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及铣螺栓座面夹具设计 毕业论文
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专业班级姓名2012年6月15日摘 要要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
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连杆是柴油机的主要传动件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求。
关键词关键词:: 连杆;变形;加工工艺;夹具设计连杆;变形;加工工艺;夹具设计AbstracThe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the main driving medium of diesel engine, this text expounds mainly the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of clamping device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precision of size, the precision of profile and the precision of position ,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demanded highly , and the rigidity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not enough, easy to deform, so so arranging arranging arranging the the the craft craft craft course, course, course, need need need to to to separate separate separate the the the each each each main main main and and and superficial superficial superficial thick thick thick finish finish machining process. Reduce the function of processing the surplus , cutting force and internal stress stress progressively progressively progressively , , , revise revise revise the the the deformation deformation deformation after after after processing, processing, processing, can can can reach reach reach the the the specification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for the part finally . Keyword : Connecting rod ;Deformin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sign of clamping 目 录录摘要 (I)第1章 汽车连杆加工工艺汽车连杆加工工艺.......................................... 1 1.1 1.1 连杆的结构特点连杆的结构特点....................................................1 1.2 1.2 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 1 1.2.1 1.2.1 大、小头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大、小头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 2 1.2.2 1.2.2 大、小头孔轴心线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行度大、小头孔轴心线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行度....................... 2 1.2.3 1.2.3 大、小头孔中心距大、小头孔中心距................................................. 2 1.2.4 1.2.4 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 2 1.2.5 1.2.5 大、小头孔两端面的技术要求大、小头孔两端面的技术要求....................................... 3 1.2.6 1.2.6 螺栓孔的技术要求螺栓孔的技术要求................................................. 3 1.2.7 1.2.7 有关结合面的技术要求有关结合面的技术要求............................................. 3 1.3 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3 1.4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 1.5 1.5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7 1.5.1 1.5.1 工艺过程的安排工艺过程的安排................................................... 7 1.5.2 1.5.2 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 8 1.5.3 1.5.3 确定合理的夹紧方法确定合理的夹紧方法............................................... 9 1.5.4 1.5.4 连杆两端面的加工连杆两端面的加工................................................ 10 1.5.5 1.5.5 连杆大、小头孔的加工连杆大、小头孔的加工............................................ 10 1.5.6 1.5.6 连杆螺栓孔的加工连杆螺栓孔的加工................................................ 10 1.5.7 1.5.7 连杆体与连杆盖的铣开工序连杆体与连杆盖的铣开工序 .......................................10 1.5.8 1.5.8 大头侧面的加工大头侧面的加工.................................................. 11 1.6 1.6 连杆加工工艺设计应考虑的问题连杆加工工艺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1 1.6.1 工序安排 (11)1.6.2 定位基准 (11)1.6.3 夹具使用 (11)第2章 切削用量的计算切削用量的计算............................................... 12 2.1 2.1 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2 2.1.1 2.1.1 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柴油机“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装设计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

