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学合作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湖北省教学合作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理)试题

教学合作2015届高三年级十月联考试题数学(理科)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0}2x A x y B x x +===≤-,则A B = A .[]1,1- B .[)1,2- C .[)1,2 D .[]2,1--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1)若命题,p q 中有一个是假命题,则()p q ⌝∧是真命题.(2)在ABC ∆中,“cos sin cos sin A A B B +=+”是“90C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C 表示复数集,则有2,11x C x ∀∈+≥. A .0 B .1 C .2 D .33、已知四个函数:①sin y x x =;②cos y x x =;③cos y x x =;④2x y x =⋅的图象如下,但顺序打乱,则按照图象从左到右的顺序,对应的函数正确的一组是A .①④②③B .①④③②C .④①②③D .③④②①4、已知12515111(),log ,log 533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A .a b c >>B .c a b >>C .a c b >>D .c b a >> 5、将函数2cos2y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4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g x A1 B .对称轴方程是7,12x k k Z ππ=+∈ C .是周期函数,周期2T π= D .在区间7[,]1212ππ上单调递增6、已知函数()log (01)a f x x a =<<的导函数()f x ',(),(1)()A f a b f a f a '==+-(1),(2)(1)C f a D f a f a '=+=+-+,则,,,A B C D 中最大的数是A .AB .BC .CD .D 7、已知a b <,若函数()(),f x g x 满足()()bbaaf x dxg x dx =⎰⎰,则称()(),f x g x 为区间[],a b 上的一组“等积分”函数,给出四组函数:①()()2,1f x x g x x ==+; ②()()sin ,cos f x x g x x ==; ③()()234f xg x x π==; ④函数()(),f x g x 分别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积分值存在. 其中为区间[]1,1-上的“等积分”函数的组数是 A .1 B .2 C .3 D .48、已知2221a b c ++=,21c x x m++≤-++对任意实数,,,a b c x 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 .[)8,+∞B .(][),42,-∞-+∞ C .(][),18,-∞-+∞ D .[)2,+∞9、已知由不等式组00240x y y kx y x ≤⎧⎪≥⎪⎨-≤⎪⎪--≤⎩,确定的平面区域Ω的面积为7,定点M 的坐标为()1,2-,若N ∈Ω,O 为坐标原点,则OM ON ⋅的最小值是A .8-B .7-C .6-D .4- 10、已知函数()()2212,3ln 2f x x axg x a x b =+=+设两曲线()(),y f x y g x ==有公共点,且在该点处的切线相同,则(0,)a ∈+∞时,实数b 的最大值是A .6136eB .616eC .2372eD .2332e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已知向量a 与向量b 的夹角为120,若()(2)a b a b +⊥-且2a =,则b 在a 上的投影为 12、已知偶函数()f x 在(],0-∞上满足:当(]12,,0x x ∈-∞且12x x ≠时,总有12120()()x x f x f x -<-,则不等式()()1f x f x -<的解集为 13、点O 是锐角ABC ∆的外心,812,3AB AC A π===,若AO xAB yAC =+,则23x y +=14、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f n 满足(1)(())43()f f n n n N +=+∈;(2)(125)()f m m N +=∈,则有()f m = (2015)f = 15、(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22cos 2sin x y θθ=+⎧⎨=⎩(θ为参数,且(,2)θππ∈),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D 的方程为sin()04πρθ+=,取线C 与曲线D 的交点为P ,则过交点P 且与曲线C 相切的极坐标方程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成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U R =,集合{|(2)(3)0}A x x x =--<,函数2(2)lg x a y a x-+=-的定义域为集合B .(1) 若12a =,求集合()U A C B ; (2) 命题:p x A ∈,命题:q x B ∈,若q 是p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向量(cos ,sin )m A A =,向量(2sin ,cos )n A A =- 若2m n +=. (1)求角A 的大小;(2)若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2,2b =,求边c 的长.18、(本小题满分12分)据气象中心观察和预测:发生于沿海M 地的台风已知向正南方向移动,其移动速度(/)v km h 与时间()t h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过线段OC 上一 点(,0)T t 作横轴的垂线l ,梯形OABC 在直线l 左侧部分的面积即为()t h 内 台风所经过的路程()s km .(1)当4t =时,求s 的值,并将s 随t 变化的规律用数学关系式表示出来;(2)若N 城位于M 地正南方向,且距N 地650km ,试判断这场台风师父会侵袭到N 城,如果会,在台风发生后多出时间它将侵袭到N 城?如果不会,请说明理由.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地一天的温度(单位:C )随时间t (单位:小时)的变化近似满足函数关系:()[]244sin ,0,24f t t t t ωω=--∈,且早上8时的温度为24C ,(0,)8πω∈.(1)求函数的解析式,并判断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出现在何时?