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航天技术民用化(光伏)研究中心揭牌
光伏检测机构国内外检测机构对比

一、国外同类检测技术机构1、德国技术监督协会(YUV集团),为太阳能光伏产品提供较完善的测试和认证服务,检测认证产品覆盖地面用晶体硅电池组件,地面用薄膜电池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光缆、背板、逆变器,该集团承担全球70%以上的光伏组件测试和认证业务。
目前扬州光电产品检测中心作为其中国境内指定的测试实验室;2007年该集团在我国上海成了了光伏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一家经DATECH认可并拥有100%光伏测试能力的专业机构。
2、ASU-PTL(美国亚利桑那州光伏检测室),是全球三大光伏认证检测室之一,也是美国唯一一家经过授权可进行光伏产品设计资质认证和型式认可的实验室。
3、VDE检测认证研究所(德国奥芬巴赫)是欧洲最有经验的第三方测试认证机构。
产品测试涵盖完整的光伏系统、光伏组件、功率逆变器、安装系统、连接器和电缆。
服务内容包括根据VDE和IEC标准的安全测试、环境试验、现场符合性监督/检查,并能颁发VDE、VDE-GS、VDE-EMC、CB证书。
4、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UL),是一家独立的安全认证机构,全球首家制定光伏产品标准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也是CB体系下美国唯一一家具备核发和认可双重资格的国家认证机构,可颁发IECEE CB证书,2009年进入中国在苏州建立了光伏卓越技术中心,是UL在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实验室。
5、Intertek天祥集团(英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消费品测试检验和认证公司之一,可依据CE、UL、CSA、IEC、EN标准进行检测,包括性能检测和安全检测,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组件、薄膜太阳能组件、充电控制器、变极器等。
6、瑞士同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7、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8、法国国际检验局(BV)二、国内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化学物理电源研究所、国防工程一类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光伏测试单位,是世界上四个具有光伏计量基准标定资格的实验室之一。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

理事会简介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是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为其前身单位之一)于2006年成立的。
理事会依托丰富的军队及军工资源,为地方政府、军工及地方企业提供技术交流、市场宣传、项目合作等服务,助力企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
理事会成立以来,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领导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航天企业和广大地方企业的积极响应。
经过多年努力,理事会已拥有众多忠实会员单位,涉及行业领域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航天、航空、机械、光机电、电子信息、投融资等,成为业界知名的军民两用技术对接服务平台。
近年来,理事会承办了“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等大型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业务不断拓展。
为适应理事会发展需要,理事会欢迎有识之士加盟,共创美好未来。
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专 家(按姓名字母排序)崔大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戴连生海装天津局原局长杜茂荣火箭军驻北京代表局原副局长郭瑞鹏国防大学研究员姜 山中国核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靳殷实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康炳倩战略支援部队大校李开生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刘希凤火箭军装备部大校吕 彬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栾大龙国防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屈传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史建东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部长史其存中部战区大校谭云刚空军军械通用装备军事代表局大校王成海战略支援部队主任王晓红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詹 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张嘉国中船重工国防动员与军民融合研究中心总师张瑞明中部战区大校周爱民原电子部研究员周世杰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总工艺师理事会专家委员会总顾问王礼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顾 问(按姓名字母排序)方书甲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高东广国防发展战略委员会秘书长,军事战略专家姜春良军事科学院少将、研究员刘晋豫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柳克俊海军装备研究院原总师马少勇海军总装备部舰船技术部原部长石金武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执行副会长王桂鑫军民融合包装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陶 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明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姚海根军委装备发展部大校徐光裕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高级顾问许毅达中国兵工学会副秘书长张 策空军装备研究院原副总师张治平空军装备科研部原部长、少将4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Dual Use Technologies & Products2020年7月 总第441期理事会理事长雷 刚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理事长唐国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张育林泰兴市人民政府史俊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李学明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赵兴梅中民新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理事陈守玉台州鑫铭工具有限公司樊云峰深圳市朝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樊自拴天津德天助非晶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郭道庆扬州市庆源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黄初期东莞市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黄铁明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黄 文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黎福根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李 超上海航天壹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李 霖四川泰富地面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展鸿安信纳米生物技术(珠海)有限公司廖紫中深圳市憬腾鸿投资有限公司刘尔彬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建军平顶山市华匠电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刘柳奇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刘笑愚广东国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栾 