柴油机“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装设计前言毕业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我们在毕业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更是一次毕业总结。
因此,毕业设计在这三年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每位毕业生都能发挥所能,搞好自己的设计,给自己的学业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也十分重视这次毕业设计,并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
希望各位指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我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摘要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平和国防实力。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现代化的程度,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的先进程度,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制造过程中工艺水平的高低。
连杆作为传递力的主要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动力机车上,是各类柴油机或汽油机的重要部件。
连杆在传递力的过程中,承受着很高的周期性冲击力、惯性力和弯曲力。
这就要求连杆应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疲劳性能。
同时,因其是发动机重要的运动部件,故要求很高的重量精度。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连杆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加工制造工艺。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制造装备、连杆、加工工艺目录绪论............................................................................ (4)一.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4)1.1. 零件的作用及保护措施 (4)1.2. 毛坯材料的选用、制造并绘制毛坯图 (6)1.3. 连杆工艺规程的设计 (9)1.4. 零件的工艺过程分析 (13)1.5. 工艺方案的确定 (15)1.6. 机械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6)1.7. 工序工时定额的计算 (19)二. 连杆机械加工技术近期发展 (22)三. 连杆的修复 (24)四. 工装设计 (25)五. 总结 (33)六. 致谢 (34)七. 参考文献 (35)八. 毕业设计任务 (36)绪论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平和国防实力。
柴油机曲轴工艺过程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柴油机曲轴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江苏张家港校处学习中心批次层次专业111 专升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w11107861学生指导教师起止日期 2013.1.21--2013.4.14摘要曲轴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运动。
曲轴主要有两个重要加工部位:主轴颈和连杆颈。
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
发动机工作过程就是:活塞经过混合压缩气的燃爆,推动活塞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杆将力传给曲轴,由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而曲轴加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发动机整体性能的表现。
曲轴的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连杆颈。
这次毕业设计介绍柴油机曲轴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夹具的设计,及曲轴的规程制定中遇到问题的分析,经济性分析,工时定额,切削用量的计算。
同时还介绍曲轴加工中用到的两套夹具的设计过程。
在工艺设计中,结合实际进行设计,对曲轴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工艺过程和工艺装备,使曲轴的生产加工更经济、合理。
根据现阶段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本着以制造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材料等技术分析。
并根据以上分析来选择合理的毛坯制造方法,设计工艺规程,夹具设计。
关键词:柴油机曲轴工艺夹具目录中文摘要 (I)1.引言 (1)2.曲轴的生产纲领 (2)3.零件的分析 (2)3.1曲轴的用途及工作条件 (2)3.2分析零件上的技术要求,确定要加工的表面 (3)3.3加工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4)3.4尺寸和位置精度 (4)3.5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及其它方面的质量要求 (4)3.6热处理要求 (4)4.曲轴材料和毛坯的定 (4)4.1确定毛坯的类型 (4)4.2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 (4)4.3确定毛坯的加工余量 (4)5.曲轴的工艺过程设计 (5)5.1粗、精加工的定位基准 (5)5.1.1粗加工 (5)5.1.2粗加工 (5)5.2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5.3曲轴机械加工的基本路线 (5)5.4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6)5.5工序设计 (6)5.5.1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8)5.5.2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5.6确定工时定额 (11)5.7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2)5.7.