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调查问卷
中国文化背景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情况,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本问卷旨在收集广大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文化认同感、文化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信息,以期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您的参与对我们非常重要,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性别:(1)男(2)女2. 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6岁以上3. 学历:(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技校(4)大专(5)本科及以上4. 职业:(1)学生(2)工人(3)农民(4)公务员(5)教师(6)医生(7)商人(8)自由职业者(9)其他5. 家庭月收入:(1)5000元以下(2)5000-10000元(3)10000-20000元(4)20000-50000元(5)50000元以上二、文化认知与认同6. 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1)非常了解(2)比较了解(3)一般了解(4)不太了解(5)完全不了解7. 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如何?(1)非常认同(2)比较认同(3)一般认同(4)不太认同(5)完全不认同8. 您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有哪些?(1)书法、绘画(2)诗词、戏曲(3)武术、舞蹈(4)节日习俗(5)其他三、文化消费行为9. 您是否愿意为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或服务付费?(1)非常愿意(2)比较愿意(3)一般(4)不太愿意(5)完全不愿意10. 您购买过哪些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或服务?(1)书籍、报刊(2)工艺品、艺术品(3)影视作品、音乐(4)旅游(5)其他11. 您在购买传统文化产品或服务时,最关注的因素有哪些?(1)文化内涵(2)品质(3)价格(4)品牌(5)其他四、文化传承与创新12. 您认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传统文化知识普及不足(2)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缓慢(3)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脱节(4)文化创新能力不足(5)其他13. 您对我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有何建议?(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2)扶持传统文化产业(3)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4)推广传统文化旅游(5)其他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产生重要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紫金县高级中学“传统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表(设计:紫金县高级中学政治科组)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国家和人民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主题下,每一种文化都在经历着考验,中国的文化也不例外。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态度,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又是如何,这是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
希望您能认真回答以下问题,您的合作!1、在做此次调查之前,你知道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吗( )A. 很清楚B. 大概了解C. 了解一些D. 不了解2、你怎样看待中国文化()A.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B. 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接受时要有所扬弃C. 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显得过时了,保守了D. 不关心也没有什么认识1、请问,您能说出多少个中国传统节日?A.1-2个B.3-5个C.6-10个D.10个以上4、你对于传统节日的期待度跟以前相比怎么样?()A.大不如前B.和以前一样C. 稍微有点期待D.比以前更加期待5、你是否在西方节日中感受到节日气氛?()A是的,节日气氛很浓B一般,但是没以前好C没感觉,和平时一样6、你身边的同学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会不会影响你对传统节日的态度?()A几乎不会B会一点点C完全会7、对于西方节日冲击传统节日,你持什么态度()A无所谓,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B担忧,怕传统节日被西方节日所替代C高兴,有竞争才有进步8、您觉得为何传统节日又被人遗忘的趋势?A、相比西方节日缺乏新意B、传统节日的繁文缛节有些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节,无法引起人们更多兴趣C、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更需要简单轻松的过节方式D、中国新一代青年对于传统节日缺乏了解,觉得离自己很远9、您对于法定节假日的修订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看法?A.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C.旧的繁文缛节又流行起来,不利于社会进步D.无所谓,不关心10、您觉得采用什么方式能够使更多人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节日呢?A.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加大宣传B. 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等C. 在学生的教科书上增加相关容D. 开展有关商业活动,如节日促销等11、你认为,传统节日存在哪些问题()A过于商业化B形式单一,比较古板C缺乏激情,活动枯燥D其他12、你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 )A. 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B. 传统文化将逐渐受到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发扬推崇C. 