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十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10月联考试题(1)
广东省韶关市十校2015届高三10月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韶关市十校2015届高三10月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韶关市2015届高三级十校联考试题文科综合(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笔把正确答案写在对应的答题卡上。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熬夜,是指到深夜(一般指24:00)还不睡或一夜不睡。
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定于当地时间2014年7月13日16:00在里约热内卢(43°11′47″W)举行,下列城市的球迷看决赛需要熬夜的是A.旧金山(122°W)B.巴黎(2°E)C.曼谷(100°E)D.开罗(31°E)2.图中的几个省区中,期中死亡率最高的是()A.上海B.北京C.西藏D.宁夏3.图中的几个省区中,年自然增长人口数量最多的是()A.北京B.宁夏C.西藏D.江苏A.①B.②C.③D.④读图3中国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连续≥10℃5.图中长江与谓河之间地域积温曲线呈波状起伏的原因是()A.地形影响 B.纬度因素C.海陆分布 D.洋流影响6.如图4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B.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C.可能有台风D.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7.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正处于汛期B. 冰期可能长达半年C.径流季节变化大D.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读图5某城市城区地价等值线图,回答8~9题。
8.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A. ①B. ②C. ③D. ④9.与其它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 高附加值产业集聚B. 原有基础设施完善C. 外来人口迁入D. 逆城市化发展下面三幅图中,图6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图7和图8分别10.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西向东11.为了防止水土流失,M地要进行山区的生态恢复,在生态恢复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和GIS B.RS和GIS C.GPS和RS D.GPS、GIS和RS12.南雄市是韶关市唯一一个苏区县,广东省也为数不多。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深圳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历史学科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为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迹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答案,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观察下面图片,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出土的甲骨文楔形文字玛雅文字A.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B.所代表的区域文明均来自大河流域C.所代表的区域文字具有同源性D.反映了世界各地文明多元一体特点2.春秋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车”、“求金”、“告饥”,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国的摆布,周襄王也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这反映出当时()A.等级制度名存实亡B.尊卑观念土崩瓦解C.权力秩序受到冲击D.礼乐制度难以为继3.文景时期,深受“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理念的影响,许多官吏断狱从轻,“刑罚大省”,以至于“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断狱数百,几致刑措”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汉初的司法实践()A.体现司法审判的公正理性B.契合黄老无为的治国思想C.彰显以德治国的政治智慧D.沿袭秦朝司法的基本理念4.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了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
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D.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5.前秦苻坚曾下诏,欲以谢安为吏部尚书,以桓冲为侍中,并为他们在长安修建邸第。
2015韶关十校联考 广东省韶关市十校2015届高三10月联考 语数英理综4份