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2)5.7.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2)6.柴油机曲轴加工键槽夹具设计 (13)6.1.1夹具类型的分析 (13)6.1.2工装夹具定位方案的确定 (13)6.1.3工件夹紧形式的确定 (13)6.1.4对刀装置 (13)6.1.5分度装置的确定以及补补助装置 (14)6.1.6夹具定位夹紧方案的分析论证 (14)6.1.7夹具结构类型的设计 (15)6.2夹具总图设计 (16)6.4绘制夹具零件图 (16)7.结论 (17)8.参考文献 (18)1.引言曲轴是内燃机中的重要零件之一,是承受冲击载荷传递动力的关键零件,在内燃机五大件(机体、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中是最难以保证加工质量的零件。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连杆的加工工艺及端面粗铣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连杆的加工工艺及端面粗铣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42f3a7884868762cbaed542.png)
该文首先进行了连杆的零件分析,通过对参考文献进行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工艺、和制造技术等的相关内容;在技术路线中,论述连杆工艺的加工工艺,加工顺序的安排。
为毕业设计写作建立了进度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指导。
最后,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可以用来查阅相关的资料,给自己的设计带来方便。
该设计根据所给的连杆的零件图、技术要求和加工批量及设备、设计出适合于该连杆的加工工艺和端面铣夹具。
为了实现大批量生产,机床按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连续排列,且多为专用机床。
毛坯由模锻获得,采用连杆体和连杆盖合锻,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有利于组织和生产管理。
加工时装夹也比较方便,论文还根据零件特征设计了专用夹具。
整个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简便、高效、经济”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关键词:连杆加工工艺专用夹具一件产品能否制造出来,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如何,产品性能达到什么水准,外观造型怎么样,使用起来是否方便等等。
都与工艺信息息息相关。
工艺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既是构思和想法,又是实在的方法和手段。
工艺设计是生产加工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与此联系,一个企业的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与产品工艺是否精湛,制造技术是否精良。
材料、设备、工艺是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反映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
其中,工艺技术是诸要素中的核心。
工艺技术决定了产品的加工路线、零件的加工方法,从而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设备及工装。
零件在工艺规程制定以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
加工中除了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大批量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
它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联、联接装置。
使工件相对与机车或刀具获得正确的位置。
机床夹具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1.机床夹具的现状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
连杆盖夹具设计论文

摘 要 连杆是柴油机的主要传动件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
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障。
然而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部分,工艺对夹具的要求也会提高,专用夹具、成组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都朝着柔性化、自动化、标准化、通用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加工要求。
所以对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连杆,加工工艺,夹具设计 1目 录 摘要 (1)第1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 (4)1.1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 (4)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5)第2章 毛坯的选择 (6)2.1 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及其公差 (6)2.2 定毛坯的技术要求 (6)2.3 绘制毛坯图 (6)2.4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7)第3章 基准的选择 (8)第4章 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9)4.1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9)4.2 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9)4.2.1工艺路线方案1 (9)4.2.1工艺路线方案2 (10)4.