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学习资料
常见食物性味、归经与食疗作用

常见食物性味、归经与食疗作用常见食物性味、归经与食疗功能香菇【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入胃、肾、肝经。
【食疗功能】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益智安神、美容颜之功效。
还可化痰理气,益胃和中,解毒,抗肿瘤,托痘疹。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少气乏力,或小便频数。
主治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小便失禁、大便秘结、形体肥胖、肿瘤疮疡等病症。
常以香菇作菜吃,并能预防肝硬变。
脾胃寒湿气滞或皮肤骚痒病患者忌食。
竹荪【性味】性凉,味甘滑。
【食疗功能】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
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肥胖、脑力工作者、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免疫力低下、肿瘤患者可以常食;竹荪性凉,脾胃虚寒之人不要吃得太多。
平菇【性味】甘、温【食疗功能】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
用干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
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常食平菇不仅能起到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而且对减少人体血清胆固醇、降低血压和防治肝炎、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等有明显的效果。
另外,对预防癌症、调节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都有一定的好处。
鸡油菌【性味】甘、寒【食疗功能】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
常食此菌可预防视力下降、眼炎、皮肤干燥等病。
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时也叫杏菌或杏黄菌。
灰树花(舞茸)【食疗功能】灰树花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功能。
据文献报导,它有抑制高血压和肥胖症的功效;由于富含铁、铜和维他命C,它能预防贫血、坏血病、白癜风,防止动脉硬化和脑血栓的发生;它的硒和铬含量较高,有保护肝脏、胰脏,预防肝硬化和糖尿病的作用;硒含量高使其还具有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和某些心脏病的功能;它兼含钙和维生素D,两者配合,能有效地防治佝偻病;较高的锌含量有利大脑发育、保持视觉敏锐,促进伤口愈合;高含量的维生素E和硒配合,使之能抗衰老、增强记忆力和灵敏度。
食物的性味归经

食物的性味归经【谷物类】粳米[别名]大米、瓶米、硬米。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补中益气。
[使用注意]平时不宜多食精制后的细粮。
糯米[别名]糯稻米、江米、元米。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应用]1.补中益气。
2.益气固表。
[使用注意]因性极柔黏,难以消化,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粟米[别名]小米、白梁粟、粟谷。
[性昧归经]甘、咸、凉;归肾、脾、胃经。
(陈粟米味苦性寒)[功效应用]1.健脾和胃。
2.补益虚损。
[使用注意]不宜多食、久食。
黍米[性味归经]甘,平;归胃、大肠、肺、脾经。
[功效应用]1.益气补肺。
2.和胃补中。
[使用注意]不宜多食、久食。
高粱[别名]蜀秫、番黍、芦粟、木稷。
[性味归经]甘、涩,温;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健脾和胃,渗湿止痢。
[使用注意]便秘者慎用;其苗生嚼有毒。
薏苡仁[别名]薏仁、苡仁、苡米。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应用]1.健脾利水。
2.利湿除痹。
3.清热排脓。
4.清利湿热。
[使用注意]汗少便秘者不宜用。
荞麦[别名]乌麦、花荞、甜荞、养子。
[性味归经]甘,凉;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1.健脾除湿。
2.消积下气。
[使用注意]本品不宜多食,多食令人昏眩;脾胃虚寒者忌用。
大麦[别名]倮麦、饮麦、赤膊麦。
[性味归经]甘、咸,凉;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1.健脾消食。
2.清热利水。
