿元大关))(4)我国加入世贸赢得了参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2001\12\11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毛额从 2001 年的不足 1000 美元提高到了 2005 年的 1700 美元 5 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 3000 亿美元,这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5)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为什么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阅读材料,谈谈你的体会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教学案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教学案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教学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教学案【学习目标】1、清醒认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树立正确的态度。

2、知道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作用以及时代精神的内涵。

3、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并自觉在现实生活中发扬民族精神。

【学习重难点】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难点:我国面临的挑战。

【自主学习】1、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 的较量。

2、21世纪头20年,是国际格局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是世界经济增长的_____________,更是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____________,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____________。

3、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重大意义?【合作探究】1.【抢抓机遇战胜挑战】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说,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他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相关材料,了解我国目前的发展面临哪些有利的条件,又存在哪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并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各小组讨论后在课堂上交流各自的想法。

2.【心动江淮传承精神】材料一:XX年1月10日,背着妈妈上学的90后男生金书家被评为“心动XX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

金书家妈妈早年瘫痪,父亲于XX年意外去世。

姐姐因此辍学。

金书家16岁到寿县二中上学时把妈妈带到县城,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勤奋学习,XX年高考获得584分的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第71—80页。

(二)教情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民族精神的核心及内容,我们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振兴中华。

(2)能力目标: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信息,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教学的重点、难点
(1)中华民族精神内容、时代精神的内容,如何培育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三)学情分析
由于生长在对外开放的时代,学生对民族精神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人生观、世界观处于萌芽状态,一些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发达国家,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需要加强责任感教育、培育民族精神。

二、教学过程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情境体验活动 1 】感受民族精神
1.教师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学生齐唱国歌。

2.设问:国歌反映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3.学生回答。

【自主探究活动 2 】探究民族精神(内容及意义)
设计意图:
列举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历史典故、历史人物及事迹……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

活动过程:
1.教师课件展示:历史典故、名人名言。

【自主探究活动3 】课本第72页“历史扫描”——探究《民族精神与时俱进》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时期都会孕育出新的精神、这些新的精神都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升华。

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图片与文字素材,思考问题:
【体验思考 活动4 】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体验在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
大,激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过程:
1.课件展示:中国设计师孙明设计的含有“汉字书法元素”
的奥运招贴画《更高、更快、更强》,并设问:
(1)对这一幅招贴画的风格你欣赏吗?为什么?
(2)结合这幅招贴画,谈谈你从奥运健儿身上感悟到了什么民族精神。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1)奥运招贴画《更高、更快、更强》既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又弘扬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2)感悟到了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

4.教师用课件展示图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举办理念。

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上海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广州亚运会的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总结:新时期,中国人民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5.学生谈: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青少年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课外拓展思考】践行民族精神(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1.面对来自国外的“文化侵略”,我们怎么办?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

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洋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

某班针对这种现象,以“有必要抵制洋节吗?”为主题,组织一次辩论会。

(1)假定你是正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陈述你的理由。

(2)假定你是反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陈述你的理由。

2.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

请结合本地实际、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图片和历史故事,设计一个弘扬民族精神的特色旅游线路。

三、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通过创设体验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动了起来,能较好地掌握知识,陶冶品德,体现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2.经过学生的讨论、辩论后的观点,教师都有总结、进一步强化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