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0)第5章 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5.1工序2切削用量及其基本时间的确定 (11)5.1.1 确定每齿进给量fz (11)5.1.2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和耐用度 (11)5.1.3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11)5.1.4基本时间 (12)5.2工序4切削用量及其基本时间的确定 (12)5.2.1 确定进给量f (12)5.2.2 确定切削速度V (12)5.2.3 确定切削速度V (13)5.2.4 基本时间的确定 (13)5.3工序9切削用量及其基本时间的确定 (13)5.3.1 确定每齿进给量fz (13)5.3.2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和耐用度 (13)5.3.3 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13)5.3.4 基本时间 (14)5.4工序10切削用量及其基本时间的确定 (14)25.4.1 确定每齿进给量fz (15)5.4.2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和耐用度 (15)5.4.3 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15)5.4.4 基本时间 (16)第6章 夹具体的总体设计 (17)1、设计任务 (17)2、夹具方案分析 (17)2.1工件的定位方案分析 (17)2.2夹紧方案分析 (18)2.3夹具体设计 (19)设计心得 (22)参考文献 (23)附 录 (24)3第1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 图1.1为连杆盖零件,材料为QT450-10铸件,生产纲领为6000 件/年。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精铣连杆盖结合面夹具设计

摘要本毕业设计课题是制订S195型柴油机发动机连杆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及粗镗大头孔夹具设计,目的是希望能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可以制造出品质优良的产品,在最少的工序或加工时间中制造出满足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要求的产品。
设计应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又利用工件装卸的合理夹具结构,并有一定实用价值。
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限。
我将考虑采用普遍性强的加工方法,但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可以适当采用较为先进的制造工艺方法和专用机床设备,刀具和量具。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零件的技术条件画出零件图及毛坯图。
拟定合理的工艺路线,粗镗大头孔夹具草图及夹具图。
本设计采用了连杆体与连杆盖分离锻造,并制定相对合理的工艺路线。
在夹具设计部分,以大小头孔端面、大头孔工艺凸台及小头孔为定位基准,符合定位原理并达到定位目的,夹紧机构则采用螺旋夹紧机构,亦即达到夹紧效果。
关键词: 连杆;工艺规程;夹具设计;CAD图程俊: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精铣连杆盖结合面夹具设计AbstractThe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is formulating S195 diesel engine connecting parts manufacturing procedure and boring head hole fixture design, want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 in the also can produce good quality products at least,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time meet the shape, size, accuracy and surface roughnes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 Design should guarantee the machining accuracy of workpiece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d use of reasonable fixture structure, and has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Due to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 will consider using universal stronger processing method, but the machining procedure can appropriate USE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special machine equipment, tools and measuring tool.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roject is to analyze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the parts and painted parts blank. The plan was reasonable process route, big hole clamp sketches and boring fixture. This design USES the connecting rod body and connecting separated, and formulate relative reasonable forging process. In part, the size of fixture design with head big hole hole surface, small head for convex and locating datum, and achieve the goal orientation positioning principle, clamping mechanism using spiral clamping institutions, i.e. reached clamping effect.Key words: Connecting rod, Procedure, Fixture design, CAD drawings2引言这次设计是我们在学校的最后一次设计了。
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及铣螺栓座面夹具设计毕业论文

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及铣螺栓座面夹具设计毕业论文绪论概述2.1柴油机发展概况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的一团蒸汽发展为至今的柴油机,可谓历程坎坷,浸有数代科学家及工程师的心血,而至今仍在发展中。
