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子故事
范仲淹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

范仲淹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稿子一嘿,朋友!今天我要跟你讲讲范仲淹母亲画荻教子的感人故事。
范仲淹小时候,家里那叫一个穷呀!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生活很是艰难。
可是这并没有让范仲淹放弃学习的念头。
他的母亲更是了不起!因为没钱买纸笔,母亲就想出了一个超厉害的办法。
你猜怎么着?她用荻草杆在地上教范仲淹写字!这荻草杆就是他们的笔,大地就是他们的纸。
每次看到母亲认真地教他,范仲淹心里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范仲淹都跟着母亲刻苦学习。
那认真的劲儿,真是让人佩服!有时候,小伙伴们在外面玩耍,喊他一起,他都不为所动。
因为他心里清楚,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就这样,在母亲的教导下,范仲淹一点点积累知识,慢慢变得有才华。
后来呀,他终于成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政治家。
这都多亏了他母亲当年的坚持和付出,你说是不是很了不起?稿子二亲,来听我跟你唠唠范仲淹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哈。
范仲淹小时候,日子过得可苦啦。
没了父亲,母亲带着他,生活不容易。
但人家范仲淹从小就有志气,想读书,想有出息。
他妈妈也特别支持他,可没钱买学习用具咋办呢?这可难不倒聪明的妈妈。
妈妈发现地上的荻草杆能写字,就用这个教范仲淹。
每天,妈妈都陪着他,一笔一划地教。
范仲淹学得可认真啦,小脑袋瓜不停地转,记住妈妈教的每一个字。
冬天的时候,手都冻红了,他也不停下。
夏天热得满头大汗,还是坚持学习。
周围的人都说这孩子能吃苦,将来肯定有出息。
范仲淹也没让大家失望,在妈妈的教导下,越来越厉害。
那些用荻草杆写出来的字,就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他心里发芽长大。
后来,他考中了进士,做了官,为老百姓做了好多好事。
这一切,都得感谢他妈妈当初的智慧和坚持呀!怎么样,这个故事是不是很让人感动?。
家庭教育故事征文--我的育子故事

家庭教育故事征文--我的育子故事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也有着同样的期望。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的育子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我要说的是,我的孩子并不是那种天生聪明的孩子。
他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甚至还有些拖后腿。
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期望和鼓励。
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培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着“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只有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于是,我尝试着从他的兴趣出发,引导他去学习。
比如,他对音乐特别感兴趣,我就鼓励他学习钢琴。
虽然一开始他并不是很喜欢,但是在我的鼓励和陪伴下,他渐渐地发现了音乐的魅力,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
光靠兴趣是不够的。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非常注重培养他的自律精神。
我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自律能力。
因此,我从小就教育他要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拖延时间。
我还鼓励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保持锻炼等。
这些习惯在他长大后都成了他的优点,让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更加自律和高效。
我还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知道,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学术成绩,还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
因此,我鼓励他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
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他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技能。
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犯过很多错误。
比如,有时候我会过于溺爱他,导致他变得依赖性强;有时候我又会过于严厉,让他感到压力过大。
我相信这些都是成长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我的育子故事就是一个普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虽然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是当我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逐渐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古代母亲教子的故事

古代母亲教子的故事历史就是过去出现过、发生过的人和事,具有时间久远、不可重现的特点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母亲教子的故事。
古代母亲教子的故事1:田母拒金战国时期,田稷子曾任齐国宰相,三年任满从相位上退下来时,他的属吏送给他百两黄金.田稷子收下后,将它拿回家去原封不动地献给了母亲。
田母问明原因后,十分严肃地说:“为官应该做到廉洁自律,品行高洁,不取分外之财,否则就是不义;如果你要孝敬长辈,就应该尽心诚意地为国办事,否则就是不孝.不义之财,不是我应有的东西。
不孝之子,也不是我的儿子!”田稷子受到母亲训斥后,先将那些金子退还给属吏,又主动到朝廷请罪.齐王很是钦佩田母的高尚情操,就从朝廷拿出一百两黄金赏赐给田母,同时也没计较田稷子收受百金之事.古代母亲教子的故事2: 陶母封鱼晋朝人陶侃小时候家里很穷,但陶母却很注意对他品德的教养.后来,陶侃做了一个小吏,有一次他利用负责管理鱼塘之便,弄到一坛腌好的咸鱼,让人捎给了母亲。
陶母见后,立即封好了咸鱼,派家人原物送回,并写了一封信责备他说:“你作为一个官吏,却拿了公家的财物给我,不但不能使我满意,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啊!”此后,陶侃牢记母训,清廉正直,忠于职守,后累官至征西大将军、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洲诸军事等要职,成为东晋初期的重臣之一.古代母亲教子的故事3:李母退米唐朝人李畲曾当过监察御史.一次,官府派人将他的俸米送到他的家中.他的母亲叫家人拿出斛来将送到的米量了一遍,发现多了三斛。
李母又问他们送一趟米应该给多少车脚钱,送米的人说:“给御史们送米不要脚力钱.”李母听了,非常生气,就令家人将多余的俸米送还了官府,并付了车脚钱.李畲回家后,李母将他狠狠地责备了一番。
为此,李畲专门上奏章参劾了发放俸米的仓官,又亲自向朝廷请罪.古代母亲教子的故事4:寇母遗诗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为人织布度日.但在寇准做官后不久,寇母就病逝了.临终前,寇母亲手绘制了一幅《寒窗课子图》,并在上面题诗一首:“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儿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
我的教育小故事(3篇)