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将逐渐淡忘D. 传统文化将来会成为少部分人研究的小众文化13、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家、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你了解吗?( )A. 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B. 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的描述C. 有其中一、两家不太清楚D. 基本不知道14、你认为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 )A. 有必要,“四书五经”所载的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B. 没必要,“四书五经”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其中一些腐的观念束缚现代人的思想15、你能区别一般的书法字体吗,比如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 )A. 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对中国书法史也有些了解B. 可以区分C. 勉强可以D. 不能区分16、与其他绘画相比,你怎样看待我们的国画( )A. 可以从较专业的角度进行点评B. 只能感受其中的美,但不能进行较专业的点评C. 只能体会到部分书画的美,不少作品还是看不懂D. 完全没有鉴赏能力17、下列不属于古称的是()A、金陵B、建康C、建业D、白下E、东京1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京口”指现在()A、 B、 C、 D、19、中国古代道德的本位是()A、信B、义C、忠D、孝E、仁20、《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如备的仁、诸亮的智、关羽的()A、忠B、义C、仁D、孝E、勇21、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死主要是因为封建礼教和思想的毒害,其中最根本的是()A、政权B、族权C、夫权D、神权22、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的是以下那个风景区( )A、华山B、C、峨眉山D、庐山23、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流派众多,其中占主体的三家是()A、儒法道B、儒墨道C、儒佛道D、儒佛法24、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问题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问卷。
您的宝贵意见将为我们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20岁以下B. 21-30岁C. 31-40岁D. 41-50岁E. 51-60岁F. 60岁以上3. 您的文化程度: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D. 大专E. 本科F. 硕士及以上二、传统文化认知4. 您认为以下哪些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多选)A. 传统节日B. 传统习俗C. 传统建筑D. 传统服饰E. 传统艺术F. 传统文学G. 其他_________5. 您对以下哪些传统文化了解较多?(多选)A. 传统节日B. 传统习俗C. 传统建筑D. 传统服饰E. 传统艺术F. 传统文学G. 其他_________6.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多选)A. 春节B. 中秋节C. 重阳节D. 清明节E. 端午节F. 其他_________7.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困境?(多选)A. 传统节日B. 传统习俗C. 传统建筑D. 传统服饰E. 传统艺术F. 传统文学G. 其他_________三、传统文化参与8. 您是否参与过以下传统文化活动?(多选)A. 传统节日庆祝活动B. 传统民俗活动C. 传统艺术表演D. 传统工艺制作E. 其他_________9.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文化活动最具吸引力?(多选)A. 传统节日庆祝活动B. 传统民俗活动C. 传统艺术表演D. 传统工艺制作E. 其他_________10.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您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多选)A. 时间安排B. 经济条件C. 知识水平D. 兴趣爱好E. 其他_________四、传统文化传承11. 您认为以下哪些途径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多选)A. 学校教育B. 社会宣传C. 文化交流D. 网络传播E. 其他_________12.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多选)A.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B. 开展传统文化活动C.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D.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E. 其他_________13. 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何建议?请您在以下空白处写下您的宝贵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
传统节日文化调查问卷

传统节日文化调查问卷表一、您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传统节日是:1、完全知道。
2、大部分知道。
3、大部分不知道。
4、其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您能讲出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或故事吗?1、能讲不少,而且讲得基本准确。
2、能讲一些,但不太准确。
3、知道一些,但不太会讲。
4、没听过,也不会讲。
三、您能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含义吗?1、基本能理解。
2、目前我还不能理解,因为我还小。
3、不能理解4、没有考虑过四、在现代社会,您认为如今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一种(注:可多选):1、理性价值(如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学价值、人类学价值等)。
2、情感功能(如传统节日增进和家人亲人、已逝亲人的一种感情纽带)。
3、娱乐功能(朋友聚会、旅游)。
4、休假调整功能。
5、社交功能(办事送礼、社会交往的需要)。
6、其他因素。
五、对我们国家近几年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安排假期,您是持什么态度:1、觉得此举很好,很有意义。