(2)当地有一通宵营业的超市,我节省开支,跪在在环境温度超过28C 时,开启中央空调降温,否则关闭中央空调,问中央空调应在何时开启?何时关闭?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22(),(1)f x x x a g x x a x =-=-+-(其中a 为常数)(1)如果函数()y f x =和()y g x =有相同的极值点,求a 的值,并写出函数()y f x =的单调区间;(2)求方程()()0f x g x -=在区间[]1,3-上实数解的个数.21、(本小题满分14分)(Ⅰ)证明:当1x >时,12ln x x x<-; (Ⅱ)若不等式(1)ln(1)a t a t++>对任意的正实数t 恒成立,求正实数a 的取值范围;(Ⅲ)求证:19291()10e<教学合作2015届高三年级十月联考试题数学(理科)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析:D 依题意;化简集合{|13}A x x x =≤-≥或,{|22}B x x =-≤<, 利用集合的运算可得:{|21}AB x x =-≤≤-.故选D.2.解析:C 命题(1)(2)是真命题,(3)是假命题,故选C3.解析:A ①sin y x x =是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cos y x x =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③|cos |y x x =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当0x >时,0y ≥;④2x y x =⋅为非奇非偶函数,且当0x >时,0y >;当0x <时,0y <;故选A.4.解析:B 由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可知01,0,01a b c <<<<<,而1211()52a ==<,155511log log 3log 32c ==>=,所以有c a b >>,故选B.5.解析:D化简函数得2cos 22sin(2)6y x x x π=-=-,所以2()2sin(2)3g x x π=-易求最大值是2,周期是π,由22()32x k k Z πππ-=+∈,得对称轴方程是7()122k x k Z ππ=+∈ 由27222()2321212k x k k x k k Z πππππππππ-+≤-≤+⇔+≤≤+∈,故选D. 6.解析:A 由于函数()log (01)a f x x a =<<是可导函数且为单调递减函数,,A C 分别表示函数在点,1a a +处切线的斜率,因为(1)()(1)f a f a B a a +-=+-,(2)(1)(2)(1)f a f a D a a +-+=+-+,故,B D 分别表示函数图象上两点(,()),(1,(1))a f a a f a ++和两点(1,(1)),(2,(2))a f a a f a ++++连线的斜率,由函数图象可知一定有A B C D <<<,四个数中最大的是D ,故选D .7.解析:C 对于①,1101111()2||2()22f x dx x dx x dx xdx ---==-+=⎰⎰⎰⎰,或者利用积分的几何意义(面积)直接可求得11()2f x dx -=⎰,而11121111()(+1)()|22g x dx x dx x x ---==+=⎰⎰,所以①是一组“等积分”函数;对于②,1111()sin 0f x dx xdx --==⎰⎰,而1111()cos 2sin10g x dx xdx --==≠⎰⎰,所以②不是一组“等积分”函数;对于③,由于函数()f x 的图象是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半圆,故111()2f x dx π--==⎰⎰,而1112311131()|442g x dx x dx x πππ---===⎰⎰,所以③是一组“等积分”函数;对于④,由于函数(),()f x g x 分别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积分值存在,利用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和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可以求得函数的定积分1111()()0f x dx g x dx --==⎰⎰,所以④是一组“等积分”函数,故选C8.解析:B 由柯西不等式得, 9))(432()232(2222=++++≤++c b a c b a ,即3232≤++c b a ,即2c +的最大值为3,当且仅当22221c a b c ==++=⎩时等号成立;21||c x x m ++≤-++对任意实数,,,a b c x 恒成立等价于1||3x x m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又因为1|||(1)()||1|x x m x x m m -++≥--+=+对任意x 恒成立,因此有即13m +≥,解得24m m ≥≤-或,故选B.9.解析: B 依题意:画出不等式组0040x y y 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右图所示)可知其围成的区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为8,由直线2y kx =+恒过点(0,2)B ,且原点的坐标恒满足2y kx -≤,当0k =时,2y ≤,此时平面区域Ω的面积为6,由于67<,由此可得0k <.由240y kx y x -=⎧⎨--=⎩可得242(,)11k D k k ---,依题意应有122||121k ⨯⨯=-,因此1k =-(3k =,舍去)故有(1,3)D -,设(,)N x y ,故由2z OM ON x y =⋅=-,可化为1122y x z =-,112<所以当直线1122y x z =-过点D 时,截距12z -最大,即z 取得最小值7-,故选B . 10.解析:D依题意:()2f x x a '=+,23()a g x x'=,因为两曲线()y f x =,()y g x =有公共点,设为00(,)P x y ,所以220000020000001()()23ln 23()()23f x g x x ax a x b a f x g x x a x a x a x ⎧=⇔+=+⎪⎪⎨⎪''=⇔+=⇔==-⎪⎩或,因为00x >,0a > 所以0x a =,因此22220001523ln 3ln (0)22b x ax a x a a a a =+-=-> 构造函数225()3ln (0)2h t t t t t =->,由()2(13l n )h tt t '=-,当130t e <<时,()0h t '>即()h t 单调递增;当13t e >时,()0h t '<即()h t 单调递减,所以1233max 3()()2h t h e e ==即为实数b 的最大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解析: 因为向量a 与向量b 的夹角为︒120,所以b 在a 上的投影为01||cos120||2b b =-,问题转化为求||b ,因为2()(2)()(2)02||||40a b a b a b a b b b +⊥-⇔+⋅-=⇔--= 故331||b +=所以b 在a 上的投影为.12.