波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赵学严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马汉东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沈木兴广东福能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史戈宇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帅家雄广东三木科技有限公司孙 斌润浙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孙国琴甘肃伯骊江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田绍杰大连圣洁热处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脱 涛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万彦辉西安航天精密机电有限公司王文杰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王忠干东莞市威浔电子有限公司王宗峰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吴柏生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谢大春江苏鑫亿鼎石英科技有限公司徐世华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严永生承德莹科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余以文湖南大庭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纪臣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张 桥北京世冠金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郑广文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郑建勇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郑樟田浙江不老神人防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朱海涛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理 事艾邦成空气动力理论与应用研究所边绍昌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蔡玉洁福鼎市丰泰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曾为民山东华翼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百合山东艾德姆机电有限公司戴海华厦门明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高玉光邯郸新兴特种管材有限公司郭仲峰国营东华机械厂何彩梅深圳市东汇精密机电有限公司何国良四川良惠铜材有限公司何文松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胡习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黄贵彬内蒙古中钰镁业集团黄联禧联塑市政管道(河北)有限公司黄跃珍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贾 松常州市联谊特种不锈钢管有限公司姜 松沈阳希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宝琪北京大恒臻美科技有限公司李 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李红军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李凉海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李同顺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李文军河北龙盛螺丝有限公司李 信中船永志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刘 辉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刘振义泊头市恒亿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吕明迪山东中恒景新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 飞铁将军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马卫华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蒙俊丞成都市中创时代商贸有限公司孟 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潘爱民艾普斯(天津)工业组装技术有限公司钱文都云南新益新能源有限公司邱 杰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任全斌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邵志成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史益强解放军第四八〇一工厂虎门军械修理厂隋艳芳东莞市晟钫实业有限公司孙 京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孙小杰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孙 洲江苏瑞利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唐春昱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脱 涛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王函宇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王立宇海检检测有限公司王启发北京启发创新科贸有限公司王祥贵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王友林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翁敬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学院吴 均浙江利民化工有限公司吴利红武汉诺贝思热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吴义舟洛阳鹏起实业有限公司向雄文东莞市威固精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谢秉誉河北信德电力配件有限公司熊乐保江苏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徐丰彩东莞市宏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薛道荣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严国元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杨国华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杨兴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所310所殷贺中中国供销(海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张宏伟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张洪毅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刘 庆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张 辉上海极率科技有限公司张明星重庆航天机电设计院张 楠中国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庭炎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赵纪元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张 科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卓 超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敖 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李 枫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缪春娣 北京三维博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52020年7月 总第441期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Dual Use Technologies & Products。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篇一:光伏农业项目建议书】xxx省xxx市xxx县林口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光伏生态产业规划提案编制人:xxx能投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5年6月18日目录1.2.3. 