2、无所谓。
我们忙的从来没有节假日。
3、无所谓,我们一直很闲。
4、反对。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您对传统节日的所在日期:1、能够确切掌握日期。
2、大体能够掌握具体日期。
3、掌握不了,因为传统节日都是用农历或节气来安排的。
七、您有无在以下途径中感受到节日文化的元素:1、有,比如网络游戏、各种媒体上。
2、有,比如广告或商业促销等活动中。
3、有,本地的风俗氛围和活动中。
4、没有。
八、关于节日风俗和现代生活之间,您认为:1、节日风俗很重要。
节日风俗对传统节日很重要,要过好传统节日,节日风俗要发扬好。
2、二者是矛盾冲突的。
节日风俗与现代生活有着很大的冲突,现代生活方式不利于传统节日风俗的存在。
3、二者可以相互调和。
非遗文化调查问卷题目模板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 您的年龄段是?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城市是?(请填写具体城市名称)4. 您的文化程度是?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D. 大专E. 本科及以上二、非遗认知5. 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如何?A. 十分了解,能够列举出许多B. 了解,能够说出几个C. 算是了解,但了解不多D. 不了解,偶尔听说过E. 完全不了解6. 您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可多选)A. 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B. 学校教育C. 家长、亲友讲述D. 参加非遗活动E. 阅读相关书籍、杂志F. 其他(请说明)7. 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可多选)A. 文化传承B. 旅游资源开发C.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D. 增强民族凝聚力E. 提升国民素质F. 其他(请说明)三、非遗传承与保护8. 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可多选)A. 后继无人B. 传承人老龄化C. 传统技艺失传D. 现代社会冲击E. 保护意识不足F. 其他(请说明)9. 您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可多选)A. 加大资金投入B.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C. 加强宣传推广D. 培养传承人E. 鼓励民间参与F. 其他(请说明)10. 您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吗?A. 应该,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B. 不应该,学校教育应以专业知识为主C. 视具体情况而定11. 您是否愿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A. 愿意B. 不愿意C. 视具体情况而定四、非遗传承与创新12. 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创新?(可多选)A.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B. 适应市场需求C. 保留传统技艺精髓D. 开发新型产品E. 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F. 其他(请说明)13. 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应该以哪些方面为重点?(可多选)A. 传承人培养B. 传统技艺保护C. 市场推广D. 人才培养E. 政策支持F. 其他(请说明)14. 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有何期待?(请简要说明)感谢您的参与!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传统文化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现状调研”调查问卷1.您的性别: 男□女□2.您所在年级: ( B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3.您所在专业类别( B )A.理科类B.文科类C.工科类D.农科类E. 艺术类4.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了解吗? BA.很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太了解 D.完全不了解5.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从何而来? ( ABCE ) (可多选)A.中小学教育B.书刊阅读C.电视节目D.网络媒体E.长辈讲述F.其他6.你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社会的作用 (A )A.有很大的促进作用B.一般般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其他7.中国传统文化给您的感觉是:( A )A.高深而重要 B.一般 C.不感兴趣8.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B )A.道家文化B.儒家文化C.佛教文化D.其他文化9.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有:( AB CD ) (可多选)A.世代相传B.民族特色C.历史悠久D.博大精深10.您平时都关注或了解过哪些传统文化_BFGLK___?(可多选)A. 农业文化B. 传统文学C. 传统节日D. 传统中医E. 中国戏剧F. 中国建筑G. 中华武术H. 国画书法I. 民间艺术J. 民愤民俗K. 中华美食L. 宗教哲学M. 神话传说N. 其他11.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脸谱的特点你了解哪些?( B ) (可多选)A.美与丑的矛盾统一B.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C.其图案是程式化的D.夸张于现实12.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人们是为了表现什么? (A )A.渲染节日气氛B.增添朋友间的亲密度C.表达自己的想法,寄予美好愿望D.祭祀祖先和下葬13.你对中国结了解有哪些? ( A )A.造型优美、色彩多样、寄托祝福B.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C.应用于服装、玉佩、妇女装饰D.有许多形状:最常见的有花、鸟、龙、鱼、鞋E.其他:14.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诗词,你读过哪些? (ABEGHI ) (可多选)A.唐诗B.宋词C.《三十六计》D.《孙子兵法》E.《西游记》F.《红楼梦》G.《三国演义》H.《水浒传》I.《诗经》15.对于一门传统艺术,如:书法、国画、民乐(二胡、古筝)、戏曲等,您_C_A.精通 B.有所掌握 C.学过点皮毛 D.完全不懂16. 傣族的传统节日时: (D )A.火把节B.第一口鲜C.长鼓舞D.泼水节17.以下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 )A.