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全国通用)知识点一、分子、原子和离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2.分子(由原子构成)(1)定义: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①体积、质量都很小;②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如花香四溢、酒精挥发等;③分子间有间隔,如天然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①实验装置(如图)②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
③解释:烧杯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
④实验结论:分子总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3.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4.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Ca2+、N H4+等。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C O32−、Cl-等。
5.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用“+”或“-”表示离子的正负电性,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数字为1时,可忽略不写。
意义:如3Mg2+,“3”表示3个镁离子,“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知识点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总结:①原子内部不是实心体,很多是“空”的;②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③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时)≈质子数+中子数;⑤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也不读。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小圈表示原子核,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第八讲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1. 根据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2. 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 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⑴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⑵在初中阶段,无机化合物常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Tips :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②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 和酸根离子。
③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4NH )和-OH . ④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4NH )和酸根离子。
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2.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 ②化合物、④氧化物B. ①单质、③氧化物C. ①单质、③化合物D. 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3.20XX 年6月13日,“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代替传统材料,铝﹣锂合金属于( )A .混合物B .纯净物C .单质D .化合物4.“分子足球”C 60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相继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 60.一定条件下N 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 60属于( )A .混合物B .化合物C .金属单质D .非金属单质5. A 、B 、C 、D 、E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 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1)图中E 的化学式是 ;(2)若A 是化合物,反应A+B→C+D 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A 是单质,则A 可能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微观粒子1. 微观粒子的共性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2. 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实体,根据其化学性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包括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概念。
二、物质的分类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而成的物质。
3.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离子是由带电的原子团或分子组成的物质。
三、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将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排列成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有周期性表述和周期律定律。
四、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形成的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包括线性分子、角线型分子、平面四边形分子等。
3. 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极性分子包括偏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五、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包括定性方程和定量方程。
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的类型。
六、化学计算1. 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化学计算主要包括物质的摩尔、摩尔质量、质量分数、摩尔分数等概念。
2. 摩尔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可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反应物的摩尔比与生成物的摩尔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
3. 反应物的限量和过量在化学反应中,限量反应物决定了生成物的产量,过量反应物不会完全参与反应,生成物的产量受限于限量反应物。
七、气体的性质和气体定律1. 气体的基本性质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可压缩性、扩散性和容易受热影响等特点。
3月18日总复习一物质的组成

( C)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12. 图 3-3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
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名称是镁
(D )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12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2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24.31 g
图 3-3
13.图 3-4 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
学一学怎样做这种题
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 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20 ,该原子核外 有 4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金属 。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合物中
的常见化合价为 +2 。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4个电子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显正 价。 最外层≥4个电子是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得到电子,显负 价。
在原子中,由于正电荷数=负电荷数,所以整 个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所以正电荷数≠ 负电荷数
Na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电子层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等式、2决定。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分子、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元素种类由______质__子__数___决定, 元素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决定。
考点二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3、分子原子的性质:小、动、间。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六讲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主题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第六讲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考情分析导航学业要求年份题型、题序考查内容分值1.能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能依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规律,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
2.能基于真实情境,从元素、原子、分子的视角分析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简单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2023贵州选择4题非选择8题物质的构成分子的特征2分3分2022贵阳选择4题非选择7题物质的构成分子的特征2分1分2021贵阳非选择8题非选择9题物质的构成分子的特征2分1分核心脑图整合知识清单必备【考点一】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能量较低,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能量较高,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为了形象说明,通常用电子层表示。
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有7层,它们按离核的远近分别用K L M N O P Q1 2 3 4 5 6 7表示,第1层离核最近。
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
以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例:【考点二】离子和原子团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如Mg2+、Cl-等。
2.离子的分类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如Na+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如Cl-3.离子符号的意义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离子个数。
【考点三】相对原子质量(A r)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符号为A r。
2.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A r)=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1 123.近似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特别提醒】①等质量的不同物质中,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就越少。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1.豆类和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
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非金属2.下列选项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A.FeB.N2C.2MgD.Na+3.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A.镒、钛B.氩、金C.铅、伯D.氯、汞4.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5.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如下:①3个锌原子:3Z N;②两个氢分子:2H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④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⑥-2价的氧元素:O2-。