韶关市2015届高三级十校联考英语科试题2014-10-31本试卷满分13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I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lived in a big city in Australia and I used to give much money to the homeless around, feeling sorry for their misfortune. But later I became a single mom with no home, a huge 1 and hardly any income. As a result, I stopped giving and became very 2 .Things started to change. I became 3 enough to have a home, and even a backyard, and I started to pull myself out of debt. One day we saw a 4 person with the sign, ―Will work for food.‖I 5 . My daughter asked why I no longer helped the people in 6 . I replied, ―Honey, they just use that money for 7 or other bad things.‖ She didn‘t respond. But when I said that, it didn‘t feel right.Three days later, I was 8 to pick up my daughter from school. A man was standing on the corner and something deep inside my heart drove me to help him. So I stopped my car, and he ran over with 9 . He said, ―God bless you, I only need 77 cents.‖ I reached into my ashtray(烟灰缸)and 10 enough, there sat 3 quarter and 2 pennies.Greatly shocked by this 11 , I gave him all the money in the ashtray. He 12 tears with joy, ―You just made it 13 for me to see my mom for Christmas! The bus 14 this great sale is leaving right away!‖Undoubtedly, it was a moment I, together with the man will never forget, but I was the one who got the best gift in life – giving. It also 15 me that nothing is a coincidence, and everything has meaning.1.A.debt B.responsibility C.shadow D.pressure 2.A.awkward B.hopeless C.sensitive D.bitter 3.A.fortunate B.wealthy C.generous D.successful 4.A.hopeful B.careless C.homeless D.aimless5.A.got back B.pulled out C.passed away D.passed by 6.A.emergency B.need C.danger D.panic 7.A.alcohol B.food C.medicine D.entertainment 8.A.cycling B.jogging C.wandering D.driving9. A.courage B.care C.enthusiasm D.anxiety 10.A.amusingly B.strangely C.gradually D.naturally 11.A.incident B.condition C.coincidence D.circumstance 12.A.broke into B.burst into C.let out D.poured out 13.A.necessary B.difficult C.possible D.suitable 14.A.offering B.demanding C.delivering D.serving 15.A.impresses B.informs C.persuades D.reminds第二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者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16~25的相应位置上。
2015韶关十校联考 广东省韶关市十校2015届高三10月联考 语数英文综理综6份

韶关市2015届高三级十校联考语文科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累.赘/果实累.累噱.头/矍.铄佣.工/佣.金B. 慰藉./声名狼藉.苗圃./惊魂甫.定韦.编三绝/彤管有炜.C. 编纂./镌.刻攒.聚/攒.钱沽.酒/呱.呱坠地D.蹩.进/瘪.嘴歼.灭/草菅.人命装璜./横.祸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因疑似卖编制而使柏乡县此番招聘陷入一片质疑。
实际上,无论柏乡县是否存在“变相卖官鬻爵”,此次招聘都应引起人们反思:在舆论监督日益强化的背景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别具匠心寻找掩人耳目的变通之策?!招聘中往往有着冠冕堂皇的制度外衣——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一应俱全,如果程序正义的制度底线轻易被人突破,纵使喝止某次漏洞百出的招聘闹剧,有所图谋者也很容易另起炉灶、照卖不误。
A.质疑B.别具匠心 C.冠冕堂皇D.另起炉灶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 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B. 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C. 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D.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①未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改革,也会跟当代人不同。
②这个代价就是艰苦奋斗,要打算过一段苦日子。
③经济学上讲投入产出。
④只有历史地看我们所处的大变革时代,才能树立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的责任感。