项目名称........................................................................................................ .................................. 2 项目概述........................................................................................................ .................................. 2 项目意义........................................................................................................ . (3)3.1.3.2.3.3.3.4.4. 发展趋势 ....................................................................................................... .......................... 3 可持续再生能源发展 ....................................................................................................... ...... 3 光伏产业中的土地利用——光伏农业 ................................................................................. 5 结语 ....................................................................................................... .................................. 7 技术推广区域现状及前景 ....................................................................................................... . (7)4.1.4.2. 推广区域现状 ....................................................................................................... .................. 7 发展前景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案例分析 (12)5.1.5.2.5.3.5.4.5.5.5.6. 案例一:内蒙古 ....................................................................................................... ............ 13 案例二:耳其科尼亚省科尼亚,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南部农业区 ............................ 13 案例三:呈贡晨农生态园 ...................................................................................................13 案例四:xxx万家欢蓝莓山庄 .......................................................................................... 14 案例五:嵩明晨农农博园 ...................................................................................................15 案例分析 ....................................................................................................... ........................ 16 6.7. 项目定位........................................................................................................ ................................ 16 经营模式........................................................................................................ .. (17)7.1.7.2.7.3.7.4. 集光伏大棚果蔬(人生果)种植、粗加工、深加工、销售为一体 ................................ 17 以牧草种植、畜牧养殖为一体 ........................................................................................... 17 以农事参与与体验为一体 ...................................................................................................18 建盖光伏农业科普展示区,以观光和科普教育为一体 (20)8. 社会效应........................................................................................................ .. (20)9. 经济效应........................................................................................................ .. (20)1. 项目名称xxx省xxx市xxx县林口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光伏生态产业规划提案2. 项目概述作为光伏生态产业示范园项目,便是将太阳能发电、现代技术(农、林、牧业)、高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综述及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影响

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综述及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影响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空间太阳能电站作为一种能够大规模稳定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日益受到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高度关注;随着空间技术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快速进步,空间太阳能电站有可能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要手段;一、空间太阳能电站概述空间太阳能电站SPS,也称为太空发电站,是指在空间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传输到地面的电力系统图1,也包括直接将太阳光反射到地面、在地面进行发电的系统;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间太阳能电站示意图相对于地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空间太阳能发电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明介绍,由于太空的太阳辐射每平方米可以达到1353瓦,是地面的5倍以上,在地球同步轨道,99%的时间可以接受太阳能辐射;如果在地球同步轨道上部署宽度为1000米的太阳能电池阵环带,以转换效率100%计算,从理论上说,其1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可以为地球可知开采石油储能的能量总和;随着世界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提出了几十种概念方案,并且在无线能量传输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重点研究;近年来,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微波转化效率以及相关的空间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空间太阳能电站没有不可逾越的技术原理问题,但作为一个非常宏大的空间系统,其发展还存在许多核心技术难题,需要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二、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最新进展国外发展概况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对于空间太阳能电站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企业和个人都开始关注空间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的巨大空间能源;1美国美国是在SPS领域投入资金最多的国家,也是研究最长的国家,推出了众多创新性的概念方案和技术,虽然未列入正式的国家发展计划,但得到了持续的关注和支持;20 世纪70 年代末,美国能源部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耗资5000 万美元开展SPS 系统和关键技术研究,完成第一个详细的SPS 方案——5GW的1979 参考系统;1995 年,NASA 开始重新评估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可行性;1999 年,NASA 投资2200万美元开展了“空间太阳能发电的探索研究和技术计划SERT ”研究;该计划提出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路线图,并提出了集成对称聚光系统等新概念;2007 年,美国国防部发表了“空间太阳能电站作为战略安全的机遇”中期报告,引发了新一轮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究热潮;2009 年,美国PG&E 公司宣布与Solaren 公司签署了正式购买200MW SPS 电力的协议,成为世界第一个SPS 购电协议;2日本日本是第一个将SPS正式列入国家航天计划的国家,提出了正式的发展路线图图2,得到了长期持续的关注和发展;虽然投入有限,但在无线能量传输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

