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简介机器人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

合集下载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机器人系统的组成机器人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机械结构:包括机器人的物理外形和各个部件的机械结构,如关节、链条、连接器、传感器等。

这些结构决定了机器人的动作范围和运动能力。

2. 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传感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感知环境。

电气控制系统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指令,并将其转化为机械动作。

3. 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单片机、PLC等,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执行任务。

计算机控制系统负责运算、决策和监控机器人的各种功能。

4. 感知系统:包括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用于感知机器人周围的环境信息。

感知系统可以获取到环境中的物体位置、距离、光照强度等数据,以辅助机器人的决策和动作。

5. 控制算法:包括路径规划、运动控制、动作规划等算法,用于指导和控制机器人的各项动作。

控制算法可以使机器人对特定任务做出适当的反应和行动。

6. 用户界面:通常是一台显示屏或者计算机界面,与机器人进行通信,可以通过界面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和监控。

用户界面还可以提供机器人的工作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实现使用者对机器人的控制和监控,并执行各种任务。

另外还有一些可选的组成部分,可以根据具体的机器人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1. 操作系统:机器人可能运行一个特定的操作系统,如Linux 或Windows,用于管理和协调机器人系统的各项功能。

2. 数据存储和通信设备:机器人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存储和通信能力,以便存储和传输数据。

例如,机器人可以存储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和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数据。

3. 电源系统:机器人通常需要电源来驱动各个部件的工作,可以采用电池、电源适配器等不同形式的供电方式。

4. 人机交互接口:机器人可以配备触摸屏、声音识别、手势识别等人机交互设备,以便用户能够与机器人进行沟通和交互。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系统在组成部分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描述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描述

UTACH/MIT 多指手 双拇指手
44
BH—II 三指手
四指灵巧手
最小的三指手
DLR多指手 哈工大多指手 灵巧的双手
45
手指关节的设计
手指主要用于抓握动作,要求动作灵活,刚度好,具有较大 的抓握力。就其手的结构而言,传动机构有三种方式:
1) 腱传动,特点是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具有很高的抗拉强 度和很轻的重量,但刚性差,较大的弹性,不利于控制。 MIT手、JPL手和DLR-I手都是这种方式。 2) 齿轮传动,特点是传动比可靠,但是摩擦较大,有回程间 隙,占用空间大。
3) 连杆传动,刚度好,加工制造比较简单,高精度,能较好 的实现多种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的要求。但是设计复杂,不 能精确地满足各种运动规律的要求。典型的如Belgrade手, NASA手等。 4)欠驱动手指关节
46
5 、移动机器人
1)车轮型
两轮型
三轮型
四轮型
2) 履带式
救 援 机 器 人
3)步行式(足式行走)
5、手部机构
机器人的手部是是最重要的执行机构。 机器人手部是机器人为了进行作业,在手腕上配置的操 作机构。因此有时也称为末端操作器。 由于机器人作业内容的差异(如搬运、装配、焊接、喷 涂等)和作业对象的不同(如轴类、板类、箱类、包类物 体等), 手部的形式多样。综合考虑手部的用途、功能和 结构持点,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 1.卡爪式夹持器; 2.吸附式取料手; 3.专用操作器及换接器 4.仿生多指灵巧手。
手腕结构多为上述三个回转方式的组合,组合的方 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腕部结构的设计要满足传动灵活、结构紧 凑轻巧、避免干涉。机器人多数将腕部结构的 驱动部分安排在小臂上。首先设法使几个电动 机的运动传递到同轴旋转的心轴和多层套筒上 去。运动传入腕部后再分别实现各个动作。

机器人系统组成结构

机器人系统组成结构
机器人控制系统负责协调、管理、控制系统的所有部件进行工作 ,其基本功能包括:
记忆功能 与外围设备联系功能 示教功能 人机接口 位置伺服功能 传感器接口 故障诊断安全保护功能
22
三、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框图
23
三、控制系统
3 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
机器人控制系统可分为集中控制、主从控制、分散控制
集中控制:所有控制工作由一台计算机(CPU)完成
轮足混合型行走机构可提高行走效率
问题:大家觉得 轮足混合式机器 人主要优点是什 么??
科学家最新研制的ATHLETE(全地 S形hrim六p全足地地形移外动探机器测人器)机器人
轮足混合是机器人 集中了轮式机器人 的高速高效和足式 机器人的特殊地形 适应性两种优势!
21
三、控制系统
1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二讲 机器人组成结构
1、机器人组成概述 2、机器人机械系统 3、机器人控制系统 4、机器人感知系统 5、机器人驱动系统
2
一 、机器人组成概述
1 机器人系统组成
机器人系统的三大部分
机械部分