解析:1{|}2x R x ∈> 依题意: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在[0,)+∞上单调递增,直接构造函数2()f x x =,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22(1)x x -<,解之得:12x >, 所以不等式(1)()f x f x -<的解集为1{|}2x R x ∈>.另解:依题意: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在[0,)+∞上单调递增, 由于(1)()f x f x -<,即1(|1|)(||)|1|||2f x f x x x x -<⇔-<⇔> 所以不等式(1)()f x f x -<的解集为1{|}2x R x ∈>. 13.解析:53如图,O 点在,AB AC 上的射影是点,D E ,它们分别为,AB AC 的中点,由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可得|||A B A O A⋅=⋅,||||72AC AO AC AE ⋅=⋅=依题意有2644832AB AO x AB y AC AB x y ⋅=+⋅=+=,即432x y +=,同理24814472AC AO x AB AC y AC x y ⋅=⋅+=+=,即263x y += 综上,将两式相加可得:695x y +=,即5233x y +=14.解析:503 (2分) 1615m +(3分) 注意到(())43f f n n =+和(125)f m =, 易求得()((125))41253503f m f f ==⨯+=;因为(())43f f n n =+,所以((()))(43)4()3f f f n f n f n =+=+ 故有2(2015)(45033)4(503)34(41253)34(125)4331615f f f f f m =⨯+=+=⨯++=+⨯+=+15.解析: sin 2ρθ=-曲线Γ即直线的普通方程为0x y +=,又曲线C 即圆心为()2,0C ,半径为2的半圆,其方程为22(2)4x y -+=,注意到(,2)θππ∈,所以0y <,联立方程组得220(2)40x y x y y +=⎧⎪-+=⎨⎪<⎩,解之得22x y =⎧⎨=-⎩,故交点P 的坐标为(2,2)-.过交点P 且与曲线C 相切的直线的普通方程是2y =-,对应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2ρθ=-.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解析:(1)因为集合{|23}A x x =<<,因为12a =函数29(2)4lg =lg12x x a y a x x --+=--,由9412x x -->0, 可得集合19={|}24B x x <<…………2分19{|}24U B x x x =≤≥或ð, …………………………………………4分故9(){|3}4UA B x x =≤<ð. ……………………………6分 (2)因为q 是p 的必要条件等价于p 是q 的充分条件,即A B ⊆由{|23}A x x =<<,而集合B 应满足2(2)0x a a x-+>-, 因为22172()024a a a +-=-+> 故2{|2}B x a x a =<<+, ……………………8分 依题意就有:2223a a ≤⎧⎨+≥⎩, ………………………………………10分 即1a ≤-或12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1,2]. …………………12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析:(Ⅰ)依题意:(cos sin sin )m n A A A A +=-+,因为||2m n += 所以22(cos sin (cos sin )4A A A A -++=,化简得:sin cos tan 1A A A =⇒=,故有4A π=. …………………6分(Ⅱ)依题意,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24sin aR A==,所以a =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 a b c b c A =+-⋅⋅,化简得:240c --=,解得:c =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析:(Ⅰ)由图象可知:直线OA 的方程是:3v t =,直线BC 的方程是:270v t =-+ 当4t =时,12v =,所以1412242s =⨯⨯=. …………………………………2分 当010t ≤≤时,213322s t t t =⨯⨯=; ………………………3分 当1020t <≤时,11030(10)30301502s t t =⨯⨯+-⨯=-…………………4分 当2035t <≤时,21150300(20)(27030)705502s t t t t =++⨯-⨯-++=-++ …………5分综上可知s 随t 变化的规律是223[0,10]230150(10,20]70550(20,35]tt s t t t t t ⎧∈⎪⎪⎪=-∈⎨⎪⎪-+-∈⎪⎩………………………………………7分 (Ⅱ)[0,10]t ∈,2max 3101506502s =⨯=<, …………………………………………8分 (10,20]t ∈,max 3020150450650s =⨯-=< …………………………9分当(20,35]t ∈时,令270550650t t -++=,解得30t =,(40t =舍去)…………………………11分 即在台风发生后30小时后将侵袭到N 城. ……………………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解析:(Ⅰ)依题意()244sin 248sin()3f t t t t πωωω=--=-+ ……………………2分 因为早上8时的温度为24C ,即(8)24f =, 11sin(8)08()()3383k k k Z ππωωπωπ+=⇒+=⇒=-∈……………………3分 (0,)8πω∈,故取1k =,12πω=, 所求函数解析式为()248sin(),(0,24]123f t t t ππ=-+∈. …………………………………5分 由sin()1123t ππ+=-,7(,)12333t ππππ+∈,可知3141232t t πππ+=⇒=, 即这一天在14时也就是下午2时出现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是32C .…………7分 (Ⅱ)依题意:令248sin()28123t ππ-+=,可得 1sin()1232t ππ+=- ……………………………9分 7(,)12333t ππππ+∈,71236t πππ∴+=或111236t πππ+=, 即10t =或18t =,………………11分故中央空调应在上午10时开启,下午18时(即下午6时)关闭…………12分20.