*通信作者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XDA 21000000)修改稿收到日期:2022年3月30日专刊:科技支撑“双碳”目标实现S&T Supporting Realization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新技术综合示范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引用格式:朱汉雄, 王一, 茹加, 等. “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4): 559-566.Zhu H X, Wang Y , Ru J, et al. Thoughts on regional path of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of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under “dualcarbon” goals.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37(4): 559-566. (in Chinese)“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朱汉雄1 王 一1 茹 加2 曹大泉2 任晓光1 何京东2 陈海生2 蔡 睿1 刘中民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 1160242 中国科学院 重大科技任务局 北京 100864摘要 在典型区域推动面向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能源技术(以下简称“双碳”能源技术)综合示范是中国科学院支撑“双碳”目标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文章从“技术集成示范”和“典型区域示范”2 个特征论述了开展“双碳”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意义,并基于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已有研究布局,提出了适合中国科学院推进“双碳”能源技术综合示范的多能融合理念及其 4 条主线,分别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工业低碳/零碳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智能化集成优化。
推动民用航空高质量发展,开拓卫星应用新局面——访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明

其次,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相对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支撑民航应用与发展,而且未来体系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在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强调,航天强国要有成体系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要加快建设随遇接入、高速互联的卫星通信系统,全域感知、全球覆盖的卫星遥感系统,全球链接、按需服务的卫星导航授时服务系统,响应迅速、精确有效的空间维护与服务系统,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应用与服务水平。
再次,是民航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民航局相继印发《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2019)、《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路线图》(2021)、《“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2022)等政策文件,对基于空间基础设施大力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最后,航天与民航的合作与发展已经具有良好基础。
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民航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在卫星导航与追踪监视、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以及智慧机场等方面加强合作,目前在追踪监视、卫星通信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民用运输航空器赋予了追踪监视和自主导航能力《卫星应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请您介绍一下北斗的主要成就和新时代北斗的规划愿景。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北斗三号开通以来,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可靠,服务性能世界一流。
北斗三号在轨30颗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星上300余类、数百万个器部件全部国产,性能优异。
实测表明,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m,亚太地区性能更好,服务性能全面优于设计指标。
独具特色的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六大特色服务,性能优越,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传统能源依赖的减少,光伏技术逐渐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而在航空航天领域,光伏技术的应用也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1.1 航空航天领域的能源需求航空航天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航空航天器所使用的化石燃料不仅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还存在燃料供应的限制。
而光伏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高效、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1.2 光伏技术的优势光伏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具有可再生、清洁、永不枯竭等特点。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太阳能是充足且无穷的,因此光伏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飞机、卫星等航空航天器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1.3 提高绿色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航空航天领域也在积极探索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光伏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推动绿色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可持续性。
二、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挑战2.1 高能效要求航空航天领域对能源的要求非常高,光伏技术需要提供稳定的高能效才能满足航空航天器的需求。
目前,尽管太阳能的转化效率逐渐提高,但仍需克服效率低、能量损失等问题。
2.2 材料的轻量化航空航天器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具备轻量化、高强度、高耐热等特点。
而目前的光伏材料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进行研发和改进。
2.3 航空航天器特殊环境航空航天器在高空和太空等特殊环境下工作,面对辐射、高温、低温等极端条件,光伏技术需要能够在这些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和可靠的性能。
