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经典整理地球和地球仪
初高中地理衔接---地球和地球仪

初高中地理衔接-------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周长约4万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图片。
二、经纬网三、经纬网应用1.定方向:判断地图上两点之间的方位,一般默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⑴定东西关系:东西是相对的①同为东经度的两点,经度大的在东,经度小的在西②同为西经度的两点,经度小的在东,经度大的在西③一个点在西经度,另一个点在东经度。
若两点经度和<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点经度和>180,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⑵定南北关系:南北是绝对的,最北是北极点,最南是南极点如果有两个点,靠近北极的一个为北,靠近南极的一个为南;⑶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正南和正北的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正东和正西的关系。
2.求距离⑴同一经线上的两点,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千米。
⑵同一纬线上的两点,经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cos θ千米。
3.定最短航线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球体上两点最短距离就是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⑴同在北半球的两点,向北画弧。
⑵同在南半球的两点,向南画弧。
4.定范围四、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20W--0--160E 为东半球,160E--180--20W 为西半球。
赤道以北北半球,赤道以南南半球。
五、纬度带的划分0--30 低纬度30--60 中纬度60--90 高纬度六、比例尺1.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2.表现形式:数字式(1:1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线段式3.比例尺与图幅:①比例尺大,则表示实际范围小,内容详细②比例尺小,则表示实际范围大,内容简略。
经线 纬线 定义链接南北极点的竖线 和经线垂直的横线 表达经度。
东经为E ,西经为W 。
纬度。
北纬是N ,南纬是S 。
高考复习04 地球仪和地图-【问鼎地理】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全域必备宝典

第四章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含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是半圆形弧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赤道长度基本相等)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作用指示南北方向(有限方向,北极是地球最北端,南极是地球最南端)指示东西方向(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经度(二面角)纬度(线面角)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③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④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4)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①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向北增加是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加是南纬,用“S”表示,向东增加是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加是西经,用“W”表示。
②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为北半球俯视图,所示纬线为北纬(图1);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所示纬线为南纬(图2)。
专题01 地球与地球仪-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

专题1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1.什么是地球?地球概况: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
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人类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知识点2.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地球仪的相关内容:地轴、两极、赤道(1)地轴—①地球自转的假想轴②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垂直与赤道平面③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与水平面成66°34′的夹角(2)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
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3)赤道—地球上的最大圆,与地轴垂直。
经纬度的划分以及作用 经纬度的划分经度 纬度含义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 平面间的面面角 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E ),以西为西经(W ),各180° 以赤道为起始线(0°纬线) 从赤道向南为南纬(S ), 向北为北纬(N ),各90°经线 纬线图示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同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半圆圈,且都不平行 自成圆圈,且都平行 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2万千米) 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渐短 知识点3.经纬线变化规律东经度是向东增大西经度是向西增大北纬向北极点方向(向北)增大南纬向南极点方向(向南)增大特殊经、纬线0°、180°经线东西经分界线;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赤道、南北极圈、回归线、30°60°纬线(划分高中低纬)作用划分半球20°W 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纬度划分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经线:也叫子午线。
高三地理第01讲《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

第01讲《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1)极半径6357千米。
(2)赤道半径6378千米。
(3)平均半径6371千米。
(4)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5)表面积:约5.1×108平方千米。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相关的重要概念。
接下来,为了更直观、更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要引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地球仪。
地球仪就像是地球的缩小版,它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地球的各种地理要素。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地球仪的奥秘吧!二、地球仪简介1、地球仪——地球模型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2、地球仪的识读(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星相对的一点叫南极。
三、经纬线及其应用1、经线与经度及其规律(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2)经度:经度是二面角,即本初子午线平面与当地子午线平面的夹角。
(3)经度起点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
(4)经度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5)经度递变:顺地球自转方向看,东经度增大,西经度减小。
(6)一般来说:没有最东、最西一说,只有某个地区的最东边。
如中国最东边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2、纬线与纬度及其规律(1)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2)纬度:纬度是线面角,即本地与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3)纬度起点线:赤道(0°纬线)(4)纬度划分: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5)纬度递变: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北纬度越往北越大,南纬度越往南越大。
3、经度与东西半球划分(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东经160°(20°W,160°E)。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地球知识点:位置与特征:地球是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的第三颗行星,是人类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
它的表面大约29.2%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构成,剩余的70.8%则被海洋、海湾和其他水体覆盖。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其气候和温度受到温室气体的调节。
运动与结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同时自身也在进行自转,自转周期在日面赤道带约23小时56分,两极区约为24小时。
地球的外层由几个刚性构造板块组成,它们在长时间内迁移,而内部则保持活跃。
此外,地球还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它们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潮汐现象。
地球的方向与时区:从立体上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平面上看,北半球为逆时针旋转,南半球为顺时针旋转。
地球被划分为东西十二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交界地,其中北京位于东八区。
地球仪知识点:种类与组成:地球仪主要有磁悬浮地球仪、机械地球仪和数字地球仪三种类型。
它主要由地球球体、地球仪支架、地球仪底座和地球仪配件等组成。
地球球体通常由塑料或树脂材料制成,表面贴有地图和地理信息;支架用来支撑球体并使其能够自由旋转和倾斜;底座则用来固定支架,使地球仪能够稳固地放置在桌面上。
地球仪的用途:地球仪能够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以及地球的运动规律。
通过观察地球仪,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时区分布、气候特点以及不同地形和海洋的分布情况。
此外,地球仪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综上所述,地球和地球仪在地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这两个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人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并借助地球仪这一工具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高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球仪.pptx