寒食节B.端午节C.腊八节D.河灯节18.中国的百花王是: ( D )A.玫瑰B.芍药C.月季D.牡丹19.对仁、孝、忠等传统道德,你认为: (A )A.应继承并发扬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已经过时D.不知道20.你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D )A.愿意,毕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B.想了解,但没有良好的途径C.不愿意,这些东西已经过时D.其他21.作为大学生,你对中国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态度是怎样的( A )A.感到非常自豪B.觉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没有什么帮助C.更向往与外国的传统文化D.无所谓,事不关己22.当你听到韩国把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说成是他们国家的发源地时,你的态度是什么? ( A )A.非常气愤,极力捍卫中国传统文化B.感到无奈,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渐走向衰落C.无所谓,事不关己23.作为当代大学生,你认为自身能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哪些实际行动?__A__(可多选)A.平时了解并适当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B. 主要关注如何是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C. 有可能的话,投身传统文化事业D. 都是陈旧的事物,和自己没有关系E.其他____24.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什么建议?(必答)从自身做起,并将优秀的创痛文化带给下一代或其他人。
关于传统文化调查问卷
关于传统文化调查问卷1、你的年级:年级2、你是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非常感兴趣□有些感兴趣□没什么兴趣□讨厌传统文化3、你觉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可多选) :□传统美食□传统节日□历史古迹□传统习俗□传统思想□其他4、你通过哪种途径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网络、电视、报纸等□课堂知识□长辈传授□同学、朋友□书籍□参加过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其他.5、如果学校设有传统文化的课程,你会:□积极选择□尝试学习□没兴趣6、你觉得应用哪些方法来保护传统文化(可多选) :□学校应多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和活动□国家应多出台相关的保护政策□从自身做起,多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宣传7、你更喜欢参加西方节阳活动(如圣诞节、醛节等)还是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喜欢传统节日,没啥原因□喜欢传统节日,有民族特色□喜欢西方节日,气氛浓厚□喜欢西方节日,没啥原因8、你知道()个中国传统节日?□1-5 □5-10 □10-15 □15以上9、你知道扭秧歌、敲锣鼓、踩高跷、跑旱船等是哪个传统节日的民风风俗活动? □清明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10、你对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的看法及参与程度:□传统节日的习俗全都知道,自己经常参与□传统节日的习俗全都知道自己偶尔参与.□知道几个传统节日的习俗,自己经常参与□知道几个传统节日的习俗,自己偶尔参与□不清楚过节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11、你对下列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 [多选题]□古典诗词曲赋或小说□民族音乐或乐器□民族戏曲□书法□国画□传统节日□其他12、你读过下列哪些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诗经》□唐诗、宋词□《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其他13、你从读过的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中知道了什么?□神话故事□名人事迹□历史知识□学习先贤的优秀品德□只是读过、背过,没有深刻印象14、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你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问卷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问卷尊敬的朋友:您好!为全面了解当前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现状,特邀您参与本调研活动。
本信息只作科研之用,不公开任何个人身份信息,所选答案也无对错之分,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意义的。
您的参与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份贡献!非常感谢您的参与!祝您和家人新春快乐!河南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调查小组2013年1月25日一、背景了解(请您在合适选项上打“√”)1、您的性别:(1)男(2)女2、您出生在年3、您的家乡是省市/地区县/区乡/镇村4、您的文化程度是:(1)没上过学(2)小学(3)初中(4)高中/中专/技校(5)大专及以上5、您的职业是:(1)工人(2)农民(3)公务员(4)医生(5)教师(6)小商人(7)私营企业主(8)在本地打工(9)在外地打工(10)其它(请加以注明)6、您每月的收入大概为:(1)500元以下(2)500-1000 (3)1000-1500 (4)1500-2500 (5)2500以上二、文化问题(请您在合适选项上打“√”)7、您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A.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B. 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接受时要有所扬弃C. 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显得过时了,保守了D. 不关心也没有什么认识8、您对下列哪些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或是有些了解(多选)A. 古典诗词赋小说B. 民族音乐或乐器C. 戏曲D. 书法E. 国画F. 传统节日G. 玉器H. 瓷器I.诸子百家的著作和思想J. 其他9、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家、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您了解吗?A. 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的观点B. 了解大致思想,但不能完整地描述C. 有其中一、两家不太清楚D. 基本不知道10、您对中国四大名著的阅读情况如何?A. 都看过并多次读过B. 看过其中一两部C. 没看过书籍但看过影视作品D. 基本没看过11、您认为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A. 有必要,“四书五经”所载的内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B. 没必要,“四书五经”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其中一些陈腐的观念束缚现代人的思想C. 无所谓12、您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和情况(在合适的格子里打“√”)。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问卷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问卷