(本小题满分13分)解析:(Ⅰ)2322()()2f x x x a x ax a x =-=-+,则22()34(3)()f x x ax a x a x a '=-+=--, ……………………1分 令()0f x '=,得x a =或3a ,而二次函数()g x 在12a x -=处有极大值, ∴112a a a -=⇒=-或1323a a a -=⇒=; 综上:3a =或1a =-. ………………………4分 当3a =时,()y 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1],[3,)-∞+∞,减区间是(1,3)……5分 当1a =-时,()y 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1(,1],[,)3-∞--+∞,减区间是1(1,)3--; ………………6分 (Ⅱ)22()()()[(1)]f x g x x x a x a x a -=---+-+2()()(1)x x a x a x =-+-+ 2()[(1)1]x a x a x =-+-+, …………8分2()(1)1h x x a x =+-+, (1)(3)a a ∆=+- 1 当13a -<<时,0∆<,()0h x =无解,故原方程的解为[1,3]x a =∈-,满足题意,即原方程有一解,[1,3]x a =∈-; …………………9分 2 当3a =时,0∆=,()0h x =的解为1x =,故原方程有两解,1,3x =; 3 当1a =-时,0∆=,()0h x =的解为1x =-,故原方程有一解,1x =-; 4 当3a >时,0∆>,由于(1)14,(0)1,(3)133h a h h a -=+>==- 若1313303a a -≤⇒≥时,()0h x =在[1,3]-上有一解,故原方程有一解; 若13133033a a ->⇒<<时,()0h x =在[1,3]-上无解,故原方程有无解; 5 当1a <-时,0∆>,由于(1)10,(0)1,(3)1330h a h h a -=+<==->()0h x =在[1,3]-上有一解,故原方程有一解; …………………11分综上可得:当1333a <<时,原方程在[1,3]-上无解;当3a <或133a ≥时,原方程在[1,3]-上有一解;当3a =时,原方程在[1,3]-上有两解.……………13分21.(本小题满分14分)解析: (Ⅰ)令函数1()2ln f x x x x=-+,定义域是{|1}x R x ∈> 由22221(1)()10x f x x x x--'=--=≤,可知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减 故当1x >时,1()2ln (1)0f x x x f x =-+<=,即12ln x x x <-. ……………………………3分(Ⅱ)因为0,0t a >>,故不等式(1)ln(1)a t a t ++>可化为ln(1)at t t a+>+……()* 问题转化为()*式对任意的正实数t 恒成立, 构造函数()ln(1)(0)at g t t t t a=+->+, 则2221[(2)]()1()(1)()a t t a a g t t t a t t a --'=-=++++,……………6分 (1)当02a <≤时,0,(2)0t a a >-≤,()0g t '∴≥即()g t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0)0g t g >=,即不等式ln(1)at t t a +>+对任意的正实数t 恒成立. (2)当2a >时,(2)0a a ->因此(0,(2))()0t a a g t '∈-<,,函数()g t 单调递减;((2),+)()0t a a g t '∈-∞>,,函数()g t 单调递增, 所以min (2)()((2))2ln(1)1a a g t g a a a a -=-=--- 2,11a a >∴->,令11x a =->, 由(Ⅰ)可知2min (2)11()2ln(1)2ln 2ln ()01a a x g t a x x x a x x--=--=-=--<-,不合题意. 综上可得,正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2]. ………………10分 (Ⅲ)要证19291()10e <,即证910119ln 2ln 19ln 219ln(1)21099e <-⇔>⇔+>, 由(Ⅱ)的结论令2a =,有2(1)ln(1)2t t++>对0t >恒成立,取19t =可得不等式119ln(1)29+>成立, 综上,不等式19291()10e <成立. ………………………………14分。
湖北省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含解析)

2016届高三年级十月联考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及隋唐政治发展时说:“故隋、唐之中央集权,可以谓政府地位之提高,而非王室地位之加隆。
”这有利于说明隋唐时期A.皇权得到明显的加强 B.门阀势力进一步衰落C.王室与政府相互对立 D.宗法制的影响力提升2.黄宗羲观察到当时江浙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兄弟异居”的现象,甚至“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
对于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专制主义高压下传统大家族难以为继 B.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家庭结构C.启蒙思想推动了小家庭模式的出现 D.西方观念影响下社会风俗产生变化3.清朝雍正皇帝曾说,“九州岛四海之广,中华处百分之一”。
乾隆帝承认如荷兰、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的存在,并认识到自己对它们根本没有丝毫控制力可言。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清朝早期帝王抛弃了天朝上国的理念B.本质上是封建社会逐渐衰落的自卑体现C.反映了世界整体性趋势对中国的影响D.主权国家及平等外交意识冲击了清政府4.清朝前期的一份解禁丝绸出口贸易的上谕说:“徒立出洋之禁,则江浙所产粗丝转不得利,是无益于外洋,而更有损于民计。
又何如照旧弛禁,以天下之物供天下之用,尤为通商便民乎。
”这反映了A.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放弃 B.江浙丝织业的发展迅速C.政府认识到外贸的积极意义 D.鼓励商业发展成为国家政策5.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初期举行科举考试,内容仅限于《圣经》,1861年春的地区级考试,则除了宗教教义外,更有关于《论语》的内容。
这意味着太平天国A.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B.日益求助于传统治国智慧C.得到了知识分子普遍支持 D.后期的信仰危机愈发严重6. 19世纪后半期,大运河沿线城市,如扬州、清江浦、临清等逐渐衰落,上海、汉口等城市发展迅速。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重心地位的转移 B.经济现代化发展不均C.半殖民地秩序的确立 D.内战影响了经济发展7. 19世纪末期中国某报纸报道对当时招聘女T所引发的盛况:“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呼朋引类,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惟恐不能人选。