广东省韶关市2015届高三十校10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韶关市2015届高三级十校联考试题(文科数学)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1}A x x =>,2{|4}B x x =<,那么AB =( )A.(2,2)-B.(1,2)-C.(1,2)D.(1,4) 2.设i 为虚数单位,则51ii-+等于( ) A.i 32-- B.i 32+- C.i 32- D.i 32+3.命题“01,≥+-∈∀x e R x x ”的否定是( )A .01,<+-∈∀x e R x xB .01,≥+-∈∃x e R x xC .01,>+-∈∀x e R x xD .01,<+-∈∃x e R x x4.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存在极值的是( )A. 3y x =B. ln()y x =-C. xy xe -= D.2y x x=+5.设y x ,满足约束条件⎪⎩⎪⎨⎧≤--≥-≥+3311y 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4的最小值为( )A. -1B. 0C. 1D. 26.设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两条渐近线为12y 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 )547.阅读右图所示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S 的值等于( ) A. -3 B. -10 C. 0 D. -2 8. 已知n m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l =⋂βα,则直线l ( )交 A. 与n m ,都相交B. 与n m ,都不相的一C. 与n m ,中至少一条相交D. 至多与n m ,中条相交9.设a R ∈,若函数x y e ax =+,x R ∈,有大于1-的极值点,则( )A 、1a <-B 、1a >-C 、1a e<- D 、1a e>-10.设M 是ABC ∆内一点,且32=⋅AC AB ,︒=∠30BAC .定义),,()(p n m M f =,其中p n m ,,分别是MAB MCA MBC ∆∆∆,,的面积. 若),,21()(y x P f =,则22l g l g o x o y +的最大值是( )A .5-B .4-C .3-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其中14、15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算前一题得分。
2025届湖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答案(1)

2025届高三10月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㊁提示及评分细则1.B㊀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的阶级状况.公共墓地意味着集体性墓葬,更加凸显公社所有制色彩,单人葬大量出现说明墓葬的私有化程度增加,夫妻葬减少说明家庭成员间分化日益明显,乱葬岗说明有大量低等而不配拥有单独墓葬的人存在,这都能反映阶级分化,故选B.龙山时代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社会显著进步,排除A;由材料信息无法确定是部落战争加速阶级社会到来,排除C;夫妻分葬不足以说明出现全新的家庭观念,排除D.2.D㊀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根据所学知识,楚人为人所熟知的生活地区是长江中下游,这里是中原与三苗共同生活的地区,必然存在民族交融,这增加了研究楚人起源的难度,故选D.关于楚人起源于中原还是三苗,以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无法下定论,但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可以继续,排除A;«史记»和«楚居»都是文献记载,并非确凿的证据,因此不能断言其说法更可信,排除B;考古发掘的文物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不同,单一的考古发掘不能作为唯一的证据,排除C.3.C㊀本题考查文景之治.阳陵埋葬品丰富,且主要涉及生产生活而非军事,人俑穿着华服,平和从容,这些反映了文景时代较为富裕和平的时代风貌,故选C.西汉和秦朝的制陶技术各有千秋,并不能认定汉代技术高于秦代,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秦初的经济状况,无法比较景帝时期和秦初的状况,排除B;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才成为汉朝正统思想,排除D.4.A㊀本题考查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曹魏立国是受东汉禅让,从法理上讲属于继承东汉正统,因此没有过于关注正统性问题,孙吴在东汉时本为汉臣,东汉灭亡后自立称帝,并不符合正统观念,因此格外重视正统性问题,故选A.曹魏和东吴的经济基础没有本质的差异,都依托于农耕,不至于使年号有如此之大差异,排除B;曹魏和东吴都重视儒学,差距不大,排除C;两国的治国方略都着眼于富国强兵,排除D.5.B㊀本题考查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由于自耕农抵御灾害能力弱,极易破产,土地集中趋势加强,破产自耕农成为佃农.在材料所示租佃关系下,佃农极少为地主无偿劳役,可以自由安排生产,必要时可以寻求地主接济以度过灾荒,这有利于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故选B.失地自耕农并未成为流民,而是成为了佃农,排除A;从材料可知,佃农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较之过去的庄园部曲关系,是弱化了人身依附,排除C;两税法颁行于安史之乱结束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6.A㊀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藩镇向朝廷登记自身的精锐兵士,这有利于中央了解藩镇的实际军力,为后续收藩镇精兵做准备,以此削弱藩镇军事力量,故选A.宋太祖意在削弱藩镇力量,而非达成妥协,排除B;要求地方登记精兵的目的是削弱藩镇,而非应对巨大的边防压力,排除C;此时北宋中央尚未出现冗兵的问题,排除D.7.C㊀本题考查明代社会经济状况.明朝中后期,商业贸易发展,大运河作为南北交通要道,承担着重要作用,民间商贸经营者希望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大运河运力,因此同漕船水手合作,故选C.