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完成

合集下载

调研河北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调研河北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调研河北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而河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本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对河北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探究传统文化的现状和问题,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走访河北省的传统文化村落、古迹和民俗活动,以及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收集了大量的实证数据。

同时,我们还结合了文献资料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三、河北传统文化的现状1. 传统村落河北省境内分布着大量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例如潭南村、仙河村等,这些村落保留了丰富的传统建筑和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 古迹和遗迹河北省拥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物遗址,如慕田峪长城、古冶遗址等,这些古迹和遗迹见证了河北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3. 民俗活动河北省各地举办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传统戏曲等,这些活动丰富多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

四、河北传统文化的问题1.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足目前,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建筑物的破坏和乡村人口的外流导致了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2. 古迹和遗迹的保护困境囿于资金和保护意识的不足,一些古迹和遗迹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毁,导致文物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3. 传统民俗活动的传承困难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传统民俗活动面临着传承的困难,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淡化,致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难题。

五、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管理。

2. 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共同参与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中。

中华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报告

中华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报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

圣诞节、西餐、哥特风等富有西方文化的字眼逐渐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仿佛已淡出。

大家听的已不再是民乐戏曲,看的也不再是四书五经。

我们喜欢那音韵优雅的钢琴,喜欢那激情澎湃的歌剧,喜欢那惊心动魄的电影,喜欢那或许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外来文化。

本应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已有些许的动摇,其中更是有众多值得大力弘扬的优秀文化。

并且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和流变,在世界大发展的趋势下的文化撞击、渗透和交流,使得中华的传统文化处于一种屡遭尴尬的局面,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就此问题,我小组对部分市民做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为了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了解,统计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了解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达到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三.调查过程1.调查方式: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随机问卷调查2.调查时间:2014年8月13日3.调查地点:青岛市市南区中山公园4.调查数量:200份。

5.调查步骤:根据中山公园的人流量情况选定多个地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表的填写。

并将所统计的问卷进行回收,对问卷进行统一整理,清点问卷份数,进行统计分析。

四.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小组将所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就各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了统一的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作出了以下的分析。

1.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的调查中,有100%的人认为诗词曲、黄梅戏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50%的人认为黄梅戏十二生肖、对联灯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2%的人认为占卜算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且对这一内容存在较大的争议。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共五则范文)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共五则范文)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您好,此次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我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看法,借以反映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谢谢您的合作!1.您是女生or男生?2.您认为自己了解传统文化吗?A.很深的了解B.知道一点C.不了解D.漠不关心3.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吗?A.很有必要B.有必要C.没必要D.无所谓4.您平日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有:A.课本B.长辈讲述C.各种媒体活动D.各类书籍E.其他5.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教、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您了解么?A.知道并且可以区分三者的观点B.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陈述C.只知其中一两家D.不了解6.您对下列哪些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或者了解:A.手工艺(当地民俗)B.文学艺术(戏曲、诗歌、小说、国画等)C.科学技术(天文、地理)D.古典乐器(二胡、古筝、琵琶等)E.饮食文化F.其他7.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如评剧、豫剧、秦腔、黄梅戏、粤剧等),您A.非常喜欢B.可以去看看C.不感兴趣D.非常讨厌8.对于古代经史子集,您的看法是A.爱不释手B.偶尔翻阅C.敬而远之D.深恶痛绝9.对于中国四大名著,您A.多次看过B.都翻阅过C.部分看过D.都没看过并且不打算看10.“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现在:A.一直是我的理想B.我会考虑C.别人的事情D.已经过时11.对仁、孝、忠等传统道德,您所受的教育:A.自小耳濡目染B.课外书上有看过C.难以判断D.被教育是过时的东西12.您选择旅游地点时,会首先考虑哪个因素?A.文化底蕴B.自然风光C.特色民俗D.现代都市13.对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等被定为法定节日,您有什么看法?A.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C.纯属繁文缛节,不利于社会进步D.无所谓,不关心14.您是否乐意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活动?A.非常乐意B.还行吧C.随大流D.不喜欢15.如果在空闲时间,手边只有两本书,一本是英文书,一本是中国古文,您会选择A.英文书B.中国古文16.您觉得,当今发展传统文化面临最大的问题是?A.缺乏资金B.人们的意识不够C.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D.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吸引力E.其他17.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比较淡漠,您认为主要原因是A.不感兴趣B.没有完善的教育机制C.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D.生活工作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了解E.传统文化已经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F.其他18.对于当代大学生,您觉得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助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A.自身多与传统文化接触B.自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C.政府应当采取强制措施保护传统文化D.学校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E.其他19.您认为未来中国传统文化会如何发展A.传统文化将逐渐受到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发扬推崇B.传统文化将会与外来文化相融合C.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将被逐渐淡忘D.传统文化将会成为小部分人研究的小众文化20.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您的态度是:A.很乐观B.比较乐观C.不乐观D.很悲观21.您认为在如今有些现实和物质的社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您怎么想这个问题?第二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1.你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2.你的专业?()A 文科B 理科C 工科D艺术课3.你认为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么?()A 全部了解B 大部分了解C 少部分了解D 完全不了解4.你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满意么?()A 满意B 一般C 不满意D 无所谓5.你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传日”是哪一天么?()A 知道B 不知道6.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您更喜欢过哪一个?()A.中国传统节日B.西方节日C.两者差不多D.都没兴趣7.《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医四大典籍,您是否听过?()A都听过B听过其中一两部C都没听过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提出的是?()A孔子B 孟子C 墨子D老子9.您对书法、国画或是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是?()A.精通B大致掌握一些C学过点皮毛D一点不懂10.如果学校开设有关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您的态度如何?()A 很重要B 有一些作用C 可有可无D 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11 对仁、孝、忠等传统道德,你认为?()A 应继承并发扬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 已经过时D 不知道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中国古俗小年节。

