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特点与应用
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摘要:传统的汽车转向系统是机械系统,汽车的转向运动是由驾驶员操纵方向盘,通过转向器和一系列的杆件传递到转向车轮而实现的。
这种转向系统是我们最常见的,目前大部分低端轿车采用的就是齿轮齿条式机械转向系统。
虽然传统转向系统工作最可靠,但是也存在很多固有的缺点。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研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在汽车上,因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比机械转向系统有着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
关键词:转向系统方向盘体力负担操作补偿前言汽车助力转向依次经历了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式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式转向系统等阶段。
在国外,各大汽车公司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eps,或称eas)的研究有20多年的历史。
在国外,eps 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成为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品,而我国动力转向系统目前绝大部分采用机械转向或液压助力转向,eps的研究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1、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及特点汽车转向系统可按转向能源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类。
动力转向系统根据动力源不同又可分为机械式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电控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和电动助力式动力转向系统(eps)。
机械式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一般由液压泵、油管、压力流量控制阀体、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部件构成。
无论车是否转向,系统总处于工作状态,能耗较高,又由于液压泵的压力很大,比较容易损害助力系统,且不易安装和维护。
其共同缺点是结构复杂、消耗功率大,容易产生泄漏,转向力不易有效控制等。
新一代的eps是利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向参数和车速等信号,控制电动机输出扭矩的大小和方向,使之得到一个与工况相适应的转向作用力。
它将电动机、离合器、减速装置、转向杆等各部件装配成一个整体,其结构紧凑、质量较轻,其可编程的转向助力特性使得转向操纵稳定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当汽车处于直线行驶状态时,eps便处于 standy状态,电动机停止工作,只有在汽车转向时,系统才实时的实现助力控制作用。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分析-标准排版的本科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分析摘要: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简称EP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种新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节能、质量轻、安全、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成为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其出现并迅速成为世界汽车技术研究的热点。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纯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到更为节能、操纵性能更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这几个阶段。
本文论述了EPS的特点、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对EPS各组成部分和汽车转向系统的分析出了EPS性能评价指标,并对三种助力特性曲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EPS系统作为今后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这给EPS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发展Electric Power Steer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Abstract :EPS is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fuel,light,safety and producing less pollution. EPS is taking the place of HPS gradually and becoming the trend of steering system. It is rapidly become the hotspots in the research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steering system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phases from the simple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Mechanical-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to Electric-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till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S) with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er performance.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S,working principle,composition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and abroa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mponents of EPS system and the steering system, then the state function of the combination system model was deduced and the model for simulation was built in this paper. Given the EPS performance evaluation,analysis and compare the three types of assist characteristic,and then design a new type of assist curv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teering force which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a certain type of car. EPS has a great use in future.Keywor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目录1 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外发展状况 (3)1.2.1国外发展状况 (3)1.2.2 国内发展状况 (4)2转向系统的概述 (6)2.1转向系统的发展过程 (6)2.1.1机械式转向系统 (6)2.1.2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HPS) (7)2.1.3电液式助力转向系统(EHPS) (8)2.