传感部分

控制部分
人机交互系统




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



机械系统

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
3
一、机器人组成概述
有刷 无刷
43
五、驱动系统
3电动机-直流电机的控制
直流 (DC)伺服电机
开环脉冲宽度调速系统的组成: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结构(开环)
44
五、驱动系统
4电动机-步进电机的控制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55700[专业研究]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55700[专业研究]
• 伸缩是指运动机构产生直线运动。
特制内容
9
特制内容
10
2.2.2机械手的坐标形式和自由度
(1)根据单元动作组合方式的 不同,机械手的动作形态一 般归纳为以下四种坐标类型: ①直角坐标型(图7.2—2); ②圆柱坐标型(图7.2—3); ③极坐标型(图7.2—4);④ 多关节型(图7.2—5)。
• 感受系统 它由内部传感器模块和外部传感器模块组成, 获取内部和外部环境状态中有意义的信息.智能传感器 的使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适应性和智能化的水 准.人类的感受系统对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是极其灵巧的,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信息,传感器比人类的感受系统 更有效.
• 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 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是实现机器人与外部环境中的设 备相互联系和协调的系统.机器人与外部设备集成为一 个功能单元,如加工制造单元、焊接单元、装配单元等
• PUMA262型机器人具有六个自由度,可以进行复 杂空间曲面的弧焊作业
特制内容
17
• 6个关节轴由6个独立的电机驱动,由图2—2可以
看出,电机1通过两对齿轮传动带动立柱回转;电
机2通过联轴器、一对圆锥齿轮和一对圆柱齿轮带
动齿轮Z,齿轮Z绕与立柱固联的齿轮Z转动,于是
形成了大臂相对于立柱的回转运动;电机3通过两
个联轴器和一对圆锥齿轮、两对圆柱齿轮(Z固联
于小臂上)驱动小臂相对于大臂回转;电机4先通过
一对圆柱齿轮、两个联轴器和另一对圆柱齿轮( Z
固联于手腕的套筒上)驱动手腕相对于小臂回转;
电机5通过联轴器、一对圆柱齿轮、一对圆锥齿轮
(Z联于手腕的球壳上)驱动手腕相对于小臂(亦即相
对于手腕的套筒)摆动( );电5 机6通过联轴器、两
特制内容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与技术参数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与技术参数

55°至205°
280(°)/s
Axis4 手腕 Axis5 弯曲
230°至230° 120°至125°
560(°)/s 420(°)/s
Axis6 翻转
400°至400°
750(°)/s
工业机器人基础
人机交互系统是使操作人员参与机器人控制并与机器人进行联系的装置,如计算机的标 准终端、信息显示板、指令控制台、危险信号报警器等。该系统归纳起来可分为指令给定 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两大类。
2)控制系统
通过对工业机器人驱动系统的控制,使执行机构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工 作。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计算机和伺服控制器组成。控制计算 机不仅发出指令,协调各关节驱动之间的运动,同时要完成编程示教及再现, 在其他环境状态(传感器信息)、工艺要求、外部相关设备(如电焊机)之 间传递信息和协调工作。伺服控制器控制各个关节的驱动器,使各杆按一定 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置要求进行运动。
(2)说明书上提供的工作范围往往要小于运动学意义上的最大空间。
(3)实际应用中的工业机器人还可能由于受到机械结构的限制,在工 作范围的内部也存在着臂端不能到达的区域,这类区域称为空洞或空腔。
2.自由度
自由度是指机器人操作机在空间运动所需的变量数,用以表示机器人动作灵活 程度的参数,一般是以沿轴线移动和绕轴线转动的独立运动的数目来表示。
4.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运动周期,它与工业机器人所提取的重力和位 置精度均有密切的关系。运动速度提高,工业机器人所承受的动载荷会增大,所承受的 加减速时的惯性力也会增大,这会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平稳性和位置精度。以目前的 技术水平而言,一般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直线运动速度大多在1 000 mm/s以下,最大回转速 度一般不超过120(°)/s。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