我的教育小故事(优秀3篇)我的教育小故事篇一良言如春,仰首为春,俯首是秋。
须臾之间,花开花落。
蓦然回首,花枝满头。
记忆中最美的那一朵,是老师你那一句句良言妙语,让人如沐春风。
那是一堂语文课,课上少有人举手发言,严重拖慢了上课进程,杨老师一气之下,让我们都站了起来,回答一个问题便可坐下。
这下,班上几个不常回答问题的同学也都举起了手,而胆怯的我,则还是低着头,看着书本,明明脑中有了答案,却又因为不确定而不敢举手。
眼看着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紧接着做下。
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少,我的心里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手心里早已经全是汗,可我越急便越想不出答案,脑子里成了一团浆糊。
慢慢地,场上只站着仅有的几个人了,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我颤颤巍巍地举起了手,可偏偏又被别人给抢了去,我的眼睛里不知为何,眼泪打着转悠,乱了我的视线,可能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太胆小了吧,教室里渐渐只剩下我一个人站着,老师轻轻地走过来,目光紧紧的盯着我“你会回答这个问题吗?”,听到这句话,我眼泪禁不住地掉了下来。
至于这滴滴眼泪中包含着什么,我已无从道来,只记得我努力睁开眼睛后,看到老师微笑着,眼里闪烁着期待的目光,让我有些不敢直视这目光,却也重重的点了点头,断断续续的说:“这篇文章,呃,让我明白了,呃,让我明白了……”我隐隐约约听见坐着的同学中有些议论的声音,这使我本就因窘迫而烧红的脸更加红了,想好的答案又模糊了,这时,只听见杨老师说到:“别人发言时不要说话,要懂得尊重人家。
嗯,你继续。
”我已经不记得我是如何说完的答案,但只听见杨老师一句:“很好,请坐。
”便机械麻木地做了下来。
下课后,杨老师把我叫了过去,我的内心紧张不已,生怕老师批评我,可杨老师却轻柔的对我说:“你以后要再勇敢一点啊,上课多举手发言,就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不要因为怕错就不敢说,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对的呢?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老师的一句句良言妙语,让我感觉如春风拂面,醍醐灌顶,勇气从心底渐渐蔓延上来。
教子小故事6篇_高三作文

教子小故事6篇关于孩子的教育与培养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每一位家长最关心的事。
作为像我们这一代年轻的家长,同时也是一位80后的家长,我们自已都很彷徨,如何教育好孩子,不要把一些坏缺点体现在孩子的身上呢?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让孩子懂进退,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有矩可循。
可是该给孩子制定什么规矩呢?如何好好地执行呢?我的孩子,从小时候要独立吃饭开始,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是不肯好好地吃饭。
饭吃得太慢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什么方法都用尽了,就是不见成效。
有一次吃饭时,她爸爸无意中说了一句:“谁最后一个吃好,谁就洗碗。
”咦!她怕了,信以为真,那一顿饭吃得特快,我和她爸爸都看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了。
从此以后,我们就用上了这个办法,规定她多少时间一定要吃完,吃不完就要洗碗。
好了一阵子,她又老油条起来了,认为是骗骗她的,不一定会让她洗碗,就又开始吃得慢了,有一次在规定的时间内没吃完饭,我就板起了脸,就是要她洗碗,她两眼泪汪汪地向她爸爸求救,她爸爸心软,让我饶了她这一回,我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一时心软,就毁于一旦,以后说什么也没用了。
”她爸爸被我说得哑口无言,最后她看没有人再帮她了,就只能乘乘地把碗给洗了,从此以后,吃饭就比以前更快了,而且每次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吃完。
现在的学习都十分紧张,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从小我就让她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书,像故事书、谜语书、左右脑开发、儿歌、学前准备课堂、图画书等等。
让她自已去看,自己去理解,看不懂再来问,我再解释给她听。
上幼儿园前,每天至少看上午、下午各一小时。
上了幼儿园后学的东西多了,我就要求她每天放学回家看一小时书,同时也为将来上小学后,一回家就做家庭作业培养一个好习惯。
慢慢地她长大了,开始有点会阳奉阴伪了。
有一次,她奶奶告诉我,放学回家后没有好好看书,她还跟她奶奶吵架说冤枉她,当时我没响,后来有一次被我抓到,她一看不对劲了,敢紧讨饶,我那一次整整罚她三天不许看电视。
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

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司马光教子节俭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
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
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
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
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诚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
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暖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
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
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
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孔子教子的故事