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0)2.2.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 (10)2.2.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11)2.2.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13)2.2.4电动助力转向的关键技术 (14)2.2.5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 (15)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受力与性能分析 (17)3.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受力 (17)3.2 理想转向盘力矩的研究 (18)3.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 (19)3.3.1 转向回正能力评价 (19)3.3.2 转向轻便性评价 (19)3.3.3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评价 (20)3.3.4 转向盘振动评价 (20)3.3.5 转向路感及路感强度 (21)4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研究 (22)4.1助力特性曲线定义 (22)4.2转向助力特性曲线设计概述 (22)4.3电动助力特性曲线类型 (23)4.3.1直线型 (24)4.3.2折线型 (25)4.3.3曲线型 (25)4.4不同助力特性曲线参数的影响 (26)5 结论与发展 (29)5.1结论 (29)5.2发展 (29)参考文献 (30)1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渐渐走入人们生活中,成为现代步伐的工具,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安全、节能、环保”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三大主题。
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下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简称EPS,是一种利用电机提供动力辅助的转向系统。
它可以减轻驾驶员的驾驶负担,提高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那么,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
下面,我将逐一给大家讲解这些部分的作用。
1. 电机电机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转向提供动力。
电机的输出功率大小直接影响到转向的响应速度和力度。
2. 减速器减速器是连接电机和执行器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将高速运转的电机转速降低,以便更好地控制转向力度。
减速器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等。
3. 传感器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车辆行驶状态的装置,它可以将转向角度、车速等信息传递给控制器。
常见的传感器有霍尔传感器、磁电感应传感器等。
4. 控制器控制器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大脑,它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对电机进行控制,以实现最佳的转向效果。
控制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执行器执行器是将控制器发出的指令转化为实际动作的部分,它负责驱动车轮转动,从而改变车辆的行驶方向。
执行器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电子液压助力转向器、电子机械助力转向器等。
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过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感知阶段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传感器会感知到这一动作,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控制器。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捕捉到驾驶员的操作意图。
2. 计算阶段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结合车辆的实际状态(如车速、发动机转速等),计算出最佳的电机输出功率和转矩。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确保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车辆的实际情况,提供合适的转向助力。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动机或者液压泵等方式,为驾驶员提供操控方向盘的帮助,使得操控更为轻松和舒适。
这一系统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好的驾驶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发展历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高端车型开始使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技术逐渐普及并应用于更多的车型中。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标配,甚至将其与先进的主动安全系统相结合,为驾驶员提供更全面的驾驶辅助。
在过去,汽车的转向系统主要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方式,通过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工作来帮助驾驶员转动方向盘。
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使得转向系统更为智能化和高效化。
随着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出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类型汽车的需求。
二、技术特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相比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许多技术特点。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配备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单元,通过精准的电子控制来感知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操控需求,从而实现更为精准和及时的转向助力。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电动机或者电动液压泵等设备,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使得操控更为轻松和灵活。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节能环保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用电能取代液压油,降低了车辆能耗和排放。
