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黄河是怎样形成的》同步练习B卷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优质教学课件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 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 3. 熟记成语。 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 习运用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
)
dao
) 久( )( )(

理( )( )(
) 伟( )(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黄河
上游
中游
下游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分段学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分段学习)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分段学习)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产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

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中华民族的摇篮)2、可是,近2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课时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参考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参考课件

生字学习
祸 huò 祸害 乃 nǎi 乃至 侵 qīn 侵犯 蚀 shí吞蚀
垦 kěn 开垦 亩 mǔ 一亩田
ng营造 扣 kòu 扣留 营 yí
• 近义词 苦难——灾难 茂密——茂盛 凶猛——凶恶 沉积——沉淀 侵蚀——腐蚀 繁衍——繁育 忧患——忧虑 • 反义词 松散——紧密 容易——困难 梦想——现实 肥沃——贫瘠 繁衍——灭绝 茂密——稀疏
每 年 泥 沙 总 量 达 亿 吨
16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治理黄 河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控 制 泥 沙 林 牧 为 主
明天的黄河
自 读 课 文
要求: 1、找出黄河原来是什么样子,后来有 哪些变化?它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哪 些灾难? 2、想想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科学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昔日的黄河
昔日的黄河
今日的黄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今日的黄河
请你说一说黄河前后变化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 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 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 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 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 重的水土流失。因而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 多。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频繁。

黄河简介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 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 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流 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 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 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 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 (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黄河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黄河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黄河教学目标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③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①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

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②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扣题质疑①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④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①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

教师适当检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③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新课标
关键: 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悬河:河床高于两岸地面的河段,如黄河的下游。
返回
1. 本文共分几个自然段?课文大概 介绍了什么?
课文分7个自然段。 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 、 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 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 护大自然, 保护环境, 否 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 罚。
2. 为什么以前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
huò
nǎi qīn shí
祸乃侵蚀
kěn mǔ yíng kòu
肯亩营 扣
yù yǎn gòu shí gēng pín
域衍构蚀耕频
锅(铁锅 ) 祸(祸害 )
衍(繁衍 ) 衔(衔接 )
择( 选择 ) 译(译文 )
沃(沃土 ) 跃(跳跃 )
顿(顿时 ) 吨(千吨 )
蚀( 腐蚀 ) 浊(浑浊 )
返回
早在远古时代, 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 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 森林茂 密、 土地肥沃。可是后来因为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人口增长、 水土流失使黄河多 次决堤, 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 为此设计了牧、 林为主, 保护资源, 规 划用地, 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 样数管齐下, 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 变好的梦想也一定会实现。
返回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
变化 原因
摇篮 祸害 水土流失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治理 控制好泥沙
返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驾起一叶轻舟 驶向美丽的鸟岛。
踏上鸟岛, 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liáo) 乱。抬头望,低头看, 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 鸟巢(cáo cháo)和鸟蛋,几(jī jǐ)乎没有我 们插足的空(—k—ōng kòng)地。我们—大—概数了一下, 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 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 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哪!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件
2019/4/30
22
注意字形
祸(祸害) 锅(锅盖) 沃(沃土) 跃(跳跃) 蚀(腐蚀) 浊(浑浊)
择(选择) 译(译文) 吨(千吨) 顿(顿时) 构(结构) 钩(鱼钩)
衍(繁衍) 衔(衔接) 迭(更迭) 跌(跌倒) 域(地域) 或(或者)
2019/4/30
23
理解词语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 抑制不住。
2019/4/30
40
气候转寒 植被破坏 暴雨集中 水土流失
2019/4/30
41
科学家为此做了很 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 人民带来的“忧患”, 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 了什么方案呢?
2019/4/30
42
科学家设计的方案有:
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修筑水利工程
2019/4/30
43
黄河清了,大 地绿了,我们的地 球又充满生机了!!
2019/4/30
44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十三年,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 事,在本区至今流传不衰。
一次,禹的妻子涂山氏在望夫台上看到禹带着治水的人 回来了,非常高兴,赶忙回家去,又是做饭,又是炒菜。 后来饭菜都凉了,却没有等到大禹归来。她出家门一打听 ,原来禹从家门口路过只向家里望了一眼,就急切地走了 。
沙上
2019/4/30
34
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 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 忧患。
2019/4/30
35
黄河为什么变了?
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 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2019/4/30
36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
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 受到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 泥沙进入黄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说教材】1.教材分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选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3.教学难点根据小组研究主题,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制作电子文稿。

【说目标】信息的浪潮席卷全球,人类不可避免的走进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网络教学”过渡。

根据网络教学及学科特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能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在获取、过滤、分析、处理、重组信息的过程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情感目标:通过电子简报的制作,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的教训和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法】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黄河的美丽风光及黄河洪水泛滥的片断对比,引出课题。

任务驱动法:通过呈现任务的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演示法:通过“地上悬河”形成过程的演示,加深对黄河变化过程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说学法】协作式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机房座位安排上,三个人一组,好中差结合,便于交流合作,协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出要求,由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自己设计、解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拓展延伸的目的。

讨论、总结学习法: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和思考练习,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活学活用,自己创作出新颖别致的电子文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9、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9、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

昔日的黄河
美丽的黄河晋陕大峡谷
黄河龙门渡
黄黄黄河河河下上下游游游 黄河源头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 族的摇篮。
“摇篮”指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发源地
自学导航
请用波浪线画出黄河近2000年 来的“表现乃”。至乃至 肥沃肥沃
黄河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 的苦难。
科学家设计的方案有:
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修筑水利工程
1、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以后我们 要