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2015届高三10月四校联考历史答案

2015届高三年级襄阳四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宜昌一中四校10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分)1、答案:B.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理解。
材料大意是:周人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形成宗法制,与之相适应又建立分封制。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2、A3、C4、C5、C [解析] 题干材料是为汉高祖刘邦的皇权寻求理论支持,符合董仲舒君权神授的观点,故选C项。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材料中未体现,A项错误;敬天法祖属于宗法制的范畴,不符合题干材料内容,B项错误;天人感应是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材料未体现,D项错误。
6、C7、D.[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大意是:扩大科举取士,使知识分子将精力用于科举考试,从而把对封建王朝不满甚至反抗的潜在因素,转化成对其效忠服务的因素,进而维护社会秩序。
故选D项。
科举制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但也有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一面,故A项错误;“社会各阶层”的说法言过其实,B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科举制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故C 项错误。
8、B 9、A10、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895年《马关条约》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剧清政府财政困难,国库白银储备日益减少,排除A项;中国铁路的出现是1876年英美商人修建的沪淞铁路通车,1864年铁路在中国还不存在,排除C项;19世纪末资本输出成为主要侵略方式,茶叶出口额变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12、C 13、D14、B.【解析】图一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图二反映的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后,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领导工农红军进行长征实行战略转移后,在以刘志丹建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为基础上建立陕甘宁边区的形势;图三反映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在华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形。
15、D16、D.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的原因是大跃进的实施,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是因为左倾错误。
湖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联考试卷

湖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20高二下·安徽月考) 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
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 家国同构B . 等级森严C . 君主专制D . 官僚政治2. (2分) (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 某校高二(3)班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中期报告中,提到了如下关键词:克己复礼、仁政、罢黜百家、朱熹、黄宗羲。
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 . 儒学的形成及发展B . 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C . 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 .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3. (2分)《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③D . ①②③4. (2分) (2017高一上·枣庄月考)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
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 . 尚书省B . 中书省C . 门下省D . 兵部5. (2分)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③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由人制定的④“知识就是美德”。
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6. (2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中) 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
湖北省教学合作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高三10联考试题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1、A.此题是逆向选择,选错误的选项,①观点错误,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价值决定的;③是效用价值论的错误观点;②④观点正确,应排除。
④表明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