一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具有自适应和主动安全的功能,能够根据前方道路情况和车辆速度自动调整转向助力,提高行车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且,通过与车辆的其它系统和传感器相互联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可以实现车道保持辅助、碰撞预警等先进的辅助功能,为驾驶员提供更为全面的驾驶辅助。
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在汽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通过电动机的辅助作用,使得驾驶员在转向过程中更加轻松和灵活。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感应、控制和执行三个步骤。
在感应阶段,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会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转向意图,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辆的转向力和速度等信息。
传感器一般位于转向柱或转向器上,可以实时地监测驾驶员的转向动作和转向力的大小。
通过感应车辆转向状态的信息,系统能够准确地判断驾驶员的意图,为后续的控制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接下来,在控制阶段,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会根据感应到的转向信息,通过控制器对电动机进行控制。
控制器一般由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它会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和车辆的行驶状态,通过算法对电动机的转向力进行精确控制。
在控制过程中,控制器会根据实时的转向力需求,调节电动机的转向力输出,以满足驾驶员的转向需求。
同时,控制器还会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转向力的反馈信息,进行实时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执行阶段,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会将控制器输出的指令传递给电动机,并通过电动机产生的转向力来辅助驾驶员的转向操作。
电动机通常位于转向柱或转向器上,它可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通过电磁作用产生适当的转向力。
这种转向力可以帮助驾驶员克服转向时的阻力,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并提高转向的精确度和灵活性。
总体来说,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够通过感应、控制和执行三个步骤,实现对驾驶员转向操作的辅助。
通过感应车辆的转向状态和驾驶员的转向意图,控制器可以准确地控制电动机的转向力输出,以满足驾驶员的转向需求。
这种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还可以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提高驾驶的操控性和精确度。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实是一项技术的突破,它使得驾驶员在转向操作中更加轻松和灵活。
无论是在城市道路上的拐弯,还是在高速公路上的变道,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都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转向控制体验。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介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功能原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是在机械式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装电动机驱动单元构成的。
其主要的是提供助力、改善汽车转向性能、协助驾驶员完成转向操作。
2、组成具体组成原理详细EPS系统由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自控制单元(ECU)、助力电动机及减速机构等。
○1扭矩传感器,又称转向传感器,其作用是测定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相对扭矩,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ECU。
○电动机,其功能是根据ECU的相关指令,输出适宜的转向助力矩,是EPS系统的动力源。
○减速机构,接收电动机的转矩,经减速增矩后传递给转向轴、小齿轮或齿条。
○ECU,是EPS系统的控制中心,根据扭矩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逻辑分析与计算并发出指令,控制电动机和离合器。
3、基本工作过程汽车转向时,扭矩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扭矩、方向信号及车速信号传递给ECU,ECU根据扭矩传感器的信号和车速传感器的信号确定电动机扭矩的大小和方向,电动机再通过离合器、减速机构等把此扭矩传递给扭杆,最终起到为驾驶员提供转向助力的效果,使汽车转向更轻便。
车速越低转向助力越大,车速越高转向助力越小。
当车速大于一定值时,取消助力,将直流电动机反接制动,目的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增加操作方向盘的手感,保证行驶安全。
4、EPS系统的控制方式○助力控制:助力控制是EPS的基本控制模式,包括汽车原地转向助力控制和动态转向助力控制两个方面。
○回正控制:回正控制的目的是使方向盘能够更快、更准地回到中位,避免方向盘产生不必要的抖动。
○阻尼控制:阻尼控制是为了提高汽车高速行驶时的转向稳定性的一种控制模式。
5、EPS的优点○降低了燃油消耗液压动力转向系统需要发动机带动液压油泵,使液压油不停地流动,浪费了部分能量。
相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仅在需要转向操作时才需要电机提供的能量,该能量可以来自蓄电池,也可来自发动机。
○增强了转向跟随性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电动助力机与助力机构直接相连可以使其能量直接用于车轮的转向。
电动助力转向简介

电动助力简介■何谓EPS电动转向系统EPS就是英文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的缩写,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
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
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挑战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距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
汽车不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动机不工作。
■技术优势1、节能环保由于发动机运转时,液压泵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液压转向系统使整个发动机燃油消耗量增加了3%~5%,而EPS以蓄电池为能源,以电机为动力元件,可独立于发动机工作,EPS几乎不直接消耗发动机燃油。
EPS不存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燃油泄漏问题,EPS通过电子控制,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更降低了油耗。
2、安装方便EPS的主要部件可以配集成在一起,易于布置,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相比减少了许多元件,没有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油泵、油管、压力流量控制阀、储油罐等,元件数目少,装配方便,节约时间。