明代地方政府在明中后期仍然受中央的强力控制,不能认为地方政府有一定自主权就是中央集权遭受破坏,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财政支出情况,也没有涉及地方政府与运河的经济联系,排除B;明朝运河由中央相关部门管理,地方官有义务协助管理,排除D.8.B㊀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据评论文章可知,创设轮船招商局的资本来源多样,而轮船招商局在管理上群策群力,这表明轮船招商局是近代的股份制公司,这反映了洋务企业采用近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故选B.材料并未提及洋务企业的封建化管理手段,而是强调集结众人之力以实现资本规模扩大和管理的科学化,排除A;材料仅提到轮船招商局的资本规模较大,这不等于洋务企业的资本规模迅速扩大,前者是总量,后者是增速,排除C;甲午战争ʌ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㊀第1㊀页(共4页)ɔ后,官督商办模式成为主流,排除D.9.C㊀本题考查清末新政.据表格可知,清末新政时期的东北议员选举,选民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低,这反映了清末东北地区的近代民主制的社会基础薄弱,故选C.1909年,中国尚未确立代议制民主,排除A;材料为1909年一年的数据,并不能推断政治参与的主体范围是否扩大,排除B;材料仅能反映民众对选举的参与度较低,不能推断其专制色彩浓厚,排除D.10.D㊀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材料从两个方面表现了清政府统治基础的土崩瓦解,一方面是北洋军没有袁世凯的命令就难以控制,另一方面是全国数十省在短时间内皆宣告独立,清政府丧失了对大量地方的有效控制,故选D.清廷无法指挥北洋新军并不意味所有的新军都无法指挥,脱离清廷的控制,排除A;材料除了强调南方多省的独立外,还强调了清廷与北洋军的关系,B项以偏概全;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排除C.11.C㊀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进程.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时空观念,可知此时日军已经控制了华北和华东(维持在华北华东地区的统治),武汉已被占领(以武汉三镇为根据地),因此此时武汉会战已经结束,排除A㊁B;日军以武汉为据点,又入侵广东,由此形成对湖南的包夹之势,因此中国方面的应对措施是组织长沙会战,故选C;开辟缅甸战场是1942年,排除D.12.A㊀本题考查抗美援朝.图示漫画宣扬了中国人民保卫和平的决心,这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宣传漫画,因而会激发中国人民支援前线的热情,故选A;50年代初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排除B;此时日本刚刚经历二战的失败,并未在亚洲进行军事扩张,排除C;漫画是在抨击帝国主义侵略,而非揭露西方阵营孤立中国的阴谋,排除D.13.D㊀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这一工资调整注重基于职工的工作量进行工资奖励,这反映了企业改革对价值规律的重视,故选D;按劳分配始终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分配方式,排除A;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B;1994年以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确立,排除C.14.A㊀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上海市委市政府没有一味追求规模大小,而是考虑到世博会后上海市的长远发展,减少永久性建筑可以为后续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给予更大空间,故选A.上海世博会具有中国特色,但材料所示的 不建最高建筑 和 少建永久性建筑 并非是中国特色的表现,不能将中国特色机械地理解为与其他国家不同,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证明上海率先提出节能减排理念,排除C;世博会场馆建设并不属于民生建设,民生建设侧重于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排除D.15.B㊀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根据材料可知,法老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要维持国家秩序,这要求法老有一支专业的官僚队伍辅佐其进行统治,故选B.神权在埃及拥有极高的地位,法老没有削弱其地位,排除A;修建金字塔是服务于法老对死后继续统治的念想,并不是为了凝聚国民对其统治的认同,排除C;D项属于过度解读材料,不符合史实.16.A㊀本题考查西欧封建社会.随着西欧工商业的发展,商品市场越来越发达,封臣才能有机会将物产出售换取货币来向领主缴纳赋税,同时专业化的生产也使经济效率得到提升,强迫封臣服役已经对生产效率产生了破坏,故选A.封君封臣体制下,封臣同样要效忠于封君,雇佣军也具有独立性,并不比封臣更便于控制,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封臣进行专业化生产满足纳税要求,而不涉及领主庄园的生产状况,排除C;封君封臣体制仍然维系,只是其中的赋税形式从劳役向货币转化,不能等同于整个体制的解体,排除D.17.(1)改革是否重视民生或民意;改革是否维护传统等级秩序;改革者是否具有高尚德行.(6分,每点2分) (2)示例:论儒家与法家对变法革新的看法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此后诸侯纷争不断,甚至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另一方面,中原各国同戎狄蛮夷密切往来,形成共同的华夏认同观念.与此同ʌ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㊀第2㊀页(共4页)ɔ时,人们使用铁制农具,牛耕得到推广,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在国家竞争压力与新的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士阶层提出了不同的救国主张.儒家承认制度应随着时代变化,但统治者也应当秉持仁德观念,顺应民心,爱惜民力,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统治者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㊁术㊁势控制臣民,使臣民守法奉令,保证国家法令畅通.