相关术语及性能指标
关节(Joint):即运动副,允许机器人手臂各零件之间发生相 对运动的机构。
连杆(Link):机器人手臂上 被相邻两关节分开的部分。
刚度(Stiffness):机身或臂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它是用外力和在外力作用方向上的变形量(位移)之比来度量。
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或者称坐标轴数,是指描述物体 运动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手指的开、合,以及手指关节的自由 度一般不包括在内。
• 圆柱坐标型机械手有一 个围绕基座轴的旋转运 动和两个在相互垂直方 向上的直线伸缩运动。 它适用于采用油压(或气 压)驱动机构,在操作对 象位于机器人四周的情 况下,操作最为方便。
• 极坐标型机械手的动作 形态包括围绕基座轴的 旋转,一个回转和一个 直线伸缩运动,其特点 类似于圆柱型机械手。
• 多关节型机械手最接近于人臂的构造。它 主要由多个回转或旋转关节所组成,一般 都采用电机驱动机构。运用不同的关节连 接方式,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由于 具有占地面积小,动作范围大,空间移动 速度快而灵活等特点,多关节型机械手在 各种智能机器人中被广为采用。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本体类似于具备上肢机能的机械 手 ,由手部、腕部、臂、机身(有的包括行走机构) 组成。
2.2.1机械手的操作动作
• 机械手的动作形态是由三种不同的单动作——旋 转、回转、伸缩组合而成的。
• 旋转和回转是指运动机构产生相对运动。旋转是 转动部件的轴线和转动轴同轴;回转是转动人
2.2.3机器人机构运动简图
(1) PUMA一262机器人机构
• 图2—1是PUMA系列一种较小的机器人PUMA一
262机器人机构(操作机)的外形直观图。它有一个 立柱,可以垂直回转,称作腰关节,也称1轴。有 大臂、小臂,它们的回转轴称作肩关节(2轴)和肘 关节(3轴)。这3个轴和杆,构成了该机器人的位 置机构(又称主关节轴组),即由他们的几何参数 (杆长和偏距)和运动参数(关节轴的转角)决定手腕 (参考点)的空间活动范围(工作空间)。手腕具有3 个互相垂直的回转轴(4、5、6轴),它们是姿态机 构(又称副关节轴组),即它们的转角确定着工具 (图中未画)的空间姿态。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介绍,超详细,值得收藏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介绍,超详细,值得收藏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介绍,超详细,值得收藏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的总体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六个系统”。

三大部分、六个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工业机器人结构三大部分是指用于实现各种动作的机械部分、用于感知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传感部分和用于控制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的控制部分。

六个系统分别是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又叫执行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感受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

有电机驱动、液压驱动、气动驱动、其它驱动形式。

根据需要,可采用由这三种基本驱动类型的一种,或合成式驱动系统,目前最常用的是电机驱动。

选用原则:1,控制方式:对物料搬运(包括上、下料)、冲压用的有限点位控制的程序控制机器人,低速重负载时可选用液压驱动系统;中等负载时可选用电机驱动系统;轻负载时可选用电机驱动系统;轻负载、高速时可选用气动驱动系统,冲压机器人手爪多选用气动驱动系统。

2,作业环境要求:从事喷涂作业的工业机器人,由于工作环境需要防爆,考虑到其防爆性能,多采用电液伺服驱动系统和具有本征防爆的交流电动伺服驱动系统。

水下机器人、核工业专用机器人、空间机器人,以及在腐蚀性、易燃易爆气体、放射性物质环境中工作的移动机器人,一般采用交流伺服驱动。

3,操作运行速度:对于装配机器人,由于要求其有较高的点位重复精度和较高的运行速度,通常在运行速度相对较低(≤4.5m/s)的情况下,可采用AC、DC或步进电动机伺服驱动系统;在速度、精度要求均很高的条件下,多采用直接驱动(DD)电动机驱动系统。