实用文档之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完成

实用文档之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完成

实用文档之"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独特的历史风貌,继承和发扬古村文化精华,协调村庄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本研究课题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特邀请您对贵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及村庄的文化困境能对我们进行指导,希望能得到您的大力支持!被访者的基本情况:性别:□男□女归属:□原居民□外来人员年龄:□儿童14岁以下□青年15-28岁□中年29-59 岁□老年60 岁以上职业:□工人□农民□学生□技术人员□个体经营者□公务员□待业人员其他一、物质文化1.您到此地的主要原因是:□休闲度假□参观历史建筑、了解文化□租房□打工□定居□其他2.你认为该村落的知名度怎样?□一点也不知名□有点知名度□知名度高3.你认为该传统村落有一些重要标志吗?□没有□有一些□很多4.你所了解物质文化的界定范围是什么?□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重新再创造□前两者都是□不知道4.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文化含量怎样?□低□中□高5.村落中存在哪些物质文化?□文物如碑刻、书籍和绘画等□文化遗址如人类工程、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前两者都是6、您认为什么最能体现贵村的历史文化特色?□传统建筑□传统的生活习俗□空间格局5.你认为该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如果是建筑物包括建筑价值怎样?□低□中等□高6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对外来人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吗?□没有□有一些□高7、您对居住在传统建筑内最满意的是?□是□老一辈留下的□离耕作区近□住习惯了□邻里关系融洽□空间缺乏□其他8该传统村落是否会定期举行一些现场活动?□没有□有一些□许多9.是否允许外来人员清楚地了解到传统村落物质文化的全部?□不允许□部分允许□允许10.从市中心到该传统村落的交通状况□非常远困难□较易到达□通达性好11.你认为该传统村落附近还存在其他传统村落么?□没有□有一些□有很多12.到达附近其他传统村落的方便程度?□非常远困难□较易到达□步行就可以13、您对贵村传统建筑周边新建住宅的看法是?□能和村落环境相协调□破坏了古村环境□无所谓影响不大14、您认为改善贵村村民生活环境的措施是?□保持传统建筑原有风貌,另建居民新村□改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对房屋内部修缮、改造□拆除传统建筑建新房15.您对此地最希望改善的地方:□历史建筑□公共设施□景观绿化□卫生环境□道路交通□管理其他16、您觉得目前修复的公共建筑(如祠堂、牌楼、亭塔等)是否考虑了村民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都考虑了□部分没有考虑□没有考虑17、您希望参与古民居保护的意愿?□愿意□看情况□不愿意18.村落内部环境空间组成□道路空间□建筑空间□菜园空间□树木绿化空间19.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因素分析□自然环境因素□经济技术因素□社会结构因素□文化观念因素20.您认为村落中新建的商业设施(如广场、游客服务中心、茶楼、停车场等)存在数量多么?□太多□较多□合适21.村落中新建的建筑对传统村落有什么影响?□破坏了古村风貌和环境□能和村落风貌和环境相协调□无所谓,影响不大22.您认为如何保护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城乡一体,有机更新□动态保护,协同发展□以文养文,□建立文化产业集群□以上全部都是23.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策略□分层保护,划定相应保护范围□统一风格,延续村落风貌特色□与时俱进,传统建筑改造再生□场所植入,完善村落空间功能□环境整治,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以上全部都是24.怎样使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遗产保护—文化的传承□聚落发展—时代特征□旅游发展推动历史文化名村聚落属性的发展□以上全部都是25.该传统村落出现哪些破坏历史文化村镇的行为?(历史建筑、祠堂被肆意拆迁?改造?村镇格局、原生态遭到破坏?文物书籍被毁?)后果如何?如何被制止?二、制度文化1.您知道制度文化包括□行为模式□行为规范□两者都包括2.您知道制度文化是由什么构成的么?□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理性设计和建构□机构、组织、设备□以上全部都是3.您知道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否存在关系么?□是精神文明的产物□是物质文化的工具□都没关系4.该传统村落中是否存在制度文化□没有□有一些□有很多5.了解该传统村落中历史制度文化么?□不了解□了解一些□了解很多6.统村落存在哪些传统制度?□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其他7制度文化的存在会对传统村落产生哪些影响?□构成人类行为与活动的产物□主导村落中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为人类行为和活动方式提供钥匙□以上全部都是8.您认为制度文化的存在是否对传统村落都产生积极意义□它让该村落蓬勃发展□不全是,它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物质文化的发展□没有积极意义9.为有保护制度文化的必要么?□它是历史的见证,□可以保留一些,取长补短□完全没必要10.统村落中存在的制度文化□将其存在的记载封存□上交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学习□仅在本村落弘扬与学习三、精神文化1.你知道精神文化包含哪些?□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经营哲学□审美观念□其他2.该传统村落是否存在典故?□没有□有一些□多3.你认为传统村落中精神文化存在哪些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没有价值4.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科学价值研究潜力□低□中等□高5.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在本地是稀少的还是普通的村落类型□普通的村落类型□较少见的村落类型□少见的村落类型□唯一的村落类型6.你认为该传统村落是焦作市传统村落类型的典型代表吗□不是□有点是□是7.你认为该景点周围的环境与该景点相协调吗□不协调□一般协调较好地协调□很好地协调8.你认为该传统村落精神文化较易遭受破坏吗□非常脆弱□一般脆弱□不脆弱9.您觉得传统村落重点应保护□历史建筑□村镇格局□民俗文化10.您认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因素在于:□保护制度的完善□政策支持□公众参与□管理□资金□规划□其他11.