3、效率高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效率一般在60%~70%,而EPS的效率较高,可高达90%以上。
4、路感好传统纯液压动力转向系大多采用固定放大倍数,工作驱动力大,但却不能实现汽车在各种车速下驾驶时的轻便性和路感。
而EPS系统的滞后特性可以通过EPS控制器的软件加以补偿,使汽车在各种速度下都能得到满意的转向助力。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指利用电动机和控制装置来辅助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系统。
它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成为现代汽车的标配之一。
本文将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20世纪60年代初,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始在一些高档车型上出现。
这些早期的系统主要采用电动马达直接连接到方向盘上,通过驱动方向盘的转动来提供转向力矩。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简单可靠,但缺点是效率低下,电动马达的功耗较大,且在高速转向时容易出现过劲的情况。
随着技术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开始采用了控制装置来控制电动马达的输出。
这样的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转向力矩需求来自动调整电动马达的输出力矩,从而提高转向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条件和驾驶员的需求来调整转向力矩,使驾驶更加轻松和舒适。
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它们的功耗相对较大,对电池的能量消耗较多。
它们的输出力矩难以精确控制,容易出现过劲或不够力的情况。
它们往往需要较大的体积和重量,对车辆的整体性能和操控性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即电子助力转向系统。
电子助力转向系统采用了电子控制装置和电机执行器来控制转向力矩的输出。
相比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精确的控制和更小的体积和重量。
目前,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它不仅广泛应用于高档车型,也逐渐在中低档车型上得到推广。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子助力转向系统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为汽车驾驶提供更加智能、舒适和安全的转向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第1章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历史发展概况……………………………………第2章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原理及特点………………………………………第3章EPS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分类……………………………………………3.1 EPS系统的组成……………………………………………………3.2 EPS系统的工作原理………………………………………………3.3 EPS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4 EPS系统的分类……………………………………………………3.5 EPS系统的性能及特点……………………………………………第4章 EPS系统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汽车转向系统中愈来愈多的采用电子器件,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简单的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HydraulicPowerSteering,简称HPS)、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HydraulicPowerSteering,简称EHPS)和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lecticallControlledHydraulicPowerSteering,简称ECHPS)发展到如今的更为节能及操纵性能更为优越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alPow erSteering,简称EPS系统)。
EHPS和ECHPS系统等助力系统在汽车上的采用,改善了汽车转向力的控制特性,降低了驾驶员的转向负担,然而汽车转向系统始终处于液压机械传动阶段,EHPS相比传统HPS降低了能源损耗。
但电液动力转向系统,不论ECHPS还是EHPS都与传统的HPS一样存在液压油泄漏问题。
EPS 系统是新一代的助力转向系统,其性能特点与优势是电液动力转向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如果转向盘与转向轮通过控制信号连接,即采用电子转向系统(Steerin g-By-WireSystem,简称SBWS),转向盘转角和汽车前轮转角之间关系(汽车转向的角传递特性)的设计可以得到改善,但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限制,电子转向系统只被安装在国际著名汽车生产商所生产的概念车上。
本文综述了电动助力转向技术的发展、原理,并探讨了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1章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历史发展概况自1953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凯迪拉克和别克轿车上首次批量使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以来,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给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驾驶员的转向操纵力大大降低,转向的灵敏性得到了提高。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转向系统在体积、价格和所消耗的功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开发了变减速比、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但是动力转向系统的技术革新都是基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无法消除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在布置、安装、密封性、操纵灵敏度、能量消耗、磨损与噪声等方面的缺陷。
直到1988年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才真正摆脱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束缚。
此后,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微型轿车向大型轿车和客车方向发展。
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美国的Delphi公司,英国的Lueas公司,德国的ZF公司,都研制出了各自的EPS 系统。
如大发汽车公司在其Mira车上装备了EPS系统,三菱汽车公司在其Mini ca车上装备了EPS系统,本田汽车公司在Accord车上装备了EPS系统。
Delphi 公司已经为大众的Polo、菲亚特Punto开发出EPS系统。
本田还在其AcuraNXS 赛车上装备了EPS系统。
EPS系统的助力形式也从低速范围助力型向全速范围助力型发展,并且其控制形式与功能也进一步加强。
日本早期开发的EPS系统仅仅在低速和停车时提供助力,高速时EPS系统将停止工作。
新一代的EPS系统则不仅在低速和停车时提供助力,而且还能在高速时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如日本铃木公司装备在Wag on车上的EPS系统是一个负载-路面-车速感应型助力转向系统[4]。