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因为它是人类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实现了动力来源的质的飞跃。
蒸汽机时代,设臵锅炉,将燃料臵于其内燃烧以产生蒸汽,再将蒸汽导入蒸汽机中作机械功。
这种设计,因为有锅炉的存在,所以整个装臵体积庞大,燃料效率低。
人们就试想将燃料直接加入发动机内部而进行热功转换——这就产生了内燃机。
内燃机,是在机器内部进行燃烧的发动机,相对于外部燃烧的蒸汽机来说,而称为内燃机。
1878年,鄂图(Otto)[1]继承前人成果,成功研制了以煤气为燃料、电火花点燃的四冲程内燃机——成为发动机发展历程的里程碑。
不久,有人提出利用气缸内压缩空气的高温度,去点燃喷射而入的燃料——压燃式内燃机。
柴油机的发明者是德国工程师鲁道夫〃迪塞尔[2],他于1897年左右首先制成了柴油机,即向气缸内充入空气,并将其压缩到温度高于燃料的自燃点,随后将燃料喷入汽缸内自燃并推动活塞做功。
目前,柴油机的发展日趋完善,由于它的热效率高、适应性好、功率范围广,已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及国防各个领域,现代工程机械也多以柴油机为动力源。
因此,柴油机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26年,瑞士的阿尔弗雷德〃约〃贝西设计了利用废气能量来压缩进气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并用于柴油机。
增压柴油机的功率大幅度增加,其经济性也大大提高。
目前,增压已成为柴油机的重要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石油危机导致原油价格成倍增长,引起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重视。
为了减少内燃机对日益短缺的石油基燃料的依赖,各国正在加紧进行内燃机代用燃料的研究工作,以逐步减少汽油和柴油的用量。
目前,柴油机正朝着提高单机功率,降低油耗、污染和噪声以及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方向不断发展。
【完整版】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摘要 (4)第一章连杆加工工艺 (3)1.1 连杆的结构特点 (3)1.2 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 (4)1.2.1 大、小头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 (4)1.2.2 大、小头孔轴心线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行度 (4)1.2.3 大、小头孔中心距 (4)1.2.4 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 (4)1.2.5 大、小头孔两端面的技术要求 (5)1.2.6 螺栓孔的技术要求 (5)1.2.7 有关结合面的技术要求 (5)1.3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5)1.4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7)1.5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0)1.5.1 工艺过程的安排 (10)1.5.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0)1.5.3 确定合理的夹紧方法 (11)1.5.4 连杆两端面的加工 (12)1.5.5 连杆大、小头孔的加工 (12)1.5.6 连杆螺栓孔的加工 (12)1.5.7 连杆体与连杆盖的铣开工序 (13)1.5.8 大头侧面的加工 (13)1.6 连杆加工工艺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3)1.6.1工序安排 (13)1.6.2定位基准 (13)1.6.3夹具使用 (13)1.7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4)1.7.1 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4)1.7.2 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5)1.8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16)1.8.1 确定加工余量 (16)1.8.2 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7)1.9 计算工艺尺寸链 (18)1.9.1 连杆盖的卡瓦槽的计算 (18)1.9.2 连杆体的卡瓦槽的计算 (19)1.10 工时定额的计算 (20)1.10.1 铣连杆大小头平面 (20)1.10.2 粗磨大小头平面 (21)1.10.3 加工小头孔 (21)1.10.4 铣大头两侧面 (22)1.10.5、扩大头孔 (23)1.10.6 铣开连杆体和盖 (23)1.10.7 加工连杆体 (24)1.10.8 铣、磨连杆盖结合面 (26)1.10.9 铣、钻、镗连杆总成体 (29)1.10.10 粗镗大头孔 (31)1.10.11 大头孔两端倒角 (31)1.10.12精磨大小头两平面 (31)1.10.13 半精镗大头孔及精镗小头孔 (32)1.10.14精镗大头孔 (32)1.10.16 小头孔两端倒角 (33)1.10.17 镗小头孔衬套 (33)1.10.18 珩磨大头孔 (34)1.11 连杆的检验 (34)1.11.1 观察外表缺陷及目测表面粗糙度 (34)1.11.2 连杆大头孔圆柱度的检验 (34)1.11.3 连杆体、连杆上盖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对称度的检验 (34)1.11.4 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的检验 (34)1.11.5 连杆螺钉孔与结合面垂直度的检验 (35)第二章夹具设计 (35)2.1 铣剖分面夹具设计 (35)2.1.1问题的指出 (35)2.1.2 夹具设计 (35)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5)2) 夹紧方案 (36)3) 夹具体设计 (36)4)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6)5) 定位误差分析 (37)6)夹具结构校验 (33)2.2 扩大头孔夹具 (38)2.2.1 问题的指出 (38)2.2.2 夹具设计 (38)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8)2) 夹紧方案 (38)3) 夹具体设计 (38)4)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9)5) 定位误差分析 (40)6)夹具校验 (36)第三章CAM加工及程序3.1 CAM加工截图 (36)1)图形生成 (39)结束语: (40)参考文献: (46)致谢 (47)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跨入二十一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前的中国作为一个社会持续进步,经济稳步增长的楷模,随时迎接着世人或挑剔,或羡慕的眼光。