电机驱动方式驱动电机主要要求:快速性,控制特性的连续性和直线性,能接受严苛运行环境,起动转动矩惯量大,加强调速范围宽,体积小,质量小,轴向尺寸短。

目前,由于高起动转矩、大转矩、低惯量的交、直流伺服电动机在工业机器人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负载1000N(相当100kgf)以下的工业机器人大多采用电伺服驱动系统。

3、简介机器人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

3、简介机器人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

机器人的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一、三大部分三大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

二、六个子系统六个子系统是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换系统、人机交换。

1.驱动系统,要使机器人运作起来,各需各个关节即每个运动自由度安置传动装置。

这就是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可以是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电动传动、或者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综合系统,可以是直接驱动或者通过同步带、链条、轮系、谐波齿轮等机械传动机构进行间接传动。

2.机械结构传动,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由机座、手臂、末端操作器三大部分组成,每一个大件都有若干个自由度的机械系统。

若基座不具备行走机构,则构成行走机器人;若基座不具备行走及弯腰机构,则构成单机器人臂。

手臂一般由上臂、下臂和手腕组成。

末端操作器是直接装在手腕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可以是二手指或多手指的手抓,也可以是喷漆枪、焊具等作业工具。

3.感受系统由内部传感器模块和外部传感器模块组成,用以获得内部和外部环境状态中有意义的信息。

智能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适应性和智能化的水准。

人类的感受系统对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是极其灵巧的,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信息,传感器比人类的感受系统更有效。

4.机器人一环境交换系统是现代工业机器人雨外部环境中的设备互换联系和协调的系统。

工业机器人与外部设备集成为一个功能单元,如加工单元、焊接单元、装配单元等。

当然,也可以是多台机器人、多台机床或设备、多个零件存储装置等集成为一个去执行复杂任务的功能单元。

5.人工交换系统是操作人员与机器人控制并与机器人联系的装置,例如,计算机的标准终端,指令控制台,信息显示板,危险信号报警器等。

该系统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指令给定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

6.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程序以及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支配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去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

假如工业机器人不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开环控制系统;若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闭环控制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的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一、三大部分
三大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

二、六个子系统
六个子系统是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换系统、人机交换。

1.驱动系统,要使机器人运作起来,各需各个关节即每个运动自由度安置传动装置。

这就是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可以是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电动传动、或者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综合系统,可以是直接驱动或者通过同步带、链条、轮系、谐波齿轮等机械传动机构进行间接传动。

2.机械结构传动,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由机座、手臂、末端操作器三大部分组成,每一个大件都有若干个自由度的机械系统。

若基座不具备行走机构,则构成行走机器人;若基座不具备行走及弯腰机构,则构成单机器人臂。

手臂一般由上臂、下臂和手腕组成。

末端操作器是直接装在手腕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可以是二手指或多手指的手抓,也可以是喷漆枪、焊具等作业工具。

3.感受系统由内部传感器模块和外部传感器模块组成,用以获得内部和外部环境状态中有意义的信息。

智能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适应性和智能化的水准。

人类的感受系统对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是极其灵巧的,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信息,传感器比人类的感受系统更有效。

4.机器人一环境交换系统是现代工业机器人雨外部环境中的设备互换联系和协调的系统。

工业机器人与外部设备集成为一个功能单元,如加工单元、焊接单元、装配单元等。

当然,也可以是多台机器人、多台机床或设备、多个零件存储装置等集成为一个去执行复杂任务的功能单元。

5.人工交换系统是操作人员与机器人控制并与机器人联系的装置,例如,计算机的标准终端,指令控制台,信息显示板,危险信号报警器等。

该系统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指令给定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

6.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程序以及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支配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去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

假如工业机器人不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开环控制系统;若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闭环控制系统。

根据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可分为程序控制系统、适应性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控制系统。

根据控制运行的形式,控制系统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轨迹控制。

简介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包括手部、手腕、臂部和机身等
(1)小臂通常把靠近主轴的一节叫做小臂,选用轻质高强度铝合金,淬火后进行时效及稳定化处理。

小臂电机安装在小臂内部,这样虽然增加了小臂惯量,但有利于简化
(2)大臂通常把靠近立柱的一节叫做大臂,也采用轻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

