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过程。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3、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4、气质不影响人的成就高低、贡献大小,但却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5、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叫注意的分散。

()6、信息从感觉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7、听南极考察团的报告时,头脑中浮现出企鹅、雪窝等形象,这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

()8、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9、人的表情都是个体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而获得的。

()10、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内在根据,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2、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A.定势B.动力定型C.无条件反射D.反馈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 . 时距信息B . 加工机制C . 通道D . 实验为了解释行为,心理学家可以:(A) 探究行为的生物原因(B) 假设心理机制或状态(C) 探究引起行为的环境事件(D) 以上都对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的是:(A) 汉代王充(B) 南北朝范缜(C) 明代李时珍(D) 清代王清任6、脑干中被称为“生命中枢”的是()A、桥脑B、丘脑C、下丘脑D、延髓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9、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10、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个体最独特的性格特质,在性格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特质是()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三、多项选择题1、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物理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冯特C. 斯金纳D. 巴甫洛夫答案:B3.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绪B. 认知过程C. 行为D. 人格答案:B5.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的是()A. 意识B. 潜意识C. 自我意识D. 超我意识答案:B6.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 詹姆斯B. 斯金纳C. 皮亚杰D. 冯特答案:B7.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情绪主导认知D. 认知主导情绪答案:B8. 记忆的三个阶段包括()A. 编码、存储、提取B. 编码、存储、遗忘C. 编码、提取、遗忘D. 存储、提取、遗忘答案:A9.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答案:D10. 人类智力的分布是()A. 正态分布B. 均匀分布C. 偏态分布D. 双峰分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A. 发展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工业心理学D. 神经科学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记忆?()A. 注意力B. 情绪状态C. 环境因素D. 年龄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主要功能?()A. 动机功能B. 组织功能C. 社会功能D. 认知功能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人格的主要理论?()A. 特质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行为主义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B. 认知心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C. 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心理动力学D.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记忆的三个阶段?A. 编码B. 存储C. 回忆D. 遗忘答案:D3.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中,哪一部分负责欲望和冲动?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潜意识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础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生理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B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6.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艾瑞克森C. 戈尔曼D. 马斯洛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人格特质理论中的“五大”?A. 开放性B. 尽责性C. 外向性D. 情绪稳定性答案:D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通常是: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均匀递减D. 先快后快答案:A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这一过程称为: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经典条件作用D. 操作条件作用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A. 生理唤醒B. 行为表达C. 认知评估D. 情绪体验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使中性刺激最终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操作条件作用则是指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2.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强调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1、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1、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1、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三、重点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单个神经元负责传导刺激的部位是:A 树突 B胞体C轴突 D突触2.流体智力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后天的学习B先天的因素 C社会文化 D A和B3.除嗅觉外,感觉信息进入大脑的最后一个信息中转站是:A海马 B下丘脑 C丘脑D桥脑4.有关情绪与情感,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A情感是情绪在基础上形成的 B情绪具有情境性,情感则具有稳定性C情绪具有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持久性D情绪具有深刻性,情感具有激动性5.同样是遇到交通堵塞,张力焦躁愤怒,而李飞却很平静。

下面哪种情绪理论能解释这种情绪反应的差异?A评定-兴奋理论 B两因素理论C面部反馈理论D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6.某病人把杂志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记不住内容,该病人损伤的脑区是:A小脑B海马 C 杏仁核 D下丘脑7.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是:A色调、波长和饱和度 B色调、明度和照度C波长、明度和饱和度D色调、明度和饱和度8.小明要出门旅行,妈妈叮嘱他带上大约15种左右的必备物品,根据Miller 的观点,若小明没有用笔记下妈妈话,他大约记住物品的数量是:A少于5个 B 10-12个C 5-9个 D 15个9.学习后休息,比学习后继续学习其他材料记忆的效果好,这是由于:A过度学习的作用 B记忆恢复的作用C倒摄抑制的作用小 D前摄抑制的作用小10.乔姆斯基认为,我们生来就有一种(),儿童期只要接触语言就会学会语言。

A词汇理解装置B语言获得装置C语言和语法转换装置 D超神经机制装置11.“窥一斑而见全豹”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D理解性12.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此时判断山峰间距离远近的最佳线索是:A眼睛的调节B视轴的辐合C空气透视D运动透视13.问题解决的启发性策略优于算法策略的原因是:A它保证问题的解决 B不需要尝试 C受定势影响小D节省时间1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15.下列属于负强化的选项是:A表扬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看着B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C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喜欢的玩具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16.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神经突触 B神经递质 C神经网络D神经元17.亮亮头部摔伤后,不能移动右手,他的头部损伤最可能发生在:A左半球的感觉联合区 B右半球的感觉联合区C左半球的运动联合区 D右半球的运动联合区18.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说出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体现了语言的:A创造性B意义性C指代性D社会性19.大脑负责分辨语音、理解语义的脑区是:A威尔尼克区 B角回 C中央前回 D布洛卡区20.使用模糊刺激是人格哪一种测量方法最主要的特点:A访谈 B自陈式量表测验C投射测验 D情境测验二、判断题1.奖励是一种形式的正强化。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题四套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题四套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性格无好坏之分。