《孔子教子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讲孔子教子的故事哟。
孔子呀,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他有个儿子叫孔鲤。
有一天,孔鲤从院子里匆匆走过。
孔子叫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摇摇头说:“还没有。
”孔子就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
”孔鲤听了,赶紧去学诗。
又有一天,孔鲤又从院子里走过。
孔子又问:“学礼了吗?”孔鲤又摇摇头。
孔子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社会。
”孔鲤就又去学礼啦。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知道学习很重要哦。
《孔子教子的故事》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孔子对孔鲤的教育可严格啦。
有一回,孔鲤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小伙伴们有的会背好多诗,有的懂好多礼。
孔鲤啥也不会,觉得很不好意思。
回家后,孔鲤就努力学习。
孔子看到孔鲤这么认真,很开心。
他告诉孔鲤,只要坚持学习,就能变得越来越厉害。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孔鲤一样爱学习哟。
《孔子教子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讲。
孔鲤小的时候,不太爱学习。
有一次,孔子带着孔鲤去参加一个聚会。
别人都能出口成章,懂很多规矩。
孔鲤在旁边啥也不懂,只能干看着。
回来后,孔子就耐心地教导孔鲤。
从那以后,孔鲤就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努力啦。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听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呀。
关于如何教子的小故事3则

关于如何教子的小故事3则关于如何教子的小故事3则寄语: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懂事,将来在社会上能够自食其力过上不错的生活。
但是如何教育孩子,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本店铺给大家分享关于如何教子的小故事3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故事1 孩子的蜕变一个孩子偷了邻居家的一个鸡蛋,拿回家去交给他母亲。
母亲不但没有批评他,还把鸡蛋煮给他吃了。
第二次,孩子偷了一把伞,仍然交给了母亲,母亲又把他赞扬了一番。
后来,这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偷小东西,演变成偷人家贵重的物品。
由于他频繁作案,终于在一次偷盗的过程中被捉住了。
经过审判,他被处以死刑。
执行枪决的那一天。
他的母亲跟着很多人去了刑场,看到这种情形,她悲痛得大哭起来。
这时,窃贼向法官乞求说:“我想跟我母亲说句话,您能叫她过来吗?”当母亲走近他时,儿子很快地用牙齿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
母亲痛骂他是不孝的儿子。
但是儿子回答说:“当初我偷鸡蛋的时候,如果你是这样痛责我,而不是赞扬的话,我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
”【感悟】不要纵容孩子的过错,要不然只会害了孩子,让他越陷越深。
故事2 不同的天气伯特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活动。
老师向他们讲述了这次野营的具体安排,并为他们提了一些建议,让他们回家去准备营地生活用品。
妈妈问伯特是否需要帮忙,伯特谢绝了妈妈的好意。
在他临行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衣服带得不够多,因为山上特别冷,显然伯特忽视了这一点。
同时,妈妈还发现他忘了带另一个重要的东西——手电筒,这在野营时是要经常用到的,但是妈妈并没有提醒他。
伯特高兴地走了。
两天以后,他低着头回到了家,妈妈问:“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伯特说:“山上太冷了,我没有带足够的衣服,而且我又忘了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
我玩得一点都不开心。
”“为什么不多带些衣服呢?”妈妈问。
“我认为那里的天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就没有带多少衣服,没想到情况和我想的不一样,那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子故事(4)
我的儿子名叫郭一一,在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就读。
儿子生
性调皮好动,特别贪玩,一玩起来,就会忘乎所以,投入得很。
为此,我伤透了脑筋。
儿子每周六上午要上特长班——架子鼓,每周日上午要上英语班。
周六下午要写作业,写完了我还要改,玩耍的时间还真就不多了。
上周六上午学完架子鼓回来,他就开始写作业。
下午三点左右,儿子就写完了作业。
他看我还在午休,就趁机跑出去玩了一会。
四
点左右,他回来了,我就开始面批他的作业。
还不错,错题很少,
很快就改完了,我们俩都挺满意。
他还做了个鬼脸,感慨道:“改
完作业的感觉真好!”
周日上午,补习了一上午的英语。
午饭过后,他就没有了踪影,我也不再去找。
五点左右的时候,他终于灰头灰脸地回来了。
我不
再责怪,只问他到哪儿玩了。
他饶有兴趣地给我讲起来,看那样子,余犹未尽。
我凑准时机,提议他将玩的过程和自己说的动笔写下来,他没反对。
于是,我先起了个头,然后儿子写,我适当点拨。
很快,一篇作文完成了,竟写了五张,我们两个都不亦乐乎!
晚上,我和儿子达成了“协议”:周六把作业写完,批改完,订正完,然后制定玩的计划。
周日下午可以尽情玩,但四点前必须回来,把玩的经过写下来。
这叫每周一文,亲子共写。
教子也好,教学也好。
有时候宜疏不宜堵。
为什么学生写不好作文,除了阅读教学出了问题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经历,
二是没有积累。
现将儿子写的作文发给大家,谈不上好,就算抛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