儒家和法家都认可发展经济以提升国力,也都期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但是,儒家更强调在改革中保障民众的权益且维持传统等级秩序,法家则更强调利用国家力量分配资源,首要满足君主集权和富国强兵.儒家和法家的变革思路都有亮点和缺陷,国家治理手段也不应是单一或极端的.后世王朝从诸子思想和统治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儒法兼有,以保持国家治理的有效性.(评分参考: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4分;对变法革新内容的描述4分;总结升华4分)ʌ解析ɔ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第一问要求指出孔子评价改革的标准.孔子对子产铸刑书持褒扬态度,对晋国铸刑书持批判态度,由此可见,孔子的评判标准不是铸刑书的行为,而是具体举措,根据材料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可知,子产做人做事能够严谨恭敬,具有高尚的品德,同时关注民生,这是孔子赞扬子产的两个角度.根据材料 颁布以权臣赵盾所推行的维护公卿权力的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成文法 可知,公卿把持诸侯权柄在孔子看来是僭越行为,因而遭到批判,由此判断孔子主张维护传统等级秩序.(2)第二问是限定时空范围的开放性试题,应首先阐明所限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即变革背景;其次是描述变革的具体内容;最后为短文作总结升华.18.(1)特点:具有极强的阶级意识,斗争性㊁革命性突出(关注以工农为主体的普通民众;以农工大众的意识为文学的意识,以农工大众为文学创作的对象);将文学创作和政治宣传紧密结合(组织作家进行了游行㊁示威㊁散发传单㊁组织罢工等活动);以无产阶级作家为主体.(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左联 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民党的专制统治.(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2)意义:推动了文学艺术朝着与大众结合的方向发展(或大众化);使新文艺获得了长足进步;为人民文艺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联络了大批党外文艺人士,扩大了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助力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工作,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动员了革命的力量.(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ʌ解析ɔ本题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1)第一问要求概括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 关注以工农为主体的普通民众 以农工大众为文学创作的对象 得出 左联 的文艺创作具有极强的阶级立场;根据材料 组织作家进行了诸如游行㊁示威㊁飞行集会㊁散发传单㊁张贴标语㊁组织罢工㊁罢课等活动 得出 左联 不仅进行文艺创作,而且承担了大量政治性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明确近代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其次根据材料 新文化运动后期 ,延伸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材料 中共中央决定 担任支部书记 得出中国共产党与左联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国民党的统治专制黑暗.(2)第二问要求简析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活动的意义.作答意义可以采用 由近及远 的思路,左翼作家联盟首先是在文艺领域做出贡献,一方面是文艺创作,另一方面是人才培养,其次,文艺影响向社会领域延伸,由于同中国共产党联系密切,因此社会意义要结合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展开.文艺工作是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分,动员了革命的力量,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1)北非地区:受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影响,信仰伊斯兰教,在地中海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西亚地区:曾是阿拉伯帝国的核心地区,13世纪时遭遇蒙古人西征,阿拉伯帝国灭亡,14世纪时处于伊尔汗国ʌ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㊀第3㊀页(共4页)ɔ统治之下;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14世纪时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地区,疆域遭到奥斯曼人的蚕食;小亚细亚地区: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14世纪中期,他们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东欧地区:13世纪上半期,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受金帐汗国统治,14世纪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印度地区:14世纪,印度北部处于德里苏丹国统治之下,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㊁立法㊁司法和军事权力;中国:14世纪中前期在元朝统治之下,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度,对外贸易发达;东非地区:桑给巴尔㊁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家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地区:14世纪处于马里统治之下,控制着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是西非最强大的国家.