您是否了解历史传统村落的保护历程□很熟悉□有一定了解□不了解12.您对历史传统村落保护的评价?□非常好□好□一般□较差13.你认为该精神文化遗产的水平程度□差□一般□优秀14.该精神文化遗产是否有恰当的管理规划或政策□没有□在筹备中□是的15.如果外来人员数量增加, 对遗产本身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16. 如果外来人员数量增加,对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17. 如果将该传统村落作为旅游产品进行改造后, 对遗产本身产生不良影响□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18.如何保护与发展该村落的精神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保护□促进精神文化的发展需重视市场的力量□加强传统精神文化的宣传教育□以上全部都是19.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次调查问卷到此为止。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优秀范文五篇)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优秀范文五篇)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中国文化传统节日调查问卷调查者调查时间调查对象:男女(请在您认同的选项上做标记)1.请问,您能说出多少个中国传统节日?A.1-2个B.3-5个C.6-10个D.10个以上2.您了解多少个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内涵?A.1-2个B.3-5个C.6-10个D.10以上个3.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A.非常了解B.了解一些常识性知识C.不太清楚D.一点也不知道4.你知道的一些传统节日习俗(可多选)A.春节贴春联B.春节燃放爆竹C.上元节猜灯谜D.上元节吃元宵(汤圆)E.清明节扫墓F.端午节赛龙舟G.端午节吃粽子、带荷包H.中秋节赏月I.中秋节吃月饼.5.对于以上节日习俗是否都曾亲身经历A.都经历过B.经历过一些C.一个也没有6.那您觉得过中国传统节日时节日气氛浓吗?A.很有节日气氛B.节日气氛一般C.没什么节日气氛D.没注意7.您对于法定节假日的修订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看法?A.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C.旧的繁文缛节又流行起来,不利于社会进步D.无所谓,不关心8.请问,您对当前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感到危机?A.经常感到B.偶尔C.很少感到D.觉得与我无关9.您觉得采用什么方式能够使更多人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节日呢?A.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加大宣传B.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等C.在学生的教科书上增加相关内容D.开展有关商业活动,如节日促销等第二篇:传统文化调查问卷兰陵县传统文化调查问卷尊敬的调查对象,您好!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您宝贵的时间来协助我们完成此次调查问卷,对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请您如实填写以下问题,在相应的□中画√ϖ1、您的性别□男□女ϖ2、您的年龄段□18以下□18—35□36-50□51以上ϖ3、您的教育背景□初中□高中或中专□本科或大专□研究生及以上ϖ4、您的职业是□学生□政府机关□企业人士□其他ϖ5、您对传统习俗(如春节等节俗、传统婚丧等礼俗)的态度□优秀的文化遗产,应该继承□无所谓□封建糟粕,应该抛弃ϖ6、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中国传统文化不会风靡全球,但也不会消亡□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ϖ7、国家已经把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对此您的看法是□非常支持□比较支持□不表态□不赞成ϖ8、您怎样看待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手工艺品没有现代的好,应该被淘汰掉□ 知道这些是好东西,但不太了解□不感兴趣ϖ9、您关注临沂市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吗?□关注□不关注ϖ10、下面临沂市的文化遗产您听说过那些【可多选】□糁□苍山泥塑□兰陵美酒□沂蒙山小调□弦子戏□木旋玩具□卧冰求鲤□打花棍□猴呱嗒鞭ϖ11、您对临沂市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非常乐观□ 一般□ 不太乐观□ 完全不看好ϖ12、如果有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动,您是否会参加□一定会□会□不一定□不会ϖ13、在宣传方面,您赞成怎样的方式去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可多选】□拍成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举办各种活动□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等其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ϖ14、您认为在一些文化遗产特别是制作工艺、曲艺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年轻人不愿意继承□ 市场前景不好□政府保护工作不够□ 民众保护意识不强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ϖ15、您觉得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可多选】□人们的意识不够□ 政府缺乏有效的保护政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缺乏资金□传承人老龄化□ 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问您认为保护文化遗产应加强的措施或政策是【可多选】□ 立法保护□ 科学的管理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广开财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商业化运行,与时俱进,促进其发展您认为其他最好的措施或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篇:南京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问卷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关于南京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问卷2011-6您好:我们是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的。