三、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与研发为了克服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与研发。
例如,开发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改善光伏材料的轻量化特性、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等。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4)二、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发展现状 (6)2.1 国内外技术对比 (7)2.2 关键技术发展 (8)2.2.1 传感器技术 (10)2.2.2 控制算法 (11)2.2.3 电源系统 (12)2.3 市场应用情况 (13)2.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4)三、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16)3.1 技术创新方向 (17)3.1.1 高性能传感器技术 (18)3.1.2 智能化控制算法 (20)3.1.3 绿色能源与环保技术 (21)3.2 市场需求变化 (22)3.3 政策法规影响 (24)四、未来展望 (25)4.1 技术突破的重点领域 (26)4.2 市场竞争的焦点 (27)4.3 行业发展的潜在机遇与威胁 (28)五、结论 (29)5.1 研究成果总结 (30)5.2 对产业的建议与展望 (32)一、内容综述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作为现代商用车关键技术之一,其发展现状与趋势直接影响着整个商用车行业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电控转向系统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其性能与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为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安全性及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实践,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技术成熟度日益提高,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得到显著增强。
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具备更加精准的转向控制、自适应调节等功能。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物流、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商用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高性能、智能化的电控转向系统需求亦随之增长。
更高的集成度:随着技术的进步,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将更多地集成其他功能,如自动驾驶辅助、车辆稳定控制等,实现更高程度的系统集成。
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自动调整、预测转向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ws• 新闻
越,相继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船姿数据处理与航天器轨道确定、航天器控制等11项关键技术。
攻克航天器再入黑障区海上测量关键技术,累计取得63项国家和部委级重大科研成果。
2016年7月12日,远望7号船正式入列远望号船队,这是我国测控通信能力更强、船舶安全性能更优、信息化程度更高、保障条件更好的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
远望7号船历时18个月完成建造试航,入列仅12天后就出征执行海上测控任务,创造了建造周期最短、形成测控能力最快的新纪录。
入列一年多来,远望7号船已陆续完成神舟十一号、长征五号、天舟一号等多次海上测控任务。
国内首个航天技术民用化(光伏)研究中心揭牌10月25日,英利旗下分布式公司因能与中国乐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双方联合零碳发展研究院发起的我国首个专注光伏领域的航天技术民用化研发机构“航天技术民用化(光伏)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据了解,依据协议,双方将通过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家用光伏电站品质升级,新成立的“航天技术民用化(光伏)研究中心”将重点开展航天光伏前沿技术在家用光伏电站方面的应用研究,将其打造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双轨机制”下航天技术民用化的标杆,让航天技术和产品造福于民。
早在多年前因能就与乐凯合作,在光伏系统中应用具备航天级品质的光伏背板。
航天品质的背板有效保障了因能家用光伏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了系统发电衰减率,延长了系统使用寿命,给用户带来长久稳定的发电收益。
全球最大规模申远己内酰胺项目在福建连江可门试生产近日,全球最大规模的申远己内酰胺项目在福建省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开始进行试生产。
该项目的气化装置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的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福建煤气化项目是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液空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煤气化项目,总投资4.2亿元,整个项目都采用了国际一流的装置和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气化装置采用了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2017年6月19日,福建煤气化项目A气化炉一次投煤成功,预计年产值20亿元。
航天工程公司将火箭院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和试验方面积累的经验,应用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形成了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航天炉以操作安全性强、生产稳定性好、煤种适应性广、运行指标优、综合利用佳赢得了市场的好评,已成功应用于40多个项目中。
深圳乾道翔智航天科技产业基金揭牌
聚焦航天产业发展
10月14日,首届中国航天军民融合产业化高峰论坛暨深圳乾道翔智航天科技产业基金揭牌仪式在北京举办。
本次会议以“聚焦航天产业发展助推航天强国建设”为主题,深度探讨了航天技术领域的民用发展空间及产业合作机会。
近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航天产业,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曾提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等航天活动”。
据悉,乾道投资控股集团和北京翔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确保此次航天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顺利高效地运作,通过市场运作模式,给予被投企业或项目提供从融资服务到管理升级、资本运作等全方位、多维度的发展支持。
低于100元定位硬件发布 3秒内高精准定位
10月11日,千寻位置在杭州云栖大会发布新一代低成本高精度定位模组解决方案“千寻魔方2.0”,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能够让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单车、可穿戴设备等各类终端获得3秒完成初始定位,定位精度达1米以内。
将高精度定位服务全面引入消费级市场。
根据千寻方面的解释,采用这套方案之后,合作伙伴将不必再分头寻找天线、芯片、基带等供应商进行技术评估,使用千寻提供的“硬件+服务”解决方案,就能一条龙完成终端在定位能力方面的升级。
船讯网新增40颗卫星 数据质量再升级
近日,亿海蓝宣布公司旗下船讯网新增40颗卫星AIS 数据,加上此前的20颗卫星,目前已有60颗卫星在源源不断地为船讯网客户提供位置更新,亿海蓝的全球卫星AIS 数据覆盖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资料显示,船讯网于2007年开创船位信息可视化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船讯网、船讯网APP或船讯网微信公众号,跟踪查询全球范围内任意一艘船舶的实时位置。
以10月1日数据为例,当天船讯网接收到的船舶数量由3.7万艘提升到5.2万艘;接收到的船舶位置动态由288万提升到724万个;卫星船位的平均更新时间提升至9分钟。
从船讯网的电子海图上可以看到,北太平洋、南海周边、印度洋、大西洋等地域覆盖效果明显增强。
卫星船位平均更新频率也提升至10分钟,最快更新间隔为3秒。
073Satellite
&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