1.您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单选题] [必答题]
○应当继承并发扬光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没有用
2.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 [单选题] [必答题]
○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越来越受人们推崇
○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3.您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节日 [单选题] [必答题]
○肯定
○否定
4.您是否会刻意地关注中国传统节日 [单选题] [必答题]
○是
○否
5.您认为外国节日会替代中国传统节日吗 [单选题] [必答题] ○会
○不会
6.您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贺方式吗 [单选题] [必答题] ○不知道
○知道
7.您如何看待中国四大名著 [单选题] [必答题]
○肯定
○否定
8.您如何看待四书五经 [单选题] [必答题]
○肯定
○否定
9.您认为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 [单选题] [必答题]
○有
○没有
10.您知道四书五经是什么吗 [单选题] [必答题]
○不清楚
○清楚
11.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很了解
○一般
○根本不了解
12.传统绘画与其他绘画相比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绘画 [单选题] [必答题] ○能给予出非常专业的回答
○只能欣赏出其中的美不能做出评价
○完全看不懂
13.您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有哪些 [多选题] [必答题]
□电视
□书籍
□网络
□老师
□父母
□其他
14.您认为将来的教材有必要摄入中国传统文化吗 [单选题] [必答题] ○有
○没有。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问卷调查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问卷调查1、您的年级是()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2、您的专业是()a.中文相关专业b.非中文相关专业c.其他3、你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么?a.感兴趣b.一般般c.不敢兴趣4、你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的作用是?a.有很大的促进作用b.一般般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5、你觉得大学生是否应该学习国学?a.应该b.没必要c.不应该d.不清楚6、你觉得学习历史文化对学习有没有帮助?a.有b.没有c.很少d.不知道7、你认为有无必要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传统文化兴趣班?a.很有必要b.没有必要c.无所谓8、继鲁迅之后,当代一些学者对传统文化作出了无情的批判,例如柏杨先生就把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比作“(污秽)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发酸发臭”的酱缸文化,对此,你认为()a.批判的很有道理,值得反思b.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夸大的倾向c.他们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言语偏激,观点片面d.不太了解9、你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是怎样的?a.很喜欢传统文化,觉得应该把它发扬光大b.不是很喜欢,但作为中国人,我们还是应该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c.想要去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d.与其了解传统文化,不如多花时间练练英语和计算机等,能够更适应社会10、你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来源是()a.课本知识b.传统文化活动c.媒体宣传d.其他11、你认为造成自身传统文化贫乏的主要原因是()a.认为不重要b.内容枯燥乏味,看不懂c.学习形式单一d.宣传力度不够e.缺乏有效学习渠道12、你更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a.名家讲座b.参加民俗活动c.旅游、探访文物古迹d.传统文化题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e.传统文化课程f.课外书籍阅读g.业余时间学习传统技艺h.网络宣传j.其他途径13、对传统文化的未来,你觉得()a.很乐观b.比较乐观c.很难说d.不乐观14、你是否认为中华传统的兴衰与自己毫不相干?a.是b.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调查问卷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出现了文化多样性。
在这样文化不断交流与摩擦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同样面临着考验,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你是怎样看待的呢?(希望您能帮助认真填写此问卷,以协助我完成社会调查。
对于您的支持,我们将表示由衷的感谢。
)
Q1:您怎样看待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
○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接受时要有所扬弃
○在现今时代日益西化的年代,传统文化显得过时保守了
○对中国文化没有什么看法
Q2:情人节(2.14)和七夕(农历7.7)你更愿意过哪一个节日?