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完成

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完成

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独特的历史风貌,继承和发扬古村文化精华,协调村庄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本研究课题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特邀请您对贵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及村庄的文化困境能对我们进行指导,希望能得到您的大力支持!被访者的基本情况:性别:□男□女归属:□原居民□外来人员年龄:□儿童14岁以下□青年15-28岁□中年29-59 岁□老年60 岁以上职业:□工人□农民□学生□技术人员□个体经营者□公务员□待业人员其他一、物质文化1.您到此地的主要原因是:□休闲度假□参观历史建筑、了解文化□租房□打工□定居□其他2.你认为该村落的知名度怎样?□一点也不知名□有点知名度□知名度高3.你认为该传统村落有一些重要标志吗?□没有□有一些□很多4.你所了解物质文化的界定范围是什么?□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重新再创造□前两者都是□不知道4.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文化含量怎样?□低□中□高5.村落中存在哪些物质文化?□文物如碑刻、书籍和绘画等□文化遗址如人类工程、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前两者都是6、您认为什么最能体现贵村的历史文化特色?□传统建筑□传统的生活习俗□空间格局5.你认为该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如果是建筑物包括建筑价值怎样?□低□中等□高6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对外来人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吗?□没有□有一些□高7、您对居住在传统建筑内最满意的是?□是□老一辈留下的□离耕作区近□住习惯了□邻里关系融洽□空间缺乏□其他8该传统村落是否会定期举行一些现场活动?□没有□有一些□许多9.是否允许外来人员清楚地了解到传统村落物质文化的全部?□不允许□部分允许□允许10.从市中心到该传统村落的交通状况□非常远困难□较易到达□通达性好11.你认为该传统村落附近还存在其他传统村落么?□没有□有一些□有很多12.到达附近其他传统村落的方便程度?□非常远困难□较易到达□步行就可以13、您对贵村传统建筑周边新建住宅的看法是?□能和村落环境相协调□破坏了古村环境□无所谓影响不大14、您认为改善贵村村民生活环境的措施是?□保持传统建筑原有风貌,另建居民新村□改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对房屋内部修缮、改造□拆除传统建筑建新房15.您对此地最希望改善的地方:□历史建筑□公共设施□景观绿化□卫生环境□道路交通□管理其他16、您觉得目前修复的公共建筑(如祠堂、牌楼、亭塔等)是否考虑了村民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都考虑了□部分没有考虑□没有考虑17、您希望参与古民居保护的意愿?□愿意□看情况□不愿意18.村落内部环境空间组成□道路空间□建筑空间□菜园空间□树木绿化空间19.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因素分析□自然环境因素□经济技术因素□社会结构因素□文化观念因素20.您认为村落中新建的商业设施(如广场、游客服务中心、茶楼、停车场等)存在数量多么?□太多□较多□合适21.村落中新建的建筑对传统村落有什么影响?□破坏了古村风貌和环境□能和村落风貌和环境相协调□无所谓,影响不大22.您认为如何保护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城乡一体,有机更新□动态保护,协同发展□以文养文,□建立文化产业集群□以上全部都是23.