黄河清了,大 地绿了,鸟儿飞回 来了,我们的地球 又充满生机了!!
同饮黄河水, 共护母亲河!!
列数字
列数字说明了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黄河水土流失短片 点击画面播放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 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 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 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从摇篮变成了祸河
1、黄河为什么变了?从 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
2、科学家为治理黄河 设计了哪些方案?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 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 容易受到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 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悬河)
人为原因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 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 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 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 失。
乱砍滥伐造成土地裸露
河 岸 边 垃 圾 成 堆
洪水肆虐,泛滥成灾。
河中鱼儿纷纷死去
污水像瀑布一样流向黄河主干道
黄河冰卦河床堆起冰凌
对学
1.我能正确读记下列生字:祸 乃 侵 蚀
垦亩营 扣
2、词语解释(连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黄河是怎样形成的》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19题;共86分)1. (6分)写出划线词的意思。

①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

________不能让泥沙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________②你得想想办法。

________这样毁林垦荒是得不偿失的事。

________③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败给二班。

________枯枝败叶腐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

________2. (3分)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________。

3. (3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zhē B.zhé折________磨折________腾不折________不扣4. (1分)照样子把下列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例:车辆轿车汽车红旗轿车车辆汽车轿车红旗轿车梨树果树植物树________5. (2分)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词义。

A.自己、本人B.不勉强C.从、由①自秦朝以来,黄土高原气温转寒。

________②独立自主________6. (3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shǔ B.shù数________管其下数________目数________落7. (1分)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摇篮:供婴儿睡的家具。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中的“摇篮”意思是________。

8. (9分)填空。

“祸”是________结构,共________画,第10画是________。

“蚀”是________结构,共________画,第3画是________。

“垦”是________结构,共________画,第5画是________。

9. (1分)照样子把下列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例:车辆轿车汽车红旗轿车车辆汽车轿车红旗轿车昆虫动物苍蝇生物________10. (3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huá B.huà合理规划________划________船筹划________11. (4分)把下面的词语按要求分成四类写下来。

A鸭子 B电视机 C西瓜 D茄子 E电话 F苹果G小羊 H白菜 I小狗 J毛豆 K小兔 L录音机M桃子 N鸭梨 O黄瓜 P橘子 Q小猫 R冬瓜蔬菜:________水果:________动物:________家电:________12. (1分)联系课文内容,按要求作答。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这段话指出水土流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要控制水土流失,就要在黄河中上游大量植树造林。

请你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注意用上“越……越……”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树木种得越多越好,________13. (10分)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2)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14. (5分)缩写句子。

①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太阳发出亮光。

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③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地流向远方。

④绿色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

⑤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合理的方案。

15. (12分)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难:nán________nàn________吁:xū________yù________散:sàn________sǎn________折:shé________zhé________卷:juǎn________juàn________量:liánɡ________liànɡ________16. (9分)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越是减产________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________越多垦荒________水土流失就越严重________这样越垦越穷________越穷越垦________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________因而黄河决口________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________17. (2分)句式改换。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12吨黄沙到下游。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

18. (6分)按课文内容填空《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它围绕“________”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________。

19. (5分)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35分)20. (16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伦敦大雾的真相(节选)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

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

浓雾从街上钻入窗户与办公室。

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无法行走。

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

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

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

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

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死亡。

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

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有个研究团体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发表了研究报告。

在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断:燃煤是致死元凶。

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

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发生大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擎车。

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

(选自《每天都是一份礼物》,北京燕山出版社)(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消散________①由聚集而分离;②分发;分给;③排遣;排除。

确实________①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②真实;实在(跟“虚”相对);③实际;事实;④果实;种子。

(2)“恍然大悟”的意思是________。

“那是一场灾难”的“那”指代的是________。

(3)“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倒装,原因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4)“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用自己的话概括原因吧。

(5)伦敦大雾带给人类什么启示呢?21. (19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救救我吧,人类我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穿着一件厚厚的空气外衣,在外衣里面还穿着蓝色、绿色、褐色的花衣裳,自古以来,人类便在我的怀抱中生活。

人类给我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地球”。

起初,我十分健壮,山清水秀。

但是,随着一幢幢楼房的崛起,一片片工地的开发,成千上万吨的垃圾,形形色色的污染物,使我渐渐地生起病来。

人类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水,绝大部分侵入了我的血液里,使海洋、河流的生物危在旦夕,人类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

所以,我患上了一种“水源污染”病。

愈来愈多的车辆、工厂排出的废气,使保护我的大气层也受到侵害,我的呼吸道感染,体温急剧上升,病情恶化,我得了“空气污染”病。

人类建筑的打桩声,工厂的机器声,汽车的鸣笛声,冷气机的隆隆声……这声那声在我耳边回荡,使我听力下降。

我又不幸得了“声音污染”病。

更令我胆战心惊的是人类砍伐树木,毁坏农田,毁掉我的绿衣裳,损害了健康的皮肤,使我变得面黄肌瘦,百病交加。

救救我吧,人类!让我恢复原来美丽的面孔,让我为你们——我的孩子们,做一个好母亲吧!(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四字词语。

①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________②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________③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________(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A . 表示引文的省略B .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C . 表示列举的省略D .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3)文中具体写到“我”患的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后面的词语“________”可以看出“我”患的还不止这些病。

(4)联系前后文想一想,地球变成面黄肌瘦的原因是什么?(5)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地球母亲早日痊愈呢?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19题;共8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3-2、14-1、15-1、16-1、17-1、18-1、19-1、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35分)20-1、20-2、20-3、20-4、20-5、21-1、21-2、21-3、21-4、21-5、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