故选A.2、D.试题分析:甲企业去年M商品的价值量为5000÷100=50元;今年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M商品的价值量为50÷(1+25%)=40元;今年甲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为40×100×(1+25%)=5000万元;当货币贬值率为20%时,甲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为5000÷(1—20%)=6250万元。
该题选D。
知识点: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总量与货币贬值率的关系。
3、D.当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其需求量下降,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
D项Q1与Q2的曲线正确反映了这一变动关系。
A.B.C项不正确。
4、B. ①错误,此条件下有利于企业融资,扩大投资规模;②错误,此条件下居民存款收益会下降;③正确,因为股票价格与银行利率成反比,预期股息与企业经济效益正相关;④此条件下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又降低了购房者的贷款成本。
故选B5、A.③中国移动2013年手机补贴不是国家财政补贴,是企业作出的价格补贴;④观点绝对化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6、A.①正确且符合题意,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生产)使得人们大多改乘动车(消费);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大多改乘动车(消费)使得武汉---南京的航班取消(生产);③④不符合题意。
7、D.①正确且符合题意,纪念币有使用价值(收藏等)、也有价值(货币价值、劳动价值);④正确,央行发行的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而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③错误,纪念币的面值是国家规定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1.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这种现象的根是A.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 D.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选拔官员与个人的出身有关,这与血缘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种现象的根是宗族观念。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2.宋真宗于997年继位为帝。
1018年,他说:“我即位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副宰相)职位,如今任命向敏中,这是打破常规的特别的任命,向敏中肯定很高兴。
”这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缘于人事的任命权 B.科举制度比前代有所弱化C.官职变更失常于皇权至上 D.仆射权力过大导致皇帝猜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还没有……如今任命……”等关键信息可知,当时官职变更常于皇权至上,所以答案选C。
材料并没涉及A、C、B,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至上3.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
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遵旨……悉能详达朕意……”等关键信息可知,他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所以答案选A。
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的职能。
【湖北版】201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3)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5届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湖北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保持卡面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长孙无忌等人奉命修撰的《唐律疏议》曰:“立嫡者本拟承袭。
嫡妻之长子为嫡子。
不依此立,是名违法,合徒一年。
‘即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谓妇人年五十以上不复乳育,故许立庶子为嫡,皆先立长,不立长者亦徒一年’。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宗法制度开始受到法律保护B.唐代宗法观念基本源于周制C.庶出子弟不可能获得继承权D.唐代在地方仍然实行分封制2.《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
本善而末事起。
不侈,本事不得立。
”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3.中国秦朝时期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以上材料说明二者A.对犯罪的界定不同B.都依法治国形成法治社会C.立法的出发点不同D.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4.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
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湖北省广水市文华高中2015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文华高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计50分)1.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2.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X,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X”是指A. 分封制度 B. 世袭制度 C. 宗法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3.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4.某小组在对古代中国一朝代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曾搜集到以下一条重要史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该小组所研究的朝代A.打破了长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B.开始采取分割相权的方式加强皇权C.以内阁制为载体的代议制形成 D.儒学思想已逐渐趋于僵化5.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③元朝实施行省制④明朝设立内阁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6.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客观题:(每题2分,24题共48分)