我们和祖国一起站在新世纪的起点,面对着迎面而来的机遇和挑战,除了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更要看清当前世界发展的形势。
国家经济政治要强大,必须有强有力的重工业作为支撑。
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便成了一个摆在我们眼前的鲜明目标。
为响应这一要求,无数工人、技术人员正在辛勤的抛洒着汗水,释放着自己的智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作为一名吉林农业大学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当然也希望能尽微薄之力。
鉴于此,在调研一汽大柴二金工车间柴油机连杆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上,对柴油机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进行一些分析与研究。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还没有任何实际经验,要说马上就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什么高深的研究设计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想这次毕业设计的目的重点不是看我这次设计的高瞻远瞩性,因为毕竟自己经验以及知识非常有限,做出来的结果不可能尽善尽美;重点是要我们学会利用校内的大量资源和所能接触到的书籍、媒体,更系统地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利用毕业设计的机会锻炼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工作的大致程序,也能初步积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必备的经验,以便为日后离开校园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而以我们现在的程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机械领域的有用之才。
这次设计历时三个月,主要完成的任务有: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选择其中一道工序——铣螺栓座面,进行夹具设计;进行说明书的编写工作。
在工序编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结合中国机械行业现行的技术及装备条件;在夹具设计过程中使用了当前普遍使用的AutoCAD。
中国现在处于飞速发展和向世界市场全面进军的阶段,需要国人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去。
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时代,各个国家的竞争异常激烈,归根结蒂是经济上的竞争。
一个国家只要综合国力强大,则其他事业也随之繁荣,因为政治是为经济服务,只要经济真正繁荣,那么国家也就能真正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方略。
而通过历史可以清晰看到,每当一个朝代经济突飞猛进的时候,那么这时也是文化走向繁荣的转唳点。
总之,衷心希望中国的机械行业能蒸蒸日上,引领世界的机械事业共同前进。
2绪论概述2.1柴油机发展概况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的一团蒸汽发展为至今的柴油机,可谓历程坎坷,浸有数代科学家及工程师的心血,而至今仍在发展中。
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因为它是人类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实现了动力来源的质的飞跃。
蒸汽机时代,设置锅炉,将燃料置于其内燃烧以产生蒸汽,再将蒸汽导入蒸汽机中作机械功。
这种设计,因为有锅炉的存在,所以整个装置体积庞大,燃料效率低。
人们就试想将燃料直接加入发动机内部而进行热功转换——这就产生了内燃机。
内燃机,是在机器内部进行燃烧的发动机,相对于外部燃烧的蒸汽机来说,而称为内燃机。
1878年,鄂图(Otto)[1]继承前人成果,成功研制了以煤气为燃料、电火花点燃的四冲程内燃机——成为发动机发展历程的里程碑。
不久,有人提出利用气缸内压缩空气的高温度,去点燃喷射而入的燃料——压燃式内燃机。
柴油机的发明者是德国工程师鲁道夫·迪塞尔[2],他于1897年左右首先制成了柴油机,即向气缸内充入空气,并将其压缩到温度高于燃料的自燃点,随后将燃料喷入汽缸内自燃并推动活塞做功。
目前,柴油机的发展日趋完善,由于它的热效率高、适应性好、功率范围广,已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及国防各个领域,现代工程机械也多以柴油机为动力源。
因此,柴油机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26年,瑞士的阿尔弗雷德·约·贝西设计了利用废气能量来压缩进气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并用于柴油机。
增压柴油机的功率大幅度增加,其经济性也大大提高。
目前,增压已成为柴油机的重要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石油危机导致原油价格成倍增长,引起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重视。
为了减少内燃机对日益短缺的石油基燃料的依赖,各国正在加紧进行内燃机代用燃料的研究工作,以逐步减少汽油和柴油的用量。
目前,柴油机正朝着提高单机功率,降低油耗、污染和噪声以及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方向不断发展。
本次课题研究的CA4-98柴油机属于载重汽车用柴油机的一种,这类柴油机的设计方面,下列趋向值得注意。
1.采用V型结构由于在中汽车吨位的日益增大和车速的普遍提高,载重汽车用柴油机的功率也不断增加,从而发动机缸数就增多。
一般六缸以下的发动机均为直列式,也是这类柴油机的主要形式。
由于V型结构综合了尺寸小和平衡好的优点,六缸以上的柴油机多采用V型。
2.提高转速3.采用废气涡轮低增压多数汽车用柴油机采用低增压,发动机不需要在结构上做大的改变,就可以得到增压和非增压两种机型,使用相同的曲轴传动系统,而不致影响非增压机型的摩擦损失和燃油消耗率,因此,采用低增压是简化柴油机系列的一个良好途径。
4.废气净化和降低噪声柴油机排气中的有害成分有氮氧化物NOx、未燃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和碳烟等。
由于降低NOx比降低其他有害气体更为昆南,因此,当前废气净化的主攻方向是降低NOx。
目前,降低NOx的方法有推迟喷油定时、改变燃烧方式、采用废气再循环法、改变进气条件、使用还原催化剂等。
随着柴油机转速的提高和升功率的增大,噪声也相应加大了。