由Delphi 公司为Funte车开发的EPS系统为全范围助力型,并且设置了两个开关,其中一个用于郊区,另一个用于市区和停车。
当车速大于70km/h后,这两种开关设置的程序则是一样的,以保证汽车在高速时有合适的路感,这样即使汽车行驶到高速公路时驾驶员忘记切换开关也不会发生危险。
市区型开关还与油门有关,使得在踩油门加速和松油门减速时,转向更平滑。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EPS系统技术日趋完善,并且其成本大幅度降低,为此其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大。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Kasselmann等试图将转向盘与转向车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即电子转向系统),但由于当时电子和控制技术的制约,电子转向系统一直无法在实车上实现。
奔驰公司于1990年开始了前轮电子转向系统的深入研发,并将其开发的电子转向系统应用于概念车F400Carving上。
世界其他各大汽车厂家、研发机构(包括Daimler-Chrysler、宝马、ZF、DELPHI、TRW 等)以及日本的光洋(Koyo)精工技术研究所、日本国立大学、本田汽车公司等也先后对汽车电子转向系统做了深入研究。
目前许多汽车公司开发了自己的电子转向系统,一些国际著名汽车生产商已在其概念车上安装了该系统。
日本Koyo技术研究所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试验结果,利用电子转向系统进行主动控制的汽车,在摩擦系数很小的坚实雪地上进行蛇行、移线、侧向风试验中基本按照预定的轨迹行驶,比传统转向系统在路线跟踪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在对开路面上进行制动试验也能基本保证汽车的直线行驶,制动距离也大大缩短。
日本大学和本田汽车公司在汽车电子转向系统方面也做了一些理论工作和模拟器试验研究。
他们从人—车闭环系统特性出发,设计了理想的转向系统传动比,使汽车的稳态增益不随车速变化,并重点研究了驾驶员角控制特性和力控制特性对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影响。
宝马汽车公司的概念车BMWZ22,应用了SBWS和BBW(Brake-By-Wire)技术,转向盘的转动范围减少到了160°,使紧急转向时驾驶员的忙碌程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
目前由于汽车供电系统的因素,转向电动机难以提供较大功率,现阶段电子转向系统的研究以及近期的应用对象主要针对轿车。
要在重型载货汽车上应用,还必须采用液压执行机构。
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和42V电子设备在汽车上的应用,全电子转向系统将应用到中型和重型车上。
目前,42V电源已经在一些概念车上得到应用,通用的“自主魔力”和Bertone的“FILO”都采用了42V电源。
国内动力转向器目前还处于机械—液压动力转向阶段,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了系统结构方案设计和系统建模及动力分析等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实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子转向系统。
第2章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原理及特点一.传统转向系统传统的汽车转向系统是机械系统,汽车的转向运动是由驾驶员操纵方向盘,通过转向器和一系列的杆件传递到转向车轮而实现的。
普通的转向系统建立在机械转向的基础上,通常根据机械式转向器形式可以分为: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滚轮式、蜗杆指销式。
常用的有两种是齿轮齿条式和循环球式(用于需要较大的转向力时)。
这种转向系统是我们最常见的,目前大部分低端轿车采用的就是齿轮齿条式机械转向系统。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为减轻驾驶员体力负担,在机械转向系统基础上增加了液压助力系统HPS(hydraulic power steering),它是建立在机械系统的基础之上的,额外增加了一个液压系统,一般有油泵、V形带轮、油管、供油装置、助力装置和控制阀。
由于其工作可靠、技术成熟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现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实际中应用的最多,根据控制阀形式有转阀式和滑阀式之分。
这个助力转向系统最重要的新功能是液力支持转向的运动,因此可以减少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
虽然传统转向系统工作最可靠,但是也存在很多固有的缺点,传统转向系统由于方向盘和转向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而产生一些自身无法避免的缺陷:①汽车的转向特性受驾驶员驾驶技术的影响严重;②转向传动比固定,使汽车转向响应特性随车速、侧向加速度等变化而变化,驾驶员必须提前针对汽车转向特性幅值和相位的变化进行一定的操作补偿,从而控制汽车按其意愿行驶。
这就变相地增加了驾驶员的操纵负担,使汽车转向行驶存在很大的不安全隐患;③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经济性差,一般轿车每行驶一百公里要多消耗0.3~0.4升的燃料;另外,存在液压油泄漏问题,对环境造成污染,在环保性能被日益强调的今天,无疑是一个明显的劣势。
二.电液动力转向系统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向系统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电子器件。
相应的就出现了电液助力转向系统。
电液助力转向可以分为两大类: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electro-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电控液压助力转向EC HPS(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EHPS是在液压助力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原来有发动机带动的液压助力泵改由电机驱动,取代了由发动机驱动的方式,节省了燃油消耗。
ECHPS是在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控装置构成的。
电液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可根据转向速率、车速等参数设计为可变助力特性,使驾驶员能够更轻松便捷的操纵汽车。
现代电液动力转向系统主要通过车速传感器将车速传递给电子元件,或微型计算机系统,控制电液转换装置改变动力转向的助力特性,使驾驶员的转向手力根据车速和行驶条件变化而改变,即在低速行驶或转急弯时能以很小的转向手力进行操作,在高速行驶时能以稍重的转向手力进行稳定操作,使操纵轻便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合适的平衡状态。
为了保证转向轻便性,要求增大转向器的传动比。
但是,增大角传动比虽然可以减小转向盘上的手力,但同时也造成汽车对操纵的反应减慢,甚至有可能导致驾驶员没有能力来转动转向盘进行紧急避障等转向操作,即不够“灵”。
机械式转向器的设计目标是保证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将转向盘上的手力保持在驾驶员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同时保证适当的转向灵敏度。
但是机械式转向器的结构特点注定“轻”与“灵”矛盾的存在(包括变传动比机械转向器),而电液助力转向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
EHPS相比传统HPS降低了能源损耗。
但电液动力转向系统,不论ECHPS还是EHPS都与传统的HPS一样存在液压油泄漏问题。
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把一个机械的系统和一个电控的电动马达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动力转向系统。