1、本题考查对“封建”术语与分封制的关系。
“feudalisim”意为“领主、采邑制”对应分封制,中国古代在殷商时期有原始分封,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的制度;西欧的中世纪分封制流行,封建领主拥有庄园和武装。
故对应殷周时期和法兰克王国时期,选C。
2、本题考查察举制的影响。
梁启超所谓“汉朝的革命”是指选官制度的变革,即由汉代的察举制取代秦代的以世袭官制为主的选官制度,世亲世禄为主的贵族政治到考查品德、才能的察举制,故选C。
“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是指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
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秦汉到明清行政区划层级总体上以四级制为主,同时层级逐渐增多,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日趋严密(控制的力度总体上增强,范围增多),故中央集权逐渐加强,选B。
4、本题考查行省制度。
元代行省在中央节制下拥有经济、军事大权,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地方拥有一定自主权,故选C。
5、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宋代初期文官地位提高主要依靠皇帝重用文官,后通过科举制度完善庶族地主逐渐兴起,总体来看重文轻武观念和科举制对于士大夫地位提高都有影响,但是根本的还是依靠门第的士族阶层和依靠科考的庶族阶层在唐中期后逐渐合流,形成了“士大夫”阶层,即精英知识分子阶层。
合流的根本动力仍然是科举制的完善使得其成为做官的唯一途径。
故选A。
6、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代雅典的“新式民主”和“新型政治家”即指代在多次改革后形成的直接民主制下的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等政治特色,陶片放逐法主要针对威胁城邦民主政治的人而使用,是直接民主的表现而非原因,其他三项均促进了和扩大民主的范围,是主要原因,故选B。
7、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题目中柏拉图主张改变政府的民主形式,否定了“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即支出雅典的直接民主是过于泛滥的民主,选C。
8、本题考查近代英国政治制度。
题目中“向国王请愿”表明国王的存在仍是合理的,A、B都可排除,1689年的《权利法案》远早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故选C。
9、本题考查英美民主政治发展。
托克维尔意在强调选举资格会随社会发展而逐渐取消,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和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都是降低选举资格,发展民主政治的表现。
故选D。
10、本题考查美国党政关系。
美国有“政党分脏制”的传统,为了避免官员的党派化制定了《文官制度条例》,弱化党派对官员影响,但不可能完全消除。
故选B。
1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重大政治事件。
钱穆意在强调政治制度与本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考虑国情。
而戊戌变法的君主立宪制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在当时中国的水土不服,故选C。
12、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
近代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地方督抚权力逐渐扩大,“东南互保”事件中部分督抚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宣战后竟然违背清政府意愿而与列强缔结“互相保护”条约,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不力。
故选B。
13、本题考查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作用。
根据民族主义在民族危机加深时的作用排序,
甲午战争大于鸦片战争,解放战争使国内战争,不属于民族危机的范畴,故选B。
14、本题考查“改订新约运动”取得部分成功原因,间接考查抗战影响。
中国军民在1937至1943年间在抗战中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是美英等国放弃近代以来在中国取得部分特权的根本原因,其他都是次要原因。
故选D。
15、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经过。
根据题目中时间是1947年和电报中“延安”“同蒲线”等地点可判断是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国民党重点进攻延安。
故选B。
16、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斗争。
题目中“共军”是指抗战期间华北敌后战场的部队,因其在北方故应当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八路军。
选B。
17、本题考查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权建设。
人民委员会集立法、司法、行政等多种权力于一身,既是代议制机构又是行政机关,故有议行合一的特点。
选B。
18、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作用。
1954年12月第一届人大已经召开,C、D两项说法都不确切。
在第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的主要职能是能参政议政,从而扩大了民主的基础。