小麦[性味归经]甘,凉;归心经。
[功效应用]1.养心除烦。
2.健脾益肾。
3.除热止渴。
雀麦米[别名]燕麦、杜姥草、牛星草、野小麦、野大麦。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脾、胃经。
[功效应用]益肝和胃,用于肝胃不和所致食少、纳差、大便不畅等。
绿豆[别名]青小豆。
[性味归经]甘,凉;归心、胃经。
[功效应用]1.清热解暑、利尿。
2.解毒。
[使用注意]因性寒凉,脾胃虚寒或阳虚之人不宜服。
黄豆[别名]黄大豆。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大肠经。
[功效应用]1.补脾益气。
食物有四性五味详解不同属性食物功效

食物有四性五味详解不同属性食物功效食物有寒、凉、温、热等四个属性,人们可利用食物性味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中医理论称之为“四气”或“四性”,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为平性食物。
神农本草经》记载:“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食物五味,是指食物具有酸、辛、苦、甘、咸五味。
食物有四性五味中医详解不同属性食物各自功效平性食物:具有健脾、补益等祛病养生功效。
常见食物有粳米、玉米、芝麻、黄豆、黑豆、牛奶、红萝卜、白菜、芋头、枸杞等。
食物有四性五味不同属性食物祛病养生功效不同温热食物:具有祛寒、温中、补虚等祛病保健养生功效。
温性食物有糯米、核桃、羊肉、虾、木瓜、荔枝、红枣、栗子、龙眼、洋葱、姜、何首乌等。
热性食物有辣椒、胡椒等。
寒凉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等祛病保健养生功效。
寒性食物有西瓜、苦瓜、冬瓜、香蕉、紫菜、海带、柿子、蟹等。
凉性食物有黄瓜、白萝卜、芹菜、茄子、绿豆、豆腐、梨、枇杷、菊花、鸭肉等。
食物有四性五味不同属性食物祛病养生功效不同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祛病保健养生功效。
常见食物有姜、大蒜、白萝卜、陈皮、佛手、胡椒、辣椒、韭菜、酒等。
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等保健养生功效。
常见食物有番茄、木瓜、醋、赤小豆、柠檬等。
食物有四性五味不同属性食物祛病养生功效不同苦味食物:具有清心泻火、消暑祛湿等保健养生功效。
常见食物有苦瓜、白果、桃仁、荷叶、茶叶等。
甘味食物:具有温中补虚、缓解疼痛、润燥等保健养生功效。
常见食物有山药、白糖、冰糖、蜂蜜、红枣、葡萄及动物的肉和内脏。
食物有四性五味不同属性食物祛病养生功效不同咸味食物:作用是软和补,具有软坚散结、补肾益精等保健养生功铲。
常见食物有盐、海产品、动物肾脏等。
凤凰中医提醒,食物属性不同,食用时间有所不同。
1.性平的食物四季都可食用。
2.性温的食物除夏季适当少食用外,其他季节都可食用。
3.性凉的食物夏季可常食用,其他季节食用须配合性温的食物一起吃。
4.性寒的食物尽量少吃,如食用必须加辣椒、花椒、生姜等性温热的食物。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

一、水果类:大枣:(1)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脾,胃经。
(2)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桂圆:(1)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心,脾经。
(2)功效:补心益脾,养血安神。
(3)禁忌:湿阻中满及内有停饮,痰,实火者禁食;小儿不宜多食。
荔枝:(1)性味归经:性温,味甘,酸;归肝,脾经。
(2)功效:生津止渴,益血补脾,理气止痛,养血活血,养颜美容。
橘子:(1)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脾,肺经。
(2)功效:健胃醒脾,化痰理气。
(3)禁忌:阴虚内热及内有实热者忌食。
杏子:(1)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肺,大肠经。
(2)功效:润肺生津,止咳平喘。
(3)禁忌:阴虚咳嗽者禁食;鲜果不宜多食。
樱桃:(1)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心脾,胃经。
(2)功效:养心补血,养颜美容,益脾,养胃,滋养肝肾,涩精止泻。
石榴:(1)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苦,涩;归肺,大肠经。
(2)功效:生津止渴,收涩止泻,杀虫醒酒。
(3)禁忌:多食伤肺,伤齿,生痰涎。
杨梅:(1)性味归经:性温,味苦,酸;归肝,脾,肺经。
(2)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止血止痢。
椰子:(1)性味归经:性温,味苦;归脾,胃经。
(2)功效:益气生津。
槟榔:(1)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脾胃,大肠经。
(2)功效:行气利水,杀虫消积。