发动机的总的噪声辐射与发动机零部件的噪声传送性能及发动机外表面的设计有关。
因此,噪声的辐射可以通过发动机零部件的设计而得到改善。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柴油机参数选择喷油压力:10—15MPa压缩比:16---22压缩终了空气压力:3.5—4.5MPa 发火后6---9MPa温度:750---1000K 发火后:2000---2500K工作原理柴油机是一种压燃式的内燃机,柴油燃料在气缸中燃烧,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运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由曲轴对外做功,从而完成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
图1 气缸及其附件简图Figure1 Cylinder and accessories 汽缸活塞活塞销连杆大头盖曲轴柴油机的燃油要经过与空气混合燃烧才能转变为热能。
要使燃油燃烧,有空气仅仅是燃烧的条件之一,还必须使混合气具有一定的温度。
发动机的活塞在缸内向下运动,将空气吸进气缸内,此时空气的温度很低。
活塞向上运动时,将空气迅速压缩,空气的温度和压力都上升,并达到足够使柴油燃烧的温度。
此时再将燃油以雾化状态喷入,燃油立即在高温高压的空气中燃烧。
燃油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燃气的压力、温度急剧增高,在气缸中膨胀,通过活塞推动曲柄连杆机构对外做功。
膨胀终了即活塞做功行程终了,活塞将作过功的废气排出。
所有工作循环结束,发动机做好准备,以便新鲜空气再次进入。
综上所述,柴油机每作一次功,都必须经过进气、压缩、膨胀作功、排气等四个过程,这四个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循环不断进行,柴油机即能连续的工作。
在结构上,柴油机工作循环中的进气、压缩、膨胀作功和排气等过程都是通过活塞、连杆、曲柄、配气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等部件相互配合来实现的。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四行程汽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均经过如下四个行程,如图2所示1.进气行程这一行程的任务是使气缸充满新鲜空气,行程开始时,活塞由上止点往下移动,进气门1打开,排气门2关闭。
由于活塞下行,气缸容积增大,气缸压力降到大气压力以下,依靠气缸内外的压差作用,新鲜空气不断地进入气缸。
在进气图2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Figure2 The four-stroke engine principle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里,气缸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其值约为80-95kPa(0.8-0.95kgf/cm2)。
由于进气系统的阻力,故进气终了时气缸压力略低于大气压,约为78-88kPa;新鲜空气在进气过程中受气缸壁和活塞顶等高温件的加热,并与上一循环高温残余废气混合,所以进气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温度约为320-340K。
2.压缩行程这一行程的任务是将进气行程吸入气缸中的新鲜空气进行压缩以使之达到足够的温度和压力,为柴油的燃烧创造条件。
当活塞从下止点运动到b时,进气门1关闭,空气开始被压缩。
随着活塞上行,气缸容积不断减小,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压缩终了时,缸内气体压力达到2940-4900kPa;温度达到770-970K。
3.工作行程当活塞到达上止点稍前,即压缩过程后期,柴油经喷油器3以雾状喷入气缸,并与气缸中高温高压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此时空气温度超过了柴油的着火点,所以柴油在喷入的同时就自行着火迅速燃烧。
此时进、排气门是关闭的,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由于燃烧而急剧上升,最高压力达到5880-8820kPa;最高温度达到1770-2770K。
在上止点后某一时刻(点d),燃烧基本结束。
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将活塞推向下止点,并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对外做功,从而实现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
随着活塞下行,气缸内容积不断增大,气体的温度不断降低,到e点,膨胀做功能结束,作功终了时,压力降为290-390kPa,温度降为1070-1170K。
4.排气行程这一行程的任务是将作过功的废气排出气缸外。
因为残留在气缸内的废气是影响下一个工作循环充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废气排的越干净越好。
当活塞越过下止点开始上行时,气缸压力已降低,可以减少活塞上行时的背压,活塞由下止点向上运动,气缸内的废气在活塞的作用下排出气缸。
排气终了时缸内废气压力仍高于大气压力,约为103-123kPa,温度约为570-970K。
综上所述,四冲程柴油机有如下特点:1).一个工作循环是在曲轴回转两转内完成。
2).在曲轴回转两转过程中进气门、排气门和喷油器均只启闭一次。
3).每个循环中之有工作行程对外做功,其余三个行程都是为工作行程做准备,都需要外界供给能量。
3 设计任务书3.1柴油机参数说明表1 CA4-98柴油机参数3.2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作用曲柄连杆机构是将往复活塞是内燃机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放出热能,在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结构,它由活塞组、连杆组和飞轮组三个部分组成。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这套机构把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经连杆的摆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从而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对外作功;同时,通过燃油燃烧时加在活塞顶上的燃气力,经连杆传给曲轴使曲轴获得转矩,对外输出功率。
3.3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内燃机是一种热力机械,在热功转换的过程中,曲柄连杆机构要受到很高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
机械负荷主要是指作用在机构上的燃气力,以及由机构做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此外还有装配时拧紧螺栓等引起的装配力和相对运动零件间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