○情人节
○七夕
○两个都愿意
○两个都不愿意
Q3:赑屃bì xì,猋biāo, 骉biāo, 麤cū, 毳cuì,掱pá,这些字没有拼音你会读吗?
○全会
○会一些
○会1-2个
Q4:你知道“程门立雪”,“管鲍之交”、“崔枢还珠”这些传统道德典故吗?
○全都知道
○知道一些
○不知道
Q5:您对国粹京剧的看法
○随口就能唱几句
○我很喜欢但是听不懂
○一点不喜欢
Q6:如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冲出国门,在国外选起了一场“儒家热”,但是在国内却倍受冷落,请问您对有什么看法?
○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
○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坏现象,我们应积极纠正
○这反映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
○说明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很浅薄
Q7:对于现如今解读传统文化的新方式有什么看法?(如“百家讲坛”“红楼梦选秀”等活动)
○赞同,能够引起人们关注传统文化
○只关注与其娱乐性但忽略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
○注入太多商业化因素,属于快餐文化,不赞同
Q8: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式,您认为对在校学生应不应该开设中国文化课,开设兴趣班等?
○有必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去了解并发扬其精华。
○没有必要。
因为我国学生在校学习忙碌,无暇顾及。
Q9: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您怎么看待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仁即爱人,义即正义,礼即有礼,智即求知,信即诚信)
○已经不符合现在人际交往的需要了
○未必做得到,但是是我追求的价值观
○虽然赞同,但不支持以此待人
○无所谓
Q10:您认为传统文化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作用是?
○很重要,仍然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用减弱
○作用已经很小,关注的人将越来越少
○不去关心,不了解
Q11:您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
○传统文化将逐渐受到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发扬推崇
○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将逐渐被淡忘
○传统文化将来会成为少部分人研究的小众文化
○保持现状,没有太大改变
Q12:您认为传统美德有无可取性?
○很有可取性,应该一脉相承
○有可取性,但有些方面可以有所改进
○无可取性,应该注重现代的创新,应该向前看
○不去关心传统道德
Q13:你觉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经济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现代艺术与外国艺术的冲击
□人们审美标准的改变
□时代的变迁,流行文化的盛行
□其他因素
Q14: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风俗渐渐被人们所忽略了。
您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多选)□社会本身缺乏一种文化氛围与宣传
□传统节日的习俗已经与当代社会不相适应了
□大部分人对于传统节日的习俗不了解
□西方节日文化的碰撞与摩擦
□我国教育方面对此的不重视,导致从青少年开始对传统文化的忽略
Q15:您认为当代青年学生在继承、发扬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上应该怎样做?
○平时了解并适当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
○主要关注如何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
○有可能的话,投身传统文化事业
○都是陈旧的事物,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