大、小臂均采用精密摆线减速器加推力向心交叉短圆柱滚子轴承。

精密摆线减速
器减速比大、同轴传动、传动精度高、刚度大、结构紧凑,适用于重载、高速、高精度。

而推力向心交叉短圆柱滚子轴承刚度高,能承受轴向压力与径向扭矩,与精密摆线减速器配合,正符合装配机器人大小臂刚性高及有倾倒力矩的要求,也有利于缩短传动链,简化结构设计。

(3)立柱是机器人机构中相对固定并承受响应力的基础部件。

(4)底座主要起支撑作用,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采用铸铁材料。

(5)主轴是机械本体直接执行工作的装置,可设置夹持器、工具、传感器等简述液压驱动器、气压驱动器和电气驱动器特点及应用场合液压驱动所用的压力为5~320kgf/cm2.
1、能够以较小的驱动器输出较大的驱动力或力矩,即获得较大的功率重量比。

2、可以把驱动油缸直接做成关节的一部分,故结构简单紧凑,刚性好。

3、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定位精度比气压驱动高,并可实现任意位置的开停。

4、液压驱动调速比较简单和平稳,能在很大调整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5、使用安全阀可简单而有效的防止过载现象发生。

6、液压驱动具有润滑性能好、寿命长等特点。

气压驱动在工业机械手中用的较多。

使用的压力通常在0.4-0.6Mpa,最高可达1Mpa。

1、快速性好,这是因为压缩空气的黏性小,流速大,一般压缩空气在管路中流速可达180m/s,而油液
2、废气可直接排入大气不会造成污染,因而在任何位置只需一根高压管连接即可工作,所以比液压驱动干净而简单。

3、通过调节气量可实现无级变速。

4、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气压驱动系统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

5、可以把驱动器做成关节的一部分,因而结构简单、刚性好、成本低。

6、因为工作压力偏低,所以功率重量比小、驱动装置体积大。

7、基于气体的可压缩性,气压驱动很难保证较高的定位精度。

8、使用后的压缩空气向大气排放时,会产生噪声。

9、因压缩空气含冷凝水,使得气压系统易锈蚀,在低温下易结冰。

电气驱动是利用各种电动机产生力和力矩,直接或经过机械传动去驱动执行机构,以获得机器人的各种运动。

因为省去了中间能量转换的过程,所以比液压及气动驱动效率高,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电气驱动大致可分为普通电机驱动、步进电机驱动和直线电机驱动三类。

介绍传感器定义、传感器的组成、机器人传感器的分类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


“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敏感元件(Sensitive element):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
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2.转换元件(Transduction element):以敏感元件的输出为输入,把输
入转换成电路参数。

3.转换电路(Transduction circuit):上述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
转换成电量输出。

根据机器人检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

1、内部传感器:用来检测机器人本身状态(如手臂间角度)的传感器。

多为检测位置和角度的传感器。

2、.外部传感器:用来检测机器人所处环境(如是什么物体,离物体的
距离有多远等)及状况(如抓取的物体是否滑落)的传感器。

具体有物体识
别传感器、物体探伤传感器、接近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力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等。

简介控制相关基本概念,机器人控制系统分析思路及方法
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执行机构。

传感器感知环境,反馈环境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机器人的控制中心,执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传感器信号处理和融合;驱动器根据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机构。

控制系统基本就这几大块。

工业机器人定义、特点、分类及其典型应用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工业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可编程。

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柔性启动化。

工业机器人可随其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功用,是柔性制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拟人化。

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有类似人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手爪等部分,在控制上有电脑。

此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还有许多类似人类的“生物传感器”,如皮肤型接触传感器、力传感器、负载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声觉传感器、语言功能等。

传感器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自适应能力。

(3)通用性。

除了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工业机器人外,一般工业机器人在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比如,更换工业机器人手部末端操作器(手爪、工具等)便可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

(4)工业机器技术涉及的学科相当广泛,归纳起来是机械学和微电子学的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不仅具有获取外部环境信息的各种传感器,而且还具有记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图像识别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人工智能,这些都是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

典型应用:
输送线、涂胶、焊接、自动装箱、自动焊接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