其中正确的有()A.②③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6.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如图所示X、Y元素能组成X2Y型化合物7.硒酸(H2SeO4)及其盐用于镀微裂纹铭电解液中,在H2SeO4中,硒的化合价为()A,+2 B.+4C.-2D.+68.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镒离子是细胞内的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镒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5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 g9.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甲图乙A.由图甲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gB.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金属锂能与02反应生成Li2O3C.x=8时,图乙表示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x=7时,图乙所示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10.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 l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含解析)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有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C60B. NaClC. SiD. H22.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A. 氯化钠B. 氮气C. 汞D. 磷3.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D . 氦气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硫黄 B. 氯化钠晶体 C. 铁D. 蒸馏水5.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 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碳D . 金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 铜、金刚石B. 氧气、干冰 C. 氯化钠、氯化氢 D. 硫酸铜、氨气7.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D . 氦气8.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氧气 B. 氩气 C. 氯化钠 D. 二氧化碳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 金和金刚石B. 水和氧气 C. 汞和氮气 D. 氦气和硫酸铜1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 水、氢气B. 铁、氧气 C. 二氧化锰、氨气 D. 氯化钠、二氧化碳1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O2B. NaClC. CO2D. Fe12.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 氧化铜 B. 氧气 C. 氯化钠 D. 金刚石1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铁B. 氯化钠 C.金刚石 D.氢气二、填空题1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例如水是由________构成,铜由________构成.15.构成汞的微粒是________.构成二氧化碳的微粒是________,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__.16.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①氮气②铁③氯化钠④二氧化碳.17.物质由分子、________、________等微粒构成.如:二氧化硫是由________(填微粒名称、下同)构成;氯化钠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18.氢气有构成微粒是________,氩气的构成微粒是________,氯化钠的构成微粒是________和________.19.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等,不同物质构成的微粒有所不同,例如:水是由 ________ 构成的,汞是由 ________ 构成的,分子是由________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________ 和 ________ 构成的.20.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例如水是由________构成,铜由________构成.21.现有下列物质:①氧化镁、②氮气、③二氧化硫、④蔗糖溶液、⑤铁、⑥红磷、⑦氯酸钾、⑧二氧化锰、⑨氧气、⑩高锰酸钾,其中(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三、综合题22.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粒子的名称.(1)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__构成的.(2)用于灭火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构成的.(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__构成的.23.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根据所学知识用具体微粒名称填空.(1)用于划玻璃金刚石是由________构成的;(2)用于灭火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由________构成的;(3)生活中用于调味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__构成的.24.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现有下列几种物质: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氯化钠④铁⑤氧气⑥金刚石.请用序号填空:(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有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C60B. NaClC. SiD. H2【答案】C【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解析】【解答】解:A、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Si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A. 氯化钠B. 氮气C. 汞D. 磷【答案】A【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解析】【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磷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磷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D . 氦气【答案】D【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硫黄 B. 氯化钠晶体 C. 铁D. 蒸馏水【答案】B【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解析】【解答】A、硫磺是由分子构成的,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符合题意;C、金属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铁是金属,故铁由铁原子直接构成,C不符合题意;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不符合题意。
新课标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p24

新课标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6.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 的苯分子的图像 分子的体积很小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 个液体变红色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着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 动情况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 分子才运动
7.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过氧化氢
B.二氧化锰 C.液态氧
NH 4 )和 OH . NH 4 )和酸根离子。
1.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A
干冰、白酒、加碘盐、食醋
B
CaO、H 2O、 P2O5、K 2CO3
C
H 2O、NaOH 、KCl、P
D
甲烷、乙醇、硝酸钾、葡萄糖
分类 混合物 氧化物 化合物 有机物
不同类物质 干冰 H 2O
P
硝酸钾
D .二氧化碳
8.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 氧气在加压下装入容积为 40L 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冲天得阵透长安”浓郁的花香遍布长安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因为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⑶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 原子
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⑵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3) 原子结构示意图
Tips :①有一种氢原子内没有中子。②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水通电分解:①宏观方面物质种类发生改变;
②微观方面 H2 O 分子分裂成 H 原子、 O 原子, 原子之间重新组合
成新分子 H 2、O 2。
2. 常见的微观粒子
1. 分子
⑴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Tips :某些物质由原子 (或离子)构成,则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这些物质的原子(或离子)保持。
2. 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
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 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 ①单质、③氧化物
C. ①单质、③化合物
D. 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3.20XX 年 6 月 13 日,“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B.两者电子层数相同
C.两者元素种类相同
D.两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1.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碳、氧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 Cr).铬原子序数为 24 ,则中子数和质子数都为 24 C.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7 ,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 Cl﹣)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物质的分类
第八讲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 根据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 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 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⑴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5. A 、B 、C、 D 、E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D 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
均已略去.
(1 )图中 E 的化学式是
;
(2 )若 A 是化合物,反应 A+B → C+D 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若 A 是单质,则 A 可能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微观粒子
学而不思
1.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 微粒的共性
⑴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微粒总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微粒运动的速度越快;温度越低,微粒运动速度越慢。
⑶微粒之间存在间隔 。
如: 水受热蒸发:①宏观方面发生了物理变化;
②微观方面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 1 ,每个质子、中子都带有 1 个单位正电荷
12.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 .④①③②
13. 化学用语是研究化学的工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如图是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②氧离子的符号为
( 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不能再分的微粒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化学用语表示)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3. 离子
⑴核外电子围绕这原子核运动。
最外层电子数≥ 4 的原子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显负电) ;
最外层电子数 <4 的原子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显正电) 。
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离子:常见的原子团:
NH 4、NO3 、 OH
、
2
CO3
、SO42
、 HCO3
⑵在初中阶段,无机化合物常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Tips :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②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H 和酸根离子。
③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 ④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
传统材料,铝﹣锂合金属于(
)
A .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 .化合物
“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代替
4.“分子足球” C60 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相继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
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 N 60 属于(
)
A .混合物
B.化合物
C.金属单质 D .非金属单质
N 60.一定条件下 N 60 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
50mL 水与 50mL 酒精混合 后的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9.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原子
B.它们都是稳定结构
C.它们都是离子
10. 分析钾原子、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A .两者质子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