山楂:(1)性味归经:性微温,甘酸;归脾,胃,肝经。
(2)功效: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乌梅:(1)性味归经:性温,味酸;归脾,胃,肝经。
(2)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驱虫;生津止渴,止血固崩。
栗子:(1)性味归经:性温味咸;归肾,脾经。
(2)功效:益气厚肠胃,补肾气,生食之治腰脚不遂。
木瓜:(1)性味归经:性温,味酸;归脾,胃,肝经。
(2)功效:舒筋活络,祛风化湿,养肝和胃。
金橘:(1)性味归经:性温,味酸;归脾,胃,肺经。
(2)功效:理气解郁,化痰消食。
葡萄:(1)性味归经:性平,味甘,酸;归肝,心经。
(2)功效:滋阴养心,抗衰老,解表透疹,利尿安胎。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1.丁香【性味归经】辛、温,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用量用法】2~5克。
【用药忌宜】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肝、肾、脾经。
【功效应用】1.散寒、暖肝、温肾、止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肾虚腰痛。
2.理气开胃:脘腹疼痛;呕吐食少。
【用量用法】5克。
3.刀豆【性味归经】甘,温。
归胃、肾经。
【功效应用】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症。
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10~15克。
4.小茴香【性味归经】辛,温。
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应用】 1.散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
每与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
2.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可伍温中散寒药。
【用量用法】3~8克。
5.小蓟【性味归经】甘、凉。
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凉血、祛瘀、止血。
主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7.5~15克(鲜者50~100克);捣汁或研末。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6.山药【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肺、肾经。
【功效应用】 1.益气养肺:脾胃虚弱症,肺虚症. 2.补脾肺肾:消渴症(,肾阴虚症。
【用量用法】15克。
【用药忌宜】本品养阴而兼涩性,能助湿,故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不宜单独用,实热邪实者忌用。
7.山楂【性味归经】酸、甘、微温。
归脾、胃、肝经。
【功效应用】1.消食化积:食滞不化,脘腹胀痛或泄泻 .2.活血散瘀:產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疝气或睾丸偏坠疼痛。
【用量用法】10~15克,大剂量30克。
【用药忌宜】脾胃虚弱者慎服,山楂与莱菔子均有较好的消食化积之功,所不同的是,山楂长于消肉积,消积力较好,且长于活血化瘀,莱菔子长于治积滞腹胀痛较重者,攻积力强而兼降气消痰.8.马齿苋【性味归经】酸、寒。
中医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性味归经

归经理论
心经:小麦、绿豆、赤豆、西瓜、莲子、龙眼等食物可养心安神。 脾经:小米、大米、黄豆、薏苡仁、山楂、苹果、大枣等食物可健脾益胃。 肝经:西红柿、樱桃、油菜、香椿等归等食物可疏肝理气。 肺经:白萝卜、胡萝卜、芹菜、柿子、生姜、大葱等食物可解表化痰。 肾经: 禽蛋肉类、桑葚、黑芝麻、枸杞子等食物可补肾益精。
食物之“酸味”
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 如:米醋,消积开胃;乌梅,生津止渴,敛肺止咳; 山楂,健胃消食;木瓜,平肝和胃等。
食物之“苦味”
食物 燥湿、清热、泻实。 如:苦瓜,清热、解毒明目;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强心、利尿、清神志。
食物之“咸味”
软坚散结,滋润潜降。 如:食盐,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补肾益精, 养血润燥;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蜇,清热润肠。
治疗功效类