选B。
19、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外交方针。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仍然是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下完成的,中国大国地位的重新确认也加速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只是趋势,并未完全形成),故排除B项。
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故选D。
20、本题考查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史新型的国际合作组织,合作领域广泛,结伴而不结盟,故选D。
21、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
A项说法不准确,巴西、印度、中国三国中只有中国是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C、D两项错误,故选B。
22、本题考查欧洲走向联合原因。
欧洲历史上曾经的联合以及共同的基督教文化是欧盟建立的重要基础。
B、D说法错误,A项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宗教文化的影响。
故选C。
23、本题考查日本对外关系。
从美日同盟到加强美日关系同时开展“等距外交”再到以美日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既体现美国在日本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又体现其外交政策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日本未完全摆脱美国制约。
故选A。
24、本题考查史学素养。
科林伍德强调历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B、C材料联系不紧密,D项错误。
选A。
二、主观题(共3题共52分,其中第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25分)
(1)内容: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或礼藩外交。
(4分)
原因:地处东亚大陆,自然环境相对封闭;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科技和经济长期领先世界,统治者盲目自大。
(6分)
(2)变化:①观念上:逐步西化,接受国际外交准则;②制度上: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③范围上:逐渐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与世界接轨。
(9分)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逐渐树立平等的外交观;外交的转型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
(6分)
26、(12分)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9~12分)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有观点,有史实,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第二层次:(5~8分)论点明确,史论结合;但逻辑不够严谨,论证不够充分。
第三层次:(0~4分)只有观点,没有论证;或论证逻辑混乱,史实错误,观点不明。
观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传统民族主义转型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引进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论证: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清末民初,这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平等的斗争相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
主要力量以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为主。
第二,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反封建的同时,人们开始在思想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是近代以来中国多次政治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于是,从文化上入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
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代表。
第三,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高涨阶段。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
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结论:总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不断裂变,外来民主思想和观念不断冲击下形成的以发展民主政治和谋求民族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国家观念,适应了近代化的要求。
27、(15分)
(1)王夫之:郡县制影响深远,有利于中央集权。
(2分)
“其专在下”指地方权力过大,“其专在上”指君主专制。
(2分)顾炎武主张:郡县制
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张将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2分)(2)主要思想:联邦制、分权制衡。
(2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做到适度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适度集权有利于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避免分裂;适度分权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利于地方发展。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