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性策略□分层保护,划定相应保护范围□统一风格,延续村落风貌特色□与时俱进,传统建筑改造再生□场所植入,完善村落空间功能□环境整治,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以上全部都是24.怎样使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遗产保护—文化的传承□聚落发展—时代特征□旅游发展推动历史文化名村聚落属性的发展□以上全部都是25.该传统村落出现哪些破坏历史文化村镇的行为?(历史建筑、祠堂被肆意拆迁?改造?村镇格局、原生态遭到破坏?文物书籍被毁?)后果如何?如何被制止?二、制度文化1.您知道制度文化包括□行为模式□行为规范□两者都包括2.您知道制度文化是由什么构成的么?□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理性设计和建构□机构、组织、设备□以上全部都是3.您知道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否存在关系么?□是精神文明的产物□是物质文化的工具□都没关系4.该传统村落中是否存在制度文化□没有□有一些□有很多5.了解该传统村落中历史制度文化么?□不了解□了解一些□了解很多6.统村落存在哪些传统制度?□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其他7制度文化的存在会对传统村落产生哪些影响?□构成人类行为与活动的产物□主导村落中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为人类行为和活动方式提供钥匙□以上全部都是8.您认为制度文化的存在是否对传统村落都产生积极意义□它让该村落蓬勃发展□不全是,它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物质文化的发展□没有积极意义9.为有保护制度文化的必要么?□它是历史的见证,□可以保留一些,取长补短□完全没必要10.统村落中存在的制度文化□将其存在的记载封存□上交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学习□仅在本村落弘扬与学习三、精神文化1.你知道精神文化包含哪些?□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经营哲学□审美观念□其他2.该传统村落是否存在典故?□没有□有一些□多3.你认为传统村落中精神文化存在哪些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没有价值4.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科学价值研究潜力□低□中等□高5.你认为该传统村落存在的在本地是稀少的还是普通的村落类型□普通的村落类型□较少见的村落类型□少见的村落类型□唯一的村落类型6.你认为该传统村落是焦作市传统村落类型的典型代表吗□不是□有点是□是7.你认为该景点周围的环境与该景点相协调吗□不协调□一般协调较好地协调□很好地协调8.你认为该传统村落精神文化较易遭受破坏吗□非常脆弱□一般脆弱□不脆弱9.您觉得传统村落重点应保护□历史建筑□村镇格局□民俗文化10.您认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因素在于:□保护制度的完善□政策支持□公众参与□管理□资金□规划□其他11.您是否了解历史传统村落的保护历程□很熟悉□有一定了解□不了解12.您对历史传统村落保护的评价?□非常好□好□一般□较差13.你认为该精神文化遗产的水平程度□差□一般□优秀14.该精神文化遗产是否有恰当的管理规划或政策□没有□在筹备中□是的15.如果外来人员数量增加, 对遗产本身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16. 如果外来人员数量增加,对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17. 如果将该传统村落作为旅游产品进行改造后, 对遗产本身产生不良影响□高可能性□中等可能性□低可能性18.如何保护与发展该村落的精神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保护□促进精神文化的发展需重视市场的力量□加强传统精神文化的宣传教育□以上全部都是19.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次调查问卷到此为止。