B.经度180°,北纬60°
C.东经160°,北极圈
D.东经160°,北纬60°
一架飞机在某理想状态下进行航空作业,从(5°N,170°E )的
M点依次向南、向东、向北、向西各航行3000米,然后降落在N点,
N点的位置在( )
A.恰好与M点重合 B.位于M点正西方
C.位于M点正东方
D.位于M点东南方
第23页/共35页
(五)经度
概念:用来标注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
N
700E 1300E 1700W
700E 1300E 1700W
S
实质:某条经线的经度,就是这条经线所在的平面与
0°经线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二面角) 第24页/共35页
(五)经度
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向东、西两个方向各分
180°。往东增大是东经,符号E;往西增大是西经, 符号W。 (常用方法:往东增大是东经,往东减小是西经。)
感谢您的观看。
第35页/共35页
第10页/共35页
东 东 东 B
(一)纬线 ③长度:赤道最长(40000千米),由赤道向
两极逐渐递减,到极点缩为一个点。
④相互关系:相互平行。 ⑤数量:无数条。
第11页/共35页
基础巩固
1.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任何一个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B.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圆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80°120°60° 0° 60°120°180°
本
西经W
初
东经E
子
午
线
东
(度数向东减小)第25页(/共度35页数向东增大)
(五)经度
常用方法:数值往东增大是东经,往东减小 是西经。
高中地理12-13地球与地球仪讲解