贸易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每个国家或地区3分,任意介绍4个国家或地区即可) (2)意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地理研究资料;对丝绸之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推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6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ʌ解析ɔ本题考察中古时期世界的交流.(1)第一问要求对白图泰旅行的地点进行简要介绍,应当注意的是设问要求作答结合白图泰生活的时代,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白图泰生活的时代是14世纪,因此要作答14世纪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在北非㊁西亚㊁印度㊁中国㊁非洲等地选择四个国家和地区作答即可.(2)第二问要求分析白图泰旅行的意义.根据材料 他口述 名为«伊本 白图泰游记» 可得,白图泰留下了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理著作,其次白图泰的旅行路线与丝绸之路重合,他在旅行中记录了沿途的港口城市和贸易情况,为后来的航海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他的旅行也使得更多的商人愿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从而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最后是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视角,作答其旅行记录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文化桥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ʌ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㊀第4㊀页(共4页)ɔ。
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试题

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语文10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本題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思很早就针对人类空间的认识过程加以阐述。
自从人类意识产生后,空间就被对象化。
随着资本主义全球的进程,空间又被资本化、政治化。
构成方式和重要意义。
历史进程在消费力与消费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演进,把联结消费力与消费关系的空间引入历史书写之中,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
中国传统的历史书写中有极具特色的空间观念,“天下观〞就是其中之一。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逻辑之下,京师被设定为天下之中,由城墙拱卫,京城之中复有宫城,以居住皇室。
京城周边或者曰京兆或者曰顺天府,再外围那么为“直隶〞,为首都有南直隶,为首都有北直隶。
直隶之外为行。
行之外为藩属,通过朝贡制度维持联络。
藩属之外那么为蛮荒之地。
这种同心圆构造的“空间〞,既是地理、物理和有形的,也是哲学、文化、历史和无形的。
但是,中国传统的这种空间观念所代表和承载的政治文化、典章制度和消费关系,在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中遭遇了宏大挑战。
在书写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过程中,把中国这个空间作为世界的一局部,从而把中国历史视为世界近代史的一局部,已经成为前辈学人的遵循。
可以说,正是空间观念的改变形成了新的历史书写。
历史研究理论说明,自觉在历史研究和历史书写中突出“空间〞要素,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比方,一部世界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强行复制其消费关系的历史,也就是资本主义在空间维度上排拒其他形式消费关系、进而改写其他空间政治建构和文化的历史。
所谓“地理大发现〞,其本质是欧洲列强在完全生疏的空间中强行复制其政治、经济、HY、文化乃至国家构造的过程,其结果不仅仅是当地土著和维京人早已“发现〞美洲的历史被改写,整个人类近代史的表达构造和价值取向都被改变。
再进一步看,在第二次世界HY中,各参战国根本依赖工业区和工业消费才能,而中国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落后的大前方支撑全面HY。
2023-2024学年广东省衡水金卷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统文化视野下!突出" 天下观# 引导下的天下一统!
而"
天下一统#
的前提是"
华夷之辩#
!在此基础上孙
中山以"国族# 取代了" 五族# 来解读" 中华民族# 的
+++
#%&' 解析 材料情境创设的时间是东汉至唐中叶! 和好* 的中文字样钢印# !英国明明刚刚发动对华侵
基本矛盾围绕客与部曲这一流动人口群体展开!豪强
略战争!却通过绘画刻画一种中英友好和谈的和谐氛
希望佃客依附于自身!而国家希望将这一群体编户则 围!这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意在美化其侵略行径!消
官冗费的问题& $! 分!言之成理即可%
代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需要易于携带且
$0%示例.
价值量大的货币'宋元时期滥发纸币!丧失信用!白
解读.孙中山的民族观呈现出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 银备受青睐'万历年间的税制改革推动了白银货币
代特征& $! 分%
化进程& $# 分%
逐年增加!且占印度输出总量的绝大多数!由此推知 政府才完成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因此北伐战争时
当时中国纺织分离的趋势加剧!&项正确&
材料只体
并未完成全国的统一!排除 (项'先有第一次国共合
现印度棉纱输华的占比情况!未体现中国棉纱市场的 作的 达 成! 才 有 北 伐 战 争 的 发 动! )项 因 果 倒 置!