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传承与保护调研问卷_2

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传承与保护调研问卷_2
○自小耳濡目染
○课外书上有看过
○难以判断
○被教育是过时的东西
Q10:如果你在空闲时间,手边只有两本书,一本是英文书,一本是中国古文,你会选择
○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
○中国古文
Q11:你们当地都有哪些传统文化资源
○○古建筑
○地方戏曲
○民风民俗
○文物古迹
○ 乡规民约
○ 家风家训
○神话传说
○ 饮食厨艺
Q12:你认为当地政府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如何?
○很好
○一般
○稍有欠缺
○ 很差
Q13:你认为当地政府对于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开发的满意度
○成效显著,很了不起
○重视不够,需要进一步发展
○一般,说不上满意不满意
○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Q14:你认为我们还有没有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有,并且长期存在
○有小部分传统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即将消失
○说不清
Q15:你更喜欢过传统节日还是现代化节日(例如西方节日)
○传统节日
○现代化节日
○都不喜欢
Q16:现代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比较淡漠,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没有完善的教育体制
○ 传统文化已经落后陈旧,跟不上时代潮流
○ 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
○ 生活工作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了解
○ 不感兴趣
Q17: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民族传统的文化活动,你会参加吗?
○主要关注如何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
○有可能的话,投身传统文化事业
○都是陈旧的事物,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其他
Q22:你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有什么看法?
○赞成,能够促进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促进进步,带有商机

民间民俗调研报告

民间民俗调研报告

民间民俗调研报告民间民俗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并记录我国的民间民俗文化,探讨其传承与变迁的现状。

通过调查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认识到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并为推动其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采用在线问卷的形式,向全国各地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

问卷涵盖了民间民俗的庆典活动、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等内容。

2.实地调研:选择了陕西、四川、广东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参观了当地的传统村落、庙会、节日等,了解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

三、调研结果1.庆典活动:在调查中发现,民间的庆典活动主要包括婚礼、葬礼、节日庆祝等。

不同地区的庆典活动存在差异,但都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2.风俗习惯:民间的风俗习惯涉及到饮食、服饰、住房等方面。

例如,四川地区有着丰富的川菜文化,陕西地区有着独特的汉服文化。

3.传统手工艺: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包括织布、陶瓷、木雕等。

实地调研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手工艺师傅正在传承着这些技艺,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活中。

四、调研分析及结论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识到民间民俗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

现代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重塑,使得许多年轻人渐渐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

首先,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鼓励年轻人了解、参与传统文化。

其次,加强对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并为手工艺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激励他们继续传承和创新。

最后,加强民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记录、保留和传播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的民间民俗文化,让这份独特的宝藏继续熠熠生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村落文化困境调查问卷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独特的历史风貌, 继承和发扬古村文化精华,协调村庄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的关系,本研究课题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特邀请您对贵村的历史文 化遗产及村庄的文化困境能对我们进行指导, 希望能得到您的大力支
持Hale Waihona Puke 被访者的基本情况:性别:□男 □女
年龄:□儿童14岁以下
□中年29—59岁
职业:□工人 □农民 □学生
公务员 □待业人员其他
一、物质文化
1. 您到此地的主要原因是:
□休闲度假
归属:□原居民□外来人员
□青年15—28岁
□老年60岁以上
□技术人员 □个体经营者
□租房
□其他
□知名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