70° 70°
B
0°0°
60°
60°
25°15°5° 25°
15°
5
°
C
° 6060° ° 3030°
° ° 150 40 150°
40°
140° 140°
° 5050°
130° D 130°
° 6060°
地 点
经纬度位置
东、 西半 球
南、北半 高、中、
球
低纬度
温度带
A 10ºN,170ºE
西
北
低
热带
20°W
东半球
西半球
实战演练:
1.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错误的有:(AB)C 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C.180°经线在东半球 D.20°W—0°—16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2.用200W和1600E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 球界线的依据是(D )
A点位于120°E,30°N,B点位于70°W,30°S,则 A点位于B点的 西方北。
归纳总结:
(1)若两者经度相同,则为 南北 方向,南北 极点为 南北 的终点。北极点的四周是面向 正南 方向,南极点则四周是面向 正北 方向。 (2)若两者纬度相同,则为 东西 方向,要选 择两者间劣弧为判断方向的依据;若两者同是东经, 则经度值大的位于经度值小的 正东 方向,若两 者同是西经,则经度值大的位于经度值小的 正西 方向;若两者一个为东经,一个为西经,经度差小 于180度,东经的在 正东 方向,西经的在 正西 方向,若两者的经度差大于180度,东经的在 正西 方向,西经的在正东方向。 (3)经纬度均不同的做如下判断:首先判断 南 北 ,然后确定 东西 ,注意经度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80°
西经
90°W
0°
自转方向
东经 90°E
•180°
三、经纬网:
3、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20° W和160° E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 半球,20° W向东至160° E范围内为东半球,20° W向西至160° E范围内为西半球。注意,0°经线向 西至20° W属于西经度,但位于东半球:160° E向 东至180°经线属于东经度,但位于西半球。
如A(40°N,20°W)与D(40°S,160°E)。
四、经纬网的应用
5、确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 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 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跨经纬度越广, 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比较①②③三区域相互间的范围大小关系?
四、经纬网的应用
1.定位置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2)确定半球位置 (3)确定纬度带和温度带位置 (4)确定区域位置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
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
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读图,甲国
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四、经纬网的应用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 鼓的不规则球体。
据图中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特点。
地球的赤道半径6 378千米,极半 径为6 357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 2l千米,说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 道略鼓的球休。
二、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 一定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地轴是地 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两极 是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对着北极 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 南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位置
相互平行
0°—90° 标度范围 0°—180° 度数变 从赤道向南、北两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化规律 极逐渐增大至90° 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代号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W和160º E划分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º 东西半球
纬度与经度的划分
纬度
度数划分起点 标注度数范围
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四、经纬线和经纬度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地球仪上的纬线
40° 0° 40°
90° 60°
0°
60°
60°
90°
40° 20°
0° 20° 40°
90°
60º N 40º N
90º N
60° 40° 20° 0° 20° 40° 60°
20º N 0° 20º S
经度数值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增加; 变化规律 从180°经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减小
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 20°W 、 160°E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代号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纬线 圆 东西方向
经线 半圆 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 长度都相等 相交于南北两极
不等:赤道最长,到南 长度特点 北两极缩短为零;纬度 相同的纬线长度相同
0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80,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 ____,用 表示;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西经 ____,用 表示.
E W
W 120º E 180° 120º 90º E 90 º W 150º E 150º W
从180°向东向西度数不断减小
60º E 60º W 0º E 30º E 90º 90º W 30º W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最大周长(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DISCOVERY:
说一说,地球仪与地球有哪些差异? 在地球仪上你发现了哪些地理信息?
经度 本初子午线 0—180o
赤道 0—90o
从赤道向南北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 度数变化规律 两极逐渐增大 向东西逐渐增大 代号 划分半球的 界线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20º W和160º E的经线圈 划分了东西两半球
赤道划分了 南北两半球
经纬网中经纬度的判定方法 判断经纬看度数(变化), 向东(→)增大为东经(E) 向西(←)增大为西经(W) 向南(↓)增大为南纬(S) 向北(↑)增大是北纬(N)
29oN,112oE
116º E 40º N
116º W
40º S
小明收到美国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 在信中邀请小明国庆期间到经度116o、纬度 40o的地方参加游览活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 哪里?表述有什么问题?
1.指示东西方向的是 纬 线, 指示南北的是 经 线. 南北两极 2.所有经线都交于__ ___,长 纬 线垂直相交. 相等 并与___ 度_____, 3.所有纬线都互相_平行 ___,由赤道 零 向两极___ _,到两极为________ 。 递减
东半球: 20oW向东到160oE 的经度范围
东西半球的判定规律
<20度的经线均在东半球; >160度的经线均在西半球; 20—160度之间的经线,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经线与经度
定义 形状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0º 经线) 经度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划分起点 经度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某地点所在半球的判定方法
北纬即在北半球, 南纬即在南半球; <20度的经线均在东半球; >160度的经线均在西半球; 20—160度之间的经线, 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经纬网
1.定义
地球仪或地图上 有经线和纬线交 织成的网。 注意:经纬线相 互垂直相交。
B
A
C
D
2.应用
①确定地球表面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②确定地球表面两地之间的相对位置
判断哪个半球? 中心点?
北极点
南极点
赤 北半球
道 南半球
特殊的 纬线:
高纬度
90 N
0
中纬度
60 N 30 N
0
0
低
低
低纬度:0º -30º 中纬度:30º -60º 高纬度:60º -90º
纬
纬
高纬度 0
度
度
0
0
0
中纬度 90 S
30 S
0
60 S
90º N 66.5º N 23.5º N 0º
【例1】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根据天 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 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①~②题。 ①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②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自西南向东北 【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 和180°经线向南行进,产生的现象是( B ) 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B. 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C.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4万千米 D.他们还会回到北极
三、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地轴 北极(N)
纬线 经线
南极(S)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穿过地心的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1.地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2.地球两极: 对着北极星,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北极(N): 与北极相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南极(S): ——纬线和经线 3.两线: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
40º S
从赤道开始,向北度数增大的是 北 纬( N ); 向南度数增大的是南纬( S ),南北极各为90° .
90º S0º ——90º N 北半球的范围: 0º ——90º S 南半球的范围:
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
•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圣安 东尼奥镇上的赤道纪念碑,碑高30米, 四方塔体坐落在一个直径为100米的 大圆盘上。碑的四面刻有代表东、南、 西、北四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 O、N,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 字样。碑顶放置直径4.5米的铝质大地 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用 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 底部的石阶上。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 欢两脚踏在赤道线两侧,拍一张跨 “世界之半”的照片作纪念。
北 极 圈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23.5º S
66.5º S
南 回 归 线
南 极 圈
地球上的五带
纬 线 与 纬 度
定义 形状 长度
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圆,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纬度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 向两极逐渐缩短,到南、北极缩小为零.
东西方向 指示方向 纬度起点线 赤道(0 纬线) 纬度的划分 从赤道开始,向北、向南各分为90° 纬度数值 从赤道向南向北,纬度数值逐渐增加 的变化 南纬(S);北纬(N) 代号 半球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4.写出图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 A( 20oN,40oW );B( 40oN,20oE );C( 0o,20oW ) 5.读图判断方向 A在B的 西南 方向;A在C的 西北 方向;B在D的 西北 方向;D在B的 东南 方向; 6.图中描画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º
地球仪上的经线
0º 经线或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
•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 文台的旧址,有座 子午宫。那里有一 条宽十几厘米,长 十多米的铜制子午 线。铜制子午线嵌 在大理石中间,笔 直地从子午宫伸出, 它就是本初子午线 地地面标志。
20°
40°
90°
180°
20°
40°
60°
0° 0E 600W 90 0E 30 900W 300W 600E
180° 1. 和0°经线相对的是____ 经线; 160°E 经线。 和20°W经线相对的是______ 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180° 相反 ,度数之和为____ 这两条线东西经____ 。
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界线: 20oW和160oE组成的经线圈
西半球: 20oW向西到160oE 的经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