(×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 ×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B、心脏的机能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D、脊髓的机能3. 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B、知觉C、感觉D、记忆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B、逻辑词语记忆C、听觉和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A、逻辑思维B、直觉思维C、形象思维D、动作思维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64002)一、名词解释题1、边缘系统2、知觉3、思维4、能力5、动机6、观察法7、情绪调节8、人格9、神经系统10、错觉11、记忆12、问题解决13、表象14、神经冲动15、编码16、创造性17、记忆18、实验法二、简答题1、人格的本质特征有哪些?2、脑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有哪些?4、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有哪些?5、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自我调控系统包括哪些?7、意识包括哪几种不同的状态?8、语言的特征有哪些?9、影响创造性的困素有哪些?10、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如何?11、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12、注意可分为哪几种?13、根据信息保持的长短,记忆可分为哪几类?14、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包括哪几个层次?三、论述题1、论述感觉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论述情绪调节的特征。

3、论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边缘系统答: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

2、知觉答: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3、思维答:思维是借住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4、能力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是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5、动机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6、观察法答:在自然条件下,有计划、系统地观察,发现心理现象的规律7、情绪调节答: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8、人格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请将答案按先后顺序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否则不计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3.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B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4.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C )。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马斯洛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D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D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7.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 B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8.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A )。

A.行为主义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9.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

这类心理现象称为( D )。

A.情感过程B.心理状态C.意志过程D.心理特征10.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D )。

A.测验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活动产品分析法11.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C )。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12.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C )。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控制心理现象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物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3.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心理的哪部分负责欲望和冲动?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亚伯拉罕·马斯洛B. 莱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5.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恐惧D. 羡慕6. 人类的记忆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A. 三个B. 四个D. 五个7.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8. 心理测量学主要研究的是:A. 心理现象的测量B. 物理现象的测量C. 社会现象的测量D. 生物现象的测量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发展阶段理论?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C.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D.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0.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个体认知过程B. 个体情绪过程C. 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D. 个体生物过程答案:1-5 DCBDA 6-10 BCC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3.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2. 论述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的应用。

结束语:本次普通心理学试题涵盖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作者:————————————————————————————————日期: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

2、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

3、引起心境的原因有哪些?工作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甚至季节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4、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坚定性(三)果断性(四)自制性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第一,情绪通常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

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第三,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而感发生晚。

晴绪和情感间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

另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

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1.注意起伏现象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2.创造想象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心境是人的内心世界里变幻多变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随时可以在人的外在表象上表现出来。

4.气质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一)注意的广度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转移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二)思维定势(三)功能固着(四)酝酿效应(五)知识经验(六)动机和人格5、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意志行动表现出以下特点:1.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2.它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

3.它是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的行动。

意志是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行动的过程。

4.它是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的行动,其结构也包括相应的自动化的动作。

1、知觉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2、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诸如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与情感、做过的动作等,都可能保存于头脑中。

4、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记忆的类型有哪些?其分类标准各是什么?记忆类型,这些类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等。

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指向某一对象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和抑制无时不在进行着有规律性的运动,基本神经过程运动的规律有二。

(一)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二)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简述想像的分类有意想象无意想象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

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应激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整体性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2、简述影响识记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 3.识记方法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4、简述注意的功能。

(一)选择功能 (二)保持功能 (三)调节监督功能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与情感相比,情绪较不稳定。

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

6、简述尝试错误说。

学习是一种盲目的、渐进的尝试与改正错误的过程。

随着练习,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得以产生,于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种稳固的联结。

把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归结为尝试错误的过程,忽视了人类学习中认知与理解的作用;把人类和动物的学习简单地等同起来,抹杀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但它也有有合理的因素,其所强调的尝试错误现象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人类学习一种方式或途径。

1、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2、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

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改变、具有外向性。

4、性格——是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经了的行为方式。

1、简述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因素。

答: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

(一)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二)人本身的状态1.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2.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3、思维的品质有哪些?答:思维的品质有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立性。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问题解决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多:(一)问题情境(二)认知结构的限制(三)定势(四)功能固着(五)动机和情绪状态5、意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1、有明确的目的性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试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答:性格和气质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

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而气质更多地受先天因素的影响。

(2)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区别。

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气质的特征因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而异;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与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合金”,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在性格中起主要作用。

(3)气质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别。

1. 知觉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其知觉对象的映象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2.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3. 集中思维:指综合思维已有信息,朝者同一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向。

4.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1.简述人的心理实质。

答:人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即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与周围的环境、与他人发生着联系。

2.简述感觉知觉的区别与联系答: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感觉是一种最简的认知活动,而知觉则是属于感觉的一种认知活动。

联系:感觉和知觉又是密不可分的,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

3.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

答: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想象的概述。

4.动机冲突有哪些类型?如何解决?答: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

从不同的侧面,可以把动机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

(1)生物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2)内因性动机与外因性动机。

(3)进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4)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5)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

5.简述胆汁质气质的行为特征答:胆汁质气质的行为特征: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较弱,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外向;行为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

兴奋而热烈是其主要特色。

6.简述个性心理的结构。

答:1、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2、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

3、创造想像: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答: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2、目前关于遗忘的理论观点主要有哪些?答:目前关于遗忘的理论观点主要有(1)消退说: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到消失,若记忆不断提取使用,其痕迹变得巩固。

(2)干扰说:遗忘是先前学习和后来的学习相互干扰以致造成抑制效应的结果。

(3)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压抑解除,记忆能恢复。

3、简要说明情感的类型。

答:情感的类型:(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4、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品质是个人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1)自觉性(2)果断性(3)自制性(4)坚持性5、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观点有:(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类的心理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信号功能(2)感染功能(3)调节功能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表象:它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