对因治疗功效 药膳的对因治疗功效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 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属于祛邪功效; 益气、助阳、滋阴、补血等,属于扶正功效; 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重在调理脏腑气血功能; 消食、利水、祛痰、化瘀等,意在消除病理产物。
壹 性味理论 贰 归经理论 叁 升降浮沉理论 肆 功效理论 伍 以脏补脏理论Fra bibliotek目 录
以脏补脏理论
中医有“以脏补脏”之说,即以动物脏器来补益人体有关脏腑亏虚损, 如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若头晕眼花,视物模糊,为肝血亏虚, 服食猪肝、羊肝之类。
谢谢观看
壹 性味理论 贰 归经理论 叁 升降浮沉理论 肆 功效理论 伍 以脏补脏理论
目 录
归经理论
归经就是指食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 (脏腑及其经络)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 或没有作用。如同属寒性食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 作用范围,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各有所长。再如 同一补品,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等不同。因此,将各种食 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作进一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 形成了归经理论。
食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ppt课件

精品
17
精品
16
补血类:桑葚、荔枝、大枣、桂圆、黑木耳、 菠菜、松子、胡萝卜、猪肉、羊肉、猪血、牛 肝、甲鱼、平鱼、海参。
助阳类:韭菜、枸杞、核桃、豇豆、韭菜、丁 香、刀豆、羊肉、羊乳、狗肉、鸽蛋、鹿肉、 雀、鳝鱼、海虾、淡菜。
滋阴类:桑葚、黑木耳、银耳、大白菜、梨、 鸡蛋黄、甲鱼、乌贼鱼、葡萄、猪皮、牛奶。
9
清热解毒类:马齿苋、赤小豆、蓟菜、酱、苦瓜、 南瓜、绿豆、豌豆。 清热化痰类:紫菜、荸荠、海藻、海带、白萝卜、 冬瓜子、海蛰、鹿角菜。 清热利咽类:荸荠、橄榄、罗汉果、鸡蛋白。
精品
10
清热解暑类:西瓜、绿茶、赤小豆、椰汁。 温化寒痰类:生姜、橘皮、洋葱、杏子、佛手、 香橼、桂花。 止咳平喘类:杏仁、乌梅、梨、枇杷、花生、白 果、小白菜、百合。
精品
7
祛风散寒类:肉桂、生姜、葱、芥菜、香菜。 祛风清热类:淡豆豉、茶叶、菊花、薄荷。 清热泻火类:苦菜、茭白、蕨菜、苦瓜、西瓜、 松花蛋。
精品
8
清热生津类:柠檬、甘蔗、荸荠、甜瓜、苹果、 甜橙、柑、番茄。
清热燥湿类:荞麦、香椿。
清热凉血类:藕、黑木耳、茄子、葵花子、芹菜 丝瓜、食盐、茄子。
精品Leabharlann 精品3凉性食物
茄子、白萝卜、冬瓜子、冬瓜皮、丝 瓜、油菜、菠菜、苋菜、小米、大麦、 绿豆、豆腐、小麦、柑、苹果、梨、 枇杷、橙子、西瓜皮、芒果、橘、槐 花、菱角、薏米、茶叶、蘑菇、猪皮、 鸭蛋、荞麦。
精品
4
平性食物
洋葱、白薯、藕节、南瓜子、马铃薯、黄花 菜、香菇、荠菜、香椿、茼蒿、圆白菜、芋 头、扁豆、豌豆、胡萝卜、白菜、豆豉、黑 大豆、赤小豆、蚕豆、黄豆、粳米、玉米、 落花生、白果、百合、橄榄、白砂糖、桃仁、 李仁、酸枣仁、莲子、黑芝麻、
部分食物的归经及功用

部分食物的归经及功用1.蔬菜类旱芹【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凉。
归肝经。
【功用主治】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尿血淋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饮食注意】慢性腹泻者不宜多食。
菠菜【性味归经】味甘,性凉。
归胃、肠经。
【功用主治】滋阴润燥、养血止血,止渴润肠。
适用于便秘便血、头痛目眩、坏血病、高血压等病症。
【饮食注意】体虚便溏者不宜多食。
患肾炎、肾结石者不宜食用。
白菜【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胃、肠、肝、肾、膀胱经。
【功用主治】清热除烦、利尿止渴、通利肠胃发热口渴、便秘咳嗽、疮疡、小便不利等病症。
【饮食注意】气虚胃寒者不宜多食。
冬瓜【性味归经】味甘,性凉。
归肺、大肠、小肠、膀胱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清热利水,下气消痰。
适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咳喘、暑热烦渴、泻痢痔漏、脚气、淋病等,并解鱼毒、酒毒。
【饮食注意】凡属虚寒者,如久病滑泻者忌食。
丝瓜【性味归经】味甘,性凉。
归肝、胃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风化痰通络。
适用于咳嗽痰喘、肠风痔漏、崩带、疔疮乳汁不通、腮肿等。
【食用宜忌】多食能滑肠致泻,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