这
是
北伐
战
争
时
期
的
汀
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市2015届高三级十校联考试题文综历史试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笔把正确答案写在对应的答题卡上。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2.南雄市是韶关市唯一一个苏区县,广东省也为数不多。
革命年代英雄的南雄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果我们要对南雄革命史进行相关研究,你觉得下列哪种方式得到的史料最为可靠()A.听历史老师的讲解 B.采访当地老人C.听当事人的口述 D.对相关革命遗址的考察13.“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1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如果被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制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15.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 B.内阁取代六部 C.首辅权力失控 D.君主集权加强16.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17.《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而同时期中国臣民的财产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被抢劫。
造成以上区别的根本原因是()A.古罗马的法制比中国健全B.古罗马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古罗马实行共和制,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D.古罗马是奴隶主贵族专制,中国是君主专制18.“1700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绝对禁止进口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印花布;后来,又更加严厉地禁止买卖、穿着或拥有这些棉织品。
”这材料充分说明()A.当时的英国政府封建专制 B.绝大部分英国人不喜欢印花布C.东方来的印花布有质量问题 D.英国政府致力于保护本国纺织业19.“华侨商人陈启沅出生于一个世代以农桑为业的家庭,……1854年出国经商,20年中遍历南洋各埠……1873年回国后,在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A.华侨们都非常热心对祖国的投资 B.继昌隆是第一家侨资企业C.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已产生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0.1875年-1876年,上海的英国领事报告说,“绿茶的内地捐税至少比出口关税高出将近1倍……一担茶叶从绩溪运到宁波,须纳税3.5两”,同时,“印度政府对出口对出口茶叶不征任何关税,日本政府的茶叶也不过是每但1元”。
这种情况的产生说明()(材料来源于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1188页)A.印度与日本比中国政府更重视茶叶 B.中国茶叶将无力和日、印茶叶竞争C.印度和日本政府鼓励倾销本国茶叶 D.说明中国的茶叶比日、印的质量高21.导致荣宗敬家族纱厂发展的原因是()①基本实现全国统一②政府扶植民间轻工业③关税自主④列强放松侵略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2.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中谈到“历史的真实不能完全那些惯用的‘身陷绝境’、‘弹尽粮绝’、‘敌强我弱’、‘被迫撤离’等,颇有开脱战败责任的词汇。
清日战争中,清军的处境恰恰与惯用语的状况完全相反…清国人…只在耻辱的呻吟中怨天怨地,最终未能从自身的弊端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作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敌强我弱B.清军将士在战场上胆小怕死,离城而逃,主动撤离C.北洋水师遭受重创,李鸿章避战自保D.封建制度的腐朽,致使国民爱国意识淡泊23.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
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 B.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抗日战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8. (26分)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
古今往来,一个个法律和民主政治文献搭建起人类前进的阶梯。
阅读材料:材料一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到它做到了什么。
”材料二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11表禁止贵族与贫民通婚。
——摘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三“皇帝是国家元首。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摘编自19世纪70年代欧洲两部重要的宪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什么”值得我们肯定?(4分)(2)材料二中的《十二铜表法》明显地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但为什么仍然被视为平民的胜利?(2分)它的诞生的历史意义?(4分)(3)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什么特征?(6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两部宪法问世的共同原因。
(6分)除了上述两部宪法外,在世界近代史上,还出现过那些重要的法律文献?(4分)(至少举二个国家的文献)39.(26分)土地政策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经济制度,土地政策发生变化往往会给社会带来连锁的反应。
阅读材料:材料一:(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些改革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岳麓版必须二P7材料二: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土地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
——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3材料三: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
……据估计,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的资金中约占三分之一。
——人教版必须二P96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商周时期实行的叫什么土地制度?(2分)这种土地制度有些什么特征?(2分)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的产生给当时社会带来什么影响?(4分)(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要什么样的土地关系为前提?(2分)英国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这种土地关系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所产生的结果?(6分)(4)综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4分)韶关市2015届高三十校联考试题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8.(1)肯定: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三大国家机关;民主运作方式;三场改革的重要措施(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2)原因:有了成文法,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欺压贫民(2分)影响: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每点2分,总分4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3)特征:间接民主;议会行使立法权;分权制衡(每点2分,总分6分)共同原因:政治上普法战争引起了两国政局的变动;经济上工业革命的推动;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6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文献:英国《大抗议书》、《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分需正确答出两组国名和文献名)39.(1)制度:井田制(2分);特征: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十分规整,成方块状(二者答其一即可得2分);影响:政治促使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经济促使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产生文化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或儒家仁政思想的出现奠定经济基础(每点2分,答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2)土地关系:大土地所有制(2分);方式:圈地运动(2分);影响:圈地运动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本和市场(4分)(3)结果:积极为苏联的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消极: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的落后;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每点2分,总分不得超过6分)(4)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变革农村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应按一定的比例均衡发展;农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更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每点2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