南瓜【性味归经】味甘,性温。
归脾、胃经。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
适用于血吸虫、解鸦片毒、肺痈。
黄瓜【性味归经】味甘,性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水解毒,美容皮肤咽喉肿痛、火眼、烫伤、吐泻。
茄子【性味归经】味甘、性凉。
归胃、大肠经。
【功用主治】散血止痛、清热消肿、收敛止血、利尿解毒。
适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肠风下血。
【食用宜忌】其性寒滑,脾胃虚寒之人不宜多食,肠滑腹泻者慎食。
胡萝卜【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脾、肺经。
【功用主治】健脾化滞,润肠通便,明目养神,杀虫。
可增加抵抗力、防止呼吸道感染、调节新陈代谢,适用于夜盲症、小儿麻疹、水痘、消化不良、久痢、咳嗽。
【食用宜忌】过食会引起黄皮病,全身皮肤发黄,停用后可自然缓解。
土豆【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祛风散寒类:肉桂、生姜、葱、芥菜、香菜。 祛风清热类:淡豆豉、茶叶、菊花、薄荷。 清热泻火类:苦菜、茭白、蕨菜、苦瓜、西瓜、 松花蛋。
清热生津类:柠檬、甘蔗、荸荠、甜瓜、苹果、 甜橙、柑、番茄。
清热燥湿类:荞麦、香椿。
清热凉血类:藕、黑木耳、茄子、葵花子、芹菜 丝瓜、食盐、茄子。
清热解毒类:马齿苋、赤小豆、蓟菜、酱、苦瓜、 南瓜、绿豆、豌豆。 清热化痰类:紫菜、荸荠、海藻、海带、白萝卜、 冬瓜子、海蛰、鹿角菜。 清热利咽类:荸荠、橄榄、罗汉果、鸡蛋白。
消导类:山楂、麦芽、鸡内金、神曲、萝卜、茶 叶、薄荷。 温里类:小茴香、八角茴香、干姜、辣椒、花椒 、胡椒、丁香、葱、蒜、韭菜、桂花、刀豆、羊 肉、鸡肉。 祛风湿类:樱桃、木瓜、鹌鹑、五加皮、薏苡仁 、黄鳝、鸡血。
利尿类:冬瓜、赤小豆、西瓜、黑豆、葫芦、 玉米、白菜、鲫鱼、鲤鱼、白鸭肉。
通便类:竹笋、香蕉、蜂蜜、菠菜、番茄。
清热解暑类:西瓜、绿茶、赤小豆、椰汁。 温化寒痰类:生姜、橘皮、洋葱、杏子、佛手、 香橼、桂花。 止咳平喘类:杏仁、乌梅、梨、枇杷、花生、白 果、小白菜、百合。
健脾和胃类:山药、大枣、南瓜、大头菜(甘 蓝)、牛奶、木瓜、栗子、玉米、白鸭肉、芫荽、 柚、醋、糯米、芒果、猪肚、胡萝卜、无花果、 粳米、芋头、扁豆。 健脾化湿类:香椿、薏苡仁、大头菜、蚕豆。 驱虫类:大蒜、南瓜子、榧子、榛子、醋、石榴、 椰子肉、乌梅。
安神类:蘑菇、龙眼肉、小麦、酸枣仁、猪心、 百合、莲子、石首鱼。
行气类:高粱米、荞麦、刀豆、白萝卜、韭菜、 茴香、大蒜、佛手、香橼、柑皮、火腿、柑、橙 子、菠菜。
活血类:慈姑、油菜、桃仁、酒、山楂、茄子、 醋、蚯蚓。
止血类:猪肠、栗子、藕节、黑木耳、乌梅、香 蕉、枇杷、莴笋、槐花、黄花菜、茄子。
收涩类:石榴、乌梅、高粱、鲍鱼、芡实、黄鱼、 莲子。 平肝类:绿茶、芹菜、番茄。 补气类:狗肉、牛肉、鹅肉、鸡肉、狗肉、鹌鹑、 青鱼、鲢鱼、糯米、小米、大麦、莜麦、黄米、粳 米、山药、豆腐、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
补血类:桑葚、荔枝、大枣、桂圆、黑木耳、 菠菜、松子、胡萝卜、猪肉、羊肉、猪血、牛 肝、甲鱼、平鱼、海参。
助阳类:韭菜、枸杞、核桃、豇豆、韭菜、丁 香、刀豆、羊肉、羊乳、狗肉、鸽蛋、鹿肉、 雀、鳝鱼、海虾、淡菜。
滋阴类:桑葚、黑木耳、银耳、大白菜、梨、 鸡蛋黄、甲鱼、乌贼鱼、葡萄、猪皮、牛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凉性食物
茄子、白萝卜、冬瓜子、冬瓜皮、丝 瓜、油菜、菠菜、苋菜、小米、大麦、 绿豆、豆腐、小麦、柑、苹果、梨、 枇杷、橙子、西瓜皮、芒果、橘、槐 花、菱角、薏米、茶叶、蘑菇、猪皮、 鸭蛋、荞麦。
平性食物
洋葱、白薯、藕节、南瓜子、马铃薯、黄花 菜、香菇、荠菜、香椿、茼蒿、圆白菜、芋 头、扁豆、豌豆、胡萝卜、白菜、豆豉、黑 大豆、赤小豆、蚕豆、黄豆、粳米、玉米、 落花生、白果、百合、橄榄、白砂糖、桃仁、 李仁、酸枣仁、莲子、黑芝麻、源自食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温性食物
韭菜、小茴香、刀豆、生姜、葱、芥菜、香菜、 油菜子、韭子、大蒜、南瓜、木瓜、高粱、糯 米、酒、醋、龙眼肉、杏子、杏仁、桃、樱桃、 石榴、乌梅、荔枝、栗子、大枣、胡桃仁、鹿 肉、雀、鳝鱼、虾、淡菜、鳙鱼、鲢鱼、海参、 熊掌、鸡肉、羊肉、羊乳、狗肉、猪肝、猪肚、 火腿、猫肉、鹅蛋、薤白。
榛子、无花果、李子、葡萄、白木耳、木 耳、海蛰、荷叶、黄鱼、泥鳅、鲳鱼、青 鱼、鲫鱼、鲤鱼、猪肺、猪心、猪肉、猪 肾、鹅肉、龟肉、鳖肉、猪蹄、白鸭肉、 鸡蛋、鹅蛋、燕窝、鹌鹑、鹌鹑蛋、蜂蜜、 蜂乳、香榧子、芡实、牛肉、牛奶。
功效
饮食的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三个方 面:补、泻、调。
现将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具 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归纳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